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总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汇总一、数与运算1.数的认识: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2.顺序数的比较:大小比较、比大小的符号3.加法与减法: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加法和减法的性质、整数的加减法4.乘法与除法:乘法和除法的意义、乘法和除法的性质、整数的乘除法5.数的倍数和因数:整数的倍数、整数的因数、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6.小数: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比较、小数的四则运算7.分数: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8.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相互转化、百分数的加减乘除二、代数式和方程1.代数式的认识:代数式的定义、代数式的运算、多项式2.代数式的计算:代数式的约分、代数式的化简、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3.代数式的应用:根据实际问题编写代数式、代数式的求值4.方程的认识: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的方法5.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方程的意义、方程的实际应用6.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意义、不等式的实际应用7.解一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方程组的意义、方程组的实际应用三、数的性质和运算1.数的分类:分数、小数、整数及其运算2.数的性质: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相反数、数的绝对值、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3.定量关系:数与长度的关系、数与面积的关系、数与体积的关系4.倍数与公约数:整数的倍数和倍数的性质、整数的公约数和公约数的性质5.比例: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性质、比例的应用6.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相互转化、加减乘除百分数的方法7.降幂与乘方:降幂与升幂的意义、乘方及其运算法则、次乘方的意义和运算四、数据的应用1.数据的收集: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统计资料2.数据的整理:频数表、频数图、折线图3.数据的分析:数据的中心趋势、数据的离散程度、数据的比较4.数据的应用:数据的解读、数据的预测、数据的比较和判断五、几何基础1.点、线、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基本图形的命名2.直线与线段: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和性质3.角的认识:角的定义、角的分类、角的性质4.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5.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6.圆: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7.空间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棱台、球体等的性质六、图形的应用1.图形的绘制:使用尺规作图仪器绘制图形2.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对称、放缩等图形的变换3.图形的投影:直线的平行投影、线段的视、上、右投影、线段的和、差投影以上是小学数学中的数与代数知识点汇总,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总复习数与代数知识点与例题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整数1、数的分类:数可以分为整数和小数两种。
2、正数、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数位顺序表:数位顺序表可以帮助我们表示和读写较大的整数。
4、数的读法和写法:读法是从高位到低位,写法是从高位到低位,没有单位的数位上直接写数字0.5、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将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舍去尾数。
6、倍数和因数:自然数a和b的积c就是a和b的倍数,a和b就是c的因数。
7、2、5、3的倍数特征:2的倍数的个位数是偶数,5的倍数的个位数是0或5,3的倍数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
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同时是2、5、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且个位上是5.例3:在12、15、20、30、85、98、120、234和1200中,2的倍数有5个,5的倍数有3个,3的倍数有5个,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1个,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0个。
要使31□这个数有因数3,□里可以填2.要使43□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6.一个三位数,既有因数2和3,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120.定义:①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最小的偶数是2.②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数的奇偶性: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定义:①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像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②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像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2是唯一的偶质数。
分解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例4:在自然数1-20中,奇数有10个,偶数有10个,质数有8个,合数有12个,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有1个,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有0个。
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数与代数专题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1数的分类1.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都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有无限个。
2.正数和负数:正数和负数表示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正号可以省略,负号不可省略。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0<正数。
3.整数:负整数和自然数统称整数。
最小的一位数是1,不是0.4.小数: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0.1、0.01、0.001。
5.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
6.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三成五:35%。
[折扣]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三五折:35%。
7.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因数和倍数只针对非0自然数,如:1,2,3,…。
