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常见问题与分析(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长沙市教科版小学科学试卷分类汇编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电路(附答案)一、教科版小学科学下册第二章电路选择题1.在连接简单电路时,用手来按住导线的两头与电池和小灯泡连接,太不方便了,下列用品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A. 导线、电池B. 导线、灯泡C. 电池盒、灯座D. 导线、灯座【答案】 C【解析】【解答】在连接电路时,如果用手按住导线的两头和小灯泡,就会不方便操作,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电池盒和灯座分别来固定电池和小灯泡。
所以选择C。
【分析】有了电池盒和灯座,我们在实验时就会方便许多。
2.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除了开关、导线、灯泡,还需要( )。
A. 电池B. 电表C. 电笔D. 电路检测器【答案】 A【解析】【解答】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除了开关、导线、灯泡,还需要的是电池。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完整电路所需要的电路元件。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 高大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B. 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C. 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D. 电视机屏幕会吸附灰尘【答案】 C【解析】【解答】A.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可以用静电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B.油罐车尾部拖一条铁链可以用静电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C.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的目的是防止触电,不可以用静电知识解释,符合题意;D.电视机屏幕吸附灰尘是静电现象,可以用静电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
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
4.如图,两个气球悬挂在一起时相互排斥,可能是( )。
专题08 电化学及其应用1.(2022·广东卷)以熔融盐为电解液,以含Cu Mg 、和Si 等的铝合金废料为阳极进行电解,实现Al 的再生。
该过程中A .阴极发生的反应为2+Mg 2e Mg --=B .阴极上Al 被氧化C .在电解槽底部产生含Cu 的阳极泥D .阳极和阴极的质量变化相等【答案】C【解析】根据电解原理可知,电解池中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该题中以熔融盐为电解液,含Cu Mg 、和Si 等的铝合金废料为阳极进行电解,通过控制一定的条件,从而可使阳极区Mg 和Al 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分别生成Mg 2+和Al 3+,Cu 和Si 不参与反应,阴极区Al 3+得电子生成Al 单质,从而实现Al 的再生,据此分析解答。
A .阴极应该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实际上Mg 在阳极失电子生成Mg 2+,A 错误;B .Al 在阳极上被氧化生成Al 3+,B 错误;C .阳极材料中Cu 和Si 不参与氧化反应,在电解槽底部可形成阳极泥,C 正确;D .因为阳极除了铝参与电子转移,镁也参与了电子转移,且还会形成阳极泥,而阴极只有铝离子得电子生成铝单质,根据电子转移数守恒及元素守恒可知,阳极与阴极的质量变化不相等,D 错误; 故选C 。
2.(2022·全国甲卷)一种水性电解液Zn-MnO 2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如图所示(KOH 溶液中,Zn 2+以Zn(OH)24-存在)。
电池放电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Ⅱ区的K +通过隔膜向Ⅲ区迁移B .Ⅰ区的SO 24-通过隔膜向Ⅱ区迁移C . MnO 2电极反应:MnO 2+2e -+4H +=Mn 2++2H 2OD .电池总反应:Zn+4OH -+MnO 2+4H +=Zn(OH)24-+Mn 2++2H 2O【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的电池结构和题目所给信息可知,Ⅲ区Zn 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 -+4OH -=Zn(OH)24-,Ⅰ区MnO 2为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为MnO 2+2e -+4H +=Mn 2++2H 2O ;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两个离子选择隔膜没有指明的阳离子隔膜还是阴离子隔膜,故两个离子隔膜均可以通过阴、阳离子,因此可以得到Ⅰ区消耗H +,生成Mn 2+,Ⅱ区的K +向Ⅰ区移动或Ⅰ区的SO 24-向Ⅱ区移动,Ⅲ区消耗OH -,生成Zn(OH)24-,Ⅱ区的SO 24-向Ⅲ区移动或Ⅲ区的K +向Ⅱ区移动。
