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21CT放电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92 MB
- 文档页数:3
CT9209局部放电检测仪使用说明书V2.3杭州高电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永泰路2号-15#邮编:311107电话:*************传真:*************网站:邮箱:*************尊敬的用户:感谢您购买本公司局部放电巡检仪。
在您初次使用该产品前,请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该仪器用于探测中/高压(MV/HV)设备中的局部放电源。
如果没有探测到放电,其并不意味着中高压设备中无放电活动。
放电往往具有潜伏期,绝缘性能也可能会由于局部放电以外的其他原因而失效。
如果检测到与中高压电力系统相连的设备中有相当大的放电,应立即通知对设备负责的相关单位。
警告:始终保持高压部分与仪器、探头和操作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
严格遵守当地安全规则。
附近有雷暴天气时,不得进行测量。
不得在爆炸环境中操作仪器或附件。
使用产品时,请按说明书规范操作。
仪器电池报警后请关机充电。
未经允许,请勿开启仪器,这会影响产品的保修。
自行拆卸厂方概不负责。
存放保管本仪器时,应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为宜,要防尘、防潮、防震、防酸碱及腐蚀气体。
仪器运输时应避免雨水浸蚀,严防碰撞和坠落。
本手册内容没有我公司的书面许可,任何部分都不许以任何(电子的或纸质的)形式、方法或以任何目的而进行传播。
目录1.产品概述 (1)2.引用标准 (1)3.测量原理 (1)3.1暂态地电压(TEV) (1)3.2超声波(US) (2)3.3特高频(UHF) (3)3.4高频电流互感器(HFCT) (3)4.技术参数 (5)5.仪器基本操作 (7)5.1仪器开启/关闭 (7)5.2概要信息 (7)5.3系统设置 (8)5.4TEV测量 (9)5.5US测量 (11)5.6UHF测量 (13)5.7HFCT测量 (15)5.8历史记录查看 (17)5.9外同步的使用 (18)5.10传感器的使用 (18)5.11仪器充电 (20)6.检测流程 (20)6.1TEV局部放电检测流程 (20)6.2US局部放电检测流程 (21)6.3声电联合检测 (22)6.4HFCT局部放电检测流程 (23)6.5UHF检测流程 (24)6.6生成报告流程 (25)1.产品概述局部放电是一种脉冲放电,它会在电力设备内部和周围空间产生一系列的光、声、电气和机械的振动等物理现象和化学变化。
电力设备部分放电检测与分析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设备在能源传输和供应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电力设备的过载、老化等问题会导致设备故障,给电网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威胁。
因此,电力设备的检测与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电力设备部分放电检测与分析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一、放电检测技术电力设备的放电是指在高电压或高电场作用下,介质中出现电离现象,空气中的自由电子与正电离子发生碰撞,导致局部放电放出的能量,从而产生放电现象。
由于放电的存在会导致电力设备绝缘损坏、设备功率损耗和传导损耗等问题,因此放电检测是维护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在放电检测技术中,有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种是基于特定频率的放电诊断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高频放电现象。
通过研究放电过程中的频谱特征和脉冲信号,可以确定放电源的类型和位置。
另一种方法是基于红外成像技术进行放电检测,这种技术能够准确地测量放电的温度变化,从而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放电现象。
此外,电磁波传播法、声波法等也是常用的放电检测方法。
二、放电分析方法一旦发现电力设备存在放电现象,就需要进行放电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放电的原因和机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常见的放电分析方法包括故障模式分析、能量分析和时域分析等。
故障模式分析是放电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
通过检查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温度变化和放电频率等数据,可以确定放电故障的类型。
例如,对于绝缘性能下降引起的放电,可以通过红外成像技术观察绝缘体表面的温度变化来判断。
对于容器内的放电,可以通过声波法进行分析。
能量分析是另一种常用的放电分析方法。
通过测量放电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和产生的能量等数据,可以确定放电的热量和能量,从而判断放电是否达到危险水平。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确定是否需要更换电力设备或采取其他措施。
时域分析是放电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通过分析放电信号的波形和幅度变化来确定放电源的位置和类型。
能够对放电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和分类,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放电处理。
