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 第6版 复习提纲讲解

计算机网络 第6版 复习提纲讲解

计算机网络 第6版 复习提纲讲解
计算机网络 第6版 复习提纲讲解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

任课教师:汪学明

第1章概论(基本概念)

1.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四个阶段)

(1)以主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

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能力。

(2)分组交换网:

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段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

(3)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

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这样,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4)高速计算机网络:

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2.协议(掌握协议的定义,并知道Internet网中使用的通信协议是TCP/IP协议)。

定义:通信双方为了通信正常进行而指定的一系列规则或约定。

Internet网中使用的通信协议是TCP/IP协议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层协议

TCP/IP 四层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

3.网络的定义

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的自治计算机的集合。

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4.网络的分类(按覆盖范围来分:LAN、MAN和W AN)

LAN: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范围:小,<20km

传输技术:基带,10Mb/s~1000Mb/s,延迟低,出错率低(10-11)

拓扑结构:总线,环

M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范围:中等,<100km

传输技术:宽带/基带

拓扑结构:总线

W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范围:大,>100km

传输技术:宽带,延迟大,出错率高

拓扑结构:不规则,点到点

5.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为两个子网)

通信子网:由处理主机之间完成通信任务的专用计算机(CCP)组成的传输网络,提供信息传输服务。

资源子网:建立在通信子网基础上的主机集合,提供计算资源。

6.网络拓扑结构及其分类

星形:有一个中心节点,其他节点与其构成点到点连接。

树形:一个根节点、多个中间分支节点和叶子节点构成。

总线型:所有节点挂接到一条总线上,广播式信道。需要有介质访问控制规程以防止冲突。

环形:所有节点连接成一个闭合的环,节点之间为点到点连接。

全连接:点到点全连接,连接数随节点数的增长迅速增长(N(N-1)/2),使建造成本大大提高,只适用于节点数很少的广域网中。

不规则(网状):点到点部分连接,多用于广域网,由于连接的不完全性,需要有交换节点。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1.数据传输的几种方式

基带传输:不需调制,编码后的数字脉冲信号直接在信道上传送。

例如:以太网(局域网)

频带传输:数字信号调制成音频模拟信号后再传送,接收方需要解调。

例如:通过电话网络传输数据

宽带传输:把信号调制成频带为几十MHZ到几百MHZ的模拟信号后再传送,接收方需要解调。

2.多元调制及其作用

基带信号往往包含有较多的低频成分,甚至有直流成分,而许多信道并不能传输这种低频分量或直流分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modulation)。

调制:用模拟信号承载数字或模拟数据。

最基本的二元制调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调幅(AM):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调频(FM):载波的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调相(PM):载波的初始相位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正交振幅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可供选择的相位有12 种,而对于每一种相位有1 或2 种振幅可供选择。由于4 bit 编码共有16 种不同的组合,因此这16 个点中的每个点可对应于一种 4 bit 的编码。若每一个码元可表示的比特数越多,则在接收端进行解调时要正确识别每一种状态就越困难。

3.P CM(脉冲编码调制、抽样定理及其计算)

模拟—数字编码是用数字信号来传输模拟数据,即模拟数据数字化。如用计算机的录音软件录制声音,最后用数字信号的方式将模拟信号存储在硬盘中。最常见的技术PCM(Pulse Coded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技术。包括三个独立过程:采样、量化和二进制编码。

采样:按一定间隔对语音信号进行采样

量化:把每个样本舍入到最接近的量化级别上

编码:对每个舍入后的样本进行编码

编码后的信号称为PCM信号。

采样定理:如果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为F,若以≥2F的采样频率对其采样,则从采样得到的离散信号序列就能完整地恢复出原始信号。

例:语音信号的数字化

语音带宽f<4kHz

采样时钟频率:8kHz(>2倍语音最大频率)

样本量化级数:256级(8b/每样本)

数据率:8000次/s×8b = 64kb/s

每路PCM信号的速率= 64kb/s

图a 模拟数据图b PAM技术进行采样

图d 量化结果编程PCM单元图c 对PAM采样结果进行量化

图 4.22 PCM(脉冲编码调制)

如图 4.22所示,量化后,如果有N个量化级,则可以编制为log2N位的二进制码,该码字为一个PCM 编码单元。

模拟电话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时,根据采样定理,只有采样频率不低于电话信号的2倍,就可以从采样中无失真的恢复出原来的电话信号,标准电话信号的最高频率为3.4KHz,采样频率为方便定为8 KHz,即采样周期T=125μm,采样后每秒8000个离散值,为了有效利用传输线路,通常将多路的PCM信号用时

