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应用问题专题研修成功举办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五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数学教研组决定开展一次五年级数学课题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提高五年级数学教学质量”为主题,旨在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五年级数学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探索有效的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1. 课题研究介绍活动开始,由教研组长介绍本次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深入了解五年级数学教材,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案例分析邀请优秀教师分享自己在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成功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学方法探讨分组讨论,针对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 教学策略研究针对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
如: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何进行分层教学等。
5. 教学资源整合分享优秀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促进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
6. 教学反思与总结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2. 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3. 活动流程:(1)9:00-9:30 课题研究介绍(2)9:30-10:30 教学案例分析(3)10:30-11:30 教学方法探讨(4)11:30-12:30 教学策略研究(5)12:30-13:30 午餐及休息(6)13:30-14:30 教学资源整合(7)14:30-15:30 教学反思与总结五、活动预期成果1. 提高教师对五年级数学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第1篇一、活动背景新学期伊始,为了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数学组于2021年9月1日下午开展了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的开学初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反思等方式,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1. 使教师明确新学期数学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3. 帮助教师反思自身教学,提高教学水平;4. 增强教师对数学学科的认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活动内容1. 新学期教学计划交流首先,各年级数学教师就本学期教学计划进行了交流。
大家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交流,教师们对各自年级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2. 教学经验分享接下来,各年级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等。
通过分享,教师们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3. 教学难点探讨针对新学期教学中的难点,各年级教师进行了深入探讨。
如: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二年级学生计算能力较弱、三年级学生空间观念不足等。
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解决教学难点提供了有力支持。
4. 教学反思最后,教师们对新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反思。
大家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交流、研讨、反思,教师们对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主要收获:1. 明确了新学期数学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2. 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3. 帮助教师反思自身教学,提高教学水平;4. 增强了教师对数学学科的认识,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低学段的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决定开展一次小学数学低学段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活动目标1. 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形成科学的教学设计。
2. 通过教学观摩,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 通过经验交流,分享教学经验,拓展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
4. 培养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星期六)上午8:00-12:00四、活动地点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室五、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8:00-9:30)- 分组讨论:教师根据所在年级和教材内容,进行分组讨论,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 教学设计:每组教师结合讨论结果,完成教学设计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 交流分享:各组教师展示教学设计方案,其他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2. 教学观摩(9:40-11:10)- 课堂教学:由一位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教学内容为低学段数学课程。
- 观摩点评:其他教师对公开课进行观摩,并在课后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3. 经验交流(11:20-12:00)- 教学反思:公开课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 教学策略:其他教师分享自己在低学段数学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如教学方法、课堂管理、评价方式等。
六、活动准备1. 教研组提前一周确定活动主题和内容,并通知所有参与教师。
2. 教研组负责收集和整理相关教学资源,为活动提供支持。
3. 参与教师提前准备好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反思。
七、活动总结1. 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教师们的努力和成果。
2. 教研组对活动中的优秀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反思进行表彰。
3. 教研组提出下一步教研工作计划,明确目标和方向。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以“小学数学微课题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微课题研究,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微课题研究的认识,明确微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4. 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课题选择与论证(1)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选择具有研究价值、可行性的微课题。
(2)对所选课题进行论证,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2. 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1)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课题研究现状。
(2)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步骤和实施方法。
(3)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共同探讨研究过程中的问题。
3. 课题研究过程与成果展示(1)教师按照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
(2)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交流研究心得和成果。
(3)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4)进行成果展示,分享研究成果。
四、活动实施1. 组织教师参加微课题研究培训,提高教师对微课题研究的认识。
2. 安排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选择微课题进行研究。
3. 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交流研究心得和成果。
4. 邀请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审,给予指导和建议。
5. 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推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活动总结1. 总结微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2. 评选优秀微课题研究成果,表彰先进。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4. 推广微课题研究成果,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支持。
本次小学数学微课题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以“探索与实践——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新路径”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和实践,探索出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数学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活动目标1. 通过研讨,明确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提高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认识。
2. 通过交流,分享优秀教学经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3. 通过实践,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数学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4. 通过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主题研讨(1)教师们围绕“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这一主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展开深入研讨。
(2)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3)教研组长对研讨内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2. 优秀教学经验分享(1)优秀数学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包括课堂组织、教学方法、作业布置等方面。
(2)教师们针对优秀教学经验进行了讨论,分析其成功之处,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改进。
3. 教学实践(1)教师们分组进行教学实践,根据研讨结果,设计并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2)教师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3)教研组长对教学实践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4. 教研成果展示(1)教师们展示了自己的教学成果,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学生作品等。
(2)教研组长对成果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四、活动总结1. 活动成效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教师们在研讨、交流和实践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还探索出了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数学教学模式。
2. 教研成果(1)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数学教学模式。
第1篇小学数学讲座教研活动记录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小学数学讲座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数学教育专家张老师担任主讲,旨在通过讲座的形式,帮助教师们深入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新理念、新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教师创新教学思维,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4. 提高我校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内容1. 张老师首先介绍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理念,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注重实践、激发兴趣、关注个体差异等。
