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19
园林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园林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
然而,园林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植物和人们带来不小的困扰。
因此,了解常见的园林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园林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园林环境。
一、病害1. 叶斑病:叶斑病是园林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斑点。
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导致叶片枯萎甚至掉落。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受感染的叶片,保持植株周围的通风和光照良好,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
2. 枯萎病:枯萎病是由真菌或细菌引起的,它会导致植物的根部和茎部出现腐烂的现象。
受感染的植物会逐渐失去水分和养分,最终枯萎而死。
为了预防和控制枯萎病的发生,可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种植,避免积水和根部损伤,保持良好的排水和通风。
3. 菌核病:菌核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特点是在植物茎内形成菌核,最终破裂并释放孢子。
菌核病会导致植株的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并可能导致死亡。
为了防治菌核病,可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及时清除受感染的部位,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二、虫害1. 飞虱:飞虱是园林中常见的一种害虫,其主要危害是通过吸取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黄化、干枯和掉落。
防治飞虱的方法包括定期清理园林垃圾,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使用虫害防治药剂进行喷洒。
2. 蚜虫:蚜虫是园林中最为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以群集的方式寄生在植物的嫩叶和茎上,通过吸取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卷曲和死亡。
防治蚜虫的措施包括增加植物的抗病性,定期检查并清除受感染的部分,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3. 蛞蝓:蛞蝓是园林中常见的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咀嚼植物的叶片和茎部,导致植物的营养和水分流失。
在防治蛞蝓方面,可以采取人工捕杀、设置陷阱和利用天敌等方式,减少它们对植物的危害。
综上所述,园林常见的病虫害给植物和人们带来了很多困扰,但只要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就能有效地控制它们的危害。
一、解释名词1. 侵染性病害: 由致病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叫做侵染性病害,该类病害具有传染性,又称为传染性病害。
2. 症状: -植物感病后,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的变化。
3. 子实体: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
4. 非专性寄生: 病原物既能营寄生生活,又能营腐生生活。
5. 单循环病害: 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植物病害。
6. 致死温度: 又称为钝化温度,把病毒汁液放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分钟,在10分钟内使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低温度。
7. 半寄生种子植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有叶绿素,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但缺少根,靠吸盘与植物的导管相连,从寄主上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8. 系统侵染: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其扩展范围较大,可沿着维管束蔓延到整个植株,形成系统症状。
9. 病程: 病原物侵入寄主引起发病的过程。
10. 病害流行: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大量而严重的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11.初侵染:病原物经过越冬或越夏,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到新生长的植株体上,所引起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12.再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株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又产生大量的病原繁殖体,经再次传播、侵染、发病,称为再侵染。
13. 孤雌生殖:雌虫所产生的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14.植物检疫:指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专门机构,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害、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15.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质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
16.性二型:昆虫雌雄两性在形态上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性二型或雌雄异性。
17. 趋化性: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于化学物质的刺激而产生的反应行为称为趋化性。
18世代重叠:一年发生多代的昆虫,由于成虫发生期长和产卵期先后不一,同一时期内,在一个地区可同时出现同一种昆虫的不同虫态,造成上下世代间重叠的现象,称为世代重叠。