●(2013年5月试题)假设模拟信号的频率范围为3-9MHz,采样频率必须大于 (12)时,才能使得到的样本信号不失真。

(12)A.6MHz B.12MHz C.18MHz D.20MHz

●假设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为5MHz,采样频率必须大于(14),才能使得到的样本信号不失真,如果每个样本量化为256个等级,则传输的数据速率是(15)。

(14)A.5MHz B.10MHz C.15MHz D.20MHz

(15)A.10Mb/s B.50Mb/s C.80Mb/s D.100Mb/s

E1:欧洲的30路PCM

利用时分复用的方法,将一个帧划分为32相等的时隙,每个时隙传送8bit,因此整个一帧共有256bit,每秒8000帧,因此PCM的一次群E1的数据率就是256*8000=2.048 Mb/s。在32个时隙中,30个时隙用于通话,即CH1-CH15、CH17-CH31用来传送通话,两个时隙用来传输帧同步和信令等信息,CH0和CH16。

图 4.23 E1线路帧格式

T1:北美的24路PCM

利用时分复用的方法,将一个帧划分为24相等的时隙,传输24个话路,每个话路的采样用7bit表示,然后再加上1位信令码元,因此一个话路占用8bit。帧同步码是在24路的编码之后加上1bit,这样每帧共有193bit,每秒8000帧,因此PCM的一次群T1的数据率就是193*8000=1.544 Mb/s。

图 4.24 T1线路帧格式

系统类型一次群二次群三次群四次群五次群

欧洲体制

符号E1 E2 E3 E4 E5 话路数30 120 480 1920 7680 数据率(Mb/s) 2.048 8.448 34.368 139.264 565.148

北美体制

符号T1 T2 T3 T4 T5 话路数24 96 672 4032

数据率(Mb/s) 1.544 6.312 44.736 274.176

4.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 Coding)

用电压的变化表示0和1。规定在每个码元的中间发生跳变

高→低的跳变代表0,低→高的跳变代表1

每个码元中间都要发生跳变,接收端可将此变化提取出来作为同步信号。这种编码也称为自同步码(Self-Synchronizing Code)。

缺点:需要双倍的传输带宽(即信号速率是数据速率的2倍)。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Differential Manchester Coding,DMC)

每个码元的中间仍要发生跳变。

用码元开始处有无跳变来表示0和1 ,有跳变代表0,无跳变代表1。

5.数据通信中的几个重要性能指标(比特率、波特率、出错率和信道容量)

信号传播速度:信号在信道上每秒钟传送的距离,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108m/s,电缆中电信号的传播速度为光速的77%,约为2*108m/s;

码元:在数字信号中,一个数字脉冲称为一个码元,一次脉冲的持续时间称为码元的宽度。

码元速率:单位时间内信号波形的最大变换次数,即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的码元个数,如果信号码元宽度为T秒,则码元速率B=1/T,单位叫波特,所以码元速率也叫波特率,单位B/S. 信道中能不失真传输的最高码元速率受信道的带宽决定。

数据速率:或称为比特率,单位时间内在信道上传送的数据量(即位数),其单位为bps 或b/s。

一个码元如果有两种状态或两种离散值,则它可以表示0,1这两个数,即它可以携带1个比特,因为1个比特也只有这两种可能,0和1;一个码元如果有四种状态或四种离散值,则它可以表示00,01,10,11这四个数,即它可以携带2个比特,因为2个比特也只有这四种可能,00,01,10,11 。

图 2.5每码元携带1bit数据图

由此可以推出:

一码元携带比特数=LOG2(状态数或离散数)

当一码元携带一比特时:比特率=波特率

当一码元携带n比特时:比特率=n×波特率

即仅当一个码元携带一比特的信息时,码元速率等于比特率。

图 2.6每码元携带2bit数据示意图

信道容量:传输介质在单位时间内传送的最大信息量,(即传输介质的最大比特率)称为信道容量,信道容量是由介质带宽和调制技术决定的。

6.香农公式及其应用(计算题)

Nyquist公式:用于无噪声理想低通信道

C = 2W log2 M

C ——数据传输率,单位b/s

W ——带宽,单位Hz

M ——信号编码级数

Shannon公式:用于有噪声干扰信道

C = W log2 (1+S/N)

C——传输率,单位b/s

W——带宽,单位Hz

S/N——信噪比

信噪比的单位也可用分贝(dB)表示:S/N(dB)=10log10 (S/N)

例1 某信道带宽4000HZ,设信噪比为30dB,计算该信道的最大传输速度

(或信道容量)。

解:∵ 10*lg(S/N)=30dB lg(S/N)=3 S/N=103

∴ C=Hlog2(1+S/N)=4000×log2(1+103)=39868.90bps

香农(Shannon)用信息论的理论推导出了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无差错的信息传输速率。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可表达为

