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__电力电容器和电抗器

第九章__电力电容器和电抗器

第九章__电力电容器和电抗器
第九章__电力电容器和电抗器

提供相关设备的实物图片和视频。

第九章电力电容器和电抗器

第一节电力电容器

一、电力电容器的种类和作用

电力电容器按所起作用的不同分为并联(移相)电容器、串联电容器、耦合电容器、电热电容器、脉冲电容器等。

(1)并联电容器。并联电容器并联在电网上用来补偿电力系统感性负载的无功功率,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改善电能质量,降低线路损耗;还可以直接与异步电机的定子统组并联,构成自激运行的异步发电装置。

(2)串联电容器。

(3)耦合电容器。

(4)均压电容器。

(5)脉冲电容器。

本节主要介绍用于电网无功补偿的并联电容

器。

二、电力电容器的基本结构

并联电容器主要由电容元件、浸渍剂、紧固件、

引线、外壳和套管组成,其结构如图9-1所示。

(1)电容元件。电容元件是用一定厚度和层数的固体介质与铝箔电极卷制而成,如图9-2所示。

图9-1 并联电容器结构

1-出线瓷套管;2-出线连接片;3-连接片;

4-电容元件;5-出线连接片固定板;

为适应各种电压等级电容器耐压的要求,可由若干个电容元件并联和串联起来,组成电容器芯子。固体介质可采用电容器纸、膜纸复合或纯薄膜作为介质。在电压为10kV及以下的高压电容器内,每个电容元件上都串有一熔丝,作为电容器的内部短路保护,如图9-3所示。当某个元件击穿时,其他完好元件即对其放电,使熔丝在毫秒级的时间内迅速熔断,切除故障元件,从而使电容器能继续正常工作。

单元电容器安装在框架上,根据不同的电压和容量作适当的电气连接,单台三相电容器的芯子一般接成三角形接线。出线端子通过导线与箱盖上的套管相连,供进出线及放电线圈使用。

(2)浸渍剂。为了提高电容元件的介质耐压强度,改善局部放电特性和散热条件,电容器芯子一般放于浸渍剂中,浸渍剂一般有矿物油、氯化联笨、SF6气体等。

(3)外壳、套管。电容器的外壳一般采用薄钢板焊接而成,有利于散热,但绝缘性能较差,表面涂阻燃漆,壳盖上焊有出线套管,箱壁侧面焊有吊攀、接地螺栓等。大容量集合式电容器的箱盖上还装有油枕或金属膨胀器及压力释放阀,箱壁侧面装有片状散热器、压力式温控装置等。接线端子从出线瓷套管中引

出。

自愈式电容器结构如图9-4所示,采用聚丙

烯薄膜作为固体介质,表面蒸镀了一层很薄的金

图9-4 低压自愈式电容器结构

属作为导电电极。当作为介质的聚丙烯薄膜被击

穿时,击穿电流将穿过击穿点。由于导电的金属

化镀层电流密度急剧增大,并使金属镀层产生高热,使击穿点周围的金属导体迅速蒸发逸散,形成金属镀层空白区,击穿点自动恢复绝缘。

四、电力电容器的无功补偿

1.补偿方式

补偿方式按安装地点不同可分为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包括分组补偿和个别补偿);按投切方式不同分为固定补偿和自动补偿。

(1)集中补偿

集中补偿是把电容器组

集中安装在变电所的一次或

二次侧母线上,如图9-5

所示。

(2)分组补偿

图9-5 电容器集中补偿接线图9-6 电容器个别补偿接线分组补偿是将电容器

组分组安装在各分配电室或各分路出线上,它可与部分负荷的变动同时投人或切除。

(3)个别补偿

个别补偿是把电容器直接装设在用电设备的同一电气回路中,与用电设备同时投切,如图9-6所示。用电设备消耗的无功能就地补偿,能就地平衡无功电流,但电容器利用率低。

五、电力电容器的使用知识

1.检查和维护

2.电容器组的投入和退出

第二节电抗器

一、电抗器的分类和作用

(1)按相数分,可分为单相和三相电抗器。

(2)按冷却装置种类分,可分为干式和油浸电抗器。

(3)按结构特征分,可分为空心式电抗器、铁心式电抗器。

(4)按安装地点分,可分为户内型和户外型电抗器。

(5)按用途分,可分为:

1)并联电抗器,一般接在超高压输电线的末端和地之间,起无功补偿作用。

2)限流电抗器,串联于电力电路中,以限制短路电流的数值。

3)滤波电抗器,在滤波器中与电容器串联或并联用来限制电网中的高次谐波。

4)消弧电抗器,又称消弧线圈,接在三相变压器的中性点和地之间,用以在三相电网的一相接地时供给电感性电流,补偿流过中性点的电容性电流,使电弧不易持续起燃,从而消除由于电弧多次重燃引起的过电压。

5)通信电抗器,又称阻波器,串联在兼作通信线路用的输电线路中,用来阻挡载波信号,使之进入接收设备,以完成通信的作用。

6)电炉电抗器,和电炉变压器串联,用来限制变压器的短路电流。

7)起动电抗器,和电动机串联,用来限制电动机的起动电流。

二、并联电抗器

2.并联电抗器的作用

并联电抗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如图9-7所

示。

(1)中压并联电抗器一般并联接于大型发电

厂或110~500kV变电站的6~63kV母线上,用来

吸收电缆线路的充电容性无功。

并联电抗器经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入线路,

如图9-7(a)所示,其投资大,但运行方式灵活。

(2)超高压并联电抗器一般并联接于330kV

图9-7 并联电抗器的应用(a)6~63kV中压并联电抗器的接线;

及以上的超高压线路上.

