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统一战线仍然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一大法宝
- 格式:doc
- 大小:193.50 KB
- 文档页数:6
作者: 王尧阶
作者机构: 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
出版物刊名: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0-51页
主题词: 新时期统一战线;重要法宝;社会主义劳动者;历史时期;有中国特色;邓小平文选;四化建设;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建设事业
摘要: <正> 统一战线同中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历程是紧密相连的,历来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主要组成部分。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表明,能否正确认识统一战线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地位并发挥其重要作用,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极大。
因此,我们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不能不研究中国的统一战线问题。
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我国已进入了以四化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还重不重要,这个革命的法宝还灵不灵?回答是肯定的,统一战线仍然是一大法宝,是新时期团结建设的一个重要法宝。
论抗日统一战线理论的现实意义【窦红莉】宁夏社会主义学院 2009-10-18 10:22:11 作者:窦红莉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摘要: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0多年了,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是我们党克敌制胜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关键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现实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是我们党克敌制胜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目前,研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对于我们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抓住时代主题,紧紧围绕历史任务,发挥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法宝作用;发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三三制”政权的民主精神,坚持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推进政治体制的创新;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领导人民全面奔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扩大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弘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抓住时代主题,围绕历史任务,坚持、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三大法宝之一。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法宝” 1在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利用这个法宝,创造性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领导全民族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
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证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抵御外来侵略的一个重要法宝。
领导笔谈26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之一。
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继续发挥其协调、助力和推手的作用。
一、统一战线是法宝,每个共产党人都应掌握这个法宝毛泽东曾在1939年《<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统一战线是法宝,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党18年以来的战斗历史经验所得出的结论。
从此,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被人们所广泛认同,并被历届党中央所继承和发展。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曾强调:“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我们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在此基础上,2015年中国共产党新颁布的《统战条例》将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完整表述为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得到了最为全面和系统地认识和阐述,也科学回答了“为什么统一战线是法宝,为什么在历史新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法宝”的问题。
既然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每个共产党人都应该掌握这个法宝。
过去,党内有些人对统战工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统战部门是“闲衙门”,统战工作是“闲差事”;认为“统战工作做了出不了大成绩、不做出不了大问题”,对统战工作敷衍了事。
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
”《统战条例》的颁布也再次向全党同志强调,统战工作绝不仅仅是统战部门一家的责任田,而是各级党委、各有关部门乃至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做好的分内事。
是否具有统战思维,能否做好统战工作,不仅是衡量统战系统同志是否合格的标准,更是衡量全党同志是否具备较强政治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准。
收稿日期:2021-11-12作者简介: 魏晓东,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把“坚持统一战线”作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十条宝贵经验之一,强调指出“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深刻理解为什么统一战线是个重要法宝,以求形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认识,以便进一步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服务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大局。
一、从中国特殊国情的宏观层面考察,统一战线是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宝全面梳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相关重要论述,系统学习认真思考,是深刻理解统一战线是个重要法宝的逻辑起点。
中国共产党人认识统一战线重要性是从科学分析国情开始,而确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是一个相当复杂且漫长的历程。
早在1922年6月,中共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就提出了建立民主主义联合阵线的问题。
中共三大通过了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和原则,不久,成功地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虽然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打倒军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使党内一些对统一战线的建立持有不同政见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看法和主张,但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中共党内对是否建立统一战线有了重大分歧。
大革命失败后,在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企图变全面深刻理解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魏晓东摘 要: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从中国特殊国情、统一战线与党的领导辩证关系、统一战线实质三个层面考察,都证明了这一科学论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继续运用好这一法宝,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
关键词:统一战线;中国国情;党的领导;重要法宝中图分类号:D 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21)05-00004-11中国为其殖民地的紧要关头,是否需要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成为中共高层领导面临的一大难题。
1、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是什么?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即进行革命);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即实现现代化)。
⑵为实现上述两项根本的任务而斗争,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
(这根历史中轴线,即建国前的“救亡”与建国后的“复兴”,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的核心内容。
