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格网计算挖填土方量
- 格式:xls
- 大小:2.93 MB
- 文档页数:390
土方计算案例(网格法案例)
一、用户提供的资料:
1、客户提供的地形图:
图1 客户发图
图2 地形图局部
地形图说明:
为自然等高线。
为自然离散点。
2、土方计算的区域:
图面上绘制需要进行土方计算的区域线,图1中的红色线条闭合区域为需要计算的区域。
3、设计标高的提供:(可选)
① 提供设计等高线和离散点,用软件计算获得。
② 不提供设计标高,通过软件的土方优化功能,计算后获得设计标高。
③ 可提供控制点和坡度,用软件计算获得。
4、其他计算条件或要求
边界处放坡。
二、土方计算结果
1、含计算结果及标注的DWG图
① 每个网格角点标注自然标高、设计标高和标高差,标注每个网格的土方计算结果。
图3 土方网络的计算结果
② 图面上生成土方零线(黄色线)
图4 土方零线
③土方计算结果:每个方格网的单项填挖方结果、合计的填挖方结果、放坡的填挖方结果及总计的填挖方结果。
图5 土方计算结果
④ 放坡绘制:可以绘制单级以及多级放坡。
图6 放坡绘制
2、EXCEL格式计算书
①土方结果(excel格式):。
方格网土方量计算公式方格网土方量计算步骤及公式本文简介:1.场地设计标高H0的计算H0=(ΣH1+2ΣH2+3ΣH3+4ΣH4)/4NN-场地中方格的个数;H1-一个方格仅有的角点标高;H2-两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H3-三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H4-四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2.如果有排水坡度的话,按此图调整设计标高,Ix,iy分别指排水坡度系数3.计算方格网土方量计算步骤及公式本文内容:1.场地设计标高H0的计算H0=(ΣH1+2ΣH2+3ΣH3+4ΣH4)/4NN-场地中方格的个数;H1-一个方格仅有的角点标高;H2-两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H3-三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H4-四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2.如果有排水坡度的话,按此图调整设计标高,Ix,iy分别指排水坡度系数3.计算场地各个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hn---角点施工高度,即挖填高度。
以“+”为填,“-”为挖;---角点的设计标高(若无泄水坡度时,即为场地的设计标高H0);Hn---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
公式hn=Hn-Hn4.确定零线X=ah1/(h1+h2)h1为填方角点的填方高度,h2为挖方角点的挖方高度。
5.计算方格挖填土方量:方格网中零线将方格划分为三种类型1)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填),其土方量为v=a2/4(h1+h2+h3+h4)2)方格网的相邻两角点为挖,另两角点为填,土方量为:挖方V1,2=[h12/(h1+h4)+h22/(h2+h3)]*a2/4;填方V3,4=[h32/(h2+h3)+h42/(h1+h4)]*a2/4;3)方格网为三个角点为挖,另一个角点为填(或相反),其填方部分土方量为:V4=a2/6乘以h43/(h1+h4)*(h3+h4)挖方部分土方量为:V1,2,3=a2/6乘以(2h1+h2+2h3-h4)+V4。
如何计算场地地形图和各方格网挖、填土方工程量?【例】某建筑物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边长a=20.0m)布置如图所示。
土壤为二类土,场地地面泄水坡度i x=0.3%,i y=0.2%。
试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余土加宽边坡),计算各方格挖、填土方工程量。
某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布置【解】(1)计算场地设计标高H0:ΣH1=(9.45+10.71+8.65+9.52)m=38.33m2ΣH2=2×(9.75+10.14+9.11+10.27+8.80+9.86+8.91+9.14)m=1 51.96m4ΣH4=4×(9.43+9.68+9.16+9.41)m=150.72mH0=(ΣH1+2ΣH2+4ΣH4)/4N=(38.33+151.96+150.72)/4×9m=9. 47m(2)根据泄水坡度计算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以场地中心点(几何中心口)为H0,计算各角点设计标高为H1=H0-30×0.3%+30×0.2%=(9.47-0.09+0.06)m=9.44mH2=H1+20×0.3%=(9.44+0.06)m=9.50mH5=H0-30×0.3%+10×0.2%=(9.47-0.09+0.02)m=9.40mH6=H5+20×0.3%=(9.40+0.06)m=9.46mH9=H0-30×0.3%-10×0.2%=(9.47-0.09-0.02)m=9.36m其余各角点设计标高均可求出,详见图2-6。