超高压并联电抗器可用只经隔离开关接入线路,其投资较小,但电抗器故障时会使线路停电,电抗器需退出时需将线路短时停电。更好的方式是将电抗器经一组火花间隙接人,如图9-7(b)所示。

3.并联电抗器的结构

(1)空心式电抗器。

空心式电抗器只有绕组,没有铁芯。空心式电抗器多数是干式,当电抗较大时,需要制成油浸式。干式空心式电抗器的绕组可采用包封式,也可用电缆绕制后用水泥浇注的水泥电抗器,如图9-8所示。

(2)芯式电抗器。

铁芯式并联电抗器的铁芯,电抗器芯柱由铁芯饼和气隙垫块组成。铁芯饼为辐射形叠片结构,铁芯饼与铁轭由压紧装置通过非磁性材料制成的螺杆拉紧,形成一个整体,见图9-9所示。

(3)干式半芯电抗器。

干式半芯并联电抗是干式空芯并联电抗器的替代品。

图9-9 铁芯式电抗器的铁芯图9-8 空心水泥电抗器

三、限流电抗器

1.限流电抗器的作用

发电厂和变电所中装限流电抗器的目的是限制短路电流,以便能经济合理地选择电器。电抗器按安装地点和作用可分为线路电抗器、母线电抗器的变压器回路电抗器。

(1)线路电抗器。

(2)母线电抗器。

(3)变压器回路电抗器。

2.限流电抗器的结构类型

限流电抗器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混凝土柱式限流电抗器和干式

空心限流电抗器,各有普通电抗器和分裂电抗器两类。

(1)混凝土柱式限流电抗器。在电压为6~10kV 的屋内配电

装置中,我国广泛采用混凝土柱式限流电抗器(又称水泥电抗器)。它由绕组、水泥支柱及支持绝缘子构成,如图9-10所示。

(2)分裂电抗器。

分裂电抗器在构造上与普通电抗器相

似,但其每相线圈有中间抽头,一般中间抽

头接电源侧,两端头接负荷侧。

(3)干式空心限流电抗器。

这是近年发展的新型限流电抗器。其线

圈采用多根并联小导线多股并行绕制,匝间

绝缘强度高,损耗比水泥电抗器低得多;采用环氧树脂浸透的玻璃纤维包封,整体高温固化,整体性强、质量轻、噪声低、机械强度高、可承受大短路电流的冲击;线圈层间有通图9-10 水泥电抗器

图9-11 串联电抗器的应用 (a )串接于由断路器投切的并联电容器或交流滤波装置;

风道,对流自然冷却性能好,由于电流均匀分布在各层,动、热稳定性高;电抗器外表面涂以特殊的抗紫外线老化的耐气候树脂涂料,能承受户外恶劣的气象条件,可在户内、户外使用。

四、串联电抗器

串联电抗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如图9-11所示。它与并联电容补偿装置或交流滤波装置(也属补偿装置)回路中的电容器串联,其主要作用如下:

五、电抗器的使用知识

1.电抗器的布置和安装

母线电抗器的额定电流较大,尺寸也较大,可作水平布置或品字形布置。

2.电抗器的运行维护

短路电流计算公式

变压器短路容量-短路电流计算公式-短路冲击电流的计算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3-23 阅读:513次供电网络中发生短路时,很大的短路电流会使电器设备过热或受电动力作用而遭到损坏,同时使网络内的电压大大降低,因而破坏了网络内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为了消除或减轻短路的后果,就需要计算短路电流,以正确地选择电器设备、设计继电保护和选用限制短路电流的元件。 二.计算条件 1.假设系统有无限大的容量.用户处短路后,系统母线电压能维持不变.即计算阻抗比系统阻抗要大得多。 具体规定: 对于3~35KV级电网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可以认为110KV及以上的系统的容量为无限。只要计算35KV及以下网络元件的阻抗。 2.在计算高压电器中的短路电流时,只需考虑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的电抗,而忽略其电阻;对于架空线和电缆,只有当其电阻大于电抗1/3时才需计入电阻,一般也只计电抗而忽略电阻。 3. 短路电流计算公式或计算图表,都以三相短路为计算条件。因为单相短路或二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都小于三相短路电流。能够分断三相短路电流的电器,一定能够分断单相短路电流或二相短路电流。 三.简化计算法 即使设定了一些假设条件,要正确计算短路电流还是十分困难,对于一般用户也没有必要。一些设计手册提供了简化计算的图表.省去了计算的麻烦.用起来比较方便.但要是手边一时没有设计手册怎么办?下面介绍一种“口诀式”的计算方法,只要记牢7句口诀,就可掌握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在介绍简化计算法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1.主要参数 Sd三相短路容量(MV A)简称短路容量校核开关分断容量 Id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KA)简称短路电流校核开关分断电流和热稳定 IC三相短路第一周期全电流有效值(KA) 简称冲击电流有效值校核动稳定 ic三相短路第一周期全电流峰值(KA) 简称冲击电流峰值校核动稳定 x电抗(W) 其中系统短路容量Sd和计算点电抗x 是关键. 2.标么值 计算时选定一个基准容量(Sjz)和基准电压(Ujz).将短路计算中各个参数都转化为和该参数的基准量的比值(相对于基准量的比值),称为标么值(这是短路电流计算最特别的地方,目的是要简化计算). (1)基准 基准容量Sjz =100 MV A 基准电压UJZ规定为8级. 230, 115, 37, 10.5, 6.3, 3.15 ,0.4, 0.23 KV 有了以上两项,各级电压的基准电流即可计算出,例: UJZ (KV)3710.56.30.4

