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缺素症
- 格式:ppt
- 大小:3.30 MB
- 文档页数:37
番茄缺镁症状及防治方法汇报人:2023-12-17•引言•番茄缺镁症状•缺镁原因分析目录•防治方法•实践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01引言目的和背景介绍番茄缺镁症状及防治方法,帮助农民更好地识别和解决番茄缺镁问题,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
背景番茄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缺镁是常见的营养失调问题之一。
了解番茄缺镁症状及防治方法对于农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01020304番茄缺镁的症状识别缺镁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缺镁的原因分析防治番茄缺镁的方法汇报范围02番茄缺镁症状03叶片早落缺镁的番茄植株叶片容易过早脱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积累。
01叶片黄化镁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导致叶绿素合成不足,从而使叶片出现黄化现象。
02叶片脉间失绿缺镁时,叶片的叶脉间部分会失去绿色,呈现出明显的黄色或白色条纹。
缺镁会影响番茄果实的正常发育,使果实变小。
果实小缺镁会导致果皮变薄,使果实变得脆弱易裂。
果皮薄缺镁还会影响番茄果实的品质,如口感、颜色和营养价值等。
果实品质下降缺镁会导致番茄植株生长停滞,植株变得矮小。
生长停滞缺镁会使番茄植株的抗病性下降,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抗病性下降生长影响03缺镁原因分析土壤有效镁含量不足土壤中有效镁含量低于临界值时,可能导致番茄缺镁。
土壤酸碱度不适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镁的吸收和利用。
长期干旱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影响根系对镁的吸收。
高温多雨季节可能导致土壤中有效镁流失,降低土壤中镁的含量。
高温多雨干旱氮肥过量过量施用氮肥可能导致土壤中镁的固定,降低土壤中有效镁的含量。
钾肥过量过量施用钾肥可能导致土壤中镁的固定,降低土壤中有效镁的含量。
缺乏微量元素肥料缺乏微量元素肥料如锌、铜、硼等也可能影响番茄对镁的吸收和利用。
施肥不当03020104防治方法通过增施有机肥、绿肥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调节土壤酸碱度根据土壤酸碱度情况,适当调节土壤酸碱度,创造适宜番茄生长的土壤环境。
蔬菜缺少中微量元素具体症状有哪些
蔬菜缺少氮:
起初叶片、茎秆表现为淡绿色或黄色,植株浅绿、基部老叶变黄,干燥时呈褐色。
茎短而细,分枝或分蘖少,出现早衰现象。
叶色变化通常是从老叶片开始,而后逐渐扩展到整棵植株。
蔬菜缺少磷:
起初表现为生长缓慢,基部叶片变黄,叶色较深,植株深绿,叶背面常呈红色或紫色,随后叶片呈褪绿病斑,干燥时暗绿,叶片较小。
开花期推迟,延迟结实和果实的成熟,种子小,不饱满。
茎短而细,富含木质。
蔬菜缺少钾:
起初植株基部叶色呈灰绿色,继之叶片呈青铜色和黄褐色,叶缘变为褐色,沿叶脉呈斑点,老叶沿叶缘首先黄化,严重时叶缘呈灼烧状,组织腐烂和死亡。
茎细长、变硬、富含木质。
蔬菜缺钙:
表现为生长缓慢,形成粗大的富含木质的茎,植株顶端及幼嫩部位表现症状明显。
番茄缺钙,则容易得脐腐病,其具体表现为果实脐部开始出现圆形褐腐,严重时整个果实腐烂,有时伴随出现黑色霉状物;
黄瓜缺钙,表现为上部叶片皱缩,植株生长缓慢、干枯。
蔬菜缺微量元素:
缺锌时,会表现叶脉间失绿、直立,顶端先受影响而生长缓慢;
缺硼时,会明显表现出顶端生长点死亡,根系发育不良,开花蔬菜只开花不结果或开花不正常;
缺铁时,新生叶片就会开始失绿,渐渐褪变成白色;
缺钼时,会出现植株矮小,叶片脉间失绿,叶缘枯焦,向内卷曲,成萎蔫状;
缺锰时,表现为叶片脉间失绿,有褐色斑点,并逐渐增多散布于全叶,使叶片变成红灰色,叶片皱缩;
缺铜时,植株生长瘦弱,新叶发黄,凋萎干枯,叶尖卷曲发白,有坏死斑点。