C = W log2(1+S/N) b/s

W 为信道的带宽(以Hz 为单位);

S 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

N 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7.多路复用技术分类及其定义(FDM各TDM)(名词解释)

复用的基本思想:把公共共享信道用某种方法划分成多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数据。

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按频率划分不同的信道。

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按时间划分不同的信道,目前应用最广泛。

波分复用(光的频分复用)WDM:按波长划分不同的信道。

码分复用CDM:按地址码划分不同的信道。

8.数据交换技术分类及其特点

分类: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临时专用线路的过程。可以是真正的物理线路,也可以是一个复用信道。

特点:数据传输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通路。

过程: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

优缺点:

建立连接的时间长;一旦建立连接就独占线路,线路利用率低;无纠错机制;

建立连接后,传输延迟小。不适用于计算机通信:因为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的特点,真正传输数据的时间不到10%。

例如:建立连接的时间为0.5s,计算机以1Mb/s的速率发送10KB。线路利用率=?

报文交换: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交换的技术。在交换过程中,交换设备将接收到的报文先存储下来,待信道空闲时再转发出去,一级一级中转,直到目的地。这种数据传输技术称为存储-转发。

特点:传输之前不需要建立端到端的连接,仅在相邻节点传输报文时建立节点间的连接。——称为“无连接的”(典型例子:电报)。整个报文(Message)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发送。

优缺点:

没有建立和拆除连接所需的等待时间;线路利用率高;传输可靠性较高;

报文大小不一,造成存储管理复杂;大报文造成存储转发的延时过长,且对存储容量要求较高;出错后整个报文全部重发。

分组交换(包交换):将报文分割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分组(Packet)进行存储转发。数据传输前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通路——也是“无连接的”。

特点:有强大的纠错机制、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路由选择功能。

优缺点:对转发节点的存储要求较低,可以用内存来缓冲分组——速度快;转发延时小——适用于交互式通信;某个分组出错可以仅重发出错的分组——效率高;各分组可通过不同路径传输,容错性好。

需要分割报文和重组报文,增加了端站点的负担。

两种交换方式: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数据报方式:各分组独立的确定路由,不能保证各分组按序到达,所以目的站点需要按照分组编号重新排序和组装

虚电路方式:通信时预先建立一条逻辑连接—虚电路

也需要三个过程:建立-数据传输-拆除

虚电路的路由在建立时确定,传输数据时则不再需要

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服务

9.串行通信的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10.差错控制及编码(本章重点)

(1)差错控制定义及其分类

定义:在通信过程中,发现、检测差错并进行纠正。

分类:奇偶校验(Parity Checking)、海明码、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 , CRC)

(2)海明码及其计算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6章习题范文

第6章:网络层 1. 假设在以太网上运行IP协议,源主机A要和IP地址为19 2.168.1.250的主 机B通信,请问A如何得到主机B的MAC地址?(说明采用的协议以及查找过程) 解答: 主机A采用地址解析协议ARP获得主机B的MAC地址,具体过程如下: (1)主机A首先很据主机B的IP地址192.168.1.250,在自己的ARP高速缓存 表查找与之对应的MAC地址。如果可以找到,不再进行地址解析;否则,则以广播方式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该请求分组中包含主机A的IP地址、MAC地址以及主机B的主机地址。 (2)主机B在接收到ARP请求分组时,将完成地址解析,并发送ARP应答分 组,该分组包含了主机B的MAC地址。 (3)主机A收到来自主机B的ARP应答分组时,将提取主机B的IP地址和MAC 地址加入到ARP高速缓存表中,然后将具有完整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目的MAC地址和数据作为一个发送分组,传送给数据链路层并封装成帧。 2. 考虑如图所示的采用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选择算法的子网。假设路由器C刚 启动,并测得到达它的邻接路由器B、D、E的时延分别等于6、3、5。此后,路由器C依次收到下列矢量:来自D的(16,12,6,0,9,10)、来自E的(7,6,3,9,0,4)以及来自B的(5,0,8,12,6,2)。上面的矢量表示的是发送该矢量的结点分别与结点A、B、C、D、E、F的延时。则路由器C 在收到3个矢量之后的新路由表是什么?

