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联深圳外立面材料分析沉淀
- 格式:ppt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25
Doors &Windows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位于粵港澳大湾区湾顶”,)。
图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屋面施工现场照片
主体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幕墙的结构设计由于屋面整体呈双曲造型)。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双曲幕墙屋面的
摘幕墙专栏
Doors &
Windows
图2
Structure Analysis Program )。
3右)。
图铝合金龙骨6
单位幕墙专栏
Doors &Windows
高位移性能12
111024
5
035035
086
图由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中央廊道屋面为双曲面)。
需求二面交线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中央廊道双曲屋面宽度方向呈弧形造”,防水性能是屋面最重要的物理性能指标之一Δ式中Δ面板年温度变化铝板外表面最大温差可取50级密封胶计算,即取0.5;
幕墙专栏
b —计算方向面板的边长铝板计算方向边长取)。
屋面面板接缝作为第一道防水措施排水方向排
水
方
向
排
方
向
图)。
织的迅速将雨水排出天沟内每隔3天沟底部设置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中央廊道双曲屋面主体钢结构下面设
)。
(下转第6页)
流会议
4
在板缝结构中
对石材板面粘贴处进行灰尘清理
综上所述
作者简介
图
)。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聚集了国内外顶尖的建筑设计团队和
参考文献
(上接第4页)。
深圳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玻璃幕墙施工的体会深圳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地处深南大道中段,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54层,标准层高4米,设备层高6米,建筑总高度近240米;仅次于地王、赛格,居深圳第三高。
该建筑6层以下为群楼,其上为塔楼。
7层平面为正方形,向上渐变至49层平面成八边形,四面向内倾斜88。
5°,削角面向内倾斜85.3°,其形近似呈棱锥体.49层至51层为空中花园,圆形幕墙外环绕回马廊,可瞭望深圳市全景,南隔深圳湾远眺香港风光。
52层(正八边形平面)至54层又渐变成正方形平面呈倒棱锥体.上边长为45米,四面外倾斜18°,四角挑出13.7米,挑出斜面外倾52.2°,称塔楼上的博士帽。
塔楼外装采用单元式玻璃幕墙,这样庞大、复杂、多变的建筑外形,幕墙单元板块数量之大,类型之多可想而知。
单元板块加工制作、运输安装之难度不言而喻!现仅就塔楼单元式玻璃幕墙的施工谈一点体会,供工作中参考。
一、施工方案的选择及其机具的准备一般高楼大厦的单元式幕墙施工,板块在工厂加工制作,用汽车运送到工地进行安装。
然而这个工程体形复杂多变,板块的竖横构件下料都呈不同角度,加工组装精度要求较高;运输时矩形、梯形宽度不一,重量时轻时重;安装板块内斜88.5°,层收105mm,85.3°层收326mm等等。
因此,这个工程施工方案绝非套用常规做法,而必须按施工过程中各工序认真研究,采用相应措施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针对单元板块下料、加工组装的难度,我们在加工设备和组装设施上选用数控双头斜榫自动下料锯床和电脑控制加工中心,配有一条组装线。
从组框、清洗后的玻璃检查吊至装配线上就位安装、打胶、安装保温棉板等等,最后将板块吊至固化运输架上停放固化待运;在运输车辆的选择上,根据单元板块尺寸和重量以及固化运输架的形式,经多种方案比较采用载重12吨的加长车,一车运4米长板块3架,一架2排,每排6块共36块或运6米长板块2架共24块;在垂直运输上采用土建施工塔吊起吊,钢平台配合,隔层排板小车运输;在吊装方式上选用带滚轮、分段伸臂、远距双控0.5吨吊机吊装,楼层排板比装板层高三层起隔层排板,比装板层高六层起隔四层设吊机.这样才能使垂直运输的塔吊和钢平台以及吊机移位利用率与吊装时间等达到最优化状态,从而达到高效、快捷的效果。
深圳中洲滨海商业中心1栋A座塔楼幕墙设计浅析发布时间:2022-11-15T02:06:19.823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14期作者:练文浩[导读] 本文对深圳中州滨海商业中心1栋A做的幕墙样式进行了介绍,练文浩深圳市方大建科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本文对深圳中州滨海商业中心1栋A做的幕墙样式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本项目的重难点,对层间渐变凹槽单元式玻璃幕墙、单元式平推窗玻璃幕墙(超高平推窗)的设计思路和施工考虑进行了剖析,以供广大幕墙行业内的工程技术人员探讨或借鉴。
关键词:幕墙设计,单元式平推窗玻璃幕墙(超高平推窗),层间渐变凹槽单元式玻璃幕墙;1 概述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上沙村。
1栋A座塔楼4F至65F,总建筑高度290.75米,幕墙总面积约4.8万㎡。
