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分一分与除法练习题[人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163.52 KB
- 文档页数:3
第7讲分一分与除法知识点一:小数目物品平均分1.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
2.平均分时,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当分的总数较多时,可以分多次完成。
知识点二: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平均分的情况:(1)按指定份数平均分;(2)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
知识点三:大数目物品平均分在平均分时,要分到剩余的个数不够每份再分一个时才能停下来,余下的数量小于分的份数。
知识点四:认识除法的意义和除法算式1.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每几个一份,求可以分几份都用除法计算。
2.“除号”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知识点五:用乘法口诀求商根据乘法口诀求商计算简便,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知识点六:“倍”的认识和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知识点七: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考点一:除法的认识与平均分【例1】按要求圈画。
1.24个同学去公园划船,如果每4个同学坐一条船,需要多少条船?如果有8条船,那么平均每条船上可坐几个同学?2.猴妈妈把18个苹果分给3只小猴,平均每只小猴可分几个?3.张老师带36名同学一起划船,每条船上最多坐6人,至少应租几条船?答:至少要租条船。
考点二: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例2】圈一圈,填一填。
每个班分2个,可以分个班。
1.看图列式计算。
2.看图列式计算。
3.看图列式计算。
一.选择题(共5小题)1.小猴3只,小鹿15只,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倍。
A.5B.12C.182.有20个梨,如果每4个梨重1千克,那么这些梨共重()A.5千克B.16千克C.24千克3.54÷6=9读作()A.54除6等于9B.6除以54等于9C.54除以6等于94.o+o+o+o=32,o代表的数是()A.4B.8C.95.把9条鱼平均分给3只猫,下面的分法中,正确的是()A.B.C.二.填空题(共5小题)6.除法算式36÷4=9,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我聪明,我会填。
(第3 题10 分,其余每空1 分,共29 分)1.30÷5 =( ),表示把30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还可以表示把30 个每( )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 )份。
2.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个,算式是( )。
如果每个小朋友分4个,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算式是( )。
3.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并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三六( ) 五七(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在〇里填上“>”“<”或“=”。
12÷4〇4 8÷2〇2×2 6×5〇6+525÷5〇5 5×2〇36÷9 30÷6〇40÷85.把右面的鲜花插入瓶子里,平均每瓶插入( )朵。
6.27 是2的( )倍,( )是2的7倍。
7.一个茶壶30 元,一个茶杯5元,买一个茶壶的钱可以买( )个茶杯。
二、我自信,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算式中,商是7的是( )。
① 7÷7 ② 14-7 ③ 14÷22.15÷3解决的是图( )的问题。
①②③3.如果被除数和除数相等,则商为( )。
① 0 ② 1 ③无法确定4.蓝蓝买了几个相同的商品花了45 元,她可能买的是( )。
①②③5.学校正在开展回收废旧电池的活动,华华收集了8节,典典收集的数量比华华的2 倍多,比3 倍少,典典可能收集了( )节。
① 16 ② 20 ③ 256.下面的问题中,能用算式“12÷4=3”解决的是( )。
①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②有12个苹果,每3个放到一个盘子里,需要几个盘子③有3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4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三、我细心,我会算。
二年级2021-12-6 姓名:教学内容:分一分与除法知识点:初步感知平均分与包括除。
例题精讲:例1:一辆玩具小汽车5元,20元能够买几辆例2:(1)有18个苹果,平均装在2个盆子里,毎盆放几个(2)有18个苹果,毎盆放9个,需要几个盘子例3:有25个同窗去坐碰碰车,每4个人一辆,一共要租多少辆碰碰车大体练习:一、口算:5×6= 4×3= 12÷4= 5×4= 32÷4= 4×9= 3×9= 4÷4= 30÷6= 36÷4= 7×4= 10÷5=二、填空:(1)看图列式:( )÷()=()( )÷()=()( )÷()=()( )÷()=()(2)☆☆☆☆☆☆☆☆☆☆☆☆☆☆☆☆☆☆图中是把()颗星星,每( )颗分成一组,可分()组。
