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2000有关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476.00 KB
- 文档页数:12
cdma2000基本工作过程CDMA2000基本工作原理CDMA2000(码分多址2000)是一种无线电通信技术,用于移动通信。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码分多址技术,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在同一频率上传输数据,而不会产生干扰。
频谱扩散CDMA2000使用频谱扩散技术来实现多用户接入。
频谱扩散是指将原始信号的带宽扩展到比信息所需带宽宽得多的频率范围。
这通过将原始信号与伪随机码相乘来实现。
伪随机码是一个数字序列,其属性类似于随机序列,但可以定期重复。
伪随机码每个CDMA2000用户都被分配一个唯一的伪随机码。
该代码用于扩散用户的信号,从而创建唯一的签名。
这个过程称为“扩频”。
正交扩频CDMA2000使用一系列正交伪随机码。
正交意味着任何两个码之间的相关性都很低。
这意味着来自不同用户的信号可以同时传输,而不会相互干扰。
扩频调制扩频后的信号使用调制技术,如正交相移键控(QPSK)或正交幅度调制(QAM),将其转换为无线电波。
功率控制CDMA2000使用功率控制算法来确保所有用户都能以适当的功率水平传输。
这有助于减少干扰并提高系统容量。
软切换CDMA2000支持软切换,这意味着移动设备可以在不中断通话的情况下在基站之间切换。
这通过使用“软宏”技术实现,该技术允许设备与多个基站同时连接。
接收在接收端,扩频调制信号通过与伪随机码相同的码进行“解扩”。
这恢复了原始信号,消除了其他用户的干扰。
信道划分CDMA2000使用多种信道来支持不同的服务,如语音、数据和短信。
每种信道都有其自己的频谱扩散码,这允许在同一频率上传输多个信道。
优点与其他无线技术相比,CDMA2000具有以下优点:多用户接入: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在同一频率上通信。
抗干扰能力强:伪随机码和正交扩频技术提供对干扰的强抵抗力。
软切换:无缝切换基站,提高连接质量。
高数据速率:支持高达数兆比特每秒的数据速率。
广泛的覆盖范围:由于扩频技术,可以提供更广泛的覆盖范围。
cdma20001. 简介cdma2000是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的缩写,是一种数字蜂窝通信技术标准。
它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一部分,旨在提供高质量的语音和数据服务。
cdma2000是2G 和3G通信技术之间的过渡标准,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强的安全性。
2. 历史cdma2000技术最早于1999年开始商用,它是基于早期的2G数字通信技术CDMAOne的改进。
cdma2000通过增加新的功能和改进现有功能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cdma2000不断演进并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多的功能。
3. 主要特点和优势•高质量的语音通信:cdma2000提供清晰、稳定的语音通信质量,能够实现高质量的语音通话。
•高速数据传输:cdma2000可以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可以提供更快的上网速度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
•高安全性:cdma2000采用了强大的加密算法和认证机制,提供了高级的安全性,保护用户的通信数据。
•兼容性强:cdma2000可以与现有的CDMA网络兼容,无需更换设备或基础设施,可以实现平稳过渡。
•高效能使用频谱:cdma2000使用CDMA技术,可以更高效地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
4. cdma2000的进化cdma2000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个技术进化阶段,从3G到4G的演进逐渐提高了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cdma2000进化阶段:cdma2000 1xcdma2000 1x是最早的cdma2000技术标准,它提供了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快的系统响应时间。
它采用了1xRTT (1倍增强型无线传输技术)来提供高质量的语音和数据服务。
cdma2000 1xEV-DOcdma2000 1xEV-DO是cdma2000的一种演进形式,它主要针对数据传输进行了优化。
1xEV-DO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快的上网体验,适用于需要大量数据传输的应用。
CDMA2000技术摘要:CDMA2000发展轨迹清晰,具有优越的信号处理方式,如:多载波,反向链路连续,前向链路的发射分集等等。
同样的它具有自己的空中接口。
关键字:CDMA2000、功率控制技术、空中接口CDMA2000的发展轨迹是IS-95、CDMA 1X、EV-DO、EV-DV,这是CDMA的演变过程。
CDMA 是历程有两条脉络清晰的线索可循,一是需求;二是3GPP2与3GPP的PK。
CDMA2000系统提供了与IS-95B的后向兼容,同时满足ITU关于第三代移动通信基本性能的要求。
