游泳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7
游泳场所监督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建议如下:
问题:
1.监管措施不完善、监管力量不足,导致检测与排查难度较大。
2.部分经营者为节约成本,不及时开启循环系统、不及时更换整
池池水等状况仍偶有发生。
3.露天泳池管理疏忽,出现宠物进入泳池嬉戏的情况。
4.游泳池开放季节性强,周期短,导致业主在管理中缺乏连续性、
稳定性。
5.游泳场所从业人员从业时间不固定、素质参差不齐,员工培训
和管理难度大。
建议:
1.抓好源头防控,做到动态监管。
规范游泳场所卫生许可,严格
市场准入,加强暑期动态监管,提升监测力度。
2.强化责任意识,做到量化管理。
加强对经营单位卫生知识培训
工作,增强卫生管理意识,对游泳场所水质进行量化分级管理。
3.堵疏并用施策,做到标本兼治。
加强游泳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
对抽检不合格、不落实整改措施的经营单位,应按规定给予处罚。
4.引进和培育第三方检验机构,提高监测能力,解决人力短缺问
题。
建筑规划知识:建筑规划——如何进行建筑物游泳馆规划和设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因此游泳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运动方式。
游泳馆也随之出现,成为了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建筑师和规划师来说,如何进行游泳馆的规划和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带您了解游泳馆的规划和设计,以及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一、场地选择规划游泳馆时,首要要考虑的是场地选择。
游泳馆往往需要较大的场地,因此需要考虑场地是否能够满足建筑设计的需求。
此外,周围是否有居民区、商业区、交通便利等因素也需要纳入考虑范围。
二、游泳馆的规模游泳馆的规模需要根据所在地的城市人口数量和需求来决定。
游泳馆的规模一般是按照每1000名居民需求来规划的。
例如,一个居住人口在100,000人以上的城市,就需要建造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游泳馆。
同时,游泳馆的规模还要考虑到预计的使用人数以及流量,以确保足够的空间供游泳者使用。
三、选择合适的游泳池游泳馆的游泳池种类也需要根据不同的人群需求来选择。
例如,对于儿童,需要选择浅水池;对于普通的游泳者,需要选择标准池;而对于专业的游泳者,则需要选择奥运级的池。
此外,游泳馆还需要规划配备儿童池、热水池、按摩泳池、冲浪池等不同类型的池。
四、游泳馆的安全性在游泳馆的规划和设计中,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建筑师和规划师需要根据游泳者的不同需求,规划出相应的观察窗口、安全出口、安全标识、紧急设备等措施,确保游泳者在使用游泳馆时的安全。
此外,游泳馆还需要规划出适当的人员流动和交通路线,防止游泳者发生交通事故。
五、游泳馆的环境氛围游泳馆的氛围对游泳者的心情产生影响,因此建筑师和规划师需要在游泳馆的规划和设计中考虑到环境氛围的因素。
例如,游泳馆的建筑风格、色彩搭配、照明系统等都需要符合游泳者的审美需求。
六、节能环保现在,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关产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游泳馆的规划和设计中也需要考虑如何节能和环保。
游泳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5篇范文第一篇:游泳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游泳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游泳嬉水是极好的文体活,游泳馆、游泳池、嬉水池、水上乐园遍布全球。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建筑与日俱增,在发达的美国,已有450万座,中国的这类建筑,也如雨后春笋,比比皆是,正以迅猛的速度在发展,许多专家、工程师也都相继遇到了泳池设计这一问题。
泳池嬉水工程的投资,少则几十万,多则几千万。
而每年的运转费用,少则数十万,多则数百万。
它既是耗水大户、又是耗电大户和耗热大户。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们应该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在设计上不断改进,在这实践中认真总结,逐步使问题得到解决。
