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乙烯生物合成方法2011.5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4
乙烯制备方程式以《乙烯制备方程式》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乙烯(乙烯,C2H4)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可以用来制备各种有机化合物,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
因此,乙烯的制备方程式和原理对于工业生产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乙烯的制备方程式和原理。
乙烯是一种单碳烯烃,乙烯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乙烯制备的方程式为C2H4。
乙烯有两种途径生产,一是直接合成乙烯,二是通过大环裂解乙烯醇得到乙烯。
一、直接合成乙烯从农药中发现的乙烷合成乙烯的反应原理:(1)氢化反应:将乙烷在450-500℃水相中活性碳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与氢气反应,得到乙烷的氢化反应表达式:C2H6 + H2 C2H4 + 2H2O(2)水解反应:乙烯氢化反应后,得到的乙烷受到水解反应,得到乙烯的反应式为:C2H4 + H2O C2H4 + H2乙烷氢化反应和乙烷水解反应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同时发生,乙烷水解反应是乙烷氢化反应的同步反应,乙烷在活性碳催化剂作用下,氢化反应和水解反应共同发生,乙烷直接变成乙烯,没有任何副反应。
二、大环裂解乙烯醇大环裂解乙烯醇是一种从乙烯醇活性炭衍生物中分离出乙烯的方法,乙烷醇是乙烷经水热气相法合成的乙烷衍生物,乙烷醇裂解制得乙烯的原理主要有两种:一是乙烷醇的加热脱氢裂解反应,二是乙烷醇的氧化裂解反应。
(1)乙烷醇的加热脱氢裂解反应:乙烷醇在600-700℃活性碳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由反应溶液中的水分脱去两个氢,反应的表达式为:C2H6O + 2H2O C2H4 + 4H2(2)乙烷醇的氧化裂解反应:乙烷醇经氧化催化剂催化,在200-300℃反应温度下,乙烷醇受到氧化裂解反应,反应的表达式为: C2H6O + O2 C2H4 + 2H2O上述就是乙烷制备方程式和原理的基本概述,乙烯的制备方程式和原理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采取不同的操作措施,调节工艺参数,获得更高效率的乙烷氢化反应和乙烷水解反应。
植物内源乙烯合成途径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果实
成熟、叶片落叶等生理过程。
植物内源乙烯的合成途径是一个复杂
的生物化学过程,其主要途径包括蛋白质分解产生的途径和脂质代
谢途径。
蛋白质分解产生的途径是乙烯合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植物体内,存在一种酶叫做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ACC合成酶),
它能够催化蛋氨酸转化为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
ACC是乙
烯合成的前体物质,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转化为乙烯。
另外,脂质代谢途径也是乙烯合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这条途
径中,脂质代谢产生的前体物质可以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转化
为乙烯。
这条途径在植物的受伤、病害和逆境胁迫等情况下起着重
要作用。
总的来说,植物内源乙烯的合成途径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物
化学过程,它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调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
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对乙烯合成途径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植物
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为植物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乙烯为原料的有机合成路线(原创版)目录1.乙烯的概述2.乙烯的合成路线2.1 聚 1,2-二溴乙烯的合成2.2 聚氯乙烯的合成2.3 乙炔和乙二醇的合成2.4 从乙烯制备乙酸的合成路线2.5 乙烯合成丁烷的合成路线2.6 乙烯合成 2-溴丁烷的合成路线2.7 以苯和乙烯为原料合成聚苯乙烯的路线2.8 双乙烯基二乙二醇醚的合成路线正文乙烯是一种无色气体,分子式为 C2H4,是化工行业中重要的原料之一。
