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中外工艺美术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2.56 MB
- 文档页数:62
中外工艺美术史教学笔记 8外国古代的工艺美术古埃及·古西亚(波斯)·古伊斯兰第十一章、外国古代时期的工艺美术一、古代埃及·工艺美术古埃及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古埃及人视作生命摇篮的尼罗河,就是埃及灿烂文化的主要源泉,封闭型的地理特征。
●约公元前5000年,埃及社会出现了阶级萌芽;●公元前4000年左右,完成了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的过渡,建立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征服下埃及(双国),建立强大中央集权专制王朝。
此后埃及先后经历了:●早期王国 1~2王朝 (约公元前3000 ~公元前2686)●古王国 3~6王朝 (约公元前2686 ~公元前2181)●第一中间期 7~10王朝 (约公元前2181 ~公元前2133)●中王国 11~12王朝 (约公元前2133 ~公元前1786)●第二中间期 13~17王朝 (约公元前1786 ~公元前1567)]●新王国 18~20王朝 (约公元前1567 ~公元前1085)●末期王国 21~26王朝 (约公元前1085~公元前525)公元前332年,埃及为希腊马其顿王国所征服,标志埃及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历史终结。
作为手工业相当发达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的艺术设计在人类早期的手工业设计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注意:死而复生的信念影响,对陵墓的重视程度,厚葬风俗等);宗教:泛神论(多神教),相信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背后皆有神灵存在;信念:再生,永恒和不变。
(一)、家具艺术设计古埃及时代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保存至今家具的最早范例,这些制品所确定的家具基本类型和基本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世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埃及家具设计的高度成就源自于完善而发达的工艺技术,后世常见的细木工技艺,在古埃及已经获得相当大的发展,从古埃及的壁画中可以看到大量制作家具的场面,古埃及木匠唯一缺少的木工工具,只有刨子和镟床。
中外工艺美术史教学笔记 8外国古代的工艺美术古埃及·古西亚(波斯)·古伊斯兰第十一章、外国古代时期的工艺美术一、古代埃及·工艺美术古埃及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古埃及人视作生命摇篮的尼罗河,就是埃及灿烂文化的主要源泉,封闭型的地理特征。
●约公元前5000年,埃及社会出现了阶级萌芽;●公元前4000年左右,完成了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的过渡,建立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征服下埃及(双国),建立强大中央集权专制王朝。
此后埃及先后经历了:●早期王国 1~2王朝 (约公元前3000 ~公元前2686)●古王国 3~6王朝 (约公元前2686 ~公元前2181)●第一中间期 7~10王朝 (约公元前2181 ~公元前2133)●中王国 11~12王朝 (约公元前2133 ~公元前1786)●第二中间期 13~17王朝 (约公元前1786 ~公元前1567)]●新王国 18~20王朝 (约公元前1567 ~公元前1085)●末期王国 21~26王朝 (约公元前1085~公元前525)公元前332年,埃及为希腊马其顿王国所征服,标志埃及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历史终结。
作为手工业相当发达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的艺术设计在人类早期的手工业设计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注意:死而复生的信念影响,对陵墓的重视程度,厚葬风俗等);宗教:泛神论(多神教),相信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背后皆有神灵存在;信念:再生,永恒和不变。
(一)、家具艺术设计古埃及时代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保存至今家具的最早范例,这些制品所确定的家具基本类型和基本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世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埃及家具设计的高度成就源自于完善而发达的工艺技术,后世常见的细木工技艺,在古埃及已经获得相当大的发展,从古埃及的壁画中可以看到大量制作家具的场面,古埃及木匠唯一缺少的木工工具,只有刨子和镟床。
中外美术史及作品鉴赏一、课程属性说明课程代码:11200812课程类别:限定选修课所属学科:艺术学授课学期:第4学期学时:36学分:2教材:《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高师《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高师《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参考书:《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高师《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高师《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考核方式:考查评分方法:作业占10%,课堂讨论10%,论文占30%,笔试占50%。
教学环节:(1)课堂讲授,侧重艺术观念和艺术思维的培养。
(2)由于本学科涉及作品内容丰富、感性较强。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安排一些专题讲座、讨论、多看画展。
(3)适当运用多种实践性强的教学手段弥补课程讲授的不足。
如幻灯片、教学录像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前导课程:实用美术二、大纲制定依据中外美术欣赏课是广告学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它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
中外美术欣赏简明扼要地对各时期的美术发展的态势和特点作深入浅出的介绍。
本课程将紧紧围绕古今中外美术的悠久传统和光辉成就,主要讨论古今中外的美术现象、美术流派、美术家、美术作品及美术理论分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两大部分。
三、课程概要与目的任务1.课程概要《中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在整个的广告学课程体系中处于提高专业审美水平的重要位置,是广告学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
《中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能够使学生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揭示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的风格,流派级代表画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外国美术史的发展和大量优秀作品作品,提高审美水平的过程。
2.课程目的和任务(1)使学生掌握欣赏中外美术遗存、美术现象、美术流派、美术家、美术作品相美术理论。
(2)引导学生将古代美术的发展演变与现、当代的艺术实践联系思考,从中领悟一些美术史原理。