串联电抗器的作用

1电抗器的作用 串联电抗器顾名思义就是指串联在电路中电抗器(电感),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行业内的串联电抗器主要是指和电容器串联的电抗器,电抗器和电容器串联后构成谐振回路,起到消谐或滤波的作用,而电抗器在谐振回路中起的作用如下: 1.1降低电容器组的涌流倍数和涌流频率。 降低电容器组的涌流倍数和涌流频率,以保护电容器和便于选择配套设备。加装串联电抗器后可以把合闸涌流抑制在1+电抗率倒数的平方根倍以下。国标GB50227-2008要求应将涌流限制在电容器额定电流的20倍以下(通常为10倍左右),为了不发生谐波放大(谐波牵引),要求串联电抗器的伏安特性尽量为线性。网络谐波较小时,采用限制涌流的电抗器;电抗率在0.1%-1%左右即可将涌流限制在额定电流的10倍以下,以减少电抗器的有功损耗,而且电抗器的体积小、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在电容器柜内。采用这种电抗器是即经济,又节能。 1.2与电容器组构成全谐振回路,滤除特征次谐波。 串联滤波电抗器感抗与电容器容抗全调谐后,组成特征次谐波的交流滤波器,滤去某次特征次谐波,从而降低母线上该次谐波的电压畸变,减少线路上特征次谐波电流,提高网络同母线供电的电能质量。 1.3与电容器组构成偏谐振回路,抑制特征次谐波。 先决条件是需要清楚电网的谐波情况,查清周围电力用户有无大型整流设备、电弧炉、轧钢机等能产生谐波的负荷,有无性能不良好的高压变压器及高压电机,尽可能实测一下电网谐波的实际值,再根据实际谐波成分来配置合适的电抗器。 1.4提高短路阻抗,减小短路容量,降低短路电流。 无功补偿支路前置了串联电抗器,当出现电容器故障时,例如电容器极板击穿或对地击穿,系统通过系统阻抗和串联电抗器阻抗提供短路电流,由于串联电抗器阻抗远大于系统阻抗,所以有效降低了电容器短路故障时的短路容量,保证了配电断路器断开短路电流可能,提高了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能。 1.5减少电容器组向故障电容器组的放电电流,保护电力电容器。 当投运的无功补偿电容器组为多个支路时,其中一组电容器出现故障时其它在运行的电容器组会通过故障电容器放电,串联电抗器可以有效减少这种放电涌流,保证保护装置切断故障电容器组的可能性。 1.6减少电容器组的投切涌流,降低涌流暂态过程的幅值,有利于接触器灭弧。 接触器投切电容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涌流,串联电抗器可以有效抑制操作电流的暂态过程,有利于接触器触头的断开,避免弧光重燃,引起操作过电压。降低过电压的幅值,保护电容器,避免过电压击穿或绝缘老化。 1.7减小操作电容器组引起的过电压幅值,避免电网过电压保护。 接触器投切电容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操作过电压,串联电抗器可以有效抑制接触器触头重击穿现象出现,降低操作过电压的幅值,保护电容器,避免过电压击穿或加速绝缘老化。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供电系统中增加了大量的非线性负载,如低压小容量家用电器和高压大容量的工业用交、直流变换装置,特别是静止变流器的采用,由于它是以开关方式工作的,会引起电网电流、电压波形发生畸变,从而引起电网的谐波“污染”。产生电网谐波“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电网接有冲击性、波动性负荷,如电弧炉、大型轧钢机、电力机车等,它们在运行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高次谐波,而且会使电压波动、闪变、三相不平衡日趋严重。这不仅会导致供用电设备本身的安全性降低,而且会严重削弱和干扰电网的经济运行,形成了对电网的“公害”。 电能质量的综合治理应遵循谁污染谁治理,多层治理、分级协调的原则。在地区的配电和变

贴片铝电解电容封装尺寸定义

43 Features ? 3 ~ 16φ, 85℃, 2,000 hours assured ? C hip type large capacitance capacitors ? D esigned for surface mounting on high density PC board. ? R oHS Compliance DIAGRAM OF DIMENSIONS Fig. 1 LEAD SPACING AND DIAMETER Unit: mm φD L A B C W P ± 0.2 Fig. No. 3 5.3 ± 0.2 3.3 3.3 1.5 0.45 ~ 0.75 0.8 1 4 5.3 ± 0.2 4.3 4.3 2.0 0.5 ~ 0.8 1.0 1 5 5.3 ± 0.2 5.3 5.3 2.3 0.5 ~ 0.8 1.5 1 6.3 5.3 ± 0.2 6.6 6.6 2.7 0.5 ~ 0.8 2.0 1 6.3 7.7 ± 0.3 6.6 6.6 2.7 0.5 ~ 0.8 2.0 1 8 10 ± 0.5 8.4 8.4 3.0 0.7 ~ 1.1 3.1 1 Fig. 2 8 10.3 ± 0.5 8.4 8.4 3.0 0.7 ~ 1.1 3.1 1 10 10 ± 0.5 10.4 10.4 3.3 0.7 ~ 1.1 4.7 1 10 10.3 ± 0.5 10.4 10.4 3.3 0.7 ~ 1.1 4.7 1 12.5 13.5 ± 0.5 13.0 13.0 4.8 1.1 ~ 1.4 4.4 2 12.5 16 ± 0.5 13.0 13.0 4.8 1.1 ~ 1.4 4.4 2 16 16.5 ± 0.5 17.0 17.0 5.8 1.1 ~ 1.4 6.4 2

