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的介绍和危害
- 格式:doc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6
乙烯法pvc用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乙烯法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塑料材料,它通过乙烯单体的聚合反应得到。
PVC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许多不同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乙烯法PVC的制备过程相对简单,成本低廉,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工程塑料之一。
乙烯法PVC的生产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乙烯单体与氯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
通过控制聚合反应的条件,可以调节PVC的分子结构和性能。
乙烯法PVC生产技术的发展使得PVC的生产更加高效,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生产出不同性能的产品。
乙烯法PVC具有一系列出色的物理性质,包括高强度、耐热性、耐化学品侵蚀性以及良好的电绝缘性等。
这些物理性质使得乙烯法PVC在建筑、汽车、电子、医疗和包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乙烯法PVC广泛用于管道、地板、窗框、壁纸等建筑材料的制造。
其耐腐蚀性和易加工性使得PVC成为了一种理想的替代材料,取代了传统的金属材料,并且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在汽车工业中,乙烯法PVC常被用于制造汽车内饰件、密封件和电线保护套等。
它的热稳定性和耐用性使得PVC能够在汽车的恶劣环境条件下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
在电子领域,乙烯法PVC被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的绝缘层、电子元件的外壳和绝缘套等。
它的电绝缘性能和耐热性能使得PVC成为电子产品制造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此外,乙烯法PVC还被广泛用于医疗器械、输血管道和食品包装等领域。
PVC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生物相容性,使其成为医疗领域中常用的材料之一。
然而,乙烯法PVC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在加工和回收过程中可能释放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有新的技术和方法被引入到PVC的生产和处理中,以提高其环境友好性。
综上所述,乙烯法PVC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工程塑料,在建筑、汽车、电子和医疗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相信乙烯法PVC的应用领域将会进一步扩大,并且逐渐取得更加环境友好的生产和处理方式。
装置主要有害物质(易燃易爆、有毒)的参数介绍6.1 丙烯1、理化性质:丙烯分子式为C3H6;分子量:42.08;丙烯为无色带甜味的气体。
气体密度1.46(空气为1)。
液体密度(20℃)0.5139。
熔点:-185.2℃。
沸点:–47.7℃。
闪点:-107℃。
自燃点:497℃。
临界温度:92.03℃。
临界压力:64.62Mpa。
蒸汽压:0 ℃时0.60Mpa;10℃时0.80Mpa。
;20℃时1.04Mpa;30℃时1.34Mpa;40℃时1.69Mpa。
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2.0~11.0%(V/V)。
化学性质活泼,能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
有微毒,在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4000PPm。
2、用途:丙烯主要用作聚合单体原料。
3、危害性:丙烯有微毒。
丙烯空气中浓度高时会导致窒息,液态时与皮肤接触能冻伤皮肤。
丙烯与空气混合物在497℃时能自燃,在爆炸极限内与明火接触会发生爆炸现象。
4、安全措施:在丙烯存在区域内工作时,应穿戴安全护目镜、围裙,戴氯丁像胶手套,避免眼睛和皮肤与其接触。
高浓度区内工作时,应还须戴好供气面罩,且保证通风。
当发现泄露必须及时通风置换,若发生丙烯大量泄露,必须立即切断泄露源或在失火情况下,首先要切泄露源,并用水冷却邻近设备表面。
若有人吸入丙烯,应及时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上风处,并执行聚丙烯厂制定的《聚丙烯厂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视情况对吸入者进行人工呼吸、供氧等急救,严重者请医务人员处理。
若发生人员丙烯冻伤事故应马上用15~20℃的冷水冲洗伤处,并用手按摩揉搓伤处,直至皮肤恢复到正常颜色为止,然后迅速送到医院由医生检查处理。
6.2 乙烯1、理化性质:乙烯分子式为CH2=CH2,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
分子量28.05,密度0.5674g/cm3(20/4℃),冰点:–169.2℃,,沸点103.7℃。
易燃其爆炸极限为2.7%~36%。
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乙烯收集方法一、前言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塑料、橡胶等领域。
在生产过程中,乙烯常常会泄漏到环境中,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收集乙烯成为了一个必要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乙烯收集方法,并详细讲解各种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吸附剂法1. 原理吸附剂法是指利用具有高度亲和力的吸附剂将空气中的乙烯吸附下来。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硅胶等。
2. 操作步骤(1)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并将其放置在收集设备内部。
(2)将收集设备放置在可能泄漏乙烯的位置,并打开设备。
(3)待收集设备内部充满空气后,关闭设备,并取出吸附剂。