解答: 已知路由器C测得到达自己的邻接路由器B、D和E的时延分别等于6、3和5。在收到来自D的矢量(16、12、6、0、9、10)后,路由器C的路由表如表1所示。 表1 自E的矢量(7,6,3,9,0,4)后,路由器C的路由表如表2所示。 表2 在收到来自B的矢量(5,0,8,12,6,2)后,路由器C的路由表如表3 所示。 表3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 (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 (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协议无特指 (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教程(谢希仁)第10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本章目录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 11 10.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 11 10.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 11 10.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 ........................................ 22 10.1.3 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 .......................................... 33 10.2 常规密钥密码体制 .............................................. 33 10.2.1 替代密码与置换密码 .......................................... 44 10.2.2 数据加密标准DES ............................................. 55 10.3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 66 10.3.1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特点 ...................................... 66 10.3.2 RSA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 77 10.3.3 数字签名 .................................................... 77 10.4 报文鉴别 ...................................................... 88 10.5 密钥分配 ...................................................... 99 10.6 链路加密与端到端加密 .......................................... 99 10.6.1 链路加密 .................................................... 99 10.6.2 端到端加密 .................................................. 99 10.7 防火墙 (1010) 10.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10.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1. 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以下的4种威胁。 1) 截获(interception) 攻击者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 2) 中断(interruption) 攻击者有意中断他人在网络上的通信。 3) 篡改(modification) 攻击者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 4) 伪造(fabrication) 攻击者伪造信息在网络上传送。 2. 上述四种威胁可划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如图10-1所示)。在上述情况中,截获信息的攻击称为被动攻击,而更改信息和拒绝用户使用资源的攻击称为主动攻击。 1) 在被动攻击中,攻击者只是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 (这里使用PDU 这一名词是考虑到攻击可能涉及数据的不同的层次)而不干扰信息流。即使这些数据对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他也可以通过观察PDU 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 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性质。这种被动攻击又称为通信量分析(traffic analysis )。 2)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 进行各种处理。如有选择地更改、 删除、图10-1 对网络的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答案第六章中文版

6复习题 1.APs周期性的发送信标帧,AP的一个信标帧通过11个信道中的一个发送。信标帧允许附近的无线基站发现和 识别AP。 2.1)基于无线主机的MAC地址;2)用户名和密码的结合。在这2中情况中,AP把信息传送给认证服务器。 3.不对 4.2个原因:1)无线信道中误码率比较高;2)在有线的以太网中,发送站点能够检测到是否有碰撞发生,然而 在802.11中站点不能检测到碰撞。 5.不对 6.每一个无线基站都可以设置一个RTS阈值,因此只有当将要传送的数据帧长度长于这个阈值时,RTS/CTS序列 才会被用到。 7.没有好处。假设有2个站点同时想发送数据,并且他们都使用RTS/CTS。如果RTS/CTS的帧长和数据帧长一样 时,信道就会被浪费,因为发送RTS/CTS的时间和发送数据的时间一样。因此RTS/CTS交换只有当RTS/CTS 帧长远小于数据帧长时才有用。 8.开始时,交换机在其转发表中有一个表项标识了无线站点和前一个AP的联系。当无线基站和新的AP联系时, 新的AP将创建一个包括无线基站MAC地址以及以太网广播帧的帧。当交换机收到该帧时,更新其转发表,使得无线站点可以通过新的AP到达。 9.UMTS源于GSM,CDMA200源于IS-95。 习题 1.输出d1 = [-1,1,-1,1,-1,1,-1,1];d0 = [1,-1,1,-1,1,-1,1,-1] 2.发送方2的输出= [1,-1,1,1,1,-1,1,1]; [ 1,-1,1,1,1,-1,1,1] 3. 4.a)两个AP有不同的SSID和MAC地址。一个到达咖啡馆的无线站点将会和其中一个AP的联系。发生联系后, 在新的站点和AP之间会建立一条虚链路。把两个ISP的AP标识为AP1和AP2。假设新的站点和AP1相关联。 当它发送一个帧的时候,它将会到达AP1。虽然AP2也会收到这个帧,但是它不会处理这个帧,因为这个帧发送给它的。因此这两个ISP能在相同的信道上平行地工作。尽管如此,这两个ISP将共享相同的无线带宽。如果不同的ISP中的无线站点同时发送数据,将会产生碰撞。对802.11b来说,两个ISP的最大合计传输速率为Mbps。 b)现在如果不同的ISP中的2个无线终端同时发送数据,就不会产生碰撞。因此这2个ISP的最大合计传输速率为22Mbps对802.11b来说。 5.这样设计是为了公平。我们假设开始只有H1这一个无线站点发送数据,当时当H1发送到一半时,另一个站点 H2也要发送一个帧,为了简单起见,我们还是假设没有隐藏的终端。在发送之前,H2检测到信道忙,因此它要选择一个随机的回退值。现在我们假设H1发送完第一个帧以后,如果退回到第一步,即它等待一个DIFS然后发送第二个帧。那么H2仍将被阻塞并再次等待信道的空闲时刻。因此,如果H1有1000个帧要传的话,那么H2只有等H1传完这1000个帧後才能有机会接入这个信道。但是如果H1传完第一个帧後退回到第二步,那么它也将选取一个随机的回退值,这样的话就给了H2发送数据的机会。 6.不含有数据的帧长为32字节。假设传输速率是11 Mbps,传输一个控制帧的时间为32*8/11 Mbps=23usec.传输 数据帧所需的时间为(8256 bits)/(11 Mbps) = 751usec。总时间为: DIFS + RTS + SIFS + CTS + SIFS + FRAME + SIFS + ACK= DIFS + 3SIFS + (3*23 + 751) usec = DIFS + 3SIFS + 820 usec。 7.a)不会。因为在距离矢量算法中,目的点的改变信息只会在相邻的节点间传输(这不同于链路状态路由,在这 个算法中,信息的改变将会通过广播发送到所有的路由器,因此在链路状态广播后,所有的路由器将会知道网