熊去氧胆酸治疗伴胆汁淤积的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评价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e acid,UDCA,商品名优思弗)治疗伴胆汁淤积的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疗效。
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原有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UDCA治疗。
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测肝功能、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心电图和腹部B超等。
同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
结果治疗4周后,UDCA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8%(P<0.05);总胆虹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肤酶(GGT)分别下降为(52.1±24.5)mmol/L、(103.7±52.5)U/L/L、(97.39±13.5)U/L,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的差别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结论 UDCA联合内科综合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伴胆汁淤积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胆汁淤积;熊去氧胆酸慢性重度乙型肝炎导致肝细胞严重损伤,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功能明显降低,同时肝细胞肿胀、汇管区渗出性病变与水肿、小胆管内胆栓形成,使胆汁排泄障碍而反流入血,使血清胆红素明显增高。
高胆红素血症能导致细胞死亡而加重肝损伤,有效地消除黄疸是治疗的关键。
熊去氧胆酸为亲水性胆汁酸,具有利胆、降低胆汁酸毒性、细胞保护、免疫调节、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
我们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伴胆汁淤积患者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分析熊去氧胆酸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住的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伴胆汁淤积性患者84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1]。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42例,男31例,女11例,年龄19-56岁,平均(35±4)岁;对照组42例,男33例,女9例,年龄21-61岁,平均(37±7)岁。
肺癌和良性肿瘤应用不同放射诊断方法鉴别的对比分析第一作者:邬涌第二作者:熊丕通讯作者:刘赤岩摘要:目的:研究肺癌和良性肿瘤应用不同放射诊断方法的鉴别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肺癌和良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X线组(n=30)和CT组(n=30),X线组通过X线胸片诊断,CT组通过CT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影像学表现情况。
结果:CT组的诊断检出率高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中,肺叶或肺不张;毛刺或锯齿状;周围性孤立性结节状病灶以及其他表现率均高于X线组患者(P<0.05),两组的分叶征或者边缘不规则率比较(P>0.05)。
结论:肺癌和良性肿瘤患者通过CT诊断,诊断效果优于X线诊断,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癌;良性肿瘤;X线;CT;鉴别效果肺癌属于我国常见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呼吸障碍、胸闷以及咳血情况,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
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会在常规体检中发现,故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肺癌主要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无恶变性,但会对患者的呼吸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恶性肿瘤则会增加患者死亡率,需要采取及时治疗,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故及时、准确诊断肺部肿瘤良恶性,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指导患者及时治疗。
