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菌核病综合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102.71 KB
- 文档页数:1
内蒙古向日葵主要病害及其防治对策1向日葵主要病害1.1向日葵菌核病在向日葵的各种病害之中,向日葵菌核病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病害。
随着向日葵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病率也日趋严重,对向日葵的生产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内蒙古的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
内蒙古有些地区的向日葵因为受到菌核病的影响而造成向日葵绝产。
向日葵连作可以导致菌核病的侵染加重,通常情况下会减产20~30%。
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菌核病以侵染根茎部为主,主要是大菌核侵染,还有一些属于小菌核侵染。
如果向日葵在苗期感病,那么即便其形成了花盘,也会造成植株的死亡。
如果向日葵是在生长后期染病,那么其产量就会减少一半左右,百粒重以及含油量等都会有较大程度的下降,此外,其皮壳率会有所增加。
菌核病有以下几种特征,(1)寄主范围较广、(2)病菌的侵染形式较为多样、(3)病菌在土壤中存活的年限较长。
现如今,还没有简便有效的防治方法。
1.2锈病锈病是一种流行性较强的病害,一旦流行,那么就会造成向日葵的严重减产。
在各向日葵产区,锈病的发生较为普遍,在雨多的年份,锈病的发生较为严重。
锈病对向日葵产生危害之后,就会破坏叶片的光合作用,会导致蒸腾的作用加强,这样就会导致向日葵过多的丧失水分,使叶片提早枯死,使向日葵的生长受到了极大阻碍,会导致向日葵呈现以下几种症状[2],(1)籽粒灌浆不足、(2)瘦果小、(3)含油低、(4)空壳率增多等。
1.3霜霉病与向日葵列当这两种病害属于检疫性病害,防治要更加的困难,对向日葵的产量以及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被列当寄生之后的向日葵,其株高会降低大概百分之十,其茎粗会缩小大概4~33%,其花盘直径会缩小大概20~35%。
若受害较为严重,那么减产的幅度则会更大,在一株向日葵上,如果寄生18株列当,向日葵会减产大概百分之二十五,如果寄生60株列当,那么几乎没有收成。
向日葵病虫害防治向日葵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花卉植物,然而,由于其易受病虫害侵袭的特点,保护向日葵免受病虫害的危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向日葵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以帮助您保持向日葵的健康生长。
一、病害防治1. 菌核病防治菌核病是向日葵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为了防止菌核病的发生,种植向日葵之前,应确保种子和土壤无菌。
此外,定期清理周围的杂草,保持良好的通风,以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
若发现向日葵感染了菌核病,应立即摘除并销毁受感染的部分,以防止病菌传播。
2. 锈病防治锈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对向日葵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要预防锈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选用抗锈病品种、加强肥力管理以增强植物的免疫力、定期检查并及时摘除受感染的部分。
3. 灰霉病防治灰霉病是向日葵常见的真菌病害之一,它会导致叶片枯萎和茎部腐烂。
为了预防灰霉病的发生,应避免地面积水,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
此外,及时清除落叶和枯死的花朵,以减少真菌滋生的机会。
二、虫害防治1. 蚜虫防治蚜虫是向日葵的主要害虫之一,会导致植株叶片变黄、卷曲和凋谢。
为了防治蚜虫,可以喷洒含有蚜虫防治剂的水溶液,或者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引入天敌昆虫来控制蚜虫数量。
2. 铃虫防治铃虫是向日葵另一个常见的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为了防治铃虫,可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同时加强施肥管理以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三、常规防治措施除了具体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外,还有一些常规的防治方法可以帮助保持向日葵的健康。
1. 良好的生长环境为了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应在选择种植地点时选择充足的阳光和通风条件。
此外,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并避免过度浇水,以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向日葵的叶片、茎部和花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例如,发现受感染的叶片应立即摘除并销毁,以防止病菌或害虫的传播。