二、填空题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是指在园林环境中,由于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所引起的植物生理代谢异常、生长受限和外观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园林景观的美观与整洁,还可能导致植物的凋亡,对园林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防止和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必须理清其发病的原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进行介绍。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原理1. 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园林植物的病虫害是由害虫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害虫主要包括蚜虫、螨虫、蛀虫等,它们通过啃食、吸食等方式侵害植物,使植物的叶片、幼芽、果实等部位受损。
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通过侵入植物细胞,释放毒素或利用植物营养物质生长繁殖,导致植物的组织坏死、生长受限等症状。
2. 植物免疫系统的作用园林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后,会通过其天然免疫系统来抵抗并排除这些有害生物。
植物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物理防御、化学防御和生物防御三大部分。
物理防御主要包括植物的角质层、绒毛、刺等结构,可以减少害虫的食害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化学防御是通过植物产生的抗病物质和抗虫物质来抑制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生物防御则是指植物利用内生菌、内生细菌、内生真菌等微生物来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和害虫。
3. 外界环境的影响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例如气候、温度、湿度、日照等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的健康状况。
气候干燥和温度过高会导致植物水分蒸发过快,易造成植物干旱和叶片凋落,从而使植物更易受到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
4. 植物的生长状态植物的生长状态也会影响其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例如植物生长旺盛的时候,其组织结构紧密,细胞壁厚实,免疫系统活跃,抗病能力强;而生长衰老的植物,则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较弱。
1. 预防为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
通过加强园艺管理,提高植物的免疫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绿化园林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提供了清新的空气、休闲的场所以及和谐的氛围。
然而,绿化园林也面临着许多病虫害的威胁,这些病虫害可能会对植物的健康和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维护绿化园林。
一、常见病害1. 灰霉病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感染绿化园林中的花卉和蔬菜。
病害的症状包括叶片上呈现灰白色的模糊斑点,植物的叶片、花朵和果实会因此而腐烂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感染的植物部分,合理施用杀菌剂,并注意改善通风环境,减少病害传播。
2. 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在绿化园林中常见于果树和叶菜类等植物。
感染的植物表现为黑色圆形病斑,对叶片和果实造成明显伤害。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感染部分,加强植物养护,增强免疫力,并注意消毒工具和废弃物,以防止病害传播。
3. 银星病银星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感染苹果、梨等果树。
感染的植物叶片上出现银色或金属光泽的小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干燥。
防治方法包括修剪病叶,并合理施用农药进行控制,同时注意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二、常见虫害1. 蚜虫蚜虫是绿化园林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吸取植物的汁液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蚜虫的症状包括叶片弯曲、发黄、畸形以及蜜露分泌等。
控制蚜虫可以采用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措施,引入天敌如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或者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
2. 白粉虱白粉虱以吸食植物汁液为食,常见于蔬菜、花卉以及草坪等。
受虫害的植物会出现黄化、弯曲、萎蔫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清除虫害植物部分,控制虫源的繁殖,增加天敌的数量,并合理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3. 小地老虎小地老虎是一种地栖害虫,主要损害苗木的根系。
虫害的植物会出现发黄、生长受阻、倒伏甚至死亡等现象。
防治方法包括灭除虫害,合理施用杀虫剂或薄荷酮等进行熏蒸处理,并注意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40种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养护必备实用园林植物是我们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美化了环境,提供了休闲场所,增加了空气质量。
然而,园林植物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40种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以便进行有效的园林养护。
1. 玫瑰病虫害玫瑰是广受欢迎的园林植物,但常常受到黑斑病、白粉病和蚜虫的困扰。
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可采用定期喷洒农药、修剪患病部位和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2. 菊花病虫害菊花也是受欢迎的园林植物,常见的病虫害有菊花腐烂病、白粉病和蚜虫。
预防菊花腐烂病主要是勤浇水,保持通风;白粉病和蚜虫可以使用杀虫剂加以控制。
3. 牡丹病虫害牡丹是一种古老而高贵的园林植物,但容易受到灰霉病、十字花科病、蚜虫和蛴螬的侵害。
预防这些病虫害的方法包括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合理施肥和喷洒农药。
4. 梅花病虫害梅花作为我国传统的园林植物之一,常见的病虫害有梅霉病、黑星病和蚜虫。
要防止这些病虫害,可选择抗病种植品种,保持植物的通风和清洁,及时去除患病部位。
5. 紫薇病虫害紫薇是喜欢温暖气候的园林植物,但容易受到蚜虫和红蜘蛛的威胁。