乙烯的合成路线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以乙烯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首先,我们来看聚 1,2-二溴乙烯的合成。
聚 1,2-二溴乙烯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其合成路线为:乙烯与溴反应生成 1,2-二溴乙烯,然后通过聚合反应得到聚 1,2-二溴乙烯。
其次,聚氯乙烯的合成也是以乙烯为原料。
乙烯与氯反应生成氯乙烯,再通过聚合反应得到聚氯乙烯。
此外,乙烯还可以与乙炔反应生成乙炔醇,然后通过消去反应得到乙二醇。
在化工生产中,乙烯还可以通过加成反应与水制备乙酸。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和生物体内。
乙烯合成丁烷的合成路线也比较常见。
首先,乙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醇,然后乙醇与乙炔反应生成 1-丁炔,最后通过消去反应得到丁烷。
另一种以乙烯为原料的合成路线是生成 2-溴丁烷。
乙醇与氢溴酸反应生成溴乙烷,然后溴乙烷与乙炔钠反应生成 1-丁炔,1-丁炔在pd-caco3,喹啉,回流条件下,生成 1-丁烯。
1-丁烯加水生成 2-丁醇,2-丁醇加强碱消除生成 2-丁烯。
以苯和乙烯为原料,还可以合成聚苯乙烯。
具体路线为:苯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苯乙烯,然后通过聚合反应得到聚苯乙烯。
最后,我们来看双乙烯基二乙二醇醚的合成路线。
乙醇与环氧乙烷反应生成乙二醇,然后用氯化乙烯封端得到双乙烯基二乙二醇醚。
总之,乙烯作为化工行业中重要的原料之一,其合成路线在有机合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乙烯制备乙酸、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都是常见的合成路线。
乙烯生物合成和胁迫响应调控新机制乙烯(ethylene)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扮演着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和逆境胁迫响应的重要角色。
乙烯不仅能够促进果实成熟和叶片脱落,还能够在植物受到逆境压力时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和生化响应。
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和胁迫响应调控一直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植物信号转导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对乙烯生物合成和胁迫响应调控的新机制也逐渐被揭示。
一、乙烯生物合成机制1. 乙烯合成途径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主要包括蛋白质酶类、基因家族和信号转导途径等多个层面。
其中最为经典和重要的是蛋白酶ACC合成酶的作用。
ACC合成酶通过催化赤霉素前体S-腺苷甲硫氨酸(SAM)转化为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ACC再由ACC氧化酶氧化生成乙烯。
乙烯的生物合成还受到植物内生发酵细菌的影响,这一发现为植物内部调控乙烯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2. 乙烯合成调控乙烯的合成过程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调控。
在内部调控方面,植物生长素、植物内分泌素和其他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均对乙烯的合成具有调控作用。
而在外部环境条件方面,植物对光照、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因素均能引起乙烯生物合成的调控响应。
二、胁迫响应调控新机制1. 乙烯与逆境胁迫响应逆境胁迫能够引起植物内部乙烯水平的快速升高,从而在植物体内触发一系列的抗逆生理和生化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激活特定基因的表达、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根系生长、增加植物对胁迫适应的能力等。
2. 乙烯的胁迫响应途径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些新的乙烯胁迫响应调控途径。
其中,乙烯调控植物对盐碱胁迫的适应性是一个研究热点。
在这一途径中,乙烯通过与其他植物激素相互作用,调控植物对盐碱胁迫的响应,并通过调节植物根系结构、蜡质层厚度和根系呼吸等途径增强植物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
