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系数试验..
- 格式:ppt
- 大小:733.00 KB
- 文档页数:12
路面摩擦系数测定仪校验方法
一、技术要求
1、试验机至少一年校验一次,本试验使用仪器的刻度单位为F ,并按式确定:
式中:F ──摩擦系数的大小(乘100);
W ──摆动臂施加力的大小(牛顿);
X ──从摆动轨迹中心至摆臂有效重心的距离(mm );
Z ──低于0刻度的刻度边缘的垂直距离,当摆臂被放 松自由摆动时它位于水平线以下垂直10mm 处;
P ──加在滑动块上的标称静载力(牛顿);
D ──滑动距离(mm );
p ──指标器的长度(mm );
2、辅助刻度,因为和用在检查及道路测定中长126mm 距离相比,滑动距离较短(76mm )仪器在下列被润湿的表面上滑动126mm 进行交叉检查。
(1)一块玻璃板;
(2)五块看上去平滑,纹理深度小于0.25mm ,面积至少25×70单位的平板。
在这些试验中,由两台仪器对任何平面所得的两组结果相关不能超过三个单位。
100⨯=
PDp WXZ F。
制动管连接件摩擦系数测定及意义曹施展(南京利德东方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摘要:通过对制动管连接件摩擦力矩的分析计算,得出装配扭矩等于螺纹副摩擦力矩与喇叭口锥形密封面摩擦力矩之和,并推导出了圆锥面的等效直径计算公式。
为测量摩擦系数,设计了三组试验,给出了试验方法,试验数据,计算分析结果,分别得到螺纹副和喇叭口内外锥面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并总结摩擦系数测定对制动管连接件装配扭矩控制值的意义及影响。
关键词:制动管螺纹锥形密封面摩擦系数1引言汽车制动系统一般由制动助力器、制动缸、制动管路和制动器等零件组成,其中制动管路通过连接件将系统内各部件联接并输送高压制动液。
因此,确保连接件的可靠密封,是实现汽车安全制动的关键⑴。
2摩擦阻力矩分析计算制动管连接件的常用密封形式如图1所示,喇叭口硬管的内外锥面分别与胶管接头和接头螺母的锥面相配合,通过螺纹紧固产生轴向预紧力,使得密封面紧密接触并产生塑性变形,达到密封效果叫为使密封面有足够的轴向预紧力,又满足连接件的强度要求,汽车装配阶段需严格控制拧紧扭矩。
对于螺栓螺母紧固过程的扭矩与摩擦力相关研究众多,如熊云奇等阐述了螺纹拧紧过程中螺纹副摩擦、端面摩擦及夹紧力做功的计算公式和扭矩消耗占比,即通常所说的4-5-1理论;郑则坡等P通过计算分析,得出摩擦系数变化时轴向预紧力的变化趋势;而对于螺纹副锥面连接的相关研究较少,于是我们类比后分析得出此处拧紧六角头喇叽口硬管图1制动管连接件的密封结构图力矩来源于两部分,一是克服螺纹副摩擦产生的阻力矩,二是克服喇叭口外锥面或内锥面摩擦产生的阻力矩。
当载荷不变时,摩擦力取决于摩擦系数,因此,需要通过试验方法来准确测量接触面的摩擦系数,以确定合适的拧紧力矩。
2.1螺纹摩擦力矩计算对普通三角形螺纹连接,可将其视为楔形块在斜面上的滑动.阻力矩计算如下:拧紧螺纹时:1G p Q/tan (p + 0)(1)1T 2 =-Qd 2tan(p-^)⑵tanp =cosa(3)P上。
材料摩擦系数的正确检测以及注意事项摩擦系数是考察包装薄膜的一项重要指标。
因为在包装过程中的摩擦力常常既是动力又是阻力,因而其大小应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在研究摩擦系数时,应特别注意温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很大,因此不仅要检测包装材料在常温下的摩擦系数,还应考察其在实际使用环境温度下的摩擦系数。
1 摩擦系数1.1 摩擦系数介绍摩擦系数是各种材料的基本性质之一。
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其接触表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机械作用力就是摩擦力。
某种材料的摩擦性能可以通过材料的动静摩擦系数来表征。
静摩擦力是两接触表面在相对移动开始时的最大阻力,其与法向力之比就是静摩擦系数;动摩擦力是两接触表面以一定速度相对移动时的阻力,其与法向力之比就是动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是针对一组摩擦副来讲的,单纯说某种材料的摩擦系数是没有意义的,同时必须指明组成摩擦副的材料的种类,并说明测试条件(环境温湿度、载荷、速度等)以及滑动材料。
多数学者认为摩擦力的本质是由两物体接触面上的分子间内聚力引起的。
然而事实上,对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来讲,只有在表面间的微观凸起才相互接触,而大多数地方是不接触的,因此实际接触面积远小于表观接触面积(即我们所测定的试样面积)。
