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技击用法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太极拳技击法陈氏太极拳用以攻防的部位有手、肘、肩、胯、膝、足六个部位,每个部位又有相应的技击技法,下面将陈氏臆解如下:手的技击法手是进攻的尖兵,也是第一道防线,其活动面大,灵活性高,可抓、可拿、可锁、可缠、可戳、可劈……有极强的技击威力。
技击中要求松而不软,劲如钢条,变化迅速,虚实兼备。
技击中可变化出:1、采与拿:陈氏太极拳的采与拿要求劲走螺旋,用合力、分力等力学原理实施封筋拿脉,控制关节。
封筋可使对方欲动不能,疼痛剧烈;拿脉可是对方肢体无力,周身摊软。
如用右手拿住对方的寸关尺脉顺缠里合,左手顺缠里合两手合劲立刻会使对方摊软倒地,失去对抗能力,如己手被被对方抓拿,我则节节放松,听准走化,劲走螺旋解脱并反拿对方。
2、摔与打:当对方发力推我身体某一部位时,我速以双手之合力,气发丹田,拧腰变脸,将对方向左右打出为摔法,发劲要力短劲整,干脆利落。
打有掌打、拳打之别;拳有冲拳、贯拳、栽拳、崩拳之分;掌法可推、可穿、可搓,可抹、可砍可刺、可拍,在太极拳法中掌法的使用多于拳法,无论出拳出掌均要“出手不见形”,“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
3、捋与按:捋是顺势借力的拳势。
捋有上棚捋、外棚捋、下棚捋之别,捋时要源动腰脊,气催双手,是太极拳接手、接劲的主要手法。
按,有压迫之能,也有封闭之意,即能自我保护,又能寻机进攻,常与捋手配合运用。
当接到对方的劲后,要迅速捋化,使其落空,当对方撤劲时,可用按法迅速出击,或摔或打均可。
4、采与挒:一手控制稍节,一手控制根节,利用螺旋、杠杆原理以腰发力,达于双手。
控制对方变化,要求力整劲活,中心稳固。
利用相反的合力击打对方为挒。
挒可双手配合,也可上下肢配合,当对方来力落空后使用最为巧妙。
1、肘的技击法拳谚云:远用拳近用肘。
肘是对抗攻防的第二道防线,其进攻的主要部位是对方的躯干。
陈氏太极拳的肘法十分丰富,有拦腰肘、顺拦肘、穿心肘、上挑肘、下砸肘等等。
当化去来力后,可速近身发肘。
肘击作用时间短、威力大,催迫力强,可伤及内脏或致其骨折,不可妄用。
吴式太极拳各式技击用法
吴式太极拳各式技击用法:
吴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瑰宝之一,以其柔和的动作和内外合一的特点而闻名。
吴式太极拳的技击用法丰富多样,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用法:
1. 推手技击:推手是吴式太极拳中的重要训练方法,通过练习推手,可以培养
出灵敏的反应和柔软的身体。
在推手中,可以运用各种技击手法,包括推、拿、挤、引等。
这些技击手法既可以用来防御,也可以用来攻击对手的弱点。
2. 手形技击:吴式太极拳的手形包括掌、拳、指等。
这些手形可以配合身体的
动作,形成精准的打击力。
掌击可以利用掌心的力量,向对手的胸部、面部等部位发出压迫性的攻击;拳击则可以利用拳头的力量,向对手的下巴、头部等部位发出有力的打击;指击则可以利用手指的力量,向对手的眼睛、喉咙等敏感部位发出精准的攻击。
3. 腿法技击:吴式太极拳的腿法也是其重要的攻防手段之一。
腿法包括踢腿、
踩脚等技击方法,可以用来攻击对手的下半身部位,如对手的大腿、小腿、脚踝等。
吴式太极拳的腿法注重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通过练习腿法可以提高腿部的力量和灵活性。
4. 动作转换技击:吴式太极拳以连贯的流动动作著称,通过身体的转化和动作