本次研究,作者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肺癌和良性肿瘤患者,旨在分析CT和X线的诊断价值,现做出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肺癌和良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X线组(n=30)和CT组(n=30),X线组通过X线胸片诊断,CT组通过CT进行诊断,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情况(±s)[n(%)]组别例数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年龄段(岁)平均年龄(岁)良性恶性观察组3181245-7858.32±3.46120对照组3161445-8058.61±3.51921X2/t-0.2720.3220.077P-0.6020.7480.7811.2方法X线组通过X线诊断,患者保持站立正侧位,通过X线机对患者进行胸片检查,X线机参数设置为:电流:28-32mA,电压:60-70kV。
断路器局部放电测试及分析管理1.引言断路器在电力系统中担当切断故障电流的重要作用,六氟化硫(SF6)气体为绝缘介质的断路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大量应用,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牢靠性。
然而由于运行环境恶劣以及随着运行时间的变化,SF6断路器难免消失以局部放电为主要特征的绝缘性能劣化问题。
对断路器进行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是一种重要技术保障手段,近年来消失的超高频(UHF)法,由于其具有抗干扰力量强、灵敏度高等优点,在局部放电监测中的得到广泛应用。
英国、德国等很多欧洲国家均已采纳超高频(UHF)检测局部放电的方法,2000年新修订的IEC60270及IEC605l7标准中,已将这种方法作为断路器和GIS设备局放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
本文在基于超高频法的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对SF6断路器进行了现场带电监测,并利用DELPHI 和SQLserver2000开发了数据分析管理软件,实现了对局部放电数据的有效管理。
2.电气设备的局部放电特点局部放电所产生电磁波的频谱特性与放电源的几何外形及放电间隙的绝缘强度有关。
SF6气体或绝缘油所产生的脉冲电流波形,则具有纳秒级的脉冲陡度,脉冲持续时间也介于1ns~100ns之间,因此可产生大量的频率在300MHz以上的超高频电磁波信号。
而UHF检测技术,则是在300MHz~1500MHz宽频带内接收局部放电所产生的超高频(UHF)电磁脉冲信号。
由于UHF信号传播时衰减很快,故被测设备外部的UHF电磁干扰信号(如空气中的电晕放电)不仅频带比设备内部的局部放电信号窄,其强度也会随频率增加而快速下降,到达被测设备四周或内部的UHF重量相对较少,从而可避开绝大多数的空气放电脉冲干扰。
3.UHF局部放电测试系统构成计算机与示波器GPIB接口相连,根据通信协议可以接收采集到的数据,进一步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
软件系统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
整个系统功能上可分为两部分:(1)数据综合分析功能:包括采集到数据预处理、放电位置确定、放电特征提取和放电结果分析等。
170·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06月 第21卷 第06期 总第164期【第一作者】王文章,男,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脊柱影像诊断。
E-mail:***********************【通讯作者】麦春华,男,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骨肌影像诊断。
E-mail:137****************The Evaluation Value of the CT Value of the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71(下转第183页)2 结 果 2.1 椎体CT值、Z值均与QCT骨密度呈明显正相关 QCT值越大,CT值、Z值越大。
椎体CT值与QCT骨密度相关系数rs=0.987,P < 0.001,Z值与QCT骨密度相关系数rs=0.965,P <0.001。
详见图3、图4、表1。
2.2 评估骨密度正常 2项指标联合的AUC(0.997)=椎体CT 值(0.997)>Z 值(0.92);评估骨质疏松:2项指标联合的AUC(0.990)>椎体CT值(0.988)>Z值(0.981)。
评估骨密度正常截断值:椎体CT值≥146.465HU约登指数为0.964,Z值≥8.755约登图1A 横断面圆形ROI测量椎体CT值,图1B 为同一ROI测量椎体的有效原子系数值。
图2 QCT测量腰椎骨密度 黄线显示ROI的位置和上下范围,圆形ROI显示椎体测量的区域,测量单位为mg/cm ³,图2A为横断面,图2B为矢状面,图2C为冠状面。
图3 椎体CT值与相应椎体QCT骨密度散点图。
图4 Z值与相应椎体QCT骨密度散点图。
图5 椎体CT值、Z 值、2项指标联合评估骨质正常的ROC曲线。
图6 椎体CT值、Z值、2项指标联合评估骨质疏松的ROC曲线。
表1 双变量相关性分析r(p)椎体CT值Z值 QCT骨密度椎体CT值 1Z值r=0.980(P <0.001)1QCT骨密度r=0.987(P <0.001) r=0.965(P <0.001) 1表2 椎体CT值、Z值、2项指标联合对骨质正常的诊断价值指标 AUC 截断值敏感性 特异性 准确性椎体CT值 0.997 椎体CT值≥146.465HU 0.986 0.978 0.964Z值0.992 Z值≥8.755 0.959 0.9640.9232项指标联合 0.997表3 椎体CT值、Z值、2项指标联合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指标 AUC 截断值 敏感性 特异性 准确性椎体CT值 0.988 椎体CT值≤100.085HU 0.939 0.973 0.912Z值0.981 Z值≤8.4850.955 0.890 0.8452项指标联合 0.990指数为0.923;评估骨质疏松截断值:椎体CT值≤100.085HU约登指数为0.912;Z值≤8.485约登指数为0.845。