(3)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各角点的施工高度(以“+”为填方,“-”为挖方):h1=(9.44-9.45)m=-0.01mh2=(9.50-9.75)m=-0.25mh3=(9.56-10.14)m=-0.58m各角点施工高度如图所示。
某场地计算土方工程量图(4)确定“零线”(即挖、填方的分界线):确定零点的位置,将相邻边线上的零点相连,即为“零线,如图所示。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补充: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虽在进行土方工程量计算之前,将绘有等高线的现场地形图,分为若干数量的方格(或根据测绘的方格网图),然后按设计高程和自然高程,求出挖填高程,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适用丁地形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采用。
其计算步骤为:1、方格的划分常用的方法是在1/500的地形图上,以20X20或40X40m划分成若干个方格,将设计标局和地面标局分别标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将自然地面标高与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在方格网的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
2、计算零点位置:在一个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挖方时,要先算出方格边的零点位置,并标注丁方格网上,连按零点就得零线,它是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
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h ii -------------------- ahi h2h22 , -------- — ah i h2式中i、 2 一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h i、h2 —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m)均用绝对值a 一方格网的边长(m)在实际工作中,为省略计算,常采用图解法直接求出零点方法是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连,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 置。
3、 计算土方工程量按方格网底面积图形和表7-10所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法内的挖方或填方量 或用查表法计算。
4、 计算土方总量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土方量汇总,即得到该场地挖方和填 方的总土方量。
例:某建筑场地方格网的一部分如图所示,方格边长为 20X20m ,试用公 式法计算挖填土方总量。
解: (1)划分方格网计算方格各点的施工高度 (2)计算零点位置:从图7-3 (b)中知,8~13, 9~14, 14~15三条方格边两端的施工高度符号 不同,说明在此方格边上有零点存在、JJ.94Ti.iS.^Q .6942.3S 4J,M妃一n..u Jp. L 6方格V,底面为一个三角形,一个梯形: 三角形: V20 7.60.16 4.05( m 3) 6梯形• V 20 (20 12.4) (0.88 0.26) 92.34(m 3) 8 方格网vn :底面为两个梯形20V 挖一 (7.6 11.0) (0.16 0.26) 19.53(m) 8V 埴20(12.4 9) (0.26 0.21) 25.15(m 3) 8方格网Vffl:底面为三角形和五边形h ih 28-13 线 1 0.16200.16 0.267.6(m)9-14 线 1 14-15 线 1爵620 0.26 0.21。
网格法平整场地土方量计算公式:1、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填土式挖方,其土方量:2a)h?h?(h?h?Vh,h,h,h为角点填方高度,为绝对值。
)(注:4321432142、方格的相邻两角点为挖方,另两角点为填方。
其挖方部分工程量:21)??(V4h?hh?h3214222hha其222hha填方部分工程量:34)(?V?4h?hh?h3421h,hhh,为需填方角点填方高度。