摩擦阻力与实际接触面积成正比(不是与表观接触面积成正比),一般实际接触面积又与表面上的正压力成正比,因此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
不同材料间接触面上分子间的内聚引力不同,这将影响到物体间的摩擦力,因此不同材料间的摩擦系数也就不同。
1.2 塑料薄膜的摩擦系数高分子聚合物在软包装行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材料表面的摩擦系数是包装机器运行速度以及包装物易开启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制作过程中加入添加剂(如爽滑剂和抗粘连剂)是一种调节塑料表面摩擦系数的常见方式。
爽滑剂按照功能分为内爽滑剂和外爽滑剂两类:内爽滑剂能促进聚合物大分子链或链段相对运动,从而改善物料流动性;外爽滑剂则是与聚合物基团相容性差的极性有机化学品,在聚合物链的布朗运动作用下,这些分子迁移到薄膜表面形成一层油性表面,从而起到改善薄膜表面性能的爽滑作用并降低材料表面的摩擦系数。
摆式仪测定路面摩擦系数试验方法摆向右侧移动,然后放下举升柄使橡胶片下缘轻轻触地,检查橡胶片下缘应与滑动长度量尺的右端齐平。
②若齐平,则说明橡胶片两次触地的距离(滑动长度)符合126mm的规定。
校核滑动长度时,应以橡胶片长边刚刚接触路面为准,不可借摆的力量向前滑动,以免标定的滑动长度与实际不符。
③若不齐平,升高或降低摆或仪器底座的高度。
微调时用旋转仪器底座上的调平螺丝调整仪器底座的高度的方法比较方便,但需注意保持水准泡居中。
④重复上述动作,直至滑动长度符合126mm的规定。
(5)将摆固定在右侧悬臂上,使摆处于水平释放位置,并把指针拨至右端与摆杆平行处。
(6)用喷水壶浇洒测点,使路面处于湿润状态。
(7)按下右侧悬臂上的释放开关,使摆在路面滑过。
当摆杆回落时,用手接住,读数但不记录。
然后使摆杆和指针重新置于水平释放位置。
(8)重复(6)和(7)的操作5次,并读记每次测定的摆值。
单点测定的5个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不得大于3。
如差值大于3时,应检查产生的原因,并再次重复上述各项操作,至符合规定为止。
),取整数。
取5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单点的路面抗滑值(即摆值BPNt(9)在测点位置用温度计测记潮湿路表温度,准确至1℃。
(10)每个测点由3个单点组成,即需按以上方法在同一测点处平行测定3次,以3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测点的代表值(精确到1)。
3个单点均应位于轮迹带上,单点间距离为3~5m。
该测点的位置以中间单点的位置表示。
四、注意事项1、在滑溜块上的橡胶片不应有显著变形和污染。
2、标定滑动长度时应以橡胶片刚刚接触路面为准,不可借摆的力量。
3、为反映测试路段最不利情况,应选沿行车方向和左轮迹处。
五、数据处理1、抗滑值的温度修正当路面温度为t(℃)时,测得的摆值为BPN必须按式(T 0964-1)换算成t标准温度20℃的摆值BPN 20。
BPN 20=BPN t +△BPN (T 0964-1) 式中:BPN 20——换算成标准温度20℃时的摆值; BPN t ——路面温度t 时测得的摆值;△BPN ——温度修正值按表T 0964-2采用。
摩擦系数测定方法摩擦系数是指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其摩擦力与法向压力之比。
在很多工程领域中,摩擦系数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机器和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因此,正确地测定摩擦系数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如何测定摩擦系数呢?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最简单的一种测量方法,只需要在实验室中搭建一个平面上斜放的物体,然后通过改变斜面的角度和放置物体的重量来实现摩擦力的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测量斜面的倾角和重物的质量来计算出摩擦系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是精度较低,不适用于高精度测量。
2. 拉力试验法拉力试验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它适用于各种材料和表面状态的摩擦系数测定。
