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叶部病害及防治
- 格式:ppt
- 大小:9.17 MB
- 文档页数:36
园林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园林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
然而,园林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植物和人们带来不小的困扰。
因此,了解常见的园林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园林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园林环境。
一、病害1. 叶斑病:叶斑病是园林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斑点。
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导致叶片枯萎甚至掉落。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受感染的叶片,保持植株周围的通风和光照良好,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
2. 枯萎病:枯萎病是由真菌或细菌引起的,它会导致植物的根部和茎部出现腐烂的现象。
受感染的植物会逐渐失去水分和养分,最终枯萎而死。
为了预防和控制枯萎病的发生,可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种植,避免积水和根部损伤,保持良好的排水和通风。
3. 菌核病:菌核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特点是在植物茎内形成菌核,最终破裂并释放孢子。
菌核病会导致植株的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并可能导致死亡。
为了防治菌核病,可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及时清除受感染的部位,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二、虫害1. 飞虱:飞虱是园林中常见的一种害虫,其主要危害是通过吸取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黄化、干枯和掉落。
防治飞虱的方法包括定期清理园林垃圾,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使用虫害防治药剂进行喷洒。
2. 蚜虫:蚜虫是园林中最为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以群集的方式寄生在植物的嫩叶和茎上,通过吸取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卷曲和死亡。
防治蚜虫的措施包括增加植物的抗病性,定期检查并清除受感染的部分,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3. 蛞蝓:蛞蝓是园林中常见的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咀嚼植物的叶片和茎部,导致植物的营养和水分流失。
在防治蛞蝓方面,可以采取人工捕杀、设置陷阱和利用天敌等方式,减少它们对植物的危害。
综上所述,园林常见的病虫害给植物和人们带来了很多困扰,但只要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就能有效地控制它们的危害。
林木常见的叶部病害及其防治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受到病原生物的侵袭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造成生长发育不正常,严重时导致林木死亡,给社会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如何正确的识别致病因子,做到对症下药、适时用药、合理交替使用农药进行防病治病,更好的服务于林业生产,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叶部病害及防治这几种病害使用的有效药剂。
一、白粉病:由真菌中的白粉菌引起,常发生在叶背或叶两面,初期病斑近圆形,随后蔓延整个叶片,形成白色粉状物即是病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后期白粉层上产生初为黄白色渐变黄褐色最后成为黑色大小不等的粒状物,即病菌的闭囊壳。
一般发病后在秋季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洒发病部位,以消灭越冬病菌,减轻翌年发病。
在发病期,可喷洒粉锈宁、速保利、仙生、世高、乐必耕、甲托等药剂进行防治。
二、锈病:由真菌中的锈菌引起,叶病部往往产生锈黄色粉状物,常被称为夏孢子堆,夏孢子堆有多次再侵染现象,或产生黄色锈孢子器。
严重受害时提早落叶,落叶前后或次年春天在叶上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其状近圆形或不规则,稍突起但不突破表皮。
早春喷1-2波美度石硫合剂加以预防,发病后在生长季节应喷布1:2:200的波尔多液1-2次,或喷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粉锈宁、甲托、代森锌等药剂进行防治。
三、霜霉病: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病部产生各种颜色的霉状物。