许多国外的理论、实践总结、经验公式和各具特色的过滤砂缸,在各自的国度里都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在群众性泳池中使用,始终并不十分尽人意。
近些年来,知用于人口众多的我国的群众性泳池中,显得无能为力。
如何简化设计、简化管理,减少基建投资,减少运转费、维修费,如何节水、节电、节热能、节药品、节人力,如何在任何情况下确保水质,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一、把机房面积降下来已建游泳池机房面积普遍偏大,从123-400m2不等(为便于说明,本文皆以标准为例)机房造价10-40万元甚至更高,滤罐数2-6个都有,罐径一般2-3m,立式居多,卧式较少,国外的机房设计得更是宽大。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罐数多,摆开后必然占据较大的面积。
有的机房,除了过滤间外,还有加氯间、氯瓶间、加药间、加热间、工具间、药库、化验室、控制室等。
这种照大中型水厂配置的帮法,在任何超大型、任何高档次的游泳馆也是不需要的。
水厂和泳池处理,虽然有共同之处,但却是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两码事。
(1)世界上几乎几不到≥1万m水的游泳馆,而中型水厂的产水量都在几万m3以上,水量相差悬殊。
(2)水厂是无限的水,一次性通过;而泳池的水是有限的水,“无限”次通过。
(3)江河湖的原水水质可能骤变,而泳池的水质不可能骤变,没有强烈外界因素的直接加入,泳池水质的变化是极为缓慢的。
游泳馆运营中存在的困难
一、经营时间短
传统泳池经营受气候影响巨大,每逢阴天下雨和寒冬季节,露天泳池只能歇业,开放率极低,而普通泳池采用的都是冷水,由于水温低,非高温时期来游泳的人极少,收益受到极大的影响。
平均下来每年仅有2-3个月能正常营业,而场地租金却是常年支出,入不敷出的现状压垮了不少的游泳经营者。
二、能耗高
传统土建游泳馆(池)工艺传统、设备陈旧能耗巨大,半标游泳馆水电费一两万元/月,全标恒温馆高达六七万/月,是不少游泳馆建得起用不起的真实写照。
三、人工开支大
传统游泳馆人员配备多,前台、客服、保洁、救生员、教练员、水质处理员等岗位缺一不可。
四、人才稀缺
游泳人才专业性强,数量少,而在夏季游泳旺季需求量大,因此往往难以招到合适的人员。
五、缺乏智慧化的运营管理
许多游泳馆还停留在传统的售票方式,顾客入场效率低,购票繁琐,入场体验差。
在游泳馆的二销也不完善,储物管理混乱,买游泳用品不方便。
游泳馆还面临着市场调研难,数据报表获取难,统计不规范等问题。
游泳馆设计调研报告一、引言游泳是人们常见的健身活动之一,在现代社会中,游泳馆作为提供游泳场所和服务的场所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进一步了解游泳馆的设计和运营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游泳馆设计调研。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游泳馆的设计和运营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选择了五个不同规模和风格的游泳馆进行了详细调研。
通过与游泳馆管理人员和顾客的交流,以及观察游泳馆的环境和设施,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研结果1. 游泳馆设计在游泳馆设计方面,我们注意到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1)温度和湿度控制:游泳馆应该具备良好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以提供舒适的游泳环境。
(2)水质处理设备:游泳馆应配备先进的水质处理设备,保证游泳池水质清洁,安全。
(3)空气净化设备:游泳馆应该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减少氯气等有害物质对游泳者的影响。
(4)设计人性化:游泳馆的设计应考虑到不同年龄、身体条件和需求的游泳者,提供多样化的设施。
2. 游泳馆设施通过实地考察和顾客调查,我们发现以下几个关键的游泳馆设施:(1)泳池:游泳馆应拥有足够大的泳池,以满足游泳者的需求。
不同深度和大小的泳池可以提供给不同水平的游泳者使用。
(2)更衣室和淋浴间:舒适、干净的更衣室和淋浴间对于顾客的体验至关重要。
(3)儿童区:提供专门的儿童游泳区域,包括水深适合儿童的泳池和儿童游乐设施。
(4)休息区和餐饮设施:游泳馆应该配备舒适的休息区和提供健康餐饮的设施,以满足顾客的休闲和需求。
