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2.93 MB
- 文档页数:34
头晕/眩晕定义、分类、眩晕鉴别要点、发病机制、诊断、评估、鉴别诊断与转诊、体格检查及治疗定义头晕:(非眩晕性)头晕,是指空间定向能力受损或障碍的感觉,没有运动的虚假或扭曲的感觉,即无或非旋转性的感觉。
眩晕:(内在的)眩晕,是指在没有自身运动时的自身运动感觉或在正常头部运动时扭曲的自身运动感觉。
涵盖了虚假的旋转感觉(旋转性眩晕)及其他虚假感觉,如摇摆、倾倒、浮动、弹跳或滑动(非旋转性眩晕)。
前庭症状分类除眩晕、头晕症状外,还包括前庭、视觉症状和姿势性症状。
分类按照解剖部位划分的头晕/眩晕疾病分类:既往在病因学诊断方面,国内较多采用既有解剖部位又有疾病性质的分类,分为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前庭中枢性头晕/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眼源性、本体感觉性、全身疾病性和颈源性)。
临床常以脑干前庭神经核为界,将前庭系统划分为前庭周围系统和前庭中枢系统,对应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称为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和前庭中枢性头晕/眩晕。
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与前庭中枢性头晕/眩晕鉴别要点1.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主要为前庭周围器官和第八对颅神经病变引起,患者眩晕程度常较重,但平衡障碍程度轻,常急性起病,持续时间短,常伴明显的耳鸣、耳聋,以及恶心、呕吐、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不伴其他中枢神经症状和体征,无意识障碍。
2. 前庭中枢性头晕/眩晕:主要为前庭中枢性结构病变引起,包括前庭神经核以上传导通路(常为脑干、小脑或前庭皮层及皮层下白质)。
患者眩晕症状相对较轻,但平衡障碍明显。
如为占位性或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起病缓慢,持续时间长,恶心、呕吐少见,耳鸣和听力下降少见,病情进展可伴脑干、小脑症状和/或体征,如共济失调、锥体束征、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及复视等。
如为急性脑血管病(如后循环梗死或脑干小脑出血),常为急性起病,伴随前述症状体征,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障碍。
3. 非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由于各种原因损伤维持平衡的其他系统,如眼部和颈部本体感觉系统,患者表现多为头晕和姿势性症状。
2023头晕患者的诊断方法"头晕"是患者常用来叙述症状的一个非特异性表达。
该术语所指的最常见病况包括:眩晕、非特异性头晕、不平衡和晕厥前兆。
评估的第一步是将具有典型症状的患者归入上述某一类别。
本文将总结头晕的一般诊断步骤。
一般方法据报道,不同病因所致头晕的患者比例在社区调查、初级保健中心、急诊科和眩晕专科门诊中相近:大约40%为外周前庭功能障碍;10%为中枢脑干前庭病变;15%为精神障碍;25%为其他问题,如晕厥前兆和不平衡(表1)。
大约10%的患者不能明确诊断。
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病因分布存在差异。
在老年患者中,中枢性眩晕的占比较高(接近20%),大多由脑卒中所致。
*1不同B麻环■下头■的■■可变因素KroenkeW1992年DraChman和Hart1972Nedzelski9198碑Herr嶂1989年初爆保"眩♦门惨IE■门诊急诊科M1001022222125平均年舒464847KB百分比眩•S4464S SOBPPV161217-VN44101具伽R1096-中IeW747偏头痛1■--非符算性1010--m神IV碍1692111齿厥前6414不率I J2161过度换气1235多原因1312■■HD8g1910患者对头晕症状的描述对病因分类至关重要。
在一项病例系列研究中,病史对于确定眩晕(87%)、晕厥前兆(74%)、精神障碍(55%)和不平衡(33%)最敏感。
体格检杳通常能证实诊断,但不能确立诊断。
最有帮助的体格检查内容包括:症状随体位变化、直立性血压和脉搏变化、步态的观察和眼球震颤的检测。
大部分精神障碍在应用了诊断访谈量表(diagnosticinterviewschedule,DIS)进行标准化心理测验后才被发现。
这一点并不令人惊讶,因为很少有患者会主动承认头晕是由精神病因所致。
通过开放式的提问、聆听患者对症状的描述以及通过针对性的问题获得其他信息,临床医生就能对患者头晕类型形成初步的判断。
头晕分类及诊断分类头晕可见于(晕车、晕船)、高血压病、贫血、脑动脉硬化、烟酒过量等,以下是几种类型的头晕:头晕①脑原性头晕,见于脑动脉硬化(如基底动脉硬化)或颈椎骨关节病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或由此导致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
其临床特点是头晕、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三大症状,还有顶枕部头痛、轻瘫、言语障碍情绪易激动等表现,一般病情缓慢发展,此类头晕的特点是在体位转变时容易出现或加重。
