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关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 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中医药内涵建设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4
顺义区中医院关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鼓励和考核制度为进一步端正中医医院办院方向,努力发挥中医药特色并将特色转化为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和满足与丰富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医疗需求,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价廉、安全的中医药服务,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现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如下鼓励和考核制度。
一、鼓励政策:(一)、中药饮片收入的20%列入科室收入,参加绩效分配,其他所有药品收入不列入科室收入。
(二)、根据我院中医发展规划,每月在科室医疗收入按临床科室特点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我院中医事业发展。
(三)、年终绩效考核中对科室开展中医特色项目及中医适宜技术进行加分。
(四)、外出进修、学习同等条件优先选派中医类别从业人员。
(五)、年终对中药饮片使用率较高的科室及个人给予表彰。
二、考核制度:(一)、临床常见疾病诊疗中,应充分体现中医药诊疗方法,门诊使用中医药方法(中药、针灸、按摩等)治疗率≥70%,内科病房中医药治疗率≥70%、中医疾病诊断准确率≥95%、中医药治愈好转率≥90%,手术科室病房中医药参与率≥30%。
(二)、各临床科室要根据《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制定至少三个本科常见疾病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每年进行一次年度分析、总结、评价和改进。
临床中医药特色优势病种的诊疗中,必须以中医药诊疗为主要办法,治疗率≥80%。
(三)、中医优势病种诊疗率、临床中医治疗率、参与率、中医疾病诊断准确率,列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
(四)、充分发挥我院两个市级基层老中医工作室的作用,建立老中医定期查房及中医病历质控制度。
(五)、制定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规定,规范中药饮片的使用。
(六)、每月医疗质控中增加中医三基知识考核部分,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每年三基知识考试增加中医部分,将中医考核结果纳入医师技术考核档案。
顺义区中医院2009-11。
中医院绩效考核办法根据《XX省政府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的意见》及相关文件精神,为保持和发挥我院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增强医院活力,维护医院公益性,推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我院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绩效考核办法。
一、考核目的绩效考核的目的是督促医院各科室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保质保量及时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对各科室的满意度,绩效考核的结果与效益工资挂钩。
为工资调整、职务变更、职称晋升、岗位调动的决策提供依据。
二、考核内容绩效考核内容包括执行药品零差率、医疗质量、服务效率、费用控制、资产运营、中医药特色、满意度评价等7个方面30个指标。
三、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XXX副组长:XXX、XXX成员:XXX、XXX、XXX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X同志兼主任,办公室负责考核的日常工作和资料的汇总。
四、考核评价(一)绩效值计算。
定量指标绩效值计算方法为两种:凡要求有所增加或增长的正向控制指标,如年住院人次等,指标绩效值按此公式计算:绩效值=实际完成值/目标值×标准分值;凡要求有所减少的反向控制指标,如次均门诊费用增长率,指标绩效值按此公式计算:绩效值=目标值/实际完成值×标准分值。
定性指标按照考核项目的具体评分办法扣减相应的标准分,得出实际绩效值。
各单项扣分最多扣完本项分,不累及其他项得分。
各单项工作绩效值之和为被考核单位的总绩效值。
(二)考核评价。
考核实行百分制,考核结果分为4个等次: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以上为良好,60分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三)考核结果运用。
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及评先、评优、晋升、晋职等考评依据。
五、考核要求依据相关制度制定医院内部岗位绩效考核标准及内部分配管理办法,建立按岗付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定期对职工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适当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狠抓突出问题持续改进质量------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工作汇报新宁县中医医院(2014年12月2日)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结合我院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为依据,再次加强督导工作,召开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具体方案,全院上下共同参与,对照细则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个人。
把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作为核心内容,采取多项举措,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态度,确保医疗安全,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就我院开展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情况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一、中医为本,确保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措施的落实1、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和科室综合考核指标中,明确了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的具体措施并加以落实。
质控科每季度检查考核一次,并将检查结果全院通报,严格落实奖惩制度,有力推动了医院可持续发展。
2、规范诊疗行为,并要求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体现中医理念和思维。
3、医院制定了体现中医医院特点的规章制度和《员工手册》,开展培训,并将此项工作列入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重要内容。
4、积极开展对口支医,医院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了《关于对口支援基层卫生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明确工作任务,健全管理机制,完善鼓励措施,力求将对口支援工作落在实处。
医院今年与飞跃乡卫生院签订了县级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院工程书,积极开展交流和合作,并认真落实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人员交流等帮扶任务。