)2、为什么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通道路?⑴只有首先革命才能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打开新的天地:其一、民族生存尚且不保,何以实现现代化?其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着中国新生产力的发展,如何去实现现代化?其三、反动统治势力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只有进行革命。
⑵历史就是沿着这条道路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第一,1919——1949年的30年,要“站起来”:第二,1949_2020年的70年,要“站稳了”;第三,2020——2050年的30年,要“站到前列”。
3、在中国近代史上,为了救亡图存,各个阶级、各个政治集团提出的不同方案:⑴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固疆强国”、“师夷制夷”;(经世致用阶段)⑵农民阶级的“革故鼎新”“平均土地”(平均平等阶段)⑶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阶段)⑷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维新变法阶段)⑸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推翻专制、创建共和”(民主革命阶段)⑹民主主义者的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阶段)4、从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总结出的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有:㈠近代爱国主义认识水平的螺旋上升:第一、救亡图存的斗争:天国颂→维新歌、保皇梦→共和制、睁眼看世界、师夷技→救亡、振兴中华。
第二、建立政治制度:从赞同君主专制到主张君主立宪到实行民主共和(守旧→改良→革命)㈡中国最终没有沦为殖民地的根本原因:第一、人民群众的顽强抗争;第二、志士仁人的不断探求。
㈢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第一、近代救亡图存的愿望难以实现、旧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已是穷途末路。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教案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深刻认识革命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及其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的重要性;明确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了解毛泽东的人民军队建设思想、人民战争思想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明确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深远意义。
从而深刻理解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1、统一战线2、武装斗争3、党的建设教学重点:1、中国无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及其政策、策略思想;2、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及其人民军队渐渐上思想;3、特殊环境下进行党的建设思想。
授课时间:6课时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首先,●同学们请看录象。
从录象中我们看到,1939年10月,毛●录象:三大法宝泽东为党内刊物《共产党人》写了一篇很有名的发刊词。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回顾了党走过的18年革命历程,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革命致胜法宝的著名论断,他说:▲“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法宝。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这种说法深刻地点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三个最有分量的基本问题: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毛泽东还强调:▲“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三大法宝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我们分三个部分集中学习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
首先我们学习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
▲一、统一战线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
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
《毛泽东思想概论》1.新民主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参考答案: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他们分布集中,便于形成强大的力量;他们出身于破产的农民,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聪明。
这些特点和优点,使中国无产阶级能够领导中国革命。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民主革命的任务主要是反帝反封建,要解决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第一步任务完成之后,才能进行。
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要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必然是反对资产阶级,这就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革命阶段的性质和任务。
2.有人主张,既然中国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那么革命本身就是无产阶级革命。
参考答案: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革命性质是由革命任务决定的,而不是由革命动力决定的。
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因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反对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的无产阶级革命。
这种主张混淆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另外,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动力不仅是无产阶级,还包括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3.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是工农民主政权。
参考答案: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在抗日根据地内建立的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
这种政权,即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即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反动派的专政。
它是和地主资产阶级专政相区别的,也和严格的工农民主专政有一些区别。
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是:共产党员占1/3,他们代表无产阶级有贫农;左派进步分子占1/3,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占1/3,他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是"三三制",汉奸和反共分子没有资格参加这种政权。
这个政权独立于国民党政府之外的政权,它的权力机构由工农兵代表会议转变为参议会,以便于与国民党统治区的参议会系统相一致。
简单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繁荣而进行。
在这场革命中,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这三大法宝在历史和现实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大法宝。
在当时,中国社会呈现出多方面的矛盾和斗争,为了能够集结起广泛的社会力量,推动革命事业向前发展,毛泽东提出了统一战线的思想。
这就意味着在革命中,各个革命阶级、革命党派和革命分子都可以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战线,共同对抗反动势力。
统一战线的形成使得革命力量更加强大,具备了更大的胜利可能性。
这在历史上的胜利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例如抗日战争时期,各个抗日力量能够团结一致,形成了强大的统一战线,最终推翻了日本侵略者。
其次,武装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二大法宝。
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压迫和侵略,靠和平手段很难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毛泽东明确提出武装斗争的思想,主张通过军事手段来反抗反动势力,争取革命的胜利。
这不仅是因为敌人是武装的,更是因为武装斗争是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一种客观需要。
历史上,红军的长征、抗日战争等战斗都是武装斗争的生动体现,这些斗争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三大法宝。
毛泽东深刻认识到,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就不能推动革命事业向前发展。
因此,他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思想,强调要在革命斗争中建设一支纪律严明、思想统一、执行力强的共产党。
党的建设不仅是为了领导革命,更是为了在革命胜利后,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的党风政风起到了关键作用,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三大法宝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们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路径。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革命路线。
