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行业云平台解决方案

医疗行业云平台解决方案

医疗行业云平台解决方案
医疗行业云平台解决方案

医疗行业云平台解决方案

目录

一、行业现状 ..................................................................................... - 1 -

1.1、传统IT架构面临的挑战............................................................ - 2 -

1.1.1、总体拥有成本高 (2)

1.1.2、服务器利用率低 (2)

1.1.3、缺乏灵活性 (3)

1.1.4、高可用性问题 (3)

二、现状分析及需求...................................................................... - 3 -

2.1、行业背景 (3)

2.2、客户现状 (4)

2.3、客户需求 (4)

三、解决方案综述.......................................................................... - 5 -

3.1、服务器虚拟化网络拓扑图 (6)

3.2、详细设计 (7)

3.2.1、硬件设计 ............................................................................................- 7 -

3.2.2、存储设计............................................................................................- 8 -

3.2.3、网络设计......................................................................................... - 12 -

3.2.4、软件设计......................................................................................... - 14 -

3.2.5、产品选型......................................................................................... - 19 -

四、解决方案目标........................................................................ - 20 -

五、解决方案优势........................................................................ - 21 -

5.1、提高管理性 (21)

5.1.1、提升运维效率................................................................................. - 22 -

5.1.2、改善服务等级................................................................................. - 22 -

5.2、降低成本 (22)

5.2.1、前期构建成本 ................................................................................. - 22 -

5.2.2、运营中功耗成本............................................................................. - 22 -

5.2.3、管理成本......................................................................................... - 23 -

5.3、简化部署 (23)

5.4、可靠的IT支撑平台 (23)

5.4.1、故障可恢复性................................................................................. - 23 -

5.4.2、HA集群 ............................................................................................ - 24 -

5.4.3、动态迁移......................................................................................... - 24 -

5.5、无缝升级 (24)

5.6、提高资源利用率 (24)

5.7、提高容灾能力,保证业务连续性 (24)

5.8、安全性 (25)

5.9、灵活扩展 (25)

六、产品解决方案价值和收益 .................................................... - 25 -

6.1、决策层 (26)

6.2、IT运维管理部门 (27)

七、竞争优势 ............................................................................... - 28 -

八、产品简介 ............................................................................... - 28 -

8.1、云计算简介 (28)

8.1.1、基础架构虚拟化............................................................................. - 30 -

8.1.2、桌面虚拟化..................................................................................... - 33 -

一、行业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医院逐渐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对医疗信息系统越来越依赖,对IT技术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今,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病患,每天都需要借助信息系统的辅助支持完成日常工作和就诊。与其它行业相比,医院的信息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存在:

1、医院信息系统分类多。在医院内部,信息系统有医疗业务信息系统、办公信息系统、科研信息系统、教学信息系统等。

2、业务连续性要求高。医疗机构的特点是24小时营业,其它行业一般都有停止营业休息时间,而医院没有,医院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信息系统保持正常运行状态。

3、系统缺少维护时间。由于缺少维护时间,造成信息系统很多时间是带故障运行,容易造成信息系统出现灾难性故障。

4、排除故障时间要求短。由于医院业务连续性要求高,在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时必须在最适时排除故障,恢复正常医院业务活动。

因此,目前信息系统的故障率、不稳定性和不可用性是威胁医院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任何人为或自然因素所导致的应用或系统中断,都会造成医院巨大的经济和名誉损失及严重的法律后果,而建立健康的医院信息系统则是保障医院信息安全、高效的关键所在。

传统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模式中,HIS、PACS、LIS、RIS、电子病历、社会保险等系统是在不同时期分批建成的,各系统的数据处于分散存储状态,存储方式

与存储介质也各不相同。这种分散式布局的服务器和存储架构维护不便且成本高昂,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在资源利用上也难以实现共享与平衡。因此,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迫切需要搭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平台,既有利于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又能大幅度地降低数据中心运营成本和总体拥有成本,从而更好地承载医院的应用。同时,随着医院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新的应用不断部署,意味着服务器数量的增加,随之而来的高功耗使数据中心在电源布线、机房通风、空调散热等方面面临更大压力。此外,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医院在未来还将持续发展其他应用,系统必将不断扩容。如果购买新设备进行扩容,新的应用系统如何在新设备上稳定运行是异常棘手的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应用的灵活配置并最大限度地缩短部署新应用的时间,同样是构建新一代数据中心面临的巨大挑战。

1.1、传统IT架构面临的挑战

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业务变化,IT基础设施会因新增加的应用和计划外的增长变得复杂,每次当您面临新需求、新应用时,您就会增加一台服务器。每增加一台新服务器,就会需要更多的空间、电源、散热、网络接口、数据存储以及管理员工。服务器数量蔓延,规模日益庞大,导致IT成本难以控制。而现有服务器的利用率低,只有5%-10%;IT基础架构对业务需求反映不够灵敏,不能有效地调配系统资源适应业务需求。具体来说,企业的IT基础架构正面临如下一系列问题。

1.1.1、总体拥有成本高

服务器数量增多,直接带来采购成本的增加,数据中心的复杂度不断提高,难于管理,导致管理成本增加,运行成本增加,包括服务器电力成本、机房空间及冷却系统耗电等。

1.1.2、服务器利用率低

服务器都是单机运行,有些服务器工作负载很重,而有些服务器工作负载很

轻,服务器资源不能被合理、高效利用。

1.1.3、缺乏灵活性

安装部署新的服务器、网络、存储和应用的时间过长,上线之前要做复杂的硬件平台测试。在原有服务器的升级过程中,原有应用系统迁移到新硬件平台时无法完美兼容,不能对新业务系统上线与原有系统迁移做出灵活快速的响应。

1.1.4、高可用性问题

当服务器或核心业务升级时,核心业务和服务器不得不停机,无法保证24小时运行;使用传统方式部署服务的高可用性,最终也取决于硬件平台支撑,不仅要购买同样配置性能的硬件设备,而且还需要购买专业的负载均衡设备。

云计算虚拟化打破了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网络、数据和应用中的物理设备障碍,降低了动态基础架构的总体拥有成本,提高了应用的稳定和灵活性。实施服务器虚拟化可以帮您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二、现状分析及需求

2.1、行业背景

医疗行业可能是让大数据分析最先发扬光大的传统行业之一。医疗行业早就遇到了海量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挑战,而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医疗信息化发展,这使得很多医疗机构有资金来做大数据分析。因此,医疗行业将和银行、电信、保险等行业一起首先迈入大数据时代。麦肯锡在其报告中指出,排除体制障碍,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美国的医疗服务业一年创造3000亿美元的附加价值。基于疗效的研究包括比较效果研究(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Research,CER)。研究表明,对同一病人来说,医疗服务提供方不同,医疗护理方法和效果不同,成本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精准分析包括病人体征数据、费用数据和疗