②心源性头晕,可见于急性心原性脑供血不足综合征,这是心脏停搏、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颤、心室纤颤导致的急性脑缺血,可表现头晕、眼花、胃部不适、晕厥等。
③血管抑制性头晕,常因情绪紧张、疼痛、恐惧、出血、天气闷热、疲劳、空腔、失眠等而促发。
患者常有头晕、眩晕、恶心、上腹部不适、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其时血压下降,脉搏微弱。
血管抑制性头晕多见于体弱的年轻妇女。
直立性低血压指站立时出现头晕、眼花、腿软、眩晕,甚至晕厥等,常伴有无汗、大小便障碍。
④药物中毒性头晕,以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的中毒为多见。
患者除头晕外还有眩晕和耳蜗神经损害所致的感音性耳聋。
慢性铅中毒多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以头晕、头痛、失眠、健忘、乏力、多梦为主要症状),又有体温减低、食欲减退等。
功能性低血糖亦可引起头晕、心慌、虚弱感,在空腹或用力时可有震颤,有时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等。
情绪紧张或过度换气时,由于二氧化碳排出量增加,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脑细胞缺氧,引起头晕、乏力,患者并感到面部和手足麻凉,间或有恍惚感。
诊断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多慢性起病,反复发作,逐渐加重。
也可见急性起病者。
4.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测血压、作心电图、颈椎X线摄片、头部CT、MRI等项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5.应注意排除颅内肿瘤、血液病等。
鉴别诊断1,中风病中风病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斜不遂为特征。
头晕诊断流程建议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诊断步骤•头晕的鉴别诊断•头晕的治疗建议•总结目录01引言症状定义与描述什么是头晕?头晕与眩晕的区别头晕的伴随症状头晕的常见原因全身性疾病精神压力和心理因素颈椎问题内耳疾病脑部病变诊断流程的目的和重要性确定头晕的病因提高治疗效果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预防并发症的发生02诊断步骤第一步:详细了解病史头晕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了解头晕是阵发性的还是持续性的,以及头晕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诱发因素询问患者是否有特定头位、体位或运动可诱发头晕,以及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耳鸣、头痛等。
既往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潜在病因,以及是否有过类似症状发作史。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注意是否有异常体征。
一般检查检查患者的眼球运动、肌力、肌张力、感觉、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体征,以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头晕。
神经系统检查第二步: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了解患者头晕的严重程度,是否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
第三步:确定症状特征眩晕程度了解患者是否有耳鸣、听力下降、头痛、心慌等伴随症状。
伴随症状了解患者头晕的持续时间,是否呈发作性或持续性。
症状持续时间前庭中枢性眩晕如脑干梗死或出血、小脑梗死等,多表现为持续性或发作性眩晕,伴有眼球震颤、平衡障碍、共济失调等症状。
前庭周围性眩晕如梅尼埃病、迷路炎等,多表现为突发性剧烈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但无耳鸣、听力下降等耳蜗症状。
颈性眩晕如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多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伴有头痛、颈肩部不适等症状。
第四步:鉴别诊断如耳蜗功能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以确定是否有耳部疾病或前庭功能障碍引起的头晕。
耳鼻喉科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其他相关检查如头颅CT或MRI等,以排除神经系统疾病或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头晕。