发病后常用乙磷铝、甲霜铜、甲霜灵、科博、波尔多液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四、真菌性叶斑病:叶片上有小的坏死斑点,从形状和颜色上可分为角斑、圆斑、轮斑、黑斑、褐斑、灰斑等,后期病部组织坏死,有时形成穿孔。
为预防此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选用代森锰锌、大生M-45、波尔多液等药剂喷雾保护叶片;发病期用甲托、乙锰混剂、喷克、腐霉利、绿亨、多氧霉素等药剂喷雾治疗。
五、细菌性叶斑病:叶片上有小的坏死斑点,受病部位在天气潮湿的条件下有灰白色或蜜黄色的菌脓出现,干后表面结成菌膜或小块。
鉴别时可切取一小块病组织,置于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或盛有清水的试管中,观察溶液是否混浊,若混浊则证明有菌脓出现。
桂花常见叶部病害的发生及防治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秋天也渐渐的来临。
在秋天里,我们可爱的桂花也难以幸免于叶部病害的侵扰。
桂花叶部病害是桂花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不仅会影响到桂花的生长,还会影响到桂花的开花效果。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桂花常见的叶部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一、桂花叶霉桂花叶霉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
该病害的发生主要是在潮湿、低温环境下。
初期病斑在桂花叶背部出现,色呈浅黄色,病斑表面有白色霉层,后期病斑变大,覆盖整叶,使叶片变得脆弱。
桂花叶霉防治措施主要为选用抗病品种,保持适宜通风,及时移除枯萎和病叶,避免积水和低温环境。
二、桂花叶枯萎病桂花叶枯萎病是另一种常见的叶部病害,该病害是由一种真菌感染引起的。
病斑通常在叶子中央开始,扩散到整个叶子,使叶片发黄,枯萎,并最终脱落。
预防桂花叶枯萎病的方法包括选择种植健康的桂花苗,避免积水,适宜的施肥和及时改善土壤通风条件等。
三、桂花白粉病桂花白粉病是由一种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在潮湿的环境下极易发生。
病斑在桂花的叶片上呈现白色粉状,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会扩散到整个叶片。
桂花的板栗品种特别容易受到此病害的感染。
防治措施包括保持适宜通风,定期喷洒杀菌剂等。
四、桂花叶褐化病桂花叶褐化病是桂花的叶部病害之一,它是由一种真菌感染引起的。
初期病斑表现为叶片边缘的枯黄,之后整片叶子开始枯黄和褐化。
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整个植株会逐渐枯萎而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清除落叶,及时移除枯叶,保持充足的光照和通风,定期喷洒杀菌剂等。
总之,桂花叶部病害是桂花栽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在桂花种植期间需要引起重视。
为此,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提高桂花的免疫抵抗能力。
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桂花树健康茁壮地生长。
希望这篇文档能够对您了解桂花叶部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有所帮助。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汇总园林绿化是城市和社区美化的重要环节,然而,常常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困扰。
本文将对园林绿化中常见的病虫害进行汇总和简要介绍,以提供参考和解决方案。
一、植物病害1. 灰斑病:主要影响植物叶片,导致叶片变黄、落叶,严重时会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种植、合理施肥和及时清除病残体。
2. 炭疽病:主要发生在果实上,形成黑色炭疽斑。
炭疽病传播迅速,可采取及时剪除受害部分、清除病残体、使用消毒剂等综合防治。
3. 软腐病:常见于果蔬的储存和运输环节,导致果实腐烂变质。
应保持蔬果的透气性,控制储存温度和湿度,适时清除病残体。
4. 白粉病:植物叶面出现白色粉状,影响光合作用。
可采取适时喷洒硫磺剂、保持通风良好等方法进行防治。
二、植物虫害1. 蚜虫:常见于叶片的嫩梢和嫩叶上,吸取植物汁液,导致植物生长受阻。
可通过喷洒高效低毒的药物、增加天敌的种群等方式进行控制。
2. 蜘蛛螨: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导致植物叶片脱水枯黄。
可使用农药喷洒、定期叶面清洗等方式进行防治。
3. 杀虫蛾:以植物幼苗和嫩叶为食,造成植物生长不良。
可采取手工摘除、诱虫板、引入天敌等综合防治措施。
4. 金龟子:以植物根部为食,导致植物死亡。
使用专业昆虫药剂或提前清除受感染的植株,是防治金龟子的有效方法。
三、水生植物病虫害1. 藻类水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可通过物理除污、水质调节、生物控制等方式维持水体健康。
2. 螺旋藻:富营养化水体中孳生的一种蓝藻,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
可通过增加水草、增氧设备等形成生态平衡。
3. 漂浮植物:漂浮植物快速繁殖,会遮光影响水中植物的生长。
可通过手工清除、增加鱼类等方式控制其生长。
