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外科主治医师(胸心外科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A3型题 4. X型题1.有关急性脓胸的治疗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开放引流B.胸腔穿刺抽脓液C.选用有效抗生素D.全身支持疗法E.闭式胸腔引流术正确答案:A解析:开放引流会造成其他细菌感染,因纵隔没有固定,胸腔无粘连固定会引起纵隔摆动、开放性气胸。
2.有关假性失弛缓症的叙述错误的是A.常见于胃癌浸润B.X线检查食管体部有扩张C.测压和X线检查均无蠕动波D.食管镜通过顺利E.常需活检才能确诊正确答案:D解析:因胃癌等病变浸润,假性失弛缓症患者贲门僵硬,不经预先扩张,内镜器械很难顺利通过。
3.有关开放性气胸首先应进行的处理应该是A.封闭开放性胸壁伤口B.给氧C.胸腔闭式引流术D.输液E.半坐卧位正确答案:A解析:开放性气胸应首先变开放为闭合。
4.关于肋骨骨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为最多见的胸部损伤B.多发生于长而固定的4~7肋C.反常呼吸存在是诊断连枷胸的唯一依据D.胸部X线片多能明确诊断,也是最可靠的依据E.单根肋骨骨折一般需完全复位矫正正确答案:E解析:单肋单处骨折一般骨折处多无明显错位,不须特殊处理,重点是止痛和防止肺并发症。
可酌情选用非吗啡类止痛剂、1%利多卡因5 ml做骨折处血肿内注射或伤肋加上下各一肋的肋间神经组织阻滞,并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排痰;必要时叠瓦状胶布固定2~3周,该法止痛不完全,且影响呼吸、咳痰,有时还发生痒、痛,局部起水疱,近多改用胸带加压包扎。
5.有关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病理生理改变,下列哪项错误A.心脏的舒张功能受损B.搏出量减小C.心肌收缩力减弱D.静脉血回流受阻E.左心后负荷增加正确答案:E解析:由于心包僵硬,心脏舒张受限,静脉血回流受阻,充盈量减少,心肌收缩力减弱,与左心阻力负荷无关。
6.有关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下列叙述哪项正确A.内科保守治疗,静点心肌保护药物B.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C.强心利尿治疗D.待肝肾功能正常时考虑手术治疗E.彻底治疗原发病因正确答案:B解析:缩窄性心包炎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治疗,以免病程迁延过久,导致全身情况不佳,心肌萎缩加重,肝功能进一步减退,从而增加手术的危险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缩窄性心包炎应该如何治疗呢?
导语:缩窄性心包炎常继发于急性心包炎之后,但是也有可能是由于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发病的原因也是比较复杂的,但是这种疾病治疗起来其实并不是我
缩窄性心包炎常继发于急性心包炎之后,但是也有可能是由于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发病的原因也是比较复杂的,但是这种疾病治疗起来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虽然说有其他疾病发展而来,病情恶化比较严重,但是进行一些临床治疗还是能够完全治愈的,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不同性质的心包炎的患者,在临床上我们给予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具体到心包炎患者的身体之上,我们想要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的话,还需要患者做一些疾病的检查工作,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我们临床治疗心包炎患者的效果。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以结核性心包炎最常见。
(二)临床表现:症状:早期为劳累后呼吸困难,随着腹水的出现或胸腔积液休息时也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
体征: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率快,心音减低,可触及奇脉,可有心包叩击音及心脏受压体循环淤血的体征。
(三)治疗要点:主要为心包剥离术。
一、心包炎病人的护理
(一)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或支气管受压有关;疼痛与心包炎症有关。
心包炎的患者到底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治疗还需要知道患者的具体发病因素,因为不同性质的心包炎的患者在临床上的具体表现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随时的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随时的给予患者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缩窄心包炎怎么治疗?