2.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张老师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常见的教学误区和解决策略。
3. 张老师重点讲解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方法,如:问题引导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游戏化教学等。
4. 针对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张老师进行了现场解答和指导。
5. 教师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四、活动过程1. 开场致辞活动伊始,我校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张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本次教研活动提出了期望。
2. 张老师讲座张老师以《小学数学教学新理念与教学方法》为题,进行了精彩的讲座。
他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 教师提问环节讲座结束后,教师们纷纷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张老师请教。
张老师耐心解答,为教师们排忧解难。
4. 分组讨论教师们按照年级分组,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展开讨论。
各小组分别汇报了讨论成果,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5. 总结发言活动最后,张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议。
第1篇一、活动背景低年级数学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低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决定开展低年级数学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活动目标1. 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对低年级数学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通过听课评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通过教学反思,促使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15日——2022年9月30日四、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分组:将低年级数学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组长负责组织。
(2)内容:各小组共同研究低年级数学教材,分析教材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制定教学计划。
(3)时间:每周五下午2:00-4:002. 听课评课(1)听课:各小组轮流邀请其他小组的教师听课,认真记录课堂情况。
(2)评课:听课结束后,各小组进行评课,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时间:每周三下午2:00-4:003. 教学反思(1)每位教师每周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各小组每周进行一次教学反思交流,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提高。
(3)时间:每周一上午2:00-4:00五、活动组织1. 由教务处负责活动的整体安排和协调。
2. 各小组组长负责本小组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3. 各位教师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六、活动要求1. 各小组要按时完成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等工作。
2. 教师要积极参加活动,认真记录、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 活动期间,各小组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4. 活动结束后,教务处将对各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和评比,对优秀小组和个人进行表彰。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
数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们特举办本次数学实践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认识,明确数学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
2. 探索构建“情境·探究·应用”的数学实践活动模式,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实践案例。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活动内容1. 主题报告:邀请数学教育专家进行主题报告,深入剖析数学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构建“情境·探究·应用”的数学实践活动模式。
2. 经验交流:邀请优秀教师在活动中分享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评价反馈等方面。
3. 案例分析:组织教师对数学实践活动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案例中的亮点和不足,为教师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4.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数学实践活动课例,通过现场观摩、互动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师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认识。
5. 教学研讨:针对数学实践活动中的热点问题,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共同探讨解决策略。
6. 教学设计比赛:组织教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比赛,激发教师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7. 互动交流:设置互动环节,让教师们就数学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提高。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为期两天。
2. 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
3. 活动流程:(1)开幕式:介绍活动背景、目标及安排。
(2)主题报告:邀请专家进行主题报告。
(3)经验交流:优秀教师分享经验。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素养提升转变。
一年级数学作为小学数学学习的起点,对学生数学思维和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二、研究目的1. 了解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2. 探索适合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为一年级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研究内容1. 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现状分析2. 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3. 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探究4. 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实践案例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成果。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现状。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分析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成功经验。
4. 实验研究法:设计实验方案,对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进行实践检验。
五、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查阅相关文献,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对象。
2. 调查阶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现状数据。
3. 分析阶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4. 策略探究阶段:根据分析结果,探索适合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策略。
5. 实践检验阶段:设计实验方案,对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进行实践检验。
6. 总结阶段: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适合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策略体系。
2. 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3. 为一年级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推动数学学科的发展,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25日开展了课题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课题研讨,探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的1. 深入探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2. 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3. 促进数学教研组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课题研讨:教师们针对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课题进行研讨。
2. 优秀课例展示:邀请优秀教师展示自己的优秀课例,供大家学习借鉴。
3. 教学经验交流:教师们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4. 教研组工作总结:回顾教研组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
四、活动过程1. 课题研讨活动开始,教研组长介绍了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和目的。
随后,教师们围绕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课题:(1)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4)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教师们针对这些课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解决方法。
2. 优秀课例展示接下来,教研组邀请了两位优秀教师展示了他们的优秀课例。
第一位教师展示了一节关于“分数乘法”的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分数乘法能力。
第二位教师展示了一节关于“圆的面积”的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经验交流在优秀课例展示之后,教师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有的教师分享了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分享了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的教师分享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教研组工作总结最后,教研组长对过去一年的教研组工作进行了总结。
市小学数学第一学段“解决问题”教学专题研修成功举办
10月27日,宁波市小学数学“解决问题领域疑难问题”奉化研讨组在奉化市居敬小学举行。
这次研修主题为“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应用问题难点策略研究”,奉化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市学科中心组成员、名师带徒学员、领雁班学员全程参与了整个研修活动。
本次活动由专题观点报告、课堂展示、观课讨论反馈、专家点评、研修总结五个板块组成。
来自岳林中心小学小学的何霞老师做了题为《新课程下图画问题教学难点与对策》专题观点发言,居敬小学的王培幼老师执教了一上的《用数学》复习课,方桥小学的王来波老师、莼湖镇校的方巧娟老师同课异构了二上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观课组成员紧紧围绕主题细化下的“如何加强图意解读描述,确保话语系统的起始教学?”“如何在运算意义教学中更多关注应用问题结构?”“如何在练习中开展比较性、变式性的训练,加强数量关系的感知?”三个讨论题从各教学板块的时间分配、有效问题的比率进行数据量化,并作出目标定位和落实的定性描述,营造了良好的研修氛围和较为深入的研修方式,得到了宁波市小学数学教研员陈老师的高度赞赏。
陈老师还就“解决问题”教学的走向和老师们教学中的疑惑、三节课中亮点和进一步探讨问题等作了深入的指导。
最后,奉化市教研员宋老师从研修活动策划视角、本次专题研修得失两个方面进行了活动总结。
为期一天的应用问题专题研修,与会教师对第一学段应用问题理应关注的主要问题、教学基本手段运用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推动了教师对应用问题疑难问题的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