总结:园林绿化中常见的病虫害多种多样,但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控制害虫的繁殖,保护植物的生长。
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积极推行生态友好的防治方法,将有助于提高绿化质量,营造美好的城市环境。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绿化园林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提供了清新的空气、休闲的场所以及和谐的氛围。
然而,绿化园林也面临着许多病虫害的威胁,这些病虫害可能会对植物的健康和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维护绿化园林。
一、常见病害1. 灰霉病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感染绿化园林中的花卉和蔬菜。
病害的症状包括叶片上呈现灰白色的模糊斑点,植物的叶片、花朵和果实会因此而腐烂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感染的植物部分,合理施用杀菌剂,并注意改善通风环境,减少病害传播。
2. 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在绿化园林中常见于果树和叶菜类等植物。
感染的植物表现为黑色圆形病斑,对叶片和果实造成明显伤害。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感染部分,加强植物养护,增强免疫力,并注意消毒工具和废弃物,以防止病害传播。
3. 银星病银星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感染苹果、梨等果树。
感染的植物叶片上出现银色或金属光泽的小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干燥。
防治方法包括修剪病叶,并合理施用农药进行控制,同时注意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二、常见虫害1. 蚜虫蚜虫是绿化园林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吸取植物的汁液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蚜虫的症状包括叶片弯曲、发黄、畸形以及蜜露分泌等。
控制蚜虫可以采用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措施,引入天敌如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或者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
2. 白粉虱白粉虱以吸食植物汁液为食,常见于蔬菜、花卉以及草坪等。
受虫害的植物会出现黄化、弯曲、萎蔫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清除虫害植物部分,控制虫源的繁殖,增加天敌的数量,并合理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3. 小地老虎小地老虎是一种地栖害虫,主要损害苗木的根系。
虫害的植物会出现发黄、生长受阻、倒伏甚至死亡等现象。
防治方法包括灭除虫害,合理施用杀虫剂或薄荷酮等进行熏蒸处理,并注意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冬青病虫害防治冬青(Ilex)是一种常见的常绿植物,其独特的叶片和鲜亮的红色果实使其成为人们喜爱的园林植物之一。
然而,冬青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其生长和美观。
因此,冬青病虫害的防治成为园林爱好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冬青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和防治方法。
一、病害种类及症状:1.根部腐烂:当冬青长期生长在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容易导致根部腐烂。
症状表现为根系颜色变黑,伴有恶臭气味,植物生长缓慢,叶子逐渐枯黄。
2.叶部病害:常见的叶部病害有白粉病和锈病。
白粉病症状为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叶片逐渐干枯,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锈病则表现为叶片背面出现红棕色点状病斑,叶片变黄、枯萎。
3.枝干病害:冬青常见的枝干病害包括溃疡病和座翅病。
溃疡病症状为枝条出现圆形或不规则溃疡,随着病情恶化,溃疡处出现腐烂,导致枝条死亡。
座翅病则表现为枝条底部出现红色小翅膀状的病斑,逐渐扩大并导致枝条枯萎。
二、防治方法:1.改善生长环境:及时修剪植物的枝条,增强通风效果,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保持土壤适度湿润,避免过度浇水和积水。
注意定期施肥,保证植物的养分供应。
2.病虫害防治剂:冬青病虫害的防治剂有农药和生物防治剂两种。
使用农药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指导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对植物造成伤害。
生物防治剂则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或昆虫来控制病虫害,具有环境友好性和生物安全性,但效果需要一定时间积累。