在实验中,需要使用一台拉力试验机将两个物体拉开,然后根据拉力试验机上的测力计读取摩擦力和压力的数值,从而计算出摩擦系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精度较高,但是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人员来操作,成本较高。
3. 旋转试验法旋转试验法适用于轴承、润滑油等行业中的摩擦系数测定。
在实验中,需要使用一台旋转试验机将试验样品旋转,并根据旋转试验机上的测力计和转速计读取摩擦力和转速的数值,从而计算出摩擦系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但是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人员来操作,成本较高。
4. 滑动试验法滑动试验法是一种常用的工程实验方法,适用于各种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测定。
在实验中,需要将试验材料安装在平面上,并通过滑动试验机进行滑动测试,然后根据试验机上的测力计读取摩擦力和压力的数值,从而计算出摩擦系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但是精度较低。
总的来说,测定摩擦系数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优缺点。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且注意实验操作的精度和规范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紧固件摩擦系数试验方法1 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碳钢和合金钢米制螺纹紧固件摩擦系数测试试验条件、方法和数据统计要求。
本技术规范只适用于碳钢和合金钢米制螺纹紧固件,螺纹规格范围为M4‐M39的螺栓和螺母。
紧固件机械性能分别满足GB/T 3098.1、GB/T 3098.2中紧固件等级的要求。
除非客户另有要求,本试验应在室温下进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但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下列标准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但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098.1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2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拧紧扭矩:指拧紧螺栓或螺母时所用的扭矩。
轴向力:指拧紧螺栓或螺母时,作用在其上的拉伸力。
螺纹摩擦系数:指螺栓或螺母内外螺纹相互接触部分的摩擦系数。
端面摩擦系数:指被旋转部分(螺栓或螺母头部)和垫片或被紧固的物体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总摩擦系数:理论上假设螺纹摩擦系数和螺栓或螺母支撑面摩擦系数相等时,按公式1计算所得的摩擦系数。
螺纹扭矩:拧紧过程中,通过啮合螺纹作用于螺纹部分的扭矩。
端面扭矩:拧紧过程中,通过端面作用于被连接件之间的扭矩。
4 代号与含义标准使用的代号和含义或名称,见表1。
表1 代号与含义符号含义或名称单位d 螺栓公称直径mmD 螺母公称直径mmd2螺纹中径mmd h垫片或支撑板的孔径mmD b螺母或螺栓头下支撑面摩擦直径mmD0支撑面外径d wmin或d kmin (见产品标准)mmF 轴向力NP 螺距mmT 拧紧扭矩N.mT b端面摩擦扭矩N.mT th螺纹扭矩 N.mμb端面摩擦系数μth螺纹摩擦系数μtot总摩擦系数5 试验原理使用专业设备将螺栓或螺母以规定的速度拧紧到标准要求的扭矩或轴向力值,得到拧紧扭矩、螺纹或头部扭矩和轴向力的数值,在假设螺纹摩擦系数和螺栓或螺母支撑面摩擦系数相等时通过公式1计算出螺栓或螺母的总摩擦系数。
3 方法与步骤3.1 准备工作(1)检查摆式仪的调零灵敏情况,并定期进行仪器的标定。
(2)按本规程附录A的方法,进行测试路段的取样选点。
在横断面上测点应选在行车道轮迹处,且距路面边缘应不小于1m。
3.2 测试步骤(1)清洁路面:用扫帚或其他工具将测点处的路面打扫干净。
(2)仪器调平。
①将仪器置于路面测点上,并使摆的摆动方向与行车方向一致。
②转动底座上的调平螺栓,使水准泡居中。
(3)调零。
①放松紧固把手,转动升降把手,使摆升高并能自由摆动,然后旋紧紧固把手。
②将摆固定在右侧悬臂上,使摆处于水平释放位置,并把指针博至右端与摆杆平行处。
③按下释放开关,使摆向左带动指针摆动。