专题6、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一、单选题1.(2022-2023济南高三上学期期中)基于硫化学的金属硫电池是有望替代当前锂离子电池技术,满足人类社会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该电池的结构及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电池可采用含K +的水溶液或有机物为电解质溶液B .放电时,电子的移动方向:电极a →电极b →隔膜→电极aC .充电时,正极区可能发生的反应有223K S (26)e 3S 2K x x x x --+--=+D .充电时,电路中转移2mole -时,负极质量减少78g2.(山东高三11月大联考)下列有关电化学实验装置或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用图甲装置组装铜锌原电池B .用图乙装置可实现反应222Cu+2H O Cu(OH)+H ↑点解C .用图丙装置可制得消毒剂NaClO 同时减少2Cl 的逸出D .图丁所示为埋在地下的钢管道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法防腐3.(2022年11月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钠碱脱硫液(23NaOH Na SO +)吸收一定量2SO 气体后,可通过如图装置实现再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极a应接电源的负极B.Na 自右向左穿过m膜,m膜应为阳离子交换膜H SO的pHC.出液2的pH大于进液24D.出液1可使品红溶液褪色4.(山东高三11月大联考)锂-氟化碳(氟气与碳生成的夹层化合物)电池在质量比能量、体积比能量、工LiBF溶液,总反应为作温度范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应用广泛.电解液为丙烯碳酸酯的4nLi+(CF)nLiF+nC,放电产物LiF易沉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动方向:电极a→负载→电极b→阳离子交换膜→电极a(CF)-ne nC+nFB.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nC.为了提高电池放电性能,可在电解液中添加合适的试剂溶解沉积在b极区的LiF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区的电解液质量增大5.(2022年11月高三潍坊期中)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寿命长的特点,其原理如图所示。
电压电阻(易错真题汇编)一、选择题1.(2021•成都中考)普通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电压最接近()A.220V B.110V C.20V D.380V解:普通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电压电池的电压一般是14.4V或10.8V,20V比较接近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电压,故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2.(2021•湖州中考)2020年10月15日,《自然》杂志报道了一种可以在15℃下实现超导的新材料,向创造没有电阻的高效电力系统迈出了重要一步。
超导材料可以应用在()A.电热毯B.电动汽车动力系统C.电热水壶D.充电暖手宝解:ACD、超导体电阻为零欧姆,电流流过超导体时,不会发热,ACD都是利用的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ACD错误;B、超导体在通电过程中,电能没有损失,因此可以用超导体制作汽车动力系统的线圈,故B正确。
答案:B。
3.(2021•湖州中考)如图所示,把铜片、铁片插入菠萝中,制成一个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它的电压。
则()A.菠萝是绝缘体B.电压表能提供电压C.水果电池的电压为0.5V D.铜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解:A、菠萝相当于是电源,内部有电流通过,是导体,故A错误;B、电压表可以测量电压的大小,电源提供电压,故B错误;C、由图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水果电池的电压为0.1V,故C错误;D、电压表指针正向偏转,说明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即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由图知铜片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连接,因此铜电极为正极,故D正确。
答案:D。
4.(2021•黑龙江中考)下列电路中电压表测量R2两端电压,且电路连接正确的是()A.B.C.D.解:A、电流表并联到了电阻R2两端,R2被短路,此时电压表测量的是一段导线两端的电压,故A错误;B、电流表并联到了电阻R2两端,电压表与电阻R2串联,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法错误,故B错误;C、电压表并联到了电阻R1两端,测量的是R1两端的电压,故C错误;D、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并联到了电阻R2两端,测量的是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故D正确。
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实验十一:多用电表的使用根据表中数据在图(c)上描点,绘制U m【答案】 1000#1000.0 132R R R 1.7×10-2 >压力传感器的读数F 1>F 0。
3.(2023·山西·统考高考真题)在“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中,所用器材如下:电池、电容器、电阻箱、定值电阻、小灯泡、多用电表、电流表、秒表、单刀双掷开关以及导线若干。