3.合理修剪:定期修剪冬青植物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传播。
及时剪除患病枝条和叶片,减少病害的扩散。
同时,经常修剪也可以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和健康生长。
4.病害预防:定期观察冬青植株的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注意植株的营养平衡,加强植物的自身抵抗力。
避免病害传播,减少植株间的接触和交叉感染。
5.病虫害监测: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植物的病虫害问题。
在发现虫害时,可采用手工捕捉或喷洒环保昆虫特效剂进行控制。
三、注意事项:1.防治过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避免接触农药和有毒化学物质。
园林植物常见叶斑病的防治技术叶斑病是叶组织受到局部侵染,导致各种斑点病的总称。
叶斑病种类很多,可分为褐斑病、黑斑病、角斑病、轮纹病、圆斑病等。
叶斑上往往着生各种点粒或霉层,叶斑病可引起叶片穿孔,早落,植株生长不良,降低园林植物的观赏性。
叶斑病主要由真菌门中半知菌亚门、子囊菌亚门的一些真菌以及细菌、线虫等病原菌所致。
下面分绍园林植物中几种常见叶斑病及其防治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樱花褐斑穿孔病樱花褐斑病又称樱花褐斑穿孔病,该病是樱花叶部的一种重要病害,除危害樱花外,还危害桃、榆叶梅、杏等多种植物。
1、症状病害主要危害较老的叶片,有时也侵染嫩梢,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
发病初期,叶片开始产生针头状紫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1~4毫米的圆斑,不久产生同心轮纹,有时周围有黄色晕圈。
后期病斑产生灰褐色霉状物,边缘产生离层,病斑干枯脱落,形成边缘整齐的穿孔。
有时几个病斑愈合,穿孔较大而不规则。
受害严重时,叶片布满穿孔,引起落叶。
2、病原菌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尾孢霉属的核果尾孢菌。
3、发生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或病枝梢中越冬。
翌春随气温回升和降雨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叶片和新梢。
一般6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下旬病情迅速发展,7~8月发病重。
通风不良,植株密度大,树势衰弱,雨水多时,病害发生严重。
4、防治方法①加强养护管理,冬前结合修剪,彻底清除病枝落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菌源。
雨季注意排水,合理密植,使植物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湿度。
增施有机肥料,使樱花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②避免与核果类植物混栽樱花,尤其是樱桃的感病性很强,往往成为绿地内的发病中心,而传染给樱花。
园林规划设计时,应将樱桃、桃、李、杏等植物远离樱花栽植。
③在樱花萌芽前,可喷施波美2~4度的石硫合剂,或1:1:120的波尔多液。
6月份开始发病时喷施6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可有效防治。
《桂花常见叶部病害的发生及防治》•引言•桂花叶部病害症状识别•桂花叶部病害的病原菌鉴定•桂花叶部病害的流行规律•桂花叶部病害的综合防治目•结论与展望录01引言桂花是常见的城市园林植物,其叶部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城市绿化效果和植物生态功能为保护桂花资源,提高城市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需要研究桂花叶部病害的防治方法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桂花叶部病害的种类、症状、病原及发病规律,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研究目的通过文献资料收集、病害症状观察、病原菌分离与鉴定、致病性测定及防治试验等方法,对桂花叶部病害进行系统研究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内容和范围对桂花叶部病害的种类、症状、病原及发病规律进行系统调查和总结为城市园林植物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对桂花叶部病害的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针对不同的病害种类,筛选出有效的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方法02桂花叶部病害症状识别1症状识别方法及步骤23对桂花叶部的形态、颜色、大小进行仔细观察,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症状。
观察通过触摸叶片表面,感受其质地、光滑度、是否有凸起或凹陷等。
触摸使用放大镜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叶片表面的细节,有助于准确识别症状。
放大镜观察炭疽病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间灰白色,有时有轮纹。
病斑后期在叶片正面出现小黑点,严重时叶片枯死。