为了防备这些病虫害,可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和杀螨剂,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
6. 月季病虫害月季是受欢迎的园林植物之一,常见的病虫害有黑斑病、蚜虫和红蜘蛛。
要控制这些病虫害,可以定期喷洒农药、控制施肥量和清除患病部位。
7. 灌木病虫害灌木常常是园林中的搭配植物,常见的病虫害包括蚜虫、粉虱和天牛。
为了防治灌木的病虫害,可以定期检查植株,发现病虫害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如喷洒杀虫剂或清除患病部位。
8. 西府海棠病虫害西府海棠是耐寒、耐旱的园林植物,但容易受到黑斑病、白粉病和蚜虫的侵袭。
预防这些病虫害可采用定期喷洒农药,保持植株的通风和干燥。
9. 胭脂病虫害胭脂是一种古老的园林植物,容易受到蚜虫和白粉病的影响。
为了控制这些病虫害,可使用适宜的杀虫剂、杀菌剂和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是园林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观赏价值。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防治原理1. 病虫害的生物学特点病虫害是植物生长的一种生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生命特性,包括生长繁殖、取食宿主、适应环境等。
要想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就需要深入了解病虫害的生物学特点,找准它们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
2. 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这是因为病虫害的发生往往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环境因素、宿主植物因素、外来侵入因素等。
要想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3. 绿色防治绿色防治是现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发展趋势。
绿色防治强调通过合理的园林管理手段,尽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绿色防治还能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
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绿色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主要措施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病毒、真菌等天然生物制剂,来控制害虫的发生和传播。
这是一种天然的、非化学的防治方法,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也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生物防治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一种常见的防治手段。
2.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避免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手段。
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的植物、密植、适当修剪、保持植被的健康等方法。
通过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减轻防治压力,保持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害虫和病菌的发生和传播。
化学防治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杀灭大量的害虫和病菌,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但化学防治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包括对环境的污染、对非靶标生物的危害、易产生抗药性等问题。
在化学防治中需要谨慎使用,遵循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的相关规定。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1. 哎呀,你知道吗,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定期检查可太重要啦!就像我们每天要照镜子看看自己状态咋样,你得经常去看看那些植物有没有生病的迹象啊,比如叶子变黄、长斑啥的。
例子:我家小区的花园,就是因为有人定期检查,及时发现了虫害,才避免了大规模受损。
2. 保持园林清洁卫生简直是关键中的关键啊!这就好比我们要保持家里干净整洁一样,不能有垃圾杂物给病虫害滋生的机会呀!例子:隔壁公园因为清洁工作做得好,植物都长得特别健康呢。
3. 合理施肥可不能小瞧呀!这就像是给植物吃营养大餐,让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抗病虫害。
例子:那次看到园丁给植物施了合适的肥,后来真的很少生病虫害。
4. 引入天敌来防治病虫害多有意思啊!这就像让警察去抓坏人一样,让天敌去对付那些害虫。
例子:那个生态园就引进了一些益虫,效果可好了。
5. 选择抗病虫品种不是很明智嘛!就像我们选强壮的运动员一样,天生就有优势呀。
例子:朋友家的花园种的都是抗病虫的品种,真的少操心好多。
6. 及时修剪病枝病叶很重要哦!这就像我们剪掉头发上的分叉一样,不能让坏的部分影响整体呀。
例子:那次路过一个花园,看到园丁在认真修剪,植物都很精神呢。
7. 注意浇水的量也很关键呀!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就像我们吃饭要适量一样。
例子:我自己养的花,之前就是浇水没控制好,差点生病虫害了。
8. 物理防治方法也很不错呀!比如用防虫网,这就像给植物穿上了一层保护衣。
例子:那个果园用了防虫网,果实都长得好好的。
9. 给植物增强免疫力也很有必要呀!就像我们锻炼身体让自己不生病一样。
例子:看到专业人士给植物采取一些措施增强免疫力,真的有效呢。
10. 大家一起重视起来防治病虫害呀!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呀,不然美丽的园林可就遭罪啦!例子:小区里大家一起行动起来防治病虫害,花园变得越来越美啦。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是指在园林绿化中,由于自然环境、植物品种等因素导致植物出现的疾病和虫害现象。
这些病虫害会给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影响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和生态功能。
因此,科学合理地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是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多种,下面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1.白粉病防治:常见于物候期较长的植物,如玫瑰、蔷薇等。
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特征为叶片表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粉状物。