三、我对乙烯生物合成和胁迫响应调控的理解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乙烯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因素哎,今天咱们聊聊乙烯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因素,这话题听上去可能有点儿专业,但其实没那么复杂,咱们就像喝茶聊天一样,轻松点儿。
乙烯,这个名字听着有点儿高大上,其实它是植物里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简单来说就是植物的“沟通工具”,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成熟,甚至花的开放,真是个小魔法师啊。
首先说说乙烯是怎么合成的。
这过程就像做饭,有原材料,也有厨师。
植物细胞里,有一些特定的酶,像是厨师们的拿手好菜,负责把一种叫做“甲基乙烯”的东西变成乙烯。
别小看这个过程,里面可是有很多环节的,得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才能最终做好这一道“菜”。
这些酶的活性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温度、光照,还有水分,这就像你在厨房里,火候掌握得当,菜肴才能香气四溢。
咱们得提到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环境”。
就像人需要适应周围的环境,植物也是一样的。
比如温度高了,植物就会忙着合成乙烯,毕竟在炎热的天气里,它们得加快生长速度嘛。
你想啊,夏天炎热,植物们可不能慢吞吞的,它们要抓紧时间“长大成人”。
反过来说,温度太低了,合成的速度就慢下来,简直是“冻得动不了”。
所以说,环境对乙烯的合成影响可大了,真是“说变就变”。
除了环境,植物自身的生长状态也很关键。
像是成熟的果实,尤其是那些想要吸引小鸟、昆虫的水果,乙烯的合成那是杠杠的。
这时候,它们就像是开了“聚会”,呼唤周围的伙伴,赶紧来享用美味。
这也就是为什么你在水果市场上,看到成熟的香蕉散发着香甜的味道,大家都被吸引过去了。
哎,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乙烯在这儿可是起了大作用。
还有一种调控因素,就是植物的激素。
植物体内有许多种激素,这些小家伙就像是指挥官,负责调节乙烯的合成。
有的激素会促使乙烯合成,有的则是帮忙把它的合成减缓。
就像一个团队,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冲锋陷阵,有的稳住阵脚,才让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游刃有余。
想象一下,一个篮球队,队员之间得配合默契,才能打出精彩的比赛。
咱们还得提到一些外界的因素,比如说病虫害。
乙烯生物合成过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乙烯生物合成过程,这可有意思啦!你看啊,乙烯就像是植物世界里的一个小魔法师,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呢。
想象一下,植物就像是一个小王国,而乙烯就是这个王国里的神秘力量。
它能让果实成熟,就好像给果实施了魔法,让它们变得香甜可口。
乙烯的生物合成过程呢,就像是一场奇妙的旅程。
首先呢,是从一些基础的物质开始,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堆积起来。
然后呢,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和变化,乙烯这个小魔法师就诞生啦!在这个过程中,有各种酶啊之类的来帮忙,就像是一群小精灵在努力工作。
它们协同合作,一点一点地推动着这个过程前进。
比如说,有个关键的酶就像是一个引路人,带着其他物质沿着正确的道路走,最后成功地合成了乙烯。
这多神奇呀!你想想看,要是没有这个过程,我们吃的水果可能就不会那么香甜,花朵可能也不会那么鲜艳美丽。
这可不行呀,我们的生活得少多少乐趣呀!乙烯还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呢,就像一个聪明的指挥家,让植物该长高的时候长高,该开花的时候开花,该结果的时候结果。
而且哦,不同的植物合成乙烯的速度和量还不一样呢,这就好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一样。
有些植物合成得快,有些就慢一些,多有趣呀!咱再想想,如果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个过程,那岂不是可以让植物按照我们的想法来生长发育呀?比如说让水果更快地成熟,或者让花朵开得更久一些。
总之呢,乙烯生物合成过程真的是太神奇、太重要啦!它就像是植物世界里的一把钥匙,打开了无数的奇妙之门。
让我们一起好好探索这个神奇的领域吧,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呢!这乙烯生物合成过程,真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了解呀!。
植物乙烯合成过程
植物乙烯合成是指植物体内乙烯的生物合成过程。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应答等过程。
下面是植物乙烯合成的主要步骤:
1. 乙烯合成酶基因表达:在植物细胞中,乙烯合成酶是负责催化乙烯合成的关键酶。
当植物受到外界刺激或内部信号的调控时,乙烯合成酶基因会被激活,开始表达。
