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实验报告4
- 格式:pdf
- 大小:142.20 KB
- 文档页数:10
网络技术实习报告网络技术实习报告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网络技术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实习目的这次实习是在城市中国的联盟织金在线从事维护的工作。
这次在织金在线实习的目的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将其熟练的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之中,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将课本上的知识活学活用到解决今后现实生活及工作中的问题当中去,填补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缩短自身与正式社会工作者的差距。
与此同时,为毕业以及以后迈上工作岗位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也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城市中国是由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一个地方门户联盟。
城市中国全称为“中国城市在线组织”,英文名称ccoo(china city—online organization),又称“城市联盟”或“城市分众门户” 。
她由城市中国主站和各地的上千个区域门户站组成。
城市中国是一个以区域互联网门户为切入点、在中国县级以上城市发展运营中心的跨地域互联网门户企业联合体。
各运营中心(当地的实体公司、加盟商)结合其所属门户(城市中国子站),共同组建了以各地方门户为节点的虚拟网络和以运营中心为节点的实体网络,通过此网络快速聚拢本地企业、商家、网民等信息资源,打造独特模式的区域互联网集团公司,构建覆盖全国的平行商务渠道。
织金在线是城市中国的加盟之一,立志于打造织金网络信息传媒平台,成为织金第一门户信息网。
进入公司后,我实习的岗位是公司的网络维护一职,该岗位属于公司重要职位,所以极为重要,其主要负责公司网络的维护日常运作的基础设施的构建。
这个工作在整个团队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表上看似简单,但却相当琐碎,解决起来没有那么容易,任何一个地方都需要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需要注意的环节,否则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转。
第1篇一、实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对网络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国高校普遍开展了网络技术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网络设备配置、网络故障排查、网络安全防护等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网络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网络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3. 学会网络故障排查的基本步骤;4. 了解网络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5.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分为三个阶段:网络设备认知、网络设备配置和网络故障排查。
第一阶段:网络设备认知1. 实训目标:了解网络设备的种类、功能和特点。
2. 实训内容:认识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熟悉网络设备的物理连接方式;了解网络设备的性能指标。
第二阶段:网络设备配置1. 实训目标: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实现网络设备的互联。
2. 实训内容:交换机的基本配置(VLAN、STP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防火墙的基本配置(访问控制、NAT等)。
第三阶段:网络故障排查1. 实训目标:学会网络故障排查的基本步骤,提高故障解决能力。
2. 实训内容:网络故障现象分析;故障排查方法(ping、tracert等);故障解决案例分析。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提前准备好实训环境,包括网络设备、网络拓扑图、实验指导书等。
2. 实训步骤:实训教师讲解实训内容、步骤和要求;学生按照实训指导书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后,提交实验报告。
五、实训成果1. 理论掌握:学生对网络设备、网络配置和网络故障排查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实践能力:学生能够熟练配置网络设备,实现网络互联;具备基本的网络故障排查能力。
3. 团队协作: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六、实训总结本次网络技术实训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实验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我们的网络实践能力,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学校组织了网络实践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不仅掌握了网络基础知识,还学会了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维护,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网络基础知识,了解网络架构和协议;2. 熟悉网络设备的操作,学会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维护;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动手实践能力;4. 提升网络故障排查与解决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网络基础知识学习:了解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等基本概念;2. 网络设备操作:学习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操作方法;3. 网络设备配置:掌握VLAN、STP、OSPF等网络协议的配置;4. 网络故障排查:学习网络故障的定位与解决方法;5. 网络项目实践:完成一个小型网络项目的搭建与维护。