[因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公倍数。
[最大公因数](最大的小弟)[最小公倍数](最小的大哥)练一练:13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18和54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9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2A=2×2×3,B=2×3×5,那么A和B最大公因数是(),A和B最小公倍数是()。
3(2)2、3、5的倍数特征[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或8;[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3)奇数与偶数[含义]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指导数与代数数与代数柳树小学温国良一、数的认识,二、数的性质,三、数的运算,四、简易方程,五、解决问题,六、计量单位。
一.数的认识首先说一说第一部分:数的认识。
(投影)数的认识又包含1、数的意义,2、数的读法写法,3、数的改写,4、数的大小比较四个知识要点。
1、数的意义,数的意义中有三个主要概念:(1)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见四年上册20页)(2)小数:小数的意义:教材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四年下册50)建议:让学生自制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加强学生对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掌握,明确数位和计数单位,掌握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表略)小数的分类,小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循环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在求商的近似值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中都涉及到循环小数取近似值的问题。
(3)分数:分数的意义需要明确的是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必须重视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认识。
因为这三个知识点是完整分数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年下册典型题型:5/6吨表示(),也可以表示()。
5/6吨是一个具体的数量,从分数意义上说,它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的5份;从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上说,是表示把5吨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的1份。
(五年下60-66)分数的分类分数包括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数与代数复习知识点梳理一、数的认识1、2、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如17075400=1707.54万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近似数:17075400≈1708万3、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4、怎么比较两个数的大小:①整数的大小比较(略)②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③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的比较分子大小,异分母的先通分再比较5、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6、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末尾(注意不是小数点后)添加或减去0,小数的大小不变。
7、小数点移动对小数大小的影响: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扩大;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缩小;移动一位扩大(缩小)10倍,两位扩大(缩小)100倍······8、因数和倍数:如果一个数能表示成两个数的乘积,那么这两个数是这个数的因数,这个数是这两个数的倍数。
例:a×b=c a,b是c的因数,c是a,b 的倍数。
注:因数和倍数只针对整数来说,不包括小数,1是任何数的因数9、求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短除法,求多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者最小公倍数都可以用短除法求10、质数,合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本身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教合数。
注:1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
11、质因数:既是因数同时也是质数的12、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是奇数。
所有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0是偶数。
13、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结尾是0、2、4、6、8的数14、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是3的倍数的数15、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结尾是0或者5的数二、数的运算1、四则运算顺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 能整除a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如: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3)常用规律:①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②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③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④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⑤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⑥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一、数的大小和比较1.数的比较:数的大小关系,如大于、小于、等于。
2.数的顺序:自然数、整数、有理数的大小顺序。
二、数的性质和运算1.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
2.数的性质: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3.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4.数的整除性:倍数、约数、公因数、最大公约数等概念。
三、数的分数表示和运算1.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真分数、假分数。
2.分数与整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3.分数相比较:大小比较和等值判断。
四、数的小数表示和运算1.小数的定义:小数点的概念。
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整数、小数部分的读法和写法。
3.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化。
4.小数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五、数的倍数和约数1.倍数的概念:一个数能整除另一个数。
2.约数的概念: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3.最大公约数:两个数公共的约数中最大的那个数。