5、医院作为新宁县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中医类技术推广工作方案的主要实施单位,是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指导和工程推广质量的直接责任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二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评审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3.01.21•【文号】国中医药医政发[2013]4号•【施行日期】2013.01.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二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评审标准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促进中医医院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总结中医医院评审评价和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局组织制定了《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二级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和《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不含中医骨伤医院)通用评审标准(2013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3年版)》,可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下载)。
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标准(2013年版)》是开展二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评审工作的主要依据,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标准(2013年版)》要求开展中医医院评审工作,不得自行调整标准。
各地在工作过程中有何意见或建议,请及时联系我局医政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医疗管理处联系人:邴媛媛杨荣臣联系电话:************59957683传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处(综合处)联系人:王瑾赵文华联系电话:************59957685传真:************电子邮箱:*************************附件:1.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2.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3.二级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4.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5.二级中医专科医院(不含中医骨伤医院)通用评审标准(2013年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3年1月21日附件1: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一、依据功能与任务,确定医院发展战略,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院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重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省农村信用社反洗钱工作考核办法(试行)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2017年)
根据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下发的《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结合我感染性疾病科实际情况,特制订感染性疾病科发挥综合考核目标及鼓核度:
1、积极开展引进中医诊疗新技术,对引进新技术表现突出人员予以奖励。
除院方奖励外,科室再奖励1000元。
绩效考核连续3个月定为1档(最高档)。
2、门诊处方中,对使用中药(饮片、中成药、医院制剂)处方比例≥60%,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30%者,当月科室绩效考核定为1档。
对使用中药(饮片、中成药、医院制剂)处方比例<50%者,不参与当月绩效考核。
3、对能严格按照中医病历书写规定书写病历者。
中医药治疗参与率须达到70%以上者,除院方奖励外,科室再奖励200元。
低于50%者,绩效考核定为4档(最低档)。
4、对能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率每年提高10%者除院方奖励外科室再奖励200元。
5、对进行中医药基础知识和临床常见病、优势病种的培训学习不达标者,不参与当月绩效考核。
6、非药物中医治疗门诊人次达不到门诊人次的10%,当月考核定为4档,达标者除医院奖励外,当月科室绩效考核定为1档。
感染性疾病科
2017年8月
7日
页脚内容。
市中医院关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管理规定(讨论稿)为加快推进中医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的服务需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中医治疗技术使用要求1、加强中医诊病流程控制管理。
中医专业的临床医师在接诊、处方、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时必须体现中医辨证和中医思维,在用药上要尽可能使用中药饮片和医院制剂。
所有门诊病人必须坚持“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缺西补,中西结合”的原则。
2、各科中医参与率不低于60%;优势病种的中医参与率不低于70%;一般科室开展中医项目不低于4项,中医重点科室:康复科、骨伤科、肝病科、肾病科、脑病科开展中医项目不低于6项。
3、病区中医治疗技术使用按中医治疗技术使用率进行考核管理,ICU、精神科不纳入考核管理范围。
中医治疗技术使用率:(计算方法:使用了中医治疗技术的出院病人数/出院人次×100%):康复科100%、骨伤科≥60%、内一科≥50%、内二科≥50%、内三科≥50%、内四科≥40%、内六科≥40%、内七科≥60%、外一科≥10%、外三科≥10%、妇产科≥10%。
二、中药饮片的使用要求(一)门诊医师中药饮片使用要求:门诊中医医师诊治病人,在用药上要尽可能使用中药饮片和医院制剂,中药饮片收入不低于药品收入总额的50 %;门诊西医师诊治病人,中药饮片、医院制剂的使用比例应达到药品收入总额的30 %。
(二)病区中药饮片使用要求:病区中药饮片使用按中药饮片使用率进行考核管理,ICU、精神科不纳入考核管理范围。
中药饮片使用率的计算方法:中药饮片总付数/实际住院人天数×100%。
1、康复科必须体现以中医为主的诊疗原则,包括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药饮片、医院制剂的使用。
中医药治疗参与率100%。
住院病人中药饮片使用率达到 30 %以上。
2、内科病区及骨科病区要充分体现中西医结合的诊疗原则,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同时,要尽可能的提高中药使用率和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
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
体措施
一、在中医医院发展中完善诊疗组织管理
1、充分调动和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热情,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
加强医患交流沟通,提高中医临床服务水平;
3、在院内设立中医诊疗科室,发挥中医药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治
疗机制,推动中医临床标准化;