四、实验过程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解、自学等方式,掌握网络基础知识;2. 实验操作:在实验室环境下,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网络设备的操作和配置;3. 团队合作:分组进行网络项目实践,共同完成项目搭建与维护;4. 故障排查: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网络故障时,进行故障定位与解决。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网络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网络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等概念;2. 网络设备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操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维护;3. 网络项目实践能力:在团队协作中,我们共同完成了小型网络项目的搭建与维护,提高了自己的项目实践能力;4. 网络故障排查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会了网络故障的定位与解决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故障排查能力。
六、实验心得体会1. 实践出真知: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2.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3. 艰苦奋斗精神: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努力,我们最终克服了困难,完成了实验任务;4. 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我们要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提高对网络体系结构、网络设备配置、网络服务搭建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若干台,具备以太网卡。
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网线、跳线等连接线缆。
2、软件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
网络模拟软件,如 Packet Tracer。
命令行工具,如 CMD 终端。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1、设计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多个计算机节点、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连接。
2、使用网线将各个设备按照设计的拓扑结构进行物理连接。
(二)IP 地址规划与配置1、为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分配合理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
2、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网络设置界面或命令行工具进行 IP 地址的配置。
(三)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1、登录交换机和路由器,设置设备名称、管理密码等基本信息。
2、配置交换机的 VLAN 划分,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隔离。
3、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实现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四)网络服务的搭建与测试1、在一台计算机上搭建 Web 服务器,安装 IIS 或 Apache 等服务软件,并配置网站内容。
2、从其他计算机上访问搭建的 Web 服务器,测试网络服务的可用性和性能。
(五)网络安全设置1、配置防火墙规则,限制网络访问权限,防止非法入侵。
2、启用网络访问控制列表(ACL),对特定的 IP 地址或端口进行访问控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拓扑结构搭建结果成功搭建了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各设备之间物理连接正常,指示灯显示工作状态正常。
(二)IP 地址配置结果通过查看计算机的网络设置和使用命令行工具进行IP 地址的验证,确认各节点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配置正确,网络内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
(三)网络设备配置结果交换机的 VLAN 划分成功,不同 VLAN 之间的计算机无法直接通信,实现了网段隔离的目的。
网络部分实验报告《网络部分实验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网络部分的运行情况,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撰写了本实验报告,以便与大家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
实验一:网络连接速度测试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的网络连接方式(如Wi-Fi、有线网络等)对网络连接速度进行了测试。
通过使用速度测试工具,我们得出了不同网络连接方式的下载速度、上传速度和延迟情况。
结果表明,有线网络的速度普遍高于Wi-Fi 网络,而延迟方面则存在一定差异。
实验二:网络安全性测试网络安全性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因此我们进行了网络安全性测试。
我们模拟了各种网络攻击,并对网络进行了渗透测试。
结果显示,尽管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已经相当完善,但仍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措施。
实验三:网络流量分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对网络流量进行了分析,包括数据包的大小、来源、目的地等信息。
通过对网络流量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网络的使用情况,为网络性能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实验四:网络故障排查网络故障是网络部分常见的问题之一,因此我们进行了网络故障排查实验。
我们模拟了各种网络故障情况,并通过排查和分析,找出了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总结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实验,我们对网络部分的运行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网络连接速度、安全性、流量分析和故障排查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改进。
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网络部分的运行情况会不断得到改善,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3、学会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计算机若干台,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和相关网络工具软件。
2、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3、网络线缆、跳线等连接设备。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捕获与分析1、打开网络协议分析软件 Wireshark。
2、将计算机连接到以太网中,启动捕获功能。
3、在网络中进行一些数据传输操作,如访问网站、发送文件等。