如心电图、血常规、血糖、血脂等,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03第五步:必要的辅助检查020103头晕的鉴别诊断根据病史、体位诱发试验和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确诊。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一、你有没有眩晕的症状和体征:1、转颈、屈伸颈部诱发症状---颈椎不稳导致;2、颈部不动,头部位置改变(翻身,低头、抬头,坐立)诱发-耳石脱落导致3、持续时间:持续时间久,可能与脑部疾患、颈脊髓压迫等有关;持续时间短(小于1分钟)一耳石脱落、颈椎不稳、TIA有关4、有无意识丧失:有-可能与脑部疾患相关5、有无闭眼站立不稳,睁眼可以站稳:有,与颈脊髓本体感觉或视觉受损相关。
6、有无交感症状,如恶心、呕吐、眼花、耳鸣等:无,与脑中枢神经系统相关;有,与前庭和外周神经相关二、概念及分类:1、眩晕:是身体空间定位的运动错觉,是对外物和自身旋转、摇晃、倾倒等错,可并存眼球震颤、平衡障碍、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强调的是一种运动性幻觉,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病因上是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2、假性眩晕(头晕):头昏脑胀、头沉、头重脚轻和摇晃不稳感,无视物旋转、摇晃等运动错觉,无眼球颤动,非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3、头昏:常表现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感为主症,多伴有头重、头闷、头涨、健忘、乏力和其它神经症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症状,劳累时加重。
系由神经衰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等所致。
4、晕厥:突发的、一过性意识障碍丧失,伴有昏倒。
昏倒后多于短时间内意识恢复,一般无眼颤。
系由多种原因导致一过性血压低、心跳慢、短暂性脑缺血所致。
三:眩晕的机制;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1.前庭神经系统包括:内耳迷路的末梢感受器、半规管的壶腹嵴、椭圆囊、球囊斑、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核。
2.前庭神经系统具有6条通路:前庭眼动通路、前庭脊髓通路、前庭网状结构通路、前庭小脑通路、前庭植物神经通路和前庭大脑皮层通路。
双侧前庭神经系统是协调同步活动。
如一侧发生病变,即可导致眩晕。
前庭植物神经通路,前庭网状结构通路:前庭神经一网状结构一延髓网状结构的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背核f引起眩晕、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头晕与眩晕鉴别诊断完整版头晕和眩晕是患者来急诊室就诊的常见原因。
本文将对急诊眩晕患者评估及治疗的关键步骤进行强调,并集中讨论眩晕的症状以及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区别。
在急诊,当临床医生面对头晕的评价和处理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头晕表现的不确定性大多数出现在试图区别“外周性”(通常为良性)和“中枢性”(很可能危及生命)头晕时。
区别它们的关键在于清楚三种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
三种最常见的特异性周围前庭疾病通常情况下,“除外”危及生命的中枢性疾病的最有效办法是“归入”某一外周性前庭疾病。
外周性前庭系统疾病很重要,因为其是引起头晕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高度一致,且可有效治疗。
当临床表现不同于外周性前庭系统疾病一致性的临床特点时就应考虑中枢性疾病。
我们将重点讨论急诊头晕患者诊疗中的关键步骤,集中在眩晕症状及外周性前庭与中枢性前庭疾病的区别上。
急诊症状的评估对急诊头晕患者的有效临床评估需要一套井然有序的方法,以使医生能收集到所有最有意义的信息,然后阐明患者头晕最可能的原因以及明确任何可能提示中枢性疾病的“危险信号”。
第一步:确定头晕是否是一个主要的症状而不是一个小的伴随症状毋庸置疑,头晕是一个常见的伴随症状。
急诊大于60%的患者被特意问及是否头晕时会主诉有头晕,其中大多数患者,头晕只是一个小的伴随症状而非主要症状。
头晕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患者对它的描述可能会非常模糊、不固定、不可靠,所以在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头晕之前,首先要考虑是否有其他更明显的症状。
例如,如果胸痛是主要症状,那一开始就将重点放在心血管系统疾病而不是前庭系统疾病,这样会更有效。
第二步:明确头晕症状的特征在确定症状特征前要先确定这一症状是阵发性的还是持续性的。
如果症状为阵发性的,那就应该探究发作的诱发因素、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
如果症状为持续性的,则应该弄清症状的起病形式以及加重和缓解因素,弄清伴随症状也是重要的一步,特别要收集听觉症状或局部神经系统症状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