常见叶部病害的症状特点斑点病叶片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褐色斑点,后期病斑中央呈灰白色,边缘褐色。
病斑大小不一,可连成片,导致叶片枯死。
锈病叶片背面产生黄色或铁锈色的孢子堆,有时呈红褐色,叶片表面出现褪绿斑。
锈病严重时,孢子堆可连成片,导致叶片枯萎。
1症状识别的难点和注意事项23症状识别需要经验和实践,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
症状可能会受到环境条件、品种差异、生长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注意细节和差异。
在诊断时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环境湿度、肥料使用等,以确定病害发生的原因。
03桂花叶部病害的病原菌鉴定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采集病叶01从发病的桂花树上采集病叶。
七月份园林植物病虫害测报及防治七月份是夏季的高温期,病虫害问题加剧,对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七月份园林植物病虫害测报及防治措施。
一、病虫害测报情况在七月份,园林植物面临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黑斑病、蚜虫、飞虱、蛴螬等。
1.白粉病:因高温多雨,白粉病反复发生。
常见症状为叶片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叶片开始变黄,严重时叶片干枯。
2.黑斑病:黑斑病多发于高温多湿的环境,症状为叶片上出现大小不同的黑色斑点,逐渐蔓延至整个叶片。
3.蚜虫:蚜虫为重要的害虫之一,常见于各类植物的嫩叶、嫩芽等部位。
寄生于植物体表,吸取植物体液,并排放蜜露,影响植物生长。
4.飞虱:飞虱寄生于植物嫩叶、嫩芽等部位,吸取植物汁液,同时排放的蜜露会引起各种真菌、病毒等细菌疾病的传播。
5.蛴螬:蛴螬为夜蛾类害虫,其幼虫寄生于树冠内侧的嫩枝、嫩芽等部位,造成枝条枯死。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1.白粉病防治:加强通风,保持叶面干燥;定期用敌百虫等杀虫剂喷雾;若有发病,可选用三唑酮、三氟氢唑等药物喷雾。
2.黑斑病防治:加强树体通风,保持叶面干燥;注意清理残羽落叶等,防止细菌滋生;病情严重时可采用鲜硫磺、多菌灵等药物喷雾。
3.蚜虫防治:选用含有氟虫腈等活性成分的杀虫剂进行喷雾;增强树体光照,减少植物密集种植;可在根部喷洒1%注射液或管理树体的介质中投放防治蚜虫的微生物制剂。
4.飞虱防治:增强植物体的健康,提高抗病能力;在阳光充足的早上喷洒浓度为0.5%的吡虫啉等杀虫剂;选用敌敌畏、氧化钙等杀虫剂进行喷洒。
5.蛴螬防治:定期对树冠进行检查,保持树冠的卫生防治树木害虫繁殖;发现幼虫,可选择拾除、喷醋酸噻虫磷等药物喷雾。
三、结语园林植物病虫害是常见的现象,七月份正值高温多雨的时期,容易诱发各种病虫害问题。
因此,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早期预防和适时采取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也要注重树体的健康管理,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园林植物常见病害如下:(1)白粉病:一般发生在梅雨季节,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斑点,以后逐渐布满整个叶片,叶片最终变成灰色。
通过改善通风光照和排水,清晨喷洒硫磺粉等综合措施就可以防治该病。
(2)溃疡病:发病时,叶片上出现圆形赤褐色斑点,枝条呈淡色,久病后叶落。
施肥过多,枝叶徒长,容易引起此病。
如发病,可喷洒0.4-0.2%硫酸亚铁溶液或波尔溶液,应注意合理施肥,加强通风透气。
(3)炭疽病:发生初期,叶上呈现水渍状绿色小点,后逐渐扩展为褐色圆形病斑。
防治方法为,喷射多菌灵溶液,改善通风透光状况。
(4)白绢病:此病发生时,在植株的茎部基部或根部出现白色绢丝装菌丝,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萎,甚至全部枯死,气温过高、空气过潮、土壤渍水,易得此病。
应改善温湿状况、控制浇水,隔离病株,用石灰粉可防此病。
(5)猝倒病:发病时,幼苗基部开始出现水渍状斑块,后变为黄褐色,因为病变部位收缩而突然倒苗,传染迅速。
应控制水分,加强通气,焚烧病株和土壤,可撒石灰防护。
园林植物产生危害的昆虫最常见的有:(1)蚜虫:个体很小,成群寄生于叶片及新梢上,吸其汁液,并分泌一种毒液,使叶片萎缩,落蕾落花,乃至植株死亡。
可人工捕杀、或喷洒600倍乐果溶液,或用烟蒂浸水喷洒。
(2)蚧壳虫:有很多种,密生在茎叶上吸取养分和汁液,使被害部位枯黄。
可用橡皮擦蘸水清除或喷洒600倍乐果溶液。
(3)金龟子:幼虫于土中蛀食根部,成虫则咬食叶片,影响花卉生长和美观。
可用800倍敌百虫溶液喷杀。
冬季应深耕土壤,冻死幼虫,清除杂草。
(4)地蚕:白天潜伏土中,夜间出来,食花卉根部或幼嫩的茎干,使植株枯亡。
可人工捕杀或撒六六六粉于土中。
(5)其他还有菊虎、尺蠖、青虫、毛虫等害虫,防治方法与上述相似,一般使用敌百虫、乐果,稀释600-2000倍后使用,选择晴天傍晚喷药较好。
也可以用“以虫治虫”的办法防治某些害虫,如七星瓢虫均可捕食蚜虫及蚧壳虫。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绿化园林是城市中的绿色宝藏,为人们提供了美丽的环境和舒适的空气。
然而,常见病虫害给绿化园林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法,以帮助我们保护绿化园林的健康。
一、病害1. 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侵害树木的叶片、果实和枝干。
