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宁碳酸饮料项目建议书

西宁碳酸饮料项目建议书

西宁碳酸饮料项目

建议书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

碳酸饮料分为果汁型、果味型、可乐型、低热量型、其他型等,常见

的品牌有:可乐、雪碧、芬达、七喜、美年达等。碳酸饮料曾经深受80后、90后喜爱,碳酸饮料产量也一度节节攀升。

该碳酸饮料项目计划总投资10385.1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658.7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75%;流动资金2726.37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26.25%。

达产年营业收入19553.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808.10万元,税金及

附加184.32万元,利润总额4744.90万元,利税总额5583.69万元,税后

净利润3558.6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025.0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5.69%,投资利税率53.77%,投资回报率34.27%,全部投资回收期4.42年,提供就业职位399个。

重视环境保护的原则。使投资项目建设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企业安全卫生的各项法律、法规,并做到环境保护“三废”治理措施以及工程建设“三同时”的要求,使企业达到安全、整洁、

文明生产的目的。

随着两大碳酸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公司陆续交出了2017年业绩单,可口可乐净利润同比大跌81%,百事可乐净利润同比下滑23%,实在让外界

唏嘘不已。

报告主要内容:概论、项目建设背景、市场研究、项目投资建设方案、项目建设地方案、土建工程分析、工艺先进性分析、项目环境保护分析、

生产安全保护、项目风险、项目节能、实施方案、投资规划、项目盈利能

力分析、项目总结等。

西宁碳酸饮料项目建议书目录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第三章市场研究

第四章项目投资建设方案

第五章项目建设地方案

第六章土建工程分析

第七章工艺先进性分析

第八章项目环境保护分析

第九章生产安全保护

第十章项目风险

第十一章项目节能

第十二章实施方案

第十三章投资规划

第十四章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第十五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十六章项目总结

第一章概论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投资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产品提供商。我们在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坚持围绕

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厚积薄发,合作共赢。

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和较高的员工素质,在职员工约600人,80%

以上为技术及管理人员,85%以上人员有大专以上学历。公司是强调项目开发、设计和经营服务的科技型企业,严格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规范财务制度。截止2017年底,公司经济状况无不良资产发生,并严格控制企业高速发展

带来的高资产负债率。同时,为了创新需要及时的资金作保证,公司对研

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和使用制定了相应制度,每季度审核一次开发经费支出

情况,适时平衡各开发项目经费使用,最大限度地保证开发项目的资金落实。

为了确保研发团队的稳定性,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公司在研发投入、

技术人员激励等方面实施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

奉行“诚信创新、科学高效、持续改进、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将产品

的质量控制贯穿研发、采购、生产、仓储、销售、服务等整个流程中。公

司依靠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和品质管理系统,确保了品质的稳定性,赢

得了客户的肯定。未来,公司计划依靠自身实力,通过引入资本、技术和

人才等扩大生产规模,以“高效、智能、环保”作为产品发展方向,持续

加强新产品研发力度,实现行业关键技术突破,进一步夯实公司技术实力,全面推动产品结构升级,优化公司利润来源,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巩固和

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06.61万元,同比增长16.66%(2143.15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碳酸饮料生产及销售收入为

12050.25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0.30%。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339.0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22.55万元,增长率32.69%;实现净利润2504.30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11.09万元,增长率25.64%。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二、项目建设符合性

(一)产业发展政策符合性

由xxx投资公司承办的“西宁碳酸饮料项目”主要从事碳酸饮料项目投资经营,其不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有关条款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

(二)项目选址与用地规划相容性

西宁碳酸饮料项目选址于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所占用地为规划工业用地,符合用地规划要求,此外,项目建设前后,未改变项目建设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在落实该项目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可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因此,建设项目符合项目建设区域用地规划、产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要求。

(三)“三线一单”符合性

1、生态保护红线:西宁碳酸饮料项目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不在主导生态功能区范围内,且不在当地饮用水水源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

2、环境质量底线:该项目建设区域环境质量不低于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一定的环境容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

3、资源利用上线:项目营运过程消耗一定的电能、水,资源消耗量相对于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

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该项目所在地无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采取

环境保护措施后,废气、废水、噪声均可达标排放,固体废物能够得到合

理处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三、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西宁碳酸饮料项目

碳酸饮料类产品是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通常称为汽水。碳酸饮料能产生泡沫和刺激味道的二氧化碳,喝下之后产生一种令人

愉快的味道,在20世纪曾经风靡全球。

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增加,碳酸饮料市场一直处于劣势。而消费

升级以及碳酸饮料替代品日益更新,使得碳酸饮料高糖高热量让许多追求

健康的消费者望而却步。碳酸饮料产销量自2015年起,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2017年产量规模降至1744万吨,碳酸饮料销量规模为1716万吨,而2018年全国碳酸饮料市场也依然没有明显起色。

(二)项目选址

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

西宁,古称青唐城、西平郡、鄯州,是青海省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

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5个区、2个县,总面积7660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2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38.71万人,城镇人口173.90万人,城镇化率72.85%。西宁地处中国西北地区、青海省