4、停止捕获,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进行分析,包括帧的格式、源地址、目的地址、类型字段等。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进行配置。
2、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管理密码。
3、划分 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4、测试不同 VLAN 之间的通信情况。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或Telnet 方式进行配置。
2、设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子网掩码。
3、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如 RIP 或 OSPF)。
4、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四:网络性能测试1、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延迟和丢包率。
2、利用 Tracert 命令跟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3、使用网络带宽测试工具测试网络的带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帧的结构,包括前导码、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字段、数据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1开学第一周我们就迎来了计算机网络实训,这门课程与上学期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相对应,给了我们一个更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机会。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使得我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
为了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本次实验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网络实验。
一、网络拓扑实验首先,我们进行了网络拓扑实验,通过搭建不同拓扑结构的网络,观察其性能表现和通信效率。
我们尝试了星型、环状和总线型拓扑结构,并通过测量网络中的传输时延、带宽和吞吐量来评估不同拓扑结构的优劣。
结果显示,星型拓扑结构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可靠性,但是对中央节点的要求较高,一旦中央节点故障,整个网络将无法正常运行。
而环状和总线型拓扑结构则相对简单,但是容易产生信号干扰和数据冲突等问题。
二、网络传输协议实验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网络传输协议实验,重点研究TCP/IP协议的性能和可靠性。
我们通过改变传输文件的大小、网络拥塞程度等因素,测试了TCP协议在不同情境下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也对比了UDP协议的传输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TCP协议在数据传输方面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流量控制能力,但是在高丢包率的情况下会出现明显的传输延迟。
相比之下,UDP协议虽然传输速度较快,但是无法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容易出现丢包和重传等问题。
三、网络安全实验随后,我们进行了网络安全实验,探讨了网络攻击与防御的相关技术。
我们采用了常见的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来保护网络安全,通过模拟各种攻击手段,如拒绝服务攻击、端口扫描等,测试了网络的防护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能够有效地阻止大多数网络攻击,但是对于某些高级攻击手段,如零日漏洞攻击,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
因此,网络安全的保护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结论通过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我们对网络拓扑结构、传输协议和网络安全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权衡,传输协议的选择应根据网络特性和应用场景进行调整,而网络安全则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安全技术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2010 —2011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开课实验室:自动化系 2011 年 5月4 日年级、专业、班测控091 学号200911404105 姓名李聪成绩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四虚拟子网VLAN配置指导教师范玉刚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年月日一、实验目的:●掌握虚拟子网的基本配置方法;●掌握在CCNA下对虚拟子网进配置的基本步骤;●熟悉和掌握在CCNA下对虚拟子网进行配置的常用命令;二、实验报告内容:Router Con0 is now available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Router>enableRouter#config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outer(config)#interface f0/1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0.1 255.255.255.0Router(config-if)#no shut%LINK-3-UPDOW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config-if)#end%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outer#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Building configuration...[OK]Router#PCA Number: 73-3122-04PCA Serial Number: FAB0337240KModel Number: WS-C1912-ASystem Serial Number: FAB0339U01UPower Supply S/N: PHI031803JKPCB Serial Number: FAB0337240K,73-3122-04-------------------------------------------------1 user(s) now active on Management Console.User Interface Menu[M] Menus[K] Command Line[I] IP ConfigurationEnter Selection:CLI session with the switch is open.To end the CLI session, enter [Exit].