30例鼻窦恶性肿瘤影像分析赵玉年;崔怀萍;顾慷【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年(卷),期】2008(21)3【摘要】目的探讨鼻窦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鉴别诊断,进一步提高鼻窦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3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安恶性肿瘤的X线平片及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肿瘤原发于上颌窦15例(50.0%),筛窦10例(33.3%),额窦3例(10.0%),无法辨别起源2例(6.7%).病理检查为低分化鳞癌18例,未分化癌5例.腺样囊性癌3例,恶性乳头状瘤和恶性黑色索瘤各2例.结果 30例鼻窦恶性肿瘤中,25例术前确诊(占83.3%),误诊5例(16.7%).其影像学表现为窦壁骨质呈溶骨性或筛孔样骨破坏,窦腔内均见软组织肿块,窦腔轮廓消失,软组织肿块超过窦壁边缘.结论为减少漏诊和误诊,须不同位置或体层摄片,上颌寞后壁破坏是诊断上颌窦恶性肿瘤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高分辨率CT检查能清楚显示肿瘤范围和累及部位.【总页数】2页(P234-235)【作者】赵玉年;崔怀萍;顾慷【作者单位】江苏省肿瘤医院放射科,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放射科,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放射科,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2;R730.44【相关文献】1.SMARCA4缺失型鼻窦癌:10例SWI/SNF驱动的鼻窦恶性肿瘤遗传学谱系的扩展 [J], 魏建国2.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J], 黄俊燕;吴淋蓉;叶栋;黄钧涛;陈真婧;董海波3.误诊为血管外皮细胞瘤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1例及文献复习 [J], 刘蓉蓉;赵彦;秦喜昕4.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血小板反应蛋白-1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生成的临床关系 [J], 张佳宁;余津颖5.鼻腔鼻窦恶性肿瘤CT、MRI影像学征象及鉴别诊断 [J], 杨威;王震;熊小化;喻建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局部放电波形分析及图谱识别一、局部放电的波形分析图3-5中检测阻抗Z m 可由电阻、电感、阻容并联元件、电感电容并联元件等构成。
而对于局部放电脉冲而言,可用图3-9的回路来计算检测阻抗Z m 上的波形。
C kC x△uZm图3-9 计算Z m 上电压波形的等值回路1、Z m 为R 时,Z m 上的波形实际上是方波加于阻容串联回路时电阻上的波形,电容为C x 与C k 的串联。
R 上的波形是一个陡直上升、指数下降的曲线(图3-10(a )曲线1),其方程是//x k x k R C C t R C C t T R Aq u u e e C ⎛⎫- ⎪+-⎝⎭=∆= (3-19) 由此可见,u R 的幅值为q/C x ,CA 一定时,u R 的幅值与视在放电量q 成正比。
一般气隙放电,脉冲的前沿仅约0.01微秒左右。
当时间常数T R 远大于此值时,可视脉冲为方波而得到(3-19)式。
如果T R 和脉冲前沿时间可以比拟时,则u R 的表达式便不能用(3-19)式了。
假定脉冲波的前沿是指数上升的,则u R 便是一个双指数波。
此外,如果是油中电晕之类的脉冲,其前沿时间可达数微秒甚至更长,即使T R 为若干微秒,二者也是可比拟的,此时u R 也是双指数波,图3-10(a )曲线2为此波形的示意图。
u m0t 12u m 0t12(a)(b)图3-10 检测阻抗上的波形(a) Z m 为R 时,Z m 上的波形 (b) Z m 为L m 时的输出波形2、Z m 为m m R C 时的输出波形 输出波形u cr 仍为指数衰减波,但幅值降低,时间常数加大了。
其方程为[()]()CR t T K CR M K A K A A K C qu e C C C C C C C -=+++ []()A K CR m m A K C C T C R C C =++ (3-20) 3、Z m 为L m 时的输出波形因为L m 中总有一定的电阻,整个回路也有一定的损耗,所以L m 的输出波形是一个衰减振荡波,其包络线是指衰减曲线,近似的方程为cos t t L x x q q u e t e C C γγω--== (3-21) γ为回路损耗造成的衰减时间常数的倒数。
基于像处理的电力设备局部放电异常检测与分析方法在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对电网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局部放电是电力设备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形式之一,它会产生高频信号,对设备造成损害,并且可能引发火灾和事故。
因此,准确检测和及时分析电力设备的局部放电异常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基于像处理的电力设备局部放电异常检测与分析方法由此应运而生。
一、方法原理基于像处理的电力设备局部放电异常检测与分析方法主要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实现。
