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D-QR-SC-012 防静电区域日常工作点检A0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2
防静电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电的现象,当两个物体接触或者分离时,会产生静电。
静电的积累和释放可能对人体和设备造成伤害,因此在某些工作场所,特殊是在电子设备创造、化学实验室和石油化工等领域,需要进行防静电作业。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防静电作业的标准操作流程和措施,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二、作业前准备1. 确定防静电作业区域:根据工作场所的需求,确定需要进行防静电作业的区域,并进行标识。
2. 清理工作区域:清除工作区域内的杂物和灰尘,确保地面、桌面和设备表面干净。
3. 检查工作设备:检查使用的工作设备是否符合防静电要求,如防静电工作衣、防静电手套、防静电鞋等。
4. 检查接地设施:确保接地设施正常工作,如接地线是否连接良好、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等。
三、防静电作业操作流程1. 穿戴防静电服装:在进入防静电作业区域之前,必须穿戴防静电服装,包括防静电工作衣、防静电手套和防静电鞋等。
确保服装干燥、整洁,并密切贴合身体。
2. 接地操作:在进行防静电作业之前,必须接地。
首先,将接地线连接到接地设施上,然后将接地线与防静电服装的接地带连接。
确保接地线与接地设施连接坚固,并进行接地电阻测试,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3. 静电消除操作:使用静电消除器对工作区域内的静电进行消除,确保工作区域的静电水平降低到安全范围内。
4. 静电防护操作:在进行防静电作业期间,必须注意以下操作:- 避免与带电物体接触:避免与带电物体接触,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 避免磨擦和碰撞:避免与物体磨擦和碰撞,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 避免干燥环境:尽量避免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防静电作业,因为干燥的空气会增加静电的积累和释放。
- 避免使用静电产生物品:避免使用具有静电产生能力的物品,如塑料袋、塑料容器等。
- 定期检查接地状态:在进行防静电作业期间,定期检查接地状态,确保接地设施正常工作。
5. 作业完成后的处理:在防静电作业完成后,必须进行以下处理:- 脱下防静电服装:将防静电服装脱下,并进行清洁和保养,确保下次使用时干净整洁。
1目的和范围:规定了本公司防静电接地系统和常用防静电材料的的要求和点检方法,本标准仅适用于本公司内部。
2、职责2. 1工程部:防静电点检方法制定、设施的建立和指导实施。
2.2生产部:负责按要求进行防静电点检。
2.3品质部:负责监督防静电点检是否达到要求。
3定义及术语3.1静电:electrostatics静电就是物体所带相对静止不动电荷。
物体表面过剩或不足的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
3.2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s discharge (ESD)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感应引起的物体间的静电电荷转移。
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场引起的带有不同静电位的物体之间的静电荷的转移现象。
3.3静电感应:当带静电物体靠近某一介质时,在该介质表面因感应而带电荷,并形成感应电场3.4缩略语ESD electrostatics discharge静电放电SSD static sensitivity device静电敏感器件ESDS electrostatics discharge sensitive静电放电敏感(的)EPA electrostatics discharge protected area防静电工作区EBP earth bonding point接地连接点4、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系统指标及测试方法各种接地点检方法: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系统的作用是消除静电敏感器件与其他导体之间的电势差。
所谓“其他导体”包括,人员、裸露的地线、仪器的连接线、自动操作设备、夹具等等。
设备、仪器、电脑、工具等用电装置的安全接地比任何其他接地都重要,这是因为这些装置的带电通常是因为其自身的漏电引起,漏电不仅会严重损坏产品,更重要的是会威胁人身安全。
超过安全规定的漏电(2.5mA),必须查明原因,加以纠正(由工程部实施)。
实践表明,易于搬动和借用的仪器、电脑、工具等用电装置的接地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货架在以下情况下不必接地:静电敏感器件放在有效的屏蔽容器中,如原装防静电包装、黑色导电箱或铝质箱。