3. 运营管理良好的运营管理是游泳馆成功的关键:(1)员工素质:游泳馆的员工应具备优秀的游泳技能和服务意识,为顾客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2)定期维护:游泳馆设施需要定期检修和维护,以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同时,应制订合理的使用规则,保障泳池安全。
(3)会员制度:游泳馆可以引入会员制度,提供优惠和特权,吸引更多顾客并增加忠诚度。
浅谈游泳馆设计中的重难点问题——以襄阳游泳健身中心为例摘要:对襄阳游泳健身中心在设计过程中碰到的总平面布局及交通组织、空间和功能流线、声学及视线问题进行阐述,谈论在游泳馆设计中碰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布局、流线、声学、视线1、概述襄阳游泳健身中心,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
项目用地面积为5147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472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8531平方米(城市通廊及悬挑155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941平方米,共配备106个停车位,其中地下配备46个停车位。
项目功能主要包含标准50X25X1.8m 10道比赛池、50X16X(1.2~1.6)m 6道训练池、21.5X20X6m跳水池、0.6~0.9m成人休闲池、儿童戏水池及相关配套用房,观众席座位共1564座,可满足举办全国单项比赛技术要求及日常全民游泳健身的使用需求。
本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含大跨度部分预应力结构),比赛池上方的大跨度屋盖采用钢网架结构,其余采用混凝土楼板屋盖。
属多层公共建筑,总建筑高度23.851m。
2、工程建筑设计上的难点2.1 总平面布局及交通组织总体布局是本次设计的重中之重,关系着体育中心现有规划的调整与融合,是该片区城市形象的总体展现。
本方案充分尊重体育中心现有格局,游泳健身中心置于用地西侧,与体育馆、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共同围合出完整的体育中心的绿色核心空间,呼应襄阳“一心四城”的城市文脉。
基地的室外运动场地集中在西北侧布置,与紫贞公园自然衔接,与游泳健身中心室外场地一起形成绿色体育休闲公园,实现体育产业发展的最大化。
运动步道联系紫贞公园、室外运动场地、建筑与基地西侧水景,成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纽带。
蜿蜒于的健身步道如流觞曲水,为市民提供观览建筑和景观的多重视角,步移景异。
与此同时,我们将原有基地的植被尽可能的保留,使景观设计形成一种积淀,室外广泛采用绿化节水技术,全面提高游泳健身中心在城市中的生态环保示范作用,打造一个绿色节能的生态友好型建筑。
室内游泳馆设计游泳作为一项受欢迎的健身运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室内游泳馆中进行。
在现代都市生活的压力下,人们对于身心健康的追求愈发迫切,因此室内游泳馆的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室内游泳馆设计的相关要素,包括空间规划、装饰设计和环境设施等。
一、空间规划1. 游泳池布局游泳池作为室内游泳馆的核心区域,其布局应合理规划,确保游泳者的安全和游泳环境的舒适。
通常,游泳池可分为深水区、浅水区和儿童区,将各个区域明确划分,方便不同水平的游泳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区域。
2. 空气流通室内游泳馆中,湿度和气温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适当的空气流通能够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湿度的合适性,提供良好的游泳环境。
3. 更衣区和洗浴区游泳馆设计中,更衣区和洗浴区的合理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更衣区要设计宽敞明亮的更衣室和储物柜,为游泳者提供便利;洗浴区要设有洗浴设施、淋浴间和干湿蒸汽房等,满足游泳后的洗浴需求。
二、装饰设计1. 色彩搭配游泳馆的装饰设计应以清新明亮、浅蓝色为主调,与水的颜色相呼应,营造出宽敞明亮的游泳环境。
2. 光线利用光线的利用能够为游泳馆增添自然光线的美感,同时降低能源的消耗。
应优先考虑采用自然光,适当设置天窗和透明玻璃,并结合人工照明系统,提供充足的照明。
3. 环境绿化在游泳馆中适当设置一些绿植,不仅能够增加室内空气的清新度,还能为游泳者提供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增强游泳的乐趣。
三、环境设施1. 水质处理游泳馆的水质处理是确保水质清洁、安全的关键。