□○□=□若是把20颗星星,每3颗星星分成一组,可分()组,还剩()颗。
□○□=□(3)我种了3棵树,调皮种的是我的4倍,调皮种了多少棵树□○□=□(4)24 ÷ 4 = 6:::()()()技术题:一、填一填(1)有18只青蛙①每□只青蛙编成1组,能够编成□组。
□○□=□②每□只青蛙编成1组,能够编成□组。
□○□=□③每□只青蛙编成1组,能够编成□组。
□○□=□④每□只青蛙编成1组,能够编成□组。
□○□=□⑤每□只青蛙编成1组,能够编成□组。
还剩□只。
□○□=□⑥每□只青蛙编成1组,能够编成□组。
还剩□只。
□○□=□二、解决问题。
1.画一画,并列式1、○的个数是☆的3倍,请你画出○的个数。
☆☆☆列式:2、●的个数是▲的2倍,请你画出▲的个数。
●●●●●●●●列式:2.⑴一辆大客车坐的人数是一辆面包车的几倍⑵5辆面包车可做多少人3 、⑴一共有只兔子。
⑵每6只放一个笼子,能够放个笼子。
⑶若是平均放在4个笼子里,每一个笼子放只兔子。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分一分与除法(25份)
姓名:
1.二(2)班有30名同学,分配在5个兴趣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几名同学?2.二(2)班有30名同学,平均每个兴趣小组6名同学,问共有几个兴趣小组?
3、二(2)班平均每个兴趣小组6名同学,有7个兴趣小组,问二(2)班共有多少名同学?
4、二(2)班共有32 名同学,春游时准备租用8艘船,平均每艘船几名同学?
5、二(2)班共有36名同学,春游时租用船游玩,平均每艘船9名同学,共需租用几艘船?
6、二年级春游时准备租用8艘船游玩,平均每艘船9名同学,问二年级共有多少名同学?
7、
7、有15个苹果,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苹果同样多,有几种分法?(一道除法表示一种方法)
8、把56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9、将12个苹果平均分,怎样分?(一道除法表示一种方法)
10、周大伯钓来12条鱼,平均分给几只鸭子吃,每只鸭子吃的鱼条数同样多,周大伯家养了几只鸭?每只鸭吃了几条鱼?(一道乘法表示一种方法)
11、有一些苹果,如果每个小朋友分3个或5个都可以分完,这些苹果至少有多少个?
12、有一些苹果,如果每个小朋友吃3个或5个,都剩下2个。
这些苹果至少有多少个?。
七分一分与除法《练习六》(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练习六》,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分与除法。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分与除法的概念和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数的分与除法的运算。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我注意到分数的分与除法的区别和联系是一个难点,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准备了分数的分与除法的教具和学具,包括卡片、计算器和练习题。
一、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比如分蛋糕,来引入分数的分与除法的概念。
二、讲解:我会用卡片和计算器展示分数的分与除法的具体操作,并通过例题来讲解分数的分与除法的步骤和方法。
三、练习:我会让学生用学具进行分数的分与除法的实际操作,并回答练习题,以巩固他们对于分数的分与除法的理解和掌握。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清晰的字体和图示来展示分数的分与除法的步骤和方法,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分数的分与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拓展。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看看学生对于分数的分与除法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学计划,我期待着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和探索分数的分与除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计划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分数的分与除法的概念和方法的掌握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这是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重点。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我也需要注意学生的接受程度,避免过多的理论知识讲解,以免学生感到困惑。
分数的分与除法的区别和联系是一个难点,我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我会用实际的操作和图示来直观地展示分数的分与除法的步骤和方法,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另外,作业设计也是一个重点。
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掌握程度,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练习题,以便他们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拓展。
我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加深对分数的分与除法的理解和掌握。