本项目塔楼为单元式幕墙,主要由A、B两种幕墙系统组成,其中A系统为竖隐横明单元式玻璃幕墙(超高平推窗),单元分格宽x高:2250x 3800mm,其中固定玻璃分格为1630x3800mm,平推窗分格为620x3800mm,1.63米宽的分格给室内营造出通透的观感,而0.62米宽、3.8米高的平推窗则因其开启扇四周均有空隙,进出空气可方便形成循环,增大室内的换气量和新风量,同时因其独特的开启方式,上下均有200~300mm的开启距离,因此不会阻碍排风,并能有效的满足相关消防排烟的要求;B系统为层间渐变凹槽单元式玻璃幕墙,凹槽上下为铝面板,中间部位为玻璃面板,分格宽x高:2250x550mm,层间渐变凹槽单元板块在西北角及东南角弯弧位置凹槽深度为0,由西北角及东南角延伸开来,东北角及西南角弯弧位置凹槽渐变至最大深度450mm,层间玻璃内凹,上下深灰色玻璃面板,可有效降低室外光照后的反射,想比传统的平面玻璃面板,有效的降低反射率,既保证了对建筑外观外形上凹凸层次感的追求,同时也降低了光污染。
塔楼主要由上述两种幕墙组成,系统虽然不多,但因其较为独特的设计理念,使整个塔楼大面看上去即层次感分明又彰显简洁大气,身临其下,可以让人感受到有着不凡的意境;下面笔者对中洲滨海商业中心1栋A座幕墙系统设计进行介绍及分析,以供广大幕墙行业内的工程技术人员探讨或借鉴。
2024年商业建筑外立面总结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也在不断创新与演变。
2024年,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结合了创新科技、环境可持续性和美学表达。
本文将对2024年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进行总结,具体包括创新技术应用、环保可持续性和艺术美学。
一、创新技术应用2024年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迎来了多项创新技术的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智能玻璃和光电材料的运用。
智能玻璃是一种可以根据环境温度、阳光强度和建筑内外噪音等因素变化自动调整透明度的材料。
通过智能玻璃的运用,商业建筑可以在不同环境下获得最佳的能源利用和室内外光线平衡,提高建筑的能耗效率和舒适度。
光电材料的应用使商业建筑外立面具备了更多样化的功能。
光电材料可以通过光传感技术实现自我发光或发光效果,使商业建筑在夜晚或暗光环境下仍然具有独特的亮度和吸引力。
此外,光电材料还可以用于太阳能的收集和转化,提供建筑所需的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环保可持续性在2024年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中,环保可持续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使用可再生材料、节能技术和绿色植物装置,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可再生材料,如可回收材料和再生材料的应用大幅度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同时,节能技术的使用也使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在保持建筑美观的前提下,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绿色植物装置的应用进一步改善了商业建筑的空气质量和微气候环境,提供了更好的室外氛围和舒适度。
绿色植物装置不仅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还可以降低建筑表面的温度,减少热岛效应的生成。
三、艺术美学艺术美学在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年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结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创造了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文化内涵的建筑造型。
多样的立面材料和表面处理技术使商业建筑外立面具有丰富的质感和触感。
金属、玻璃、陶瓷等材料的运用展现了商业建筑的时尚和现代感,而石材、木材等材料则赋予了建筑古朴和自然的气息。
2024年商业建筑外立面总结2024年,商业建筑在外立面设计方面迎来了许多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对2024年商业建筑外立面的设计趋势和创新进行总结,包括材料选择、功能性设计、可持续性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运用等方面。
一、材料选择在2024年,商业建筑外立面的材料选择更加注重环保、可持续性和美观性。
许多商业建筑采用了可再生材料,如竹木结构、回收金属等。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材料应用于外立面设计中,例如可生长的建筑材料,可以在墙面上种植植物,形成自然的绿色景观。
二、功能性设计商业建筑外立面的功能性设计在2024年变得更加重要。
商业建筑需要满足不同的需求,如隔热、隔音、防水等功能。
因此,许多商业建筑采用了具有特殊功能的外立面设计,如太阳能板、智能玻璃等。
这些设计能够提高商业建筑的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为建筑提供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三、可持续性发展2024年,商业建筑外立面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设计概念。
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需要考虑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为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商业建筑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和设计策略。
例如,雨水收集系统可以收集和利用雨水,用于植物灌溉或冷却系统。