效数据在内的大型数据集,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临床上最有效和最具有成本效益的治疗方法。医疗护理系统实现CER,将有可能减少过度治疗(比如避免那些副作用比疗效明显的治疗方式),以及治疗不足。从长远来看,不管是过度治疗还是治疗不足都将给病人身体带来负面影响,以及产生更高的医疗费用。

2.2、客户现状

传统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模式中,HIS、PACS、LIS、RIS、电子病历、社会保险等系统是在不同时期分批建成的,各系统的数据处于分散存储状态,存储方式与存储介质也各不相同。这种分散式布局的服务器和存储架构维护不便且成本高昂,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在资源利用上也难以实现共享与平衡。因此,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迫切需要搭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平台,既有利于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又能大幅度地降低数据中心运营成本和总体拥有成本,从而更好地承载医院的应用。同时,随着医院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新的应用不断部署,意味着服务器数量的增加,随之而来的高功耗使数据中心在电源布线、机房通风、空调散热等方面面临更大压力。此外,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医院在未来还将持续发展其他应用,系统必将不断扩容。如果购买新设备进行扩容,新的应用系统如何在新设备上稳定运行是异常棘手的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应用的灵活配置并最大限度地缩短部署新应用的时间,同样是构建新一代数据中心面临的巨大挑战。

2.3、客户需求

因此,XX医院此次项目建设需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ERP系统,保障数据安全

本项目拟在XX医院部署ERP系统,ERP系统约含有7-8个业务模块,各下属单位共享使用此套ERP系统;同时,为了保证数据安全,配置2台存储阵列互为备份。

(二)数据中心建设向云计算平台过渡

在进行ERP系统建设时,采用时下先进的虚拟化技术,将整套ERP系统部署在虚拟环境下,进而达成如下需求:

1.减少机房空间占用

2.提高单台服务器的使用效率

3.提高业务系统的RAS特性

4.减少IT管理员的日常维护工作

5.降低硬件采购成本

6.节能、绿色、环保

(三)加强终端管理、便捷运维

三、解决方案综述

因此,我们要对基础设施进行虚拟化,形成动态的虚拟资源池。虚拟资源服

务层利用虚拟机技术在软、硬件之间引入虚拟化层。虚拟化层可以应用独立的运行环境,避免因为硬件资源差异引起的问题,同时支持硬件资源的共享和多次利用,为医生提供个人的独立环境,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也节省了很多麻烦。服务器虚拟化是把相关的服务器物理资源抽象成对应的逻辑资源,从而让一台服务器变成了几台不同的,不受物理上的界限,从而提高基础设层资源的使用率,相应的就简化了系统管理。存储虚拟化可以把物理存储拟化为逻辑存储,用户只访问逻辑存储,从而实现对分散的不同级别的存储系统整合。网络的虚拟化是从物理的网络元素中通过软件的抽象,从而分离出网络流量的这么一种方式,在一个物理网卡上虚拟出多个逻辑独立的网卡,使每个虚拟网卡具有独立的MAC地址。在虚拟化技术基础上整合收集资源,建立医疗私有云平台,方便医院的日常医疗工作。

3.1、服务器虚拟化网络拓扑图

虚拟化架构图

节点浏览器节点节点节点节点节点节点节点节点节点节点节点

在系统启动或其他情况也不会超过30%,一般最大峰值时也不会超过70%。

有服务器虚拟化经验推断,一台主流两路PC服务器可以承担3-8个应用系统在其上运行,那么本项目总共有10个应用系统,则需要2-3台主流2路PC服务器,考虑到硬件资源需具备一定的冗余能力,加上应用系统中有数据库系统,因此我们推荐采用4台2路PC服务器构建服务器虚拟化资源池。同时配置一台入门级服务器作为虚拟化管理平台。

注:以上情况也是对目前系统的预估,更为实际的做为应该是对每台物理服务器进行一段时间的监控(3天~7天),查看其资源利用率的使用情况,这样对于虚拟机的规划来说会更加准确。

3.2.1.2、内存容量估算

根据应用系统的实际需要进行配置,一般推荐CPU核数/内存比为1:4或1:8,然后再根据单条内存容量和内存槽位数来综合配置内存容量。

3.2.1.3、服务器整体资源估算

根据前两节对服务器CPU和内存的估算,此次项目总共需要8颗主流8核Intel处理器,总计512内存。以两路服务器计算,总共需要4台物理服务器承载10个应用系统。

3.2.2、存储设计

3.2.2.1、存储描述

虚拟桌面环境不同场景的IOPS需求:

不通磁盘接口类型所提供的IOPS

本项目中预计桌面500个,按知识性办公桌面对IOPS的需求计算,约需要4500~8000IOPS,由于本项目对磁盘IOPS要求较高,因此在选择磁盘阵列磁盘时推荐选择SAS 15K rpm磁盘。或者在磁盘阵列中通过SSD硬盘与SATA硬盘结合方式满足本项目对IOPS的要求。

在本方案中,我们建议统一共享存储平台,即使用磁盘阵列存放所有的虚拟机文件和硬件数据文件,这样设计的好处是:

1)只用当所有数据都放在存储设备上才能实现vServer高级功能中的ELM

(虚拟机在线迁移)、HA(高可用)、DRS(动态资源调度)等诸多虚拟

化特性。

2)所有数据虚拟机和数据都存储在同一存储设备上,可以方便对数据进行

管理。

3)所有的虚拟机和数据都部署在存储设备上,对于服务器的依赖性降低,

一旦物理服务器出现问题,不影响虚拟机和数据的使用,同时存储的可

靠性一般都再5个“9”,远超服务器的可靠性。

4)所有的虚拟机和数据都部署在存储设备上,可通过网络对虚拟机和数据

进行备份。

除了部署统一共享存储设备之外,还需要考虑传输媒介,目前主流的数据传输媒介为存储光纤(FC)、千兆网络(NAS或ISCSI)、万兆光纤(ISCSI或FCOE),千兆网络用于虚拟化环境中的传输媒介并不能满足其对传输性能要求,而且也容易造成与业务网络的冲突,而万兆光纤价格又太过昂贵,所以本项目中建议采用单独网络实现服务器与存储设备间的传输网络,即存储光纤网络- FC SAN,目前主流的传输速度为8Gb/sec,同时为保证今后随着物理服务器的增加对整个存储网络造成扩展性的瓶颈,还建议选择光纤交换机做为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间的中转站,为日后的服务器扩展及备份设备的增加留出更多余地。