当摆达到最高位置后下落时,用手将摆杆接住,此时指针应指零。
④若不指零,可稍旋紧或旋松摆的调节螺母。
⑤重复上述4个步骤,直至指针指零。
调零允许误差为±1.(4)校核滑动长度。
①让摆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松开固定把手,转动升降把手,使摆下降。
与此同时,提起举升柄使摆向左侧移动,然后放下举升柄使橡胶片下缘轻轻触地,紧靠橡胶片摆放滑动长度量尺,使量尺左端对准橡胶片下缘;再提起举升柄使摆向右侧移动,然后放下举升柄使橡胶片下缘轻轻触地,检查橡胶片下缘应与滑动长度量尺的右端齐平。
②若齐平,则说明橡胶片两次触地的距离(滑动长度)符合126mm 的规定。
校核滑动长度时,应以橡胶片长边刚刚接触路面为准,不可借摆的力量向前滑动,以免标定的滑动长度与实际不符。
③若不齐平,升高或降低摆或仪器底座的高度。
微调时用旋转仪器底座上的调平螺丝调整仪器底座的高度的方法比较方便,但需注意保持水准泡居中。
④重复上述动作,直至滑动长度符合126mm的规定。
(5)将摆固定在右侧悬臂上,使摆处于水平释放位置,并把指针拨至右端与摆杆平行处。
(6)用喷水壶浇洒测点,使路面处于湿润状态。
(7)按下右侧悬臂上的释放开关,使摆在路面滑过。
当摆杆回落时,用手接住,读数但不记录。
然后使摆杆和指针重新置于水平释放位置。
螺纹紧固件的功能,通过施加一定的扭矩,在螺栓上产生相应的预紧力(F),保证被连接牢固的联接在一起不松动,同时又可拆卸以便于维修。
预紧力的大小是保证连接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影响预紧力的主要因素除了使用的工具及拧紧方法外就是紧固件本身的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可理解为一个材料常数,当摩擦面的材质、表面状态和润滑条件确定后,摩擦系数也就随之确定.那么标准中提到不同的试验条件、不同的试验方法对试验结果是否有影响呢?以下试验以IS0 16047标准中要求的不同状态进行对比测试。
试验设备ISO 16047标准中要求试验设备应满足:能够应用扭紧扭矩和用自动或手动旋转螺帽和螺栓头部,显示精度值要求±2%,角度的测量精度要求必须达到显示值的±2°或±2%.为了达到仲裁的目的,扭紧时使用能控制的动力工具并控制旋转速度保持恒定。
测量结果能以电子记录方式记录。
本文所有试验结果均使用衡翼HYtest多功能螺栓紧固分析系统。
此实验测试机传感器精度均为0。
5%,符合《ISO 16047—紧固件的扭矩/夹紧力测试标准》中的试验测试机要求.试验机周期对传感器进行标定。
试验过程中影响摩擦系数结果因素1.试验螺母对摩擦系数结果的影响ISO 16047标准中,检测螺栓使用的标准螺母处要求和被测螺栓等级对应外,对标准试验螺母的表面状态有有两种要求:(1)未镀层表面平整并脱脂处理。
⑵锻锌要求按照ISO 4042并脱脂处理。
试验方案:试验采用M10×1.5×45 9。
8级镀锌并涂封闭剂六角头螺栓,平均镀层厚度为9.3μm;试验速度为30r/min,拧紧到30Nm,其它试验状态一致,试验各做5组数据.试验采用相同等级螺母,第一组试验螺母采用未镀层表面平整并脱脂处理,螺母公差6H,试验数据见表1。
第一组试验螺母按照ISO 4042镀锌并脱脂处理,镀层厚度为8.6μm,螺母公差6H,试验数据见表2。
摩擦系数试验操作规程最新摩擦系数试验操作规程1. 背景介绍摩擦系数试验是用于确定两个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的试验方法。
通过该试验,可以评估材料表面的摩擦性能,对于各类工程材料的设计和选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试验目的确定材料表面的静摩擦系数和滑动摩擦系数,评估材料的摩擦性能。
3. 试验设备3.1 摩擦试验机3.2 试验样品3.3 摩擦面涂层材料(如润滑油等)4. 试验前准备4.1 根据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样品和涂层材料4.2 检查摩擦试验机的相关设备是否正常工作4.3 准备试验记录表格,记录试验过程和结果5. 试验操作步骤5.1 将试验样品固定在摩擦试验机上5.2 在试验样品表面涂抹一定量的涂层材料,保证涂层均匀且不过多5.3 调整试验机参数,包括试验速度、试验时间等,根据试验要求设定5.4 开始试验,记录试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涂层磨损情况、摩擦力大小等5.5 重复试验,记录多组数据,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5.6 完成试验后,清理试验设备,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6. 