无功补偿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选用

无功补偿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选用 在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中,一般都装有串联电抗器,它的作用主要有两点:1)限制合闸涌流,使其不超过20倍;2)抑制供电系统的高次谐波,用来保护电容器。因此,电抗器在无功补偿装置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然而,串抗与电容器不能随意组合,若不考虑电容装置接入处电网的实际情况,采用“一刀切”的配置方式(如电容器一律配用电抗率为5%~6%的串抗),往往适得其反,招致某次谐波的严重放大甚至发生谐振,危及装置与系统的安全。由于电力谐波存在的普遍性,复杂性和随机性,以及电容装置所在电网结构与特性的差异,使得电容装置的谐波响应及其串抗电抗率的选择成为疑难的问题,也是人们着力研究的课题。电容器组投入串抗后改变了电路的特性,串抗既有其抑制涌流和谐波的优点,又有其额外增加的电能损耗和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的缺点。所以对于新扩建的电容装置,或者已经投运的电容装置中的串抗选用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是很有必要的。虽然现有的成果尚不足为电容装置工程设计中串抗的选用作出量化的规定,但是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实际运行经验的积累,业已提出许多为人共识的见解,或行之有效的措施,或可供借鉴的教训。 下面总结电容器串联电抗器时,电抗率选择的一般规律。 1. 电网谐波中以3次为主 根据《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当电网谐波以3次及以上为主时,一般为12%;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4.5%~6%与12%两种电抗器:(1)3次谐波含量较小,可选择0.5%~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量是否超过或接近限值,并有一定裕度。(2)3次谐波含量较大,已经超过或接近限值,可以选用12%或4.5%~6%串联电抗器混合装设。 2. 电网谐波中以3、5次为主 (1)3次谐波含量较小,5次谐波含量较大,选择4.5%~6%的串联电抗器,尽量不使用0.1%~1%的串联电抗器;(2)3次谐波含量略大,5次谐波含量较小,选择0.1%~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是否超过或接近限值,并有一定裕度。 3. 电网谐波以5次及以上为主 (1)5次谐波含量较小,应选择4.5%~6%的串联电抗器;(2)5次谐波含量较大,应选择4.5%的串联电抗器。对于采用0.1%~1%的串两电抗器,要防止对5次、7次谐波的严重放大伙谐振。对于采用4.5%~6%的串联电抗器,要防止怼次谐波的严重放大或谐振。当系统中无谐波源时,为防止电容器组投切时产生的过电压和对电容器组正常运行时的静态过电压、无功过补时电容器端的电压升高的情况分析计算,可选用0.5%~1%的电抗器。 根据以上的选择原则,对无功补偿装置中的串联电抗器有以下建议: (1)新建变电所的电容器装置中串联电抗器的选择必须慎重,不能与电容器任意组合,必须考虑电容器装置接入处的谐波背景。 (2)对于已经投运的电容器装置,其串联电抗器选择是否合理须进一步验算,并组织现场实测,了解电网谐波背景的变化。对于电抗率选择合理的电容器装置不得随意增大或减小电容器组的容量。 (3)电容器组容量变化很大时,可选用于电容器同步调整分接头的电抗器或选择电抗

电容大小识别大全

电容大小识别 上图举出了一些例子。其中,电解电容有正负之分,其他都没有。 电容的容量单位为:法(F)、微法(uf),皮法(pf)。一般我们不用法做单位,因为它太大了。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F =1000mF=1000×1000uF 1uF=1000nF =1000×1000pF 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13表示编号为13的电容)。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 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 电话机中常用电容的种类有电解电容、瓷片电容、贴片电容、独石电容、钽电容和涤纶电容等。 电容的使用,都应该在指定的耐压下工作。现在的好多质量不高的产品,就因为使用了耐压不足的电容而引起故障(常见电容爆裂)。 电容的容量标识的几种方法: 一、直接标识:如上图的电解电容,容量47uf,电容耐压25v。 二、使用单位nF: 如上图的涤纶电容,标称4n7=4.7nF=4700pF。 还有的例如:10n=0.01uF;33n=0.033uF。后面的63是指电容耐压63v. 三、数学计数法: 如上图瓷介电容,标值104,容量就是:10X10000pF=0.1uF. 如果标值473,即为47X1000pF=0.047uF。(后面的4、3,都表示10的多少次方)。 又如:332=33X100pF=3300pF 102=10×102pF=1000pF 224=22×104pF=0.22 uF 四、电容容量误差表: 符号 F G J K L M

各种电抗器的计算公式

各种电抗器的计算公式 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电感量(mH) = 阻抗 (ohm) ÷ (2*3.14159) ÷ F (工作频率) = 360 ÷ (2*3.14159) ÷ 7.06 = 8.116mH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吋)) + ( 40 * 圈长(吋))}] ÷圈直径 (吋) 圈数 = [8.116 * {(18*2.047) + (40*3.74)}] ÷ 2.047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684 文章录入: zhaizl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0.01*D*N*N)/(L/D+0.44) 线圈电感量 l单位: 微亨 线圈直径 D单位: cm 线圈匝数 N单位: 匝 线圈长度 L单位: 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本题f0=125KHZ=0.125 谐振电容: c 单位 F 本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值决定 谐振电感: l 单位: 微亨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电感值(H) H-DC=0.4πNI / l N= 线圈匝数(圈) AL= 感应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 I= 通过电流(A) l= 磁路长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参照Micrometal对照表。例如: 以T50-52材,线圈5圈半,其L值为T50-52(表示OD为0.5英吋),经查表其AL值约为33nH L=33.(5.5)2=998.25nH≒1μH 当流过10A电流时,其L值变化可由l=3.74(查表) H-DC=0.4πNI / l = 0.4×3.14×5.5×10 / 3.74 = 18.47 (查表后) 即可了解L值下降程度(μi%) 2。介绍一个经验公式 L=(k*μ0*μs*N2*S)/l