皆为绝对值。
(注:为需挖方角点挖方高度,)43213、方格的三个角点为挖方,另一个角点为填方。
其填方部分工程量:4?V46(h?h)(h?h)43142a其挖方32ha部分工程量:V?h)??2hh?2hV?(4143,1,2326hhh,h,为需填方角点填方高度。
皆为绝对值。
)(注:为需挖方角点挖方高度,43124、方格的一个角点为挖方,相对的角点为填方。
另两个角点为零点时2a(零线为方格的对角线),其挖填方工程量为:hV?b4/ 142 /常用方格网计算公式2.计算公式项目图示一点填方或挖方(三角形)当时,二点填方或挖方(梯)形三点填方或挖方(五角形)四点填方正(或挖方方形)4/ 3注:1)a——方格网的边长,m;b、c——零点到一角的边长,m;h,h,h,h方格网四角点的施工高程,m,用绝对值代入;Σh——填方或挖方施工高程的——1423)本表公式是按各计算图形底面积乘以平均施工高程而得出的。
2。
挖方或填方体积,用绝对值代入; ,m总和——,m4/ 4。
面积:平方米立方米立方米面 积挖方体积填方体积A B 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平方米立方米立方米11012331-1.280-1.380-1.650-2.150-2.10-1.90-2.60-2.50-0.82-0.52-0.95-0.350.66713.000.00470.5821022331-1.380-1.360-2.150-1.920-1.90-1.90-2.50-2.40-0.52-0.54-0.35-0.480.47713.000.00336.8931032331-1.360-0.970-1.920-1.140-1.90-1.50-2.40-2.20-0.54-0.53-0.48-1.060.65713.000.00465.2341042331-0.970-0.680-1.140-0.780-1.50-1.30-2.20-1.90-0.53-0.62-1.06-1.120.83713.000.00593.5751052331-0.680-1.100-0.780-1.700-1.30-1.23-1.90-1.80-0.62-0.13-1.12-0.100.49713.000.00351.1561062331-1.100-0.700-1.700-1.200-1.23-1.00-1.80-1.50-0.13-0.30-0.10-0.300.21713.000.00147.9571072331-0.700-0.300-1.200-1.000-1.00-0.67-1.50-1.30-0.30-0.37-0.30-0.300.32713.000.00226.3881082331-0.300-0.070-1.000-0.300-0.67-0.23-1.30-0.73-0.37-0.16-0.30-0.430.32713.000.00224.6091092331-0.0700.150-0.3000.000-0.230.30-0.730.10-0.160.15-0.430.100.09713.0010.8879.491011023310.1500.5000.0000.1000.300.650.100.200.150.150.100.100.13713.0089.130.00111112331-1.650-2.150-1.920-1.900-2.60-2.50-3.20-3.20-0.95-0.35-1.28-1.300.97713.000.00691.61121122331-2.150-1.920-1.900-1.720-2.50-2.40-3.20-2.90-0.35-0.48-1.30-1.180.83713.000.00590.01131132331-1.920-1.140-1.720-1.250-2.40-2.20-2.90-2.70-0.48-1.06-1.18-1.45 1.04713.000.00743.30141142331-1.140-0.780-1.250-1.650-2.20-1.90-2.70-2.40-1.06-1.12-1.45-0.75 1.10713.000.00780.74151152331-0.780-1.700-1.650-2.200-1.90-1.80-2.40-2.40-1.12-0.10-0.75-0.200.54713.000.00386.80161162331-1.700-1.200-2.200-1.900-1.80-1.50-2.40-2.20-0.10-0.30-0.20-0.300.23713.000.00160.43171172331-1.200-1.000-1.900-1.400-1.50-1.30-2.20-1.60-0.30-0.30-0.30-0.200.28713.000.00196.08181182331-1.000-0.300-1.400-0.600-1.30-0.73-1.60-1.20-0.30-0.43-0.20-0.600.38713.000.00272.72序号方格编号方格内平均高42780.00挖方量:3672.49填方量:25067.53方格网边长设 计 标 高自 然 标 高施 工 高 度面积:平方米立方米立方米面 积挖方体积填方体积A B 