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国际发展援助国际经济合作同济大学郝凤霞
- 格式:pptx
- 大小:132.90 KB
- 文档页数:37
绪论单元测试1.金砖银行主要是针对亚洲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是一个区域性的银行。
()A:对B:错答案:B第一章测试1.发展援助是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制度化援助,可将其分为官方和非官方两种途径。
()A:错B:对答案:B2.MDG与SDG分别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简称。
()A:对B:错答案:A3.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第四点计划”,即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以达到在政治上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
()A:对B:错答案:A4.2021年我国把《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更名为《中国的国际合作》白皮书。
()A:错B:对答案:A5.国际劳工属于国家间的资源流动中的资本流动。
()A:错B:对答案:A6.受援国需要发展援助来推动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穷国在获得其他形式的资源转移是没有竞争力的()A:错B:对答案:B7.由于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较少,中等收入国家获得的援助较少。
()A:对B:错答案:B8.战后欧洲经济很快恢复,决定建立一个地位与经济合作总署并列的机构,即以下哪个选项。
()A:UNB:OPECC:WTOD:OECD答案:D9.每个国家对外援助都具有服务于本国政治外交目标的意义,能够提升援助国在受援国的影响力,下列国家的援助重点关系对应错误的是()A:意大利-埃塞俄比亚B:英国-赞比亚C:法国-南非D:德国-纳米比亚答案:C10.从援助区域分布来看,国际发展援助最重要的流向是()A:拉丁美洲B:欧洲C:非洲D:南亚次大陆答案:C第二章测试1.千年发展目标的内容有()。
A:改善孕产妇保健B: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C: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D:建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答案:ACD2.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内容有()。
A:无贫穷B:零饥饿C: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D:性别平等答案:ABCD3.以下哪项属于国际发展援助主体?()A:世界银行B:比尔盖茨基金会C:国际非政府组织D:UN系统答案:ABCD4.欧美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平均50-70年,而中国的过渡期只有()。
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经济学分析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援助政策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援助既是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对外援助政策。
一、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背景和形式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壮大,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对外援助。
中国的对外援助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政府援助、商业投资和慈善捐助。
其中,政府援助是最主要的形式,也是中国最为重视的。
政府援助分为无偿援助和有偿援助两种形式。
无偿援助是指不要求受援国家还款的援助,主要是提供物资、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有偿援助则是指需要受援国家还款的援助,主要是提供贷款和投资等方面的支持。
二、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目的和影响1. 目的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受援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具体来说,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受援国家的基础设施和生产力水平。
中国对外援助主要通过提供贷款、技术支持和物资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受援国家改善基础设施和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2)提升受援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对外援助政策不仅有利于受援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提升受援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增加国际社会对受援国家的重视程度,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
(3)增强受援国家对中国的友好感情。
中国对外援助政策可以增强受援国家对中国的友好感情,促进受援国家与中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于巩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影响中国对外援助政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援助政策成为中国国际合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2)扩大中国的市场和投资机会。
中国对外援助政策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和投资机会,促进中国与受援国之间的经贸合作。
(3)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和信誉度。
中国对外援助政策可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和信誉度,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信任程度,有利于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国际发展援助——发达国家《国际发展援助——发达国家的对外援助》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市重点学科——农村发展与管理资助出版刘静璇摘录整理1、对谁援助:1960年,世界银⾏成⽴了国际发展协会IDA,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1961年,法国成⽴了合作部,主要负责对独⽴发展中国家(主要是⾮洲国家)提供援助2、援助的重要关注主题发展援助委员会已经发展成为⼀个独特的国际平台,政府、多边组织以及其他援助者在这⾥讨论和协调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他们重点关注两个主题:(1)如何让国际发展援助更好的提⾼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的能⼒(2)如何提⾼发展中国家⼈民摆脱贫困和充分参与社会的能⼒3、发展援助委员会对发展援助的定义官⽅发展援助是指发达国家政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于经济发展和提⾼⼈民⽣活⽔平的4、援助附加条件(我认为这个点⼉可以回击对⽅)成员国同意⾃2001年起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进⾏松绑,并倡导在受援助国内⽽⾮援助国采购商品和服务。