3.2.2.2、存储容量计算

光纤存储

按照用户需求,本次光纤存储配置15T容量空间。

服务器本地存储

通过SSD缓存加速技术,将两块240GB SSD作为缓存结合1TB SATA盘提高本地存储读写速率。

RAID组划分

对于存储Raid级别应根据应用的需要设置,如对于随机读写的数据库如SQL 数据库,建议在存储级别采用RAID10结构。应用系统建议在存储级别采用RAID5结构。

3.2.2.3、传输媒介和设备选择

除了部署统一存储设备之外,还需要考虑传输媒介,目前主流的数据传输媒

介为存储光纤(FC)、千兆网络(NAS或ISCSI)、万兆光纤(ISCSI或FCOE),千兆网络用于虚拟化环境中的传输媒介和业务数据传输,很容易造成与业务网络的冲突,而万兆光纤价格又太过昂贵,所以本方案中建议采用单独网络实现服务器与存储设备间的传输网络,如存储光纤网络FC SAN或者已经进行Vlan隔离的千兆网络环境,同时为保证今后物理服务器的增加不会对整个存储网络造成扩展性的瓶颈,还建议选择光纤交换机或独立的网络交换机做为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间的中转站,为日后的服务器扩展及备份设备的增加留出更多余地。

所以,本方案中,建议分别采用2台光纤交换机或单独的网络交换机连接物理服务器形成具有冗余SAN网络,连接示意图如下:

磁盘阵列1

磁盘阵列2

存储网络连接示意图

根据前面章节所述,此次桌面云平台共有14台物理服务器需要连接共享存储,因此,单台光纤交换机至少需要15个端口,由于光纤交换机一般为4/8口激活,所以此次光纤交换机建议采用24端口8Gb FC接口光纤交换机,其中16

端口激活(包含SFP模块)。

3.2.3、网络设计

3.2.3.1、网络划分

根据最佳实践和以往项目经验,建议将业务系统所在业务网络和虚拟机主机管理端口以及管理服务器使用的管理网络隔离开来,防止业务网络和管理网络混淆带来的风险,并降低网络广播风暴。方案中通过在业务网络之外为管理网络单独划分VLAN的方式实现网络分段。

存储网络建议采用单独的存储网络降低存储数据对业务网络带来的交换压力。

所有主机管理端口及虚拟机端口需要配置IP地址,将主机的管理端口地址和ECenter Server等用于架构管理的服务器地址划分为一个管理VLAN。

虚拟环境网络划分示意图

虚拟交换机Switch A用于主机服务器管理

虚拟交换机SwitchB用于虚拟机迁移(本项目使用千兆网络)

虚拟交换机SwitchC用于业务网络连接(本项目使用万兆网络)

3.2.3.2、物理主机网络部署

根据最佳实践,网络架构应该满足如下要求:

?管理网络、ELM在线迁移网络、虚拟机对外提供服务的网络,三者应该各自独立。

?对于每个虚拟交换机vSwitch建议应该至少配置两个上行链路物理网络端口。

?对于多网口的冗余配置应该遵循配置在不同PCI插槽间的物理网卡口之间。

?对于物理交换网络也应该相应的进行冗余设置,避免单点故障。

?建议采用千兆以太网交换网络,避免网络瓶颈。

?对于吞吐量大和高并发网络带宽使用要求的情况,可以考虑采用10GbE,不过采用万兆网络在适配器和交换机上的投入成本也会相应增加。简单

的方法是通过在虚拟机网络vSwitch或在vServer管理平台上通过对多

块1GbE端口捆绑负载均衡实现。

在本次虚拟化环境中,物理服务器一般集成2个千兆网口,建议额外增加2块千兆双口网卡,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虚拟交换机的双端口冗余,本方案建议通过在vSwitch交换机层面配置双网卡的负载均衡或主备切换策略,负载均衡策略可以基于虚拟机

源地址活目标地址IP哈希值,也可以设置为基于MAC地址哈希值。

?对于虚拟机应用的网络,为了确保虚拟机在执行了ELM迁移到另一物理主机保持其原有的VLAN状态,建议根据实际需要在虚拟交换机端口

启用802.1q的VLAN标记(VST)方式;采用此方式的可以确保迁移主

机可以保留原有的网络配置如网关等,并且建议在网络设置中启用通知

物理交换机功能,该功能可以确保迁移主机通过反向ARP通知物理交

换机虚拟机端口的更改,确保新的用户会话可以被正确建立。

3.2.4、软件设计

软件架构示意图

3.2.

4.1、需要考虑的因素

随着虚拟化的普及应用,人们可能会产生这种想法:我们应用了它,它就能够带来好处。抱有这种想法是十分危险的,因为绝大多数的虚拟化用户并不确定他们的虚拟化项目是否成功。虚拟化项目与用户目前正在实施的其他大型IT项目不同:虚拟化项目需要谨慎地计划、树立明确的目标以及可靠地执行才能真正发挥虚拟化技术的优势。实施虚拟化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性能

为什么处理损耗如此重要?因为它影响应用程序的性能,并最终影响终端客户的满意程度。如果虚拟化基础架构的处理损耗较高,那只能运行非产品级或不太重要的应用服务。由于产品不同,虚拟化解决方案的处理损耗从1%到最多60%。虚拟化的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差异很大,有的能够做到接近原始物理环境下运行

的效率,有的则低劣到终端用户所难以接受的程度。同一虚拟化技术路线的不同产品性能也有很大差异,但通常来说,虚拟化硬件会造成较大的性能损耗,但操作系统虚拟化性能损耗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管理工具

许多组织采用虚拟化项目是因为他们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因为这些数据中心的硬件仅有15%—20%的利用率。虽然硬件和环境的成本本身已经相当可观,但管理成本中更大的部分仍然是来自于服务器的管理成本。管理性任务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更新、打补丁、备份、安装、开通和应用管理等等。因此对于虚拟化基础设施的管理而言,管理工具就更加重要,只有很好地进行资源的管理和监控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地利用虚拟服务器的资源。

每种虚拟化解决方案能提供的管理工具都很不相同。一些虚拟化解决方案几乎没有什么管理工具,而且使用非常受限制。某些特定的虚拟化解决方案提供很多优秀的工具集,并和产品放在一起以优惠价打包促销。但某些工具却非常的贵,常常是按可选择的产品组件的价格进行销售。

将物理服务器迁移到虚拟服务器是非常复杂的工作,以至于经常令管理人员望而却步,特别涉及到用户关键业务系统时更是如此。大多数虚拟化软件厂商提供迁移工具,而且某些厂商不仅提供从物理服务器到虚拟服务器的迁移工具,他们还提供虚拟环境间甚至从虚拟服务器迁移到物理服务器的迁移工具。在物理服务器到虚拟服务器的迁移过程中,预估物理服务器的资源使用率趋势并以此为基础配置够用的虚拟服务器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甚至要高于将数据迁移到可靠的虚拟服务器时的要求。仅有非常有限的P2V(Physical to Virtual的简称)工具具有预估资源使用趋势的能力。

?平台支持

虚拟化技术将虚拟服务器从其下的硬件中抽象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虚拟基础结构可以支持任何硬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硬件虚拟化和并行虚拟化必须支