>en#delete nvramThis command resets the switch with factory defaults. All system parameters will revert to their default factory settings. All static and dynamic addresses will be removed.Reset system with factory defaults, [Y]es or [N]o? Y% Invalid input detected.#show running-configBuilding configuration...Current configuration:!!!!!!!!!!interface Ethernet 0/1!interface Ethernet 0/2!interface Ethernet 0/3!interface Ethernet 0/4!interface Ethernet 0/5!interface Ethernet 0/6!interface Ethernet 0/7!interface Ethernet 0/8!interface Ethernet 0/9!interface Ethernet 0/10!interface Ethernet 0/11!interface Ethernet 0/12!interface Ethernet 0/25!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6!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7!!!line consoleend#show version1900A uptime is 0day(s) 06hour(s) 55minute(s) 41second(s)Version V8.01.05cisco Catalyst 1900 (486sxl) processor with 2048K/1024K bytes of memory Hardware board revision is 5Upgrade Status: No upgrade currently in progress.Config File Status: No configuration upload/download is in progress15 Fixed Ethernet/IEEE 802.3 interface(s)Base Ethernet Address: 00-30-80-C7-01-80#config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config)#hostname 1900A1900A(config)#^Z%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1900A#show ipIP Address: 0.0.0.0Subnet Mask: 0.0.0.0Default Gateway: 0.0.0.0Management VLAN: 1Domain name:Name server 1: 0.0.0.0Name server 2: 0.0.0.0HTTP server : EnabledHTTP port : 80RIP : Enabled1900A#config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1900A(config)#ip address 172.16.10.3 255.255.255.01900A(config)#ip default-gateway 172.16.10.11900A(config)#^Z%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1900A#show ipIP Address: 172.16.10.3Subnet Mask: 255.255.255.0Default Gateway: 172.16.10.1Management VLAN: 1Domain name:Name server 1: 0.0.0.0Name server 2: 0.0.0.0HTTP server : EnabledHTTP port : 80RIP : Enabled1900A#ping 172.16.10.1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172.16.10.1, timeout is 2 seconds: !!!!!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4/4/4 ms 1900A#config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1900A(config)#vlan 1 name vlan11900A(config)#vlan 2 name vlan21900A(config)#exit%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1900A#show vlan-membershipPort VLAN Membership Type Port VLAN Membership Type----------------------------- -----------------------------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1AUI 1 StaticA 1 StaticB 1 Static1900A#config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1900A(config)#int e0/11900A(config-if)#vlan-membership static 11900A(config-if)#int e0/31900A(config-if)#vlan-membership static 11900A(config-if)#int e0/21900A(config-if)#vlan-membership static 21900A(config-if)#int e0/41900A(config-if)#vlan-membership static 21900A(config-if)#^Z%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1900A#show vlan-membershipPort VLAN Membership Type Port VLAN Membership Type----------------------------- -----------------------------1 1 Static2 2 Static3 1 Static4 2 Static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1AUI 1 StaticA 1 StaticB 1 Static 1900A#。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旨在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提高对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配置等方面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多台计算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并安装了相关的网络模拟软件和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1、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使用网络线缆和网络设备,搭建了星型、总线型和环形等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并观察不同拓扑结构在数据传输、网络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的特点。