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青海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和通讯中心,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中央军委西宁联勤保障中心驻地。西宁历史文化渊源流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取西陲安宁之意。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是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26446.55平方米(折合约39.65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4.67%,建筑容积率1.2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7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3.16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26446.55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9747.6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264.79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5073.02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867.61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30台(套),设备购置费2973.32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552068.31千瓦时,折合67.85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6315.27立方米,折合1.39吨标准煤。

3、“西宁碳酸饮料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552068.31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6315.27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69.24吨标

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1.87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2.44%,

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规划,符合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产

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

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

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0385.1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658.79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73.75%;流动资金2726.3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25%。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9553.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808.10万元,税

金及附加184.32万元,利润总额4744.90万元,利税总额5583.69万元,

税后净利润3558.6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025.0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5.69%,投资利税率53.77%,投资回报率34.27%,全部投资回收期4.42年,提供就业职位399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实行动态计划管理,加强施工进度的统计和分析工作,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随时掌握关键线路的变化状况。科学组织施工平行流水作业,交叉施工,使施工机械等资源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做到现场施工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对于难以预见的因素导致施工进度赶不上计划要求时及时研究,项目建设单位要认真制定和安排赶工计划并及时付诸实施。

四、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及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碳酸饮料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碳酸饮料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西宁碳酸饮料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399个,达产年纳税总额2025.01万元,可以促进某某循环经

济产业园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5.69%,投资利税率53.77%,全部投资回

报率34.27%,全部投资回收期4.42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42年(含

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实施意见》,对各地、各部门在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方面提出了十条要求,包括清理规范现有针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的准入

条件、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资金等公共资源对民营企业同等对待、支持民

营企业充分利用新型金融工具,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目的是鼓励和引

导民营企业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

势企业。提振民营经济、激发民间投资已被列入重要清单。民营经济是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壮大区域经济、安排劳动就业、增加城

乡居民收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起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如何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

五、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一、碳酸饮料项目背景分析

碳酸饮料分为果汁型、果味型、可乐型、低热量型、其他型等,常见

的品牌有:可乐、雪碧、芬达、七喜、美年达等。碳酸饮料曾经深受80后、90后喜爱,碳酸饮料产量也一度节节攀升。

2016年,我国饮料行业发

展与食品工业经济走势大体相当,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基本企稳,在消费升

级的推动下,产业转型升级成果初步显现,经济发展的活力再次转强,是

我国消费品中的发展热点和新增长点之一。2014年达到巅峰,产量达到1810.66万吨,此后销量持续下跌。2017年碳酸饮料产量跌至1744.41万吨。

2014年碳酸饮料销量达到巅峰,逼近1800万吨,此后碳酸饮料开

始走下坡路,销量持续下滑,2016年碳酸饮料销量跌至1739万吨。

费升级,碳酸饮料高糖高热量让许多追求健康的消费者望而却步,果汁、

粗粮饮品、醋饮料等主打“健康概念”的产品成为饮料市场新宠。面对内

忧外患,碳酸饮料市场的萎缩持续加剧。

最近几年,饮料行业消费呈现

疲软态势,行业“巨头”首当其冲,于是饮料企业为扭转业绩下滑之势便

采取了涨价策略。但目前来看,这一措施并不能完全扭转颓势。行业大势

下行之下,企业或许只有走创新融合之道,才能“突围”成功。

近日,

中粮可口可乐重庆公司正式发布了一款“雪碧纤维+”的新饮品。在重庆正

式发售前,已有电商平台在售,价格区间在8—29元,远高于普通碳酸饮

料。但因有“零卡路里”“健康”的卖点,使其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拥有

较高的人气,与吸脂可乐、蓝色可乐、粉色可乐等一起并列为“最红”碳

酸饮料。“普通碳酸饮料越来越卖不动了,高糖高热量让许多追求健康的

消费者望而却步。”事实上,早在2016年,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

师傅、统一、娃哈哈在内的国内外知名饮料企业都曾表态,饮料行业大单

品时代一去不返,未来旗下的饮料产品将以“健康”“多元”为主。

着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以及“口味”的变换,传统软饮市场受到极大的冲击。从国内外饮料巨头的销售数据来看,饮料行业整体性的衰退早已到来。行业大势下行之下,企业或许只有走创新融合之道,才能“突围”成功。

2018年伊始,食品饮料行业率先经历了一波涨价潮:先是包括雪花、青岛啤酒在内的多家啤酒企业宣布,1月1日起将对产品进行价格调整;随后,康师傅也开始执行新的价盘,康饮茶/果汁系列提价2—3元;日前,全球饮

料行业的翘楚可口可乐也宣布对所有旗下产品供货价进行上调,幅度为2—

3元/箱,价格调整范围目前是北京餐饮渠道3款易拉罐,后续涨价策略可

能扩散到全国。

最近几年,饮料行业消费呈现疲软态势,行业“巨头”

首当其冲,于是饮料企业为扭转业绩下滑之势便采取了涨价策略。但目前

来看,这一措施并不能完全扭转颓势,比如可口可乐在北美已经先行先试

提价策略但收效甚微。

据可口可乐公司财报显示,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该公司去年的净利润为11.8亿美元,同比减少了81%;与此同时,