(1)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检测电池的电压。
检测时,红表笔应该与电池的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接触。
(2)某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a )所示。
先将电阻箱的阻值调为1R ,将单刀双掷开关S 与“1”端相接,记录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电容器充电完成后,开关S 再与“2”端相接,相接后小灯泡亮度变化情况可能是___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A .迅速变亮,然后亮度趋于稳定B .亮度逐渐增大,然后趋于稳定C .迅速变亮,然后亮度逐渐减小至熄灭(3)将电阻箱的阻值调为221()R R R >,再次将开关S 与“1”端相接,再次记录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两次得到的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如图(b )中曲线所示,其中实线是电阻箱阻值为___________(填“R 1”或“R 2”)时的结果,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该次充电完成后电容器上的___________(填“电压”或“电荷量”)。
【答案】 正极 C 2R 电荷量【详解】(1)[1]多用电表红表笔流入电流,黑表笔流出电流,故电流表红表笔应该与电池的正极接触; (2)[2]电容器充电完成后,开始时两极板电量较多,电势差较大,当闭合“2”接入小灯泡,回路立即形成电流,灯泡的迅速变亮;随着时间的积累,两极板电量变少,电势差变小,流过灯泡的电流减小,直至两极板电荷量为零不带电,则无电流流过小灯泡即熄灭,故选C 。
(3)[3]开始充电时两极板的不带电,两极板电势差为零,设电源内阻为r ,则开始充电时有()E I R r =+由图像可知开始充电时实线的电流较小,故电路中的电阻较大,因此电阻箱阻值为2R ;[4]图像的物理意义为充电过程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图线,故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该次充电完成后电容器上的电荷量。
工业机器人常见问题浅析摘要: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给技术部门带来了新的动力,极大地促进了各个领域创新的发展。
特别是,工业机器人在电气控制领域的应用可以优化电气设备系统,同时使其更加智能化和简化,同时提高电气控制系统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此基础上,下文讨论了工业机器人的常见问题,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常见问题;浅析引言电气设备操作运行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同时控制要求较高,手动控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解放劳动力和改进电气控制的应用,可以使用工业机器人代替劳动力。
通过操纵和管理工业机器人,可以降低电气控制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同时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效率。
1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特点(1)机器人技术与动力学理论、机械力学、要求机器人采取某种行为或动作、具有适当技术参数、机器人在各种操作场景中的轨迹和操作行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这些操作场景也可能发生相应变化,以及机器人在操作时能够水平或垂直移动这一事实。
(2)机器人的每个自由度都对应于独立的运动参数,可直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配置,从而通过配置运动参数使机器人的行为达到最高水平。
(3)通过保留多台机器人路径和工作方式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机器人执行某些指令的情况。
2工业机器人常见问题分析2.1ABB机器人零点丢失故障ABB机器人使用的编码器为单圈绝对值编码器,即编码器能实时反馈电动机在一圈内的位置信息,单圈内的位置信息不需要额外供电存储。
由于减速机/齿轮箱的存在,机器人的某个轴旋转180°时电动机已经旋转了几十圈,电动机旋转超过一圈,编码器发出的位置又从零开始,故对于单圈绝对值编码器,还需要一个设备对电动机旋转圈数进行计数。
SMB板具有两个作用,一是模数转化,将编码器(Resolver)传过来的模拟量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二是对电动机圈数进行计数。
而电动机圈数在SMB板中存储需要电源,在机器人控制柜开启时,由控制柜给SMB板供电;在关闭控制柜时,则由SMB板上的电池进行供电。
一、初中物理电路类问题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由左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 1示数变化量(绝对值)为∆U 1,电压表V 2示数变化量(绝对值)为∆U 2,则A .21U U ∆>∆B .21U U ∆=∆C .21U U ∆<∆D .无法比较【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 电阻R 1、R 3和滑动变阻器R 2串联,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由左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分压特点可知,电阻R 1、R 2两端的电压变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因为:U 2=U -U 1-U 3所以:△U 2=△U 1+△U 3故:△U 2>△U 1。