持从cpu芯片到显卡等计算机的所有硬件。而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建立在标准的操作系统之上,因此自然而然的支持操作系统支持的所有硬件,所以操作系统虚拟化产品部署过程更容易。某些虚拟化技术除了支持基本的硬件,还有充分利用所有硬件的能力,包括支持VT、AMD-V、64位处理器,直到64路CPU和2TB 的内存。

?迁移

虚拟化技术将虚拟服务器从硬件中抽象出来,这样做最大好处是虚拟服务器可以在不同物理服务器中来回迁移。迁移能力允许将虚拟服务器克隆出来,或从一台物理服务器迁移到另外一台。迁移的好处包括:

?消除由于硬件升级或出现问题时造成的宕机时间

?避免软件更新时的停机时间

?可以按需求将虚拟服务器迁移到更强或更弱的服务器上

许多虚拟化解决方案拥有克隆或迁移能力,但他们在软件功能、限制和成本方面有相当大的差异。高端的零宕机解决方案迁移成本极高且需要SAN集中存储设备的支持,而迁移作为虚拟化操作系统软件的基本功能,提供了另外一种可以在任何联网的服务器之间进行的低成本零宕机迁移解决方案。在做服务器迁移时,您需要评估迁移的重要性,明确怎样迁移才能更适应您的企业应用环境。

?资源管理

各种不同的虚拟化技术对服务器资源分配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硬件虚拟化技术和并行虚拟化技术将虚拟出的硬件资源分配给不同的虚拟服务器使用。这两种技术在分配和更换硬件资源方面的灵活性有所不同。某些资源是动态的可以实时更新,而其他资源可能需要重起服务器或至少中断虚拟服务器。实际上这两种技术为虚拟服务器分配的是虚拟资源,虚拟的资源会有很多的限制,比如可以用于分配的CPU和内存资源总是有限的。

操作系统虚拟化对资源的管理是非常灵活的,允许在不中断应用服务或虚拟服务器情况下实时更新资源。

?隔离和安全

对于隔离和安全问题,每种虚拟化技术的处理方式都不同。虚拟化解决方案最基本的组件就是分区。所有虚拟计算机必须完全的隔离,这样进程、动态连接库及应用程序才不会影响同一台服务器的其他虚拟服务器上的应用。

相对于普通服务器,由于虚拟化技术改变了访问节点和不同的组件,所以不太可能对于虚拟服务器的实施常规性攻击。同隔离一样,对于同一台物理服务器上的两个虚拟服务器来说,彼此之间的安全同样重要。

?服务器利用率

许多客户采用虚拟化项目是因为服务器的使用率经常只有15%—50%。提升服务器的利用率可以显著降低数据中心的资源总拥有成本。在服务器合并项目中主要考虑的成本因素有数据中心的存储、电力和年复一年的硬件维护成本。

在评估不同虚拟化解决方案的资源利用率时,需要考虑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能够运行的虚拟服务器的数量限制。尽管所有的虚拟化技术对虚拟服务器的数量都没有限制,但在过去由于过高的额外损耗,根本就不能支持更多的虚拟服务器数量。

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在处理服务器利用率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没有限制虚拟服务器的数量,高效的架构使得在单个服务服务器上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支持更多的虚拟服务器,这无疑极大的提高了服务器的实际使用率,同时最大化服务器的性价比和投资回报率。

?开通效率

在2005年,Ideas International公司完成了一项针对服务器虚拟化的研究。这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回顾选择服务器虚拟化项目的原因是否和实际从该项目中获益的结果是一致的。研究人员惊奇的发现,最意想不到的好处居然是在服务器开通方面节约了大量时间。

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doc

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北信源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10 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webmoney 2.1问题和需求分析 2.2传统SOC 面临的问题................................................................... ...................................... 4.1资产分布式管理 104.1.1 资产流程化管理 104.1.2 资产域分布 114.2 事件行为关联分析 124.2.1 事件采集与处理 124.2.2 事件过滤与归并 134.2.3 事件行为关联分析 134.3 资产脆弱性分析 144.4 风险综合监控 154.4.1 风险管理 164.4.2 风险监控 174.5 预警管理与发布 174.5.1 预警管理 174.5.2 预警发布 194.6 实时响应与反控204.7 知识库管理 214.7.1 知识共享和转化 214.7.2 响应速度和质量 214.7.3 信息挖掘与分析 224.8 综合报表管理 245.1 终端安全管理与传统SOC 的有机结合 245.2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分层化处理 255.3 海量数据的标准化采集和处理 265.4 深入事件关联分析 275.5 面向用户服务的透明化 31云 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webmoney 前言为了不断应对新的安全挑战,越来越多的行业单位和企业先后部署了防火墙、UTM、入侵检测和防护系统、漏洞扫描系统、防病毒系统、终端管理系统等等,构建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线。然而,这些安全防线都仅仅抵御来自某个方面的安全威胁,形成了一个个“安全防御孤岛”,无法产生协同效应。更为严重地,这些复杂的资源及其安全防御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产生大量的安全日志和事件,形成了大量“信息孤岛”,有限的安全管理人员面对这些数量巨大、彼此割裂的安全信息,操作着各种产品自身的控制台界面和告警窗口,显得束手无策,工作效率极低,难以发现真正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企业和组织日益迫切的信息系统审计和内控要求、等级保护要求,以及不断增强的业务持续性需求,也对客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一个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而言,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来支撑,将整个网络中的各种设备、用户、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纳入一个统一的监管体系,来进行统一的监控、调度、协调,以达到资源合理利用、网络安全可靠、业务稳定运行的目的。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webmoney 安全现状2.1 问题和需求分析在历经了网络基础建设、数据大集中、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阶段后,浙江高法逐步建立起了大量不同的安全子系统,如防病毒系统、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等,国家主管部门和各行业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安全标准和相关管理制度。但随着安全系统越来越庞大,安全防范技术越来越复杂,相关标准和制度越来越细化,相应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1、安全产品部署越来越多,相对独立的部署方式使各个设备独立配置、管理,各产品的运行状态如何?安全策略是否得到了准确落实?安全管理员难以准确掌握,无法形成全局的安全策略统一部署和监控。 2、分散在各个安全子系统中的安全相关数据量越来越大,一方面海量数据的集中储存和分析处理成为问题;另一方面,大量的重复信息、错误信息充斥其中,海量的无效数据淹没了真正有价值的安全信息;同时,从大量的、孤立的单条事件中无法准确地发现全局性、整体性的安全威胁行为。 3、传统安全产品仅仅面向安全人员提供信息,但管理者、安全管理员、系统管理

广东省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服务券奖补工作方案(2019).doc

广东省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服务券 奖补工作方案(2019)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措施》(粤府〔2018〕23号),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0年,支持1万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围绕研发设计、生产管控、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核心业务环节,利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工具、新模式,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排放、优化产业协同等;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落地,以用促建、建立完善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体系,培育200家技术、产品、模式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供应商,形成20家具备较强实力、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二、工作重点 (一)重点面向中小工业企业。重点面向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引导企业提高数字经济转型升级意识,提升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工具、新模式的信心和能力,培育新的产业链协同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二)重点普及初级应用阶段。重点满足行业、领域内多数企业的关键共性需求,支持企业通过使用“小而精”的应用服务产品,首先普及业务可视化、管理透明化、以及基于经验的优化,逐步提升数字化和网络化水平。