应采用先进的水处理设备,注重水的循环和过滤,保持水质的清澈和卫生。
2. 水温控制温水游泳是室内游泳馆的一大特色,因此正确的水温控制非常重要。
水温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让游泳者在舒适的环境中尽情畅游。
3. 安全设施为了保障游泳者的安全,游泳馆设计中应设置防滑地面、护栏和紧急救援设备,并采取合适的措施确保游泳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室内游泳馆设计需合理规划空间、精心设计装饰以及配置适宜的环境设施。
游泳馆设计规范游泳馆是供人们进行游泳及相关健身活动的场所,设计规范对于游泳馆的功能性和安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游泳馆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1. 设施规模:根据游泳馆的使用需求及周边人口密度确定游泳馆的规模。
通常,游泳馆至少应包含一个25米或50米长的泳池,以及辅助设施如更衣室、储物柜、淋浴间等。
游泳馆的周围还需要有足够的停车位和交通便利设施。
2. 泳池设计:游泳馆的泳池通常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泳池的深度和长度需要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设计,并配备相应的泳道线、水温调节装置和适当的通风设备。
3. 功能分区:游泳馆应采取合理的功能分区设计,包括不同年龄群体和游泳能力水平的用户。
例如,可以设置专门的儿童游泳池、浅水区和深水区,并在不同区域安排相应的辅助设施。
4. 照明设计:游泳馆的照明需要满足用户的需求,并确保在水中游泳时有足够的光线。
照明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防止电气设备与水接触。
5. 音响系统:游泳馆需要安装适当的音响系统,以提供音乐和广播服务,使用户在游泳过程中更加享受和放松。
6. 通风和空调系统:游泳馆内湿度较高,因此需要安装适当的通风和空调系统,以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用户的舒适感和健康。
7. 安全设施:游泳馆需要设置适当的安全设施,包括防滑地板、护栏、紧急救援设备等。
此外,游泳馆应配备专业的救生员,并定期进行救生培训。
8. 水质管理:游泳馆需要建立水质管理系统,确保泳池水质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
这包括定期检测水质、维护和清洁水处理设备。
9. 残疾人设施:设计游泳馆时应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包括无障碍通道、带扶手的楼梯、坡道等设施,以方便残疾人进出游泳馆和使用相关设施。
10. 灭火设施:游泳馆需要设置合适的灭火设施,如灭火器和喷淋系统,以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综上所述,游泳馆设计规范涉及到建筑结构、设备配置、安全措施等方面,旨在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且功能完善的游泳环境。
游泳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游泳嬉水是极好的文体活,游泳馆、游泳池、嬉水池、水上乐园遍布全球。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建筑与日俱增,在发达的美国,已有450万座,中国的这类建筑,也如雨后春笋,比比皆是,正以迅猛的速度在发展,许多专家、工程师也都相继遇到了泳池设计这一问题。
泳池嬉水工程的投资,少则几十万,多则几千万。
而每年的运转费用,少则数十万,多则数百万。
它既是耗水大户、又是耗电大户和耗热大户。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们应该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在设计上不断改进,在这实践中认真总结,逐步使问题得到解决。
许多国外的理论、实践总结、经验公式和各具特色的过滤砂缸,在各自的国度里都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在群众性泳池中使用,始终并不十分尽人意。
近些年来,知用于人口众多的我国的群众性泳池中,显得无能为力。
如何简化设计、简化管理,减少基建投资,减少运转费、维修费,如何节水、节电、节热能、节药品、节人力,如何在任何情况下确保水质,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一、把机房面积降下来已建游泳池机房面积普遍偏大,从123-400m2不等(为便于说明,本文皆以标准为例)机房造价10-40万元甚至更高,滤罐数2-6个都有,罐径一般2-3m,立式居多,卧式较少,国外的机房设计得更是宽大。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罐数多,摆开后必然占据较大的面积。