3. 平衡施肥向日葵需要适量的营养才能健康生长,但过量施肥可能会导致植株脆弱,易受病虫害侵袭。
向日葵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向日葵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植物,它具有美丽的花朵和浓郁的芳香。
然而,向日葵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为了保护向日葵的生长和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是防治病虫害的首要方法。
在种植向日葵之前,我们应该选择健康的种子,并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潜在的病菌和虫卵。
在种植过程中,要选择适宜的土壤和环境条件,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排水,避免病菌和虫卵滋生的机会。
此外,定期清理废弃物和杂草,保持种植区域的清洁,也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措施。
二、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抵抗力向日葵生长期间,合理施肥是非常重要的。
充足的营养可以增强植株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通常情况下,向日葵在生长期间需要较多的氮素、磷和钾元素,可以根据植株的需求进行施肥。
同时,不要过量施肥,以免造成短期内的生长过快,导致植株脆弱易感。
三、病虫害防治1. 真菌病防治:真菌病是向日葵常见的病害之一,常见的有白菜黑斑病、灰霉病等。
预防真菌病的关键是定期喷洒杀菌剂,起到杀灭病菌的作用。
此外,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株,减少病菌的传播。
2. 虫害防治:向日葵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螨虫和蜗牛等。
针对不同的虫害,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
例如,对于蚜虫,可以用肥皂水或农药进行喷洒;对于螨虫,可以用有机杀虫剂进行防治;对于蜗牛,可以采取人工捕捉和设置障碍物等方式进行防治。
四、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和可持续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可以引入一些天敌昆虫来捕食向日葵的害虫,如瓢虫、蜘蛛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微生物来防治病害,例如利用拮抗细菌来抑制病菌的生长。
五、病株处理当向日葵植株受到严重病害侵袭时,为了防止病菌传播到其他植株,我们需要及时将病株移除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可以将病株进行焚烧或深埋,以杀灭病菌和虫卵。
六、定期观察和检查定期观察和检查是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关键。
我们可以每天或每周检查一次植株的生长情况,观察是否有病斑、虫卵或害虫存在。
中文名称:向日葵菌核病为害作物:向日葵为害症状:根腐型从苗期到收获都能发生。
苗期发病时幼芽和胚根有褐色病斑,水浸状,病斑很快扩展,腐烂,幼苗不能出土。
病轻的虽能出土,但随着病斑扩大,扣环,幼苗萎蔫死亡。
成株期发病时根或茎基部产生褐色病斑,渐扩大至根的其它部分和茎,病斑褐色,蔓延至茎部时可向上和向左右扩展,有同心轮纹,病斑可长达1米左右。
以后病斑部分氏出白色茁丝,后形成黑色菌核,重病株萎蔫枯死,茎组织腐朽易断,内部有黑色菌核。
茎腐型一般在茎中、上部发生病斑,椭圆形,褐色,后扩大,有同心轮纹,病斑表面很少形成菌核。
病斑也可以扩大至扣环,片萎蔫枯死。
病斑中央淡褐。
叶腐型病斑椭圆形,褐色,稍有同心轮纹。
湿度大时很快蔓延至全叶,天气稍干燥时病斑从中间裂开,脱落,形成穿孔。
花腐型在花盘背面产生褐色圆形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可达全花盘,使组织变软腐烂,空气潮湿时可出现白色菌丝。
菌丝可穿过花盘,蔓延于籽实之间,最后形成网状黑色菌核。
花盘内外都可形成黑色的大小不等的菌核。
最后由于花盘组织腐烂落地,果实不能成熟,有的果实内外也存在菌核,籽仁褐色。
病原菌形态特征:由真菌寄生引起LJ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
菌核可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棍棒状,无色,侧丝丝状无色。
子囊孢子单胞,椭圆形,无色。
发病特点:病苗以菌核在土壤和种子内外越冬,第二年春天,菌核直接产生菌丝侵染幼苗胚根引起根腐型菌核病,也可侵染成株期根部或根茎部井蔓延,-直到收获。
病苗或病株的报或茎叶通过互相接触可蔓延侵染。
在条件适合时菌核可萌发形成子囊盘,不断形成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茎、叶、花盘引起茎腐、叶腐和花腐,最后形成菌核越冬。
菌核病的发生发展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6~9月雨水多,雨日多,湿度大时病重;重茬、地势低洼也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向日葵菌核病菌源广,传染渠道多(种子、土壤、气流都可传染),寄主的感病阶段每年都正值雨季,防治有很大困难。