计算机网络第六章课后答案

第六章应用层 6-01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是怎么样的?它与目前的电话网的号码结构有何异同之处? 答: (1)域名的结构由标号序列组成,各标号之间用点隔开: … . 三级域名 . 二级域名 . 顶级域名 各标号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域名。 (2)电话号码分为国家号结构分为(中国 +86)、区号、本机号。 6-02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域名系统中的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以及权限域名权服务器有何区别? 答: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将域名解析为主机能识别的IP地址。 因特网上的域名服务器系统也是按照域名的层次来安排的。每一个域名服务器都只对域名体系中的一部分进行管辖。共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域名服务器。即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当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立即回答某个主机的查询时,该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向某一个根域名服务器查询。若根域名服务器有被查询主机的信息,就发送DNS回答报文给本地域名服务器,然后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回答发起查询的主机。但当根域名服务器没有被查询的主机的信息时,它一定知道某个保存有被查询的主机名字映射的授权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通常根域名服务器用来管辖顶级域。根域名服务器并不直接对顶级域下面所属的所有的域名进行转换,但它一定能够找到下面的所有二级域名的域名服务器。每一个主机都必须在授权域名服务器处注册登记。通常,一个主机的授权域名服务器就是它的主机ISP的一个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总是能够将其管辖的主机名转换为该主机的IP地址。 因特网允许各个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将本域名划分为若干个域名服务器管辖区。一般就在各管辖区中设置相应的授权域名服务器。 6-03 举例说明域名转换的过程。域名服务器中的高速缓存的作用是什么? 答: (1)把不方便记忆的IP地址转换为方便记忆的域名地址。 (2)作用:可大大减轻根域名服务器的负荷,使因特网上的 DNS 查询请求和回答报文的数量大为减少。 6-04 设想有一天整个因特网的DNS系统都瘫痪了(这种情况不大会出现),试问还可以给朋友发送电子邮件吗? 答:不能; 6-05 文件传送协议FTP的主要工作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说FTP是带外传送控制信息?主进程和从属进程各起什么作用? 答: (1)FTP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一个FTP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FTP 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另外有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 主进程的工作步骤: 1、打开熟知端口(端口号为 21),使客户进程能够连接上。 2、等待客户进程发出连接请求。 3、启动从属进程来处理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从属进程对客户进程的请求处理完毕后即终止,但从属进程在运行期间根据需要还可能创建其他一些子进程。 4、回到等待状态,继续接受其他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主进程与从属进程的处理是并发地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 第七版 第六章答案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Approach, 7th Edition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第七版 Solutions to Review Questions and Problems Chapter 6 Review Questions 1.The transportation mode, e.g., car, bus, train, car. 2.Although each link guarantees that an IP datagram sent over the link will be receiv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link without errors, it is not guaranteed that IP datagrams will arrive at the ultimate destination in the proper order. With IP, datagrams in the same TCP connection can take different routes in the network, and therefore arrive out of order. TCP is still needed to provide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application the byte stream in the correct order. Also, IP can lose packets due to routing loops or equipment failures. 3.Framing: there is also framing in IP and TCP; link access; reliable delivery: there is also reliable delivery in TCP; flow control: there is also flow control in TCP; error detection: there is also error detection in IP and TCP; error correction; full duplex: TCP is also full duplex. 4.There will be a collision in the sense that while a node is transmitting it will start to receive a packet from the other node. 5.Slotted Aloha: 1, 2 and 4 (slotted ALOHA is only partially decentralized, since it requires the clocks in all nodes to be synchronized). Token ring: 1, 2, 3, 4. 6.After the 5th collision, the adapter chooses from {0, 1, 2,…, 31}. The probability that it chooses 4 is 1/32. It waits 204.8 microseconds. 7.In polling, a discussion leader allows only one participant to talk at a time, with each participant getting a chance to talk in a round-robin fashion. For token ring, there isn’t a discussion leader, but there is wine glass that the participants take turns holding. A participant is only allowed to talk if the participant is holding the wine glass.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与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得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得地合并 1-0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得主要优缺点. 答: (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得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就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得变革? 答:融合其她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得连通性与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得实时交互能力。 1-05因特网得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得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得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得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与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得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得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在这个阶段还不就是RFC文档。(2)建议标准(Propose d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与大写开头得英文名internet 与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得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得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就是前者得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得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就是Internet得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09计算机网络中得主干网与本地接入网得主要区别就是什么? 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与路由器最优化通信。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得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要传送得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得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得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得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得条件下,分组交换得时延比电路交换得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分组交换时延:kd+(x/p)*(p/b)+(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得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得时延比分组交换得时延大,当x>>p,相反。 1—11在上题得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与分组长度分别为x与(p+h)(bit),其中p为分组得数据部分得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得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得大小无关。通信得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得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与结点得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得时延为最小,问分组得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1-12得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得时延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总时延D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D= kd+(x/p)*((p+h)/b)+ (k-1)*(p+h)/b D 对p求导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p=[(xh)/(k—1)]^0、5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复习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 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 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

