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股市的投资逻辑剖析

中国股市的投资逻辑剖析

中国股市的投资逻辑剖析
中国股市的投资逻辑剖析

中国股市的投资逻辑

(一)投资的关键在于把握拐点

证券从业十几年,经常有人问什么样的人可以投资股票,如何在股市中赚钱,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笔者以为,股市里面没有专家,只有输家和赢家。专家也未必是赢家,不是专家也未必是输家。股票投资是一个人人都可涉足的领域,只要遵循其基本原理,只要关注日常生活,每个普通人都可以通过投资股票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股市即不是有钱者的乐园,也不是穷人的墓场。股票投资不是某些人和某一阶层的专利和特权,更不是神仙大师拯救信徒于苦海的秘笈。在股票市场,每个投资者都可以、也能够探索股市真谛,要敢于质疑所谓的股神和权威,每个投资者都有机会争取财务自由,每个投资者都完全有能力决定自己在股市里的命运。股市的逻辑其实非常简单,没有永远的熊市也没有永久的牛市。2006年、2007年的股市空前繁荣,人人赚钱其实是一个谬论,大家赚的是市值,不是真金白银。如果大家都想落袋为安,把市值变为真金白银,股市就会崩盘。股市从6124点跌到1600多点。不要认为是大小非惹的祸,其实是股市本身运行规律所致。股市里存在物极必反的道理,按照这个理论,我们可以理性地在大涨后退出,在大跌后抢进。逆向思维,是股市中非常有用的思维。理性的投资者就必须保持客观的心态,在牛市中看到风险、在熊市里发现机会。投资者对于陌生的东西总是充满好奇,所以总是频繁换股;然而陌生的东西充满着未知的风险,因此,频繁换股是不可取的,频繁换股增加了投资者对于股市的陌生感,频繁换股的结局是“一买就跌,一卖就涨”。股市本身不创造价值,股票交易也不会创造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股市是一个零和游戏,考虑融资和交易费用及印花税,股市应是负和游戏,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增量资金进入,股市中的资金量会越来越少。既然股市是负和游戏,那么股市投资七赔二平一赚也就好理解了。

股市永远是心理和资金的博弈场所,没有好的心态,没有资金保护意识,必然要在股市中惨败。股票投资不是押大押小的赌博,而是一门暗藏玄机的技艺。要想投资股市发财,在我看来,技术不是第一位,关键是在树立良好投资理念的同时,寻找拐点,一是宏观经济的拐点,二是行业的拐点,三是上市公司的拐点。

(二)宏观拐点:扼住宏观和市场转折的脉搏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股市是对未来经济预期的反映,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将是决定股市走势的最基本因素。历史经验表明,虽然股市的短期走势可能出现与宏观经济的暂时背离,从中长期来看,股市与实体经济走势将保持一致性。实体经济的增长,反映在股市上,必然会给投资者带来财富增加的结果。也就是说,股市与宏观经济的背离走势必将得到修正。

学界的研究发现,工业产品销售率、货币资金、流动资产等数据是宏观经济运动的先行指标。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结构的差别,决定了主要的领先指标之间存在根本的差异。在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占GDP比重高达70%[1],因此消费支出是主要的领先指标,而在中国,投资占据需求的主导,固定投资产投资由于在中国GDP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一个有效的先行指标。中国的投资体系运转,高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的供应,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的变动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先行指标,而流动性供应则是股市运行的有效先导指标。近来数年的情况也表明,M1增速与股价、楼价等资产价格走势有着良好的契合度。

M1与股市波动相关性较强,并有领先性。我国从1995年开始统计M1同比增长率,纵观1996年1月到2010年3月M1与上证综指走势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如下几个规律:

1、从上证综指历次牛熊转换的熊市低点来看,M1是很好的领先指标,基本上M1同比增速到达极小值之后的3个月内,上证综指会进入熊市低谷。

2,从未有M1持续下跌的同时大盘上涨的情形,在到达阶段性顶点之前,M1通常已经维持连续数月的高速增长,并伴随有月度同比增长超出20%的情形出现。同时,还发现,在历次上证综指到达峰值之时,M1同比增速总是已经陷入下行通道。

3,2009年的强劲上涨,归功于货币供应量的迅速飙升,M1同比增长率从2009年1月份的6.68%低位反弹至2009年11月份的34.63%,此后几个月在高位震荡,2010年2月份的M1同比增长率为34.99%。

4,2009年下半年及2010年上半年呈现出震荡调整格局,对应有新的特征:2009年的流动性供应主要由于银行的天量信贷催生,2009年7月份之后,银行信贷出现转折,上证综指也在8月4日到达3478点之后开始了漫长的震荡调整,再未能到达这一点位。

由于M2包括的是M1以及M1以外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因此M1增速若快于M2增速,表明定期存款活期化,大量资金转向交易活跃的M1,从而对股市的资金供给可能形成较为积极的影响。

而CPI一般滞后于股市,从CPI与股市的波动特点可以大致看出:CPI的趋势与上证指数有较强的相关性,股市一般对CPI的拐点有提前反应,CPI同样大约是3-4年的周期。综合CPI、M1和股市的波动特性,我们得出这样一个大致的规律:M1增速一般领先于股市,而股市又领先于CPI。2009年中国股市的强力反弹,最主要的推动力是经济刺激政策,以及由此衍生的流动性过剩、实体经济复苏,进入2009年下半年,热钱流入更为中国资产市场(股市、房地产)增加了上涨动力。由此,我们推断,决定2010年市场趋势的主要因素仍是实体经济复苏进程、流动性供给状况等。

尽管从当前的经济数据看,经济形势总体上处于高增长温和通胀的状态,但是市场对刺激政策退出的忧虑在加剧:一方面担心政策收缩和退出后经济增长失去恢复的动力;另一方面担心如果不收缩货币政策,通胀会快速上升,政策需要在经济增长和通胀之间寻找到平衡。而股市则要在经济增长、通胀、政策的博弈中选择方向。

当前经济的恢复处于增长因素交替的阶段,即由固定资产投资刺激经济复苏向出口回升拉动经济增长的转变。从这一个特征看,2009年和2010年分别类似于1998年和1999年。1998年投资加速回升、出口加速下滑,政府通过刺激投资来抑制经济衰退,199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但出口增速持续回升。

从股市表现看,在经济增长因素交替的过程中,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见顶到出口明确回升之前(1998年中期至1999年一季度底之间),市场表现非常类似于2009年8月份至今的情况,即出现见顶回调、而后区间震荡的过程,1999年一季度见底之后,随着出口复苏

的明确,市场触底回升。

基于对历史经验的分析,可以预计,短期内货币政策变化预期和经济增长因素交替会增加市场的波动性甚至会带来调整,但中期内随着经济增长因素交替的成功,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鉴于此,2010年出的市场“先抑”不改中期市场的“后扬”趋势。

(三)行业拐点:把握经济周期中的行业兴替

股市投资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寻找行业拐点。绝大多数行业都难以摆脱宏观经济景气周期的影响。虽然作为新兴市场,中国经济预计还要经历20年的工业化进程,在此期间经济高速增长是主要特征,出现严重经济衰退或萧条的可能性很低,但周期性特征还是存在。

不同的经济周期对投资风格亦有影响。投资时钟模型认为:经济衰退时,应注重防守型增长行业;经济复苏时,应注重周期型增长行业;经济过热时,应注重周期型价值行业;经济繁荣时,应注重防守型价值行业。

