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滤池施工及测试过程有关问题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54.86 KB
- 文档页数:2
V型滤池施工要点分析摘要:本文探讨了V型滤池施工过程的技术要点及施工措施。
在此工程施工实践中,总结了滤板、滤梁的施工及注意事项,H型槽及槽下的配气孔、配水孔施工,V型槽下表冲孔的施工方法,排水槽施工注意事项,确保滤板之间及滤板与池壁之间的缝隙密封严密,滤池内部尺寸的控制,滤池施工中的防渗漏处理,滤板安装嵌缝前必须注重对滤池底部的清洁等。
关键词:V型滤池;施工要点;滤板引言V型滤池池型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尤其是对配水配气系统的精度要求高,是水厂系统的核心,因此施工中对池体各部位施工方法的选择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艺的效果,甚至决定其成败。
V型滤池有反冲洗频率低,效果好,反冲洗用水量少,滤后水水质好等多重优点,是近年来主流的滤池型式。
V型滤池的反冲洗采用气水反冲+表面扫洗的方式,反冲洗配水配气的均匀性是决定反冲效果的关键因素,配水配气均匀性取决于中滤板和滤头的安装质量以及滤板安装的平整程度。
一、工程概况猇亭水厂原设有两座虹吸滤池,1#滤池18格,2#滤池22格,1#虹吸滤池池体结构老旧,且虹吸滤池工艺反冲洗布水不均匀,跑砂现象严重,在满负荷过滤出水水质很难满足现在越来越高的水质标准。
经过水厂一期升级改造项目将原有1#虹吸滤池拆除,新建V板滤池。
现1#V板滤池满足出厂水浊度设计值0.5NTU 以下的要求,同时滤池滤料流失量少、反冲洗耗水量少、人工操作简易,具备现代化水厂的技术要求。
二、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施工前必须十分重视对图纸的研读,熟悉施工图纸,掌握V型滤池结构、重点部位的施工精度要求。
做好同时施工、交叉施工的工序安排,为后续工程顺利施工创造条件。
(一)、V型滤池的主要设计和运行工艺参数有效粒径d10=0.9mm~1.2mm,K80<1.4;正常滤速V正常=8m/h~10m/h,强制滤速V强制=10m/h~13m/h;反冲洗步骤为:先气擦洗1min~2min,空气冲洗强度13L/(m2·s)~17L/(m2·s);再气水共同冲洗4min~5min,空气冲洗强度13L/(m2·s)~17L/(m2·s),水冲洗强度2.5L/(m2·s)~3L/(m2·s);最后水冲洗5min~8min,水冲洗强度4L/(m2·s)~6L/(m2·s)。
某水厂V型滤池设计、施工问题总结某水厂V型滤池设计、施工问题总结摘要:某水厂V型滤池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一、设计问题1. 尺寸选择不合适:V型滤池的尺寸应根据处理量、流速等参数进行合理选择,但在某水厂的设计中,尺寸选择不合理,导致处理效果不佳。
2. 进出水口设计不合理:进水口和出水口在设计中应考虑水流均匀分布、防止浊水回流等因素,但在某水厂的设计中存在进水口和出水口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3. 水流分布不均匀:某水厂的V型滤池内部存在水流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导致滤料使用不充分,影响了过滤效果。
二、施工问题1. 滤料填充不均匀:某水厂的施工人员在滤料填充时存在不均匀的情况,导致滤料厚度不一致,进而影响了过滤效果。
2. 滤料选择与要求不符:滤料的选择应根据水质和过滤要求进行合理选择,然而在某水厂的施工中,滤料的选择与要求不相符,导致处理效果不佳。
3. 滤料洗涤不彻底:滤料洗涤是滤池投运前必须进行的步骤,但在某水厂的施工中,滤料洗涤不彻底,带有较多的杂质,影响了后续的过滤效果。
三、建议与改进1. 加强设计质量控制:在设计V型滤池时,应充分考虑水质、处理量、流速等因素,确保尺寸选择合理,进出水口设计合理,以提高过滤效果。
2. 施工前进行滤料试验:施工前应进行滤料试验,选择合适的滤料,确保其符合处理要求,并进行滤料填充前的粒径分选,以保证填充均匀。
3. 加强滤料洗涤操作:施工人员应进行滤料洗涤操作时,要充分运用冲洗水进行清洗,确保杂质彻底清除,确保后续的过滤操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V型滤池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清除滤料中的杂质,保持滤料良好的过滤性能,以确保水质的稳定和安全。
结论:某水厂V型滤池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尺寸选择不合适、进出水口设计不合理、水流分布不均匀、滤料填充不均匀、滤料选择与要求不符以及滤料洗涤不彻底等。