电容封装尺寸

电解电容:可分为无极性和有极性两类,无极性电容下述两类封装最为常见,即0805、0603;而有极性电容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称的电解电容,一般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为铝电解电容,由于其电解质为铝,所以其温度稳定性以及精度都不是很高,而贴片元件由于其紧贴电路版,所以要求温度稳定性要高,所以贴片电容以钽电容为多,根据其耐压不同,贴片电容又可分为A、B、C、D四个系列,具体分类如下: 类型封装形式耐压 A 3216 10V B 3528 16V C 6032 25V D 7343 35V无极性电容的封装模型为RAD系列,例如“RAD-0.1”“RAD-0.2”“RAD-0.3”“RAD-0.4”等,其后缀的数字表示封装模型中两个焊盘间的距离,单位为“英寸”。电解电容的封装模型为RB系列,例如从“RB-.2/.4”到“RB-.5/.10”,其后缀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封装模型中两个焊盘间的距离,第二个数字表示电 容外形的尺寸,单位为“英寸”。 1.电阻电容的封装形式如何选择,有没有什么原则?比如,同样是104的电容有0603、0805的封装, 同样是10uF电容有3216,0805,3528等封装形式,选择哪种封装形式比较合适呢? 我看到的电路里常用电阻电容封装: 电容: 0.01uF可能的封装有0603、0805 10uF的封装有3216、3528、0805 100uF的有7343 320pF封装:0603或0805 电阻: 4.7K、10k、330、33既有0603又有0805封装 请问怎么选择这些封装? 2.有时候两个芯片的引脚(如芯片A的引脚1,芯片B的引脚2)可以直接相连,有时候引脚之间(如A-1和B-2)之间却要加上一片电阻,如22欧,请问这是为什么?这个电阻有什么作用?电阻阻值如何选择? 3.藕合电容如何布置?有什么原则?是不是每个电源引脚布置一片0.1uf?有时候看到0.1uf和10uf 联合起来使用,为什么?

各种电抗器的计算公式

各种电抗器的计算公式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各种电抗器的计算公式 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电感量(mH) = 阻抗 (ohm) ÷ (2* ÷ F (工作频率) = 360 ÷ (2* ÷ =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寸)) + ( 40 * 圈长(寸))}] ÷圈直径 (寸) 圈数 = [ * {(18* + (40*}] ÷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684 文章录入: zhaizl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D*N*N)/(L/D+ 线圈电感量 l单位: 微亨 线圈直径 D单位: cm 线圈匝数 N单位: 匝 线圈长度 L单位: 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f0*f0)*c] 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本题f0=125KHZ= 谐振电容: c 单位 F 本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值决定 谐振电感: l 单位: 微亨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电感值(H) H-DC=πNI / l N= 线圈匝数(圈) AL= 感应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 I= 通过电流(A) l= 磁路长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参照Micrometal对照表。例如: 以T50-52材,线圈5圈半,其L值为T50-52(表示OD为英寸),经查表其AL值约为33nH L=33.2=≒1μH 当流过10A电流时,其L值变化可由l=(查表) H-DC=πNI / l = ×××10 / = (查表后) 即可了解L值下降程度(μi%) 2。介绍一个经验公式 L=(k*μ0*μs*N2*S)/l 其中

电抗器计算公式和顺序

电抗器计算公式和步骤 S=1.73*U*I 4% X=4/S*.9 1. 铁芯直径D D=KPZ0.25 cm K—50~58 PZ—每柱容量kVA 2.估算每匝电压ET ET=4.44fBSP×10-4 V B—芯柱磁密 0.9~1T SP—芯柱有效截面

cm2 3. 线圈匝数 W=UKM/(ET×100)KM—主电抗占总电抗的百分数 U—总电抗电压 V 4. 每匝电压及铁芯磁密 ET=UKM/(W×100) V BM=ET×104/(4.44fSP) T 5. 主电抗计算 选择单个气隙尺寸δ=0.5~3cm 计算行射宽度E E=δ/πln((H+δ)/δ) cm H—铁饼高度,一般5cm 计算行射面积SE

SE=2E×(AM+BM+2E) cm2 AM—叠片总厚度 cm BM—最大片宽 cm 计算气隙处总有效截面积 SM=SF/KF+SE cm2 SF—铁芯截面 KF—叠片系数 计算气隙个数 n=(7.9fW2SM)/(X NδKM×106) XN—电抗Ω 计算主电抗 XM=(7.9fW2SM)/(nδ×108) 如果XM≈X N KM/100则往下进行,否则重新选择单个气隙长度,重复上述计算。 6.

漏电抗计算 Xd=(7.9fW2Sdρ)/(H×108) Ω Sd=2π/3FRF+πRn2-SF/KF ρ=1-2×(RW-RO)/(π×H)式中: F—线圈幅向尺寸 cm RF—线圈平均半径 cm Rn—线圈内半径 cm RW—线圈外半径 cm RO—铁芯半径 cm

H—线圈高度 cm 总电抗X N X N=XM+Xd Ω 附:串联电抗器参数与计算 一基本技术参数 1 额定电压UN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kV) 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U1N 2 额定电流I1 3 额定频率f 4 相数单相三相 5 电抗器额定端电压U1当电抗器流过额定电流时一相绕组二端的电压6 电抗器额定容量P

常用元器件封装尺寸大小

封装形式图片国际统一简称 LDCC LGA LQFP PDIP TO5 TO52 TO71 TO71 TO78 PGA Plastic PIN Grid Array 封装形式图片国际统一简称 TSOP Thin Small OUtline Package QFP Quad Flat Package PQFP 100L QFP Quad Flat Package SOT143 SOT220 Thin Shrink Qutline Package uBGA

PLCC LQFP LQFP 100L TO8 TO92 TO93 T099 EBGA 680L QFP Quad Flat Packa ge TQFP 100L Micro Ball Grid Array uBGA Micro Ball Grid Array PCDIP ZIP Zig-Zag Inline Pa cka SOT223 SOT223 SOT23 SOT23/SOT323 SOT25/SOT353

SBGA LBGA 160L PBGA 217L Plastic Ball Grid Array SBGA 192L TSBGA 680L CLCC SC-705L SDIP SIP Single Inline Package SOT26/SOT363 FBGA FDIP SOJ SOP EIAJ TYPE II 14L SSOP 16L SSOP SOJ 32L Flat Pack HSOP28

SO Small Outline Package CNR CPGA Ceramic Pin Outline Package DIP Dual Inline Package DIP-tab DUAL Inline Packag e with Metal Heatsink BQFP 132 C-Bend Lead ITO220 ITO3P TO220 TO247 TO264 TO3 JLCC LCC TO263/TO268 SO DIMM Small Outline Dual In-line Memory