(4)将吸附剂送至专门处理厂家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
3.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吸附剂,以保证其对乙烯的吸附效果。
(2)收集设备应放置在可能泄漏乙烯的位置,以确保收集效果。
(3)吸附剂处理后应妥善处置,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冷凝法1. 原理冷凝法是指利用低温将空气中的乙烯冷凝成液态,再进行收集。
常用的冷凝剂包括液氮、液氧等。
2. 操作步骤(1)选择合适的冷凝剂,并将其注入收集设备内部。
(2)将收集设备放置在可能泄漏乙烯的位置,并打开设备。
(3)待收集设备内部充满空气后,关闭设备,并将冷凝剂取出。
(4)将冷凝剂送至专门处理厂家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
3.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冷凝剂,以保证其对乙烯的冷凝效果。
(2)收集设备应放置在可能泄漏乙烯的位置,以确保收集效果。
(3)冷凝剂处理后应妥善处置,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氧化法1. 原理氧化法是指利用氧化剂将空气中的乙烯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再进行收集。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过硫酸铵、高锰酸钾等。
2. 操作步骤(1)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并将其注入收集设备内部。
(2)将收集设备放置在可能泄漏乙烯的位置,并打开设备。
(3)待收集设备内部充满空气后,关闭设备,并将氧化剂取出。
(4)将氧化剂处理后的产物送至专门处理厂家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
乙烯性能描述常温常压下,乙烯是一种无色气体,但通常以带压低温液体的形式进行储存、运输。
健康危害: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无明显的兴奋期,但吸入新鲜空气后,可很快苏醒。
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刺激性。
与液态的乙烯接触,会由于其迅速蒸发而导致身体组织冻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全身不适、乏力、思维不集中;个别人有胃肠道功能紊乱。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TLVTN:ACGIH 窒息性气体。
液态乙烯及气体特性和安全数据物理特性分子式:C2H4分子量:28.05CAS No.:74-85-1类别:不饱和碗烃(脂肪类的)外观:无色液体,气体呈云雾状比空气重气味:微甜,略具烃类特有的臭味凝固点:-169.2℃(大气压下)沸点:-103.7℃(大气压下)闪点1 : 约-136.1℃燃烧温度2:450℃燃烧限值:在空气中体积比为2.7—36%比重:0.569(-104℃)相对蒸气密度:0.977(0℃/1.013bar)蒸气压力:0.999bara (-104℃)40.05bara (0℃)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酮、苯,溶于醚安全数据TLV3:在空气中为1000ppm(v/v) 液态下影响:对眼部和皮肤造成冻伤和组织损伤气态下影响:窒息、眩晕和恶心,高浓度会导致麻醉,无法感觉到疼痛、冷热注:1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在液体表面与空气混合,能即刻被点燃所需的最低温度2在空气中能够维持自我燃烧的物质被点燃所需要的最低温度3对身体产生影响的最低限值。
乙烯C2H4泄漏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乙烯(C2H4)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气体,广泛用于化工、塑料、橡胶等行业。
然而,乙烯泄漏可能导致火灾、爆炸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处理乙烯泄漏事故。
二、乙烯泄漏的危害和影响1. 安全风险:乙烯是易燃气体,泄漏后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对人员和设施造成严重威胁。
2. 环境污染:乙烯泄漏会导致大气污染,影响空气质量,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危害。
3. 健康风险:乙烯的长期暴露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呼吸系统疾病和癌症等。
三、乙烯泄漏解决方案1. 预防措施a.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乙烯储存和输送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b. 安全培训:对从事乙烯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c. 安全设施:在乙烯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适当的安全设施,如泄漏报警系统、紧急停车装置等。
2. 泄漏应急响应a. 紧急报警:一旦发现乙烯泄漏,即将启动泄漏报警系统,通知相关人员和应急机构。
b. 疏散和封锁:确保人员安全疏散,并封锁泄漏区域,防止泄漏扩散。
c. 防护措施: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进入泄漏区域进行修复和处理。
d. 泄漏控制:采取合适的措施控制乙烯泄漏,如阻塞泄漏源、使用吸附剂吸收乙烯等。
e. 废气处理:将泄漏的乙烯进行安全处理,如燃烧、吸附或者化学处理等。
3. 事故后处理a. 事故调查:对乙烯泄漏事故进行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和责任,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b. 环境修复:对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修复,如清理污染物、恢复土壤和水源等。
c. 健康监测:对事故现场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四、乙烯泄漏解决方案的效益1. 保障人员安全: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响应,有效降低了乙烯泄漏事故对人员安全的威胁。
2. 减少环境污染:及时控制和处理乙烯泄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乙烯C2H4泄漏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乙烯(C2H4)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农药等行业。