故选A 。
2.定值电阻R 1标有“10Ω 2A”,R 2标有“20Ω 1.5A”的字样。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将两只电阻串联使用,则允许通过电阻的最大电流为2AB .若将两只电阻串联使用,允许加在它们两端总电压的最大值是45VC .若将两只电阻并联使用,则干路允许通过的电流最大值是3AD .若将两只电阻并联使用,电路允许的总电功率最大值是60W【答案】BCD【解析】【分析】【详解】A .定值电阻R 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 ,R 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为不损坏定值电阻,则允许通过电阻的最大电流为1.5A ,故A 错误;B .由A 解析知,允许通过电阻的最大电流为1.5A ,根据I =U R可得加在它们两端总电压的最大值为U 大=I R ⨯大总=1.5A ⨯(10Ω+20Ω)=45V故B 正确;C .由定值电阻1R 、2R 的铭牌可知,加在它们两端的最大电压分别为1U =11I R ⨯=2A ⨯10Ω=20V ,2U =22I R ⨯=1.5A ⨯20Ω=30V根据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可知它们两端的电压最大为20V ,则通过定值电阻1R 的电流为2A ,通过定值电阻2R 的电流为'2I =12U R =20V 20Ω=1A 干路允许通过的电流最大值为I 并大=2A+1A=3A故C 正确;D .若将两只电阻并联使用,电路允许的总电功率最大值为P 大=1U I 并大=20V ⨯3A=60W故D 正确。
(五)电学重难点瓶颈突破专题解析版专题28 电学作图技巧攻略解析版【考查重难点剖析】1、考点定位:1)电学是初中物理最重要的板块之一,而电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应用理想模型的电路图表达电学现象及规律,这既是研究电学问题的需要,也是解决电学问题的需要,更是应用电学规律服务社会的需要。
电学作图题在全国各省市中考物理试题中地位独特,是必考内容。
2)电学作图考查范围较大,形式比较灵活。
有设计电路;有补全电路;有电路改错;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有实物图作电路图;有电表填空;有家庭电路作图;有磁感线作图及判断;有螺线管作图及判断等。
这些作图有时以作图题直接呈现,有时综合于实验探究题、材料阅读题、综合计算题等题型之中,杂而乱且无规则是电学作图的最大特点,因而成为教学难点,也是学习难点。
2、考点剖析:【突破技巧】1、电学作图因内容多且杂,且常常以综合题呈现,复习时大多采用就事论事,综合分析的方法,因而学生难免顾此失彼,应对困难。
2、电学作图作为难点之一,除内容多且杂的客观特点外,主要原因还是物理规律的理解不深刻,应用不熟练,知识迁移能力差造成的。
3、难点:①找不到切入点;②补全电路无从下手;③电路改错找不到错误;④电表填空不会填;⑤磁感线相互作用类作图顾此失彼;⑥安培定则的应用问题大;⑤家庭电路作图困难。
3、难点原因分析:①方法技巧缺乏是电路图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②规律不清是磁场磁感线作图问题的原因。
③相关规律应用不熟练,对应不到电路之中。
④家庭电路元件特点及使用知识不熟悉,导致解决问题困难。
⑤创新设计没有思路,是问题形成的原因。
4、“难点”突破技巧:【技巧一】——“电压表删除法”要点:此法用于“补全电路”作图;“电路改错”作图等问题。
做法:①将“电压表”直接“删除”。
②将电路中剩余元件连接好。
③最后将电压表并联入电路。
【技巧二】——“用电器通路法”要点:此法用于解决“填电表类”作图题。
做法:①不用管电表,将要求工作的用电器与电源连成通路;②在所连通导线上的“空”,一律填“电流表”;不在连通导线上的“空”,一律填“电压表”。
16.1 电压高频易错题集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为了安全用电,我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电”常识的了解必不可少。
下列有关常见电压值的表述错误的是()A.一节新的干电池的电压是1.5VB.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VC.手机锂电池电压约为3.6VD.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6 VB.教室内一个开关能控制一排日光灯,这些日光灯一定是串联的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带电D.不能把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直接相连3.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VB.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1AC.手电筒中的电流约2AD.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380V4.测量电压的工具是()A.电压表B.电流表C.验电器D.电能表5.下列仪表中,用来测量电压大小的仪表是()A.电子手表B.电流表C.电压表D.电能表6.如图所示,一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把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位置接错了。
