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33
20XX年度县级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篇一:20XX年地方财政库款考核排名办法附件1:20XX年地方财政库款考核排名办法为进一步督促地方加强库款管理,财政部将采用以下5项指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库款情况按月进行考核。
有关考核指标和得分计算方法如下:一、地方库款管理考核指标(一)库款余额同比变动。
库款余额同比变动指标,是指月末库款余额较上年同期的变动幅度。
其中,库款余额统计口径为库款净额与同期国库现金管理余额之和。
非国库现金管理试点地区自行开展的国库资金定期存款等余额,以及试点地区在开始试点之前自行开展的国库资金定期存款等余额,要一并计入现金管理余额统计范围。
该指标权重25%。
(二)库款余额相对水平。
库款余额相对水平指标,是指月末库款余额/本年度月均库款流出的倍数。
月末库款余额口径同上款规定。
该指标权重25%。
(三)库款保障水平。
库款保障水平指标,是指月末库款净额/本年度月均库款流出的倍数。
其中,库款净额是指国家金库中的财政存款金额;本年度月均库款流出,是指截至考核月末的年度内月均库款流出规模。
该指标权重20%。
(四)公开发行臵换债券资金臵换完成率。
公开发行臵换债券资金臵换完成率指标,是指截至考核月末的年度内累计臵换出国库的公开发行臵换债券资金金额/截至考核月末的年度内累计公开发行入库的臵换债券资金金额与上年结转的臵换债券资金金额之和。
该指标权重20%。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同比增幅。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同比增幅指标,是指截至考核月末,地方财政本年累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较上年同期的变动幅度,数据口径与同期预算执行数据一致。
该指标权重10%。
二、计分方法与考核排名(一)单项排名。
5项指标分别进行排名,具体为:库款余额同比变动指标按照下降幅度由大到小排名;库款余额相对水平指标按照由低到高排名;库款保障水平指标按照由低到高排名;公开发行臵换债券资金臵换完成率指标按照由高到低排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同比增幅指标按照由高到低排名。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四篇篇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方案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XX〕285号)和XX省关于《XX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湘财绩〔20XX〕30号)对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为保证评价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
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3、项目立项及实施依据包括确定立项的政府部门、相关文件依据文件名称及文号。
4、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5、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6、项目资金流向及用途情况分析。
二、评价目的1、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即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目标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目标等。
2、达到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所必须的资源3、支出的预期效果: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4、了解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总结项目管理经验,发现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完善资金管理办法,指导预算编制和申报绩效目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三、评价对象及范围财政资金所服务的对象和所服务的范围。
四、评价依据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项目绩效目标2、申报论证材料和预算批复文件3、政府采购招投标文件及合同4、项目验收报告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5、项目执行有关的财务会计资料6、统一制定的绩效评价工作规范7、部门、单位按照绩效评价工作要求提供的相关资料,包括项目申报书、项目自评报告、数据统计汇总表等;8、评价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调查、核实等获得的资料等。
9、其他相关资料等。
五、评价原则1.坚持真实、科学、公正的原则;2.坚持综合绩效评价的原则;3.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原则;4.坚持绩效评价与项目支出管理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绩效评价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的原则。
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报告一、引言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是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的重要衡量手段,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本报告将对具体财政支出项目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估,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反映其成效与问题。
二、评估背景(一)项目概况简要介绍财政支出项目的背景、目标、实施范围和时间等(二)评估目的明确评估旨在衡量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资金使用是否合理,以及为未来决策提供参考。
三、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一)评估方法采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
(二)指标体系构建了包括投入指标、过程指标、产出指标和效果指标在内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四、投入评估(一)资金投入详细说明项目的资金来源、预算安排和实际投入情况(二)人力投入阐述参与项目的人员配备、专业素质和工作时间投入。
(三)物资投入列举项目所需的物资设备购置和使用情况。