电抗器与电容器匹配问题

将电抗器与电容器串联构成去谐系统可以避免这些谐振现象。去谐系统的自振频率介于最低的谐波频率和基波频率之间,对于高于去谐系统自振频率的谐波而言,去谐系统表现为感性,避免了谐振;对于50Hz的基波频率而言,它呈容性,因而无功功率可以得到补偿。 此串联电抗器不但能抑制合闸时的瞬时涌流,而且可抑制、吸收谐波电流,具有滤波作用,大大提高了电网的运行安全性。 然而,串抗与电容器不能随意组合,若不考虑电容装置接入处电网的实际情况,采用“一刀切”的配置方式(如电容器一律配用电抗率为5%~6%的串抗),往往适得其反,招致某次谐波的严重放大甚至发生谐振,危及装置与系统的安全。由于电力谐波存在的普遍性,复杂性和随机性,以及电容装置所在电网结构与特性的差异,使得电容装置的谐波响应及其串抗电抗率的选择成为疑难的问题,也是人们着力研究的课题。电容器组投入串抗后改变了电路的特性,串抗既有其抑制涌流和谐波的优点,又有其额外增加的电能损耗和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的缺点。所以对于新扩建的电容装置,或者已经投运的电容装置中的串抗选用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是很有必要的。虽然现有的成果尚不足为电容装置工程设计中串抗的选用作出量化的规定,但是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实际运行经验的积累,业已提出许多为人共识的见解,或行之有效的措施,或可供借鉴的教训。 下面总结电容器串联电抗器时,电抗率选择的一般规律。 1.电网谐波中以3次为主 根据《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当电网谐波以3次及以上为主时,一般为12%;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4.5%~6%与12%两种电抗器: (1)3次谐波含量较小,可选择0.5%~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量是否超过或接近限值,并有一定裕度。 (2)3次谐波含量较大,已经超过或接近限值,可以选用12%或4.5%~6%串联电抗器混合装设。 2. 电网谐波中以3、5次为主 (1)3次谐波含量较小,5次谐波含量较大,选择4.5%~6%的串联电抗器,尽量不使用0.1%~1%的串联电抗器; (2)3次谐波含量略大,5次谐波含量较小,选择0.1%~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是否超过或接近限值,并有一定裕度。 3. 电网谐波以5次及以上为主 (1)5次谐波含量较小,应选择4.5%~6%的串联电抗器; (2)5次谐波含量较大,应选择4.5%的串联电抗器。对于采用0.1%~1%的串两电抗器,要防止对5次、7次谐波的严重放大伙谐振。对于采用4.5%~6%的串联电抗器,要防止怼次谐波的严重放大或谐振。当系统中无谐波源时,为防止电容器组投切时产生的过电压和对电容器组正常运行时的静态过电压、无功过补时电容器端的电压升高的情况分析计算,可选用0.5%~1%的电抗器。 根据以上的选择原则,对无功补偿装置中的串联电抗器有以下建议: (1)新建变电所的电容器装置中串联电抗器的选择必须慎重,不能与电容器任意组合,必须考虑电容器装置接入处的谐波背景。

电抗器参数计算公式培训资料

电抗器参数计算公式

电抗器参数计算公式 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电感量(mH),设定需用360ohm阻抗,因此: 电感量(mH)=阻抗(ohm) 弋*3.14159) 工作频率)=360 (乞*3.14159) -7.06 = 8.116mH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电感量* { ( 18*圈直径(吋))+ ( 40 *圈长(吋))}] 圈直径(吋) 圈数=[8.116 * {(18*2.047) + (40*3.74)}] 2.047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咼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0.01*D*N*N)/(L/D+0.44)

线圈电感量I单位:微亨 线圈直径D单位:cm 线圈匝数N单位:匝 线圈长度L单位: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频率:f0单位:MHZ本题f0=125KHZ=0.125 谐振电容:c单位F本题建义c=500...1000pf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 值决定 谐振电感:l单位:微亨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IRON) L=N2 . AL L=电感值(H) H-DC=0.4 n NI / l ”=线圈匝数(圈) AL=感应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I=通过电流(A) l=磁路长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参照Micrometal对照表。例如:以T50-52材,线圈5圈半, 其L值为T50-52(表示OD为0.5英吋),经查表其AL值约为33nH L=33 . (5.5)2=998.25nH= 1 订 当流过10A电流时,其L值变化可由1=3.74(查表)

并联电容器串联电抗器利与弊

在理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这是电网最常用的无功补偿办法,也是进步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节能降损的有效措施。为满足电网和用电设备对电压质量的请求,依据无功负荷变化而投切适量的电容量。但是在电容器投运合闸霎时将产生幅值很大,频率很高的合闸涌流。若电容器接入处电网村谐波污染,由于电容器的容性阻抗特性,将对谐波电流起到放大作用。风险的过电流必将对电气设备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常常还会形成设备的损坏。 为防止谐波对补偿安装的影响,则在电容器回路采用串联电抗器的措施,这既不影响电容器的无功补偿作用,又能抑止高次谐波。所以在补偿电容器回路串联电抗器,具有抑止高次谐波,限制合闸涌流的效果。 但是运转理论标明,电容器回路串联电抗器后,在无功补偿安装投运合闸时还可能产生过电压,以及电容器端电压升高和运用寿命缩短等负面影响,现就电容器回路串联电抗器的利和弊做些剖析。 1电容器回路串联电抗器的益处 1.1限制合闸涌流 无功补偿电容器在投运合闸霎时常常会产生冲击性合闸涌流,这是由于初次合闸的电容器处于未充电状态,流入电容器的电流仅受回路阻抗的限制。因该回路接近短路状态,回路阻抗很小,故而会产生很大冲击涌流。 GB50227—95《并联电容器安装设计标准》中合闸涌流的计算式为: 式中: Ie——电容器组额定电流; XC——电容器组一相容抗值 Xs——电容器组与电网间电抚值 Sd——合闸点系统的短路容量 Qc——电容器组容量 合闸涌流倍数