导语:缩窄心包炎,各位朋友是不是对这个疾病并不是那么的了解呢?其实这种疾病还是比较容易发生的,而且它并不是一下子就病发出来,而且需要长时
缩窄心包炎,各位朋友是不是对这个疾病并不是那么的了解呢?其实这种疾病还是比较容易发生的,而且它并不是一下子就病发出来,而且需要长时间的发展,所以如果大家平常的时候有定期去医院来检查身体的情况的话,就能够比较好得到及时发生并且的及时的去进行治疗。
缩窄性心包炎是由于心包慢性炎症所导致心包增厚、粘连甚至钙化,使心脏舒张、收缩受限,心功能减退,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多数由结核性心包炎所致。
急性化脓性心包炎迁延不愈者约占10%,其他亦可由风湿、创伤、纵隔放疗等引起。
早期施行心包切除术可避免发展到心源性恶液质、严重肝功能不全、心肌萎缩等。
积极防治急性心包炎可以避免发展至心包缩窄。
1.心包缩窄
形成的时间长短不一,通常将急性心包炎发生后1年内演变为心包缩窄者称急性缩窄,1年以上者称为慢性缩窄,演变过程有3种形式:(1)持续型急性心包炎经治疗后在数天内其全身反应和症状,如发热,胸痛等可逐渐缓解,甚至完全消失,但肝大、颈静脉怒张等静脉淤血体征反而加重,故在这类患者中很难确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界限,这与渗液在吸收的同时,心包增厚和缩窄形成几乎同时存在有关。
(2)间歇型心包炎急性期的症状和体征可在一定时间完全消退,患者以为病变痊愈,但数月后重新出现心包缩窄的症状和体征,这与心包的反应较慢,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缩窄有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缩窄性心包炎应该如何治疗?
导语:相信大家对于缩窄性心包炎这种疾病并不感觉非常陌生,如果这种疾病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的话,将会导致心包增厚,从而使心脏出现舒缓,严重影
相信大家对于缩窄性心包炎这种疾病并不感觉非常陌生,如果这种疾病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的话,将会导致心包增厚,从而使心脏出现舒缓,严重影响人们的全身血液循环,所以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立刻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不然将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那么缩窄性心包炎应该如何治疗呢?
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病源于急性心包炎,其次是化脓性和创伤性心包炎演变来的。
不过有些患者的发病原因目前还是不太明了的。
这种病发病的时候会有全身疼痛,持续性的高热症状,有些患者在用药之后慢慢可以治愈但有些患者却越来越严重。
像是医生一般都会对患者进行一些检查 1.患者会有明显的血压低、脉搏快的情况,30%的还会有心房颤动2.患者身上有黄疸,肺部有啰音,腹腔里面可以看到一些积液会导致下肢水肿 3.患者会表现出胸闷气短的症状,常常要吸氧还能保持自己正常的心肺功能
有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在早期的时候可以采取心包切除手术,以免发展到心肌萎缩、肝功能不全。
在手术之前对于那些腹腔积液比较严重的患者还可以抽取腹腔积液,释放胸腔和腹腔的压力。
一般治疗: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待心包炎症控制之后可考虑手术治疗,如果无法进行手术,可以行药物治疗。
一般要终生服药,不要以为病情得到控制就可以不用服药。
中西医结合:在家里可以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配合西药,还可以做一些中医理疗,中西结合,往往能达到很好的疗效。
缩窄性心包炎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方法,治疗缩窄性心包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缩窄性心包炎应该吃什么药。
*缩窄性心包炎怎么治疗?