水厂V型滤池结构施工工艺探讨摘要:V型滤池因具有出水水质好、滤速高、滤水周期长、反冲洗效果好和便于自动化管理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本文通过介绍V型滤池的结构及运行过程并结合实际水厂V型滤池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对V型滤池施工重要环节进行具体阐述,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V型滤池;结构;施工工艺滤池是水厂净水工艺中的重要环节,而滤池过滤能力的再生,是滤池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
若采用较好的反冲洗技术,使滤池经常处于最有条件下工作,不仅可以节水、节能,还能提高水质,增大滤层的截污能力,延长工作周期,提高水产量。
而V型滤池因具有出水水质好、滤速高、滤水周期长、反冲洗效果好和便于自动化管理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但大量实践也表明,V型滤池对工艺设计、施工精度和管理水平要求很高,任何环节出现疏忽,都会影响其运行效果。
因此,对V型滤池的施工进行规范控制,非常重要。
1.V型滤池的结构每只滤池中间为双层中央渠道,将滤池分为左右两格(如图1所示)渠道上层6是排水渠,供反冲洗排污用;下层7是气、水分配渠,过滤时用来汇集滤的清水,冲洗时分配气和水;渠上部设有一排配气小孔9,下部设有一排配水方孔8;V型槽底设有一排小孔5,既可以作过滤时候进水用,又可以供横向扫洗布水用,这是V型槽设计的一个特点;滤板上均匀布置长柄滤头,每平方米布置60~70个。
图1 滤池的结构2.V型滤池结构施工工艺2.1 二次浇筑施工缝的处理技术池体的水密封性直接影响滤池的运行效果,池体浇筑施工过程中,考虑池体的池体高度、尺寸的严谨性及施工技术条件,V型滤池池体不可能将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必须设置水平施工缝,分两次浇筑施工。
如果施工缝处理得不好,将很容易引起池体表面凹凸不平、有麻面、上下池壁开错及渗漏水现象,严重时将影响滤池使用。
为了保证防渗漏的质量要求,在施工前,对4个施工方案进行了商讨:第1方案为凹槽型。
翻口中间支(B/3)一木方,两侧混凝土面与中间木方齐平,木方的高度为100mm。
探讨V型滤池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使用与维护探究摘要:过滤是水厂对水体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过滤工艺尤为讲究。
本文主要结合水厂中,v型虑池的设计进行分析探讨,从中浅谈一下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分析v型滤池在使用与维护方面的事项,力求实现v型滤池的优化运行。
关键词:v型滤池;h型槽;进水孔;滤池设计;维护使用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实例某自来水厂在扩建上设计能力为24万m³/d,在首期工程的供水能力为12万m³/d,混合、絮凝与沉淀的工序分别采用管式混合器混合、折板絮凝池和平流式沉淀池,而在过滤方面采用v型滤池的设计。
就v型滤池而言,在设计中分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该要得到注意。
2、v型滤池在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有时候不但要解决专业上面的问题,而且还要加强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工作,核实每一个细节上面的问题,避免在日后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在v型滤池的图纸中,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细节往往会出现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注意:2.1注意v型滤池滤砂系统和池侧壁拉毛问题在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v型滤池中的滤砂粒径要求,确保滤砂不均匀系数的合理。
此外还应该合理处理滤池池壁滤砂层段的拉毛以及详细拉毛的处理方案。
2.2进水槽底部进水孔的设计在v型滤池的设计当中,进水孔一般有两个,分别为主进水孔和扫洗进水孔。
在滤水的过程中,待滤的水体会通过进水总渠流经住进水孔以及扫洗进水孔,最后从过水堰板流入滤池的进水槽进入到滤池当中。
在进水孔的设计上采用手动电动两用的闸板阀控制。
分别利用手动模式对扫洗进水孔进行控制,电动模式对滤池反冲洗时采用电动模式进行关闭。
进行反冲洗时,两边扫洗水进水方孔设计为大小相同。
将水孔流速控制在0.40~0.5m/s,保持滤水过程中滤池处于淹没状态,确保布水均匀,以达到最后的过滤效果。
2.3注意v型槽配水孔的设计在v型槽配水孔施工设计方案上为了确保其接缝处的密封性以及dn25pvc管的标高与间距的精准度。
专版研究园地浅谈V型滤池运行设计及施工优化文/潘文继 植淑华1 工程概况佛山市第二水源工程是佛山市重大民生工程项目。
按照佛山市第二水源的战略发展规划,该工程拟分多期建设,包括建设一座净水厂和多座配水站,并通过水厂及配水站向禅城、南海以及三水三个区域进行供水,实现佛山市三个区域均具备西、北江双水源安全供水的格局。