CDMA2000系统是在IS-95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而在系统许多方面(如同步方式、帧结构、扩频方式和码片速率等)都与IS-95B系统有类似之处。
但为了灵活支持多种业务,提供可靠的服务质量和更高的系统容量,CDMA2000系统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性能更优异的信号处理方式,概括如下:(1)多载波工作。
CDMA2000系统的前向(下行)链路支持N*1.2288Mc/(N=1,3,6,9,12)的码片速率。
N=1时的扩频速率与IS-95B的扩频速率一致,称为扩频速率1.多载波方式将要发送的调制符号分解到N个相隔1.25MHz的载波上,每个载波的扩频速率为1.2288Mc/s。
反向(上行)链路的扩频方式在N=1时与前向链路类似,但在N=3时采用码片速率为3.6864Mc/s的直接序列扩频,而不是用多载波方式。
多载波和IS-95在频谱是用上的关系如图1所示。
IS-95(1X) 多载波(3X)图1 多载波和IS-95在频谱使用上的关系(2)反向链路连续发送。
CDMA2000系统的反向链路对所以的数据速率提供连续波形,包括连续导频和连续数据信道波形。
连续波形可以是干扰最小化,可以在低传输速率时增加覆盖范围,同时连续波形也允许整帧交织,而不像突发情况只能在发送的一段时间内进行交织,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交织的实践分集作用。
(3)反向链路独立的导频和数据信道。
CDMA2000学习资料整理(一)1、TD-SCDMA移动、WCDMA联通、CDMA2000电信。
2、电信重组:联通的C网给电信,联通G网和网通合并。
3、CDMA是一个自干扰系统,即不同用户间会发生干扰。
4、C网频点只有两个----201、283,但可以通过PN码区分扇区,PN码相当于G网里的CELLID。
5、3G—EVDU,重点数据业务;CDMA1X可以上网,速度还可以。
6、扩频-----降低干扰。
7、多址技术:FDMA、TDMA、CDMAFDMA---一个频段一个用户。
TDMA---一个时隙一个用户。
CDMA---同一时间同一频段上根据不同的扩频码进行区分业务信道。
8、3G目标:全球统一频段、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高效的频谱效率更高的服务质量、保密性和可靠性易于从2G系统平滑演进与过渡,并反向兼容2G系统能提供多种业务,数据业务速率最高可达2Mbps→车速环境:144kbps→步行环境:384kbps→室内环境:2Mbps9、3G三种制式的比较。
10、CDMA频率计算公式----- 0波段,扩频速率1------频率计算公式:F=870+N*0.03N: CDMA信道号(频点),每个频点间的间隔为30K。
-------1波段,扩频速率1-------F=1930+N*0.05,N: CDMA信道号(频点)11、CDMA2000 1X网络结构12、正交函数正交函数具有0相关性。
如果两个二进制序列的异或结果具有相同个数的0和1,那么,这两个序列不相关。
如下图:13、扩频:信号速率的提高,意味着信号带宽的展宽,降低干扰。
14、CDMA通信模型15、常用术语输入的含有信息的数据称为比特(Bit)经过信道编码和交织后的数据成为符号(Symbol)经过最终扩频得到的数据成为码片(Chip)处理增益:最终扩频速率和比特速率的的比。
前向(下行):从BTS到MS反向(上行):从MS到BTS16、Turbo码的特点(1)对输入的信息序列进行两次编码,译码时可相互交换信息。
CDMA2000 技术及优势前言-发展背景CDMA2000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系统的一种模式,它是从 cdmaOne (IS-95) 演进而来的一种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IS-95标准在1993年面世,这个技术不是一个单一的静止的技术,随着版本0,版本A,和版本B的制定,IS-95 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进过程中。
CDMA2000的正式标准是在 2000年3月通过的。
它原意是把 CDMA2000分为多个阶段来实施,第一个阶段称为CDMA2000 1X,第二个阶段称为CDMA2000 3X。
1X的意思是使用与IS-95相同的一个1.25MHz频宽的载波;3X则意味着三个载波。
随着一种叫'HDR'(High Data Rate) 的新技术的出现,现在我们对CDMA2000技术的理解又有了新的内涵。
HDR 的提出是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对无线数据通信的渴望,它通过更高效的更能符合分组数据传输特点的调制方式使系统对数据速率的支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4Mbps。
如此优异的性能使CDG (CDMA Development Group) 组织于2000年6月决定向3GPP2提出建议把它作为CDMA2000 1X演进的另一条路径,并正式命名为1xEV (1X Evolution)。
1xEV的演进又被划分为二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叫1xEV-DO。
1xEV-DO意指'Data Only'它可以使运营商利用一个与IS-95或CDMA2000相同频宽的CDMA载频就可实现高达2.4Mbps的前向数据传输速率。
目前已被国际电联 ITU 接纳为国际3G标准, 并已具备商用化条件。
第二阶段叫1xEV-DV。
1xEV-DV意为 "Data and Voice"。