*一、西医
*1、西医治疗
心包剥离术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有效方法,术后存活者90%症状明显改善,恢复劳动力。
故目前主张早期手术,即在临床上心包感染基本上已控制时就可施行手术,过迟手术患者心肌常有萎缩及纤维变性,手术虽成功但因心肌病变致术后情况改善不多,甚至因变性的心肌不能适应进入心脏血流的增多而发生心力衰竭,此外过迟手术也因一般情况不佳会增加患者手术的危险性。
内科疗法主要是减轻患者症状及手术前准备。
患者术前数周应休息,进低盐饮食,有贫血或低蛋白血症者可小量输血或给予人血白蛋白。
腹水较多者应适量放水和给予利尿药,除非有快速心房颤动一般不给予洋地黄制剂。
术前1~2天开始用青霉素,结核病例术前数天就应开始用抗结核药。
*2、预后
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增厚和血流动力学障碍进行性加重的
慢性疾病,多因衰竭、腹水及周围水肿或严重心脏并发症而致残或死亡,如能及早进行彻底的心包剥离手术,大部分病人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少数病人因病程较久,有明显心肌萎缩和心源性肝硬化而预后不佳。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缩窄性心包炎怎么治疗,缩窄性心包炎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缩窄性心包炎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缩窄性心包炎”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主国塞厦匡型!Q!Q生垒旦筮!!鲞筮!翅g塾i坠!塑』!望望型堡墼墼垡!璺!丛!堕堡!型垒P!:!Q!!:y!!:!!:丛!:11.5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旧J:痊愈:增厚腺体变软或消失、疼痛消失,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显效:肿块缩小1/2以上,疼痛基本消失;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2,疼痛减轻;或肿块缩小1/2以上,疼痛减轻不明显;无效:肿块及疼痛无变化。
总有效例数=痊愈+显效+有效。
主要不良反应有月经紊乱、子宫内膜增厚、胃部不适及白带增多等。
,1.6统计学方法:本文数据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O.05。
2结果,’+轻度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B组多于A组(P<0.05);重度E、F组疗效优于C、D组(P<0.01),不良反应E组多于C、D、F组(P<0.05);D组疗效优于C组(P<0.05),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乳腺增生疗效及不良反应例数统计表(例)3讨论乳腺增生症是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组织结构紊乱性疾病,对其病因有学者旧1认为与雌激素水平升高,孕激素水平低或雌孕激素比例失调有关,或是患者的乳腺组织对正常水平激素的高敏感性所致的异常反应。
4j。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妇女发生乳癌的危险性是一般妇女的2—4倍,10年随访乳癌发生率约15%b J。
因此,临床重视乳腺增生的治疗具有缩窄性心包炎29例外科治疗仝国林69重要意义。
乳癖散结胶囊能行气活血,软坚散结,有效调节肝脏功能,使其对雌激素灭活作用增强。
三苯氧胺与雌激素竞争受体,阻断雌激素对靶器官的刺激,阻滞乳腺腺管及周围纤维组织过度增生7,避免腺体、腺叶末梢导管进一步增生、变硬。
临床观察发现,轻度乳腺增生应用乳癖散结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与三苯氧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例数少于三苯氧胺组;重度乳腺增生应用乳癖散结口服有效率低,与D、E和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应用乳癖散结和三苯氧胺10m g/d口服,疗效优于三苯氧胺10m g/d,和三苯氧胺20m s/d相当,不良反应和三苯氧胺10m s/d口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少于三苯氧胺20m g/d。
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路径(2017年版)一、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缩窄性心包炎(ICD-10:I31.1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2015年ESC心包疾病诊治指南。
1.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尿少、颈静脉充血 / 怒张、肝脏肿大、双下肢水肿、胸水、腹水等心脏舒张功能受限所致的一系列循环障碍。
缩窄性心包炎常由细菌性心包炎(化脓性心包炎、结核性心包炎)、免疫介导、肿瘤相关性心包炎、心脏术后、放射治疗后等原因导致。
2.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
首选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典型表现心包层增厚、钙化。
但也有部分患者心包无增厚。
心室活动受限以及随呼吸运动而发生的改变是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造影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重要特征。
心脏CT 和心脏核磁共振检查作为次选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心包受累的程度和范围。
在其他非侵入性检查手段不能确诊时,可采用心导管检查。
