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简介15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15
威宁公共基础知识参考了资料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毕节市东北部,群山环绕,河流纵横,气候宜人。
威宁县地方面积约为4653平方公里,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县。
下面是关于威宁公共基础知识的参考资料。
一、地理:1.地理位置:威宁县位于黔北高原的东北部,东邻息烽县,南接纳雍县,西界六盘水市钟山区,北连赫章县。
2.地貌特点:威宁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县域内山地、丘陵和河谷水平交错,地势起伏变化较大。
最低海拔为470米,最高海拔为2329米。
3.气候条件:威宁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温和,冬温夏凉。
年平均气温为15.1℃,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
二、人口和民族:1.人口情况:截至2020年底,威宁县总人口为85.5万人。
2.民族构成:威宁县是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多民族共同生活,主要民族包括彝族、汉族、苗族、回族等。
三、经济发展:1.农业:威宁县是农业大县,农业发展基础较好。
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水果等。
2.工业:县内有多个规模较大的工业园区,以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等为主导产业。
其中,煤炭、铁矿等资源开发对经济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3.旅游业:威宁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威宁喀斯特风景区、威宁黄腾峡景区等。
威宁的美丽自然景观和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
四、教育和文化:1.教育机构:威宁县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等各级学校。
学校数量较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2.传统文化:威宁县拥有丰富的彝族和苗族传统文化,如彝族的“三坡祭祀”、苗族的“苗年”等。
这些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为县域内的居民带来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五、交通和通讯:1.交通:威宁县交通便利,有较为完善的公路网和铁路网。
附近有贵阳新添堡机场和赫章威宁高速公路等。
2.通讯:威宁县的通讯设施较为完善,有电信、移动、联通等多个运营商提供通信服务,网络覆盖较广。
以上是关于威宁公共基础知识的参考资料,威宁作为贵州省最大的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威宁县民族风情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县,毕节市辖县。
位于省境西北部,北、西、南3面与云南省毗连。
面积6295平方公里,人口约1263816;其中彝、回、苗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24.3%。
民族风情威宁是一个多民族的自治县,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居住着汉、彝、回、苗、布依等18个民族。
各民族相依共存,和谐相处,组成了一个100多万人口的大家庭。
彝村、回屯、苗寨星罗棋布。
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回族开斋节、苗族花山节,场景恢宏、气氛热烈。
摔跤、赛马、射弩、扭扁担、荡秋千等民族竞技活动丰富多彩。
彝族的大型歌舞组合阿西里西及弹月琴、唱对歌等,苗族的大型迁徒舞及芦笙舞,唱情歌、吹芦笙以及布依族的插秧歌,无不洋溢着浓烈的民族自豪感,展示出迷人的民族风彩。
各民族迥异的生活习俗、婚丧礼仪、图腾崇拜、服饰装扮以及回族的挑花剪纸、苗族的蜡染编织、布依族的刺绣竹编等民族工艺,这一切犹如一个个精美的光环,焕发出神秘诱人的光彩,犹如一块缀满珠玑的轻柔酥软的纱幔,纱幔之中是一方神奇的土地。
彝族、回族、苗族三个主体少数民族酿就了威宁浓郁的民族风情,有热烈奔放的彝族火把节、庄严肃穆的回族古尔邦节、欢快明朗的苗族花山节等节日活动。
独具特色的民族村寨,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原始古朴的民族舞蹈,独特的音律,淳厚的风情,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彝族“撮泰吉”“撮泰吉”是彝语。
“撮”意是人,“泰”意是变化,“吉”意是游戏、玩耍、合在一起的意思是“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戏”,简称“变人戏”。
是一种古老的戏剧形态,被称为“戏剧活化石”。
“撮泰吉”为彝文译音,意思为“变人戏”,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演出,以驱邪祟、迎吉祥、祈丰收。
1祭祀。
由包头布把头顶缠成锥形,身上和四肢用白布缠紧以象征裸体;戴着面具,用类似罗圈腿的步伐,表示先人初学直立行走形态的一群演员表演。
开场时,在场地四角点燃灯笼,由惹嘎阿布发号施令,领着几个“撮泰”老人,手柱棍棒,踉踉跄跄,像从遥远的原始森林里走来,发出猿猴般的吼叫声。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情简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黔西北高原,是贵州省的西大门,全县总面积6296.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森林覆盖率31.7%;县境中部为开阔平缓的高原面,四周低矮,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