机密★启用前
☆注意事项: 1、本考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必须答到试卷答题纸上,答到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试卷答题纸一并交回。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A.党的创立时期B.土地革命前中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A.建立新的资本主义制度
B.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C.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D.实现共产主义
3、()在党的七大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A.毛泽东B.刘少奇
C.邓小平D.周恩来
4、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
A.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B.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人罢工
C.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学生运动
D.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商人罢工
5、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文化工作基本方针是()。
A.发展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D.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6、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是()。
A.机械化B.土地革命
C.合作化D.承包责任制7、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8、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C.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D.人民专政政权的建立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A.国家资本主义B.和平赎买
C.合作化D.租赁
1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
A.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
B.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
C.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D.发展生产的路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有()。
A.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
B.同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
C.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三重压迫,革命性强
D.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E.高度集中于沿海沿江大中城市和煤矿、纺织等企业,便于组织、发动2、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屡遭失败主要是由于()。
A.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
C.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
D.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E.缺乏共同的革命理想
3、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A.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
B.工人运动的发展
C.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D.农民运动的发展
E.城市小资产阶级队伍的扩大
4、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
A.新民主主义思想领导的文化
B.共产主义思想领导的文化
C.民族的文化
D.科学的文化
E.大众的文化
5、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分有()。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E.个体经济
6、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A.官兵一致B.军民一致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E.政治民主
7、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企业利润实行“四马分肥”的原则,“四马”是指()。
A.所得税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基金
D.资本家的利润E.购买国家公债的基金
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基本胜利
B.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C.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E.中国开始了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9、“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包含()。
A.以“一个中国”为基础
B.实行“两种制度”
C.保证台、港、澳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D.台、港、澳地区实行高度自治,具有独立的外交权和防务权
E.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
A.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B.社会团体的联合组织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组织
D.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E.民主党派的联合组织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思想是同一概念的不同提法。
错!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而毛泽东的思想既有正确的,又有错误的。
2、中国资产阶级包括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错! 中国资产阶级包括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不包括小资产阶级因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私有者,是剥削阶级.小资产阶级.是小私有者,劳动者不是剥削阶级
{2}如果把小资产阶级包括在资产阶级之内,就混淆了剥削者与劳动者的界限。
3、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武装斗争。
错!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这是因为: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基本的群众,也是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压迫榨取的主要对象。
如果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中国的民主革命,革命是不会成功的。
因此,毛泽东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2)农民问题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
无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但是,如果没有广大的同盟军,单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就是一句空话。
在同盟军中,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而且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此,工农联盟的形成,就成为无产阶级实现其领导权,最大限度地孤立、打击敌人的首要条件。
(3)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而且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这就要求充分重视农民问题,解决他们最关心的土地问题,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获得最广大的人力物力支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简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及其相互关系。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战略依托,三者密切结合,缺一不可。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如果没有武装斗争,就不能发动农民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也不能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权;土地革命是基本内
容,如果不进行土地革命,就不能充分发动群众,红军战争就得不到农民的有力支持,根据地也不能巩固和发展;农村根据地是战略依托,如果没有巩固的农村根据地,没有工农政权,武装斗争就会失去依托而变成流寇主义,陷于失败,土地革命的成果也无法巩固。
2、如何理解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要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为什么说统一战线仍然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一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