2. 乙酰辅酶A的合成:乙烯的合成需要乙酰辅酶A作为底物。
在细胞质中,通过不同途径合成乙酰辅酶A,如从糖代谢途径中产生乙酰辅酶A。
3. 氨基酸的转化:乙酰辅酶A与某些氨基酸(如蛋氨酸、异亮氨酸等)之间发生反应,产生相应的前体物质。
4. 中间物的转化:前体物质经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逐步转化为乙烯的中间物质。
这些反应包括脱羧、酰基转移、氧化等。
5. 乙烯的释放:最后,中间物质通过乙烯合成酶的作用,脱去一个水分子,生成乙烯,并释放到细胞外或进入细胞内部。
需要注意的是,植物乙烯的合成过程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调控,如环境条件、生物钟、激素信号等。
乙烯生物合成简答题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可以通过生物合成的方式来生产。
乙烯的生物合成是指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等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将有机物转化为乙烯的过程。
乙烯生物合成的关键步骤包括:
1. 植物或微生物的选择,乙烯可以通过植物或微生物来生物合成,其中以乙烯酶催化乙醇转化为乙烯的微生物最为常见。
2. 培养条件的优化,为了提高乙烯的产量,需要优化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值、培养基成分等,以促进生物体内代谢途径的正常
进行。
3. 乙烯酶的作用,乙烯酶是一种关键的酶,能够催化乙醇转化
为乙烯,这是乙烯生物合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4. 产物提取和纯化,生物合成产生的乙烯需要进行提取和纯化,以得到高纯度的乙烯产品。
乙烯生物合成的优点包括相对环保、可持续性强、对化石燃料
资源的依赖度低等,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乙烯生物合成技
术备受关注。
但是,目前乙烯生物合成的产量和成本仍然是一个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技术突破来提高其商业化生产的可行性。
总的来说,乙烯生物合成是利用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来合成乙烯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挑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乙烯来源于蛋氨酸。
1- 氨基环丙烷羧酸(ACC)是乙烯的直接前体。
乙烯的的生物合成途径:Met(蛋氨酸)-SAM(S-腺苷蛋氨酸)-ACC(1-氨基环丙烷羧酸)-乙烯。
1.蛋氨酸循环植物体内的蛋氨酸首先在三磷酸腺苷(ATP)参与下,转变为S-腺苷蛋氨酸(简称SAM),SAM被转化为1-氨基环丙烷1-羧酸(简称ACC)和甲硫腺苷(简称MTA),MTA进一步被水解为甲硫核糖(MTR),通过蛋氨酸途径又可重新合成蛋氢酸。
乙烯的生物合成中具有蛋氨酸→ SAM → MTA → 蛋氨酸这样一个循环。
其中形成甲硫基在组织中可以循环使用。
2 ACC的合成由于ACC是乙烯生物合成的直接前体,因此植物体内乙烯合成时从SAM转变为ACC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催化这个过程的酶是ACC合成酶,这个过程通常被认为是乙烯形成的限速步骤。
在从SAM转变为ACC这一过程中,受AVG(氨基乙氧基乙烯基甘氨酸)和AOA(氨基氧乙酸)的抑制。
3 乙烯的合成(ACC → 乙烯)。
从ACC转化为乙烯需要ACC氧化酶(ACO)的作用,这是个需氧过程。
ACO是(又叫乙烯合酶EFE)也是乙烯生物合成的关键酶。
而解偶联剂及自由基清除剂都能抑制乙烯的产生。
从ACC转化为乙烯应在细胞膜保持结构高度完整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乙烯的生物合成调控因素:1..多胺:多胺不仅可以调控ACC合成乙烯的过程,还可以抑制ACC合酶的活性。
外源多胺处理可以抑制伤诱导的ACC合酶基因的转录。
2.水杨酸(SA),SA通过抑制ACC 向乙烯的转化来抑制乙烯的合成。
研究表明SA可以抑制伤诱导的ACC合酶的转录及其活性。
因此SA对乙烯抑制的调控,可能通过同时抑制ACC合酶和ACC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内源ACC水平和乙烯的生成。
3.自由基:自由基包括两大类,一是无机氧自由基,二是有机氧自由基。
自由基在直接调控组织衰老进程的同时,还参与了乙烯的合成。
4.茉莉酸(JA):JA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茉莉酸类物质(JAs)。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反应方程式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了实验室,哇,里面好神奇呀!有好多大大的玻璃瓶瓶罐罐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奇奇怪怪的味道。
我一开始有点害怕,不敢走得太近。
老师告诉我们,今天要做一个实验,就是制取乙烯!
