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水肿病人的护理

最新水肿病人的护理

最新水肿病人的护理
最新水肿病人的护理

水肿病人的护理(一)

一、定义: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水肿。显性水肿:皮肤肿,皱纹变浅,弹性降低,指压后留有凹陷。这种外观能观察到称显性水肿,其体重增加约为正常的10%以上。隐性水肿:组织间液的贮留量较少,体重增加在10%以下,外观不易观察到的称隐性水肿,这时指压皮肤无明显凹陷。

二、水肿按原因分为:肾性水肿、肝性水肿、心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特发性水肿、静脉阻塞性水肿、淋巴性水肿和炎症性水肿。

三、发生机制

1、细胞外液量增多导致组织间液量增多

2、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组织间液量增多

四、对机体的影响

1、皮肤改变:易发生溃疡,伤口难以修复,易继发感染。此外因汗腺,皮脂腺功能降低,皮肤干燥也较常见。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可使血压升高,严重者可发生心衰。

3、体重增加

4、尿量减少

5、呼吸困难

6、活动受限

7、情绪改变

8、消化道症状

水肿病人的护理(二)

五、护理判断水肿得程度以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1、轻度: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前、踝部及皮下组织,指压后轻度凹陷,平复较快。

2、中度:全身皮下明显水肿,压后可见较深的凹陷。

3、重度:全身严重水肿,低垂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胸腹、鞘膜腔可见积液,外阴也可见严重水肿。

(一)护理目标

1、减轻水肿的程度

2、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3、让患者具有自我管理饮食的能力

4、使水肿对机体的影响减少至最低限度

(二)护理措施

1、减轻水肿

(1)

(2) 饮食护理:

①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量:轻度水肿病人钠盐的摄入量一般限制在6克以下,严重水肿这应限制在1克以下.除了低盐饮食外,还要限制含钠量高的食物及饮料,如香肠,罐头食品,汽水,豆腐干,松花蛋等.低盐饮食味道较差,应经常变化烹饪方法,并可使用一些调味品,如醋等,以改善低盐饮食的味道,增进食欲.水肿消失后宜维持含钠较低的饮食,即每日钠盐摄入量限制为5~7克.严格限制钠摄入量的患者,一般来说水分可不必加以严格限制,但严重水肿病人应酌情限制水分的摄入量.

②应给清淡,容易消化的饮食,并应少量多餐;因液体储留,病人胃肠道也有水肿,消化功能减退,病人表现为食欲不振,有的病人甚至还可恶心,呕吐,故应给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可减轻水肿胃肠道德负担,减轻餐后胃肠道过度充盈.

水肿病人的护理(三)

2、观察病情变化

(1) 计算和记录出入液体量,可了解每日液体平衡状况.

(2)检查水肿的部位,估计病人情况发展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3)测量体重:通常安排在美日早晨起床排尿后,进早餐前,排便前并同用一种,同一时间测,以保证每日体重可比性.

3、用药管理

(1)用药期间记录每日尿量,观察水肿有无消退,症状有无减轻,以估计疗效.

(2)观察药物的反应.

4、减少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1)体位:严重水肿尤其伴有大量胸腹水的患者,原则上取坐位或半卧位,下肢局限性水肿者患肢抬高可减轻水肿,阴囊水肿者可用托带托起阴囊以利水肿消退.

(2)皮肤护理:

①保护水肿皮肤免受损伤:因水肿部位皮肤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可使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的距离延长,影响了物质的交换,造成代谢及营养障碍.水肿区细胞营养不良,皮肤变薄,易受损伤发生溃疡,而且水肿皮肤修复力较弱,伤口不易愈合.因此应给病人穿用质地柔软,能吸汗的衣服及被褥,将病人常用的物品放置在随手可取之处,防止发生皮肤的擦伤及外伤.

②注意皮肤粘膜的清洁,防止感染:水肿皮肤抵抗力较差,如损伤后还可有渗出液渗出,易发感染.

六、健康教育

1、教育患者限制钠盐和水的重要性,估计其每日盐的摄入量,教育患者烹调中如何用调味品和食盐摄入的同时增进食欲.

2、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和方法,教会患者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3、让患者知道当出现严重的全身水肿,体重增加过多过快或在夜间,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可能是早期心衰的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以防延误治疗机会.

4、教育患者做皮肤护理的意义和方法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

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