在搭建星型拓扑结构时,将所有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一台中心交换机上。
这种结构易于管理和维护,但中心节点一旦出现故障,整个网络可能会瘫痪。
总线型拓扑结构则是将所有计算机通过一条共享的总线连接起来。
这种结构成本较低,但容易出现信号冲突和单点故障。
环形拓扑结构中,计算机通过环形链路依次连接。
数据在环中单向传输,某个节点故障可能会影响整个环的通信。
2、 IP 地址的配置与子网划分为每台计算机配置了IP 地址,并进行了子网划分。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了 IP 地址的分类、子网掩码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网络规模合理划分子网。
例如,给定一个 C 类网络地址 19216810,若要划分成 4 个子网,子网掩码应为 255255255192。
每个子网可容纳 62 台主机。
3、网络协议的分析使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捕获网络中的数据包,并对常见的网络协议(如 TCP、UDP、ICMP 等)进行分析,了解其格式、字段含义和工作原理。
在捕获的 TCP 数据包中,可以看到源端口、目的端口、序列号、确认号等字段。
通过分析这些字段,能够了解 TCP 协议如何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如三次握手建立连接、拥塞控制等机制。
UDP 数据包则相对简单,没有建立连接的过程,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但对数据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
ICMP 协议主要用于网络诊断和错误报告,如 Ping 命令就是通过发送 ICMP 回显请求和回显应答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网络技术实习报告4篇范本()导读:以下网络技术实习报告4篇相关实习报告范文模板,是由(.)我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参考,欢迎大家使用我实习的单位是******学院,这是一所由**市教委、**(集团)公司与德国**基金会合作的一所探究、实践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
我在学校里主要是负责校内内网的管理,其涉及到校内网网站的正常登陆和访问,校内内各系部主机是否正常互联,有无被病毒感染、传播。
使得校内网内的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做好校内网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从同学到实习工程师,短短几个月的工作过程使我受益匪浅。
不仅是在专业学问方面,最主要是在为人处事方面。
社会在加速度地发生变化,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用进展的眼光看问题,得不断提高思想熟悉,完善自己。
作为一名it从业者,所受的社会压力将比其他行业更加沉重,要学会创新求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单位里,小到计算机的组装修理,大到服务器的维护与测试,都需要一个人独立完成。
可以说,近3个月的工作使我成长了不少,从中有不少感悟,下面就是我的一点心得:第一是要真诚: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绝不行以忽视真诚的力气。
第一天去网络中心实习,心里不行避开的有些怀疑:不知道老师怎么样,应当去怎么做啊,要去干些什么呢等等吧!踏进办公室,只见几个生疏的脸孔。
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老师早',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
我总觉得,常常有一些微小的东西简单被我们忽视,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老师同事对伴侣的敬重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怀。
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老师们打成一片,非常好的跟他们沟通沟通学习,我想,应当是我的真诚,换得了老师的信任。
他们把我当伴侣也情愿指导我,情愿安排给我任务。
其次是沟通:要想在短暂的实习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学一些东西,这就需要跟老师有非常好的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刚到网络中心,老师并不了解你的工作学习力量,不清晰你会做那些工作,不清晰你想了解的学问,所以跟老师非常好的沟通是很必要的。
网络技术实习报告(精选5篇)网络技术实习报告(精选5篇)时间过得真快,一段时间的实习生活已经结束了,这段时间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吧,这个时候该写一份实习报告了吧。
现在你是否对实习报告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网络技术实习报告(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网络技术实习报告1实习目的:学校之所以组织此次实习,主要目的不单单是让我们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而是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我们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在这家公司做网络管理员可是让我更深一步的巩固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并可以锻炼我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
通过实习使我更多地接触社会,实践于社会,从而培养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基础的专业技能,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习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实习地点:实习部门或岗位:网络管理员办公室实习内容和过程:基础设施管理(1)确保网络通信传输畅通;(2)掌握主干设备的配置情况及配置参数变更情况,备份各个设备的配置文件;(3)对运行关键业务网络的主干设备配备相应的备份设备,并配置为热后备设备;(4)负责网络布线配线架的管理,确保配线的合理有序;(5)掌握用户端设备接入网络的情况,以便发现问题时可迅速定位;(6)采取技术措施,对网络内经常出现的用户需要变更位置和部门的情况进行管;(7)掌握与外部网络的连接配置,监督网络通信状况,发现问题后与有关机构及时联系;(8)实时监控整个局域网的运转和网络通信流量情况;(9)制定、发布网络基础设施使用管理办法并监督执行情况。
操作系统管理(1)在网络操作系统配置完成并投入正常运行后,为了确保网络操作系统工作正常,网络管理员首先应该能够熟练的利用系统提供的各种管理工具软件,实时监督系统的运转情况,及时发现故障征兆并进行处理。
(2)在网络运行过程中,网络管理员应随时掌握网络系统配置情况及配置参数变更情况,对配置参数进行备份。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协议,理解网络通信的过程和原理,掌握网络配置及故障排除的方法。
实验一:局域网搭建和配置1. 实验内容在实验室内搭建一个局域网,并配置好网络设备和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参数。