老师拿出一根长长的玻璃管,咕噜咕噜地放进了几颗固体的氢化钙,然后把一些水倒进去,哇,瓶子里就开始冒泡泡了!咕嘟嘟,气泡越来越多,原来氢化钙和水反应,就会产生乙烯气体!老师写下了反应方程式:
CaC₂+2H₂O→C₂H₄+Ca(OH)₂
咦,老师说,乙烯就是一种气体,用来做塑料的哦,好神奇吧!
实验做好了,乙烯气体在瓶子里“噗噗”地冒出来,我迫不及待地问:“老师,这个气体会不会跑到天上去啊?”老师笑了笑,说:“它不会跑的,咱们把它收集起来,用在别的地方呢!”我觉得好有趣,以后我要做个科学家,发明好多厉害的东西!
咯咯,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呀!
—— 1 —1 —。
乙烯生物合成途径
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蛋氨酸-腺苷蛋氨酸。
乙烯(Ethylene),化学式为C2H4,分子量为28.054,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两个碳原子之间以碳碳双键连接。
乙烯存在于植物的某些组织、器官中,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转化而成的。
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和炸药等,也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是一种已证实的植物激素。
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世界上已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生理作用是:三重反应、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叶片衰老、诱导不定根和根毛发生、打破植物种子和芽的休眠、抑制许多植物开花(但能诱导、促进菠萝及其同属植物开花)、在雌雄异花同株植物中可以在花发育早期改变花的性别分化方向等。
乙烯工业领域:
1、石油化工最基本原料之一。
在合成材料方面,大量用于生产聚乙烯、氯乙烯及聚氯乙烯,乙苯、苯乙烯及聚苯乙烯以及乙丙橡胶等;在有机合成方面,广泛用于合成乙醇、环氧乙烷及乙二醇、乙醛、乙酸、丙醛、丙酸及其衍生物等多种基本有机合成原料。
2、主要用作石化企业分析仪器的标准气。
3、乙烯用作脐橙、蜜桔、香蕉等水果的环保催熟气体。
4、乙烯用于医药合成、高新材料合成。
乙烯的合成途径
乙烯的主要合成途径有以下几种:
1. 石油炼制过程中的裂解:在炼油厂中,通过高温下将石油分子裂解成低分子量的化合物,其中包括乙烯。
2. 生物发酵法:通过微生物进行发酵,产生乙烯。
这种方法的成本较高,工业化程度较低,目前仅用于研究用途。
3. 乙烯气相催化合成法:在高温和高压下,通过乙烷和空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乙烯和水。
这种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乙烯,但能耗较高。
4. 煤化工法:在煤炭气化的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乙烯。
这种方法在中国较为常见,由于煤炭资源丰富,成本较低。
5. 乙醇脱水法:将乙醇加热至高温,去除其中的水分,生成乙烯。
这种方法成本较低,但需要使用大量的乙醇作为原料。
植物乙烯合成过程
摘要:
一、乙烯的合成过程
二、乙烯的合成部位
三、乙烯的生理作用
正文:
乙烯(C2H4)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在植物体内的合成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一、乙烯的合成过程
乙烯的合成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的质体中。
首先,甲硫氨酸经过SAM合酶与ATP反应,脱去PPi,生成S-腺苷-甲硫氨酸(SAM)和5-甲硫腺苷(MTA)。
然后,SAM经过ACC合酶(限速酶)生成氨基环丙烷羧酸(ACC)。
最后,ACC在ACC氧化酶的催化下,氧化为乙烯。
二、乙烯的合成部位