防治方法:定期除草、优化植物环境,控制空气湿度,避免水分积聚。
可使用农药进行喷洒,常用的农药有硫酸铜、六甲基缬氨酸等。
2.蚜虫防治:常见于花卉、果树等植物,蚜虫为害范围广,繁殖能力强。
主要特征为植物叶片、茎部等出现黄化、变形等症状。
防治方法:定期检查植物,发现蚜虫时可用肥皂水喷洒,也可使用有针对性的农药进行防治,如嘧虫胺、吡虫啉等。
3.炭疽病防治:常见于蔬菜、果树等植物,炭疽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可引发果实或叶片出现黑斑和腐烂等症状。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害植株,加强植物的管理,保持空气流通和植株间的距离,定期使用农药进行喷洒,如多菌灵、福美来等。
4.螨虫防治:常见于常绿植物,螨虫为害会导致植物叶片黄化、脱落等现象。
防治方法:定期清洁植物叶片,加强植物的养分供给,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使用农药进行喷洒,如氧氟沙星、马拉硫磷等。
此外,除了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也是一种重要的措施。
1.选择抗病虫害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2.保持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环境,包括土壤肥力、光照、湿度等方面的合理调控。
3.定期检查植物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并加以处理。
4.增加园林植物的多样性,避免单一植物种植导致病虫害大规模传播。
总之,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多种手段。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护园林植物的健康和生长发展。
一、昆虫学概论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成虫有六足;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大部分成虫具两对翅,胚后发育过程中有变态现象。
昆虫头部着生有口器和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等取食和感觉器官,因此头部是昆虫的取食与感觉中心。
胸部是昆虫身体的第二个体段,由三个体节组成:即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一胸节各有一对足,中胸和后胸各有一对翅。
因此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
昆虫的腹部通常由9-11节构成,节与节之间通过节间膜相连,腹部内部有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呼吸器官,腹部末端有外生殖器,所以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繁殖的中心。
昆虫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和分布广泛的原因:1、由于昆虫本身具有坚硬、轻便、富有弹性的外骨骼保护身体;取食器官多样化,食源广,身体小,以少量的食物即可满足生存营养需要;2、具翅能飞,有利于觅食,求偶,避敌,扩大了活动和分布的范围。
3、昆虫具有较高的繁殖力和较强的适应性。
咀嚼式口器(chewing mouthparts)主要特点是有坚硬的上颚,用于咬切和磨碎固体食物。
其基本构造为一个上唇、一对上颚、一对下颚、一个下唇和一个舌。
昆虫的取食器官称为口器(mouthparts),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的类型也不同。
取食固体食物的口器为咀嚼式,取食液体食物的为吸收式。
比较形态学表明,咀嚼式口器是最基本、最原始的类型,其他类型都由咀嚼式口器演变而来。
具有咀嚼式口器害虫危害的症状是形成各种形式的机械损伤:有的能把植物叶片食成缺刻、孔洞,或将叶肉吃去,仅留网状叶脉,或全部吃光,为典型的食叶性;将叶片卷起,然后藏匿其中危害(卷叶性);潜叶食叶肉留表皮,形成灰白色虫道(潜叶性);蛀根、茎、果等(钻蛀性)。
二、昆虫生物学两性生殖:昆虫经过雌雄两性交配,卵受精后发育成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两性生殖。
孤雌生殖:雌虫不经交配或卵不经受精即能繁殖新个体的现象,称为孤雌生殖。
可分为三种类型,偶发性孤雌生殖、经常性孤雌生殖、周期性孤雌生殖。
完全变态:是指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不同虫态。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其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在园林植物的选择过程中,应优先选择耐病虫害的品种。
抗病虫害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相对较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2. 合理进行土壤管理:合理管理土壤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园林植物的免疫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具体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加强有机物的添加、保持土壤湿度等。
3. 资源环境整治:及时清除废弃物、杂草和病虫害源,保持园林环境整洁。
杂草和废弃物容易成为病虫害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清理这些垃圾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4. 合理施药:针对园林植物的具体病虫害种类,选用有效的药剂进行喷施或撒布,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施药应注意药剂的选择、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
5. 生物防治:利用一些天敌、天然寄生、天然病菌对病虫害进行防控。
生物防治具有环境友好、安全无毒等优点,可以替代化学农药,保护生态环境。
6. 良好的管理和养护:定期对园林植物进行修剪、除草、灌溉等养护管理工作,保持植物的健康状态和生长优势,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7. 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侵染,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园林植物病虫害监测可以通过人工巡查、粘虫板、诱虫灯等方式进行。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应该采取综合的措施,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合理进行土壤管理、清除废弃物和杂草、合理施药、利用生物防治、加强管理和养护以及病虫害监测等。
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园林植物的病虫害发生率,保护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园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一、病虫害的预防措施:1.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和气候的植物品种,能够减少植物的易感性,降低患病和虫害的风险。