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平方米立方米立方米序号方格编号方格内平均高42780.00挖方量:3672.49填方量:25067.53方格网边长设 计 标 高自 然 标 高施 工 高 度面积:平方米立方米立方米面 积挖方体积填方体积A B 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平方米立方米立方米序号方格编号方格内平均高42780.00挖方量:3672.49填方量:25067.53方格网边长设 计 标 高自 然 标 高施 工 高 度面积:平方米立方米立方米面 积挖方体积填方体积A B 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平方米立方米立方米序号方格编号方格内平均高42780.00挖方量:3672.49填方量:25067.53方格网边长设 计 标 高自 然 标 高施 工 高 度面积:平方米立方米立方米面 积挖方体积填方体积A B 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平方米立方米立方米序号方格编号方格内平均高42780.00挖方量:3672.49填方量:25067.53方格网边长设 计 标 高自 然 标 高施 工 高 度面积:平方米立方米立方米面 积挖方体积填方体积A B 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平方米立方米立方米序号方格编号方格内平均高42780.00挖方量:3672.49填方量:25067.53方格网边长设 计 标 高自 然 标 高施 工 高 度。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公式及原理(飞时达软件)飞时达系列软件,包括土方计算软件FastTFT、总图设计软件GPCADZ、修建详规设计软件GPCADX等里的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计算公式和原理均采用双向切分三棱锥平均值计算土方量。
希望大家好好对照方格网法计算公式,手工计算和我们软件计算,好好对比下。
根据各角点施工高度的不同,零线(即方格边上施工高度为零、不填不挖的点的连线)可能将三角形划分为两种情况:三角形全部为挖方或全部为填方以及部分挖方和部分填方。
注:更详细计算方法可参见《建筑施工》(第三版)P11~13页1、全填全挖的计算公式:V=[a2*(h1+h2+h3)]/6a:指方格的边长h1 h2 h3 值的三角形的各点的施工高度。
举例:下面是一个全填方的网格(20*20),请看软件详细的计算过程:第一种对角线第一种对角线的情况:V1=[202*(6.61+5.84+10.88)]/6 =1555.33333V2=[202*(10.62+5.84+10.88)]/6 =1822.66666666总量:3377.9999999第二种对角线第二种对角线的情况:V1=[202*(6.61+5.84+10.62)]/6 =1538V2=[202*(10.62+6.61+10.88)]/6 =1874总量:3412【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 2 =(3378+3412)/2=3395 (正好和网格里的对上了)全挖的情况和全填的情况是一样的计算过程。
2、部分填部分挖的计算公式:由于零线将三角形划分成底面为三角形的锥体和底面为四边形的锲体,锥体和楔体体积公式分别: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锥体=(a2/6)×{h33/[(h1+h3) ×(h2+h3)]}楔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楔体=(a2/6)×{h33/ [(h1+h3) ×(h2+h3)]-h3+h2+h1}注意:h1、h2、h3—三角形角点的施工高度(均用绝对值代入),但是h3恒指锥体顶点的施工高度,a指的是网格的边长举例:下面是一个部分填部分挖的情况的网格,网格大小(20*20),请看软件详细的计算过程:第一种对角线对角线的第一种情况:V1:V锥体 =(a2/6)×{h33/[(h1+h3) ×(h2+h3)]}=(202/6)×{0.253/[(0.25+2.77) ×(0.97+0.25)] }=(400/6) ×0.00424=0.283 (挖方)V楔体 = (a2/6)×{h33/ [(h1+h3) ×(h2+h3)]-h3+h2+h1}=(202/6)×{0.253/(0.25+2.77) ×(0.97+0.25)-0.25+2.77+0.97}= (400/6) ×3.494=232.933 (填方)V2:V楔体 = (a2/6)×{h33/ [(h1+h3) ×(h2+h3)]-h3+h2+h1} =(400/6) ×{0.973/ [2.3×1.22]-0.97+0.25+1.33}=62.351 (挖方)V锥体 =(a2/6)×{h33/[(h1+h3) ×(h2+h3)]}=(400/6) ×{0.973/[2.3×1.22] }=21.684 (填方)总填方=21.684+232.933=254.617总挖方=0.283+62.351=62.634第二种对角线对角线的第二种情况:V1:V锥体 =(a2/6)×{h33/[(h1+h3) ×(h2+h3)]}=(400/6)×{2.773/[(0.25+2.77) ×(1.33+2.77)]=(400/6)×{2.773/[3.02×4.1]=114.435 (填方)V楔体 = (a2/6)×{h33/ [(h1+h3) ×(h2+h3)]-h3+h2+h1}=(400/6)×{2.773/[(0.25+2.77) ×(1.33+2.77)]-2.77+0.25+1.33}=(400/6)×{0.5265}=35.101 (挖方)V2:V锥体 =(a2/6)×{h33/[(h1+h3) ×(h2+h3)]}=(400/6)×{1.333/[(1.33+0.97) ×(1.33+2.77)]=(400/6)×{1.333/[2.3×4.1]=16.632 (挖方)V楔体 = (a2/6)×{h33/ [(h1+h3) ×(h2+h3)]-h3+h2+h1}=(400/6)×{1.333/[(1.33+0.97) ×(1.33+2.77)]-1.33+2.77+0.97}=(400/6)×{ 2.659}= 177.2666(填方)总填方=177.2666+114.435=291.7016总挖方=16.632+35.101=51.733最后,我们取两种情况的平均值:挖方=(51.733+62.634)/2≈57.18填方=(291.702+254.617)/2≈273.18。
网格土方量计算方法网格土方量计算是指根据地面上分布的网格点位置坐标和对应的高程值,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土方体积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土方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等方面,有助于评估土方开挖和填筑的工作量,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1.网格划分:根据工程需要和现场条件,将地面区域划分成若干等大小的网格单元。
网格单元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或其他形状,视实际情况而定。
网格单元的大小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土方量计算的精度来确定。
2.网格点测量:在每个网格单元的四个角上确定一个代表该网格点的坐标,通常以平面坐标系表示,如笛卡尔坐标系。
同时,在每个网格点上测量得到一个代表该点高程的数值。
3.土方体积计算:根据测量得到的网格点坐标和高程值,计算每个网格单元的土方体积。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体积平均法:将每个网格单元的高程值进行平均,然后计算该网格单元的土方体积。
-中心高程法:将每个网格单元的高程值视为该网格单元中心点的高程,然后计算该网格单元的土方体积。
-拟合法:根据网格点的高程值,通过拟合曲线或曲面的方式,计算出网格单元内土方体积的函数表达式,然后通过积分计算出土方体积。
4.土方量累加:将所有网格单元的土方体积相加,得到整个地面区域的土方体积。
如果网格单元是规则的形状和大小,可以通过简单的加法运算得到总土方量;如果网格单元是不规则的形状和大小,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累加计算。
网格土方量计算的优点是可以较准确地估计土方量,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地形复杂性的适应性相对较差,而且在土方量计算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专业的测量设备和计算工具。
总的来说,网格土方量计算是一种较为常用和有效的土方量计算方法,可以为土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测量技术的进步,网格土方量计算方法的精确性和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利用方格网计算土方工程量实例方法多样的方格网内挖填状态具体步骤:(1)划分方格网,并确定其边长;(2)确定方格网各角点的自然标高(通过测量确定);(3)计算方格网的平整标高(也称设计标高);(4)计算方格网各角点的施工高度;(5)计算零点位置并绘出零线;(6)计算方格网的土方工程量;(7)汇总挖方量和填方量并进行比较;(8)调整平整标高。
(1)划分方格网,并确定其边长1 -1.232 -0.73 3 -0.434 +0.27251.50 251.27 251.00 251.27 250.50 251.27 250.00 251.27 根据要平整场地的地形变化、复杂程度和要求的计算精度确定方格的边长a,一般a 为10m、20m、30m、40m等,若地形变化比较复杂或平整要求的精度又比较高时,a取小些,否则可取大些甚至可达100m,以减少土方的计算工作量。
(2)通过测量将测出的自然标高,标注在方格网各角点的左下角,为了避免标注混乱,建议标注时采用下述方法表示:(3)计算方格网各角点的平整高度(或设计标高)平整标高的计算方法,目前较多采用挖填平衡法,即理想的平整标高应使场地内的土方在平整前和平整后相等。