(三)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为缩窄性心包炎(ICD-10:I31.102)。
(四)标准住院日为2-3周。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胸部X线影像学检查;(2)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3)血生化检查、血象、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影像学检查:心脏CT/核磁共振心脏显像;(2)心导管检查;(3)结核相关检查:PPD、TB-SPOT等(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1.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最主要的治疗是心包切除术;2.特殊病因如结核性心包炎,推荐采用药物治疗预防其进展为缩窄性心包炎;3.一过性心包缩窄或由炎症因素导致的新近诊断的心包缩窄,可考虑经验性抗炎治疗;4.体循环淤血严重者,可酌情应用利尿剂。
(七)出院标准。
舒张功能受限的症状得到缓解,生命体征稳定。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肿瘤、活动性结核、未控制的免疫系统疾病等其它系统性疾病所致缩窄性心包炎;2.出现严重并发症。
二、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缩窄性心包炎(ICD-10:131.10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概述】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系心包纤维增厚、粘连收缩,限制了心室舒张,造成心排量减少,静脉回流受阻的综合征。
国内报道发病率占心脏病的1.6%。
【病因与发病机制】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各种心包疾病的最终结果,在我国最常见的病因为结核性和化脓性心包炎。
但国外报道结核性已减少,而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则明显增多。
【病理】心包脏层、壁层广泛粘连增厚和钙化,最后导致心包腔完全或部分闭塞成一个纤维瘢痕组织的硬壳。
压迫心脏、限制心室舒张、回心血量减少,心排量降低。
然而,由于代偿性心率增快,心输出量降低不明显。
因此,与心衰比较右房压升高明显,而心输出量降低较少。
右房压可高达0.981~1.962kPa(10~20cmH2O)。
由于右房压力升高,故体循环压力升高,静脉淤血。
导致静脉回流发生困难,静脉压升高、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腹水、下肢水肿。
另外左心充盈受限,心室舒张压力升高,造成肺充血可出现呼吸困难等一系列左心功能不全表现。
【诊断要点】诊断要点概述颈静脉怒张、压力增高、奇脉、肝大、腹水。
结合心电图和X线上的心包钙化阴影多可确诊,必要时行心导管检查。
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罹病,但30~50岁居多,无性别差异。
1.症状起病较缓慢,常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咳嗽、轻度胸痛、疲劳、软弱无力、食欲减退,是由于低排血量所致。
因心包缩窄,右心输出量受限。
因此,夜间阵发呼吸困难较少,很少发生肺水肿。
2.体征(1)颈静脉怒张:因回心血量减少,体静脉压持续增高所致。
可出现吸气时颈静脉充盈更明显的Kussmaul征,一般强心利尿、限钠治疗效果不佳。
(2)心脏体征:心尖搏动消失、心音减弱、第二心音分裂和心包叩击音。
后者为心室舒张受限,流入心室的血液突然中止,引起振动所致。
心尖搏动常不能触及,心浊音界通常不扩大,若心脏明显扩大应考虑合并其他疾病。
很少出现心包摩擦音。
(3)肝大、腹水:早期即可出现淤血性肝肿大,肝大伴有压痛,并发心源性肝硬化时出现腹水,此病腹水出现早且量大。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
【摘要】目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探讨;方法术前适当强心、利尿及支持治疗,特别是低蛋白血症者,予以营养支持,严格控制入量,如考虑为结核不稳定者予以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结果术后中心静脉压cvp平均下降12.2±5.5。
术后心功能ⅰ级3例,ⅱ级 7例,ⅲ级 17例, ⅳ级6例。
术后5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在治疗中要尤为仔细。
【关键词】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2.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006-043-02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由于心包的脏层和壁层因炎性病变纤维组织沉积,逐渐增厚和硬化,心包间隙亦为纤维组织所填塞,收缩压迫心脏和大血管,因而在临床上形成一系列循环障碍症状,需要及时外科手术治疗。
2007年11月-2009年2月我院共外科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40例,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40例患者中,男32例,女8例;年龄24-65岁,病程1-17年。
主要临床表现:呼吸困难9例,心悸7例,腹胀、下肢水肿11例,胸水7例,肝大2例,腹水1例,心率增快3例。
肘静脉压25-41 cmh20(1 cmh20=o.098 k_pa),脉压差均缩小。
术前0功能:ⅱ级15例,ⅲ级17例,ⅳ级8例。
有结核病史14例,其中腰椎结核8例,肘关节结核6例。
1.2 治疗方法术前适当强心、利尿及支持治疗,特别是低蛋白血症者,予以营养支持,严格控制入量,如考虑为结核不稳定者予以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