4.最小公倍数:两个数公共的倍数中最小的那个数。
六、数的代数式和数的应用1.代数式的概念: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的组合。
2.代数式的计算:代数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3.代数式的应用:通过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七、数的方程式1.方程式的概念:等号连接的代数式。
2.一元一次方程式: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3.方程式的应用:通过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八、数的图形的认识与应用1.数的图形的概念:点、线、面。
2.平凡形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等。
3.图形的属性:边、角、面积、周长等。
4.图形的运算:图形的加法和减法。
总结: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主要包括数的大小和比较、数的性质和运算、数的分数表示和运算、数的小数表示和运算、数的倍数和约数、数的代数式和数的应用、数的方程式以及数的图形的认识与应用等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计算和推理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及复习要点一、数与代数(一)整数的认识1大数的读写概念与定义:学生将进一步学习万以上数的读写,如十万、百万、千万、亿等。
例如,数字“123456789”读作“一亿二千三百四十五万六千七百八十九”。
性质:掌握大数的读写规则,理解数位顺序和分级读写的原则。
特点:大数的读写在日常生活和科学计算中经常用到,如人口统计、经济数据分析等。
例子:比较两个大数的大小:98765432和100000000。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数位顺序,发现98765432小于100000000。
2数的整除概念与定义:复习并巩固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
性质:进一步探索数的整除性质,如质数的唯一分解等。
特点:整除性质是数学基础,为后续学习分数、小数等打下基础。
例子:找出18的所有因数,学生可以发现1、2、3、6、9和18都是18的因数。
(二)小数的认识与运算1小数的意义与性质概念与定义:学习小数的基本意义,如0.1表示十分之一,0.01表示百分之一等。
性质: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如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运算等。
特点:小数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表达方式,如商品价格、身高测量等。
例子: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0.3和0.25。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0.3大于0.25。
2小数的运算方法: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掌握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特点:小数运算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如计算折扣后的价格、计算平均成绩等。
例子:计算两个小数的加法:0.6 + 0.45 = 1.05。
学生需要注意小数点后的数字相加,并正确处理进位。
二、图形与几何(一)线与角1线的认识概念与定义:复习直线的性质,如直线是无限延长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
性质:了解直线的基本性质,如直线的平行、垂直等。
特点:线的认识是几何学习的基础,为后续学习复杂图形打下基础。
例子:在一张纸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它们就是平行的。
2角的认识概念与定义:学习角的定义,如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形成的图形。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汇总(一)数的认识1整数【正数、0、负数】一、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和1、2、3……都是自然数。
自然数是整数。
二、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三、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
“+4”读作正四。
“-4”读作负四。
+4也可以写成4。
四、像 +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五、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六、通常情况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数表示,比海平面低用负数表示。
七、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八、通常情况下,上车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人数用负数表示。
九、通常情况下,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十、通常情况下,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用负数表示。
2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一、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二、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三、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四、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五、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六、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七、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
八、求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1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2根据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九、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3分数【真分数、假分数】一、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汇总(一)数的认识1整数【正数、0、负数】一、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和1、2、3……都是自然数。
自然数是整数。
二、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三、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
“+4”读作正四。
“-4”读作负四。
+4也可以写成4。
四、像 +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五、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六、通常情况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数表示,比海平面低用负数表示。
七、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八、通常情况下,上车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人数用负数表示。
九、通常情况下,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十、通常情况下,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用负数表示。