4、建立完善中医传承与更新制度,拓宽中医新知的途径,以保护传
统中医文化;
5、积极开展社会病患救治,以科学性、个性化的诊疗方法和服务助
力贫困病人治疗。
二、在临床服务领域拓展中医药特色优势
1、加强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普及中医药知识,培养中医临床服务
能力及诊疗技能;
2、在中医院建立临床中药生产基地,发掘中药实质制剂的医疗方法,根据病情提供有针对性的中药应用;
3、开展多学科联动的中医服务工作,打破学科疆界,实现中医药与
西医理论、技术等的有效结合;
4、积极推行中药饮片及中医“经络学”的诊治技术,以达到精准化、多角度的辨证施治;
5、加强传统中医药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为促进中医医院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5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以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12〕29号印发《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
该《实施细则》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综合服务功能(350分)2部分。
目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通知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350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通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三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12〕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为促进中医医院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中医医院评审工作,我局组织专家制定了三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
为正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局组织制定了《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和《三级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以下简称《细则(2012年版)》)。
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细则(2012年版)》是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的配套文件,是各地开展三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中医医院加强自我监管的重要参考工具。
地方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细则(2012年版)》要求开展中医医院评审工作,不得对《细则(2012年版)》自行调整。
《细则(2012年版)》电子版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下载。
各地在工作过程中有何意见或建议,请及时联系我局医政司。
附件:1.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略)2.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1] (略)3.三级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年版)20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总体说明:一、本细则所有指标均为必查指标,适用于所有三级公立中医医院,民营中医医院参照执行。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而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应建立相应的鼓励和考核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该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首先,建立鼓励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制度。
中医药在诊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如辨证论治、防病治未病等,这些优势需要得到鼓励和发扬。
一方面,可以设置专项奖励,对在中医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医生和科研人员给予奖励和表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医院建立中医药科室,增加人员配备和设备投入,提高中医药的门诊量和手术数,扩大中医药在医疗服务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其次,建立考核中医临床疗效的制度。
中医临床治疗的疗效是衡量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
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定评价指标和标准,对中医临床医生的临床技能、诊断准确性、治疗效果等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不定期考核,对不达标的医生进行培训和提高,帮助他们提升临床技术水平和治疗疗效。
另一方面,可以开展疗效对比研究,将中医药与现代医学进行比较,评估其疗效的优势和劣势,并通过研究结果来指导临床实践和改进中医药治疗方法。
最后,建立中医药临床实践经验的共享机制。
中医药有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治疗方案,在推广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建立中医药临床实践数据库,对医生的临床案例和经验进行收集和整理,以便其他医生参考和借鉴。
同时,也可以组织中医药专家进行临床研讨会和培训班,将他们的经验分享给其他医生,促进中医药临床实践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总的来说,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需要建立鼓励和考核制度。
通过给予奖励和荣誉,激发中医药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制定评价指标和标准,对中医临床疗效进行监测和评估;通过共享经验和知识,促进中医药临床实践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无锡市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台账资料目录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卷(650 分)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50 分)(责任科室:院办*;医务处、人事科、业务发展部、科教科、财务科)☆标准:1.1 依据功能与任务,确定医院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院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重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 4 分)◇ 说明:△ 资料:☆ 标准:1.2 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照年度进行定期评价。
(16 分)1.2.1 医院年度工作计划体现医院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1.2.2 有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和明确的资金投入。
1.2.3 医院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有系统的调研分析,并制订针对性措施。