全组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胸骨正中切24例,左前外侧切16例。
麻醉成功后常规放置上腔静脉测压管,以监测上腔静脉压力。
心包切除范围:左、右心室面,左侧达膈神经,右侧至右心缘,上达大血管根部,下达膈面,并使心尖游离。
手术时应在膈神经前近心尖处为入路,而后在纤维板与心肌之间钝性或锐性剥离,切除心包,若心包钙化严重并与心肌紧密粘连,难以彻底剥离时,小的钙斑块,可以旷置,对于大片者,则以“井”字形切开,可达到松解目的,以改善心脏受压情况。
2 结果
术后中心静脉压cvp平均下降12.2±5.5。
术后病理:心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玻璃样变性7例;呈干酪增殖性结核病变及伴结核肉芽肿形成6例。
术后心功能ⅰ级3例,ⅱ级 7例,ⅲ级 17例, ⅳ级6例。
术后5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其中低心输出量综合征 2例, 肺水肿 2例,失血性休克3例。
术后采用升压药治疗例,呼吸机辅助2例。
3 讨论
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已知的原因有结核性、化脓性、非特异性、肿瘤化疗、肿瘤引起以及外伤等所致的缩窄性心包炎, 以往对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多认为是结核, 在我国结核
性病因曾占首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虽占很大比例但已不
是首位。
随着对恶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强度的增加,胸部放疗已成
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病因之一,也是影响心包剥脱手术后近、远期效果的重要危险因素。
影响放疗所致缩窄性心包炎手术效果的原因很多, 如肿瘤的复发、射线损伤引起的肺组织纤维化、对心肌、冠状动脉以及瓣膜所造成的进行性损伤等。
心包缩窄只是射线对心脏损伤的一部分,即使行满意的心包剥脱,其预后也差。
实际上,此诊断应视为心包剥脱术的相对禁忌证。
对于该类病,只有当症状进展明显,且症状是由于增厚的心包引起心脏舒张受限所致时,才建议手术。
本组 40例放疗所致心包炎,首次在外院行心包剥脱手术,但术后症状未缓解,再次手术时发现, 其症状并非心包缩窄引起, 而是心肌收缩无力,心功能不全所致。
这就提醒我们,对此类病人术前一定要通过各种检查,明确病因,以防误诊。
手术前准备①对于重症患者,术前应给予营养支持、吸氧,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消除胸、腹水,改善全身情况,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减轻心脏负荷,保护肝肾功能,这对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相当重要。
②术前抗结核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常见原因是结核,占50%~60%。
不能除外结核性者,我们主张常规行抗结核治疗1~2个月,以避免术后复发及结核播散。
③术前是否给予洋地黄药物治疗,目前暂无一致意见。
我们认为有快速性房颤时可考虑使用,其余患者不主张常规使用,建议通过利尿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来改善心功能。
④严重顽固性胸、腹水的治疗:我们对经利尿及反复穿刺抽液仍不能有效解决者,在手术时放置胸、腹腔引流管,尽量将胸、腹水缓慢放出,以改善心肺功能。
围手术期处理: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缩窄性心包炎常见的死亡原因[51。
因此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
手术前适当应用强心、利尿药物,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胸腹水较多者术前分次抽液。
术前是否给予洋地黄药物治疗有一定争议问,我们对心率过快者酌情使用小剂量洋地黄药物。
明确或怀疑结核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我们主张常规行抗结核治疗l~2个月,以避免术后复发及结核播散,术后仍应给予规则的抗结核化疗方案。
术中切除心包松解后,回心血量可骤然增加使心脏过分扩大而造成心肌损害及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因此在松解上、下腔静脉人口的缩窄环前可给予强心、利尿及血管活性药物。
术后继续应用强心、利尿药物,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注意维持水、电解质代谢平衡。
限制总液体人量及速度,纠正低蛋白血症。
有胸腔积液者可延迟拔除胸腔引流管,促使胸膜粘连,防治胸腔积液。
参考文献
1. 唐中明.奉成钢.唐际富.韦鸣.张爱平.许建荣手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51例 [期刊论文] -广西医学2009(6)
2. 李国志.赖登祥.谭益.余鑫.唐胜军.唐烽.张俭荣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期刊论文] -重庆医学2008(04)
3. 姜文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17例外科治疗体会 [期刊论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01)
4. 蔡彦力.黄进启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治疗84例临床分析 [期刊论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7(11)
5. 周洪霞.曾玲.何群 1例缩窄性心包炎长期顽固性腹水患儿的护理 [期刊论文] -现代护理2007(27)
(责任审校:刘子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