周期性行业企业构成我国股票市场的主体,其业绩和股价因经济周期的变化而起落,经济周期也因之成为主导牛市和熊市的根本原因。美林的投资时钟,是一种将经济周期与资产和行业轮动联系起来的方法。

具体来讲,投资时钟模型认为行业轮动具有以下特征:当经济衰退时,金融行业可取得超额收益;当经济复苏时,电信行业可取得超额收益;当经济过热时,工业可取得超额收益;当经济滞涨时,公用事业股可取得超额收益。此外,信息技术和原材料行业在经济复苏和过热时均可取得超额收益;医药和主要消费品在经济滞涨和衰退时均可取得超额收益;可选消费在经济衰退和复苏时均可取得超额收益;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在经济繁荣和衰退时均可取得超额收益。

投资时钟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投资者识别行业周期中的重要拐点,从周期的变换中获利。投资股票重要的关键就是对于周期性行业拐点的准确把握,如果你能在周期触底反转前介入,就会获得最为丰厚的投资回报,但如果在错误的时点和位置,如周期到达顶端时再买入,则会遭遇严重的损失,可能需要忍受5年,甚至10年的漫长等待,才能迎来下一轮周期的复苏和高涨。

历史上数次技术创新与行业周期的统计规律显示,基于技术创新的世界经济长周期在总体上表现出递减的趋势。比如,以纺织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一个长周期(1780—1840年)历时60年,以钢铁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二个长周期(1840—1892年)历时52年,以石油重化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三个长周期(1892—1935年)历时43年,以汽车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第四个长周期(1935—1982年)历时47年,而以IT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五个长周期(1982—)正在接近尾声。

如果以国际公认的1968年硅时代启始年(这一年有关半导体的科学论文数量首次领先)作为第五个长周期的开始,则第四个长周期经历33年。若以2000年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暴跌为第五个长周期的结束时间(实际上生物方面论文数量的增长速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领先),则这一轮长波为期32年。

上述研究说明,基于技术创新的世界经济的长周期总体上呈现出振荡性递减趋势。从1982年算起,第五个长周期目前已经到了尾声,从目前对新能源、低碳经济的国际关注程

度以及相关项目的投资额度来看,2010年有可能是第五次周期的终点、同时也是新的技术创新周期的起点。

(四)上市公司拐点:寻找未来十年的高成长股

股票的投资价值归根到底在于公司能否创造价值,创造业绩和现金流。所以,投资股市最关键的是寻找上市公司拐点,发现高成长股。高成长股是指股市在考察期内(如一波行情中)股价(复权)涨幅最好的股票。如威廉·欧耐尔在《笑傲股林》中所指的股价复权计算从1990年10月的0.1美元涨到2000年3月的82美元的美国思科系统(Cisco System)就是典型的高成长股,彼得·林奇在他的自传中谈到的“tenbagger”(能涨10倍的股票)也属高成长股。

中国股市从建立以来,由小到大,几起几落,呈明显的周期性特征,时势造英雄般地在每一波牛市都涌现了不少的高成长股。如今,中国股市在经历史无前例的牛熊转换之后,伴随实体经济走出困境,又将进入新一轮上升通道,如何寻找本轮牛市中的高成长股就成为最值得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A股市场10多年来,真正的成长股并不多,也就是能够成功超越经济周期成长、壮大的公司并不多。不少曾经的高成长股,现在已经沦为垃圾股。

首先,按年度看,“连续3年净利润增速超30%”的公司家数和经济周期有明显的关系。在1998、1999、2000年这样的经济增长处于低谷的时期,高增长率的公司家数明显下降;而在2001年经济复苏以及2004、2005、2006、2007年这些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份,连续高增长的公司家数明显上升,特别是2007年达到135家之多。

其次,为了剔除经济周期的影响,将增长率要求降低至20%,并把持续增长的年数要求拉长至9年(正好跨越从2000年开始的经济上升周期),满足要求的公司数量从420家陡然降低至1家。只有烟台万华,实现了10年每年增长率超过20%的神话。

成长溢价的来源主要是公司净利润增速持续高于二级市场的必要投资报酬率。公司净利润增长通常可以分解为: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净资产余额的提高。

对于高成长股,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解如下:

1、高成长股拥有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我们知道,在没有分红、没有股本融资(总股本不变)、净资产收益率不变的假设条件下,上市公司的年度净利润增幅正好等于它的净资产收益率。由此出发,可以推断:净资产收益率不变下,分红越大,成长性就会越差,因其减少了净资产金额。在债务融资成本给定的前提下,高ROE也意味着公司可以提高财务杠杆的利用比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2、高成长股的净资产收益率有提高或维持的潜质。它通常可以表现为:(1)公司所处的行业增长快、空间大、进入门槛不低,只有如此,公司才有机会进行持续的高速扩张,让净资产增长并投入到生产、经营当中;(2)公司在行业内拥有突出的竞争力,市场份额较大,销售收入增长快;(3)公司拥有一定的议价能力,毛利率、销售利润率较为稳定。

3、“低成本”股权融资,公司拥有或值得拥有较高的PE值,以及较高的ROE。例如,A公司目前的PE值为30倍,净资产收益率为25%,当前股本是1亿股,05 年每股收益1元,股价30元;06年初公司增发2000万股,实际募资6亿元,所投向的项目次年初(07

年初)达产,经营良好,07年产生收益1.5亿元(维持净资产收益率25%),07年净利润合计达到3亿元,每股收益达到2.5元,若PE还是30倍,股价会涨至75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60%!A公司净利润增长速度暴增的表面原因是:股本扩张速度低于净利润增长速度,但究其根源却是“低成本股权融资”,募资投向项目“进入(卖给)”上市公司的“PE”值只有4倍,远低于上市公司增发前后的30倍PE。

当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摆脱金融危机困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依据最重要的有三条:

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

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温总理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的讲话,对中国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阐述,这些产业将是未来最可能出现高成长股的领域,这些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空间海洋开发、地质勘探等。

(五)股道至简:投资理念决定财富增长

对于投资者来说,把握住拐点不是投资股市的全部,投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不是市场,而是投资者自己。贪婪与恐惧是人性中所固有的劣根性,在这个市场上赚了钱还想再赚,获了利还想获取更多利润的人比比皆是。而那些亏了本钱想要扳回老本,扳回老本又想要尽快翻身的人更是多如牛毛。受到这种利益驱使的投资者往往会在发财的梦魇中逐渐失去应有的理智,不分场合、不顾趋势的频繁操作成了他们的特点。可是,等到年终算总账,这类投资者往往会发现自己除了多交了许多印花税,多付了许多佣金之外,账户上并没有增加多少的盈余。甚至有的投资者账户上还会出现巨大的亏损。由此可见心态的不成熟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该有多严重。

作为投资者,应当知道股市是一个博弈的场所,是零和的游戏,在实战操作中只要有一个决策失误,就有可能把自己推向失败的深渊,更别说那些没有计划、没有决策的盲目投机了。在这个市场上,之所以存在大量的亏损投资者,是源于他们对市场的认知能力不足,对人性的弱点反省不够。

在股市上,真正能够获得成功的都是一些孜孜不倦、勤奋好学的人。而那种朝三暮四、梦想一夜间发财的人是永远也不会成功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投资股票的真谛在于不断地认识市场,不断探寻股票价格运行规律。股票价格涨涨跌跌是股市规律的外在表现,只要不断分析、研究和总结历史走势,才能够从这些错综复杂的表象中找到股票市场运行规律的蛛丝马迹,才能够找到开启股市大门的钥匙。