《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湘绣简史课程类别:职业素质工学模块中基本素质模块课程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学时:36学时课程学分:2开设学期:第三学期一、课程性质《中外工艺美术史》是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湘绣设计与营销专业职业素质工学模块中基本素质模块中的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从原始社会到近现代中外工艺美术的发展脉络,了解经典的设计作品与设计风格。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不同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背景下,设计作品在造型、纹样以及艺术风格上的不同面貌;掌握每个历史时期经典的最具代表性的工艺美术种类以及经典造型、纹样;能正确鉴赏、分析各种工艺美术种类的审美特点和工艺特点;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只是用于设计实践。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专业基础课和公共文化课,后续课程是设计基础、专业设计、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职业规划等。
因此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统领指导的作用,并贯穿于学生的整个专业学习。
根据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本课程定位于“三个立足、三个服务”,即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行业发展需要;立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学生职业岗位需要;立足学生长远发展,服务学生潜能开发需要。
二、课程目标《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中外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引导学生建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课程学习的具体目标主要表现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个方面。
(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中外工艺美术史涉及到的基本概念;2.了解中外美术的发展历程;3.了解经典的工艺美术作品;4.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工艺美术呈现出来的不同的风格特征。
(二)能力目标1.学会欣赏经典的工艺美术作品;2.能灵活运用传统工艺美术的元素及理念于设计实践中;3.能设计出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区风格工艺美术作品。
目录第一章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第二章古代埃及工艺美术第三章古代两河流域工艺美术第四章古代波斯工艺美术第五章古代印度工艺美术第六章古代地中海工艺美术第七章古代希腊工艺美术第八章埃特鲁里亚与古代罗马工艺美术第九章伊斯兰工艺美术第十章古代日本工艺美术第十一章古代非洲工艺美术第十二章古代美洲工艺美术第十三章古代大洋洲工艺美术第十四章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第十五章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第十六章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第十七章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第十八章新古典主义时期工艺美术第十九章近代工艺美术第二十章现代工艺美术第一章: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知识提要:工艺美术是伴随着人的诞生而产生的,无论是旧石器时代的石工艺、牙骨工艺,还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工艺,都是原始人类为了生存的需求和逐渐形成的审美意识的产物。
在这些工艺美术作品上体现出了原始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
时间概念:1、旧石器时代工艺美术。
以石工艺和牙骨工艺为主,文化有了较高的发展。
不仅出现了切削石刀和雕刻器,而且也有骨针、渔叉。
2、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
在旧石器时代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陶工艺,陶器的产生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名词解释一、威兰多夫的维纳斯:1、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工艺作品,出土于奥地利威兰多夫。
2、它是成组的小型女性石雕像,通常被称之为“维纳斯”3、特征:肥大的乳房、突出的骨盆和阴部,把女性的特征夸张到无以复加,这与祈愿人类的繁衍有关。
膝盖微微弯曲,表明制作者对于人体的结构有着一定的了解和表现力。
二、化妆土:用水将陶土调和成泥浆涂在陶胎上,形成色浆层,起到美化和装饰作用,且可以避免胚胎大量吸收釉水或烧裂,又能填补胚胎气孔。
亦称“陶衣”、“装饰土”、“护胎釉”三、押绳纹:在日本最早的陶器底部是呈尖形或圆形,器壁上用蓖尖刻出精美的纹样,或用绳子缠在器壁上后滚动器物,或用贝壳押印成奇特的装饰纹样。
这种纹样实际上是修整器物时留下的痕迹。
《中外工艺美术史》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环艺方向课程编号:总学时:48 课内练习:32 学分:6第一部分使用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1.课程的性质、地位中外工艺美术史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讲解,能够使学生了解中外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历史,通过对工艺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受到熏陶, 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民族艺术传统并借鉴国外的工艺美术传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更好的把中外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思维当中。
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国内外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变化过程以及中外工艺美术之间的联系有大致的了解,并对各时期不同的工艺美术种类及英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并在实践中能运用所学知识借古鉴今,推陈出新。
二、教学要求正确理解中外工艺美术的起源与发展,深入了解各历史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重点与特点,以及材料与加工对工艺美术的影响。
正确地掌握工艺美术在品种、造型、装饰纹、题材以及艺术风格等的特点,本课程的学习还要求理解中外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地位与影响。
掌握进行工艺美术设汁与制作所必须的相关技能。
三、实施说明1.成绩考核方法出勤考核(岀勤情况)占20%,日常考核(含沟通情况、学习态度等)占40%结课考核(结课作业质量)占40亂三者合计,90分以上为优:80-90分为良:70-80分为中,60-7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取理论讲授、专题讨论、主题设计创新与应用数学、案例教学、专题知识竞赛、参观学习、论文竞赛、行业调研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教学模式,并结合当前的设计作品现状和学生所上的&业设汁课程进行评价和讲解。
四、课内实践环节的要求1、一所学内容的分类为专题,选取有代表性的纹样内容进行课上临墓。
2、主要包括:青铜器器型的分类图案、织绣工艺品、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的代表纹样、洛可可时期工艺美术的代表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