有的机房,除了过滤间外,还有加氯间、氯瓶间、加药间、加热间、工具间、药库、化验室、控制室等。
这种照大中型水厂配置的帮法,在任何超大型、任何高档次的游泳馆也是不需要的。
水厂和泳池处理,虽然有共同之处,但却是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两码事。
(1)世界上几乎几不到1万m3水的游泳馆,而中型水厂的产水量都在几万m3以上,水量相差悬殊。
(2)水厂是无限的水,一次性通过;而泳池的水是有限的水,“无限”次通过。
(3)江河湖的原水水质可能骤变,而泳池的水质不可能骤变,没有强烈外界因素的直接加入,泳池水质的变化是极为缓慢的。
(4)江河湖水常规处理主要靠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后沉淀和过滤,而泳池水处理要靠过滤、氧化和活化。
泳池这几千吨水的周而复始处理,当路子走对以后,并不困难,没有必要人为搞得那么复杂。
除了全部电动阀门控制的系统需要设置控制室外,手动系统和水力自动化系统都无此必要。
其它房间更没有单设的必要。
对水力自动化系统来说,除了主机房和机房一角的加氯间外,不需要再设置任何房间。
水力自动化系统的机房总面积<50m2,主体是水力自动化曝气滤机,占地面积不足90m2,它是一种结构紧凑的整体性机型,当前已有60套机型,日处理水量由100m2~30000m3。
水处理系统请见图13、图14和图15。
二、把电耗降下来游泳池水处理的唯一目的是解决水质问题。
是采用压有处理,还是采用无压处理,只是个手段问题。
对于0.000来,又回到0.000去的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水处理领域,使用什么手段才是合理的呢?很显然,对于原来没有压力要求的系统,做成重力系统更合理。
请看公式(1)当处理流量Q相同的情况下,轴功率N与扬程H成正比。
一、综合国内外压力系统的设计水头为:H1=15~35m二、无压系统的设计水头H21 .水处理机房与泳池在同层,H2=3~5m.2.水处理机房在泳池下层。
H2=4~6m.注:无压循环水理系统,初始水头损失0.4m,终止水头损失2.2m,正常运转所需水头3m-6m。
这个数值主要取决于机房地面与泳池水在的相对关系。
换句话说,同层、地面、半地下式机房,取决于处理机顶高于泳池水面的高度;下层、地下式机房,取决于水面高于机房地面的高度。
因此,水处理设计与土建设计的配合是关键。
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处理水量情况下,压力系统的电耗是无压系统的2.5倍以上。
上百座馆池的大量运行经验告诉我们,仅电量一项,每年可节约15~58万。
三、把水耗降下来1、取消自动补水池在水的系统中,为了保持某一固定液面,补水池、补水箱往往是不可缺少的。
除非控制水位的浮球阀或电磁阀已经损坏外,一般不会漏水。
但对游泳池来说,补水池、补水箱不宜使用。
开放中的游泳池是不存在固定的液面的,波动的游泳池液面造成的结果是,泳者不断的入水,池水一次次地溢走,泳者不断的出水,一次次的补水,永不停息,只有闭池时,才算结束。
浪费的水超过30m3/h。
对全球缺水的今天,应杜绝这种做法。
那一次次溢走的水,都是经过加热的温水,而一次次补进的水却都是冷水,这才是池温为什么迅速降低的根本原因。
由于低温水无休止的加入,每年多消耗标准煤超出百吨!为了堵住这个耗水跑热大漏洞,30多年来笔者走了一个漫长的全过程,逐渐缩小补水池为补水箱,又把补水箱缩小到只有300L,实践证明,浪费的水量和热量与补水池或补水箱的容量大小毫无关系,与采取何种型式的浮球阀与电磁阀也没无关系。
直到彻底取消补水箱,这个漏洞才堵注。
结论是:不能依靠泳池波动水面来控制泳池液面。
每年我国有上亿吨水和几十万吨煤,由这里流掉!但取消补水池和补水箱以后,除了每池、每年带来5~10万元的效益外,未出理异常。
2、力图取消平衡水池一般设计平衡水池的主要目的是:调节泳者占据的池容。
调节手段是:用(各种各样的)浮球阀的补水,来保持固定的液面。
实际上,在国内外的许多实例中,可以看到,平衡水池的水面与泳池水面安全一致,浮球阀也是控制着这个水面。
不管它是叫平衡水池,还是叫调节水池,实际都是一个放大了的补水池。
因此,它浪费的水量和热量与补水池是完全相同的。
这种平衡水池应淘汰。
还有一种设计,平衡水池的水面,或浮球阀控制的水面,明显低于泳池的水面。
开池时泳者挤出的水存入平衡水池,闭池时再打入泳池中。
由于波动的泳池水面不会影响浮球阀,该形势较好。
但这种平衡水池补水浮球阀,必须比泳池液面低得多,浮球阀控制水面以上的容量,必须不小于高峰人流的总容量,通常不小于30m3,以储存泳者挤出的水,闭池时把水送回泳池采取什么手段,也是麻烦事,国外的作法是把平衡池当作水泵吸水池来用,方法是简单而有效的,可是能量白白浪费了不少。