的连贯,可以在实战中快速切换不同的攻防姿势。
此外,吴式太极拳还注重利用对手的力量和动作来制敌,通过敏捷的动作反制对手的攻击,使其力量得不到有效施展。
总结起来,吴式太极拳各式技击用法包括推手技击、手形技击、腿法技击和动
作转换技击。
通过训练这些技击用法,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力量和反应能力,从而在实战中发挥出太极拳独特的攻防效果。
24式太极拳实战运用简化太极拳24式技击用法(一)野马分鬃1.乙上步用左拳击打甲;甲用左手格抓乙的左腕部。
2.甲右脚迅速上一步,别住乙方的左腿,同时,左手穿过乙方的左腋下向其颈部穿出,并向右后反别,可使其倒地。
[要点] 整个动作要求协调一致,充分利用弓腿进身带身靠的力量将乙方跌出。
(二)白鹤亮翅1.乙用左直拳右踢腿同时击打甲方;甲应立即用右手向上、向右挡开乙方的左拳,同时,用左手向下、向左搂其右腿,防开乙方的上下进攻。
2.随即用右手向右后采拉乙方的左手,左手搂住其左腿向上、向右弧形上抬,并向右转腰,制乙后倒。
[要点]防守动作和返攻动作要紧密衔接起来,中间不可有停顿,整个动作要求协调圆活。
(三)搂膝拗步1.乙用右拳击打甲方的腰部;甲方迅速用左手向下,向左将其右拳格开。
2.随即甲迅速用右掌向前猛击乙右。
[要点]防守动作要和进攻动作协调一致。
出掌时,要充分发挥蹬右腿和向左转腰的力量,将其击出或击翻倒地。
(四)手挥琵琶1.乙上左步用右直拳击打甲方;甲方身体重心向后坐,右腿屈膝半蹲,左脚尖上勾,避开乙方的冲拳。
2.同时,甲右手向上抓住乙方的右腕并向左用力,左手猛拍其左肘关节,利用双手的合力,使其肘关节受伤。
[要点]双手用力必须同时进行,发劲要冷弹快猛。
(五)倒卷肱1.乙突然从背后抱住甲;甲方应迅速向下蹲,以防被对方抱起。
(图8)2.随即甲身体重心向后移,左臂向前伸,同时,右臂屈肘,以肘尖向乙方的猛顶,解脱乙方抱腰,击伤对方。
([要点]用左肘击乙方的时,头要向右后转,并要猛力向右转腰,以助顶肘之力。
(六)揽雀尾(掤、捋、挤、按)1.掤势(1)乙上步用右拳击打甲;甲立即起左手外格其腕步。
(2)随即甲右脚向前上一步,右腿屈膝半蹲,蹬左腿,成右弓步;同时,左用抓乙右腕向下、向后带拉,右手向乙的右腋下用力掤出,可将乙击出或击倒。
[要点]甲左手向后带拉,使乙有后缩之意,此时,甲应乘乙后缩之势,借其力迅速出右手做“掤”的动作,这样“掤”的效果就好。
太极拳三十七式技解(3)第二十四式披身踢脚披身踢脚是退中有攻的招法,既能击敌,又能发放敌人。
披身时,必须以腰为枢纽而不失顶劲,否则就不能保持平衡而获得进退自由的有利形势。
例如,对方左脚上步出右直拳击打我面部,我在后撤左步退身避击之际,左手捋其右拳。
若对方撤手掤身以右膝撞向我胸腹部。
我上体急沉坐,两手外扳其右膝,用按劲化其攻势。
如果对方乘势落右脚,出左拳击打我面部,我应立即撒手披身,踢出右腿击敌腹。
踢脚之法,稍加变化,还可成窝心脚、穿喉脚或搜裆脚之类的杀招。
以脚尖接足跟的两次重复击打,一旦击中敌方要穴,可获得一举制敌之效。
比如说,对方前移右步,突起右脚踢击我裆部,我后移步御其锋芒的同时双手下塌压其左脚背。
如其乘势落左步,猛起右腿朝我咽喉及面部踹击而来,我左脚先退一步仰身避闪,右脚随之前弹对方的丹田穴,然后前压身,用抖劲以足跟震击对方的中极穴至曲骨穴部位。
第二十五式双风贯耳双拳由两侧取外线击敌人两耳门或太阳穴,犹如风行一般,即是“双风贯耳”。
比如说,对方前移步用右直拳击打我面部,我必后退步并用右手阻截其右腕内侧:若对方前上左步,两手前伸抱住我后颈或头部,随势提起右膝撞击我胸腹部,我可沉身,两臂屈肘猛下按劲椎开对方的右膝,上身前俯掤身,低头脱离其双手抱颈之险,在双手猛用按挤劲使对方膝顶起不到作用的瞬间,右脚上前一步,两臂滚拳向上夹贯对方之两耳门,致其晕仆。