XXX数学二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全册) XXX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重点练试题第一单元加与减例1】算一算。
解析:先计算出第一个算式的得数,再用第一个算式的得数加(或减)后面的数字,求出和(或差),依次类推。
直到计算完毕。
解答:25.40.46.63.71;80.68.45.18.9.例2】在○里填上“>”、“<”或“=”。
要点提示:计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解析:要点提示:根据题意可以知道,要求在○里填上“>”、“<”或“=”。
也就是比较○左(右)部分算式得数与数字(算式得数)先计算出○左(右)边算式的大小,需要我们先求出算式的和(差),再比较和(差)的得数,再比较大小。
的大小。
如:41○18+22-20,先算出○右边算式18+22-20的得数,计算18+22-20时先算前两个数字相加的和18+22=40,再算40-20=20.即18+22-20=20;再比较大小,很明显41>20,故41>18+22-20,○里面应填。
解答:例3】一个学期来,XXX和XXX得到老师的奖励贴纸数量如下表:单位:个)1剖析:要点提示:问题一:淘气获得教师奖励贴纸共46个,个中计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赞”贴纸有15个,“笑容”贴纸有17个,求算起。
个中计算进位加,哪一名相加满十☆贴纸有几个。
也就是从淘气获得的总的奖励贴纸向相邻的高位进1;计算退位减,被减数数量里面依次减去“赞”贴纸数量和“笑容”贴纸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当10,数量,挑选连减列式计算。
列式为46-15-17,依照与原先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从左往右的顺序举行计算,先算46-15,竖式计算46-15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被减数46中个位6减去减数15个位上的5,差是1,再算被减数十位上的4减去减数十位上的1,差是3,最后求出差是31;再算31-17,先算被减数个位上的1减减数个位上的7,不够减,从十位上退1当10,与原先的数1合起来是11,再用11-7=4,再算被减数十位上的3减被个位借走的1后再减数十位上的1,即3-1-1,差是1;差的十位是1,个位是4,合起来是14.即46-15-17=14.XXX获得教师奖励“赞”贴纸有28个,“笑容”贴纸有9个,☆贴纸有11个,求笑笑获得教师奖励贴纸的总数量,也就是把三部分奖励贴纸数量合在一起,乞降,挑选加法列式计算,列式为28+9+11,依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举行计算。
二年级数学上册平均分(一)一、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在它下面画“√”。
二、先用6根小棒摆一摆,再填空。
(1)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份。
(2)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份。
三、你能按要求圈一圈,填一填吗?(1)☆☆☆☆☆☆☆☆8颗☆,每4颗一份,分成了()份。
(2)☆☆☆☆☆☆☆☆8颗☆,每2颗一份,分成了()份。
(3)□□□□□□□□□□□□□□□□□□()个□,每()个一份,分成了()份。
四、先想一想怎么分,再填空。
(1)16个桃子,每只猴子吃2个,可以分给()只猴子吃。
(2)16个桃子,每只猴子吃4个,可以分给()只猴子吃。
(3)16个桃子,每只猴子吃8个,可以分给()只猴子吃。
(4)6棵松树,每2棵种一排,可以种()排。
(5)10个○,每5个可以拼成图形五环,能拼成()个。
二年级数学上册平均分(二)一、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空。
1. 12根小棒,平均分成2堆,每堆( )根。
2. 12根小棒,平均分成3堆,每堆( )根。
3. 12根小棒,平均分成4堆,每堆( )根。
二、先画一画,再填空。
1. 2.三、先分一分,再填一填。
1.2.有12篮萝卜,平均分给3只小兔,每只小兔分( )篮。
四、看图填一填。
1. 2.二年级数学上册 平均分(三)一、先圈一圈,再填空。
(1)○ ○ ○ ○ ○ ○ (2)△ △ △ △ △ △ △ △ △ △ △ △6个○,每2个一份,分12个△,平均分成4份, 成了( )份。
每份( )个。
二、想想填填。
1.( )个☆,平均分成( )个△,平均分成10把香蕉,平均放在2个篮子里,每个篮子里放( )把。
○○○○○○○○○○○○○○○○○○○○有20个○,平均分成( )份,每份( )个。
△△△△△△△△△ △ △△△△△△△△△△有( )个△,平均分成( )份,每份( )个。
(1)12颗糖,每3颗分一份,分成了( )份。
(2)12颗糖,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 )颗。
2.3.4.初步认识除法及平均分的练习题一、 我会填:1、如果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 )。
专题3 分一分与除法(考点梳理+通关练习)【考点梳理】1、平均分的意义。
把物体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第一种是知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分到几个;其次种是知道每份按几个来分,看能分成几份。
3、大数目物品的平均分。
将数量较多的物品进行平均分,可以通过几次分步完成,把分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中,算出结果。
4、除法的意义。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把一些物品按每份几个平均分,求可以分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5、除法算式的读法。