2.良好的园林管理:保持园林区域的整洁,定期修剪植物,清除垃圾和落叶,防止积水,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3.土壤改良:注重土壤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使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质量,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4.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引起植物生长异常和病虫害的滋生。
二、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1.农药的选择和使用:在明确植物的病虫害类型后,选择适当的农药,根据标准使用剂量进行施药。
施药应注意时间、方式和剂量,以减少不必要的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2.病虫害的喷杀:针对一些病虫害,可以使用喷杀的方法,将农药溶解在水中,喷洒到植物受害部位,进行防治。
三、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1.天敌的引入:一些天然的捕食性昆虫、鸟类和蜘蛛可以用来控制园林中的害虫。
可以引入这些天敌来进行生物防治。
2.生物制剂的使用:利用一些生物制剂,如病菌、细菌、真菌和线虫等,用来阻断病虫害的生长和繁殖,减少害虫数量。
四、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1.使用陷阱:通过设置陷阱来捕捉昆虫,减少害虫种群数量。
如黄板、粘虫板等。
2.拔除、切除受害部位:对于一些受到病虫害侵害的物种,可以迅速将受害部位拔除或切除,切断病虫害的传播途径。
五、其他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1.防治药剂的轮换: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可以通过轮换使用不同的农药来减缓病虫害对农药的抗性发展。
2.防治隔离:对于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病虫害,可以将患病的植物隔离起来,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综上所述,园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
同时,注重预防和综合防治,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运用,能够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维护好园林绿化的健康和美观。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一、园林植物病害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受不良环境得影响及有害生物得侵染而导致外部形态及生理上发生一系列得病理变化,致使植物品质、产量及观赏特性下降甚至死亡得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引起园林植物病害得因素很多,主要有不良环境影响、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线虫、藻类与寄生性种子植物等有害生物得侵染等引起。
根据致病原因得不同,园林植物病害可分为生理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等几种类型。
(一)生理性病害生理性病害也叫非侵染性病害,就是指植物由于受温度、水分、光线、土壤状况、肥料、药物以及空气成分等不良环境影响而呈现出受害症状,并影响植物得正常健康生长得现象,包括环境温度变化超过植物本身得忍受范围而出现得寒害、冻害、热害;因缺水而出现枯萎;因光线太强或太弱而出现得灼害或生长柔弱;因水分或土壤酸碱度不适合植物要求范围而出现得受害症状;因缺肥或施肥太多而出现缺肥症状或肥害症状;因施药过浓而出现得药害症状;因空气中含有有害成分而导致植物受害等等。
生理性病害不会传染,一般也不能通过药物防治。
对生理性病害得防治,主要通过良好栽培技术来创造与改善适合于植物生长得外界环境来消除有害因素得影响。
如对喜酸性植物如杜鹃花、栀子花等栽培时避免使用碱性土壤,并通过施用硫酸亚铁等酸性肥料酸化土壤环境避免缺铁性病害得出现;而对空气污染严重得厂房区应选用抗污染性较强得植物品种等。
(二)真菌性病害植物体因受真菌得侵染而出现受害症状得病害叫真菌性病害。
真菌就是一类没有叶绿素得低等生物,一般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瞧清楚。
它们主要借助风、雨、昆虫及花木得种苗传播,通过植物表皮得气孔、皮孔、伤口等侵入植物体内,并在受侵染部位上表现出粉、锈粉、白绢、斑点、枯萎、煤污、畸形等症状、常见真菌性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黑斑病、白粉病、锈病、白绢病等、(三)细菌性病害植物被细菌侵染而出现得病害叫细菌性病害。
细菌就是一类单细胞低等微生物,它们一般借助雨水、流水、昆虫、土壤、花木种苗、病株残体及园林工具等传播,从植物体表气孔、皮孔、伤口等侵入花卉体内,引起危害、细菌性病害得主要症状为水渍性斑点、溃疡、萎蔫、畸形等。
40种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1.牡丹锈病【症状】植株受浸染后叶片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叶片褪绿,叶背着生黄褐色抱于堆,夏孢子可在草本寄主上重复浸染。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nm)。
松芍柱锈菌为转主寄生菌,本本寄主为牡丹、松树,草本寄主为芍药、风仙花等。
在松树上锈茵4-6月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借风雨传播到草本植株上,草本植株受浸染后。
夏孢子可在草本寄主上重复浸染。
生长后期产生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出担孢子。
担孢子浸染松树,在其上越冬。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植株要种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
②秋未清除草本寄主的病株和病残体。
③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800倍液喷施。
2.牡丹褐斑病壮丹褐斑病是牡丹的常见叶部病害之一,在牡丹栽培地均有发生。
【症状】感病的叶片最初在叶面产生大小不一的圆形斑点,褐色,有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邻近病斑相连成不规则形大斑,严重时叶片枯死。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尾孢菌(Cercospora paeoniae和C.variicolor)。
病菌在枯枝、落叶等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借风雨传播,7-9月为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①秋季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浸染源。
②发病期可喷80%代森锌700借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天左右喷1次。