番茄卷叶子是什么原因,番茄卷叶怎么办_番茄卷叶子是什么原因番茄卷叶怎么办番茄卷叶子是什么原因,番茄卷叶怎么办_番茄卷叶子是什么原因番茄卷叶怎么办目前,大部分的番茄品种卷叶主要是由于种植管理不当、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受病毒感染等。
种植管理不当与外界环境条件不适造成的卷叶属于生理性卷叶,常分布于整个植株的叶子上,不伴有明脉花叶症状!而病毒病引起的叶子卷缩则属于感染性病害所致,多产生于植株顶部的新叶上,并伴有明脉花叶症状,下部老叶不易受害,应及时用药预防及治疗。
番茄卷叶从外部体现来看,分为叶子向上卷曲和向下卷曲2种。
其中每一种卷叶现象都有其具体病因,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改良环境条件、增加种植管理入手,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生理性卷叶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1 环境条件不适1.1.1 高温。
当外界气温超过30摄氏度时,就会影响番茄的成长速度,若持续温度超过35 摄氏度,就会加速叶子的蒸腾速度,使得叶子蒸腾速度大于根系的水分转运速度,极易造成植株处于缺水状态,叶子气孔被迫关闭,叶子表面脱水性向上卷曲[1]。
防治措施:培育抗逆性强的壮苗,并根据番茄的成长形式和发育情况,控制温度!在番茄定植后至坐果前进行抗旱锻炼,坐果后适时浇水施肥。
保护地生产番茄的,盛夏要及时加设遮阳网,防止高温干旱,晴天白天盖、晚上揭,阴天不盖!加大大棚通风口,堤防不可撤掉防虫网。
成长中后期应适时浇水施肥,防止干旱,重点要堤防番茄不能在高温天气的中午浇水。
结果期喷施芸苔素―硕丰481的10000倍液,或喷施碧护6000倍液也能有用缓解卷叶症状。
1.1.2 大棚内放风不当。
如果放风过急,室内外冷暖空气交换强烈,会造成番茄叶子向上翻卷。
防治措施:大棚种植应逐步放风炼苗,即可防止出现此类问题。
1.1.3 低温。
气温持续低于10 摄氏度以下,叶肉细胞就会受到寒害,叶子向下弯曲,直到叶肉细胞结冰白化。
防治措施:当棚内温度较低时,可增设地热线加温或临时增加炉火提温促使成长。
植物缺素原因及缺素症状对照表植物缺素症植物缺素症就是植物因缺乏某种必需营养元素而出现生理病症。
对于植物外表虽不表现出某种缺乏症,但产量因受营养元素不足而下降的现象,称为营养元素潜在性缺乏。
缺素症病因植物缺乏某些营养元素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①土壤贫瘠。
有些由于受成土母质和有机质含量等的影响,土壤中某些种类营养元素的含量偏低。
②不适宜的pH。
土壤pH是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pH低的土壤中(酸性土壤)铁、锰、锌、铜、硼等元素的溶解度较大,有效性较高;但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则因易发生沉淀作用或吸附作用而使其有效性降低。
磷在中性(pH6.5~7.5)土壤中的有效性较高,但在酸性或石灰性土壤中,则易与铁、铝或钙发生化学变化而沉淀,有效性明显下降。
通常是生长在偏酸性和偏碱性土壤的植物较易发生缺素症。
③营养元素比例失调。
如大量施用会使植物的生长量急剧增加,对其他营养元素的需要量也相应提高。
如不能同时提高其他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就导致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发生生理障碍。
土壤中由于某种营养元素的过量存在而引起的元素间拮抗作用,也会促使另一种元素的吸收、利用被抑制而促发缺素症。
如大量施用钾肥会诱发缺镁症,大量施用会诱发缺锌症等等。
④不良的土壤性质。
主要是阻碍根系发育和为害根系呼吸的性质,如土体的坚实、僵韧程度,硬盘层、漂白层出现的高度,母岩的存在等,均可限制根系的纵深发展,使根的养分吸收面过狭而导致缺素症。
在氧化还原电位较低的水田中产生较多的硫化氢和有机酸等有毒物质,也能抑制水稻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使属于主动吸收的元素(磷、钾、硅)吸收不足,而引起缺素症。
⑤恶劣的气候条件。
首先是低温。
它一方面影响土壤养分的释放速度,另一方面又影响植物根系对大多数营养元素的吸收速度,尤以对磷、钾的吸收最为敏感。
这是气温偏低年分早稻缺磷发僵现象往往更为普遍的原因。
其次是多雨常造成养分淋失,中国南方酸性土壤缺硼缺镁即与雨水过多有关。