五、过程评估(一)项目管理分析项目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执行流程是否科学合理。
(二)资金管理审查资金的分配、使用、监督是否合规,有无挪用、浪费等现象。
(三)进度控制评估项目是否按照预定计划推进,有无延误及原因。
六、产出评估(一)数量产出例如完成的工程项目数量、提供的服务次数等。
(二)质量产出考核产出成果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和要求。
七、效果评估(一)经济效益对项目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如促进产业发展、增加税收等。
(二)社会效益分析项目在社会民生、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三)可持续性评估项目成果的长期可持续性,包括政策的延续性、资源的保障等。
八、问题与建议(一)存在问题1、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部分资金闲置。
2、项目进度滞后,影响预期效果的实现。
3、产出质量有待提升,存在一些不达标的情况。
(二)改进建议1、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强化项目进度监控,及时解决影响进度的问题。
3、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把控产出质量。
年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篇一:县财政局绩效考核办法县财政局绩效考核办法为深入推进全县财政系统效能建设,进一步提升发展效能、行政效能、管理效能、服务效能、监督效能,确保县委、县政府及局党组部署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形成创优争先、奖优罚劣的价值导向,根据自治区财政厅、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效能建设规定和开展绩效考核工作要求,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考核对象按工作性质不同分成两类单位,分别制定考核细则。
(一)各乡镇财政所为第一类单位。
(二)局机关各二级机构为第二类单位。
二、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包括行政效能、管理效能、发展效能、服务效能、监督效能,总分100分(不包括加分项目分数)。
具体内容见考核细则表。
三、考核方法(一)建立领导机制。
成立局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由陈同志任组长,XXx等同志任副组长,人秘股等二级机构负责人为成员;下设绩效考核办公室在局人秘股,X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绩效考核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建立督查机制。
局绩效考核办公室负责日常检查和指导,建立检查档案,作为年终考核评分的依据。
(三)分类考核,分类排名。
针对两类单位,制定不同的考核细则表,分类考核,分类排列位次。
(四)建立评价机制。
考核采取百分制,综合考核得分由绩效指标考核得分和测评得分两项组成,权重分别为80%和20%;绩效指标得分根据各项指标确定的分值,按有关单位提供的评分依据进行打分;测评得分,根据考核对象工作汇报和平时了解掌握情况,按照五类指标实行分类打分:局领导班子成员对全部考核对象打分;财政所对局机关二级机构打分;局机关二级机构对财政所打分。
其中局领导班子成员打分占测评分值的50%,局机关二级机构、财政所负责人打分在扣除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后平均计算得分占测评分值的50%。
(五)加分项目。
为鼓励创优争先,激励创新,绩效考核中设置2个加分项目。
1、工作创新:按照国家政策导向,结合我县财政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推出在自治区、市、县有影响的改革举措,并得到上级财政部门的认可,分别给予加分。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两篇篇一:某省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一项目概况村容村貌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从农民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入手,以“改路改水改电改房改厕改厨改厩”为主要建设内容,依托现有基础条件,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整合资源,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主,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围绕农民的饮水能源道路居住等的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
村容村貌整治工程项目是以自然村为实施单位,以村委会为申报单位。
根据XX省财政厅XX省农业厅《关于下达20XX年XX省村容村貌整治工程项目计划和资金预算的通知》(云财农[20XX]67号),XX 省预算安排村容村貌整治工程专项补助资金5000万元,计划在XX 省16州(市)129个县(市区)实施500个自然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
通过村容村貌整治工程的实施,使项目村的村容村貌整洁,人畜分居,适宜农户全部使用洁净能源,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0%以上。
基本实现住房特色化饮水安全卫生化道路硬化亮化排水管沟系统化厕所畜厩卫生化垃圾收处定点化燃料清洁节能化村庄绿化美化村容村貌整洁化。
二评价目的本次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了解XX省村容村貌整治工程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总结项目管理经验,发现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完善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指导预算编制和申报绩效目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三评价对象及范围本次评价的对象是20XX年度XX省省级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工程项目,涉及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的部门和实施单位。
评价的范围是20XX年度XX省财政厅XX省农业厅在16州(市)129个县(市区)实施的500个村容村貌整治工程项目。
四评价依据1.《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2.2.XX省财政厅《关于对部分财政专项支出进行绩效评价的通知》3.《XX省财政厅XX省农业厅关于印发XX省村容村貌整治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4.《XX省财政厅XX省农业厅关于下达20XX年XX省村容村貌整治工程项目计划和资金预算的通知》5.部门单位按照绩效评价工作要求提供的相关资料,包括项目申报书项目自评报告数据统计汇总表等;6.评价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调查核实等获得的资料等。