乙烯的合成部位广泛分布于植物的各个组织。
成熟的组织释放乙烯较少,而在分生组织、萌发的种子、凋谢的花朵和成熟过程中的果实中,乙烯的产量较大。
此外,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
三、乙烯的生理作用
乙烯在植物体内发挥着多种生理作用。
首先,乙烯参与果实的成熟过程,如番茄、香蕉等水果的成熟。
其次,乙烯促进植物的生长,如促进茎的伸长。
此外,乙烯还参与植物的逆境响应,如干旱、大气污染、机械刺激、化学胁迫、病害等逆境下,体内乙烯成几倍或几十倍的增加,这种乙烯称为应激乙烯或逆境乙烯。
总的来说,乙烯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其合成过程和生理作用对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乙烯的生物合成乙烯的奇妙之旅嘿,你知道吗?我家有个小院子,里面种了好些蔬菜水果。
前阵子啊,我发现了一个超有趣的事儿,和乙烯的生物合成还有点关系呢。
我种了一棵小香蕉树,就盼着它能快快长大,结出黄澄澄的香蕉来。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香蕉树的叶子有点发黄,我那个着急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我赶紧上网查资料,这才知道,原来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很多奇妙的变化,乙烯在里面就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就说我这香蕉树吧,它在生长的时候会产生乙烯。
这乙烯啊,就像是植物体内的一个小信号兵。
当香蕉还小小的、绿绿的时候,乙烯的量比较少。
随着时间推移,香蕉慢慢长大,乙烯的合成量也在增加。
我仔细观察那些香蕉,它们一开始紧紧地挨在一起,像一群害羞的小朋友。
慢慢地,香蕉皮开始有点变色了,从绿中带点黄,到黄色越来越多。
这时候,乙烯就像一个小魔法师,在悄悄地施展魔法。
我发现,香蕉树周围要是有其他的植物,乙烯的合成好像还会受到影响呢。
有一次,我在香蕉树旁边种了几株小番茄苗。
没过多久,我就感觉香蕉成熟的速度好像变快了一些。
我想啊,是不是番茄苗也会释放出一些乙烯之类的东西,影响了香蕉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每天都会去小院子里观察。
我会拿着小本子,记录下香蕉每天的变化,还有番茄苗的生长情况。
我发现,早上的时候,香蕉树的叶子上会有一些小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这时候的乙烯合成好像比较缓慢,香蕉就安安静静地挂在树上。
到了中午,太阳特别大,温度升高了,我感觉香蕉好像也变得更有活力了。
我猜,这时候乙烯的合成可能也加快了。
我还会凑近香蕉去闻一闻,有时候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想这应该也是乙烯在起作用吧。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香蕉越来越黄,也越来越软。
我知道,这是乙烯不断作用的结果。
它让香蕉从青涩变得香甜可口。
我从最开始担心香蕉树叶子发黄,到后来满心期待着香蕉成熟,这个过程真的很有趣。
现在,我每次看到那棵香蕉树,就会想起乙烯这个神奇的东西。
它在植物的世界里默默地发挥着作用,就像一个幕后英雄。
关于乙烯生物合成的相关试验
GC-9A气象色谱仪(日本),带有空心橡胶塞的玻璃容器(塞上带有取气口),注射器(2.5ml),PL303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研钵,G2-20G-Ⅱ高速冷冻离心机(飞鸽牌),RE-85C旋转蒸发仪(上海青浦沪西仪器厂),DZKW-S-4水浴锅(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FL-1可调式封闭电炉(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微量移液器,试管,样品瓶
1.2.2 试验药品
药品等级厂家
95%乙醇溶液分析纯天津永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HgCl