,K值时随合闸点短路容量的增大和电容器组容量的减小而增大,普通为3——10倍。 电容器组回路加装串联电抗器后的合闸涌流倍数为: K值时随母线短路容量的增大,或电抗器感抗占电容器容抗的百分数的增加而大幅度减小,故而串联电抗器后能起到限制合闸涌流的作用。 1.2抑止高次谐波 当补偿电容器接入处电网存在谐波时,电容器对n次谐波的容抗降为XC/n,系统电感对n次谐波的感抗升为nxs。电网存在有n此谐波时,假如nxs=XC/n,则产生n次谐波谐振现象。其n次谐波电流与基波电流迭加后,使流过电容器电流骤增,其过电流将危及电容器的平安。此时,谐波电流在系统阻抗上产生的谐波电压与原电压迭加而产生过电压,此过电压将影响电容器运用寿命。 在补偿电容器回路串联电抗器后,能有效避开谐振区,从而起到抑止高次谐波作用。 当nXs=xc/n而产生n次谐波谐振现象时,其自振频率为: 电网存在高次谐波时,当n>n0时其阻抗呈理性,对等效网络有明显的抑止休博作用。 但在n 运转理论标明,如串联电抗器的主要用处限制合闸涌流,应选择0.2~2%容抗值得电抗器;如是为抑止高次谐波则应选择6%容抗值的电抗器。电抗器应串联在电容器组的电源侧,其抑止谐波效果会更好。 2串联电抗器存在的弊端 2.1电容器投切时产生过电压 在并联电容器组的回路中串联的电抗器,特别是线性电抗器,或是质量因数较高电抗器,在断路器投切电容器时都会产生过电压,因断路器在合闸时的弹跳和分闸时的重燃,均会增加过电压产生的几率和倍数。故而投切电容器的断路器宜选择高性能、无涌流,不发作重燃的开关,以防止操作时产生过电压。

贴片电容封装尺寸

7343 7227 (

“钽贴片电解电容有黑色或灰色标志的一头是正极,另外一头是负极。对于铝贴片电解电容就和普通直插电解电容一样,有杠杠的那端为负极。” 在网上查到这么一句话,可算是把板子上的钽电解全部平反了! 之前在复位电路总是不正常,查来查去,是复位的钽电解极性接反了! 以往用贴片电解大都就是对付钽电解电容,隐约在意识里知道画杠的一边是接高电位,就没有太注意其极性的表示方法。给医疗组的一哥们问起来:“它不跟普通电解电容一样么?普通电解画白道子的一端是‘负’极啊?再或者它应该和贴片二极管一样吧?二极管也是画白道子的那头是‘负’极诶!”——歪着头一想也是!极性的标识方法也应该有个‘统一’的原则吧?于是在此后焊的板子里所有的钽电解都掉了个头…… 终究是以有电容的地方电平被拉得特别低这一现象,标志着我对电解电容极性的表示方法完全混乱。 真服了这种‘下贱’的表示方法,同样是电解电容,钽电解虽然昂贵一点,也不能搞特殊啊! 无极性电容以0805、0603两类封装最为常见; 0805具体尺寸:×× 1206具体尺寸:×× 贴片电容以钽电容为多,根据其耐压不同,又可分为A、B、C、D四个系列,具体分类如下: 类型封装形式耐压 A 3216 10V B 3528 16V C 6032 25V

D 7343 35V 贴片钽电容的封装是分为A型(3216),B型(3528), C型(6032), D型(7343),E型(7845)。 ------------------------------------- 贴片电容正负极区分 一种是常见的钽电容,为长方体形状,有“-”标记的一端为正; 另外还有一种银色的表贴电容,想来应该是铝电解。上面为圆形,下面为方形,在光驱电路板上很常见。这种电容则是有“-”标记的一端为负。 发光二极管:颜色有红、黄、绿、蓝之分,亮度分普亮、高亮、超亮三个等级,常用的封装形式有三类:0805、1206、1210 二极管:根据所承受电流的的限度,封装形式大致分为两类,小电流型(如1N4148)封装为1206,大电流型(如IN4007)暂没有具体封装形式,只能给出具体尺寸: X 3 X 电容:可分为无极性和有极性两类: 无极性电容下述两类封装最为常见,即0805、0603; 有极性电容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称的电解电容,一般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为铝电解电容,由于其电解质为铝,所以其温度稳定性以及精度都不是很高,而贴片元件由于其紧贴电路版,所以要求温度稳定性要高,所以贴片电容以钽电容为多,根据其耐压不同,贴片电容又可分为A、B、C、D四个系列,具体分类如下: 类型封装形式耐压 A 3216 10V B 3528 16V C 6032 25V D 7343 35V

电抗器参数计算公式

电抗器参数计算公式 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360ohm 阻抗,因此: 电感量(mH) = 阻抗(ohm) ÷(2*3.14159) ÷F (工作频率) = 360 ÷(2*3.14159) ÷7.06 = 8.116mH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吋)) + ( 40 * 圈长(吋))}] ÷圈直径(吋) 圈数= [8.116 * {(18*2.047) + (40*3.74)}] ÷ 2.047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0.01*D*N*N)/(L/D+0.44) 线圈电感量l单位: 微亨 线圈直径D单位: cm 线圈匝数N单位: 匝 线圈长度L单位: 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本题f0=125KHZ=0.125 谐振电容: c 单位F 本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 值决定 谐振电感: l 单位: 微亨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电感值(H) H-DC=0.4πNI / l N= 线圈匝数(圈) AL= 感应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I= 通过电流(A) l= 磁路长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参照Micrometal对照表。例如: 以T50-52材,线圈5圈半,其L值为T50-52(表示OD为0.5英吋),经查表其AL值约为33nH L=33.(5.5)2=998.25nH≒1μH