当投资者找到这把钥匙的时候,就会发现做股票变得容易了,获利也变得轻松了。

“股海有路勤为径,k线无涯苦做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市场不会辜负勤奋努力的投资者。证券投资来不得半点虚假,没有任何捷径可走。那些所谓的股市秘笈、股市绝招只不过是一些美丽而诱人的股市童话。

一夜暴富的传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脚踏实地地努力和探索才是成功的基石。(六)心态修炼:等待机会和坚定持有都要有足够的耐心

做好投资还需要做一件事——心态修炼。尽管巴菲特长期持有股票的故事

无人不晓,但人们在自己追逐财富的时候还是经常忘记“发财要有耐心”。投资是一门艺术,发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门道。关键问题是这个“道”能不能持续地战胜市场,在我看来,不管什么“道”,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耐心。

要想在投资这行成功,必须培养自己的耐心。不幸的是,对大部分投资者而言,这点往往不容易做到。比如,在香港买过汇丰的人很多,但能够一直持有,历经繁荣萧条、岁月沧桑,并最终获得巨大投资回报的人却非常之少。

再比如许多人信誓旦旦地要学巴菲特,在我看来他们想像巴菲特那样在股票投资上获得巨大收益是真,想潜心学习巴菲特的投资之道却是假。

巴菲特的投资之道实际上是很难学的。一只好股票,往往在人家升的时候它不升,纳斯达克升的时候巴菲特的股票实际上是一路在下跌的。你要学巴菲特就要忍受孤独寂寞,对很多人来说这是巨大的折磨。巴菲特很冷静,1969年他离开市场,到1973年回来,因为到1973年美国股市才真正崩盘。实际上好股票往往是很公开的,比如说境外市场的伯克希尔、汇丰,境内市场的中信证券、招商银行、保利地产、万科等,但是很多人不会去买它。前几年巴菲特在香港买中石油,但是并没有多少人去买它。

可能大家都知道一个故事,就是印第安人几百年前以25美金把曼哈顿卖给美国人,如果25美金让他去投资利息在6%-7%的东西,按照复息给他,那么现在他们可以买回曼哈顿。好股票也是类似的情况,它可能不是暴涨,而是一年涨一点,但是累积下来就不得了了。好股票就是明年赚十万,五十年之后赚十个亿,而股本几乎不扩大的股票,如果能找到这样的股票,那就可以做巴菲特了。

有句古话叫“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兔子跑得快,但是它只能活三年,乌龟爬得慢,但是它可以活千年、万年,它会一直爬下去,遇到风险头缩回来,没有风险我再爬下去。说句老实话,长期投资最难的实际上是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碰到大的自然灾难的时候或者说大的动荡的时候,你怎么办?你能不能坚持你的投资原则?这个时候是非常难的。所以我从内心非常敬佩巴菲特,为什么呢?因为巴菲特开始股票投资生涯的时候是一位年轻人,一位年轻人就能够持之以恒,想清楚自己要怎么做、要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并始终贯彻到自己的投资生涯中,这是件多难的事情!

即便是从哲学的角度想让投资更成功,你也必须学会耐心。股市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些股民,一只股票,捏在手上时就是不涨,但当你失去耐心而将它放弃后不久,该股却一个劲儿地向上涨,让你恨不得砍了自己爱动的手指头才好!也有一些股民,自认为另一只“马”更“黑”,于是抛弃了自己原本看好并已买入的股票,结果买入的股票还不如自己原来的那只涨得好呢,甚至有的股民放弃了黑马而买进套牢自己的股票。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种现象,说到底还是股民缺乏耐心。其实沪深股市说到底还是一个资金炒作市场,股票之间的轮炒是这个市场最大的特点之一,如果

你手持的股票长期未被炒作,那么这只股票早晚也会被市场主力挖掘出来炒作一番的,只要你有耐心,那么对于你来说,赚钱只是一个早晚的问题。相反,如果你在不同股票之间跑来跑去,且不说你割肉所带来的亏损,单是这不低的交易成本也够你承受的了,作为散户投资者,如果像这般炒股,要想在股市中赚钱,那实在是一种很困难的事情。

股市浓缩人生,要想在这里成功,必须用心去悟,用钱去换,用时间去熬。耐心,持有股票一定要有耐心,中期、长期持有,到头来,利润要远远大于经常换股的浮躁操作。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这里的“罗马”就是累积财富、成为股票游戏的胜利者,而“道路”就是你自己的方法。什么道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条道路必须符合你的个性,你走起来轻松愉快,你有信心能走远路。在这基础上你才会对自己的方法有信心,最终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以取得最高效率。

股市中获大利的永远是少数人。所以成功者,一定是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有耐心的人,事实上,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明察秋毫正是耐心的重要源泉。

智者不惑,对于中国股市的淘金者来说,一旦把握中国股市的投资逻辑,你就可以任他雨打风吹去,我自巍然不动。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有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降临?如果不能,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了!

逻辑有四种不同层次和角度的含义:1.表示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如这不符合生活逻辑;2.表示思维的规律性或规则,如无论说话或写文章都要符合逻辑;3.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说法,如“谁先控制海洋谁就将控制世界”。4.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或行动。如逻辑学、逻辑研究。

投资的本质就是赌博,又不是赌博

首先,这里所谓的投资,是指股票二级市场的投资。

我倾向于将“投资”的本质,视为“赌博”。

尽管“赌博”一词不太好听,而且也许投资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赌博,但我认为,赌博一词,非常接近于投资的本质。而且,能够将投资还原为赌博的人,更容易赚钱,更难得亏损。

另外,我想了一个好听的优雅的词,来代替“赌博”,那就是“博弈”。但我更愿意使用赌博一词。

“股票”的本质,就是一个代码;“大盘”的本质,就是一个赌场;“公司”,即不能吃,也不能喝。

其实,公司赚钱了,投资人能得到什么?公司亏损了,投资人又会失去什么?如果市场对公司的盈亏不做反映,不涨不跌,投资人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不失去。

公司本身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甚至分红也不会。现金分红和送股一样都是游戏,因为最终都要强制除权的。如果市场不填权,现金分红又能怎样?

因此,投资人的盈利完全来自于市场,而非来自于公司。

公司就是一个特殊的骰子;骰子多了,就编了号码,就是股票代码;每天将一大把骰子,在一个大盘子里一撒,大家去猜其红绿,红是涨,绿是跌。

是红?是绿?都无所谓。关键是要猜中。做多的,猜中了“红”,就赚;做空的,猜中了“绿”,照样赚。所以,在一个成熟的有做空机制的市场,公司本身是无所谓的。公司赚钱,股民可能亏损;公司亏损,股民可能反而赚钱。

“股市就是一个赌场,任何一笔投资,除非是完全确定的套利,否则都是彻底的赌博。”——摘自我的《2013年投资反思》

“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赖的,因而,如果在华尔街地区你跟随别人赶时髦,那么,你的

股票经营注定是十分惨淡的。”索罗斯的这句话,言外之意,就是股市即赌场,只有少数人能获利。

“中国股市连一个规范的赌场都不如。”吴敬琏,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他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提出了以上的著名论断。很遗憾,吴老只看清了中国股市是一个赌场,却不知道美国股市也是一个赌场,世界各国的股市都是一个赌场而已。(因为我在中国股市、香港股市、美国股市都有投资,我基本有这个话语权。)

如果只看到投资是赌博,是不够的。还必须看到,投资又不完全是赌博。

赌博的时候,骰子朝上还是朝下,都是1/2的机会,由老“天”来公平决定。

但公司是一个特殊的骰子。他的朝向,在不同的时期,朝上或朝下的机会是不均衡的,而且总体上朝上的机会大于朝下的机会,由“人”的心理因素决定。

而人的心理因素,又受一系列外在客观因素和自我主观因素决定。

投资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赌博?我又肯定,又否定,摇摆不定。其实,内核的东西,本身只能逐步接近,而无法确定。

投资的本质,是否这样:股市的谐音是什么?是“故事”。股市是否一个讲经济故事的地方?