数据处理与分析6.1 将试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6.2 计算试验样品的静摩擦系数和滑动摩擦系数的平均值6.3 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评估材料的摩擦性能7. 试验注意事项7.1 操作时需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确保人身安全7.2 摩擦试验机的皮带、轴承等部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7.3 试验时应注意操作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7.4 试验过程中如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试验并记录相关信息7.5 试验结束后,及时清理试验设备,保持设备的干净和正常状态8. 结论和建议根据试验结果,评估材料的摩擦性能,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材料的摩擦性能。
以上为摩擦系数试验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试验操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操作和调整。
在试验过程中,应注意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摆式仪测定路面摩擦系数试验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以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摆式仪)测定沥青路面、标线或其他材料试件的抗滑值,用以评定路面或路面材料试件在潮湿状态下的抗滑能力。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⑴摆式仪:形状及结构如图1所示。
摆及摆的连接部分总质量为1500g±30g,摆动中心至摆的重心距离为410mm±5mm,测定时摆在路面上滑动长度为126mm±l㎜,摆上橡胶片端部距摆动中心的距离为510mm,橡胶片对路面的正向静压力为22.2N±0.5N。
⑵橡胶片:当用于测定路面抗滑值时,其尺寸为6.35mm×25.4mm ×76.2mm。
橡胶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当橡胶片使用后,端部在长度方向上磨损超过 1.6mm或边缘在宽度方向上磨耗超过3.2mm,或有油类污染时,即应更换新橡胶片。
新橡胶片应先在干燥路面上测试10次后再用于测试。
橡胶片的有效使用期从出厂日期起算为12个月。
图1 摆式仪结构示意图⑶滑动长度量尺:长126mm。
⑷喷水壶。
⑸硬毛刷。
⑹路面温度计:分度不大于l℃。
⑺其他:扫帚、记录表格等。
表1 0964-1 橡胶物理性质技术要求温度(℃)性质指标0 10 20 30 40 弹性(%)43~49 58~65 66~73 71~77 74~79 硬度(IR)55±53 方法与步骤:3.1 准备工作⑴检查摆式仪的调零灵敏情况,并定期进行仪器的标定。
⑵进行测试路段的取样选定。
在横断面上测点应选在行车道轮迹处,且距路面边缘不小于1m。
3.2测试步骤⑴清洁路面:用扫帚或其他工具将测点处的路面打扫干净。
⑵仪器调平。
①将仪器置于路面测点上,并使摆的摆动方向与行车方向一致。
②转动底座上的调平螺栓,使水准泡居中。
⑶调零。
①放松紧固把手,转动升降把手,使摆升高并能自由摆动,然后旋紧紧固把手。
②将摆固定在右侧悬臂上,使摆处于水平释放位置,并把指针拨至右端与摆杆平行处。
表面摩擦系数测试国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表面摩擦系数测试是一项应用广泛的测试方法,通过对材料表面的摩擦性能进行测试,以确定其在不同条件下的使用性能。
国家标准是对表面摩擦系数测试方法的规定和指导,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为产品设计和生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国家标准《表面摩擦系数测试方法》GB/T5768-2009是我国规定的关于表面摩擦系数测试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测试方法、设备、试件准备以及测试过程的要求,对于各类材料的表面摩擦系数测试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