作物缺素症大全作物缺素症大全xx一、缺氮,幼苗矮化、瘦弱、叶丛黄绿;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沿叶片中脉发展,形成一个“V”形黄化部分;致全株黄化,后下部叶尖枯死且边缘黄绿色;缺氮严重的或关键期缺氮,果穗小,顶部籽粒不充实,蛋白质含量低。
二、缺磷,嫩株敏感,植株矮化;叶尖、叶缘失绿呈紫红色,后叶端枯死或变成暗紫褐色;根系不发达,雌穗授粉受阻,籽粒不充实,果穗少或歪曲。
三、缺钾,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呈黄色或似火红焦枯,后期植株易倒伏,果穗小,顶部发育不良。
四、缺镁,幼苗上部叶片发黄。
叶脉间出现黄白相间的褪绿条纹,下部老叶片尖端和边缘呈紫红色;缺镁严重的叶边缘、叶尖枯死,全株叶脉问出现黄绿条纹或矮化。
五、缺锌,严重的幼苗出土后在2周内显症,叶片具浅白条纹,后中脉两侧出现1个白化宽带组织区,且中脉和边缘仍为绿色,有时叶缘、叶鞘呈褐色或红色。
六、缺硫植株矮化、叶丛发黄,成熟期延迟,与缺氮症状相似。
七、缺铁,上部叶片叶脉间出现浅绿色至白色或全叶变色。
八、缺硼,嫩叶叶脉间出现不规则白色斑点,各斑点可融合成白色条纹;严重的节间伸长受抑或不能抽雄及吐丝。
九、缺钙,当土壤缺钙时,幼苗叶片不能抽出或不展开,有的叶尖粘合在一起呈梯状,植株呈轻微黄绿色或引致矮化。
十、缺锰,幼叶脉问组织慢慢变黄,形成黄绿相间条纹,叶片弯曲下披,别于缺镁。
缺素病因:一、缺氮,是因有机质含量少,低温或淹水,特别是中期干旱或大雨易出现缺氮症。
二、缺磷,低温、土壤湿度小利于发病,酸性土、红壤、黄壤易缺有效磷。
三、缺钾,一般沙土含钾低,如前作为需钾量高的作物,易出现缺钾,沙土、肥土、潮湿或板结土易发病。
四、缺镁,土壤酸度高或受到大雨淋洗后的沙土易缺镁,含钾量高或因施用石灰致含镁量减少土壤易发病;五、缺锌,系土壤或肥料中含磷过多,酸碱度高、低温、湿度大或有机肥少的土壤易发生缺锌症。
六、缺硫,酸性沙质土、有机质含量少或寒冷潮湿的土壤易发病。
七、缺铁,碱性土壤中易缺铁。
整棚番茄叶片褪绿,是缺素,粉虱危害,还是病毒病?秋延番茄陆续开始拔园,然而近期在“菜医苑”论坛了解到,有一处棚区种植的番茄大面积发生叶片褪绿、叶片变脆等现象,缺素症、粉虱危害、番茄病毒病,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一时间好心的群友对到底是由哪种原因引发的,说法不一。
群友追根究底,防患明年,蔬菜卫士团队出击,通过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初步表明主要是由番茄病毒病引起的。
一、田间现场问诊了解到群友的情况后,我们蔬菜卫士团队联系群友来到当地的大棚,从负责大棚管理的刘大姐谈话里了解到:定植时间:2017年8月15号前后棚里番茄不同时期一些情况:(1)品种:棚里前期长势挺好,品种均为抗TY品种;(2)管理:因为一时疏忽,10月初前后棚里粉虱“暴发”过一段时间(后面控制住了),且前期没有喷施叶面肥;(3)“不对劲的时候”:2017年10月初前后发现有些棚头的西红柿中下部一些叶片出现“褪绿”的现象,逐渐扩散到整个大棚,不过鉴于当时接近“打头”,当时分析是粉虱危害,或者缺素,并没有过度在意。
(4)预计拔园时间:2018年1月中上旬。
也就是说我们过去的时候属于园区管理的后期了,也就是我们视频中看到的情况,满园褪绿,叶片黄化,变脆。
图1 后期现状1:叶片黄化图2 后期现状2:叶片变脆图3 后期现状3:叶片褪绿、“紫红”后期现状4:叶片褪绿二、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大家伙也来辨一辨1缺素氮磷钾钙镁硫等元素,在番茄生长中各司其职,缺一不可。
有哪些缺素会引起类似“黄叶”的症状呢?番茄缺氮是可以引起此类症状的,缺氮初期下部叶片呈黄绿色,后期全株呈浅绿色,黄化叶往往由叶脉扩展到全叶;番茄缺磷时,早期叶背呈紫红色,后面影响叶脉及叶柄逐渐变为紫红色(有点像图5的样子),缺磷还会影响氮元素吸收,也引起卷叶。
番茄缺镁时,多表现为下位叶片出现失绿黄斑,失绿部分还可能出现淡红色、紫红色等斑点,并向叶缘发展(图4);其实铁元素引起叶片发黄多发生在新叶;钾元素缺失也会引起西红柿下位叶出现灰白色斑点,引起叶缘发黄,还会引起叶缘卷曲、干枯等症状。
浅析番茄生长过程导致缺素症原因及对策作者:郭普泽富国洪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01期番茄正常生长过程中,需要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硼钼等大量、中微量元素,缺一不可,如果缺失,就会出现相应的缺素症。