2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一、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二、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三、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四、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五、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六、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七、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
八、求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1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2根据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九、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3分数【真分数、假分数】一、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数与代数一~六年级知识整理一年级数与代数知识:1. 认识自然数和数码2. 掌握数码排列规律,能正确地快速读数3. 理解相邻数的大小关系4. 掌握小学加减法口诀5. 了解算术符号加减号“+”、“-”及其意义6. 掌握简单的加减运算,如两位以内的整数加减,数的加减法性质等二年级数与代数知识:1. 认识三位数及其数码组成2. 熟悉三位数的大小关系,掌握三位数的快速读法3. 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概念和方法4. 掌握加减法的应用,如个位进一、十位进一等5. 掌握算式中加减法符号的使用6. 通过口算、试算等方式,巩固加减法的基本技能三年级数与代数知识:1. 认识千位数及其数码组成2. 掌握千位数的大小关系,掌握千位数的快速读法3. 熟练掌握两位数、三位数的加减法4. 掌握乘法计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5. 掌握小学乘法口诀,并灵活运用在口算中6. 向下认识十进位的含义和作用,认识百位、千位的作用四年级数与代数知识:1. 熟练掌握四位数加减法和三位数乘法2. 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3. 熟练使用小学乘法口诀计算两位数相乘、三位数乘以一位数4. 熟练掌握一些较复杂算式的计算方法和应用5. 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6. 理解分数的大小关系、分数的加减法和数值的意义五年级数与代数知识:1. 掌握整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并理解正负数的意义2. 掌握整数的加减法,如整数加减、正数和负数相加等3. 掌握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如乘以整数、乘法率等4. 掌握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小数加减法5. 了解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6. 掌握代数式与实际问题的联系,能应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六年级数与代数知识:1. 掌握分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分式的加减法和乘除法2. 掌握分式与实际问题的联系,能应用分式解决实际问题3. 掌握多项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多项式的加减法和乘法4. 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如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5. 了解简单数学函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6. 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大全数学是一门学科,其中包含了许多与数和代数相关的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与代数是他们日常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小学数学中与数与代数相关的重要概念和技巧。
一、基础数学知识1. 数的概念:数用来表示事物的多少,分为整数、分数和小数等不同类型。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小数是指有限或无限循环小数。
2. 数的比较与排序:学习如何比较大小,使用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进行数的比较;学习如何按照大小排序一组数。
3. 数的运算:学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性质,掌握基本的运算技巧与口算能力。
4. 四则运算: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联合运算,灵活运用这些运算进行复杂的计算。
5. 数的倍数与因数: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学习如何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掌握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
二、代数知识1. 代数符号:学习代数术语和代数符号的含义及使用方法,如:求和、求差、乘号、除号、等号等。
2. 字母代数:引入字母代表数,学习字母代数的含义和运算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代数运算。
3. 简单方程:学习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基本方法,掌握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技巧,如:凑项法、配方法等。
4. 分式运算:理解分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进行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学习简单分式方程的解法。
5. 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学习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的方法,掌握公式展开与因式分解的技巧,如:二次方三项式的展开、二次差平方公式等。
三、数与代数技巧1. 应用题解决思路: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培养灵活运用数与代数知识的能力。
2. 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发展逻辑思维,训练运用数与代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综合运用: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数与代数知识,解决综合性的数学问题,提高综合运算能力。
总结:小学数学的数与代数知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数与代数是六年级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整数、分数、小数、比例、百分数、图形的数和代数表达式等。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
1.整数:整数是指包括自然数、零及其相反数的数,用...,-3,-2,-1,0,1,2,3,...表示。
在六年级中,主要学习整数的加减运算及应用,包括同号数相加、异号数相加、整数的乘法和除法等。
2.分数:分数是指一个整体被等分成若干个部分中的一部分,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等分出来的部分数,分母表示整体等分的份数。
六年级数学主要学习分数的加减运算、乘法和除法,以及与整数和小数的换算等。
3.小数:小数是指分数的分母为10的整数次幂的简化形式,可以用有限位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
六年级数学主要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比较及应用问题等。
4.比例:比例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之间的等比关系,可以用分数或冒号表示。