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工作方案为推动县级政府加快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管理制度,按照财政部和省部署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目的通过对我省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的综合评价,推动县级政府加快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实施效果,提高财政资源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不断改进和加强县级财政管理,提升县级财政管理科学化水平。
二、评价范围全省57个县、县级市(以下简称县)。
三、评价内容及标准评价内容主要是上年度县级财政管理情况,具体包括规范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优化支出结构、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加大预决算公开等5个方面,评价得分采用百分制。
(一)规范预算编制(26分)。
评价内容:以一般公共预算年初预算到位率、预算收支平衡等为对象,评价县级预算编制水平,引导和督促县级财政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评分规则: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初预算到位率(10分)。
(1)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年初预算数占决算数的比重(以下简称收入预算到位率)在95%~105%以内的县,得满分;(2)收入预算到位率在65%~135%以外的县,不得分;(3)其他县得分=[max(其他县收入预算与决算偏离度)-某县收入预算与决算偏离度]÷[max(其他县收入预算与决算偏离度)-min(其他县收入预算与决算偏离度)]×分值。
其中:收入预算与决算偏离度=|收入预算到位率-100%|;max指最大值,min指最小值,下同。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初预算到位率(10分)。
(1)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年初预算数占决算数的比重(以下简称支出预算到位率,适当考虑对上级转移支付依赖程度)在95%~10 5%以内的县,得满分;(2)支出预算到位率在65%~135%以外的县,不得分;(3)其他县得分=[max(其他县支出预算与决算偏离度)-某县支出预算与决算偏离度]÷[max(其他县支出预算与决算偏离度)-min(其他县支出预算与决算偏离度)]×分值。
县财政局绩效评价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办公桌上,键盘的敲击声伴随着思考的旋律,一个念头油然而生——编写一份县财政局绩效评价实施方案。
我深吸一口气,让思绪随着键盘的跳动,缓缓流淌成文字。
一、项目背景我们县财政局,一直以来都在追求财政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但在实际操作中,总有些环节不尽如人意。
于是,绩效评价成了我们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这次,我们要对财政局的整体绩效进行评价,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二、评价目标1.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支出更加合理、科学。
3.提升财政服务质量,让群众满意度更高。
三、评价内容1.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等环节进行评价,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效率。
2.资金使用效果: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包括项目进度、资金拨付、项目效益等方面。
3.财政服务质量:对财政局提供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政策宣传、业务指导、窗口服务等方面。
四、评价方法1.数据分析:收集财政局各类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实地调查:深入基层,了解财政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听取群众意见。
3.对比分析:与同类财政局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借鉴优秀经验。
五、实施步骤1.成立绩效评价小组:由财政局领导挂帅,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确保评价工作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2.制定评价方案:结合财政局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评价方案,明确评价内容、方法、步骤等。
3.开展评价工作:按照评价方案,对财政局绩效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提出改进措施: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推动财政局绩效提升。
六、评价结果应用1.结果公示:将评价结果在财政局内部公示,接受全局监督。
2.改进落实: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限时整改到位。
3.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全局工作积极性。
七、注意事项1.确保评价工作的公正性:评价过程中,要确保评价的公正性,避免人为因素影响评价结果。
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内容与方法所谓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指通过评价财政分配资金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目的与原则(掌握)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部门绩效目标的综合考评,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支出结构,规范预算资金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原则:(1)统一领导原则。
绩效考评工作由财政部统一领导。
(2)分类管理原则。
(3)客观公正原则。
(4)科学规范原则。
2.内容与方法(掌握)主要内容:制定明确、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部门为完成绩效目标采取的管理措施;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实施考核与评价;运用考评结果提高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水平。