2
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
FeSO
4
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
NaClO 分析纯天津市北晨方正试剂厂
NaOH 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
ACC 分析纯sigma公司
K 2HPO
4
分析纯四川西陇化工厂有限公司
KH
2PO
4
分析纯天津市红岩化学试剂厂
EDTA(乙二胺四乙酸)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
PMSF(苯甲基磺酰氟)分析纯sigma公司
DTT(二硫苏糖醇)分析纯sigma公司
PVPP(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分析纯上海蓝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磷酸吡哆醛分析纯sigma公司
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分析纯sigma公司
HCl 分析纯天津永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甘油分析纯天津市东丽区李明庄工业区
抗坏血酸钠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SAM(S-腺苷蛋氨酸)分析纯sigma公司
HEPES(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 分析纯sigma公司
茉莉酸甲酯分析纯s igma公司
精胺、亚精胺分析纯 sigma公司
1.2.3试验试剂配制
95%、80%乙醇溶液,25 mmol/L HgCl
2
溶液,5%NaClO-饱和NaOH (NaClO:NaOH=2:1,v/v)混合液,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100 mmol/L、pH 8.0磷酸钾缓冲液,ACS提取缓冲液(含1 mmol/L EDTA、1 mmol/L PMSF、4 mmol/L DTT、3% PVPP和10 μmol/L 磷酸吡哆醛),50 mmol/L、pH 8.0 HEPES-KOH
缓冲液,ACS 反应缓冲液(含250 μmol/L SAM 和10 μmol/L 磷酸吡哆醛),100 mmol/L 、pH 7.5 Tris-HCl 缓冲液,ACO 提取缓冲液(含10%甘油、5%PVP 、5.0 mmol/L DTT 、30 mmol/L 抗坏血酸钠和0.1 mmol/L FeSO 4),ACO 反应缓冲液
(含10%甘油、30 mmol/L 抗坏血酸钠、2.0 mmol/L ACC 和0.1 mmol/L FeSO 4)。
1 乙烯释放量的测定方法
气象色谱法测定。
参照曹建康等主编的《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实验指导》,略有改进,改进出用黑色斜体标识,详见如下:
将玻璃容器打开,倒扣放置或用风扇吹风,使容器中气体与空气平衡。
然后放上果实500 g 左右,在室温下密闭1h 。
用注射器从容器橡胶塞取气口中顶空抽取1.0 mL 气体,在气相色谱仪上进样测定。
经色谱仪检测后得到色谱图,加载标准曲线后,经过微机处理,即可得到进样气体乙烯浓度。
乙烯释放量以每小时每公斤果实释放的乙烯的微升数表示(μL ·kg -1·h -1)。
计算公式:
乙烯释放量(μL ·kg -1·h -1)=1000⨯⨯⨯t W V
C
式中:
C ——气相色谱测定的样品气体中乙烯含量,μL/L ;
V ——玻璃容器密闭空间的容积,mL ;
t ——测定时间,h ;
W ——果实重量,kg 。
2 ACC 含量的测定方法
气象色谱法测定。
参照曹建康等主编的《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实验指导》,略有改进,改进出用黑色斜体标识,详见如下:
称取5.0 g 果蔬样品,置于研钵中,稍加研磨后,转入到试管中,加入10 mL95%乙醇溶液,煮沸浸提20 min ,冷却后于14000×g 离心15 min ,收集上清液。