“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经济史的演绎从不基于真实的剧本,但它铺平了累积巨额财富的道路。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索罗斯的这一论断,让我感觉自己已经无限接近股市的真谛,接近投资的本质。

中国股市历史回顾 -- 历次牛市熊市记录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难怪有人说,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这种行情在现在看来,足以让投资者羡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都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股市政策市"的说法也被投资界普遍接受。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四川长虹、深科技、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极佳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这些股票创造的"投资神化"也对当时的普通投资者进行了一场鲜活的投资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多数的投资者都记忆犹新,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2000点以上,并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伴随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

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学生学院_____ 管理学院_______ 专业班级 12电子商务(1)学号02 学生姓名______ 阮健轩__ 2013年 12 月 24 日

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设计 调查目的:通过典型抽样方式,了解当前中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的状况,包括其基本现状、投资行为状况、权益保护状况,以及他们对当前证券市场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由35个题目组成,其中投资者基本情况5题、投资者行为15题、投资者对若干热点问题看法15题。 回收样本说明:调查中实际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58份,回收率%。 二、调查结果综述 调查围绕三个专题进行:个人投资者基本状况、个人投资者行为状况、、个人投资者对当前市场若干热点问题的看法。每个专题得到的调查结果概要如下: (一)个人投资者的基本状况 调查结果勾画出当前活跃于我国股市一线的个人投资者的基本状况。从年龄情况看,25岁到50岁的适业人群构成了中国个人投资者的主体(87%),但50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士也有不容忽视的份额(12%);从入市时间看,中国股市一线投资者的平均股龄为2-4年, 教育程度方面。调查发现,为数庞大的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其中不足中等文化程度的投资者(高中及中专以下)占了总被调查者的%,而初中以下的低学历者有%,这一数字意味着有较多的投资者未能接受初中以上的文化教育。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投资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其股市的投资规模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投资者,其股市的投资规模也相对较大,但在较低学历者中,受教育程度与股市投资规模间的相关性并不强。 。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 经过近20 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已形成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道路,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者积极性不断提高,制度性建设日趋完善。但股票市场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性仍较为明显。2007 年股票市场看似迎来了发展契机,股权分置改革初具效力,但2008 年随后进入蛰伏期,股市发展陷入困境。 一、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股市功能导向存在误差,股市和宏观经济之间缺乏联系 1 、投资能力较弱,存在投机行为过度现象 目前股票市场参与者在进行投资时,往往不会考虑长期价值投资,市场上短线投资行为较普遍,主要体现在股票换手率较高,与西方国家相比,2004 — 2007 年我国股票换手率普遍高出5 — 10 倍。投机行为盛行往往是股市出现动荡的直接原因之一,沪深股指从2003 年开始反复涨停,上证指数在2007 年创下了历史最高的6124.04 点,随即开始下行,一度跌至近期最低点1664.93 点。至2008 年12 月,上证指数较长时期在2000 点左右徘徊。股市参与者对股市的预期和上市公司是否盈利不存在直接关系,而是主要看参与者在消息市中的信息捕捉能力。 2 、融资者融资能力不强,融资手段不多 相比而言,国内股市融资能力普遍不强。据统计,仅2005 年我国69 家境外上市公司筹资额就达206.5 亿美元,为沪深两市2003 年、2004 年首发募资总额800 多亿元人民币的约2 倍。2007 年11 月以来,国内上市公司融资水平更是急剧下降。从2008 年新股发行情况来看,新股从价格到数量都没有达到预期筹资的目的,甚至从2008 年下半年起,新股发行变得较为困难。而且,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手段不多,除了从银行贷款和直接获取发行资格而获得直接融资以外,没有更多其他的融资手段,这进一步加剧了融资能力的弱化。 3 、资源配置功能低效,股市和宏观经济缺乏必要的联系 由于股权结构形式单一并缺乏流动性、上市公司产业分布不尽合理等因素,导致股市资源配置功能低效。同时,二级市场交易量和规模起伏过大,突出表现在一些ST 股票虽然经营业绩不尽如人意,但市盈率却非常高,甚至达到60 — 100 倍。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我国股市宏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却未能充分体现,

股票投资分析的逻辑思路

股票投资分析的逻辑思路 §1、概述:股票投资的关键问题 1、根据稳固基础理论,每件商品都有一个内在价值,这个内在价值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有 其相对的固定性。 2、而价值规律的中心思想是,商品的在市场上的价格围绕着商品的内在价值上下波动。 3、波动的具体状况符合供求规律的描述 股票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格的运动符合以上的表述,其价格的影响因素可用下式描述: P=P E+P W 上式中P——股票的价格 P E——股票的内在价值,即价值基因导致的股票价格部分 P W——市场波动决定的股票价格部分 我们通常讲的股票技术分析的价、量、时、空四个要素可以从其本质意义上进行重新剖析:“量”,只不过是决定价格的原因和推动要素,至多算是价格的主导影响因素,与“价”不能轻重齐观;“空”,仅是价格的预期变动幅度空间,或是指分析图表中价格走势的空间感。因此,“空”只不过是“价”的代名词而已。如此分析,即可得出结论:股票投资的分析仅剩下两个参数,及价格P与时间t,股票价格在时间点上的运动是核心问题。将P分解成P E 和P W后,就是P E、P W在某一时点的评估与预测问题。 §2、P W研究方法要点 对市场波动决定的股票价格部分的研究,就是通过各种分析手段对“大盘”走势的研究。因为在实际的投资活动中,“个股难敌大盘”,介入好的个股在恶劣的大盘环境下,照常能使投资者形成严重的亏损,所以研究入市的时机也至关重要。P W研究,就是要对市场的牛熊周期状态进行定性与定量,为入、出市场作为时机的参考。 大盘波动的基本原理:用“市场行为金融模型”解释。《民间股神第6集》180~187页。 大盘的分析判断方法: 1、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2、股价分析方法(筹码分布叠加法) 3、市场整体价值分析方法(徐星投资:PB、PE的平均回复性方法; ROE与R-r关系分析判断方法) §3、P E研究方法要点 一、选股的程序:1、自上而下的方法:由资产组合设计→大类资产配置→行业配置、区域 配置→个股配置。 2、自下而上的方法:以选股指标进行海选,然后优中选优,最后根据行 业和区域配置要求配置个股,形成投资组合。 二、行业分析、区域分析的本质和作用:从宏观研究走向个股分析的过渡和桥梁。 三、公司的基础分析:其作用是研究公司价值的驱动要素如何,判断企业前景。