(三)重点针对生产制造环节。重点针对生产制造环节“订单”、“交期”、“成本”和“质量” 等核心要素,抓住关键痛点、细化应用场景,兼顾应用产品的有效性和普适性,帮助企业切实提升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相关定义 服务券:广东省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服务券(简称服务券),是指企业购买工业互联网应用产品的财政奖补凭证。 工业SaaS:面向特定行业或特定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精准解决某类问题的新型工业软件,符合以下特征: ——低成本: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降低企业使用成本和供应商服务成本,采用按使用付费、按效果付费等模式降低企业一次性投入成本和风险; ——快部署:产品化程度高,现场实施追求对正常生产的干扰最低化;软件采用多租户SaaS或单租户应用的容器分发部署,以功能配置为主; ——重服务:深入挖掘企业需求,面向企业用户易操作,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帮助企业实现持续改善,为企业创造业务价值; ——可集成:应用开源工具或提供数据接口,较易集成当前主流的企业管理软件; ——强安全:有效保障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 四、服务券发放对象、奖补方式和标准 (一)发放对象

中石化云计算平台建设总体技术方案

中石化 云计算平台工程技术方案 二O一六年四月

目录第1章.基本情况6 1.1.项目名称6 1.2.业主单位6 1.3.项目背景6 1.3.1.XX技术发展方向6 1.3. 2.有关XX公开的相关要求7 1.4.建设规模7 1.5.投资概算10 1.6.设计依据10 1.7.设计范围10 1.8.设计分工11 第2章.现状及需求分析11 2.1.项目意义及建设必要性11 2.2.现状分析13 2.3.需求分析13 2.3.1.长期需求13 2.3.2.本期需求14 第3章.总体设计16 3.1.建设目标16 3.1.1.预期总目标16 3.1.2.阶段性目标17

3.2.建设内容18 3.3.系统的总体结构18 3.3.1.设计原则18 3.3.2.XX本土化战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建设思路20 3.3. 4.总体拓扑结构22 3.4.信息的分类编码体系25 3.5.质量保证体系26 第4章.建设方案27 4.1.网络资源池28 4.1.1.组网物理拓扑图28 4.1.2.网络负载均衡设计30 4.1.3.网络虚拟化设计32 4.1.4.IP地址及DNS规划36 4.1. 5.网络端口资源估算41 4.2.计算资源池41 4.2.1.计算资源池架构41 4.2.2.应用系统分析42 4.2.3.计算资源池建议配置与选型建议44 4.2.4.计算资源池部署47 4.2. 5.虚拟化软件选型分析48 4.3.云计算管理平台51

4.3.1.云资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52 4.3.2.云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61 4.4.云计算安全防护方案71 4.4.1.云计算平台安全威胁71 4.4.2.云计算平台安全防护目标73 4.4.3.云计算平台安全架构74 4.4.4.IaaS层安全74 4.4. 5.PaaS层安全89 4.4.6.SaaS层安全90 4.4.7.公共安全92 4.4.8.安全管理制度98 4.4.9.云安全服务100 4.5.机房方案100 4.5.1.机房设备集中管理100 4.5.2.布线系统101 4.5.3.机房系统102 4.5.4.UPS配置方案104 4.6.标准化工作109 4.6.1.标准规范建设的原则109 4.6.2.标准规范的总体框架110 第5章.设备配置要求112 第6章.项目实施与运行维护117

基础教育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基础教育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需求差异或资源标准不统一等原因,使用效果也不太理想。 协作教研的现状 团队教研的协同工作受地域限制,开展的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偏远中小学教师参加教研活动 难度大,参加高层次培训的可能性小,自我提升的空间受到一定的制约。各区县、学校尚未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辅助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尚未采用网络化的手段辅助跨校的教研互动交流。 学校教学的现状 学生的课业负担普遍较重,学生在校时间较长,缺乏自主利用数字资源的时间。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导致学习资源不足或过度。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的协作不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很难得到个性化的指导,过分依赖聘请家教或到校外上补习班。总体上,尚未有优质的网络教学系统可供使用。 家校沟通的现状 家校沟通的主要渠道是每学期一到两次的家长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大多是通过 短信通知和家长签字。 家长非常期待能够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学业水平、在校表现、个性发展、心理发展等情况,希望和学校形成良性的互动,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和手段,使得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了解得不够广泛、深入。 教育网站建设的现状 教育局系统以及中小学校的网站由于建设的历史原因,通常存在着各级网站孤岛分散建设, 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困难;信息化投入少,信息技术维护人员能力低,网站更新、内容运维情况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硬件和网络建设成本高;网站水平 参差不齐且升级困难,网络安全风险很高 基础教育云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符合国家规范和课程改革需要的、具有本地化基础教育特色的教学指导与服务系统,注重课程文化建设与教学文化建设,促进基础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覆盖本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具体目标是: 1)为教育局提供可以随时查看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单位)的行政管理、教学规划、教学质 量、资产经费、办学绩效和发展趋势,支持区域化、智慧化的行政事务网上办公和信息发布。2)为学校领导提供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平台,掌握学校整体运行状况,发现问 题、及时调整、辅助决策、节省行政运行成本,同时提供区域办学经验交流分享的平台。 3)为教师提供高效便捷的办公环境,教学资料和科研成果资源的共建共享环境,与家长实 时互动的沟通渠道,使区域范围内的教师信息化素养、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得到全方位的促进和提升。 4)为学生提供丰富、精粹、便利的共享学习资源,可自主学习与泛在学习,通过区域范围 内的师生学习交流互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探究能力。 5)为家长提供可以与学校(教育单位)实时沟通,及时获取学生在校情况,学校教育情况 和活动信息的平台,协助学校共同教育学生成长。 6)为社会大众提供政务公开、教育招生、行政审批、咨询投诉等教育信息服务。基础教育 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2. 系统规划框架

云平台项目技术方案

中嘉华诚业务云平台项目技术方案 2011年6月

目录 1总体描述 (3) 1.1项目背景概述 (3) 1.2Applogic的优势 (3) 1.3实施效果 (4) 2系统详细建设方案 (7) 2.1总体架构 (7) 2.2 组网建设方案 (8) 2.2.1 组网方案 (8) 2.2.2 资源配置 (10) 2.2.3 组网方案特点 (10) 2.3 应用拓扑建设方案 (11) 2.3.1应用设计需求 (11) 2.3.2应用拓扑设计 (12) 2.4 云计算能力升级扩展方案 (19) 2.4.1 网络带宽资源升级 (19) 2.4.2 计算资源池(CPU池内存池存储池)扩展流程 (19) 3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及说明 (21) 3.1软件配置清单及说明 (21) 3.2硬件配置清单及说明 (21)