众所周知,那些平衡池、调节水池的容量有的虽然很大,但与泳池的容量相比,却又是小巫见大巫。
因此,如何开发泳池本身的调节作用,才是设计研究者的课题。
请看,无平衡水池馆池的情况:当开池前特意把水放满,通常15个人挤走1m3水,入池极限450人,挤走30m3水,在闭池时,水面下降应是30mm,实际上,由于池水充满度总是100%,时刻有水溢走,溢走的水近10m3,闭池时测量水位降是30~41mm。
这时池水少了40m3,造成池水的水位变化却很微小,假如不去测量,往往不易发现。
在一次开池时,只要有人入池,便双失去了平静的水面,更难发现这个水位差。
随着入池人员的增多,又一次达到高峰时,由于池水不再溢满,溢走的水明显减少,如此周而复始,可以达到一个动态平衡,也可以看出,开池时水面总是高于停池时的水面。
众所周知游泳池本身不仅有相当大的水量,而主要是它的水面很大。
即使水量减少了100m3,水面才相差100mm。
对于重大的国际比赛平说,只有对池水深度的严格规定,把泳池设计成无论什么时候都100%的溢满,是一种很大的误解,实用中并没有这个必要。
然而,池底进水,周边溢水的设计,则又心须绝对溢满,还要绝对溢流,否则,水处理无法进行。
然而,即使这种型式,同样可以启用游泳池本身的调节功能,而需设置平衡水池。
具体的做法是:泳池水面、周边溢水面、溢水沟盖面示高皆为0.000,沟外侧地面皆为0.040的标高,然后四周以1%的坡度坡向溢水沟。
(见图1)顺便提醒一下,池底进水,周边溢水这种设计对土建施工要求极为严格,要求双侧共长100m的池边上顶面,都必须在同一高度上,不行相差+1mm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常常一个工程要返工3~4次,最后依然有较大差距。
在100m长度上,高程相差1mm就相当于增大或缩小了Φ357mm管道的过水断面积,高程相差1mm产生的结果是溢流出水不均匀。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欧美的作法是加大循环水量,由于浪费能量过大,很不适合我国国情。
实际上,国际上这种下进上溢式(逆流式)方式。
这是一个误区,应立即杜绝这种错误方式。
采用这一作法的目的是,使漂流物能够较快溢出池面。
然而在拉水线时,便起不到这个作用。
还有人认为,这一作法可以减少池底的沉淀物,实践证明,没有这个作用。
因为池底进水口面积不到池底面积的1/10000,池水的平均上升速度不到0.07mm/s,除进水口的水流是自下而上外,周围的水流都是自上而下的回流,沉淀照样进行。
结论:尽量避免使用上升泉式,多用河道式。
由土建配合,启用游泳池本身的自我调节功能,力图避免另设平衡池。
3、节约游泳池滤体的冲洗水量游泳池滤体的冲洗水量,取决于工作周期、冲洗历时、和冲洗强度三个因素。
滤体的工作周期:笔者曾对国内外的大量馆池作过普查,了解到各馆的工作周期都不一样,从1天~7天都有,实质都是人为规定的一种作法、一种自己制订的冲洗制度。
有的水量浪费很大。
其中也有正确的作法,按滤层阻力增加值实施冲洗。
遗憾的是,它是手动的;当水质不好时,几乎都误认为是冲洗不够造成的,人为提前冲洗和拉长冲洗的时间。
国外还有一种轮冲的作法,如5个罐,每天冲1个,5天1个轮回。
这种自动轮冲的作法,与我国手动冲洗的作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与实际情况脱节,和水质没有建立起任何关系。
众所周知,季节不同,地区不同,馆的性质不同,人流量不同,人口素质不同,水的污染程度相差不是几倍,而是百倍!死的(不管是手动的还是电动的)工作制度都不够理想。
国外的资料表明,尽管其人流数量远远少于我国,夏季水质变坏也屡有发生。
我们利用滤层阻力增加,水位自然升高的原理,实现了水力自动化控制。
工作周期是一个变值,它随季节、天气、人流、污染程度的变化而变化。
上百个馆池的大量数据告诉我们,工作周期完全决定于水质。
极限最短的工作周期和极限最长的工作周期相差百倍!一般冬季难得遇到自动冲洗的机会。
游泳池滤体的冲洗历时:总括中外写在书本上的资料为5~8 min,实际普查结果为15~30 min,个别的竟达到2h,调查中竟未见到一处是5~8min,连国外的电动冲洗阀,也设定为15min。
原因是管理或承包者怕冲不干净影响水质?!这是一个很大的浪费。
按常用的φ2.5m罐计算,每一次冲洗水量,至少比需要的多消耗38 m3/每罐次!。
冲洗历时不应人为确定,应以开始流出清水的时间作为依据。
我们测得的数据是,2.0min后冲洗水浓度开始减小,2.5 min后开始变清,3.0min以内全清。
于是,以水力学原理按此实测资料制造机型,实现水力自动控制,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它的冲洗历时永远是150s。
游泳池滤体的冲洗强度:中外公布的冲洗强度为15~20 l/s·㎡,根据我们滤料情况,在机体的结构设计上,把冲洗强度提高为32l/s·㎡,此时全部滤料翻滚搅搓,2.5 min内已淘洗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