为了让番茄更好的生长,根据番茄的长势等外观特征正确判断所缺失的元素,则显得非常重要。
现在就学习一下番茄各种缺素症的表现。
一、缺氮1.缺氮症状:番茄缺氮,会出现叶片的黄化,且黄化是从叶脉向全叶扩展,从下部叶向上部叶扩展;整个植株矮小,叶子比较小,上面的叶子更小。
但要注意和其他症状相区分,如果叶不是黄化,而是红紫色,多是缺磷;下部叶的叶脉间黄化,而叶脉和叶缘仍为绿色,多是缺镁;注意区别病毒也会导致叶片变黄。
但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缺氮的,大量施用稻草会造成氮素的过分缺乏。
应注意提前发现。
2.番茄出现缺氮症的原因:(1)前茬施有机肥和氮肥少,上壤中氮素含量低的情况下易发生。
(2)露地栽培时,降雨较多,氮素淋溶多时易发生。
(3)砂土或砂壤土容易发生缺氮症状。
(4)番茄在旺盛生长期需氮量较大,或地温较低,根系吸收的氮不足够供应植株生长需要;3.番茄缺氮症的治疗方法:(1)施基肥时多施腐熟有机肥,改造土壤,增强土壤的保肥能力。
(2)地温较低时冲施或滴灌施用20-10-20、15-10-30等硝态氮含量高的水溶肥,温度较高的季节也可以施用30-10-10,同时补充磷钾肥,防止施用单一氮肥,引起番茄徒长。
在根系吸收养分受限制时可以叶面喷施20-10-20、15-10-30等。
二、缺磷1.缺磷症状:生育初期、低温时容易缺磷,在苗较小时,下部叶片变成绿紫色,并逐渐向上部叶发展。
可根据生育初期和低温来判断是否缺磷;移栽时断根也易出现缺磷症状;药害和病害也会出现,注意区分。
2.出现原因:(1)低温会严重影响磷的吸收,故温度低时也会缺磷。
(2)酸性土壤易发生缺磷。
3.改良方法:(1)改造酸性土壤,施足底肥。
(2)低温时可以叶面喷施9-45-15、10-30-20高磷肥料。
作物缺素原因及症状对照表植物缺素症就是植物因缺乏某种必需营养元素而出现生理病症。
对于植物外表虽不表现出某种缺乏症,但产量因受营养元素不足而下降的现象,称为营养元素潜在性缺乏。
1、缺素症病因①土壤贫瘠有些由于受成土母质和有机质含量等的影响,土壤中某些种类营养元素的含量偏低。
②不适宜的pH土壤pH是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pH低的土壤中(酸性土壤)铁、锰、锌、铜、硼等元素的溶解度较大,有效性较高;但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则因易发生沉淀作用或吸附作用而使其有效性降低。
磷在中性(pH6.5~7.5)土壤中的有效性较高,但在酸性或石灰性土壤中,则易与铁、铝或钙发生化学变化而沉淀,有效性明显下降。
通常是生长在偏酸性和偏碱性土壤的植物较易发生缺素症。
③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如大量施用会使植物的生长量急剧增加,对其他营养元素的需要量也相应提高。
如不能同时提高其他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就导致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发生生理障碍。
土壤中由于某种营养元素的过量存在而引起的元素间拮抗作用,也会促使另一种元素的吸收、利用被抑制而促发缺素症。
如大量施用钾肥会诱发缺镁症,大量施用会诱发缺锌症等等。
④不良的土壤性质主要是阻碍根系发育和为害根系呼吸的性质,如土体的坚实、僵韧程度,硬盘层、漂白层出现的高度,母岩的存在等,均可限制根系的纵深发展,使根的养分吸收面过狭而导致缺素症。
在氧化还原电位较低的水田中产生较多的硫化氢和有机酸等有毒物质,也能抑制水稻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使属于主动吸收的元素(磷、钾、硅)吸收不足,而引起缺素症。
⑤恶劣的气候条件首先是低温。
它一方面影响土壤养分的释放速度,另一方面又影响植物根系对大多数营养元素的吸收速度,尤以对磷、钾的吸收最为敏感。
这是气温偏低年分早稻缺磷发僵现象往往更为普遍的原因。
其次是多雨常造成养分淋失,中国南方酸性土壤缺硼缺镁即与雨水过多有关。
严重干旱,也会促进某些养分的固定作用和抑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从而降低养分的有效性,导致缺素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