2. 实验步骤a. 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所需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b. 连接设备,使用网线连接计算机和交换机、路由器。
c. 配置设备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参数。
d. 测试连接,确保计算机可以互相通信。
3. 实验结果成功搭建并配置了局域网,并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网络通信。
实验二:网络协议介绍和抓包分析1. 实验内容了解网络协议的常见类型,学习使用抓包软件进行网络数据包的捕获和分析。
2. 实验步骤a. 选择一款合适的抓包软件,如Wireshark。
b. 打开抓包软件,选择适当的网络接口进行捕获。
c. 进行网络通信,观察抓包软件中捕获到的网络数据包。
d. 分析数据包的内容,了解各个协议的作用和通信过程。
3. 实验结果成功使用抓包软件进行网络数据包的捕获和分析,了解了常见的网络协议和通信过程。
实验三:网络故障排除1. 实验内容学习基本的网络故障排除方法,能够通过诊断工具找出网络中的问题并解决。
2. 实验步骤a. 排查网络故障的可能原因,如网线接触不良、设备故障等。
b. 使用诊断工具进行网络故障排查,如ping命令、tracert命令等。
c. 根据诊断结果判断问题所在,进行相应的修复措施。
3. 实验结果成功通过诊断工具找出并解决了网络中的故障,恢复了网络的正常工作状态。
实验四:远程访问和安全配置1. 实验内容学习远程访问的方法和安全配置的重要性,实现远程管理网络设备的功能。
2. 实验步骤a. 配置网络设备的远程访问功能,如SSH、Telnet等。
b. 使用远程访问工具连接网络设备,并尝试进行管理操作。
c. 学习安全配置的方法,如设置密码、防火墙规则等。
XX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网络安全技术1421351 学号:XXX姓名:网络工程专业:班级:网络B14-2 指导教师:课内实验目录及成绩信息技术学院2016年10 月9 日XX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信息安全实验类型:演示、验证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四Sniffer网络检测实验实验地点:信息楼320 实验日期:2016 年10 月9 日Sniffer网络检测实验Sniffer软件是NAI公司推出的功能强大的协议分析软件。
使用这个工具,可以监视网络的状态、数据流动情况以及网络上传输的信息。
1. 实验目的利用Sniffer软件捕获网络信息数据包,然后通过解码进行检测分析。
学会利用网络安全检测工具的实际操作方法,具体进行检测并写出结论。
2. 实验要求及方法1. 实验环境1)硬件:三台PC计算机。
单机基本配置见表4-1。
2)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rver SP4以上;Sniffer 软件。
注意:本实验是在虚拟实验环境下完成,如要在真实的环境下完成,则网络设备应该选择集线器或交换机。
如果是交换机,则在C机上要做端口镜像。
安装Sniffer软件需要时间。
2.实验方法三台PC机的IP地址及任务分配见表4-2所示。
实验用时:2学时(90-120分钟)。
表4-1 实验设备基本配置要求表4-2 三台PC机的IP地址及任务分配1)实验内容三台PC机,其中用户Zhao利用已建好的账号在A机上登录到B机已经搭建好的FTP 服务器,用户Tom在此机利用Sniffer软件捕获Zhao的账号和密码。
2)实验步骤(1)在C机上安装Sniffer软件。
启动Sniffer进入主窗口,如图1所示。
(2)在进行流量捕捉之前,首先选择网络适配器,确定从计算机的哪个适配器上接收数据,并将网卡设成混杂模式。
网卡混杂模式,就是将所有数据包接收下来放入内存进行分析。
设置方法:单击“File”→ “Select Settings”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如图2所示。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7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一、需求分析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
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
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
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
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
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
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互联网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网络设备配置和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
3. 熟悉网络协议及其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4. 培养网络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的综合能力。
二、实验内容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设计一个包含路由器、交换机和主机的简单网络拓扑结构。
- 确定网络设备类型、接口配置和IP地址规划。
2. 网络设备配置- 使用Packet Tracer软件配置路由器、交换机和主机的网络参数。
- 配置VLAN、子接口、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
3. 网络协议测试- 使用ping命令测试主机间的连通性。
- 使用tracert命令追踪数据包路径。
- 使用nslookup命令查询域名解析。
4. 网络故障排除- 模拟网络故障,如路由器配置错误、交换机端口故障等。
- 分析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5. 网络性能优化- 使用show命令查看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
- 分析网络流量,找出瓶颈。
- 优化网络配置,提高网络性能。
三、实验步骤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使用Packet Tracer软件绘制网络拓扑图。
- 确定网络设备类型、接口配置和IP地址规划。
2. 网络设备配置- 配置路由器:- 配置接口IP地址和子网掩码。
- 配置VLAN和子接口。
- 配置路由协议(如RIP、OSPF)。
- 配置交换机:- 配置VLAN和端口分配。
- 配置端口安全。
- 配置主机:- 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 配置DNS服务器地址。
3. 网络协议测试- 使用ping命令测试主机间的连通性。
- 使用tracert命令追踪数据包路径。
- 使用nslookup命令查询域名解析。
4. 网络故障排除- 模拟网络故障,如路由器配置错误、交换机端口故障等。
- 分析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5. 网络性能优化- 使用show命令查看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
- 分析网络流量,找出瓶颈。
- 优化网络配置,提高网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