再向残渣中加入10 mL 80%乙醇于70℃浸提30 min ,离心,收集上清液。
合并两次浸提液,用旋转蒸发仪在45℃条件下将浸提液蒸发至干。
向蒸发残留物中加入2.0mL 蒸馏水振荡溶解,即为ACC 制备液,于-20℃保存备用。
取1.0 mL ACC 制备液,置于容积为20 mL 的样品瓶中,加入40μL 25 mmol/L HgCl 2溶液,用反口橡皮塞密封样品瓶,冰浴10 min 使温度平衡。
再通过注射加
入0.2 mL 经冰浴预冷的5% NaClO-饱和NaOH (NaClO:NaOH=2:1,v/v)混合液,迅速振荡5 s 后,放回冰浴平衡5 min ,顶空取1.0 mL 气体,用气象色谱法测定乙烯生成量。
根据气相色谱法测得顶空气体中乙烯含量,计算每克鲜重果蔬样品中ACC 的含量,以nmol/g FW 表示。
计算公式:
ACC 含量(nmol/g FW )= 4.22⨯⨯⨯⨯⨯W V R V
V C S L
式中:
C ——气相色谱测得顶空气体中乙烯含量,μl/L ;
V L ——样品瓶剩余空间体积,mL ;
V ——样品提取液总体积,mL ;
R ——ACC 向乙烯转变的效率,%;
V S ——测定时所取样品提取液体积,mL ;
W ——样品重量,g ;
22.4 ——标准状况下1摩尔气体体积常数,L/mol 。
3 ACS 活性的测定方法
气象色谱法测定。
参照曹建康等主编的《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实验指导》,略有改进,改进出用黑色斜体标识,详见如下:
称取2.0 g 果蔬组织,加入2.0 mL 提取缓冲液,在冰浴条件下研磨匀浆后于4℃、12000×g 离心30 min ,收集上清液即为粗酶提取液。
将0.5 mL 酶提取液和1.5 mL 反应缓冲液加入到25 mL 样品瓶中,用反口橡皮塞密封样品瓶后,在30℃水浴中保温1h 。
然后注射加入0.1 mL 25 mmol/L HgCl 2溶液以终止反应,并置于冰浴10min 平衡温度,再用注射器加入0.2mL 经冰浴预冷的5% NaClO-饱和NaOH (NaClO:NaOH=2:1,v/v)混合液,迅速振荡5 s 后,放回冰浴平衡5min ,顶空取1.0 mL 气体测定乙烯释放量。
根据气相色谱法测得顶空气体中乙烯含量,以乙烯的产生速率表示每小时每克鲜重果蔬样品组织中ACC 合成酶活性,即为 nmol ·h -1·g -1 FW 。
ACS 活性(nmol ·h -1·g -1 FW )=4.22⨯⨯⨯⨯⨯⨯W t V R V
V C S L
式中:
C S ——气相色谱测得顶空气体中乙烯含量,μl/L ;
V L ——样品瓶剩余空间体积,mL ;
V ——样品提取液总体积,mL ;
R ——ACC 向乙烯转变的效率,%;
V S ——测定时所取样品提取液体积,mL ;
t ——酶促反应保温时间,h ;
W ——样品重量,g ;
22.4 ——标准状况下1摩尔气体体积常数,L/mol 。
4 ACO 活性的测定方法
气象色谱法测定。
参照曹建康等主编的《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实验指导》,略有改进,改进出用黑色斜体标识,详见如下:
称取2.0 g 果蔬组织,加入2.0 mL 提取缓冲液,在冰浴条件下研磨匀浆后
于4℃、12000×g 离心30 min ,收集上清液即为粗酶提取液。
将0.5 mL 酶提取液和1.5 mL 反应缓冲液加入到25 mL 样品瓶中,用反口橡皮塞密封样品瓶后,向样品瓶中注射进1.0 mL 纯CO 2气体,在30℃水浴中保温
30 min 。
然后,顶空抽取1.0 mL 气体测定乙烯释放量。
根据气相色谱法测得顶空气体中乙烯含量,以乙烯的产生速率表示每小时每克鲜重果蔬样品组织中ACO 活性,即为nmol ·h -1·g -1 FW 。
ACO 活性(nmol ·h -1·g -1 FW )= 4.22⨯⨯⨯⨯⨯W t V V
V C S L
式中:
C S ——气相色谱测得顶空气体中乙烯含量,μl/L ;
V L ——样品瓶剩余空间体积,mL ;
V ——样品提取液总体积,mL ;
V S ——测定时所取样品提取液体积,mL ;
t ——酶促反应保温时间,h ;
W ——样品重量,g ;
22.4 ——标准状况下1摩尔气体体积常数,L/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