附件一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试行)1.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供操作静电放电敏感电子产品用的防静电工作区应具备的各项技术要求。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防静电工作区。
2.引用文件GB4385-1995 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GBI2014-89 防静电工作服GJB/Z25-91 电子设备和设施的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指南GJBI649-93 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大纲SJ/T10694-1996 电子产品制造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GJB3007-97 防静电工作区域技术要求3.术语及缩写词3.1术语3.1.1防静电工作区配备各种防静电设备和器材、能限制静电电位、具有确定边界和专门标记的适于从事静电防护操作的场所。
3.1.2操作在操作放电敏感电子产品的制造、老化、筛选、检测、装联、包装、储存、修理和失效分析等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产品的有效活动。
3.1.3接地电子连接到能供给或接受大量电荷的物体(如大地、舰船或运载工具外壳等)。
3.1.4硬接地直接与大地电极作导电性连接的一种接地方式。
3.1.5软接地通过一足以限制流过人体的电流达到安全值的电阻连接到大地电极的一种接地方式。
3.1.6大地电极埋于地下与大地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的金属体或金属体组。
3.1.7静电耗散材料其表面电阻率等于或大于1×105Ω/□,但小于1×1012Ω/□;或体积电阻率等于或大于1×104Ω.cm,但小于1×1011Ω.cm,能快速耗散其表面或体内静电荷的材料。
3.1.8导(静)电材料其表面电阻率小于1×105Ω/□或体积电阻率小于1×104Ω.cm的材料。
3.2缩写词3.2.1静电放电 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3.2.2静电放电敏感(的)ESDS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3.2.3防静电工作区EPA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ed area3.2.4接地连接点 EBP earth bonding point4.详细要求4.1防静电标志4.1.1防静电标志应符合GJB 1649的规定,如图1和图2所示。
防静电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荷的现象,当静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静电放电,可能造成火灾、爆炸、设备损坏等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止静电引发的意外事件发生,制定防静电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防静电作业原则1. 了解静电的基本知识:包括静电的形成原因、传导方式、危害以及防范措施等。
2. 采取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防静电材料、使用防静电设备、保持工作环境湿度等。
3. 建立防静电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员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三、防静电作业指导书内容1. 工作场所的静电防护要求:- 静电敏感区域的划定: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划定静电敏感区域,并在相关区域进行标识。
- 静电防护区域的设置:在静电敏感区域内设置静电防护区域,确保只有经过特殊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
- 静电防护设备的配置:根据工作场所的需要,配置适当的静电防护设备,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工作台等。
2. 静电防护操作规范:- 防静电服装的要求:要求员工穿戴防静电服装,包括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防静电帽等,确保身体与环境之间的静电平衡。
- 防静电工具的使用:指导员工选择合适的防静电工具,并规定其正确使用方法,如使用防静电螺丝刀、防静电吸尘器等。
- 静电接地的要求:明确静电接地的方法和要求,确保设备和工作台的良好接地,避免静电的积累。
3. 静电防护的应急措施:- 静电放电事故的处理:指导员工在发生静电放电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如迅速断电、使用灭火器等。