然而,乙烯泄漏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制定乙烯泄漏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二、乙烯泄漏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乙烯是一种高度易燃的气体,其泄漏会形成可燃混合物,一旦遇到火源可能引起爆炸。
乙烯的接触还可能导致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刺激,甚至引起中毒。
2. 对环境的危害:乙烯泄漏后会向大气中释放,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乙烯泄漏可能对植物和水生生物造成伤害,破坏生态平衡。
三、乙烯泄漏解决方案1. 预防措施a. 安全储存:确保乙烯储存设施符合相关安全标准,避免泄漏的发生。
b.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乙烯储存设备和管道的完整性,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泄漏点。
c. 建立监测系统:安装乙烯泄漏监测设备,及时监测乙烯浓度,一旦超过安全限值,即将采取措施。
d. 培训员工:提供乙烯泄漏应急处理的培训,使员工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泄漏事故。
2. 泄漏应急处理a. 确认泄漏源:通过气体探测器等设备确定泄漏源的位置和规模。
b. 紧急撤离:在乙烯泄漏事故发生时,即将进行紧急撤离,并通知相关人员及时避难。
c. 切断供气源:关闭乙烯供气阀门,切断泄漏源。
d. 风向判断:根据风向判断泄漏物质的传播方向,确保人员避开危(wei)险区域。
e. 空气净化:使用适当的空气净化设备,如活性炭吸附装置,清除空气中的乙烯。
f. 泄漏源处理:根据泄漏源的性质和规模,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如阻塞、修复或者更换泄漏管道。
3. 应急预案制定a.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行动方案。
b. 进行演练:定期组织乙烯泄漏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c. 与相关部门合作:与消防部门、环保部门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共同应对乙烯泄漏事故。
四、乙烯泄漏解决方案的效果评估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乙烯泄漏解决方案的执行情况,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PVC材料对人体的危害什么是PVC材料一、可怕的大火许多年来,人们都认为PVC是大自然中不和谐的一个人造音符,认为它破坏环境,不利于生态发展。
1996年在杜塞尔多夫机场发生了一场轰动一时、令十七人丧命的火灾,一些错误的舆论导向使人们把PVC当成这场火灾的罪魁祸首,这无疑增加了人们对PVC的误解。
二、美丽的外表货物的表面和形状会给人留下第一印象。
广告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第一印象对于产品的销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这层意义上说,PVC膜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而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PVC也正以其良好的性能、简单的工艺以及其他诸多优点渐渐赢得了人们的欢心,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在欧美国家PVC是建筑行业的宠儿,PVC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PVC不但可以表现自然界的颜色,还可以表现人们幻想中的颜色。
在德国,40%的家具都是用PVC来作表面材料的,看到那些色泽自然、色彩华丽、丰富多样、图案美丽、式样典雅而高档的办公桌、书架、沙发、厨柜,谁也不会把它们和街头那些满目疮痍的“白色垃圾”联想到一起,更不会想到正是PVC吸塑膜赋予了它们如此美丽的外衣。
三、完美的结构那么PVC到底是什么呢?PVC,全名为Polyvinylchlorid,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另外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
这种表面膜的最上层是漆,中间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最下层是背涂粘合剂。
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
它的全球使用量在各种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
据统计,仅仅1995年一年,不PVC在欧洲的生产量就有五百万吨左右,而其消费量则为五百三十万吨。
在德国,PVC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平均为一百四十万吨。
PVC正以4%的增长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生产和应用。
近年来PVC 在东南亚的增长数度尤为显著,这要归功于东南亚各国都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需求。
在可以生产三维表面膜的材料中,PVC是最适合的材料。
乙烯的详细资料乙烯乙烯yǐxī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两个碳原子之间以双键连接。
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尚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是一种已证实的植物激素。
目录[隐藏]一、化学品名称二、成分/组成信息三、危险性概述四、急救措施五、消防措施六、泄漏应急处理七、操作处置与储存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一、化学品名称二、成分/组成信息三、危险性概述四、急救措施五、消防措施六、泄漏应急处理七、操作处置与储存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九、理化特性∙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十一、毒理学资料∙十二、生态学资料∙十三、废弃处置∙十四、运输信息∙十五、法规信息∙十六、主要用途∙十七、主要来源∙十八、结构与化学性质∙十九、中国乙烯工业的发展[编辑本段]一、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乙烯分子式:C2H4;结构式: CH2=CH2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ene (ethene)技术说明书编码:99分子立体模型CAS No.:74-85-1分子式:C2H4最简式:CH2分子量:28.06分子结构: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平面形的非极性分子。