另外,一些商业建筑外立面还采用了垂直种植系统,通过种植植物减少碳排放并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四、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数字化技术在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中的运用也日益重要。
商业建筑外立面可以集成各种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用于实现智能化管理和监控。
例如,温度和光线传感器可以自动调节建筑的室内温度和照明,降低能源消耗。
另外,商业建筑外立面还可以通过投影和LED显示屏等技术,实现多媒体广告和信息展示,提升商业建筑的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总结起来,2024年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注重环保、可持续性和功能性。
材料选择更加注重可再生材料和新型材料的应用,功能性设计强调能源效率和舒适性,可持续性发展考虑到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实现智能化和可视化管理。
深圳万科滨海置地大厦锯齿单元幕墙设计剖析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飞腾发展,在日益追求建筑外观效果的同时,环保、节能、绿色低碳思维已慢慢贯穿了建筑高楼的每个部位,万科滨海大厦项目不仅完美呈现了高楼大厦漂亮独特锯齿型外衣,也充分考虑了深圳亚热带气候环境,采用锯齿造型的设计,有效降低能源的损耗,最大化提高办公场所的舒适性。
本文对深圳万科滨海大厦幕墙样式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本项目的重难点,对锯齿单元幕墙、内开窗、蜂窝石材的应用、弧形穿孔铝板幕墙的设计及防水思路进行了解析,以供广大幕墙行业内的工程技术人员探讨或借鉴。
关键词:锯齿单元幕墙;蜂窝石材幕墙;弧形穿孔铝板幕墙;内平开窗;1概述万科滨海大厦位于深圳市福田CBD核心商务区之一的车公庙片区,项目以其独特的体量及富有节奏感的立面,打破了滨海大道两侧千篇一律的城市形象;该项目塔楼幕墙标高157.1米,含屋顶层共34层,标准层高4.3米,其中第10层、20层、29层为避难层,避难层层高5.1米。
裙楼幕墙标高30.6米,共7层,层高均为5.1米。
项目实景照片本项目塔楼为单元式锯齿立面幕墙,锯齿一面为石材面板,减少太阳直射,另一面为玻璃幕墙,透明敞开保持室内的采光。
锯齿幕墙封闭的部分隔热性较好,在阻挡了阳光直射的同时仍然提供了对外的视野,同时穿孔板结合内开窗的设计,不仅美化了外立面,也满足了自然通风要求,创造出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裙楼大堂延续塔楼锯齿的思路,通过不锈钢包钢龙骨做成大跨度锯齿幕墙,简洁大气,同时结合了石材幕墙,不锈钢吊顶幕墙,玻璃幕墙,让裙房与塔楼相互嵌套、穿插,做了形体错动、架空等动作,丰富了建筑的体形与视觉关系,从不同方向看,呈现不同效果。
下面笔者对万科滨海大厦幕墙锯齿单元幕墙系统设计进行介绍,以供广大幕墙行业内的工程技术人员探讨或借鉴。
项目实景照片2设计剖析为体现建筑设计风格,幕墙设计在尊重建筑师原有的设计思想及风格的前提下,保证结构的安全性、保持立面效果的完整性和提高材料利用率达到最佳经济性为目标,通过完善的节点设计及科学的计算来确保结构的各项性能,同时在外观效果上达到建筑师、业主精品工程的要求。
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屋面帷幕系统浅谈摘要:在以往的建筑外立面设计过程中,常因为节能、遮阳、泛光、防排烟等专项的设计需求,需要在建筑屋面考虑各类系统设置,以保证建筑舒适、高效的使用。
但由于各类系统间相对独立,在实际应用中若不能统筹考虑则会影响外立面建成效果。
因此,本次设计我们采用集成化设计手法,统筹结合各专业专项设计要点,大大减少了各系统对外立面设计的影响,保证外立面品质。
本次设计灵感取自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并运用“铝型材+彩釉玻璃”的现代材料与单元式屋面系统演绎,较好的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感。
关键词:传统屋面,单元式屋面系统,集成化、彩釉玻璃1、传统中式建筑的现代传承前海国际会议中心项目位于深圳前海门户位置,南临前海大道,北接城市公园(紫荆园二期),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前海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国际会议、交流建筑,成为前海对外展示的窗口。
建筑高度23.6m,屋架高度31.7m,一层层高8m,二层层高15m,总建筑面积4.1万㎡,地上2.3万㎡,地下1.8万㎡,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局部两层)。
由南向北舒展延伸,东西两侧百叶缓缓下垂,建筑整体舒展大气,富有中国传统韵味。
图1.建筑东向鸟瞰图图2.建筑室内实景图2、传统屋顶演绎——“薄纱”般的屋面幕墙体系建筑设计灵感取自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以“薄纱”为设计理念,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材料进行演绎,以表达轻盈飘逸之美。
项目屋顶宽约100米,南北深约130米,建筑向四周悬挑营造出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挑檐灰空间。
建筑屋顶的坡度关系也是重要的原创环节之一,清代的屋面举架分为由下而上的五举、七举、八举、九举,对应的坡度关系则是26°-42°的一个变化区间,本项目则基于建筑体量,将举架的坡度关系应用于屋面之余,向下继续延伸至0°,这样的坡度关系也是从不同位置的人视角进行大量建筑比例的对比推敲调整出来的,不仅延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感,也符合现代建筑尺度下的空间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