1.2.4 医院对中医特色指标(包括中医药人员占医务人员比例、中药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饮片收入占药物收入比例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进行考核分析。
◇ 说明:△ 资料:☆ 标准:1.3 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11 分)1.3.1 医院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
▲ 1.3.2 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1.3.3 医院实行绩效工资管理, 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情况的考核结果在科室分配方案中体现。
◇ 说明:☆ 标准:1.4 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
(8 分)1.4.1 将对口支援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并有相关鼓励措施。
阳谷县中医院
关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中医药内涵建设,坚持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把我院建成功能完善、中医中药特色突的二级甲等中医院,我院依照 2010 年《“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和《2010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要求,中医医院管理年中医院评价标准及评估细则和实施方案,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
一、确定我院以中医中药为重点方向创建中医中药和谐发展环境
1.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要以中医中药特色发展为方向,明确以中医中药为发展目标。
今后年度工作计划要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中西医结合优势的具体措施和方案。
2.今后医院管理体系中必须建立有发挥中医中药特色优势的鼓励和考核制度,科室综合考核目标、绩效考核中将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中西医结合优势作为重要指标。
二、加强中医中药人才培养有计划配备的中医中药人才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人员配备的通知,国中医药函2009148 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1.优化卫生技术人员结构,按计划配备充足的中医药人员。
今后我
院引进主要以中医、中西医结合为主的卫生技术人员,现有进修学习人员主要安排到上级中医医院进修学习,争取在十二五计划内使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大于 60%,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大于 50%,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 100 学时
的比例不低于80%。
每个临床科室执业医师中至少有70%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麻醉科除外)
2.定期组织医、护、药人员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培训。
并熟练掌握
各种技能。
要求我院全体护理、药学人员系统学习中医中药理论基础知识 100 学时以上,提高中医护理工作技能。
3.根据我院规模,要求现有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中医知识,参加中医管理培训。
医院主要负责人、业务管理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教学的主要负责人经过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对参加中医、中药学学习的人员,学历提高后给予一定的补助和奖励。
4.临床科室负责人中有计划调整充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人员担任。
三鼓励中医中药项目的开展
1.重新制定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
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
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年度分析、总结和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
2 积极鼓励开展医技项目、中医诊疗技术项目采用非药物中医治疗
方法如针灸、推拿、康复理疗等提高其中的绩效分配比例。
中药处方饮片、
成药、处方比例不断上升。
四、抓好重点专科建设
1 制订以中风病科、中医骨外科为专科的重点发展规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
势的具体措施。
确定的重点病种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不孕不育等为我院中医特色优势项目。
2 制定常见病及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对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中医治疗的难点并提出解决难点的思路和措施。
3 加强对中风病科、中医骨外科等我院重点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
五、加强中药药事管理
1 根据今年工作计划我院将继续建设山东省特色骨外科项目,已向卫生厅申请资金设备已获得批准。
2 根据我院 201
3 年工作计划我院已计划按《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对现有的中药煎煮室搬迁重建,并得到了济南市中医院的帮助使其达到较高水平。
3 建立和完善中药饮片调剂管理制度、中药煎煮室管理规范等中药药事规范管理制度使中药药事管理不断规范化科学化。
4 开展多项符合大众治疗方式,引进中药饮片颗粒冲剂。
六、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及相关文件要求。
成立县中医院中药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订《关于我院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活动实施》等相关文件。
对现有建筑风格、内部装饰、医院标识、庭院等进行全
面装饰装修完毕后我院中西医结合医药文化特色将得到体现。
七、奖励和考核措施
1 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医院年度临床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内容推行目标责任制度。
综合目标考核中每季度由医务科组织对各临床科室检查,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加强环节管理,确保发挥中医特色优
势鼓励和考核制度实现。
年度考核中,将临床科室具有中医特色临床研究指标,对运用良好并能持续运行的科室在年终评奖考虑之一。
2 在临床科室对科室重点病种积极开展科研成果推广将成熟的中医特色疗法和中医适宜技术对在临床应用已推广应用的项目根据具体情况医院给予相应立项资助设立“中医特色临床科研”专项研究经费。
每年选择 1-5项资助每年组织委员会组织评审。
三医院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每年给予发表论文著作的作者一定奖励。
四每年对业务科室进行综合目标考核评选先进。
1.评选条件认真落实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开展科室工作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全年综合服务优秀。
2.评选办法以科室综合考核总成绩为依据分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分别评出一等奖 1 个、二等奖 2 个、三等奖 6 个。
3.奖励 1 通报表彰。
2 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