- 静电防护设备的维护:要求定期检查和维护静电防护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 事故报告和调查:要求员工在发生静电相关事故后及时上报,并进行事故调查,总结经验教训,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培训和宣传为了确保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防静电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有必要进行培训和宣传工作。
1. 培训内容:- 静电的基本知识:静电的形成原因、传导方式、危害等。
防静电工作台检测规范1目的
定义防静电工作台检测方法和频率。
2范围
厂内所有防静电工作台
3参考文件
阻抗测试仪操作指导书
4程序
4.1检测环境
温度:15℃~30℃
湿度:30% ~70%
4.2检测设备
静电测量仪(型号:41201-19250)
4.3表面阻抗检测方法
4.3.1取点(按照图片取4组点)
4.3.2将静电检测仪的两极放在指定位置。
4.3.3 开始测量 (仪器使用方法参考:阻抗测试仪操作指导书) 4.3.4 记录检测结果。
(只记录一个点,按照最大的阻值记录) 4.4 对地阻抗检测方法
4.4.1 取点(按照图片取4组点)
4.4.2 将静电检测仪的一个极放在桌面指定位置,一个极放在地上。
4.4.3 开始测量 (仪器使用方法参考:阻抗测试仪操作指导书) 4.4.4 记录检测结果。
(只记录一个点,按照最大的阻值记录) 4.5 检测频率:
4.5.1 新铺设防静电皮的工作台。
4.5.2 每半年检测一次。
测试仪器:测试人:
环境温度:环境湿度:
注:工作台的表面电阻值、系统电阻值在106~109之间为合格。
电子工程防静电地面静电测试操作流程及验收标准微电子工业,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医院手术室、麻醉室、氧吧间等等,特别是在一些工厂,电子厂,计算机房等,由于其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的静电,静电会对周围的电子产品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不仅是对机器,仪器等造成危害,同样静电过多对人体也是一种威胁,抗击静电已成为了电子厂,计算机房等地的重要的不可忽略的事情。
所以,这些场所的地面都需要采用防静电地面以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一般来讲,涂膜表面电阻值在1012Ω以下即可消除积累在涂膜表面的静电荷。
电子工程中防静电工作区采用的防静电工程材料主要分成以下三种:1、静电屏蔽材料(表面电阻或体积电阻小于1.0×103Ω);2、导静电材料(表面电阻或体积电阻2.5×104Ω-1.0×106Ω(不含1.0×106Ω));3、静电耗散材料(表面电阻或体积电阻1.0×106Ω-1.0×109Ω)。
电子工程防静电地面常见的有:防静电水磨石地面;防静电环氧自流平地面,防静电PVC地面,防静电活动电板地面等。
相关术语和定义表面电阻(surface resistance):防静电地面表面一定间距内两电极的电阻。
体积电阻(volume resistance):将两电极置于试样的相对两表面上所测得的电阻。
自流平(self-leveling):平面涂覆的一种施工方法—涂料在重力及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自由流动,经辅助人工找平,形成平整的涂层。
静电耗散型材料(electrostatic dissipative material):带电体(材料)上的静电荷因泄漏,能使静电荷部分或全部消失的材料。
该材料的表面电阻、体积电阻应在1.0×106-1.0×1010Ω之间。
导静电型材料(static conductive material):能直接快速转移静电荷的材料,该材料的表面电阻、体积电阻应小于1.0×106Ω。
防静电台垫的表面电阻值为105
Ω~109Ω。
防静电托盘的表面电阻值为106Ω~1011Ω。
防静电组件盒和防静电周转箱的表面电阻值为103Ω~109Ω。
防静电治工具点检导静电材料(表面电阻率小于107Ω),静电耗散材料 (表
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07Ω)。
静电屏蔽材料:表面电阻小于103Ω的材料,治具接地电阻规格<10Ω,
ME 防静电鞋的表面电阻值为107Ω~109Ω。
防静电服的表面电阻值为106Ω~1010Ω。
防静电手指套表面电阻值为107Ω~1010Ω。
防静电手套表面电阻值为107Ω~1010Ω。
地板阻抗板的测试规格为105-109奥姆
光照度光照度测试仪 1.位置:画检; 要求:光照度为100-200LUX.离子设备静电场测试仪中和能力从±1000V~±100V的时间< 3(s) 平衡电压<+/-50V
IPQC 总务兆欧表ME 生产静电胶皮
静电胶皮对地电阻的规格为7.5x105-1x109Ω , 表面电阻
规格为1x104-1x1010Ω;兆欧表周点检生产防静电物品点检人体防静电物品点检周点检月点检
C:\Documents and Settings\mi
C:\Documents and Settings\mi
C:\Documents
and Settings\mi
C:\Documents and Settings\mi C:\Documents
and Settings\mi C:\Documents and Settings\mi
C:\Documents
and Settings\mi。