六年级数学主要学习比例的意义、比例的计算以及与百分数的关系等。
5.百分数:百分数是指百分之一,常用来表示一个数相对于100的大小,用百分号表示。
六年级数学主要学习百分数的表示、计算和应用,包括百分数的转化、求比例和百分数的问题等。
6.图形的数:图形的数是指将平面图形或空间图形抽象为一种特定的数,用来表示图形的特征。
六年级数学主要学习图形的数的计算、图形的数与图形的关系及应用问题等。
7.代数表达式:代数表达式是用字母或符号表示数的表达式,常用于简化计算和求解问题。
六年级数学主要学习代数表达式的表示、展开和化简,以及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
以上是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中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运算的技巧。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总复习一、数与代数1.1《数的认识》知识点(一)数的认识第1节. 整数知识点1:小学阶段学过的数小学阶段学过的数有整数和分数,百分数、小数都是特殊的分数。
而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正整数和零统称为自然数。
比零小的整数称为负整数。
所有的数都能在直线上表示出来,正数在零的右边,负数在零的左边。
知识点2:分数和负数的产生数是根据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需要产生的,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又创造并引入了许多新的数,如分数、负数等。
注意:0既是自然数又是整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知识点3:整数的具体意义整数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车次、年龄、长度、面积、质量、年份等数量的大小。
知识点4:整数数位顺序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小学阶段把整数的数位从低位到高位分为三级,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级、万级、亿级。
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
知识点5: 0的认识“0”的含义: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但并不是说“0”只表示没有物体,它还有多方面的含义。
比如在表示温度时,它是正负温度的分界线;在刻度尺上,它是起点;在计数中,“0”起占位作用。
还可以从运算的角度认识“0”,如任何数加“0”都等于原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不能作除数……知识点6: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有两种情况:(1)比较它们的位数,位数多的比较大。
(2)数位同样多的情况下必须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地比较。
知识点7: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的定义:自然数a(a≠0)乘自然数b(b≠0),所得的积c就是a和b的倍数,a和b就是c的因数。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归纳汇总数与代数是小学数学的一大重要内容,它包括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数的应用以及代数的基础知识。
下面将对小学数与代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汇总。
一、数的认识1.自然数:自然数是最基本的数,包括0和正整数。
2.整数:在自然数的基础上添加了负整数。
3.分数:分数是整数除法的结果,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4.小数:小数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统称。
5.百分数:将数值表示为百分数形式。
6.负数:负数是表示比零更小的数。
二、数的运算1.加减运算:加法是将两个数的值进行相加,减法是用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
2.乘除运算: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除法是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3.乘方运算:乘方是一个数自乘若干次。
4.多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多位数的运算需要先进行位数对齐再进行运算。
5.逆运算:加法的逆运算是减法,减法的逆运算是加法,乘法的逆运算是除法,除法的逆运算是乘法。
三、数的应用1.排列与组合:排列是指从给定的元素中按照一定规则选取若干个元素进行排序,组合是从给定的元素中按照一定规则选取若干个元素不进行排序。
2.数据统计: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画图以及数据的分析与总结。
3.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4.画图:小学数学中常常涉及到的画图内容包括直线、曲线、圆、矩形、三角形、长方体等。
四、代数的基础知识1.代数式:代数式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式子。
2.字母代数式:用字母代表数的代数式。
3.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代数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4.代数方程与解方程:代数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方程是求方程的解。
5.代数不等式:代数不等式是含有不等号的代数式。
6.平方与平方根:平方是一个数自乘两次,平方根是一个数的的算术平方根。
7.正比例与反比例:正比例是两个量成正比,反比例是两个量成反比。
8.函数与方程:函数是两个变量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以上就是小学数与代数的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汇总。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深入学习高中阶段的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
在五年级数学学习中,数与代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五年级数与代数的主要知识点整理:
1. 整数:学习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及其在数轴上的表示。
掌握整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和加减运算规则。
2. 分数:学习分数的概念,包括分子、分母和分数的大小比较。
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和简化分数的方法。
3. 小数:学习小数的概念和常见的小数形式。
掌握小数与分数之间的相互转换和小数的加减运算。
4. 数字排列:学习数字的排列顺序和大小比较。
掌握数字排列的规律和应用。
5. 算式解决:学习解决四则运算的算式,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掌握算式的计算顺序和运算规则。
6. 简单方程:学习简单方程的概念和解决方法。
掌握代数式与方程
式的转换和代数式的计算。
7. 图表分析:学习通过图表和图形解决问题的方法。
掌握读取和分析图表、图形的能力。
8. 问题解决:学习通过数与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以上是五年级数与代数的主要知识点整理。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建立坚实的基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一、数与代数1. 数的认识定义:千以内的数:学生应能熟练地数出千以内的数,并理解这些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数的组成:了解每个三位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如257由2个百、5个十和7个一组成。
性质:数的顺序:例如,567比500大,但比600小。