钽电解电容封装尺寸

HOW TO ORDER Technical Data: All technical data relate to an ambient temperature of +25°C Capacitance Range:0.10 μF to 2200 μF Capacitance Tolerance:±10%; ±20% Rated Voltage (V R )?+85°C: 2.54 6.3101620253550 Category Voltage (V C )?+125°C: 1.7 2.7 4 71013172333Surge Voltage (V S )?+85°C: 3.3 5.28132026324665Surge Voltage (V S )?+125°C: 2.2 3.45813162028 40 Temperature Range:-55°C to +125°C Reliability:1% per 1000 hours at 85°C, V R with 0.1Ω/V series impedance, 60% confidence level Qualification:CECC 30801 - 005 issue 2EIA 535BAAC Termination Finished: Sn Plating (standard), Gold and SnPb Plating upon reques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millimeters (inches) For part marking see page 129 TAJ Type C Case Size See table above 106 Capacitance Code pF code: 1st two digits represent significant figures 3rd digit represents multiplier (number of zeros to follow) M T olerance K=±10%M=±20% 035 Rated DC Voltage 002=2.5Vdc 004=4Vdc 006=6.3Vdc 010=10Vdc 016=16Vdc 020=20Vdc 025=25Vdc 035=35Vdc 050=50Vdc R Packaging R =Pure Tin 7" Reel S = Pure Tin 13" Reel A = Gold Plating 7" Reel B = Gold Plating 13" Reel H = Tin Lead 7" Reel (Contact Manufacturer)K = Tin Lead 13" Reel (Contact Manufacturer) H, K = Non RoHS NJ Specification Suffix NJ = Standard Suffix — Additional characters may be added for special requirements V = Dry pack Option (selected codes only) ? General purpose SMT chip tantalum series ? 6 case sizes available ? Low profile options available ? CV range: 0.10-2200μF / 2.5-50V COMPONENT RoHS compliant.

电抗器和电容器

问:电抗器定义与作用 答: 电气回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电阻、电容和电感.电感具有抑制电流变化的作用,并能使交流电移相.把具有电感作用的绕线式的静止感应装置称为电抗器。 1、电抗器适用于无功功率补偿和谐波的治理系统中,可以改善功率因数,对谐波起滤波作用,以抑制电网电压波形畸变,从而改变电网质量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2、进线电抗器用来限制电网电压突变和操作过电压引起的电流冲击,平滑电源电压中包含的尖峰脉冲,或平滑桥式整流电路换相时产生的电压缺陷,它既能阻止来自电网的干扰,又能减少整流单元产生的谐波电流对电网的污染。 3、直流电抗器(又称平波电抗器)主要用于变流器的直流侧,电抗器中流过的具有交流分量的直流电流。主要用途是将叠加在直流电流上的交流分量限定在某一规定值,保持整流电流连续,减小电流脉动值,改善输入功率因数。 4、输出电抗器的主要作用是补偿长线分布电容的影响,并能抑制输出谐波电流,提高输出高频阻抗,有效抑制dv/dt.减低高频漏电流,起到保护变频器,减小设备噪声的作用。 5、电容器在补偿功率的时候,往往会受到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的的冲击,造成电容器损坏和功率因数降低,为此,需要在补偿的时候进行谐波治理。 1、电容器的定义 所谓电容器就是能够储存电荷的“容器”。只不过这种“容器”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电荷,而且其所存储的正负电荷等量地分布于两块不直接导通的导体板上。至此,我们就可以描述电容器的基本 结构:两块导体板(通常为金属板)中间隔以电介质,即构成电容器的基本模型。 2、电容器的作用 电容器在电子线路中的作用一般概括为:通交流、阻直流。电容器通常起滤波、旁路、耦合、去耦、转相等电气作用,是电子线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已经大行其道的 今天,电容器作为一种分立式无源元件仍然大量使用于各种功能的电路中,其在电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可 见一斑。作贮能元件也是电容器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同电池等储能元件相比,电容器可以瞬时充放电, 并且充放电电流基本上不受限制,可以为熔焊机、闪光灯等设备提供大功率的瞬时脉冲电流。电容器还常 常被用以改善电路的品质因子,如节能灯用电容器。 隔直流:作用是阻止直流通过而让交流通过。 旁路(去耦):为交流电路中某些并联的元件提供低阻抗通路。 耦合:作为两个电路之间的连接,允许交流信号通过并传输到下一级电路

最全电抗器参数计算公式总结

最全电抗器参数计算公式总结 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360ohm 阻抗,因此: 电感量(mH) = 阻抗(ohm) ÷ (2*3.14159) ÷ F (工作频率) = 360 ÷ (2*3.14159) ÷ 7.06 = 8.116mH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吋)) + ( 40 * 圈长(吋))}] ÷圈直径(吋) 圈数= [8.116 * {(18*2.047) + (40*3.74)}] ÷ 2.047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0.01*D*N*N)/(L/D+0.44) 线圈电感量l单位: 微亨 线圈直径D单位: cm 线圈匝数N单位: 匝 线圈长度L单位: 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本题f0=125KHZ=0.125 谐振电容: c 单位F 本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 值决定 谐振电感: l 单位: 微亨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电感值(H) H-DC=0.4πNI / l N= 线圈匝数(圈) AL= 感应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I= 通过电流(A) l= 磁路长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参照Micrometal对照表。例如: 以T50-52材,线圈5圈半,其L值为T50-52(表示OD 为0.5英吋),经查表其AL值约为33nH L=33.(5.5)2=998.25nH≒1μH 当流过10A电流时,其L值变化可由l=3.74(查表) H-DC=0.4πNI / l = 0.4×3.14×5.5×10 / 3.74 = 18.47 (查表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