顾名思义它可以在一个CDMA载频上同时支持话音和数据,2001年10月 3GPP2决定1xEV-DV标准以朗讯、高通等公司为主提出的L3NQS标准为框架,吸收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提出的1xTREME标准的部分特点,最终的标准将于2002年6月确定下来。
《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移动通信方向的限选课,本课程是移动通信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移动通信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无线通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需要掌握通信原理、数据通信技术和CDMA基本原理等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移动通信行业中网络规划和优化的具体工作内容,掌握CDMA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基本流程与实际操作,获得如今正在商用的网络规划及网络优化的能力,使得学生不仅能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能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并且为以后从事网规网优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目的和任务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网规网优人才所必需的网络规划、信号传播理论、空口信令流程的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DT/CQT测试,测试软件的使用、话统工具的使用等基本的技能;掌握掉话、切换失败、未接通和拥塞等常见的网络问题的定位和处理,能灵活运用相关的工具和方法,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网络问题的故障定位和处理,实现网络优化的能力,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用好技能、用活知识的基本目标。
通过实操训练培养学生勤奋好学,钻研技术,工作主动性强、具备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责任性强、问题处理能力。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四、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时分配教学重点:(1)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关键技术指标、(2)对比WCDMA和CDMA2000,TD-SCDMA发展的方向及技术特点教学难点:(1)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关键技术指标(2)ZXG10B328BBU基站硬件讲解(3)ZXG10B322NodeB设备信号流走势及单板硬件工作原理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五、相关课程的衔接《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为第三学期开设,其前置课程为《2G移动通信技术及优化》,《WCDMA移动通信技术及优化》,后续专业课程为《4G移动通信技术及优化》、《通信工程实战》等课程。
cdma2000-1X关键技术2003-7-161、前向快速功率控制技术cdma2000采用快速功率控制方法。
方法是移动台测量收到业务信道的Eb/Nt,并与门限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向基站发出调整基站发射功率的指令,功率控制速率可以达到800b/s。
由于使用快速功率控制,可以达到减少基站发射功率、减少总干扰电平,从而降低移动台信噪比要求,最终可以增大系统容量。
2、前向快速寻呼信道技术此技术有两个用途:(1) 寻呼或睡眠状态的选择因基站使用快速寻呼信道向移动台发出指令,决定移动台是处于监听寻呼信道还是处于低功耗状态的睡眠状态,这样移动台便不必长时间连续监听前向寻呼信道,可减少激活移动台激活时间和节省移动台功耗。
(2) 配置改变通过前向快速寻呼信道,基地台向移动台发出最近几分钟内的系统参数消息,使移动台根据此新消息作相应设置处理。
3、前向链路发射分集技术cdma2000-1X采用直接扩频发射分集技术,它有两种方式:(1) 一种是正交发射分集方式方法是先分离数据流再用不同的正交Walsh码对两个数据流进行扩频,并通过高两个发射天线发射。
(2) 另一种是空时扩展分集方式使用空间两根分离天线发射已交织的数据,使用相同原始Walsh码信道。
使用前向链路发射分集技术可以减少发射功率,抗瑞利衰落,增大系统容量。
4、反向相干解调基站利用反向导频信道发出扩频信号捕获移动台的发射,再用梳状(Rake)接收机实现相干解调,与IS-95采用非相干解调相比,提高了反向链路性能,降低了移动台发射功率,提高了系统容量。
5、连续的反向空中接口波形在反向链路中,数据采用连续导频,使信道上数据波形连续,此措施可减少外界电磁干扰,改善搜索性能,支持前向功率快速控制以及反向功率控制连续监控。
6、Turbo码使用Turbo 码具有优异的纠错性能,适于高速率对译码时延要求不高的数据传输业务,并可降低对发射功率的要求、增加系统容量,在cdma2000-1X中Turbo码仅用于前向补充信道和反向补充信道中。