中国股市发展史

中国股市历史详述 股市的诞生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整个社会都弥漫着除旧布新的气息和不破不立的激情,但是同时各种新潮思想也随时要应付相应的政治风险。 笔者认为资本市场构想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非常佩服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部的那20个研究生。他们在1984年写的一篇“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引爆金融界。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直接引发了当时的股份制热潮。 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 飞乐当时得天时地利人和,在1984年7月,上海颁布了一个地方性法规-《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规定》,飞乐抓住这一次机会,一切都顺理成章的发生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中国第一张上市公司股票 就这样,“小飞乐”承担起了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零的突破。 1986年9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曾于1984年公开发行“飞乐音响”股票)开设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部诞生,产生了股票交易。 ●这一阶段,涉及到两个重要人物 黄贵显(静安分公司经理,后更名为静安证券营业部)

主导“飞乐音响”股票的发行,在1986年9月静安营业部开设交易柜台批准成立,在他的努力下新中国真正意义上出现了股票交易 黄贵显在静安证券交易部 秦其斌(前飞乐音响董事长) 一个很有想法也很果断的人,跟吴邦国关系很要好,在领导下面自然得做出点成绩来啊,1984年上半年,他便提出了股份制的构想,通过发行股票向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集资。 秦其斌在接受采访 量变到质变:由于后续股票交易的火爆,已经越来越多的股份制公司开始发行股票,为了规范化,同时加深金融改革,大的背景是改革开放-证券交易所应运而生。 1990年11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以当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有上证综合指数,俗称“沪指”。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请注意:目前所讲的深指全称为“深证成分股指数”,并不是指“深证综合指数”。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国际上证券交易的交易模式主要有两种: ●口头竞价 ●电子计算机交易系统 尽管上交所的交易规则中规定的是口头竞价和计算机交易两种方式,其实“宝”全部押在电子计算机交易上。可以讲,这是一种极大胆的、跨越式的发展,因为当时连最简单、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脚步已经走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十几年来,证券分析师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已经成为普及证券知识、推动理性投资和证券市场规范化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当前,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正面临国内证券市场快速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同业竞争的双重挑战,这一新形势既蕴藏着发展的新机遇,又急切呼唤着新的改革。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是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以管理部门实现监管为标准,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1984—1991)。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的萌芽和孕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刚刚开始,管理层、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和投资者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全国性的有形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在一些大城市一级半市场上,开始有人研究股市行情,传递信息,指导操作,但尚未形成稳定的证券咨询群体。 第二阶段是自发阶段(1991—1998)。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飞速发展阶段,也是管理部门监管处于真空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证券市场成立之时,为适应证券公司的需要,

证券咨询部门纷纷成立,最早是从券商的客户服务部门开始,准确地说是营业部对股民进行的“入门指导”,离严格意义上的咨询业务相距甚远。在这一阶段,证券市场刚刚成立,投资者还比较陌生,此时,证券分析师的作用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入门指导”的作用。接着,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由于证券市场投机风气弥漫,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基本上是建立在对“政策”“、庄家”、“内幕消息”等概念上,为迎合投资者投机的需要,各类“股评家“”股评人士”“、市场人士”、“证券研究员”活跃在证券交易所和各种新闻媒体之上,新闻媒体也推波助澜,而且市场缺乏政策监管。在这种大环境下,证券分析师行业出现了大量的违规行为。 第三阶段是规范发展阶段(1998—至今)。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规范发展的阶段,各类管理法规和条规相继出台,管理部门开始监管。面对证券咨询业的放任自流和大量违规行为的出现,监管层开始引起注意,1998年4月1日《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公布并实施,开始对从业机构和人员实行资格审查,加上其后颁布执行的《证券法》,中国证券咨询监管法规在某些方面甚至比香港同类法规还要严格。2000年7月16日我国颁布实行了《中国分析师职业道德守则》,并且在2002年12月13日成立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委员会,使证券分析师的管理趋于规范。但是,多年监管空缺造成行业总体素质偏低和短期的投机心态

中国股市现状分析

中国股票市场现状浅析 摘要:中国股票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道路。中国股票市场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取得巨大的成绩。股票市场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或欲望,而“幸福和快乐是满足人欲望最好的药剂”(孟德斯鸠)。娱乐的特性是符合现代经济活动的目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多地关注我们自身的幸福与快乐。 近几年来,全球金融动荡,中国采取各种金融政策见效甚微。中国各种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国股票市场绵延不断的下跌,是否反映了“经济向下“的状况,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要分清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两回事。 对于中国股市的持续下跌不妨分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来看。从过去十年的跨度来看,中国股市有着估值回归的内在需求,这是近年来A股不断走低的重要原因。股市的不振更多是信心缺失所致,而不是经济下降所致。根据市场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投资者最为担心的是,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尤其是欧洲债务危机仍有可能恶化扩散,国内经济受转型和周期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行压力较大,这些基本面因素是导致市场走弱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全球金融市场充满着泡沫,大家进入了一个泡沫化生存的时代。因此,尽管最近以来中国股市,甚至全球股市出现了全面性下跌,但是这种下跌只是市场价格的波动,并非是出现全球股市周期性的变化。对于国内股市大幅下跌,既有国际周边市场的影响,更重要的应该是是国内股市本身出了问题。 中国股市现象既与生活常识相背离,也脱离基本的经济原理,因此,其股市泡沫的吹大是无疑的。既然股市的泡沫已经吹得很大,因此,中国股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价格上进行调整也就十分正常了。股市的指数上下波动是很正常的事情,股票的市场价值总是围绕其内涵价值上下波动。因此,国内股市下跌了,特别是泡沫很大的股市下跌,对市场不是不好,而是股市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 从股市是实体经济的睛雨表来看,尽管国内存在两大资产价格巨大的泡沫,但是国内经济向好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韩国的MV风靡我国,从表象上看,也许大家只是把它作为

股市高手超短打板术笔记买入逻辑与卖出技术经验完整版

股市高手超短打板术笔记买入逻辑与卖出技术 经验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股市高手超短打板术笔记(五):买入逻辑与卖出技术 高手操盘思维----买入逻辑与卖出技术 炒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买入逻辑与卖出技术。如果不明白此句,就是不明白操盘的精髓。一个朋友提到了这句话,问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一位高手说的,我觉得总结得非常好。吧中确有很多前辈高手留下的只言片语非常重要,值得学习。我毫无保留的解读一下:高手操盘:“买入逻辑与卖出技术”。散户操盘:“买入技术(价值)与卖出臆测”。这就是区别。我们先谈买入的问题。很多散户买入的思维是“价值与技术”;高手与普通散户操盘的角度完全不一样。个股价值是什么技术形态是什么在中国股市就是臆淫。股票的上涨只取决于主力是否引导拉动。散户的操盘逻辑:是按照表面的东西操作K线形态、主力提供的价值报告,简单、粗暴、单一。高手的操盘逻辑:透过表面的现象,遵循内在操盘逻辑要求买入,不受表象的东西影响。逻辑是规律和规则的推理,其实也是一种因果思维。高手买入一定是在思维的认识上,在其操作系统的多个角度确认逻辑成立后,才是出手的时候,绝不是去单一的分析这只股表面的“价值和前途”而出手。“逻辑”对主力与高手很重要,不同高手的模式和体系,不同层面的主力,必然会有不同的逻辑。原因就在于:对象和目的不同。比如:游资要收割散户,有的大主力要收割游资,有的小主力要偷袭基金,有的高手要借力游资收割散户等等。对象和目的决定了不同的操盘思维与逻辑。而在逻辑的层次,也存在共性和个性的区别。也可以说是宏观与微观区别。共性自然是宏观层面。不论什么主力或是高手都必须对大环境有客观的把握,追逐的都是大