1 总体描述 1.1 项目背景概述 中嘉华诚决定面向广大全国计算机用户提供免费的操作系统内核级别的安全加固软件,同时提供开放式版本升级下载等服务。 由于市场宣传效果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安全事件的突发性,其后台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资源面临严重挑战:公司不可能一次性采购很多server,但又担心后期网络服务的计算资源无法满足客户需求造成负面影响。 除此以外,随着后期服务器设备添置的数量越来越多,必定加重系统管理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如何快速、高效的进行系统搭建、系统运营、系统备份等诸多运维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在网络实效性服务应用行业中,存在二八现象,通常20%的时间里,提供80%的网络服务,也就意味着随着市场业务的拓展,有更多的服务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闲置资源状态。而且这些服务器是无法关闭的,负责在突发的业务高峰到来时,网络服务资源必将捉衿见肘。 同时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节能减排、绿色计算的理念在企业管理层得到广泛认同,可否在低碳的前提下开展此项网络服务业务,也被提到了项目意向当中来。 通过市场调查和多方比较,最终选中了Appplogic 云平台解决方案。 Applogic云平台软件,是能够整合、并灵活分配x86架构下的计算资源,利用主流的操作系统上的各类应用为客户提供稳定、高效的网络服务,同时和谐的与原有的管理系统进行对接的一款优秀的软件产品。 1.2 Applogic的优势 ◆快速部署,实施周期短,成本回收快 ◆内置90%常用网络服务功能模板,方便管理升级扩容 ◆弹性资源划分精细,差异化迁移,迁移无硬件兼容制约 ◆关注业务实施,瞄准应用环节,庞大应用控件模板可用

医院医疗影像云解决方案

医院医疗影像云解决方案 关键字: 医院、医疗、影像云、云计算、云存储 一、业务场景 为改变目前医院医疗影像为院内建设模式,把影像数据托管至云平台上,从而实现医疗影像的跨院、跨区域、跨个人以及更方便的电子化数据的互通与共享。 二、客户需求分析 1、医院影像数据需要安全保存,实现异地冗余灾备。 2、跨院区影像需要集中存储,影像共享。 三、解决方案 1、整体架构 医疗影像云平台由上海基地负责影像云平台开发、PACS系统集成开发、影像应用产品迭代开发。影像云的业务采用集中式的部署及管理,同时系统平台采用分布式架构,以实现负载均衡。 下图是整体业务逻辑架构:

其中,院内的影像数据可以通过MPLS-VPN方式,通过前置机传输至影像云中心;同样,云中心亦可以通过MPLS-VPN方式把归档好的影像数据回传至院内PACS;当客户使用影像云诊断及应用工具时,则可以采用更为便捷的互联网方式进行随时随地的快速调阅和应用。可以采用专线以及互联网的方式替代MPLS-VPN方式。 2、医院侧前端部署架构 医院前置机部署于医院侧,是连接医院系统/设备和云存储中心系统的桥梁,只要遵循DICOM3.0协议标准的影像设备如DR,CT等以及院内PACS系统都可以接入云归档系统。 该前置主要实现功能如下: ?根据Dicom标准协议从医院PACS系统或放射设备上获取影像 信息; ?根据Dicom标准协议从云端将归档影像信息传送到医院PACS

系统或设备; ?影像数据处理,包括入库、归档、加密、压缩等; ?根据自定义协议发送影像信息到云影像中心应用集群;与云影 像系统中心应用的协同业务处理; ?路由网关安全控制,隔离医院内外部系统。 ?统一标准PACS系统,支持C-MOVE,C-GET,C-FIND等指令。 影像传输流程,如下图所示: 1)院内PACS可以通过Dicom的C-STORE协议主动发送影像数据到院内前置机影像交互模块或者在PACS上增加节点,院内前置机影像交互模块通过Dicom的C-MOVE协议的方式来获取影像; 2)索引处理:通过读取原始的DICOM影像数据,得出患者姓名、性别、检查编号等信息并进行记录管理; 3)加密处理:支持DICOM TLS加密方式,将DICOM影像文件在传输过程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 4)加压处理:采用DICOM J2k压缩算法,使压缩比更高,压缩率能够达到35%-40%; 5)影像交互:传输的DICOM索引信息及加密加压后的DICOM文件通过内部通道传送到云端存储。 6)影像回传:院内系统通过DICOM query(C-Get,C-Find)协议向前置机发起回传请求,院内前置机从云端应用集群获取影像数据后

云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随着云计算在企业内应用,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云计算的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实现资源分配的灵活性、可伸缩性并且提高了服务器的利用率,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但是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信息系统支持的业务越来越复杂,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就需要选择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来支撑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发展。 云管理平台最重要的两个特质在于管理云资源和提供云服务。即通过构建基础架构资源池(IaaS)、搭建企业级应用、开发、数据平台(PaaS),以及通过SOA架构整合服务(SaaS)来实现全服务周期的一站式服务,构建多层级、全方位的云资源管理体系。那么有没有合适的云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可以推荐呢? SmartOps作为新一代多云管理平台,经过6年多的持续研发和实际运营,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能通过单一入口广泛支持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AWS等超大规模公有云的统一监控、资源编排、资产管理、成本管理、DevOps 等管理功能,同时也支持私有云和物理裸机环境的统一纳管。SmartOps平台具有统一门户、CMDB配置

数据库、IT服务管理、运维自动化和监控告警等主要模块,支持客户自助在线处理订单、付款销账、申报问题、管理维护等商务运营流程,而且对客户的管理、交付、技术支持也都完全在平台上运行,这极大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并大幅降低成本,业务交付速度更快、自动化程度更高、成本更具竞争力、用户体验更佳。 同时,SmartOps正在构建适应业务创新发展的云管理平台,实现从服务中提炼普惠性的服务方案,并构建软件化、工具化、自动化的快速上线对外提供服务的通道。SmartOps不仅是一个云管平台,也是一个面向企业用户的服务迭代的创新平台,一切有利于企业用户数字化发展的个性化服务,都有可能在普遍落地后实现技术服务产品化、工具化的再输出。不仅如此,下一步,SmartOps还将融入更多的价值,包括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面向企业用户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价值。借助平台化的管理工具,为企业财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成本参