除法算式要按从前往后的挨次读,如:4÷2=2读作四除以二等于二。
6、除法算式的写法。
写除法算式时,先写被分的总数,再写要分的份数(或每份的个数),最终写每份的个数(或分的份数),即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如:六除以二等于三写作6÷2=3。
7、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结果叫商,即被除数÷除数=商。
8、用乘法口诀求商。
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商就是几。
【通关练习】一、计算题1.直接写出得数。
18÷3=4×6=16÷4=74-50=5×4=8÷4=9×3=33+8=46+5=28÷7=38-6=70+0=2.直接写出得数。
2×3=16÷4=4×5=71-50=14+15=3×9=14÷2=10÷5=3.计算。
18÷3=5÷5=12÷2=35÷5=36÷4=8×5=10÷5=32÷4=4.直接写出答案。
8×3=4×5=2×7=9+4=18÷3= 28÷4= 40-38=24÷4=16÷4= 45-39=27÷3=30÷5=35÷=7 4×=32 ÷2=2 45÷=95.直接写得数.12÷4= 10÷5= 18÷2= 30÷5= 18÷3= 20÷5= 42÷6= 12÷3= 24÷6= 45÷9= 21÷3= 28÷4= 6.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第二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教案)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除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学生将通过分一分活动,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
教学难点:1. 理解除法的概念,特别是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2. 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理解除数、被除数和商的含义。
3. 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有余数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除法算式卡片、分一分教具、PPT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PPT课件展示分一分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分一分?分一分有什么作用?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分一分就是将一些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的数量就是除数,物品总数就是被除数,分成的份数就是商。
二、新课讲解1. 讲解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2. 讲解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重点强调除数、被除数和商的含义。
3. 示例讲解如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有余数的问题。
三、动手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分一分活动,巩固除法的概念和算式读写方法。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1. 板书第二单元分一分与除法2. 板书内容:除法的概念、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除法应用、有余数的除法问题。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学校班级姓名
基本题:
一、口算:(4;1)
3×6= 4+3= 16÷4= 4×4=
32÷4= 6÷3= 1×6= 6+5=
4×9= 3×9= 4×4= 30÷6=
32÷4= 3×4= 10÷5= 5×3=
二、填空:(1:1)
(1)看图列式:
□÷□=□□÷□=□
□÷□=□□÷□=□
(2)☆☆☆☆☆☆☆☆☆
☆☆☆☆☆☆☆☆☆
图中是把()颗星星,每( )颗分成一组,可分()组。
□○□=□
如果把20颗星星,每3颗星星分成一组,可分()组,还剩()颗。
□○□=□
(3)
的个数是的几倍?
□○□=□
(4)
我种了 ,淘气种的是我的4倍,淘气种了多少棵树?
□○□=□
技能题:
一、填一填(1:1)
(1)量一量,再填空。
()厘米
()厘米
第二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一条的()倍。
□○□=□
第一条线段比第二条短()cm. □○□=□
(2)
①每□只青蛙编成1组,可以编成□组。
□○□=□
②每□只青蛙编成1组,可以编成□组。
□○□=□
③每□只青蛙编成1组,可以编成□组。
□○□=□
④每□只青蛙编成1组,可以编成□组。
□○□=□
⑤每□只青蛙编成1组,可以编成□组。
还剩□只。
□○□=□
⑥每□只青蛙编成1组,可以编成□组。
还剩□只。
□○□=□
二、解决问题。
3元5元9元5元
8元 3元 4元 6元
笑笑用27元钱去买物品,找3元,它可能买了那些物品?
①如果都买羽毛球,它可能买了几个?□○□=□
②如果都买小汽车,它可能买了几辆?
③笑笑还可能买了那些物品?
能力题:
一、画一画。
画○,使○的个数是的2倍。
二、一串珠子
●○○◎◎◎●○○◎◎◎●○○◎◎◎……………按上图排列,那么第33颗是()珠子。
第44颗是()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