3.紫荆枯梢病【症状】感病的植株先从枝条尖端的叶片枯黄脱落开始,在一丛苗木中,先有一两枝枯黄,随后全株枯黄死亡。
感病植株茎部皮下木质部表面有黄褐色纵条纹,横切则在髓部与皮层间有黄褐色轮状坏死斑。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一种镰刀菌(Fusarium sp.)病茵在病株残体上及土壤里越冬。
来年6-7月,病菌从根侵入,顺根、茎维管束往上蔓延,达到树木顶端,病茵能破坏植物的输导组织,使叶片枯黄脱落。
4.蔷薇白粉病【症状】感病的植株,幼叶淡灰色,叶变扭曲,上覆一层白粉,严重时叶片枯萎、花朵小而少,甚至不能开花,病菌也可浸染花柄、茎等部位。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绿化园林是城市中的绿色宝藏,为人们提供了美丽的环境和舒适的空气。
然而,常见病虫害给绿化园林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法,以帮助我们保护绿化园林的健康。
一、病害1. 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侵害树木的叶片、果实和枝干。
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黑色小点,渐渐扩大并变成凹陷的坏死斑。
果实上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修剪感染部位、清除病害物、合理施肥和喷洒适当的杀菌剂。
2. 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渐渐蔓延并导致叶片变黄、枯萎。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清除病害叶片、适量修剪枝干、增加通风和阳光照射,并喷洒有效的杀菌剂。
3. 根腐病: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的土壤传播病害,主要侵害树木的根部。
感染树木的根部会出现腐烂、变黑,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耐病的品种、合理施肥和灌溉、定期检查根部情况,并使用适当的杀菌剂。
二、虫害1. 蚜虫:蚜虫是一种常见的绿化园林害虫,主要吸食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和萎蔫。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检查植物、清除虫卵和虫害部位、增加天敌如瓢虫等,并喷洒适当的杀虫剂。
2. 蛀螟:蛀螟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以树木的嫩叶为食,造成叶片被蛀,严重影响植物的美观。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叶片、收集和销毁受害的叶片、喷洒适当的杀虫剂。
3. 蚂蚁:蚂蚁虽然不直接危害植物,但它们会建筑巢穴并保护蜜露分泌的害虫,如蚜虫。
防治措施包括清除蚂蚁巢穴、阻止害虫的传播、增加天敌如蚂蚁兵和蚁后,并使用适当的杀虫剂。
以上是绿化园林常见的病虫害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在于预防和综合治理。
我们应该加强园林植物的管理,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定期检查并清除病虫害部位,适时施肥和修剪,增加通风和阳光照射。
同时,注意环境卫生,清除病虫害的废弃物,减少害虫滋生的机会。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案及措施园林植物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绿化资源,给人们带来了美丽与清新的感受。
然而,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园林植物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护园林植物的健康,我们需要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和措施。
一、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要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首先需要了解各种病虫害的特点。
病虫害主要包括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和昆虫害等。
不同的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程度和传播方式各不相同。
例如,真菌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而昆虫害则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对植物造成伤害。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
二、保持园林植物的健康保持园林植物的健康是预防病虫害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注意植物的基本生理需求,如合适的阳光、水分和营养等。
同时,及时修剪、松土和除草也能有效提高植物的健康水平。
此外,在引进新品种时,要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以降低病虫害的风险。
三、合理使用化学防治药品化学防治药品是防治病虫害的一种常用手段。
然而,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品时要注意剂量和频率的控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品,并遵循使用说明进行施药。
此外,定期更换药品也是有效防止病虫害耐药性产生的方法之一。
四、生物防治病虫害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它利用天敌、寄生虫或病原体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虫来控制植物上的害虫,或者使用益生菌来增强植物的免疫力。
生物防治不仅能有效控制病虫害,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增强植物的抗病虫性增强植物的抗病虫性是长期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关键。
可以通过选育抗病虫品种、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料等方式来提高植物的抵抗力。
此外,合理的灌溉和施肥也能为植物提供足够的营养,增强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六、加强园林植物的管理园林植物管理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及时清除枯叶、落叶和感染病害的植物部分,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此外,定期检查植物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能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园林植物保护》实施性教学大纲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组编写完成时间2006年5月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园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高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园林植物病虫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植物病虫害诊断、调查与防治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对园林植物主要病虫的可持续控制。