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黑色小点,渐渐扩大并变成凹陷的坏死斑。
果实上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修剪感染部位、清除病害物、合理施肥和喷洒适当的杀菌剂。
2. 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渐渐蔓延并导致叶片变黄、枯萎。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清除病害叶片、适量修剪枝干、增加通风和阳光照射,并喷洒有效的杀菌剂。
3. 根腐病: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的土壤传播病害,主要侵害树木的根部。
感染树木的根部会出现腐烂、变黑,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耐病的品种、合理施肥和灌溉、定期检查根部情况,并使用适当的杀菌剂。
二、虫害1. 蚜虫:蚜虫是一种常见的绿化园林害虫,主要吸食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和萎蔫。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检查植物、清除虫卵和虫害部位、增加天敌如瓢虫等,并喷洒适当的杀虫剂。
2. 蛀螟:蛀螟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以树木的嫩叶为食,造成叶片被蛀,严重影响植物的美观。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叶片、收集和销毁受害的叶片、喷洒适当的杀虫剂。
3. 蚂蚁:蚂蚁虽然不直接危害植物,但它们会建筑巢穴并保护蜜露分泌的害虫,如蚜虫。
防治措施包括清除蚂蚁巢穴、阻止害虫的传播、增加天敌如蚂蚁兵和蚁后,并使用适当的杀虫剂。
以上是绿化园林常见的病虫害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在于预防和综合治理。
我们应该加强园林植物的管理,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定期检查并清除病虫害部位,适时施肥和修剪,增加通风和阳光照射。
同时,注意环境卫生,清除病虫害的废弃物,减少害虫滋生的机会。
叶部病害——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炭疽病是园林植物常见的叶部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常常从叶缘叶尖开始,叶柄、嫩枝、茎杆和果实也可受害。
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南方易发病季节在5-6月份,而北方易发病季节在7-9月份。
症状特征:1、叶片受害后,初期呈现出针头状大小的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呈灰褐色,周围有褐色边缘,稍隆起。
最后病斑中央部褪成灰白色至白色,该病部极薄,呈半透明状,易穿孔。
也有的先从叶尖发病,后向叶片内扩展。
病斑常可达整个叶面的1/3-1/2,最后叶片枯死脱落。
2、叶柄受害后,病部变褐,稍凹陷,向叶片扩展蔓延到主脉、支脉乃至整个叶片变褐,病斑继续向下蔓延,由小叶柄到总叶柄、小枝,甚至茎杆变褐枯死。
在潮湿情况下,病斑上往往产生淡红色粘质物。
受害植株,轻者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失去观赏价值,重者导致整株死亡。
山茶、月季、米兰、白兰花、百合、广玉兰、南天竹、万年青、君子兰、仙人掌、梅花、兰花等花卉易发生此病。
3、果实受害后,开始出现小病斑,以后逐渐扩大成褐色凹陷,并在中央产生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气温升高的情况下,还会分泌出粉红色的粘状物,最后造成烂果。
发生规律病原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枯叶或土壤里越冬,借助风雨传播,温度在10-30℃,空气湿度大时易发病,潜育期3天。
湿度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相对湿度95%以上发病重。
另外,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连作等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适当施肥,浇水不宜过多,同时要增强通风透光性能,降低湿度。
2、随时清除地上、地下病叶,集中烧毁,以减少侵染来源。
3、发病时,喷施叶病灵1000-1500倍液,快速杀灭病菌,阻断病害的传播,建议7-10天一次,连续使用2-3次即可根除。
园林植物常见病害种类和防治措施一、病毒性病害(1)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发病部位会出现褪绿,并逐渐呈黄、绿相间的斑驳,严重时叶片畸形(扭曲、线叶),植株长势变弱,例如菊花花叶病。
(2)发病规律由病毒汁液或是蚜虫等昆虫传毒,在干燥的天气条件下病害易发生。
(3)防治措施①要加强检疫,采用无病繁殖材料或是无病苗。
②要及时防治传毒昆虫,主要是防治刺吸式害虫,可用八方尚猛、冠呀、快彪、三彪等。
③要及时清除病株,发生时可用光合素+绿展喷雾,间隔5天,连续2-3次。
二、真菌性病害(1)炭疽病类病害①症状:炭疽病是植物中最常见的一类病害。
其主要危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也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