闭合开关后,电路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电流表和电压表都烧坏B.电流表和电压表都不烧坏C.电流表烧坏,电压表正常D.电压表烧坏,电流表正常7.下列电路图正确的是()A.B.C.D.8.如图所示,其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是()A.12.5V 2A B.2.5V 0.4AC.2.5V 2A D.12.5V 0.4A9.如图所示,实验室用电压表的读数为()A.2.5V B.10.5V C.12V D.12.5V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能用电压表测出L2两端电压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如图所示,将手机充电器插入家庭电路的两孔插座中即可为手机充电,插座两孔之间的电压为V,充电器为手机充电时的输出电压约为V(选填“5”或“220”)12.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V;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V;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是(选填“串联”或“并联”)连接的。
电池常见问题与分析
1.环境温度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在所有的环境因素中,温度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影响最大,在电极/电解液界面上的电化学反应与环境温度有关,电极/电解液界面被视为电池的心脏。
如果温度下降,电极的反应率也下降,假设电池电压保持恒定,放电电流降低,电池的功率输出也会下降。
如果温度上升则相反,即电池输出功率会上升,温度也影响电解液的传送速度温度上升则加快,传送温度下降,传送减慢,电池充放电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但温度太高,超过45,会破坏电池内的化学平衡,导致副反应。
镍镉镍氢电池的放电效率在低温会有显著的降低(如低于-15),而在-20时,碱液达到起凝固点,电池充电速度也将大大降低。
在低温充电低于0会增大电池内压并可能时安全阀开启。
为了有效充电,环境温度范围应在5-30之间,一般充电效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当温度升到45以上,高温下充电电池材料的性能会退化,电池的循环寿命也将大大缩短。
2.充电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为了防止电池过充,需要对充电终点进行控制,当电池充满时,会有一些特别的信息可利用来判断充电是否达到终点。
一般有以下六种方法来防止电池被过充:
1. 峰值电压控制:通过检测电池的峰值电压来判断充电的终点;
2. dT/dt控制:通过检测电池峰值温度变化率来判断充电的终点;
3. T控制:电池充满电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会达到最大;
4. -V控制:当电池充满电达到一峰值电压后,电压会下降一定的值
5. 计时控制:通过设置一定的充电时间来控制充电终点,一般设定要充进130%标称容量所需的时间来控制;
6. TCO控制:考虑电池的安全和特性应当避免高温(高温电池除外)充电,因此当电池温度升高60时应当停止充电。
3.什么是过充电,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过充电是指电池经一定充电过程充满电后,再继续充电的行为,对Ni-Cd电池,过充电产生如下反应:
正极:4OH- - 4e 2H2O + O2
负极:2Cd + O2 2CdO
由于在设计时,负极容量比正极容量要高,因此,正极产生的氧气透过隔膜纸与负极产生的镉复合。
故一般情况下,电池的内压不会有明显升高,但如果充电电流过大,或充电时间过长,产生的氧气来不及被消耗,就可能造成内压升高,电池变形,漏液,等不良现象。
同时,其电性能也会显著降低。
4.什么是过放电,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电池放完内部储存的电量,电压达到一定值后,继续放电就会造成过放电,通常根据放电电流来确定放电截止电压。
0.2C-2C放电一般设定1.0V/支,3C以上如5C或10C放电设定为0.8V/支,电池过放可能会给电池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特别是大电流过放,或反复过放对电池影响更大。
一般而言,过放电会使电池内压升高,正负极活性物质可逆性受到破坏,即使充电也只能部分恢复,容量也会有明显衰减。
5.电池电池组放电时间短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1. 电池未被充满电,如充电时间不够,充电效率较低等
2. 放电电流过大,致使放电效率降低从而使放电时间缩短
3.电池放电时环境温度过低,放电效率下降
6.电池使用寿命短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1. 充电器或充电电路与电池类型不匹配
2. 过充,过放
3. 电池类型与用电器要求不一致
7.不同容量的电池组合在一起使用会出现什么问题?
如果将不同容量或新旧电池混在一起使用,有可能出现漏液,零电压等现象。
这是由于充电过程中,容量差异导致充电时有些电池被过充,有些电池未充满电,放电时有容量高的电池未放完电,而容量低的则被过放。
如此恶性循环,电池受到损害而漏液或低(零)电压。
8.电池使用完后或长期不使用是否可以保存在用电器内?
如果用电器较长时期内不再使用,最好将电池取出并放于低温,干燥的地方,如果不这样,即使用电器被关掉,系统仍会使电池有一个低电流输出,这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9.每次使用完后,无绳电话都应放回机座吗?
按照惯例及无绳电话的设计,每次使用后都应放回机座上。
这样可以激活电池,补充放掉的容量及有于自放电的容量损失。
不过我们建议间或将电池完全放电,以便恢复电池的初始容量及放电性能。
当然如果长期不使用电话,最好还是要将无绳电话取下来,避免电池长期被过充电。
另外,由于无绳电话即使在关机后,系统仍有一小电流在放电,因此,长期不用时应拆下电池,使其置于开路,使用时再充电。
10.电池储存在什么样的条件较好?
根据IEC标准规定,电池应在温度为20+-5,湿度为(65-+20)%的条件下储存。
一般而言,电池储存温度越高,容量的剩余率越低。
反之,也是一样。
冰箱温度在0-10时储存电池的最好地方。
尤其时对一次电池,而二次电池即使储存后损失了容量,但只要重新充放电几次既可恢复。
11.电池能储存多久?