《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架构;2.掌握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要点和特点;3.能够分析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势和应用。
教学内容:1.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述a.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b.CDMA2000技术的定义和特点c.CDMA2000网络的结构和功能2.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要点a.扩频技术和码分多址技术b.空中接口的信道划分和调度算法c.信号处理和调制解调技术d.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原理和拓扑结构3.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a.CDMA2000在电信运营中的应用和优势b.CDMA2000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中的应用c.CDMA2000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要点;3.讨论法:组织针对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
教学流程:1.研究背景介绍(10分钟)a.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b.CDMA2000技术的定义和特点c.CDMA2000网络的结构和功能2.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述(20分钟)a.扩频技术和码分多址技术的基本原理b.空中接口的信道划分和调度算法c.信号处理和调制解调技术的基本原理d.移动通信网络的组网原理和拓扑结构3.实验案例分析(30分钟)a.分组通信的实现原理和过程b.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c.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的技术要点和方法4.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20分钟)a.CDMA2000在电信运营中的应用和优势b.CDMA2000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中的应用c.CDMA2000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5.学生讨论和总结(20分钟)a.学生就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发表个人观点b.整理学生的观点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c.提醒学生关注未来学习和研究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的方向和趋势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检查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问题解答能力:考察学生对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3.创新思维:评估学生在讨论环节中提出的新观点和创新思路;。
CDMA2000网络的关键技术——软切换CDMA网络切换的分类及其软切换的特点软切换作为CDMA2000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与业务资源管理、功率控制、信道管理等共同构成RRM子系统,它不仅和CDMA系统的网络质量(通话质量、掉话性能等)有密切关系,与覆盖、容量、干扰也有着复杂的关系,因此正确地理解CDMA网络切换的概念,有助于网络规划与建设工作。
切换的基本概念是:当MS靠近原来服务小区的边缘,将要进入另一个服务小区时,原基站与MS之间的链路将由新基站与MS之间的链路来取代的一个过程。
在CDMA网络中,通话状态下的切换按照MS与网络之间连接建立释放的情况以及频率占用情况可以分为:硬切换、软切换(小区间切换)、更软切换(扇区间切换)、软/更软切换。
硬切换(hard handoff):在切换过程中,MS与新的基站联系前,先中断与原基站的通信,再与新基站建立联系。
硬切换过程中有短暂的中断,容易掉话。
发生硬切换的情况包括:* 不同频率之间的切换;* 不同系统之间的切换(如:GSM网络切换到CDMA网络);* 不同BSC/MSC之间,并且两者之间没有软切换通路(A3/A7);* 不同CDMA网络运营商的基站或者扇区之间的切换;* 帧偏移分配的变化。
在切换过程中,新基站分配给MS的帧偏移必须和主基站分配的帧偏移一致,否则就要进行硬切换。
软切换(soft handoff):MS在两个或多个基站的覆盖边缘区域进行切换过程中,在中断与旧的小区的联系之前,先用相同频率建立与新的小区的联系,MS同时接收多个基站(大多数情况下是两个)的信号,几个基站也同时接收MS的信号,直到满足一定的条件后MS才切断同原来基站的联系,在切换过程中,MS同时与所有的候选基站保持业务信道的通信。
软切换仅能用于具有相同频率的CDMA信道之间。
软切换会带来更好的话音质量,实现无缝切换、减少掉话可能,且有利于增加反向容量。
更软切换(softrt handoff):发生在同一基站具有相同频率的不同扇区之间的切换,实际上是相同信道板上的导频之间的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