表面摩擦系数测试是通过模拟材料表面在接触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以数值表示材料表面的摩擦性能。
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表面摩擦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表面摩擦系数测试可以评估材料的耐磨性能、抗滑性能,为产品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表面摩擦系数测试的关键是测试设备的选用和测试方法的准确性。
国家标准对测试设备的要求包括测试机、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
测试机要求具有可靠的性能和高精度的测量准确度,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选择也需符合标准规定,以保证测试过程中参数的准确测量。
在进行表面摩擦系数测试时,样品的准备和制备也是至关重要的。
样品的准备应根据标准规定进行,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可靠性。
在进行测试前,加工样品的表面要清洁干净,消除表面杂质和油脂等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
要保证样品的平整度和表面光滑度,以减小测试时的误差。
表面摩擦系数测试的方法包括干摩擦测试和湿摩擦测试两种方式。
干摩擦测试是在无润滑条件下进行,通过测试材料表面在干燥状态下的摩擦性能。
而湿摩擦测试则是在添加水、油等润滑剂条件下进行,模拟材料在潮湿或润滑环境下的摩擦性能。
不同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通过测试数据可以为产品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表面摩擦系数测试是一项重要的测试工作,通过国家标准的规定和指导,可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可靠性,为产品设计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摩擦材料试验方法摩擦材料试验方法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摩擦系数测试、磨损试验、磨粒试验、摩擦噪声测试等。
具体试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试验设备和试验标准。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几个方面的试验方法。
摩擦系数测试是衡量材料摩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横向滑动试验、直线摩擦试验和环状摩擦试验。
横向滑动试验是将试样放在滑动台上,施加一定的力,通过测量滑动台的位移和力的大小计算摩擦系数。
直线摩擦试验是将试样安装在一根直线上,通过施加一定的力,测量试样在直线上滑动的阻力和位移来计算摩擦系数。
环状摩擦试验是将试样制成环形,放在摩擦试验机上,通过施加一定的力,测量摩擦力和位移来计算摩擦系数。
这些试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试验设备和试验条件进行。
磨损试验是评价摩擦材料的耐磨性能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滑动磨损试验、滚动磨损试验和磨粒磨损试验。
滑动磨损试验是将试样安装在摩擦试验机上,施加一定的载荷和滑动速度,通过测量试样的质量损失、尺寸变化和表面形貌来评价材料的磨损性能。
滚动磨损试验是将试样制成滚动体或轴承,在一定负载和转速下进行滚动,在一定的时间内测量试样的质量损失和表面形貌来评估材料的耐磨性能。
磨粒磨损试验是将一定数量的磨粒添加到试样和滑动界面中,通过测量试样的磨损量和表面形貌来评价材料的耐磨性能。
这些试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试验设备和试验条件进行。
磨粒试验是评估摩材料抗磨特性的一种重要方法。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磨损试验、摩擦试验和颗粒磨损试验。
磨损试验是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械中,施加一定的力和速度,通过测量试样的质量损失和表面形貌来评价材料的抗磨性能。
摩擦试验是将试样和摩擦体放在试验设备中,施加一定的载荷和速度,通过测量摩擦系数和磨损量来评估材料的抗磨性能。