(∑H①+2∑H②+4∑H④)H=--------------------------- (1-1)4×m式中,H---为场地的平整标高,单位为米;H①---为计算土方量时使用1次的角点自然标高,单位为米(如H11、H13);H②---为计算土方量时使用2次的角点自然标高,单位为米(如H12、H23);H④---为计算土方量时使用4次的角点自然标高,单位为米(如H22);根据公式(1-1)计算;∑H①=252.50+251.00+251.50+250.00=1005 m∑H②=252.00+251.70+252.00+250.50+251.00+250.50=1507.70 m∑H④=251.50+251.00=502.50 m方格网划分的格数m等于6个,根据公式(1-1);(∑H①+2∑H②+4∑H④)H=--------------------------- (1-1)4×m1005+2×1507.70+4×502.50H=--------------------------------------=251.27 m4×6将平整标高H=251.27 填入方格网各角点右下角。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适用于地形变化比较平缓的地形情况,用于计算场地平整的土方量计算较为精确。
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建立地形的坐标方格网,方格网的一边与地形等高线或场地坐标网平行,大小根据地形变化的复杂程序和设计要求的精度确定,边长一般常采用20m×20m或40m×40m(地形平坦、机械化施工时也可采用100m×100m)。
然后求出方格各个角点的自然标高、设计标高以及施工高程。
计算零点位置,在每相邻的填方点和挖方点之间总存在一个零点,零点的确定方法如下:说明:
X t:零点据填方角顶的距离;X w:零点据挖方角顶的距离
h t:填方高度;h w:挖方高度;a:方格边长
连接每个方格上的相邻两个零点,根据零线将方格划分的情况,采用相应公式来计算,如表11-2所示.
汇总,分别将填方区、挖方区所有土方汇总,得到填、挖土方总量.
a:方格边长(m)
h1、h2、h3、h4:方格网角点的施工高度,正值代表填方,负值代表挖方
V+、V-:填方(或挖方)的体积(m3)
四个角点全填方(或全挖方)
一个角点填方(或挖方),另外三个角点挖方(或填方)
一侧两个角点填方(或挖方),另一侧两个角点挖方(或填方)
相对两个角点填方(或挖方),另外相对两个角点挖方(或填方)说明:。
建筑工程技术土方量(方格网)计算一、方格网识图:方格网图由设计单位(一般在1:500的地形图上)将场地划分为边长a=10~40m的若干方格,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相对应,在各方格角点规定的位置上标注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H)和设计标高(Hn),如图1-3所示.图1-3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图二、场地平整土方计算考虑的因素:① 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② 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数量;③争取在场区内挖填平衡,降低运输费;④有一定泄水坡度,满足排水要求.⑤场地设计标高一般在设计文件上规定,如无规定:A.小型场地――挖填平衡法;B.大型场地――最佳平面设计法(用最小二乘法,使挖填平衡且总土方量最小)。
1、初步标高(按挖填平衡),也就是设计标高。
如果已知设计标高,1.2步可跳过。
场地初步标高:H0=(∑H1+2∑H2+3∑H3+4∑H4)/4MH1--一个方格所仅有角点的标高;H2、H3、H4--分别为两个、三个、四个方格共用角点的标高.M ——方格个数.2、地设计标高的调整按泄水坡度、土的可松性、就近借弃土等调整.按泄水坡度调整各角点设计标高:①单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 Hn = H0 ± Li②双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Hn = H0 ± Lx ix ± L yi y3.计算场地各个角点的施工高度施工高度为角点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是以角点设计标高为基准的挖方或填方的施工高度.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按下式计算:式中hn------角点施工高度即填挖高度(以“+”为填,“-”为挖),m;n------方格的角点编号(自然数列1,2,3,…,n).Hn------角点设计高程,H------角点原地面高程.4.计算“零点”位置,确定零线方格边线一端施工高程为“+”,若另一端为“-”,则沿其边线必然有一不挖不填的点,即“零点”(如图1-4所示).