就理论上讲,电池储存时总有能量损失。
电池本身固有的电化学结构决定了电池容量不可避免地要损失,主要是由于自放电造成的。
通常自放电大小与正极材料在电解液中的溶解性和它受热后的不稳定性(易自我分解)有关。
可充电电池的自放电远比一次电池高。
而且电池类型不同,电池每月的自放电率也不一样。
一般在10-35%变动。
一次电池的自放电明显要低得多,在室温下每年不超过2%,储存过程中与自放电伴随的是电池内阻上升,这会造成电池负荷力的降低,而在放电电流较大的情况下,能量的损失变化非常明显
下表列出了正常储存条件下自放电的近似值:
类型自放电碱锰MnO2/Zn圆形电池2% 锌碳MnO2/Zn圆形电池〈4%
锂离子锂MnO2圆形电池和纽扣电池约1% 镍镉/镍氢电池〈35%
12.什么是短路,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电池外两端连接在任何导体上都会造成外部短路,电池类型不同,短路有可能带来不同严重程度的后果。
如:电解液温度升,内部气压升高,等气压值如果超过电池盖帽耐压值,电池将漏液。
这种情况严重损坏电池。
如果安全阀失效,甚至会引起爆炸。
因此切勿将电池外部短路。
13.什么是记忆效应?怎样消除记忆效应?
记忆效应是针对镍镉电池而言的,由于传统工艺中负极为烧结式,镉晶粒较粗,如果镍镉电池在它们被完全放电之前就重新充电,镉晶粒容易聚集成块而使电池放电时形成次级放电平台。
电池会储存这一放电平台并在下次循环中将其作为放电的终点,尽管电池本身的容量可以使电池放电到更低的平台上。
在以后的放电过程中电池将只记得这一低容量。
同样在每一次使用中,任何一次不完全的放电都将加深这一效应,使电池的容量变得更低。
要消除这种效应,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小电流深度放电(如用0.1C放至0V)一是采用大电流充放电(如1C)几次。
对镍镉电池来说,由于负极的工艺全部为拉浆式,镉晶粒不会聚集,不存在记忆
效应的问题。
14.电池出现0V或低电压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1. 电池遭受外部短路或过充,反充(强制过放)
2. 电池受高倍率大电流连续过充,导致电池极芯膨胀,正极直接接触短路。
3. 电池内部短路,或微短路,如:正负极片有毛刺穿透隔膜纸接触短路,正负极片放置不当,造成极片接触短路,或正极片接触钢壳短路,负极掉料进隔膜纸,隔膜纸本身有缺陷,正极极耳接触负极片短路。
15.电池组零电压、低电压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1. 是否单支电池零电压
2. 插头短路,断路,与插头连接不好
3. 引线与电池脱焊,虚焊
4. 电池内部连接错误,连接片与电池之间漏焊,虚焊,脱焊等
5. 电池内部电子组件连接不正确,损坏
16.电池、电池组充不进电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1. 电池零电压或电池组中有零电压电池
2. 电池组连接错误,内部电子组件,保护电路出现异常
3. 充电设备故障,无输出电流;
4. 外部因素导致充电效率太低(如极低或极高温度)
17.电池、电池组无法放电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1. 电池经储存,使用后,寿命衰减;
2. 充电不足或未充电;
3. 环境温度过低;
4. 放电效率较低,如大电流放电时普通电池由于内部物质扩散速度跟不上反应速度,造成电压急剧下降而无法放出电。
18.电池充满电时,温度为什么会急升,电压为什么会突降?
当电池充满电后再继续充电属于过充,由于正极Ni(OH)2已基本全部转化为NiOOH,电池电位在此一温度达到平衡值(最大值),此时外部的恒定电流过充使OH-氧化而产生氧气。
化学反应:4OH- - e O2 + 2H2O + 热量生产的氧气透过隔膜纸与负极产生的镉复合:
2Cd + O2 2CdO + 热量,该化合反应产生的热量很多,只是电池整个体系温度升高。
故此时温度存在急剧上升的现象。
而由于温度越高,电池平衡电位越低,故温升必然导致电池平衡电位下降,故此时电池电压存在突降现象。
20.电池鼓底、凸肚、甚至漏液的可能原因时什么?
1. 电池被过充,特别是高倍率大电流连续过充;
2. 电池被强制过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