目前,第二水源首期工程(西江水厂)供水规模为40万m³/d,首期分两阶段建成,供水规模各为20万m³/d,第一阶段于2009年12月投入运行,第二阶段于2018年7月投入运行。
其中,西江水厂水源为西江,制水工艺流程为机械搅拌—折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均质滤料滤池。
两阶段的过滤工艺均采用V型滤池,双排布置,一组滤池分为12个池,每池分为两格,单格尺寸为14×3.5m,滤池深4.60m,有效水深为3.8m,设计流量为8750m³/h,滤速为7.75m/h,单池过滤面积为98m2,气冲强度为55m³/(m2/h),水冲强度为5m³/(m2/h),石英砂滤料粒径为1.00~1.30mm,设计滤料层厚度为1.4m(含0.1m承托层厚度)。
目前,西江水厂制水流程工艺运行状况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常年出厂水平均浊度≤0.25NTU,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
2 西江水厂V型滤池运行状况及技术改造2.1 首期工程第一阶段由于过滤工艺是水厂制水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滤池运行状况将直接影响出厂水的品质。
西江水厂滤池在两侧的进水V型槽底部设置有横向表面扫洗孔(以下简称表扫孔),表扫孔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反冲洗效果,减少反冲洗耗水量。
然而,西江水厂首期工程第一阶段V型滤池在投入运行后反冲洗效果一直不理想。
滤池进行反冲洗时,V型槽表扫孔横向水流的推动力太小,不能有效将漂浮在池面的泡沫以及悬浮在水中的细小泥粒横扫排出,导致滤池反冲洗结束后,池面泡沫仍然残留在滤池的边角位置,同时仍有大量细小的泥粒悬浮于水中。
对某大渡口供水工程V型滤池施工方法探究自来水厂普遍V型滤池进行水处理工艺,本文通过在大渡口供水工程V型滤池施工中的实践,总结了V型滤池施工的技术难点和关键控制点,对施工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通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标签:V型滤池;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自来水厂工程中的V型滤池是输水进行过滤的一种水处理构筑物,其构筑物结构复杂,设计要求精度高,施工难度大,因此在施工中必须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科学的施工方法,精心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特别是细部构造,才能保证投产后满足按施工工艺顺利运行的关键。
1 工程概况水厂一期规模为4.0万m3/d,厂区主要建(构)筑物有网格絮凝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反冲洗泵房、清水池、等多个单体组成,其中V型滤池为矩形池,平面尺寸26.1×21.7m,按中间管廊南北轴线两侧对称布置,每侧有3个如下图的滤池连接在一起。
,在滤池两侧设有V型进水槽,槽底有一排出水孔,既可以作为滤池的进水孔用,也可以作为侧向冲洗水的布水孔用,即在滤池进行汽水反冲洗时,V型槽底部的进水小孔依然有水进行表面扫洗,将滤池表面的悬浮物侧向冲人中间的H型排水槽,使得滤池冲洗得更干净。
2 施工难点解析V型滤池主要施工难度及工艺设计精度体现在如下几方面:①进水配水槽堰顶、反冲洗排水槽堰顶高程要求严,允许偏差为±2mm;②池内净空几何尺寸要求高,尤其是滤板安装范围内池壁,允许偏差为±2mm;③滤板的制作水平误差±2mm,单格滤池滤板安装平整度为±2mm,相邻的滤池滤板安装平整度误差±10mm,滤梁必须是光滑的,不能有毛刺,滤板底部在滤板嵌缝前,必须严格地清扫干净,否则在汽水反冲洗的时候,可能将残留的混凝土颗粒的杂质冲人滤柄中,将滤柄上的配气孔堵塞,从而影响反冲洗的效果。
工艺预埋多,要求精度高,预理精度的误差将直接影响工艺配水、配气是否均匀,甚至关系到能否达到预定的水处理效果;④同格滤池V型槽底部的配水小孔,其安装平整度相对滤池底板误差必须控制在±2mm以内;⑤H型排水槽底部配气孔的安装高度必须严格地控制,其安装平整度相对滤池底板误差必须控制在±2mm以内,下部配水孔内壁必须方正、光滑。
净水厂V型滤池的运行控制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城市的水资源供给和水质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