一位高手总结的中国股市多年的固定规律

一位高手总结的中国股市多年的固定规律第一:了解自己 个人的习惯爱好和生活经历将反映到他的交易心态与 交易风格中去,了解自己非常重要,所以放在第一位。和技术分析一样,个人的性格也可以通过他的历史来归纳总结,不同的性格和经历将会有适合他的不同的交易策略,只有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才能帮助自己成功。 第二:选择市场 许多人是没有这个概念的。但是今天我要告诉你,选择市场是比选择时机还要重要的。活跃的市场能够帮助你尽快成功,而在低迷的市场中运做,英雄也会气短。比如说200 6年的金属期货市场火暴,当时投入即使不是很懂得基本面或者技术面分析的人也有可能获得暴利。听说某人2006年获利千倍,我想这不是虚言。市场的活跃是获利的基础,为什么股民让人觉得可怜?就因为股民踏进了一个圈钱的市场,很少有长胜将军,更不要说是大师了。是市场导致了你的成败。 对于许多人来说让他们选择市场是天方夜谭,他们的资本和时间限制了他们投向其他市场领域,所以只能在股海里

苦苦挣扎,却不知道虽然不能转向其他市场但可以上岸观火,这就注定了大多数人的失败。若你没办法去选择市场,那么请接着往下看。 第三:选择时机,分辨牛熊 再好的市场也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看错的时间就是对金钱的犯罪。一买就套影响心态,直接关系今后的成败。首先是分辨牛市还是熊市。牛市有牛市的特征,熊市有熊市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原始和长久的,就和我们的老祖宗所说的“道”一样,是一种原理,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形式,把握住了精神就可以简单的分辨出来。 牛市与熊市乃是两个大纲。牛市操作,熊市休息,不要觉得只是口号,而是必须坚决执行的原则,你违逆它就有可能在某一天将你几年辛苦筑就的大厦夷为平地。继续细分为6种状态:牛市中的熊市,牛市中的牛市,熊市中的牛市,熊市中的熊市,平衡市中的牛市,平衡市中的熊市。投入的资金比例分别是30-50%,80-100%,20-30%,0-10%,20-30%,10-20%。 这么细分的结果是为了资金管理。大多数人是不屑于资金管理的,但这很重要,很多成功者成功是因为他踩对了时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姓名:王向红 班级:会计三班

学号:111102031332 2015-01-06 我国股票市场现状分析 摘要: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股票市场,所谓股票市场是宏观经济的 晴雨表,可见它对经济的重要性。中国股票市场是一潜力较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市场,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对股市未来发展趋势 的判断,是其投融资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我国股票市场成长之快和成绩之卓著是令人瞩目的。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 制度不健全等原因, 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的分析, 总结了股票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 探索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股票市场;现状分析;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引言我国股票市场现状分析 从1990 年上海交易所成立以来,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我国股票市场短短的几十年达到了许多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实现的规模。中国股票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改善企业融资结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我国股票市场规模。截至2007 年12 月21 日, 沪、深两地上市已达1527家, 上市股票数量1613 只, 总股本达到16848. 86 亿元, 股票市价总值达到310448. 39 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达到859 家, 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 44 家公司同时发行A、B 股; 19 家公司以A 股和H 股形式同时在上证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6 家公司以B 股和ADR 形式同时在上证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1 家公司以B 股和GDR 的形式同时在上证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深圳证券交易所865 只证券中包括A 股655 只, B 股55 只, 其余为基金、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国债、权证等 ( 二) 股权分置改革现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目前已经顺利进入收尾阶段了, 这场史无前例的制度性变革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实现了中国股市从漫漫熊市向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性转折。自2006 年4 月29 日

浅析我国股市现状、成因及对策(一)

浅析我国股市现状、成因及对策(一) 关键词]股市现状成因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股市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许多缺陷也暴露出来,这些缺陷削弱了股市的功能,阻碍了股市的进一步发展,为引发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些现状及其成因,找出改善对策。 我国股市自建立以来,为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同时,股市现状也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自我平衡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弱,稳定性差,股价容易暴涨暴跌,市盈率高。这些缺陷削弱了股市筹集资金,宏观调控,合理配置资源,价格发现的功能,为引发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一、我国股市现状 1.自我调控能力相当弱,易暴涨暴跌,稳定性极差。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的998.23点到2007年10月的6124.04点再到2008年1月的4383.39点,波动极为剧烈。而发达国家近30年中,年股指波动幅度多在10%以内。 2.过度投机,泡沫化现象严重。股市的暴涨暴跌使投机盛行,也正是由于投机,高换手率使股市经常处于严重超买的状态,从而导致了高市盈率,增大了投资风险。国际成熟股市换手率一般为40%~60%,我国股市平均换手率在2006年之前就高达500%左右,是其平均水平的10倍,2006年、2007年则更甚。 3.幕后交易操纵股价现象严重。“庄家”等通过幕后交易、操纵市场来操纵股价,从而获取暴利,这种现象极为严重,有名的“银广夏陷阱”就是例子。 二、我国股市现状的成因 1.市场机制不成熟是必然原因。我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直接由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发展不成熟。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一些制度、做法都不可避免地会对股市这种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自然发展的产物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低,信用基础薄弱,投资主体残缺,机构投资者不足,投资者素质低,股市中介服务水平较低、股市的运行机制设置不合理等,都是股市暴涨暴跌的隐患,也让投机者和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者有机可乘。 2.上市公司质量普遍不高是直接原因。我国股市是国企融资需求和政府催生的产物,其融资功能受到过分关注,导致我国股市的功能定位和股票发行制度不合理。国企为上市而改制,筹集资金是其最终目的,改制只是手段,改制后上市的公司经营机制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在市场机制下,其经营业绩不佳几乎成了必然。另一方面,我国股市退出机制不健全,一直没有确立严格的上市公司摘牌制度。这就造成一些劣质公司的股票仍然上市流通,降低了股市的投资价值,破坏了股市信用环境,阻碍了我国股市的进一步发展。 3.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根本性原因。现有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国有公司,这些公司中,不能上市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占了三分之二。一方面,国家股是由国家委托给管理者进行代理管理的,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利益的不对等,代理人就有可能在具体操作中损害委托人利益;另一方面,国家股的持有者全体人民,只通过公司的利润再分配间接和被动地获利,这使得他们没有关心公司经营管理和监督代理者行为的积极性。这些正是导致股市混乱、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现象盛行的根源。 三、改变我国股市现状的对策 1.改善市场环境。首先,我国必须逐步改善股市的生长环境,减少国家对市场的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本身的调控功能,把计划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其次,解决好市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矛盾。逐步改变由证监会审批几乎一切创新形式的管理体制,建立起由证监会管理基本行为规则,由交易所和市场中介机构自主进行具体的活动。最后,正确对待投资与投机,让二者相相辅相承。投资是股市的基础,为股市提供稳定性和方向性;适度投机具有股