防静电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电荷,由于静电的存在,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电击、火花、设备故障等。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防静电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本防静电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员工在工作中正确地进行防静电措施,降低静电产生的风险,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从事需要进行防静电作业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操作人员、电子设备维修人员等。
四、防静电措施1. 空气湿度调控:- 在工作场所内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应控制在40%~60%之间。
- 定期检查空调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 如有必要,可以使用加湿器或空气净化器来调节空气湿度。
2. 接地保护:- 所有电子设备和金属设备都应进行接地处理,确保电荷可以安全地流入地面。
- 定期检查接地设施的连接情况,确保其良好接触。
3. 防静电服装:- 在需要防静电作业的场所,员工应穿戴防静电服装,如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
- 定期检查防静电服装的状况,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4. 静电消除器:- 在静电积聚较多的区域,设置静电消除器,如静电棒、静电喷枪等。
- 定期检查静电消除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使用。
五、防静电作业流程1. 了解静电的产生原理,掌握静电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2. 在进入工作场所前,检查防静电服装是否完好,并穿戴好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
3. 检查工作区域的接地设施是否正常连接,确保其良好接触。
4. 根据需要,调节工作区域的湿度,确保在适宜的范围内。
5. 在工作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敏感的电子元器件和静电敏感区域。
6. 如有需要,使用静电消除器对静电进行消除。
7. 工作结束后,及时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没有静电积聚。
六、员工培训1. 所有从事防静电作业的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2. 培训内容应包括静电的产生原理、防静电措施的具体操作方法等。
3. 培训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员工的防静电意识和操作技能。
防静电区域日常工作点检CHECKLIST (可选)
年月周编号:XRD-QR-SC-012 版本:A0查检内容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类
别查检要点
是否不
设
及
是否不
设
及
是否不
设
及
是否不
设
及
是否不
设
及
是否不
设
及
是否不
设
及
环境防静电区域有明确的防静电警示标识(地标定置)。
静电敏感物料与非静电敏感物料进行了隔离放置。
温湿度记录完整、正确,环境温度在允许范围内,环境控制设备运行正常;
设备、仪器、工装电气设备、测试仪器(测试设备仪器、电批、电烙铁等)都进行了可靠接地(所用电源线为三芯线)。
香蕉插口线与主地线之间的连接是否可靠。
工作台、工作椅、周转车、器件容器和包装材料都是防静电的,或铺ESD台垫且有清晰易见的防静电标识防静电的周转包材应有有效日期,且现在在有效期内。
周转车底部金属架焊有接地链并能自然下垂,保证可靠触地。
设备、测试仪器、工作台、物料架等没有防静电地线串接的现象。
人员员工正确穿戴了防静电工作服、鞋、帽、防静电手套或指套,EPA区域内配戴防静电腕带、腕带一端要接入防静电接地系统中。
进入ESD区域外来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工衣和工鞋;如接触静敏感器件需戴静电腕带及防静电手套;
在作业现场没有穿、脱工作服和工鞋的现象。
员工着装工衣、工鞋、工帽无破损污秽现象。
员工没有把个人物品如个人衣物、食品、香烟、各种塑料和纸类制品带入ESD区域的现象。
现场检查并抽测工作人员的腕带佩戴正确,无腕带松脱现象,系统接地可靠(要求:直接用简易防静电腕带测试仪表在现场测试)。
文件与产品加工制程无直接关系纸制文件放在ESD胶袋内;非防静电文件夹与静电敏感物件的距离最少为30cm;
物料非防静材料,如产品需要则与敏感物料的距离为30cm;
静电敏感物料采取了防静电保护措施(用防静电容器和包装材料存放),没有PCBA板随意直接叠放现象。
ESDS器件及组件的包装盛放都有明显的防静电标识。
本月ESD责任人日常检查发现的和员工反馈的ESD疑难问题、新问题及处理建议:
点检: 确认:说明:
1、以上记录表可根据需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