另一国际巨头百事可乐公司因有薯片等系列产品支撑,净利润达到48.5亿

美元,但比上一年少赚了23%,在饮料端的降幅也颇为明显。

而国内的

统一、康师傅等公司,2016年的销售业绩也不尽如人意。近日,康师傅和

统一公布2017年的销售年报显示,双方在饮料端的销售额较2016年有所

上涨,但幅度不大,未能扭转国内整个饮料行业销售额和销量双双走低的

态势。

事实上,早在2015年底,多位业内人士就曾指出,传统饮料业

迎来了它的瓶颈期,增长乏力已经成为行业性的问题。我国饮料行业与其

它行业一样,亦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近年来行业增速明显放缓。目前

中国饮料行业也进入了降速增长的“新常态”发展阶段,由此而来更需要

差异化竞争,创新和转型升级已成为饮料行业的迫切需要与必然选择。

二、碳酸饮料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随着两大碳酸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公司陆续交出了2017年业绩单,可口可乐净利润同比大跌81%,百事可乐净利润同比下滑23%,实在让外界

唏嘘不已。

事实上,这并非饮料行业第一次出现糟糕局面。根据美国饮

料行业刊物《饮料文摘》数据,美国碳酸软饮料销量连续11年下跌,2015

年下降1.2%,降幅大于2014年的0.9%。行业内三大巨头销售量皆有所下降。同时,2015年碳酸软饮料人均消费量下降至153.7升,创自1985年来的30年最低。

来自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市场对“年轻化、健康化、颜值化”等潮流品类和产品的需求增加,我国碳酸饮

料产量在2014年达到1810.66万吨的巅峰后,已经是连续三年负增长,2017年产量跌至1744.41万吨。从各品种占饮料总产量的比重来看,2017

年碳酸饮料占比9.66%,已经跌破10%。

碳酸饮料的失宠已成为不争的

事实,根据市场调研公司EuromonitorInternational数据显示,虽然中国

市场碳酸饮料销售额在过去五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但以销售量计算,碳

酸饮料在2015年和2016年均出现下滑,由于2017年夏天气温偏高,国内

碳酸饮料销量小幅增长2.4%,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销量也有所增长,但

整体下滑趋势不可逆转。

消费升级背景之下,碳酸饮料高糖高热量让许

多追求健康的消费者望而却步,果汁、粗粮饮品、醋饮料等主打“健康概念”的产品成为饮料市场新宠,预计未来碳酸饮料的市场份额将继续被茶

饮料、果汁饮料等抢占,地位继续下降。但考虑到我国过去消费碳酸饮料

的群体较为庞大,因此在较长时期内,碳酸饮料的市场空间依然存在。果

汁和茶饮料等品类的崛起并不能完全替代碳酸饮料的消费,可以说,经过

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碳酸饮料行业逐渐步入其生命周期的成熟

阶段。

另外,中国还没有从国家层面对食品减糖的措施和标准做出进一

步要求,但已经有一些国家这样做了。从墨西哥在2014年成为全球第一个

开征“糖税”的国家后,短短几年间,这一新的税种已在全球蔚然成风。

刚刚过去的2017年,包括英国、法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纷纷加入征收“糖税”的行列,还有十几个国家的征税计划已在议会讨论之中。可以预见,中国

加入这一行列只是时间问题,届时,碳酸饮料的前景更加暗淡。

第三章市场研究

一、碳酸饮料行业分析

碳酸饮料类产品是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通常称为汽水。碳酸饮料能产生泡沫和刺激味道的二氧化碳,喝下之后产生一种令人愉快的味道,在20世纪曾经风靡全球。

碳酸饮料可分为果汁型、果味型、可乐型、低热量型、其他型等,常见有可乐、雪碧、芬达、七喜、美年达等。其中果汁型碳酸饮料指含有2.5%及以上的天然果汁;果味型碳酸饮料指以香料为主要赋香剂,果汁含量低于2.5%;可乐型碳酸饮料指含有可乐果、白柠檬、月桂、焦糖色素;其它型碳酸饮料:乳蛋白碳酸饮料、冰淇淋汽水等。

碳酸饮料诞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最初的发现是从饮用天然涌出的碳酸泉水开始。我国碳酸饮料工业起步较晚,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入侵,汽水设备和生产技术进入我国,1927年可口可乐公司在上海及天津设厂生产,打开了中国碳酸饮料的市场。随后,百事可乐加入竞争,至今,碳酸饮料市场仍然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天下。

碳酸饮料产业链上游为碳酸饮料加工及灌装层。按照生产加工方法的不同,碳酸饮料的生产流程分为“一次灌装法”和“二次灌装法”,所需要的设备有糖浆调配设备、碳酸化设备、洗瓶设备、灌装设备等。中游为碳酸饮料的流通,碳酸饮料主要出现在超市、商场、电子商务等场景售卖,肯德基、麦当劳等餐饮企业直接供应。下游则为消费者,曾经风靡全球的碳酸饮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