2015中国股市现状分析、问题及对策

2015中国股市现状分析 2015年承接的是一个处于技术高位的上证指数,且一线蓝筹上升动力明显不足;其次是新股发行节奏、高溢价及注册制对中小板及创业板的影响;三是经济运行在低位及不确定性因素形成的系统性风险。而2015年投资机遇,依然是依赖于改革推进和政策利好。 “一带一路”、国企改革、自贸区建设等板块将进一步推动行情;二是围绕新型产业,如大数据、移动支付、电子信息、4G、环保等成长性板块所展开的行情;三是新的政策利好推动行情。 在谨防小盘股再次“滑铁卢”的同时,对尚未大涨的二线蓝筹股,则可重点逢低布局。从中线角度看,逢低买入并持有低估值个股依旧是上上策。就机会而言,农垦改革、土地流转、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环保等题材,依旧可以逢低吸纳。 2015年,投资者仍应跟随政策面选择个股,“一带一路”、铁路基建低估值个股可以值得关注。还有就是核能板块,随着一些对外核能建设投资的大单陆续签定,以及国内核电站有望恢复审批,该板块有可能走出一波独立行情。 2015年市场关注的焦点仍然是国企改革、节能减排、T+0交易制度的推出、智能家居、工业4.0、信息安全及产业振兴规划等相关题材。我们认为,后市的投资风向仍然围绕上述题材展开,同时,在本轮行情中被错杀的成长白马股也会受到资金的青睐。 中国股票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股市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中国股市现状好好分析一下。目前,已经形成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道路。虽然,中国股市现状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反,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投资者,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中国股票市场现状,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中国股市现状:股市功能导向存在误差 目前,中国股票市场参与者的投资理念存在问题,投资者往往不会考虑长期价值投资,只采取短线投资行为。股市参与者对股市的未来预期和上市公司是否盈利不存在直接关系,而是主要看参与者在消息市中的信息捕捉能力,这使得股票市场的投资能力弱化,出现投机行为过度的现象。另外,中国股票市场的融资能力不强,融资手段也较为单一。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进入到股市十有八九是赔钱的,群众对股市明显缺乏信心。 二、中国股市现状:“政策市”和“圈钱”

股市上涨背后的逻辑

股市上涨背后的逻辑 2015-04-19 最近股市大涨,不仅超过绝大部分股民的想象力,同时也出乎政府的预料。至今,很多人想不明白股市为什么上涨。其实股市上涨是中国经济和政策的必然结果。 1、融资融券实际是银行资金变相进入股市,增加了股市的资金; 2、反腐和不动产登记让很多人抛售房屋,获得的资金再进入股市。而资金的源头就是银行的房贷; 为了稳住房价,银行出台各种优惠政策让刚需买房。而部分人趁机卖房(反腐被逼卖房的),而这些卖房者的资金最后只能去股市了。 3、实体经济进一步恶化,导致企业资金进入股市; 中国全面产能过剩,很多人手中有钱没有投资渠道,有一个朋友想买股票。原因是手中的5000万不知道做什么。另一个朋友到处投资实体,结果一年还亏掉了三分之一的资金。他们一群人到处找投资项目,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好的项目可以投资。 4、跟风炒作资金转移; 炒房的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赚钱。现在房价无法大幅上涨,因为房地产中最大的主力军被反腐逼走了,加上房屋供应过于充足,房地产大势已去。(下一篇我会专门论述房价下跌背后的逻辑),股市却异常火爆,聪明的投机者会选择抛售房产购买股市。 5、中国股票供应受到政府的控制; 中国股票上市需要政府批准,上市难度大。所以,中国的很多优秀企业最后能到美国上市,却不能在国内上市。比如:新浪、阿里巴巴等。 中国股票很多流通量小,而且不能随便流通。即使股票涨的再多很多股东也无法大量抛售变现。 6、政府不会真的打压股市; 即使股市涨的再多,政府也不会真的打压股市。就像政府不希望房价下跌一样。 这次股市的上涨,类似于以前的房价上涨。主要是因为经济不振,政府大量刺激经济的货币,最后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即使是最初投入实体经济的货币,最后也流向了股市。加上房地产已经无法容纳增加的资金,资金最后不得不流向股市。 2007年那次股市的上涨如果说还是经济发展的结果,那么这次股市上涨就是资金推动的结果。 在产能全面过剩的情况下,即使大量发行货币,贷款最后只能推高一个个的泡沫。中国现在能炒作的已经炒作遍了,股市成了最后炒作的地方了。 这次股市的上涨是资金过剩推动的,所以很多人用价值投资无法理解中国股市的变化。就像人们无法理解当年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一样,一般人是无法理解的。 现在的股市,大量的购买者根本不管股票的真实价值,很多人甚至对购买股票的企业也一无所知,人们购买股票只是为了赚钱,而不是投资。这种情况下用价值投资是无法理解的。 推高房价能刺激建房,并带动相关投资和消费,还能在短时间内还能提振中国经济。而资金推动股市上涨对中国实体经济带动就微乎其微了。因为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上市企业获得资金以后,根本找不到实体投资项目。当然银行或国有企业除外,银行或国有企业可以用这些资金去完成政府投资项目。但政府投资项目很多也是难以产生效益的项目。就像政府大量投资铁路,但现在铁路运输量却在下降。出现铁道局天天去拜访企业的奇怪现象。 大量资金推动的股市,上市企业获得资金以后,因为没有投资项目,最后被逼去购买其他股票,甚至相互持股。靠对方股票上涨获得业绩增长虚假盈利。 在全面产能过剩的时候,却强行发行货币。这是严重违背经济规律的。资金是逐利的,

我国股市现状及对策研究

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而在我国,股市曾一度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东西,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成为非常敏感的问题。突破禁区、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资本市场的规模扩展和发育程度的提高,也促进了社会生产要素的商品化进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安排,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股市的状况,就未来国内资本市场的走势给予了趋势预判。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标题]供大家参考选择。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我国股市现状及对策研究,供大家参考选择。 我国股市现状及对策研究 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而在我国,股市曾一度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东西,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成为非常敏感的问题。突破禁区、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资本市场的规模扩展和发育程度的提高,也促进了社会生产要素的商品化进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安排,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股市的状况,就未来国内资本市场的走势给予了趋势预判。 一、股市的起源 (一)股票至今已有将近似400年的历史。股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时期,企业经营规模扩大与资本需求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产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态出现的,股东共同出资经营的企业组织;股份公司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股票形态的融资活动;股票融资的发展产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股票市场的发展最终又促进了股票融资活动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发展。所以,股份公司,股票融资和股票市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着股份公司、股票融资和股票市场的共同发展。 (二)股票最早出现于资本主义国家。在17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由此而产生的资本短缺,资本不足便成为制约着资本主义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筹集更多的资本,于是,出现了以股份公司形态,由股东共同出资经营的企业组织,进而又将筹集资本的范围扩展至社会,产生了以股票这种表示投资者投资入股,并按出资额的大小享受一定的权益和承担一定的责任的有价凭证,并向社会公开发行,以吸收和集中分散在社会上的资金 (三)股票交易市场远溯到1602年,荷兰人开始在阿姆斯特河桥上买卖荷属东印度公司股票,这是全世界第一支公开交易的股票,而阿姆斯特河大桥则是世界最早的股票交易所。在那里挤满了等着与股票经纪人交易的投资人,甚至惊动警察进场维持秩序。荷兰的投资人在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投资了上百万荷币,只为了求得拥有这家公司的股票,以彰显身分的尊荣。 (四)而股票市场起源于美国,至少已有两百年以上的历史,至今仍十分活络,其交易的证券种类非常繁多,股票市场是供投资者集中进行股票交易的机构。大部分国家都有一个或多个股票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是美国最大、最老、最有人气的市场。纽约证交所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大部分历史悠久的企业都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在纽约证交所,经纪人在