络。;协议无特指 (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 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09 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和路由器最优化通信 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的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1-21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 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六章习题解答

习题 1.应用层的体系结构有几种?各自有何优缺点? a 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 优点: 简单、直观;易于编程,调试,维护费用低;系统内部负荷可以做到比较均衡,资源利用率较高;允许在一个客户机上运行不同计算机平台上的多种应用;对用户需求变化的适应性较好。 缺点:服务器往往会成为性能上的瓶颈,当请求服务的客户机数量过多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服务器主机跟不上其所有客户机请求的情况。而一旦服务器崩溃,所有的客户都无法得到服务,因此存在单点失效的问题。 b P2P体系结构 优点:可扩展性好。在对等体系结构系统中,参与的主机数越多,提供给网络系统的资源也就越多,系统地服务能力就越强。 缺点:peers分布在互联网各个地方,因此难以管理,导致系统难以维护。peers的身份难以验证,无法判断peers是否是合法的主机,安全性存在很大的隐患。 C 客户机/服务器和对等体系结构的混合结构 结合两者的特点。 2.DNS协议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域名需要分层管理?域名地址和IP地址有什么区别? 将主机名转换成IP地址, 因为当因特网上的用户数急剧增加时,用非等级的名字空间来管理一个很大的而且经常变化的名字集是非常困难的。 IP地址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每个地址长32比特,在读写IP地址时,32位分为4个字节,每个字节转成十进制,字节之间用"."分隔。域名地址是一定意思的字符串来标识主机地址,IP 与域名地址两者相互对应,而且保持全网统一。 3.以递归解析为例,说明域名转换的过程。 主机的解析器只发出一个询问报文,本地域名服务器查询映射表,如果找到结果就返回应答报文;否则,该域名服务器还要运行解析器去询问其它的域名服务器……直到得到该域名的IP地址返回运行解析器的主机, 假定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676180330.html,的主机想知道另一个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676180330.html,的主机的IP地址,于是向其本地域名服务器https://www.doczj.com/doc/676180330.html,查询。由于查询不到,就向根域名服务器https://www.doczj.com/doc/676180330.html,查询。根据被查询的域名中的“https://www.doczj.com/doc/676180330.html,”再向授权域名服务器https://www.doczj.com/doc/676180330.html,发送查询报文,最后再向授权域名服务器https://www.doczj.com/doc/676180330.html,查询。 4.URL与域名有何区别?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来表示该资源存放的位置和用什么方式来进行访问。 域名是任何一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名字 5.什么是非持久连接和持久连接,说明HTTP协议的工作流程。 非持久连接,是每次服务器发送一个对象后相关的TCP连接就被关闭,也就是说每个连