首先,通过局部放电检测传感器获取电力设备的高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图像。
接下来,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对该图像进行滤波、增强、分割等操作,以提取和增强局部放电异常的特征。
最后,通过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异常检测和分析,识别出存在局部放电异常的电力设备部位。
二、方法步骤基于像处理的电力设备局部放电异常检测与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使用局部放电检测传感器获取电力设备的高频信号,并进行预处理,包括滤波、降噪等操作,以提高信号质量。
2. 数字图像转换:将预处理后的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以便后续的图像处理操作。
3. 图像滤波和增强:对数字图像进行滤波操作,以去除噪声和干扰,并进行增强处理,以突出局部放电异常的特征。
4. 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利用图像分割算法将处理后的图像分为不同的区域,并提取每个区域的局部放电特征,如边缘、纹理等。
5. 异常检测和分析:通过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异常检测和分析,识别出存在局部放电异常的电力设备部位。
三、方法优势基于像处理的电力设备局部放电异常检测与分析方法相比传统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 非接触式检测:采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无需对电力设备进行改造或拆解,大大降低了操作和安全风险。
2. 高精度和准确性: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局部放电异常进行精确和准确的检测和分析,能够识别出微小的异常信号。
3. 实时监测和分析:基于像处理的方法可以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局部放电状态,并及时分析异常情况,提前预警和采取相应措施。
熊21CT放电机理分析
王刚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孝感供电公司220kV熊家咀变电站110kV电压等级21号电流电压互感器(以下简称熊21CT)B相储油柜与一次引线接线柱之间分别放电现象的排查过程,对此类故障的排查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电位差等电位线
1、熊21电流压互感器基本情况
孝感供电公司220kV熊家咀变电站110kV熊21CT所使用的产品型号为LCWB6-110,由湖南衡阳互感器厂制造,出厂日期为1998年12月1日,投运日期是1999年11月7日。
2、熊21电流互感器运行中发现的问题
2010年01月17日清晨和2月8日下午五时左右,熊家咀21电流互感器B 相储油柜与一次引线接线柱之间分别放电。
3、熊21电流互感器放电原因分析
检修工区接到紧急任务,熊家咀变电站熊21电流互感器B相储油柜与接线板之间放电异常的紧急任务后。
高试班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了红外测温,红外测温结果显示电流互感器无异常,储油柜与接线板之间放电异常。
1、放电出现的两天:1月17日,天气:大雾;2月8日,天气:细雨。
这两天,空气湿度都特别大;而晴天没出现此类情况,电流互感器运行正常。
可初步断定,是由于接线板与电流互感器之间存在电位差,晴天,天气情况好,空隙中绝缘能满足要求,而在阴雨、大雾的天气,空气湿度大,空隙中绝缘强度不能满足要求,而导致放电。
2、接线板与电流互感器为什么存在电位差?(如下两张图片)
(故障熊21CT照片)(其他正常类型CT照片)初步分析:熊21CT一次接线柱与储油柜之间没有金属连接,一次引线通过储油柜两边的纯瓷小套管引出,使一次接线柱与储油柜之间绝缘,这样可以使一次电流从一次绕组通过,而不流过储油柜,造成分流现象,从而不影响CT的测量准确度和储油柜通流发热。
而这样做的弊病就会造成储油柜通过与一次绕组之间的空间电容,感应出悬浮电位;储油柜的悬浮电位与CT一次引线接线柱的运行电位之间就存在电位差。
这个电位差就造成了在湿度很大的天气,CT的一次接线柱与储油柜之间放电。
观察相邻间隔的其他类型CT,在一次绕组靠母线侧电源进线接线柱与储油柜之间通过纯瓷小套管与之绝缘,而线路侧接线柱直接与储油柜金属连接。
这样,即可以保证储油柜与一次绕组接线柱等电位,不会产生电位差造成放电现象,也可以保证一次电流不会经过储油柜,而造成分流现象。
4、熊21CT放电故障处理排查过程
1、为防止电流互感器内部已装有等电位线(这样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型号
CT,B相放电),其他两相未放电,由于其他原因,而造成断落。
装等电位线之间,先由高试班测量一次绕组与储油柜之间是否有等电位线连接。
测量结果:A、C相一次绕组与储油柜有金属性连接,而B相一次绕组与储油柜无金属性连接。
从而可断定:熊21电流互感器内部有等电位线连接;而B相一次绕组与储油柜等电位线已经脱落。
2、在熊21电流互感器B相一次绕组靠线路侧接线板与储油柜压紧螺栓之间,加装一根等电位线,使接线板与储油柜等电位运行,这样,可消除放电现象。
3、熊21电流互感器处理完毕,送电后,放电现象消除。
5、结束语
掌握电流互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利用红外线测温、紫外线探伤等多种在线试验项目进行初步判定,通过高压试验结合油化油色谱分析准确判断可能性故障,确定相应的处理方式,及时有效的排除设备的故障,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6、少了建议和预防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结果,220kVCT投运后放电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