乙烯燃烧化学方程式:C2H4+3O2→点燃→2CO2+2H2O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已将乙烯产品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编辑本段]二、成分/组成信息含量≥99.95%(以体积计算)。
[编辑本段]三、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无明显的兴奋期,但吸入新鲜空气后,可很快苏醒。
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刺激性。
液态乙烯可致皮肤冻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全身不适、乏力、思维不集中。
乙烯安全周知卡
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为了确
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我们需要了解乙烯的危害和安全措施。
以下是
乙烯的基本信息及相应的安全提示:
乙烯的基本特性:
- 化学名称:乙烯
- 分子式:C2H4
- 外观:无色气体
- 气味:淡淡的甜香味
- 密度:0.97克/升
- 沸点:-103.7摄氏度
- 燃点:570摄氏度
乙烯的危害:
- 吸入乙烯可导致头晕、眩晕、咳嗽等症状。
- 长期接触高浓度乙烯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损害。
- 高浓度乙烯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乙烯的安全措施:
1.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呼吸面罩、防护服等。
2. 在使用乙烯的场所保持良好的通风。
3. 避免接触高浓度乙烯,远离乙烯泄漏源。
4. 当乙烯泄漏发生时,立即撤离危险区域,通知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急处理。
5. 在存储乙烯的上标记明确的警示标志。
6. 对乙烯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请遵守以上的安全措施,并向同事传达相关的乙烯安全知识。
只有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乙烯的特性进行工作。
注意:此文档仅为乙烯的基本信息和安全提示,具体的操作安全要求请参考相关的操作手册和安全规程。
聚乙烯 PE MSDS 指南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聚乙烯(PE)的安全数据表(MSDS)指南,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聚乙烯的性质、危害和安全操作方法。
2. 聚乙烯的性质
- 聚乙烯是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磨损和良好的电绝缘性能。
- 聚乙烯通常呈白色或透明状态,质地坚韧,可塑性强。
- 聚乙烯可分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两种类型,各自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聚乙烯的危害
- 聚乙烯一般不具有明显的急性毒性,但长期接触可能对皮肤和眼睛产生刺激作用。
- 高温下聚乙烯可能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有机化合物。
- 聚乙烯粉尘可能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避免积聚和扬散。
4. 聚乙烯的安全操作方法
- 使用聚乙烯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
- 避免长时间接触聚乙烯,尤其是对皮肤和眼睛。
- 在使用聚乙烯时,应保持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高温下的分解产物积聚。
- 避免聚乙烯粉尘的产生和扬散,定期清理工作场所。
- 涉及聚乙烯的废弃物处理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总结
本指南提供了聚乙烯的MSDS信息,包括聚乙烯的性质、危害和安全操作方法。
在使用聚乙烯时,请遵循安全操作方法,确保自
身和他人的安全。
如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相关可靠来源和官方文件。
---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自行查证确认。
*。
乙烯的使用对环境有哪些影响?一、水污染问题乙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废水。
这些废水往往含有有机物质和化学添加剂等污染物,如果排放不当,将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这些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生存繁殖产生危害,并且对水体的富营养化等问题造成恶劣影响。
二、大气污染问题乙烯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大量的气体排放,其中包括了许多污染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这些污染物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元凶,对大气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同时,乙烯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催化剂和溶剂等也可能会释放出有害气体,进一步加重了大气污染问题。
三、土壤污染问题乙烯的使用也可能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乙烯和其它有机化合物可以在土壤中残留,对土壤的生物活性和物化性质造成负面影响,降低土壤的肥力。
此外,催化剂和溶剂的残留也可能对土壤产生污染,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生态系统破坏问题乙烯的使用对生态系统可能会产生破坏性影响。