计算机网络(第三)第一到第六章课后问答题答案整理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1.请参考本章对现代Internet结构的描述,解释“三网融合”发展的技术背景。 基于Web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以及基于对等结构的PSP网络、3 G/4G与移动Internet的应用,使得Internet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三网融合”实质上是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与电视传输网技术的融合、业务的融合。 2.请参考本章对Internet应用技术发展的描述,解释“物联网”发展技术背景。 物联网是在Internet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射频标签、无线传感与光学传感等感知技术自动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构建覆盖世界上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信息系统,促进了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融合。 3.请参考本章对于城域网技术特点的描述,解释“宽带城域网”发展技术背景。 宽带城域网是以IP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网、电信网的三网融合,形成覆盖城市区域的网络通信平台,以语音、数据、图像、视频传输与大规模的用户接入提供高速与保证质量的服务。 4.请参考本章对WPAN技术的描述,举出5个应用无线个人区域网络技术的例子。答:家庭网络、安全监控、汽车自动化、消费类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医用设备控制、工业控制、无线定位。 5..请参考本章对于Internet核心交换、边缘部分划分方法的描述,举出身边5种端系统设备。答:PDA、智能手机、智能家电、无线传感器节点、RFID节点、视频监控设备。 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1.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并举例说明网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与“时序”的含义与关系协议是一种通信规则 例:信件所用的语言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协议,因为写信前要确定使用中文还是其他语言,否则收信者可能因语言不同而无法阅读三要素: 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顺序 语义:解释比特流的每一部分含义,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作出的响应 时序:对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2.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 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 2)灵活性好 3)各层都可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 4)易于实现和维护 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 3.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1)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 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3)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 4)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计算机网络题目第六章(计算机网络第三版-吴功宜-编著)

一.术语辨析 从给出的26个定义中挑出20个,并将标识定义的字母填在对应术语的空格位置。1.W ARP 2. D 分组总长度 3.L 专用地址 4. F 严格源路由 5.M CIDR 6. V MPLS 7.N 间接交付 8. I 直接广播地址 9.X 移动IP 10. C 分组头长度 11.Z 扩展报头 12. G 松散源路由 13.T ICMP 14. K 特定主机地址 15.E TTL字段 16. Q 路由汇聚 17.U RSVP 18. P 路由选择协议 19.J 受限广播地址 20. S 第三层交换路由器 A.IPv4分组头中表示网络层IP版本号的字段。 B.IPv4分组头中表示高层洗衣类型的字段。 C.IPv4分组头中4位的长度字段。 D.IPv4分组头中16位的长度字段。 E.IPv4分组头中用来表示转发分组最多路由器跳数的字段。 F.规定分组经过的路径上每个路由器及顺序的路由。 G.规定分组一定要经过的路由器,但不是一定完整的传输路径的路由。 H.标识一台主机、路由器与网络接口的地址。 I.可以将分组以广播方式发送给特定网络所有主机的地址。 J.路由器不向外转发,而将该分组在网络内部以广播方式发送给全部主机的地址。 K.路由器接到分组不向外转发该分组,而是直接交付给本网络中指定主机的地址。 L.只能够用于内部网络,而不能够在Internet进行路由的地址。 M.将IP地址按可变大小的地址块来分配的方法。 N.目的主机与源主机不在同一网络的分组转发方法。 O.路由器中用来产生路由表的算法。 P.用于实现路由表中路由信息动态更新的方法。 Q.用来减少路由表中路由项数量的方法。 R.有权自主决定内部所采用的路由选择洗衣的单元。 S.按第三层路由技术与第二层硬件交换技术相结合方法设计的网络互联设备。T.具有差错与查询、重置功能的网络层协议。 U.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在会话之前建立一个连接,预留需要的资源的协议。V.用标记分配协议实现标记交换的技术。 W.实现IP地址与MAC地址映射功能的协议。 X.能够保证移动主机在改变接人点时通信连续性的技术。 Y.长度为128位地址的网络层地址。 Z.IPv6报头的下一个报头字段指向的位置。 二.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网络层的协议的是___D A.ICMP B.IGMP C.ARP D.DHCP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6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第五版作者谢希仁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应用层 6-01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是怎么样的它与目前的电话网的号码结构有何异同之处 答:(1)域名的结构由标号序列组成,各标号之间用点隔开: … . 三级域名. 二级域名. 顶级域名 各标号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域名。 (2)电话号码分为国家号结构分为(中国+86)、区号、本机号。 6-02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域名系统中的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以及权限域名权服务器有何区别 答: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将域名解析为主机能识别的IP地址。 因特网上的域名服务器系统也是按照域名的层次来安排的。每一个域名服务器都只对域名体系中的一部分进行管辖。共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域名服务器。即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当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不能立即回答某个主机的查询时,该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向某一个根域名服务器查询。若根域名服务器有被查询主机的信息,就发送DNS回答报文给本地域名服务器,然后本地域名服务器再回答发起查询的主机。但当根域名服务器没有被查询的主机的信息时,它一定知道某个保存有被查询的主机名字映射的授权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通常根域名服务器用来管辖顶级域。根域名服务器并不直接对顶级域下面所属的所有的域名进行转换,但它一定能够找到下面的所有二级域名的域名服务器。每一个主机都必须在授权域名服务器处注册登记。通常,一个主机的授权域名服务器就是它的主机ISP的一个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总是能够将其管辖的主机名转换为该主机的IP地址。 因特网允许各个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将本域名划分为若干个域名服务器管辖区。 一般就在各管辖区中设置相应的授权域名服务器。 6-03 举例说明域名转换的过程。域名服务器中的高速缓存的作用是什么 答: (1)把不方便记忆的IP地址转换为方便记忆的域名地址。 (2)作用:可大大减轻根域名服务器的负荷,使因特网上的DNS 查询请求和回答报文的数量大为减少。 6-04 设想有一天整个因特网的DNS系统都瘫痪了(这种情况不大会出现),试问还可 以给朋友发送电子邮件吗 答:不能; 6-05 文件传送协议FTP的主要工作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说FTP是带外传送控制信息 主进程和从属进程各起什么作用 答: (1)FTP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一个FTP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FTP 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另外有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 主进程的工作步骤: 1、打开熟知端口(端口号为21),使客户进程能够连接上。 2、等待客户进程发出连接请求。 3、启动从属进程来处理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从属进程对客户进程的请求处理完毕后即终止,但从属进程在运行期间根据需要还可能创建其他一些子进程。 4、回到等待状态,继续接受其他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主进程与从属进程的处理是并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课后答案

