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静脉曲张腹腔镜手术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00.33 KB
- 文档页数:2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开放式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与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临床效果优缺点。
方法:精索静脉曲张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开放式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68例,采用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20例。
分析两组手术操作要点,对两组手术中,术后相关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失血量、精索动脉游离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开放组。
但住院费用略高于开放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需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治疗方式。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开放手术;腹腔镜【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1-0072-02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是男性常见疾病,发病率为10-15%,可导致男性不育症[1,2],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式。
随着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2006年起,我院开展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现将我院自2006年来采用开放式手术方法和腹腔镜手术方法共计88例患者情况进行比较。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2006—2012年我院采用开放式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68例。
年龄16~42岁,平均29.2岁。
婚后不育23例,未婚11例。
2012—2016年,开展了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20例。
年龄18~62岁,平均40.5岁。
婚后不育12例,未婚6例,双侧9例。
患者均为Ⅱ~Ⅲ度(WHO方法分级),左侧53例,双侧15例,经检查均排除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病变。
1.2 手术方法1.2.1开放组腹膜后精索高位结扎术本组68例。
硬膜外麻醉下,患者平卧,于患侧髂前上棘上3㎝处,顺皮纹方向斜切口约2㎝,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止血钳钝性分离腹内斜肌和腹横筋膜,至腹膜外脂肪,中指伸入切口由外向内推开腹膜,小拉钩拉开切口,在腹膜后脂肪中可见增粗的精索静脉,用两把组织钳提起精索,推下腹膜,识别并分开精索动脉和静脉,保护精索动脉,用4号丝线结扎静脉,精索内静脉多为1~2条,少数为3条。
《腹腔镜集束性精索内血管高位结扎术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篇一一、引言精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精索内静脉异常扩张、迂曲。
该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生育能力造成影响。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开放手术和经皮穿刺等,但这些方法往往存在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的缺点。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集束性精索内血管高位结扎术逐渐成为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常用方法。
本文旨在分析该术式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近两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共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腹腔镜集束性精索内血管高位结扎术(以下简称腹腔镜手术组),另一组为传统手术组。
2. 手术方法(1)腹腔镜手术组:采用全身麻醉,建立气腹后,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精索内血管的定位和结扎。
手术过程中需注意保护输精管及周围组织。
(2)传统手术组:采用开放手术或经皮穿刺的方法进行精索静脉的结扎。
3. 疗效评价标准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随访的精液质量、睾丸萎缩等指标。
三、结果1. 手术情况腹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上略长于传统手术组,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术后恢复时间也较短。
此外,腹腔镜手术组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精索内血管的分布情况,有利于提高结扎的准确性。
2. 并发症情况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主要包括气腹相关并发症和手术操作不当引起的损伤。
而传统手术组由于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容易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3. 术后随访情况术后随访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精液质量、睾丸萎缩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且优于传统手术组。
此外,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讨论腹腔镜集束性精索内血管高位结扎术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该术式具有微创、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其次,该术式可清晰地观察到精索内血管的分布情况,有利于提高结扎的准确性;最后,该术式可同时处理双侧病变,提高治疗效果。
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护理要点分析【摘要】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来说有着重要的背景意义。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术前护理要点包括患者评估和准备工作,术中护理要点需要确保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护理要点则是关键的恢复阶段。
预防并发症和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同样至关重要。
护理效果的评估能够帮助护士检验工作的有效性。
总结来看,护理要点对于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至关重要,未来我们还可以继续完善护理工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效果。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精索静脉曲张、护理要点、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效果评估、护理工作。
1. 引言1.1 介绍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背景意义腹腔镜手术相比传统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在传统手术中,患者需要较大的切口,手术操作范围受限,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时间长。
而腹腔镜手术通过微创技术,仅需几个小孔即可完成手术,减少了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加快了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
腹腔镜手术具有更精确的操作和更清晰的视野。
腔镜下的操作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医生可以通过高清的摄像头清晰地观察手术区域,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腹腔镜手术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传统手术中由于切口较大、组织损伤严重,容易引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而腹腔镜手术切口小、创伤轻,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具有重要的背景意义,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1.2 阐述护理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重要性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微创手术方法,相比传统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在这一过程中,护理在腹腔镜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士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都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责任,并且需要密切配合医疗团队,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在腹腔镜手术中,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手术器械的消毒和准备工作,协助医生正确操作腹腔镜,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情况,保持手术场无菌环境等。
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3年60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腹腔镜下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
结果:6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1侧手术时间10~25min,平均14min;术后无明显外科并发症,术后2~4天出院,平均3天。
术后55例随访6月~2年,其中4例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余51例症状消失;术前22例精液质量差不育者,术后复查精液18例改善或正常,其中6例其妻受孕。
结论: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创伤小、疗效好,对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尤为适用。
标签:精索静脉曲张;腹腔镜;结扎术精索静脉曲张是年轻男性常见的疾病,手术方法很多。
近年来我们采用腹腔镜下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年龄17~45岁,平均25岁,病程1~8年。
均为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其中轻度精索静脉曲张者32侧,中度者51侧,重度者37侧。
以不同程度的阴囊坠胀感或腹股沟牵涉不适就诊者36例,婚后不育精液检查异常且阴囊坠胀感者15例,无自觉症状精液检查异常者9例。
8例曾行单侧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后复发。
查体:阴囊内可触及不同程度蚯蚓状曲张的静脉团,平卧位减轻或消失。
彩超检查排除肿瘤等压迫引起的继发性因素,均为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术前留置导尿管。
1.2 手术方法:全麻后,头低足高15°~25°平卧位。
经脐缘置入气腹针或直接用安全穿刺套管进入腹腔,腹压充气至12~15mmHg,置入腹腔镜,分别在Mcburney点及左边反Mcburney点处置入5mm及10mm工作套管。
放入分离钳及电凝钩,在腹股沟管内环处找到精索血管,透过腹膜多可见蓝紫色的精索内静脉,距内环上方2cm精索血管外侧剪开后腹膜,上下游离1~2cm,显露并游离出精索血管束,将精索内动静脉分开,游离所有曲张的静脉,上下游离后两端置生物夹结扎,剪断精索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