·33·向日葵种植中常见疾病对其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提升对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降低向日葵常见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将常见病的风险隐患控制到最低尤为关键。
因此,在向日葵种植过程中,种植户必须要对不同的向日葵品种适应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对常见疾病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型制定最适宜的防治方案。
同时,种植户还要提升疾病防控与治疗的重视程度,逐渐地加大检疫程度,将病害的危害程度控制到最低,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1.向日葵常见病害分析1.1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在向日葵生长过程中不罕见,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开花和结盘的这个阶段,一旦出现细菌性病害危害极大,对于向日葵的产量会有很大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细菌性病害容易发生在7月中旬天气较热的情况下,主要对向日葵的根茎进行腐蚀,进而影响到向日葵的花盘。
同时,在刚刚染病的这个阶段,其根茎及相关组织会出现变黑或者褐色的情况,然后逐渐地向外进行扩散,扩散到达向日葵的髓部,导致这个部位也出现变黑和腐蚀的情况,然后根茎逐渐地开裂,进而影响到植株的正常生长。
1.2病毒性病害在向日葵生长过程中病毒性病害是非常常见的,对其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花叶病毒症状。
此种病毒对于向日葵的正常生长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而且此种病毒传播极快,传播途径较多,造成的感染也很严重,进而对向日葵的生产产量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此外,在向日葵花叶病病毒发生的初期阶段,花叶会逐渐地呈现出褪绿环斑的问题,这样植株的顶部就容易干枯和坏死,花盘就会逐渐变形的问题,如果不对这种危险进行及时地处理与控制,向日葵是很难继续生长的。
1.3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在向日葵生长过程中也是非常常见的疾病,对于向日葵的产量亦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向日葵真菌性疾病当中,白锈病就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影响极大的病害类型,真菌性疾病发病率高,染病率高,从苗期到成熟期整个阶段都可能会染病。
2022年向日葵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向日葵常见病虫害有菌核病、黄萎病、霜霉病、锈病、白锈病、黑斑病、褐斑病、向日葵列当、向日葵螟、花蓟马、草地螟、双斑长跗萤叶甲、白星花金龟、蚜虫、棉铃虫及地下害虫等。
近年在生产中需要加强防控的主要病虫害有菌核病、黄萎病、霜霉病、锈病、向日葵列当、向日葵螟、花蓟马、草地螟。
为做好2022年向日葵主要病虫害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防治处置率95%以上,综合防治效果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龙头企业原料生产基地、各类科技示范园区、绿色防控示范园区实现统防统治全覆盖。
二、防控策略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分类指导的原则,协同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适时组织应急防治,抓住重点地区、主要病虫、关键时期,指导开展综合防治,强化健康栽培、科学用药,提高防控效果,保障向日葵生产和质量安全。
三、防控措施(一)分区防控重点1.新疆、甘肃产区以黄萎病、白锈病、向日葵列当、花蓟马、棉铃虫为主。
2.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产区以黄萎病、向日葵螟、菌核病、霜霉病、向日葵列当、花蓟马、草地螟为主。
3.黑龙江、吉林、河北产区以盘腐型菌核病、黄萎病、黑斑病、褐斑病、锈病、向日葵列当、地下害虫为主。
(二)主要病虫防控技术措施1.向日葵黄萎病。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商品性较好、高抗黄萎病的向日葵品种种植。
做好轮作倒茬。
与禾本科作物如玉米、燕麦或荞麦轮作。
适时播种。
在保证向日葵籽粒成熟的前提下适当推迟播期。
起垄栽培。
在东北垄作种植区,采用二比空(种2行空1行)或大垄双行种植。
合理浇灌和施肥。
避免大水漫灌,造成根系发育不良,导致黄萎病严重发生。
施加氮肥或混有氮肥的复合肥能不同程度提高植株的抗性水平。
(2)药剂防治。
科学选用向日葵上登记药剂。
各地实践表明,10%氟硅唑水分散颗粒剂、19%啶氧菌酯·丙环唑悬浮剂或4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按照种子重量的0.3%进行拌种,或1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按照种子重量的15%进行拌种处理具有较好效果,可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扩大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