在教学中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课程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2、掌握园林昆虫基础知识3、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技术措施4、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与预测预报的原理和基本方法二、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园林植物病虫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技能2、具有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鉴定能力3、会拟定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4、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各种防治技术具备病虫害调查与预测预报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1、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学内容和要求本课程总学时为9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8学时,实训教学28学时。
教学课时分配综合实训课时分配理论教学部分绪论(1学时)【教学目的】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内容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意义和任务。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一、园林植物保护的内容及任务。
二、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三、园林植物保护的特点。
四、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发展概况【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特点本章难点:无【教学建议】1、着重讲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2、利用电化教学、报告的手段增加同学们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章园林植物昆虫基础知识(1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昆虫外部形态、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分类基本知识,掌握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目、科鉴别技能,为害虫治理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第一节昆虫的外部形态和附器(3学时)一、昆虫的形态特征二、昆虫的附属器官及其主要功能1、昆虫的头部。
头部的一般构造;昆虫的头式;昆虫触角、眼、口器的构造、类型。
2、昆虫的胸部。
胸部的一般构造;足的构造与类型;翅的基本构造、类型。
3、昆虫的腹部。
腹部的一般构造;外生殖器的构造;尾须;幼虫的腹足4、昆虫的体壁。
体壁的功能;体壁的构造;体壁的衍生物。
第二节昆虫的生物学特征(2学时)一、昆虫的繁殖。
繁殖方式;繁殖能力二、昆虫的变态。
胚胎发育与胚后发育;变态的概念和类型。
三、昆虫发育的各个虫期。
卵;幼虫;蛹;成虫。
四、昆虫的休眠五、昆虫世代和年生活史六、昆虫的习性与防治的关系。
趋性;假死性;群集性;伪死性。
第三节园林植物害虫与环境的关系(2学时)一、气候因素。
温度;湿度;光;风。
二、土壤因素三、生物因素。
天地因素;植物的抗虫性。
四、人类生产活动对昆虫的影响第四节园林植物害虫的主要类群(6学时)一、昆虫分类的意义和基本方法1、昆虫分类基本概念。
种,分类阶元,命名法。
2、昆虫纲的分类系统。
二、与园林植物有关昆虫的主要“目、科”特征概述直翅目;半翅目;等翅目;缨翅目;脉翅目;鞘翅目;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①昆虫各体段和附肢的基本构造、变化类型与功能的一致性;②繁殖和发育与确定防治适期的联系。
本章难点:①昆虫各体段和附肢的基本构造、变化类型与功能;②昆虫分类要教给学生主要目、科的识别特征,培养编制和查阅检索表的能力。
【教学建议】l、昆虫外部形态是学习昆虫分类的基础,因此要求学生搞清昆虫各体段和附肢的基本构造、变化类型与功能的一致性。
2、繁殖和发育部分,要与确定防治适期问题相联系。
3、昆虫行为部分,要着重介绍如何利用昆虫行为防治害虫。
4、昆虫分类要教给学生主要目、科的识别特征,培养编制和查阅检索表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图片和网上资源以解决标本数量不足的问题。
第二章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2学时)【教学目的】了解植物病害的定义,熟悉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原,以及各类病原物所致病害的特点和防治途径,掌握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第一节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2学时)一、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二、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病状;病症。
三、园林植物病害的类别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
第二节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及所致病害(1学时)一、缺素症二、土壤水分失调三、温度不适四、有毒物质的污染五、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及防治第三节侵染性病原及其所致的病害(7学时)一、植物病原真菌1、真菌的营养体及其变态,真菌的繁殖体,真菌的子实体,真菌的生活史。
2、园林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1)植物病原病毒、类病毒、类菌质体和类立克次氏体(2)病毒的一般性状,寄生性和寄主范围,病毒病的传播与侵染,植物病毒病的症状和防治途径。
二、细菌及其所致的病害细菌的一般性状,植物病原细菌的特征、分类,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途径三、植物病原线虫线虫的分类地位,植物病原线虫的一般性状。
园林植物线虫的主要种类。
园林植物线虫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途径。
四、寄生性种子植物桑寄生和菟丝子的形态、发生规律和防治途径。