111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 (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 (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

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 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 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协议无特指

计算机网络习题(第一讲)

《计算机网络》习题(第一讲) 1.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答:前者严格区分服务和被服务者,后者无此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客户-服务器方式是最常用的传统方式,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 对等连接(P2P)是两台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个是服务器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只要两台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就可以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工作方式称P2P文件共享。 相同的地方就是都能得到想要的服务,只不过前者可能速度较慢 2.假定网络的利用率到达了90%。试估算一下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的最小值的多少倍? 设网络利用率为U。,网络时延为D,网络时延最小值为D0 U=90%;D=D0/(1-U)---->D/ D0=10 现在的网络时延是最小值的10倍 3.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运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 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 (1)100/(100+20+20+18)=63.3% (2)1000/(1000+20+20+18)=94.5% 4.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 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 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5.试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著-第五六章补充练习题(带标准答案)

第五章 1.常说的两台主机进行通信,精确地说是指()。A.两个用户在通信 B.两台主机的CPU在通信 C.两台主机的网络层在通信 D.两台主机中的应用进程中互相通信 2.下列对于传输层端口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传输层端口的概念与交换机或路由器硬件端口的概念一样 B.端口是用来标识不同的服务的,不同的服务使用不同的端口 C.TCP/IP的传输层使用一个16位的端口号来标识一个端口,因此端口的范围是0~65535 D.服务器使用的端口号的范围是0~1023 3.在TCP数据段的布局格式中,头开始的固定格式长度是()。 A.20B B.24B C.32B D.36B 4.以下TCP熟知端口号错误的是()。 A.TElNET:23 B.SMTP:25 C.HTTP:80 D.BGP:161 5.TCP/IP的传输层协议使用()形式将数据传送给上层应用程序。 A.IP地址B.MAC地址 C.端口号D.套接字地址 6.下列关于TCP和UDP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TCP和UDP均是面向连接的B.TCP和UDP均是无连接的 C.TCP是面向连接的,UDP是无连接的 D.UDP是

面向连接的,TCP是无连接的 7.UDP报文中,伪首部的作用是()。 A.数据对齐B.计算校验和C.数据加密D.数据填充8.一条TCP连接的建立过程包括()个步骤。 A.2 B.3 C.4 D.5 9.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SYN=1,seq=11220)的TCP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TCP连接,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TCP段可能是( )。 A.(SYN=0,ACK=0,seq=11221,ack=11221)B.(SYN=1,ACK=1,seq=11220,ack=11220)C.(SYN=1,ACK=1,seq=11221,ack=11221)D.(SYN=0,ACK=0,seq=11220,ack=11220)10.主机甲和主机乙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TCP段,分别包含300字节和500字节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列号是()。 A.500 B.700 C.800D.1000 11.以下关于TCP可靠传输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TCP在传输用户数据之前必须进过传输连接建立、维护和释放的过程 B.TCP传输连接建立过程中需要协商双方的通信参数C.通信参数主要是指带宽、延时以及延时抖动等D.TCP协议在客户进程与服务器进程连接建立需要经过“三次握手”的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