在乙烯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许多工业废水和废气可能会排放到自然水体和大气中,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例如,废水中的有机物会引起水中植物过度生长,导致水域富营养化,进而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废气中的污染物会降低大气质量,影响有机体的生长发育。
这些破坏性影响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进而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乙烯的使用对环境有着诸多的影响。
在今后的工业生产和应用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减少乙烯的排放和污染,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探索更环保和可持续的替代品,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只有在平衡经济和环境的同时,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可持续的未来。
乙烯安全要求1. 背景介绍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但也是一种危险的物质。
乙烯的燃烧性极强,易燃、易爆,且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因此,乙烯的生产、运输和使用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要求。
2. 乙烯的生产安全要求2.1 生产厂家要求乙烯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采用安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落实生产安全、环保、劳动卫生等法律法规,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评估。
2.2 生产过程安全要求乙烯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物料和设备的安全性,控制乙烯的温度、压力和流速等工艺参数,避免出现事故,确保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和垃圾。
2.3 废弃物处理要求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必须在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妥善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3. 乙烯的运输安全要求3.1 运输方式选择乙烯的运输方式需要选择符合标准的专业运输企业,并严格按照运输标准进行托运,避免使用过老、过旧的车辆进行运输,确保车辆和运输技术符合国家标准。
3.2 运输过程安全要求乙烯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正确包装,采用特定的运输车辆,确保运输过程中减少乙烯的挥发和泄漏风险。
同时,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交通安全,规避各种运输事故的发生。
3.3 事故处理要求在乙烯运输过程中,一旦出现事故,需要立即切断燃气管道、报警并采取应急措施,尽快处理事故现场,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
4. 乙烯的使用与储存安全要求4.1 使用安全要求在乙烯的使用过程中,要确保使用人员了解乙烯的性质和危险性,正确操作设备,严格按照使用程序进行操作,避免使用不当或失误操作导致事故的发生。
4.2 储存安全要求在乙烯的储存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储存措施,确保密闭、干燥、通风、防火、防爆,并严格控制温度、压力、湿度等因素,避免储存场所出现问题,保证储存安全。
5. 总结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但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物质。
在乙烯的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乙烯的介绍和危害乙烯乙烯yǐxī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两个碳原子之间以双键连接。
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尚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是一种已证实的植物激素。
目录[隐藏]一、化学品名称二、成分/组成信息三、危险性概述四、急救措施五、消防措施六、泄漏应急处理七、操作处置与储存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九、理化特性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十一、毒理学资料十二、生态学资料十三、废弃处置十四、运输信息十五、法规信息十六、主要用途十七、主要来源十八、结构与化学性质十九、中国乙烯工业的发展一、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乙烯分子式:C2H4;结构式: CH2=CH2化学品英文名称: ethylene (ethene)技术说明书编码: 99分子立体模型CAS No.: 74-85-1分子式: C2H4最简式:CH2分子量: 28.06分子结构: 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平面形的非极性分子。
乙烯燃烧化学方程式:C2H4+3O2→点燃→2CO2+2H2O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已将乙烯产品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二、成分/组成信息含量≥99.95% (以体积计算)。
三、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无明显的兴奋期,但吸入新鲜空气后,可很快苏醒。
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刺激性。
液态乙烯可致皮肤冻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全身不适、乏力、思维不集中。