第四节病原物的寄生性、致病性与植物的抗病性(1学时)一、病原物的寄生性1、专性寄生物、非专性寄生物、专性腐生物。
2、病原物的寄生专化性寄生范围、转主寄生、专化型和生理小种二、病原物的致病性1、致病性的概念。
2、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关系。
三、病原物的抗病性植物的抗病、耐病和避病,植物的抗病机制,抗病性的鉴定,植物抗病的变异。
第五节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和侵染循环(1学时)一、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1、侵染过程的概念2、侵染过程的几个时期。
二、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1、侵染循环的概念2、侵染循环的环节(1)病原物越冬和越夏。
(2)病原物的传播三、病害的流行1、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2、流行条件和决定因素。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①园林植物病害各类病原物所致病害的特点和防治途径;②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本章难点:①各类病原物所致病害的特点和防治途径;②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教学建议】本章理论性和技术性较强,对于植物病害必需的基础理论要讲清楚,给学生—个比较完整的整体概念,并要加强实践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园林植物病害方面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第三章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方法(8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熟悉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种防治方法的特点,能在防治实践中,综合地运用各种防治措施,以达到安全、经济、有效地将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教学内容】第一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1学时)一、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二、综合治理的概念三、综合治理遵循的原则四、综合治理的主要类型五、综合治理的策略及定位第二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方法(11学时)一、植物检疫:园林植物检疫的意义、程序和主要内容,园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二、园林技术防治措施:选育抗病虫品种的意义、作用和方法,育苗、栽培、施肥等技术措施在园林病在防治上的应用。
三、物理机械防治:人工捕杀、诱杀法、阻隔法、高温处理、外科手术、射线处理等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
四、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概念,天敌昆虫的保护、繁殖和利用;病原微生物和线虫在害虫防治上的利用;益鸟保护和利用;微生物在园林病害防治上的利用。
五、化学防治1.化学防治的特点2.农药的使用方法3.农药的分类和剂型4.农药的稀释计算5.农药的合理使用。
六、园林常用农药简介1、常用杀虫剂、杀螨剂2、杀菌剂及线虫剂3、除草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重点难点】本章重点:①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各种方法的特点;②生物防治法和化学防治法,本章难点:①在防治实践中,综合地运用各种防治措施,以达到安全、经济、有效地将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教学建议】本章所列的天敌昆虫和化学药剂种类较多,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适当增删。
第四章园林植物主要虫害防治(16学时)【教学目的】识别主要园林植物害虫的形态,掌握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食叶害虫(6学时)一、刺蛾类二、袋蛾类三、夜蛾类四、尺蛾类五、毒蛾类六、卷叶蛾类七、舟蛾类八、枯叶蛾类九、灯蛾类十、蝶类十一、叶甲类十二、其他食叶害虫及防治十三、软体动物第二节吸汁害虫(4学时)一、蚜虫类二、叶蝉类三、介壳虫类四、螨类五、其他吸汁害虫第三节园林植物钻蛀害虫(4学时)一、天牛类二、小蠹虫类三、吉丁虫类四、象甲类五、木蠹蛾类六、透翅蛾类七、螟蛾类第四节地下害虫(2学时)一、蝼蛄类二、金龟子三、金针虫类四、地老虎类五、种蝇【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本地区主要发生的各类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本章难点:本地区主要发生的各类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教学建议】1、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多,教学时重点要讲透各类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具体的虫种可根据本地区当前具体情况有选择的讲授。
2、利用挂图、标本、幻灯、多媒体和现场进行直观教学。
第五章园林植物病害及其防治(16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识别园林植物主要病害的症状及病原,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并能正确地进行综合防治工作。
【教学内容】第一节叶、花、果病害(8学时)一、白粉病类二、锈病类三、叶斑病类四、霜霉病类(包括疫病)五、其他叶、花、果病害第二节枝干病害(4学时)一、枯黄萎病二、炭疽病类三、细菌性软腐病四、枝干腐烂、溃疡病类五、丛枝病类六、锈病类七、园林植物茎干线虫病八、等寄生植物第三节根部病害(2学时)一、线虫病二、根腐病类【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本地区主要发生的各类病的侵染循环的特点和防治措施。
本章难点:本地区主要发生的各类病的侵染循环的特点和防治措施。
【教学建议】1、园林植物病害种类很多,教学时重点要讲透各类病的侵染循环的特点和防治措施,具体的病害可根据本地区当前具体情况有选择的讲授。
2、尽量利用挂图、标本、幻灯、多媒体和现场进行直观教学。
第六章园林植物园圃、草坪杂草的防除(2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能识别当地园林植物园圃、草坪常见杂草,掌握除草剂的基本知识,并能正确地进行草坪杂草的综合防除。
【教学内容】第一节化学除草的基础知识一、园林植物园圃、草坪常见杂草种类构成二、除草剂基础知识简介第二节园林植物园圃、观赏树木间杂草介绍一、园林植物园圃、观赏树木间杂草的化学防除二、草坪杂草的综合防除【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因地制宜地进行草坪杂草的有效防除本章难点:因地制宜地进行草坪杂草的有效防除【教学建议】1、园林植物园圃、草坪常见杂草种类很多,构成复杂,教学时可根据本地区当前具体情况有选择的讲授。
2、草坪杂草的防除因地制宜进行有效的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