价值投资逻辑上的三大硬伤

价值投资逻辑上的三大硬伤 价值投资逻辑上的三大硬伤(作者:佚名) 价值投资(Value Investing)一种常见的投资方式,专门寻找价格低估的证券。不同于成长型投资人,价值型投资人偏好本益比、帐面价值或其他价值衡量基准偏低的股票——节选自百度百科(虽然我知道那地方不是十分靠谱)。 不管如何,这个投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奉为金科玉律,粉丝众多。甚至在某些地方,被上升到了“政治正确”的高度(比如主管部门公开呼吁蓝筹股投资,还有将分红和再融资挂钩等行为)。 但是仔细深究起来,“价值投资”似乎也没那么神奇,甚至还有很多逻辑上的硬伤。 硬伤一:买股票等于买公司 买股票等于买公司,这个道理,几乎在一切的基本面投资都奉之为公理。这个很对么?这里举两个反例。 第一个例子,A股票,上市的时候是家化工厂,没过两年化工厂干不下去啦,重组成一家煤炭企业,又过了两年,煤炭也做不下去了,重组成一家文化企业。 且不论其中股价的变化,单说公司,以前那家旧公司早就不知道哪个角落吃灰去了,但是股票还是那个股票,代码还是那个代码,你能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么。

第二个例子,有人老跟我谈同股同权的问题,说你看同样一个公司,香港卖5块,大陆卖20,一定是我们高估了。 我说那也不一定,我们这儿股票还能当门票打新股,一年新股的期权价值就给你找回来8%。一样的公司,不一样的规则,所谓价值就完全改变了。 所以买股票等于买公司么?公司内在质量这个因子在 影响股价中到底占多少权重呢?是百分之一百还是九十或 者是另一个极端,只有一点点呢?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买股票等于买公司,然后公司欣欣向荣发展良好。股价就一定能取得好回报么?事实是残酷的,未必的。 很简单一个例子,阿里曾经在香港上市过一次(那时候还没有BAT三巨头的说法,阿里虽然牛逼但是离开奠定霸权尚有距离)后来怎么着。 他回购了,反正据我所知,第一天买的投资者临到1688退市也没有多少像样的收益,你敢说阿里不是一个好公司么?科科。 硬伤二:本益比好(分红多)的就是好公司 “价值投资者”经常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就是,你看这个公司分红多稳定啊,现金流多好啊,分红收益多高啊,高过理财收益多少多少?讲真,我从一开始对这个问题就是不理解的。

中铁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中铁二局上市公式报表分析 一、公司简介 (一)公司名称: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简称:中铁二局 证券代码:600528 相关指数:上证180 沪深300指数道中指数道沪指数 行业类别:土木工程建筑业 证券类别:上海A股 上市日期:2001-05-28 主要从事各类型工业、能源、交通、民用等工程项目施工的承包;工程材料与设备采购(含铁路专用设备) 、机械租赁;工程技术开发与咨询;铁路临管运输与公路运输,铁路简支梁生产;仓储服务;房地产综合开发。 (二)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简介: 1、法人控股股东情况 控股股东名称: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唐志成 注册资本:164, 万元人民币 成立日期:1998 年 6 月 1 日 主要经营业务或管理活动:项目投融资、项目建设管理、装饰装修、国外工程、环保产业。 2、法人实际控制人情况 实际控制人名称: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法人代表:李长进 注册资本:1,081, 万元人民币 成立日期:1990 年 3 月 7 日 经营方式:建筑工程,相关工程技术研究、勘察、设计、服务与专用设备制造,房地产开发经营。 (三)公司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持有本公司 %的股份,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唯一股东,持有该公司 100%的股份。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并在沪港两地上市企业。 2007 年,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以资产和下属公司股权等出资,独家发起设立了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将其持有的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100%的股权全部投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7 年 9 月 12 日领取了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本次变更完成后,本公司控股股东仍为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中国股市8次牛熊市转换

中国股市8次牛熊市转换—以史为鉴! 中国第一波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 上交所正式开业以后,历时两年半的持续上扬,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高位。 注意观察60日均线系统(途中绿线).观察图中上证指数K线与60日均线的关系. 中国第一轮熊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 注意观察60日均线系统(图中绿线).观察图中上证指数K线与60日均线的关系.

中国第二波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386点到1558点,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 注意观察60日均线系统(图中绿线). 中国第二轮熊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上海老八股宣布扩容,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股指回到325点。 注意观察60日均线系统。

中国第三波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 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1.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2.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3.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一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达200%,最高达1052点。 注意观察60日均线系统。 中国第三轮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2月17日 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注意观察60日均线系统(图中绿线)

中国第四波牛市:1995年2月18日~1995年9月12日 这次牛市真正只有三个交易日。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 注意观察60日均线系统 中国第四轮熊市:1995年9月12日~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轮行情条件具备。 注意观察60日均线系统(图中绿线).

对中国股市现状分析

对中国股市现状分析 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602 姓名:于业弘学号:2016104043我国现今股市已经发展近二十年,已经度过了萌芽时期,形成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道路,为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同时股票现状不易乐观,有诸多不足的地方,如:自我调控能力相当弱,易暴涨暴跌,稳定性极差;过度投机,泡沫化现象严重;幕后交易操纵股价现象众多等。这些缺陷削弱了股市筹集资金,宏观调控,合理配置资源,价格发现的功能,为引发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一,我国股市的现状 1.股市功能导向存在误差 目前,中国股票市场参与者的投资理念存在问题,投资者往往不会考虑长期价值投资,只采取短线投资行为。股市参与者对股市的未来预期和上市公司是否盈利不存在直接关系,而是主要看参与者在消息市中的信息捕捉能力,这使得股票市场的投资能力弱化,出现投机行为过度的现象。另外,中国股票市场的融资能力不强,融资手段也较为单一。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进入到股市十有八九是赔钱的,所以群众对股市明显缺乏信心。 2.中国股市现状:“政策市”和“圈钱” 中国股市现状用“政策市”和“圈钱”来形容并不过分。中国股市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股市始终跟着政府的发展思路而不断变化,并不符合市场规律,与西方较为成熟的股市相比差异明显。另外,企业通过上市“圈钱”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近年来类似“银广夏”等事件对股民信心的打击是非常大的,这种行为也伤害了众多的中小股民。

3.制度设备继续加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股票市场的内部环境急需改善,相关制度也急需建立和完善,因为依靠法律制度保护股票市场的发展才是正路,行政干预过多只会影响股市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二,我国股市现状的成因 1.市场机制不成熟是必然原因。我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直接由 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发展不成熟。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一些制度、做法都不可避免地会对股市这种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自然发展的产物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低,信用基础薄弱,投资主体残缺,机构投资者不足,投资者素质低,股市中介服务水平较低、股市的运行机制设置不合理等,都是股市暴涨暴跌的隐患,也让投机者和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者有机可乘。 2.上市公司质量普遍不高是直接原因。我国股市是国企融资需求和政府催生的 产物,其融资功能受到过分关注,导致我国股市的功能定位和股票发行制度不合理。国企为上市而改制,筹集资金是其最终目的,改制只是手段,改制后上市的公司经营机制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在市场机制下,其经营业绩不佳几乎成了必然。另一方面,我国股市退出机制不健全,一直没有确立严格的上市公司摘牌制度。这就造成一些劣质公司的股票仍然上市流通,降低了股市的投资价值,破坏了股市信用环境,阻碍了我国股市的进一步发展。 3.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根本性原因。现有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国有公司,这 些公司中,不能上市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占了三分之二。一方面,国家股是由国家委托给管理者进行代理管理的,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的不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