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原因
1、误食有毒菌类: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 食用的只有三四十种。毒菌多颜色美丽,长有疣状 物,表面粘脆,蕈柄上有蕈环、蕈托;多生长在腐 物或粪肥上,多数不生虫子,有腥辣、苦、酸、臭 味,碰坏后易变色或流出乳状汁。
蕈环
蕈托
2、加工环节出现失误 如果没有弄熟或者炒菌的锅铲沾上没有炒熟 的菌子,食用后就可能发生中毒
(3)证实胃管在胃内:1、用注射器抽吸出胃液;2、胃管开口端置于水中, 无气体逸出;3、注射器注入10mL空气,同时用听诊器在胃部听气过水音
胃的解剖位置: 位于腹上部的左季 肋区
(4)确定胃管在胃内后,胶布固定胃管,头偏一侧。躁动不配合者,应专人 看管胃管。
2、洗胃:
先吸出胃内容物,再灌入300-500ml洗胃液,先出胃后进胃,尽量保证出进平 衡,如此反复,直至洗出液体澄清无味为止。
5、病情好转后,给予易消化、无刺激的流质饮食,
少食多餐,逐步改为软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并从胃管注入甘露醇250mL,或 活性炭100g,以促进腹泻排除肠内毒物。 4、非特异性解毒: 维生素c、还原型谷胱甘肽 5、对症与支持治疗: 纠正脱水、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对有肝损伤者予以护 肝治疗,对有精神症状或有惊厥者予以镇静或抗惊厥治 疗。 6、血液净化治疗 明确吃白毒伞,杂蕈,尤其是短暂缓解又再次加重,出 现严重的肝损害者。
2.神经精神型:已知有60余种 进食后10余分钟至6小时,除出现胃肠炎型 症状外,尚有瞳孔缩小、多汗、唾液增多、流 泪、兴奋、幻觉、步态蹒跚、心率缓慢等。少 数病情严重者可有谵妄、幻觉、呼吸抑制等表 现
二、菌子中毒的四种类型
3.溶血型 潜伏期为6-12小时,除胃肠炎表现外,还有 溶血表现,可出现贫血、肝脾肿大等。此型多 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多为误食鹿花菌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