为了确保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和环境健康,提高城市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水厂的净化设备运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V型滤池是净水厂常用的滤池之一,其运行控制分析对于净水工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V型滤池的结构和原理V型滤池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设备,其结构如其名,呈V字形。
水流从上方进入滤池,在滤材的作用下,悬浮物、颗粒物和有机物等杂质被截留在滤料层内,从而实现了水的过滤和净化。
V型滤池通常采用石英砂等滤料,其结构紧凑、操作便捷、过滤效果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市政供水、工业用水和废水处理等领域。
二、V型滤池的运行控制1. 进出水质监测V型滤池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进出水的水质进行监测,以确保出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通过监测进出水的浑浊度、浊度、PH值、溶解氧、COD和氨氮等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异常,保障净水厂的正常运行。
2. 滤料层清洗和维护V型滤池的滤料层在长时间的过滤使用后,会逐渐被悬浮物和杂质堵塞和污染,影响其滤水效果。
定期清洗和维护滤料层是保证V型滤池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
清洗滤料层可以采用反冲洗或者化学清洗等方式,将堵塞和污染的滤料层进行再生,恢复其滤水性能。
3. 控制水力冲击在V型滤池的运行过程中,水力冲击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
水力冲击会导致滤料层的破坏和泄漏,严重影响滤池的正常运行。
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如增加缓冲设备、控制进出水流速等,保证V型滤池的安全运行。
4. 运行参数的调控V型滤池的运行参数包括进水流量、滤速、水头压力、清洗周期等,这些参数的调控对于滤池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合理控制进水流量和滤速,保证水头压力在适宜范围内,调节清洗周期和时间,都能有效地提高V型滤池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5. 故障报警和处理在V型滤池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如管道堵塞、设备泄漏、电气故障等。
从工程实例谈对V型滤池设计及施工的几点看法V型滤池是目前城镇给水处理厂设计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池型,其优点在于所用的均质滤料和先进的气、水反冲洗和表面扫洗技术。
结合某工程V型滤池的施工经验,对V型滤池在设计和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看法和改进措施,使V型滤池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标签:V型滤池;设计;施工;整体浇筑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城镇给水工程,设计规模为100000m3/d,V型滤池作为核心工艺处理单元,选用双格V型滤池,共8组,每组过滤面积77.76m2,设计滤速7.03m/h,气冲强度15L/m2·s,单独水冲强度6L/m2·s,气水联合时水冲强度3L/m2·s,表面反洗强度2L/m2·s,过滤周期24~36h,滤料有效粒径d10=0.9~1.2mm,不均匀系数K80=1.2,砂上水深1.3m。
2 有关设计的几点看法2.1 反冲出水阀门及反冲控制方式的选择本工程反冲排水槽出水阀原设计为气动刀阀,后经业主要求变更为气动蝶阀,变更后蝶阀的气动头安装于下层排水渠内,在反冲排水时容易淹没气动头,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电气设备长期在潮湿环境中工作,易造成设备故障。
采用气动刀阀,其自动控制单元安装于池顶走道板上,安全、检修方便,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本工程设计采用反冲前水头损失来控制滤池反冲洗,设计反冲前水头损失为2.0m,而实际中很难按水头损失来控制反冲程序。
考虑到压力变送器的精确性,故障率和水厂供水的重要性,最终采用以周期来控制滤池进行反冲洗。
为保障水厂供水的安全,在设计中如果要采用反冲前水头损失来控制反冲洗,则应考虑当压力变送器出现故障而导致水头损失值不准时的应急措施。
2.2 V型槽的设计V型槽是V型滤池保证运行效果的关键之一,在正常过滤时,起到均匀配水作用,在滤池反冲时通过表面扫洗孔将滤池表面的杂物冲入H型槽随反冲洗水排走。
实际工程中,采用混凝土V型槽很难保证较好的水平度,导致进水不均匀,长期运行会导致滤料因局部负荷过大而板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