考评方法:(1)比较法;(2)因素分析法;(3)公众评价法;(4)成本效益分析法。
3.指标选择(掌握)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
绩效考评指标的选择要遵循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和经济性原则来确定。
绩效考评程序一般分为准备、实施和撰写与提交绩效考评报告三个阶段。
【例题1·单选题】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是()。
A.选择合适的考评方法B.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C.制定绩效目标D.写好考评报告[答疑编号911110125: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例题2·多选题】绩效考评程序一般分为()阶段。
A.检查B.撰写绩效考评报告C.准备D.实施E.提交绩效考评报告[答疑编号911110126: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CDE。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一、项目背景财政支出项目X是由政府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设立的一项资金拨付计划。
该项目旨在对受助方提供财政资金,用于解决特定领域的问题,例如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
本报告将对项目X的实施情况和绩效进行评价。
二、实施情况1. 资金使用:根据项目计划书,资金被用于提供设备、培训师资、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
资金使用情况在大部分地区得到了正确的执行,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开展。
2. 监督管理: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了有效的监督机制,并派遣专业团队对项目进行监督和评估。
项目受助方也制定了有效的自我监督机制,确保了资金的透明和规范使用。
三、项目绩效1. 效果评估:通过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发现受助方在资金使用上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大部分地区的项目目标得到了良好实现。
2. 目标达成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受助方在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目标达成程度较高,对受助方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市场活跃度:部分项目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还激发了相关市场的活跃度。
例如,通过向学校提供设备和培训,促进了相关教育市场的发展。
四、项目问题与建议1. 资金管理:尽管项目受助方在资金使用上较为规范,但仍有个别地区存在资金管理不及时、流程不透明等问题。
建议加强对项目资金流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所有资金得到正确使用。
2. 绩效评估:项目绩效评估应建立指标体系和量化评价方法,以更准确地评估项目的效果,并为项目实施提供参考和改进建议。
五、结论通过对财政支出项目X的绩效评价,可以看出该项目在目标达成度、市场活跃度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
然而,在资金管理和绩效评估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
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对项目资金流向的监督和管理,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以提高项目的效果和效率。
根据对项目实施情况和绩效的评估,可以看出财政支出项目X 对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对未来的项目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改进建议。
附件3:部门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目的通过开展部门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促进部门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
二、评价主体和范围各级财政部门是本级部门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的主体。
评价范围为本级各预算部门。
三、评价内容和指标评价内容主要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基础工作管理、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实施、评价结果应用、绩效管理创新、监督发现问题七个方面,评价得分采用百分制和加减分制相结合。
(一)基础工作管理(20分)1.推进度(20分)是指通过对部门组织队伍、规章制度、专家中介库、指标体系、宣传培训等基础工作的评价,反映部门绩效管理整体推进情况。
得分=(部门自评得分×40%+财政部门再评得分×60%)×20/100部门自评得分,是指部门根据财政部门制定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自我评价得分;财政部门再评得分,是指财政部门在部门自评的基础上,审核确认的得分。
(二)绩效目标管理(25分)2.申报率(10分)是指通过对部门年度实际申报绩效目标项目数与按规定应申报绩效目标项目数进行比较,反映部门落实财政部门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要求的数量情况。
申报率=实际申报绩效目标项目数/应申报绩效目标项目数×100%。
应申报绩效目标项目数,是根据财政部门在布置年度预算时提出的相关要求所确定的部门应该编报绩效目标的项目数。
申报率达到年度预算布置要求的得10分。
每低于要求10个百分点扣2分,扣完为止。
3.目标覆盖率(10分)是指通过对部门本年实际申报绩效目标项目资金额与部门项目预算资金总额的比较,反映部门落实财政部门绩效目标申报要求的资金覆盖情况。
一、绩效评价方案和内容:
1.以财政目标为基础,结合县级财政实际情况,制定出2022年县级财政管理绩效评价方案,实行10个绩效指标评价,具体包括财政收入管理,内部控制管理、支出管理、税收管理、债务管理、税收补贴等,根据各项指标的实际考核情况,对县级财政管理绩效进行评价。
2.对财政管理绩效评价的结果,依据县级财政部门的管理情况,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评四类。
二、评价程序及结果:
1.根据《县政府职能与财政管理办法》等,财政部门将绩效考核工作委托县政府内部职能机构或县财政管理绩效评价考核工作小组进行考核,最终完成财政管理绩效评价工作。
2.各县政府内部职能机构或县财政管理绩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