颗粒磨损试验是将一定数量的颗粒添加到试样和摩擦界面中,通过测量试样的磨损量和颗粒的质量损失来评价材料的抗磨性能。
这些试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试验设备和试验条件进行。
摩擦系数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熟悉基本原理2 、掌握测试方法二、实验基本内容通过试样的裁取,通过操作,熟悉试验方法及试验原理,了解试样的摩擦性能并分析结果。
三、实验设备、工具及材料实验设备: GM-1 摩擦系数测定仪试验材料:试样尺寸: 每次测量一般需要二个 8cm × 20 cm如果样品较厚或刚性较大,固定到滑块上必须用双面胶带时,一个试样的尺寸应与滑块底面尺寸( 63cm × 63 cm )一样。
试样的采取: 试样应在样品整个宽度或圆周均匀裁取试样的面和方向: 如试样的正反面或不同方向的摩擦性不同,应分别试验。
试样表面要求:试样应平整、无皱纹和可能改变摩擦性质的伤痕。
试样边缘应圆滑。
试样试验表面应无灰尘、指纹和任何可能改变表面性能的外来物质。
试样的数量: 每次至少测量三对试样四、实验原理两试验平面放在一起,在一定的接触压力下,使两平面相对移动,记录所需要的力。
五、实验步骤1 薄膜(片)对薄膜(片)时的测定1 )将一个试样的试验表面向上,平整地固定在水平试验台上。
试样与试验台的长度方向平行。
2 )将另一试样的试验表面向下,包住滑块,用胶带在滑块前沿和上表面固定试样。
3 )如果样品较厚或刚性较大,固定到滑块上必须用双面胶带时,一个试样的尺寸应与滑块底面尺寸( 63cm × 63 cm )一样。
4 )固定好试样5 )将固定有试样的滑块无冲击地放在第一个试样中央,并使两试样的试验方向与滑动方向平行其测力系统恰好不受力。
6 )两试样接触后保持 15s 。
启动仪器使两试样相对移动。
7 )力的第一个峰值为静摩擦力 Fs ,两试样相对移动 6cm 内的力的平均值为动摩擦力 Fd 。
在静摩擦力之后出现力值震荡,则不能测动摩擦力。
应取消滑块和负荷传感器件的弹簧,单独测量动摩擦力。
由于惯性,不适合于静摩擦力。
2 薄膜(片)对其它材料的测定应将塑料薄膜(片)固定在滑块上,其他试样固定在水平试验台上六、实验注意事项1 使用时应定期用滑块进行校正2 系统调零时必须从高值向低值调整,至显示值在“ 0 ”位闪动,防止调整过低。
实验九摩擦系数实验实验项目性质:验证性实验计划学时:1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材料配副、不同摩擦状态时的摩擦系数的变化及磨损量的不同。
2.学会摩擦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学会有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原理1.实验机图9-1为HIT-1型球盘式摩擦磨损实验机原理图。
电动机2经带传动1驱动托盘3回转,下试件4安装在托盘3上并随托盘3一起回转,上试件5装在夹头6中。
载荷P由砝码7的重力W产生,摆杆8在摩擦力F作用下摆动,摆杆的另一端压在压力传感器9上,压在压力传感器上的力Q可经数据采集测量系统获得。
工作时,托盘3中可加入润滑油或在下试件4表面上滴润滑油(边界润滑),也可不加润滑油(干摩擦)。
1. 带传动2. 电动机3. 托盘4. 下试件5. 上试件6. 夹头7. 砝码8. 摆杆9. 压力传感器图9-1 HIT-1型球盘式摩擦磨损实验机原理图试验机主要技术指标:转速:100~500r/min最大载荷:W =10N2. 试件试件结构及尺寸如图9-2所示,上试件为球体,下试件为圆盘。
上试件选用标准轴承球,材料为GCr15钢或Si 3N 4陶瓷等。
下试件材料根据实际需要可选用铜、铸铁或钢等。
3.摩擦系数测试原理如图9-1所示,本实验机作用在试件上的载荷P 由砝码重力W 产生,P 与W 的关系为:P=W (N ) (1)作用在上试件5上的摩擦力F 与作用在压力传感器9上的力Q 的关系为:QL 1=FL 2 (2)本试验机 L 1=L 2=100mm ,则:Q=F (3)摩擦系数:WQ P F f == (4) 所以,只要预先确定加载砝码的重力1W 再测出传感器受力Q 的大小,即可计算出摩擦系数f 。
4.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本试验机配有自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图9-3为数据处理系统框图,系统的硬件有:传感器、数据采集卡、计算机等。
数据的结果有两种形式:一是由计算机直接做出摩擦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在屏幕上显示,并在打印机上打印出曲线;二是计算机只记录实验数据,并通过计算机打印出数据,由学生手工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