此式中两拳和两臂的运行路线各为半个圆弧,自下而上合成一个整圆。
运用时,要求保持顶劲而胸背含拔,腰裆拧扣,还应与小臂的滚卷和两拳的运行协调一致,上肢不得僵硬,肩胛松开。
在双拳夹击敌头颈时,如果对方耐打,我可运用擒拿法中的拧扭动作,伸指抱头搓扭,以此折伤其颈椎。
比如说,对方前移右步用右直拳击打我面部,我退右步,右手拦截其腕内侧。
如其乘势前掤身伸双臂欲抱我头部,并提左膝撞向我胸腹部,我在沉身低头含胸的同时,两掌下压对方左膝,用捋掤劲前推,借对方左膝下落之际,我左脚前进步,上抬双拳夹击对方两耳门,随之伸指抱住其头向左扭搓,紧接着右转身旋体,向右后旋拧,将其颈骨扭折。
起势-----谈起式的技击用招起式不能仅仅认为是一个初始动作的开头,就这一起一落,强身健体的作用是很大的,如果从技击角度而言,其中却包括着打法、手法,擒拿诸多技击技法。
其一、平起前伸:图(一)——(三)(一)设计思路假想有人在我正前以双掌一齐扑了过来,我却不避不让,反而迎身而上,就势身体去贴近对方身体,想象中人家就等于是自己的靠山、支点、拐棍,他人正好可支撑我的身体,要养成使对方永远吃力托着我的技击手段,无怪乎太极拳有口诀‘’打人如亲吻‘’之讲说。
(二)我两臂平起上抬前伸提掌去托牵对方的手腕和两肘或两臂腋窝,适当之机仍可以以掌指去点搂对方两膀尖,如顺手的话直接取势去牵点对方两肋后边,这些手法多是正对正的手法。
全为定势而夺,不可强行。
(三)双掌齐发挤按劲使对方后趟被打的腾飞飞出。
整体动作要点提示:总之,这些都是要求我们一定要掌握的太极拳最基本的技法,要学会引进落空之能,使对方来力,偏向两边滑走,从而使其落空无着,两手用劲忽隐忽现,神秘莫测,有时单手用力,有时双手用力,尽表现出太极拳从人所动之妙,全然把对方进招以及退路已经完全封死,并将对方根力不同程度拔起,就而稍加外力,其自然或后仰或前爬而后腾空跌出,就而由于用力方向,或手法不同,栽头爬地而倒,不可小看起式这一起的技击作用。
其二、双采:图(一)——(四)2(一)(二)(三)(四)(一)见对方两掌狠力按来,我含胸稍化。
(二)接下或进中门或进外环,我以两臂缠绕对方两臂使他人按力向两边分化,从而被引进落空全部失效或部分失效。
(三)我顺势拿法抓握对方两臂腕关节先捋然后两手合力向下采带。
(四)要注意捋时一定要自己足底下沉,以保证自身稳定性,然后把对方采成前爬嘴啃泥。
整体动作要点提示太极拳技击突出一个‘’巧‘’字,其用劲规律常常遵循着以巧胜强的原则,不同于外门拳术,以勇、依仗力气欺人,一起一落便而将敌制服。
起式的擒拿技法集锦,明天接看。
六封四闭----------某位太极拳大师在其太极拳的著作中,提到了太极拳的“六封四闭”的有关学说。
赵琴太极拳技击用法
赵琴太极拳技击用法是赵琴太极拳的技术应用和击打方法。
赵琴太极拳是一种以太极拳为基础,结合传统武术和自身经验创编的拳术。
其技击用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缠绕控制:赵琴太极拳注重利用对手力量来制约对手,通过缠绕对手的手、腕、臂等部位,使对手难以发力和攻击。
2. 打穴击打:赵琴太极拳重视精准的打穴技巧,通过击打对手的脉络、穴位等关键部位来破坏对手的攻击力和防御能力。
3. 气劲发挥:赵琴太极拳注重发挥内劲,通过正确的呼吸和身体动作来培养内劲,并将内劲转化为爆发力,用于击打对手。
4. 身法灵活:赵琴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通过灵活的身体动作和步法,迅速变换站立位置和角度,以求降低对手的攻击命中率。
5. 动作连贯:赵琴太极拳强调动作的连贯性,通过完整的连招和连续的攻击组合,使对手难以应对和防御。
总之,赵琴太极拳技击用法注重控制对手、精准打击要害部位、发挥内劲、灵活身法和连贯动作,以迅速制敌并达到攻守兼备的目的。