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初期会呈暗绿色,好似开水烫伤状,后期会呈褐色至黑褐色,然后病部会腐烂。
慢性型的典型症状则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颗粒。
②发病规律。
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是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进行传播,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
在通风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下容易发病。
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也有差异。
③防治措施:在发病初期施药防治。
光合素+炭科800倍液。
(2)叶斑病类病害①症状:叶斑病是植物病害中最为庞杂的一个类群,凡是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以称为叶斑病。
其主要症状就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和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是斑块。
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黑色小点,例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都属于此类。
②发病规律。
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是土中越冬,会随风雨传播,多数会在高温条件下发病。
在多雨、多雾、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长势弱等条件下也均易发病。
③防治措施a.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以减少病原。
b.加强栽植管理,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改进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以采用滴灌,要尽量避免对植株直接喷浇;并需要保持通风透光。
园林绿化全年病虫害防治计划内容园林绿化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得到片刻的宁静。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园林绿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病虫害问题。
为了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全年的病虫害防治计划。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春季病虫害防治1.1 植物生长旺盛期的病虫害防治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也开始进入生长旺盛期。
此时,我们需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我们要定期对植物进行检查,发现病虫害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
我们要加强植物的管理,保持适当的水分和养分,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我们还可以使用生物农药和物理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1.2 花卉繁殖期的病虫害防治春天还是花卉繁殖的重要时期,各种花卉开始绽放美丽的花朵。
为了保证花卉的繁殖成功,我们需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
我们要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繁殖,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我们要加强花卉的养护管理,及时清除病虫害植株,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我们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二、夏季病虫害防治2.1 高温干旱期的病虫害防治夏天气温高,阳光强烈,园林绿化中的植物容易受到高温干旱的影响。
此时,我们需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我们要合理安排浇水时间和量,避免过度浇水导致土壤积水。
我们要加强植物的管理,保持适当的水分和养分,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我们还可以使用遮阳网等物理手段,减少阳光对植物的照射,降低温度。
2.2 暴雨多发期的病虫害防治夏天雨水充沛,但也容易导致山洪、滑坡等自然灾害。
此时,我们需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以减轻自然灾害对园林绿化的影响。
我们要加强对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排水畅通。
我们要加强对植物的管理,及时清除倒伏、枯萎的植株,防止病虫害的滋生。
我们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