医疗云解决方案

医疗云解决方案 篇一:医院医疗影像云解决方案 医院医疗影像云解决方案 关键字: 医院、医疗、影像云、云计算、云存储一、 业务场景 医院医疗影像云解决方案 为改变目前医院医疗影像为院内建设模式,把影像数据托管至云平台上,从而实现医疗影像的跨院、跨区域、跨个人以及更方便的电子化数据的互通与共享。 二、 客户需求分析 医院影像数据需要安全保存,实现异地冗余灾备。跨院区影像需要集中存储,影像共享。 1、 2、三、 解决方案 1、 整体架构 医疗影像云平台由上海基地负责影像云平台开发、PACS系统集成开发、影像应用产品迭代开发。影像云的业务采用集中式的部署及管理,同时系统平台采用分布式架构,以实现负载均衡。 下图是整体业务逻辑架构: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总师室 医院 医疗影像云解决方案 其中,院内的影像数据可以通过MPLS-VPN方式,通过前置机传输至影像云中心;同样,云中心亦可以通过MPLS-VPN方式把归档好的影像数据回传至院内PACS;当客户使用影像云诊断及应用工具时,则可以采用更为便捷的互联网方式进行随时随地的快速调阅和应用。可以采用专线以及互联网的方式替代MPLS-VPN方式。 2、 医院侧前端部署架构 医院前置机部署于医院侧,是连接医院系统/设备和云存储中心系统的桥梁,只要遵循协议标准的影像设备如DR,CT等以及院内PACS系统都可以接入云归档系统。 该前置主要实现功能如下: ? 根据Dicom标准协议从医院PACS系统或放射设备上获取影像信息; ? 根据Dicom标准协议从云端将归档影像信息传送到医院PACS系统或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总师室 设备; 医院医疗影像云解决方案

移动云平台技术方案

移动云平台项目 技术方案 目 录 1. 总则 2. 技术要求 3. 系统开发和维护 4. 软件开发内容 5. 数据和文件 6. 技术培训 7. 验收标准 8. 其他事项

9. 交货要求 10. 附件一:评分标准

总则 总述 ..1 本技术规范书作为《浙江浙能北仑发电有限公司移动云平台项目系统》(以下简称北电移动云平台)技术开发合同的附件,对北仑发电有限公司移动云平台项目提出技术方面的相关要求。 ..2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所有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定的条文,卖方应提供技术、功能和经济性能满足本技术规范书和工业标准要求的设备。 ..3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所有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乙方应提供符合本协议有关标准的软件。 ..4 如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差异,那么,买方认为卖方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卖方如有优于本技术规范书基本要求的条款,也应在投标文件中特殊说明。 工作范围 ..1 乙方工作范围 ..1.1 乙方项目经理与开发人员全程在宁波进行开发,并遵守甲方公司的规章制度。乙方人员离场或做与本项目无关的事需经甲方同 意。 ..1.2 乙方管理人员在工作安排上与甲方管理人员有分歧时,以友好商讨为原则。如分歧意见无法统一,遵从甲方安排。 ..1.3 按照本技术协议的规定负责编写符合甲方要求的系统方案和系统设计,方案中描述乙方现有软件开发平台的现状、特点和功能。..1.4 负责编写切实可行的、符合甲方要求的实施方案和测试方案。

..1.5 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规划、外部调研,编写该项目的需求调研报告、系统的详细设计报告、包含系统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流程设计等。 ..1.6 根据项目需求,负责项目的设计、开发、实施、测试、安装调试等工作,负责项目的售后服务。 ..1.7 负责编写开发过程中的模块开发卷宗、模块测试报告等文档。..1.8 负责项目的收尾阶段相关文档的制订,包括用户使用说明书、管理员操作说明书、项目总结及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等文档。 ..1.9 实施进度遵守合同规定的进度要求,及时跟甲方沟通,传递开发进度信息。每周提交项目周报,月底提交项目月报。 ..1.10 系统完成后,达到本技术协议规定的全部功能要求。 ..1.11 负责协助甲方的管理人员,完成项目的规划、推进工作。 ..1.12 负责对甲方系统管理人员及各项目单位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配置、操作和维护工作的培训。 ..1.13 提供供应商操作手册,配合做好培训工作。 ..1.14 系统开发完毕后交付系统的相关文档,包括上文所述文档、源代码(含支持系统源代码)、以及相关技术资料。 ..2 甲方工作范围 ..2.1 在项目范围内,指定专人负责双方的联络、协调、现场维护等工作。积极和乙方人员进行有效沟通,跟踪整个项目的进度安排,指导并协调双方关系。 ..2.2 负责协调确定系统试点运行单位。 ..2.3 负责配合乙方的需求调研工作,提供该系统开发设计的所需资料。..2.4 负责预审各种技术方案和报告。 ..2.5 提供系统安装、调试、使用环境。 ..2.6 配合乙方的实施工作。 ..2.7 组织人员参加培训并进行填报试运行工作。

医疗行业云平台解决方案

医疗行业云平台解决方案

目录 一、行业现状 ..................................................................................... - 1 - 1.1、传统IT架构面临的挑战............................................................ - 2 - 1.1.1、总体拥有成本高 (2) 1.1.2、服务器利用率低 (2) 1.1.3、缺乏灵活性 (3) 1.1.4、高可用性问题 (3) 二、现状分析及需求...................................................................... - 3 - 2.1、行业背景 (3) 2.2、客户现状 (4) 2.3、客户需求 (4) 三、解决方案综述.......................................................................... - 5 - 3.1、服务器虚拟化网络拓扑图 (6) 3.2、详细设计 (7) 3.2.1、硬件设计 ............................................................................................- 7 - 3.2.2、存储设计............................................................................................- 8 - 3.2.3、网络设计......................................................................................... - 12 - 3.2.4、软件设计......................................................................................... - 14 - 3.2.5、产品选型......................................................................................... - 19 - 四、解决方案目标........................................................................ - 20 - 五、解决方案优势........................................................................ - 21 - 5.1、提高管理性 (21) 5.1.1、提升运维效率................................................................................. - 22 - 5.1.2、改善服务等级................................................................................. - 22 - 5.2、降低成本 (22) 5.2.1、前期构建成本 ................................................................................. - 22 - 5.2.2、运营中功耗成本............................................................................. - 22 - 5.2.3、管理成本......................................................................................... - 23 - 5.3、简化部署 (23) 5.4、可靠的IT支撑平台 (23) 5.4.1、故障可恢复性................................................................................. - 23 - 5.4.2、HA集群 ............................................................................................ - 24 - 5.4.3、动态迁移......................................................................................... - 24 - 5.5、无缝升级 (24) 5.6、提高资源利用率 (24)

工业云平台解决方案

中国xxxx工业云平台解决方案 xxxx xxxx

产品解决方案 目录 1.政策背景 (2) 2.建设意义 (2) 2.1.工业云能更好地促进xxxx市两化深度融合 (2) 2.2.为实现智能制造提供技术支撑 (3) 2.3.为建设智能制造新生态系统提供平台 (3) 2.4.降低企业信息化应用门槛 (3) 2.5.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3) 2.6.推动企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创新 (4) 3.解决方案 (4) 3.1.整体架构 (5) 3.2.技术架构 (6) 3.3.数据架构 (7) 3.4.xxxx工业云平台 (9) 3.4.1.资源聚集平台 (9) 3.4.2.能力协同平台 (10) 3.4.3.增值服务平台 (13) 3.4.4.创新创业平台 (15) 3.4.5.企业互联平台 (16) 3.4.6.工业数据平台 (17) 3.5.行业产业云设计 (17) 3.6.xxxx服务云 (19) 3.7.配套服务云 (21) 3.7.1.高效物流板块 (21) 3.7.2.金融服务板块 (22) 3.8.集成设计方案 (24) 4.商务模式与资费参考 (26) 4.1.商务模式及操作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云服务租用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资费参考......................................................................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成功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最新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应用云平台解决方案