数的比较:能够直接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例子:说出下一个数和前一个数:如果现在是325,那么下一个数是326,前一个数是324。
2. 加法和减法定义:加法: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的运算。
性质:加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的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减法的性质:a - b = a + (-b)。
例子:计算:237 + 459 = 696,696 - 459 = 237。
实际应用:如果你有300元钱,又买了218元的玩具,你现在还有多少钱?3. 乘法和除法定义:乘法:表示重复加法的运算。
除法: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的运算。
性质:乘法的交换律:a × b = b ×a。
乘法的结合律:(a ×b) × c = a ×(b ×c)。
乘法的分配律:a ×(b + c) = a × b + a ×c。
除法的性质:a ÷ b = c 表示a被b除,商为c。
例子:计算:3 × 4 = 12,12 ÷ 3 = 4。
实际应用:如果你有6组小朋友,每组4人,总共有多少人?二、空间与图形1. 平面图形的认识定义: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四边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的图形。
圆形:所有点到中心距离都相等的图形。
性质: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数与代数复习知识点梳理
一、数的认识
1、
2、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如17075400=1707.54万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近似数:17075400≈1708万
3、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
4、怎么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①整数的大小比较(略)
②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
③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的比较分子大小,异分母的先通分再比较
5、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6、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末尾(注意不是小数点后)添加或减去0,小数的大小不变。
7、小数点移动对小数大小的影响: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扩大;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缩小;移动一位扩大(缩小)10倍,两位扩大(缩小)100倍······
8、因数和倍数:如果一个数能表示成两个数的乘积,那么这两个数是这个数的因数,这个数是这两个数的倍数。
例:a×b=c a,b是c的因数,c是a,b 的倍数。
注:因数和倍数只针对整数来说,不包括小数,1是任何数的因数
9、求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短除法,求多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者最小公倍数都可以用短除法求
10、质数,合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本身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教合数。
注:1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
11、质因数:既是因数同时也是质数的
12、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是奇数。
所有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0是偶数。
13、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结尾是0、2、4、6、8的数
14、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是3的倍数的数
15、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结尾是0或者5的数
二、数的运算
1、四则运算顺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
2、小数乘、除法:小数乘、除法和整数乘、除法运算方法类似,可以把小数看成整数,运用整数乘除法计算出来。
3、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4、运算定律:①加法交换律:a+b=b+a
②加法结合律:(a+b)+c=a+(b+c)
③乘法交换律:a×b=b×a
④乘法结合律:(a×b)×c=a×(b×c)
⑤乘法分配律:a×c+b×c = (a+b)×c
5、添括号及去括号对于运算顺序的影响:当式子中只有同级运算时,那么如果括号前是加法或者乘法时,去括号,括号内符号不改变;如果括号前是减法或者除法时,去括号,括号内符号改变。
如果所添加的括号前面是加法或者乘法是,括号内符号不改变,如果所添加括号前是减法或除法时,括号内符号改变。
三、式与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把字母作为一个未知数把数量关系简明地表达出来。
例如:
用字母a表示每本书的单价,买3本应付的价钱可以写成3a
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注意:方程有两个条件:①是等式②含有未知数。
同时满足才能叫方程
3、全部方程都是等式,不是全部等式都是方程。
4、解方程原理:天平原理,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
没有意义),等式依然成立
5、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求方程
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6、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定律在方程也适用。
例如:乘法分配律3×(x+2)=5
3x+6=5
7、方程的检验:把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求得等号两边的值相等则正确,不相
等则不正确
8、列方程解应用题步骤:
(1)找未知数,用x表示,一般设问题为未知数
(2)找等量关系并列方程。
与公式挂钩,例如:速度×时间=路程
(3)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4)检验
四、常见的量
1、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2、重量单位:克g,千克kg
3、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²,平方分米dm²,平方米m²,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4、体积单位:立方厘米cm³,立方分米dm³,立方米³
5、容积单位:毫升ml,升L
6、时间单位:秒s,分min,小时h,日,月,年,世纪
7、速度单位:千米每小时km/h,米每秒m/s
五、比和比例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例如1:2=2:4
②组成比例的4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③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④已知比例中的任意三项,可以求出比例中的第四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解比例
2、比、除法和分数的联系
3、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对应值的比值一定,那么这两个量叫正比例的量,可表示为x
y =k (常数) 4、反比例:如果两个数的积一定,那么他们叫做反比例的量,可表示为xy=k
5、比例的运用:①比例尺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 ②比例求量 根据几个量比,求出各个量所占总量的份数,用 总量乘以所占份数等于所求量
③单位“1”的运用
六、数学思考
1、找规律 2.简单推理 3.组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