武当太极拳28式手法教学武当太极拳28式手法教学导语:太极拳的手法多种多样,而太极拳的起源更是众说纷纷,以下是店铺整理武当太极拳28式手法教学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第一式:预备式姿势:面南直立,自然中正,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头正直,项松竖,头顶虚灵,仿佛上顶有线悬梁之意;下颔微收,齿轻合,唇轻闭,内舌轻触上腭;两臂坠肘下垂,沉肩松胸,气含小腹,肘不贴肋,手心向里,中指肚轻贴腿侧(裤缝);松胯,两膝微弯,分脚,两脚与肩同宽,脚尖朝前,十趾随意动而抓地;呼吸顺遂平畅,意守丹田。
要点:头顶悬意不可缺,长腰松胯,护肋,胸间不凹不凸背要圆,十趾抓地空涌泉穴。
说明:1、此预备式乃无极式,其基本要领均体现太极拳贯串始终的各项要求,故在行拳过程中均应一贯持守这些法则;2、此无极式暂未分阴阳虚实,但重在呼吸自然,意守丹田,虽静犹动,势如张弓待发之动意,守我之静,待人之动;3、思想集中而虚静无物,神气抱一而达无形无象之感,然意存丹田而待动,保持一种平和静气,安祥随和,全神贯注而内敛一种神气之韵。
动作:双手托天气沉丹田1.双手捧天两臂分别从两侧,意动、手动、腕、肘整体一起向上缓慢抬起,沿斜前方起手(与身体成180度) 起手与肩平,沉肩坠肘,撘腕,此时是吸气和意念吸收地之灵气之势和灵气向上运行之中,手指领意,劳宫吸天之精华,捧天之精华之气,又转腕向内,手向上抬至头顶百会穴。
此时是吸气和意念吸收地之灵气之势和灵气向上运行之中,手指领意,劳宫吸天之精华,手臂从裤缝侧上行时,捧天之精华之气,当到达头顶时,又转腕向内,掌心遂变朝下,十指相对,意念天地之精灵汇聚百会穴。
2.气沉丹田接上动作(在十指相对掌心朝下时),沿体前前臂以抱球状下行,做不明显呼气,意念百会真气下行人中穴,达鹊桥,沿任脉、经天突、璇玑、华盖、膻中、中脘、神阙,聚回丹田。
双手亦同达下腹,后分别沿带脉斜下胯边,回至无极式。
要点:1、这是一个深呼吸过程,意念周天循环,呼吸要彻底,手意牵引要协调,吸尽天地灵气,真气存聚丹田。
太极拳的十五种技击打法喻润川师傅二十年前口授的太极拳的十五种技击打法,在多年的太极拳教学与训练中非常实用,现整理如下:1.双封引击法:和人推手时,将其两手封闭于两肘处或右手抽左手按,或左手抽右手按,彼必站立不稳,顺其偏斜方向而击发之,彼必跌出。
2.迎门套:与人手相接触时,即以沉劲压之,人手必上挑,趁其挑势引之,使其上体靠近我身,我以肩迎面一靠,彼即行跌出。
3.扭手制肱法:和人推手时,我的左右手,捂接人的左右手,我右臂从人左膀下,用搓劲,使其左膀伸直,左手下压,右臂上挑,使其脚根抬起,重心偏斜,顺其右向而发之。
4.左右顺转引击法:若人以两手按我右肱,即以右肱用粘劲引之,使近我身,待其力微,肱一外转便击,彼必跌出。
5.前闪后蹶法:如人在身后,搂住后腰,我即以肩向前往下截,臂部向上猛蹶,则抱腰者,自然放开从我身后,倒跌于我面前。
6.反掌掀臂法:和人推手用捋时,趁势用右手背击人面部或胸部,人必含胸,即用右手击其面或胸,左手掀其右臂,人必重心不稳而跌出。
7.下引上击法:如人以双手按我右臂,即以粘走劲下抄其阴部或腿部,人必惊惶下蹲,趁势以右肩靠其胸部,彼必跌出。
8.右引左击法:和人推手时,彼用右腰击来,我右手用粘走劲并翻掌引其前进,使其不得势,同时以右掌击其下颏,再以左肘击其胸部,彼必后跌。
9.上遮下打法:如肘底捶式左手屈肘上挑,一则拨人之手,一则遮人之目,右手从左肘下向前推击人胸。
还有由抱虎归山变斜飞时,人必制我左手,即趁势发之,右手用扑捶制其手臂,使不得势或背势时,即趁势发之,使其跌出。
10.膝撞命门法:推手时我捋人手并制其肘,彼无法倾开,只有用背抵靠来救,我趁势用左右手反制其左右手,并用右膝撞其命门穴,彼无法逃避。