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应用云平台 解 决 方 案

目录 1. 背景介绍 (1) 2. 产品愿景 (6) 3. 产品定位 (7) 3.1 解决的问题 (7) 3.2 达到的效果 (8) 4. 产品理念 (9) 5. 总体思路 (10) 5.1 对接数据源,获取医疗卫生大数据 (10) 5.2 对获取的医疗卫生大数据预处理机制 (11) 5.3 建立医疗卫生大数据的存储机制 (12) 5.4 医疗卫生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算法分类和形成 (13) 5.5 开发专题大数据分析,形成专题大数据应用 (15) 5.6 开发机构大数据分析,建立机构大数据应用 (16) 5.7 建立平台应用实施推广组织机制 (16) 5.8 建立平台产品优化升级服务组织机制 (16) 6. 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应用云平台建模描述和分析 (16) 6.1 我们给出的相关数据模型 (17) 6.2 卫计委给出的相关数据模型 (18) 6.3 相关数据特征对比分析 (22) 7. 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支持的业务主题场景 (23) 7.1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应用 (26)

7.1.1 各级医院自身应用 (26) 7.1.2 基层医疗机构自身应用 (30) 7.1.3 区域卫生医疗联合体应用 (30) 7.1.4 医疗卫生机构的合规应用 (35) 7.2 患者医疗治疗应用 (38) 7.2.1 患者就医过程提示服务 (38) 7.2.2 患者服药提示服务 (38) 7.2.3 患者饮食、运动、习惯注意事项服务 (39) 7.2.4 患者体征和治疗效果服务 (39) 7.2.5 患者交流交往服务 (39) 7.3 个性化医疗服务应用 (39) 7.3.1 基因测序分析应用 (40) 7.3.2 个性化药物应用 (40) 7.3.3 个人健康管理应用 (41) 7.4 慢性病预防治疗应用(疾控中心) (42) 7.4.1 慢性病检测、发现、预警服务 (42) 7.4.2 慢性病诊断服务 (44) 7.4.3 慢性病防控治疗服务 (44) 7.5 居民健康保健应用(疾控中心) (45) 7.5.1 居民自我健康保健应用 (45) 7.5.2 政府卫生管理部门进行居民健康管理应用 (46) 7.5.3 政府医疗规划结构进行居民健康保健决策应用 (46)

云计算平台建设总体技术方案

云计算平台建设总体技术方案 第1章.基本情况 1.1. 项目名称 XX单位XX云计算平台工程。 1.2. 业主单位 XX单位。 1.3. 项目背景 1.3.1. XX技术发展方向 XX,即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随着网络技术、web2.0、下一代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我国XX建设也发生着变化。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就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点方向,要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应用。

1.3. 2. 有关XX公开的相关要求 全国XX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开展依托XX平台加强县级政府XX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就开展依托XX平台加强县级政府XX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提出了相关意见。要求在试点县(市、区),用一年左右时间,建立和完善统一的XX平台,充分利用平台全面、准确发布政府信息公开事项,实时、规办理主要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并实现电子监察全覆盖,为在全国全面推行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1.4. 建设规模 本期建设规模为(后续根据实际服务器及机房环境进行调整):

1.5. 投资概算 本项目本期工程概算总投资为XXXX万元(人民币)。 1.6. 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GB50174-9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0052-92)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GBJ—8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94)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守则》(GB7450-87)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GBJ79-95) 《中华人民国标准》(BMB3-1999) 《涉密信息设备使用现场的电磁泄漏发射防护要求》(BMZ1-2000)《涉及国家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技术要求》(BMZ1-2000) 《涉及国家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方案设计指南》(BMZ2-2001)《涉及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测试指南》(BMZ3-2001) 1.7. 设计围 本方案涉及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基本情况;

XXX云计算项目技术方案(详细版)

XXX云计算平台项目技术方案V1.0 2013年4月11日

目录 第1章建设云计算平台的重要意义.......................................................................................... - 3 - 1.1传统IT面临的困境 (3) 1.2云计算概述 (5) 1.2.1什么是云计算............................................................................................................. - 5 - 1.2.2云计算的价值............................................................................................................. - 7 -1.3H3C LOUD云计算解决方案特色 (8) 1.3.1 H3Cloud云计算解决方案组件 ................................................................................. - 9 - 1.3.2 H3Cloud云计算解决方案亮点 ............................................................................... - 13 -第2章需求分析........................................................................................................................ - 18 - 2.1项目背景 (18) 2.2需求分析 (18) 2.3建设目标 (19) 2.4建设要求 (19) 第3章总体设计........................................................................................................................ - 21 - 3.1建设目标 (21) 3.2建设内容 (22) 3.3建设原则 (22) 3.4建设思路 (24) 第4章建设方案........................................................................................................................ - 27 - 4.1系统总体架构 (27) 4.2计算资源池 (30) 4.3存储资源池 (48) 4.4网络资源池 (56) 4.4.1网络设计要点........................................................................................................... - 56 - 4.4.2网络资源池设计....................................................................................................... - 59 - 4.4.3虚拟机交换网络....................................................................................................... - 63 - 4.4.4安全设计................................................................................................................... - 67 -4.5云层设计.. (73) 4.5.1自助式云业务工作流............................................................................................... - 74 - 4.5.2详尽的用户分级管理............................................................................................... - 76 - 4.5.3数据的集中保护与审核........................................................................................... - 77 -4.6虚拟桌面部署 (78) 4.7应用系统迁移 (80) 4.7.1应用系统迁移规划................................................................................................... - 80 - 4.7.2物理机虚拟化迁移(P2V).................................................................................... - 82 -

云平台项目技术方案

中嘉华诚业务云平台 项目技术方案 2011年6月 中嘉华诚云平台建设技术方案 目录 1总体描述 (3) 1.1项目背景概述 (3) Applogic的优势...................................................................................................... 1.2 3 实施效果................................................................................................................... 4 1.3 系统详细建设方案 (72) 2.1总体架构 (7) 组网建设方案2.2 (8) 2.2.1 组网方案 (8) 资源配置......................................................................................................... 10 2.2.2 组网方案特点................................................................................................. 12.2.3 0 应用拓扑建设方案................................................................................................. 12.3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原则 1、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和设备配置上都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active-active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吸附,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内,大规模部署二层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的STP+VRRP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如IRF/VSS、TRILL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 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5、高性能 由于云服务网络中的流量模型发生了变化,随着整个云平台相关业务的开展,业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