图1-4 零点位置零点位置按下式计算:式中x1、x2 ——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h1、h2 ——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均用绝对值),m;a —方格网的边长,m.5.计算方格土方工程量按方格底面积图形和表1-3所列计算公式,逐格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量或填方量.表1-3 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6.边坡土方量计算场地的挖方区和填方区的边沿都需要做成边坡,以保证挖方土壁和填方区的稳定。
网格法平整场地土方量计算公式:1、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填土式挖方,其土方量:2(hi h2 h3 h4)(注:0山2山3山4为角点填方高度,为绝对值。
)42、方格的相邻两角点为挖方,另两角点为填方。
其挖方部分工程量:V=M(-卫匹)4 +h4h2+h3其填方部分工程量:V二’(丄匹)4 0 +h4h2+h3(注:h i,h2为需挖方角点挖方高度,h3,h4为需填方角点填方高度。
皆为绝对值。
)3、方格的三个角点为挖方,另一个角点为填方。
其填方部分工程量:V^- S6 m +h4)(h3 +h4)2其挖方部分工程量:乂,2,3 =玄(20 +h2+2h3 - h4)+V46(注:h|, h2, h s为需挖方角点挖方高度,入为需填方角点填方高度。
皆为绝对值。
)4、方格的一个角点为挖方,相对的角点为填方。
另两个角点为零点时2(零线为方格的对角线),其挖填方工程量为:V二話h2.常用方格网计算公式项目图示一点填方或挖方(三角形)1计算公式F亠H竺12 315当!- -门时,■-- 二点填方或挖方(梯形)三点填方或挖方(五角形)四点填方或挖方(正方形)注:1) a ----- 方格网的边长,m; b、c ------ 零点到一角的边长,m; hi,h 2,h 3,h 4―方格网四角点的施工高程,m,用绝对值代入;2 h---------- 填方或挖方施工高程的总和,m ,用绝对值代入;y——挖方或填方体积,m。
2)本表公式是按各计算图形底面积乘以平均施工高程而得出的。
计算平整场地挖方填方土方量场地平整挖方填方土方量计算利用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适用于地形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地段的土方量计算,地形起伏较大可用其他横断面法计算,基坑土方也可以参照计算。
方格网法计算精度较高。
计算方法为:1.划分方格网:根据已有地形图划分为若干个方格网,其边线尽量与测量的纵横坐标对应,方格采用20m×20m或40mx40m o将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将自然地面标高与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标注在方格网的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
左下角为点顺序号。
顺时针编号。
2.计算零点位置:在一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挖方时,要先算出方格网边的零点的位置,并标注在方格网上,连接零点的为挖填方零线,即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
零点位置计算:×1=hl∕(hl+h2)*axl+x2=a式中x1,x2是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一般计算顺时针零点距离,×2=20-×lhl,h2均为角点的施工高度(m),均取绝对值;a方格网的边长(m)o3 .计算土方工程量:根据方格网底面积图形,计算各个方格内的挖方或填方量。
按各个计算图形底面积乘以平均施工高程得取。
4 .边坡土方量计算划分为2种近似几何体等效,一种为三棱锥另一种为不规则三棱柱体。
计算三棱锥体积Vl=1∕3*A1*Ll底面积Al=I∕2*h*h*mm为放坡系数,基坑开挖放坡系数是,沟槽边坡坡度以挖沟槽或基坑的深度H与边坡底宽B之比表示k=h∕B z土方边坡坡度Q:m)=H∕B,式中1:m=H∕B被称为坡度系数。
m=B/h,人工沟槽及基坑如果土层深度较深,土质较差,为了防止坍塌和保证安全,需要将沟槽或基坑边壁修成一定的倾斜坡度,称为放坡。
不规则三棱柱体积计算v2=1/2*(A1÷A2)*L2,Al,A2为底面积不同的三棱柱底面积5 .计算土方工程总量: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的土方量及边坡土方量汇总,计算出场地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工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