个别人有胃肠道功能紊乱。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六、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
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 100TLVTN: ACGIH 窒息性气体TLVWN: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九、理化特性主要成分:含量≥99.95% (以体积计)。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略具烃类特有的臭味。
pH:熔点(℃): -169.4沸点(℃): -103.9相对密度(水=1): 0.6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0.98饱和蒸气压(kPa):4083.40(0℃)燃烧热(kJ/mol): 1409.6临界温度(℃): 9.2临界压力(MPa): 5.04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 425爆炸上限%(V/V): 36.0爆炸下限%(V/V): 2.7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酮、苯,溶于醚。
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于制聚乙烯(自身加成)、聚氯乙烯、醋酸等。
其它理化性质: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乙烯作为还原剂,被氧化成二氧化碳。
酸性高锰酸钾被还原而褪色。
还可以和溴的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会褪色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避免接触的条件:聚合危害:分解产物:十一、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刺激性:致敏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十二、生态学资料生态毒理毒性:生物降解性:非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生态学作用:乙烯早在20世纪初就发现用煤气灯照明时有一种气体能促进绿色柠檬变黄而成熟,这种气体就是乙烯。
但直至60年代初期用气相层析仪从未成熟的果实中检测出极微量的乙烯后,乙烯才被列为植物激素。
而不能相反。
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种组织、器官中,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转化而成的。
它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
乙烯可以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在高等植物体内,并使细胞膜的透性增加,生长素在低等和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
加速呼吸作用。
因而果实中乙烯含量增加时,已合成的生长素又可被植物体内的酶或外界的光所分解,可促进其中有机物质的转化,加速成熟。
乙烯也有促进器官脱落和衰老的作用。
用乙烯处理黄化幼苗茎可使茎加粗和叶柄偏上生长。
则吲哚乙酸通过酶促反应从色氨酸合成。
乙烯还可使瓜类植物雌花增多,在植物中,促进橡胶树、漆树等排出乳汁。
乙烯是气体,1934年荷兰F.克格尔等从人尿得到生长素的结晶,在田间应用不方便。
它正是引起胚芽鞘伸长的物质。
一种能释放乙烯的液体化合物2-氯乙基膦酸(商品名乙烯利)已广泛应用于果实催熟、棉花采收前脱叶和促进棉铃开裂吐絮、刺激橡胶乳汁分泌、水稻矮化、增加瓜类雌花及促进菠萝开花等。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鱼类应给予特别注意。
还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十三、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十四、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 21016UN编号: 1962包装标志:包装类别: O52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十五、法规信息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1 类易燃气体。
十六、主要用途用途:制造塑料、合成乙醇、乙醛、合成纤维等重要原料乙烯ethylene CH2=CH2,为一种植物激素。
由于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并在成熟前大量合成,所以认为它是成熟激素[1](ripening hormone)。
可抑制茎和根的增粗生长、幼叶的伸展、芽的生长、花芽的形成;另一方面可促进茎和根的扩展生长、不定根和根毛的形成、某些种子的发芽、偏上生长、芽弯曲部的形成器官的老化或脱离等。
能促进凤梨的开花,促进水稻和水繁缕茎的生长。
几乎所有作用的有效气中浓度的阈值为0.0—0.1微升/升,最大值为1—10微升/升。
一部分菌类和大部分高等植物均可生成乙烯,而在成熟的果实里可大量的生成。
若给营养组织以植物生长素或各种应力(接触、病伤害、药物处理等)则生成量可激增。
在生物体内由甲硫氨酸生物合成,其第三、第四位碳转变为乙烯,但合成酶的性质不明。
甲硫氨酸脱氨生成的α-酮-4-甲硫丁酸,或后者进一步脱羧生成的甲硫丙醛,在过氧化氢、亚硫酸盐、单酚的存在下由于过氧化物酶的作用而有效地生成乙烯,因此曾被认为是乙烯生物合成的中间体,但甲硫丙醛在生物体内存在尚未被证实。
梅普森和沃德尔(L.Mapson.D.Wardale)在体外用转氨酶、过氧化物酶和供给过氧化氢的葡萄糖氧化酶等三种酶的协同作用,显示出由甲硫氨酸合成乙烯的事实,但通过同位素标记化合物的实验,认为此反应系统在体内不起作用。
乙烯也有从除甲硫氨酸以外的物质进行生物合成的情况。
乙烯------------------乙烯用量最大的是生产聚乙烯,约占乙烯耗量的45%;其次是由乙烯生产的二氯乙烷和氯乙烯;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和乙二醇。
另外乙烯烃化可制苯乙烯,乙烯氧化制乙醛、乙烯合成酒精、乙烯制取高级醇。
十七、主要来源我国乙烯的主要产地:新疆克拉玛依原料来源:由于我国轻烃资源很少,原油偏重,从构成和所占比例来看,我国乙烯原料以石脑油和轻柴油为主,加氢尾油和轻烃所占比例较小,其他只是个别使用。
近年来,乙烯原料中石脑油比例逐年上升,轻柴油比例逐年下降,乙烯平均收率逐年提高,乙烯原料向优质化发展,单耗逐年降低。
市场价格:目前西南醋酸乙烯的市场报价9300~9400元/吨。
CFR东北亚 1090-1100 美元/每吨CFR东南亚 1060-1070 美元/每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