11.一引一进法:人迫制我肩肘,我就势从下往后向上转一小圈再向前斜插面下,即是用肩前靠人,必被发出,若制我手,则手从前往后一翻亦是转小圈,以手背击之,必跌出。
12.上引下打法:如玉女穿棱式,人自上打来,我即以右手用粘化劲引进而以左手击其右肩,人必摇摆不定,趁势顺其右向击之,人必跌倒。
24式太极拳技击用法24式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组织专家,在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简化原有套路而 创编的。
它虽然仅有24个定式动作,但却保留了原有杨氏太极拳的技术精华,不 仅具有极佳的健身功能,还蕴含着丰富的技击招法,具有“武”的味道。
这里将 24式太极拳中的典型动作加以拆解,一以帮助读者理解动作,体会太极拳劲法; 二来示范太极拳的技击应用,介绍几招防身术,增强学习的兴趣。
太极拳的技击法是太极拳的上乘工夫,因为在实战中可以切实体会太极拳 “绵里藏针”、“外柔内坚”的劲法,对太极拳虚虚实实,变化无穷的奥妙,及 “四两拨千斤”的效能有所认识。
当然,古拳论有“势无定型”之说,要想将拳 练得“得心应手”,乃至“阶及神明”,照本宣科是不行的。
因此,这里的拆拳 仅作示范,真正应用尚需随机应变,就势而发。
在编写时,参考了吴忠农先生的《简化太极拳练势与运气》一书。
编辑说明:以下甲为己方,乙为对方。
(一)野马分鬃 1.乙上步用左拳击打甲胸部,甲用左手格抓乙的左腕部。
(图1) 2.甲右脚迅速上一步,别住乙的左腿,同时,左手穿过乙的左腋下向其颈部 穿出,并向右后反别,可使其倒地。
(图2)【要点】整个动作要求协调一致,充分利用弓腿进身带身靠的力量将乙方跌 出。
(二)白鹤亮翅 1.乙用左直拳右踢腿同时击打甲方;甲应立即用右手向上、向右挡开乙的左 拳,同时,用左手向下、向左搂乙的右腿,防开乙的上下进攻。
(图3) 2.甲随即用右手向右后采拉乙的左手,左手搂住(?)其左腿向上、向右弧 形上抬,并向右转腰,制乙后倒。
【要点】防守动作和反攻动作要紧密衔接起来,中间不可有停顿,整个动作 要求协调圆活。
(三)搂膝拗步 1.乙用右拳击打甲方的腰部;甲迅速用左手向下,向左将其右拳格开。
(图4) 2.甲随即迅速用右掌向前猛击乙右胸部。
(图5)【要点】防守动作要和进攻动作协调一致。
出掌时,要充分发挥蹬右腿和向 左转腰的力量,将对方击出或击翻倒地。
太极拳技击用法
资料来源:中国温县陈家沟太极拳祖祠(李金山根据照片整理于2014年9月19日)
【棚】棚劲义何解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头顶悬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有千斤重漂浮亦不难【捋】捋劲义何解引导使之前顺其来势力轻灵不丢顶力尽自然空丢其任自然重心自维持莫为他人乘【挤】挤劲义何解用时有两方直接单纯意迎合一动中间接反应力如球撞壁还又如钱投鼓跃然击铿锵【按】按劲义何解用劲如水行柔中寓刚强急流势难当遇高则膨满逢洼向下潜波浪有起伏有孔无不入【采】采劲义何解如权之引衡任尔力巨细权后知轻重转移只四两千斤亦可平若问理何在杠杆之作用【列】列劲义何解旋转若飞轮投物于其上脱然掷丈寻君不见旋涡卷浪若螺纹落叶堕其上倏尔便沉沦【肘】肘劲义何解方法有五行阴阳分上下虚实须辨清连环势莫当开花捶更凶六劲融通后运用始无穷【靠】靠劲义何解其法分肩背斜飞势用肩肩中还有背一旦得机势轰然如捣碓仔细维重心失中徒无功备注:棚字应该是提手旁,而不是木字旁;
采和列应该在左边加一个提手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