该协议2008年进⼀步延伸⾄39个重债穷国、由此带来的结果是,2008年百分之⼋⼗的官⽅发展援助是没有附加条件的,百分之四是有条件的有时候,物质援助是在刺激援助国的经济,反⽽挫伤了被援助国制造业的发展5、发展援助委员会的主要活动进⾏评议⽹络拓展经合组织全球发展论坛贸易援助(帮助穷国建⽴贸易能⼒以更好地融⼊全球化进程中)解除发展援助的附加条件发展政策协调能⼒建设(《巴黎宣⾔》《阿克拉⾏动⽇程》)6、发展援助委员会援助领域社会基础设施和服务 1 (⽐例将近三分之⼀)经济基础设施与服务2教育 3 债务相关⾏动 42006——2010 年这些类别的⽐重不断上升7、美国的援助对华援助:促进法治、公民社会、民主规范和制度建设;培训法律专业⼈员;司法机构的能⼒建设;刑事司法体系改⾰等历史发展:20世纪70年代美国把对外援助的重点从基础设施、技术和资⾦援助转向满⾜⼈类基本需求⽅⾯。
(七⼗年代美国经济滞胀,欧洲⽇本后起之秀)这⼀时期美国的官⽅援助主要集中于⾷品与营养⼈⼝计划教育以及⼈⼒资源开发等李光宇到了⼋⼗年代,美国为了实现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以及问⿍国际⾦融市场⽽倡导建⽴全球⾃由市场体系把援助从满⾜个⼈基本需求转向了⼤型项⽬政策框架:1957到1961 把开发贷款和增运剩余粮⾷的⽅式帮助不发达国家发展经济作为这⼀时期对外援助的主要⽬标1961年帮助不发达国家发展经济成为美国对外援助的基本动⼒教育农业和全球医疗卫⽣等领域成为美国贷款和技术援助的重点。
中国向他国援助知识点汇总概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向其他国家提供援助,以帮助他们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
这种援助有助于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同时也是中国对国际责任的承担。
本文将汇总中国向他国援助的知识点,包括援助方式、援助对象和援助内容。
一、援助方式:1.资金援助:中国通过提供贷款、减免债务和捐赠资金等方式向他国提供经济援助。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教育培训等领域。
2.技术援助:中国通过向他国派遣专家团队、提供技术咨询和合作研究等方式,向其他国家提供技术援助。
这有助于提升他国的科技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3.人才培养: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奖学金和培训计划,帮助他们培养人才。
这有助于提升他国的人力资源水平和国家发展能力。
二、援助对象:1.发展中国家:中国主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帮助他们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国家通常面临着贫困、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低下等问题。
2.邻国:中国特别关注对其周边国家的援助,以增进与邻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这有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经济繁荣。
三、援助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在援助他国时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道路、桥梁、港口和电网等。
这有助于解决运输和交通不便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
2.农业合作:中国在农业领域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包括技术培训、农业机械的引进和农产品的贸易。
这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农产品的产量,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
3.教育培训: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教育援助,包括奖学金和教育培训项目。
这有助于提高他国的教育水平和人才素质,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结论:中国向他国提供援助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发展的体现。
通过援助,中国不仅可以帮助他国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关系。
中国的援助方式多样化,包括资金援助、技术援助和人才培养等。
援助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邻国,帮助他们克服贫困和发展困难。
人民币国际化国外最新研究动态
石建勋;王盼盼;李海英
【期刊名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7)002
【摘要】文本梳理了最近五年国外学者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条件、机遇与挑战、战略选择、对国内外的影响、风险与应对策略、前景等六方面进行了研究综述和述评,以期对国内学者和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总页数】9页(P69-77)
【作者】石建勋;王盼盼;李海英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2
【相关文献】
1.国外主要PET中心的学术特色和最新研究动态
2.国外氢燃料电池车最新研究动态
3.运动医学国外最新研究动态
4.国外最新研究动态:社会认知神经科学
5.国外最新研究动态:执行功能与认知控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危机”与“转机”:新形势下“一带一路”倡议的可持续推
进
夏静怡
【期刊名称】《区域治理》
【年(卷),期】2022()39
【摘要】当前社会环境下,“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加剧。
例如新兴市场动荡、沿线不确定性增大等;但是这些危机背后也蕴含着诸多转机,因此中国以及“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地区)需要抓住机遇,利用双循环促进产业升级,与沿线各国地区共同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与“数字一带一路”,为“一带一路”倡议拓宽道路。
在抓住机遇的基础上,“一带一路”建设要加强国际(地区间)合作,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同时中国要与沿线国家(地区)“增信释疑”,增强共建“一带一路”的信心,从而保证在和平的基础上共同建设世界安全发展环境,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总页数】4页(P0085-0088)
【作者】夏静怡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5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