全县辖35个乡镇,620个行政村(居)委会。
2010年末总人口140.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4%。
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台地的地理特征,使这里的光能资源和风力资源为贵州之冠,威宁县城也因年平均日照数为1812小时,被气象学界命名为“阳光城”。
威宁既是贵州的“屋脊”,又是滇东北走廊的交通要塞,326国道过县境129公里,102省道过县境157公里,铁路里程187公里。
威宁县物产资源种类繁多,盛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等粮食作物,烤烟、芸豆、蘑芋等经济作物和苹果、黄梨、核桃、板粟等干鲜水果;中药材有党参、天麻、黄柏、三七、半夏、杜仲、厚朴等。
其中马铃薯常年产量在15亿公斤以上,品质优良,为全国之冠。
全县拥有成片草场和草山草坡320万亩,各类牲畜常年存栏达157.22万头(匹、只)以上,出栏77.47万头(匹、只)以上,已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畜牧业基地之一。
是著名的“马铃薯之乡”、“中药材之乡”、“畜牧之乡”和“南方落叶水果基地”。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铅、锌、铜、金、银、铝、石膏、泥炭、硅石、大理石、水晶石、花岗石等30余个品种,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达50亿吨。
威宁历史悠久,资源丰富。
据文献记载,威宁秦朝为汉阳县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1954年11月11日成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全省乃至全国成立较早的自治县。
历史的沧桑巨变,为威宁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如中水汉墓群、彝族向天坟、奢香古驿道遗址、千年古刹凤山寺、明代疆界碑、吴三桂金殿、蔡锷点兵场、石门坎柏格里墓、云贵红军桥等。
自2009年9月6日-7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分别对我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后,国务院扶贫办把我县作为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县来推进(简称“威宁试点”)。
威宁公共基础知识参考威宁县位于中国贵州省黔西南州,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中心城市之一。
威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一个值得一游的旅游目的地。
地理位置威宁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4°09′-104°46′,北纬26°33′-27°06′,位于黔西南州东北部。
县地势北高南低,河谷纵横,地势多元。
东临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接赫章县,西连纳雍县和毕节市,北靠兴仁县。
城市特色丰富的自然资源威宁县地处贵州高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境内山川秀丽,风光旖旎。
县内有大片森林、原始生态保护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丰富,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这里的风景以山水秀丽、奇峰异岭、溶洞奇观、瀑布泉水等自然景观为主,深受游客喜爱。
独特的民俗文化威宁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布依族、苗族、侗族等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并保留了各自的传统风俗。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布依族苗族同胞举行盛大的“三月三”花山节,届时,成千上万的人们穿着盛装,载歌载舞,共庆美好时光。
特色美食威宁的美食以当地特色为主,融合了多民族的饮食文化。
这里的美食以口味独特、色香味俱佳闻名,例如有“威宁酸汤鱼”、“威宁酸汤猪脚”、“威宁酸肉”等。
这些美食以酸爽可口而著称,是品尝当地美食的绝佳选择。
旅游景点龙洞堡风景区龙洞堡风景区位于威宁县东部的仙人洞镇,距县城约60公里。
这里有奇特的溶洞景观,以石笋、石幔、石柱、石芽和石乳为主,形成了一个壮丽的地下“石林”。
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不同寻常的地下奇幻世界。
温泉胜地威宁县境内有多处温泉资源,其中以视频镇、红果镇等地的温泉最为有名。
这里的温泉水质优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
来到威宁,一定要体验一下温泉的独特魅力。
茅台古城茅台古城位于威宁县城的西南部,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这里有古老的城门、石板街、传统建筑等,展现了传统村落的魅力。
古城内还有茅台酒文化博物馆,游客可以了解到茅台酒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
威宁印象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西南部,是一个集多种民族文化为一体的地方。
在这个县境内,自然风光秀丽多姿,聚集了少数民族的各种传统民俗和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威宁印象。
自然风光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贵州省西南部,境内地形复杂,山峰起伏,是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
这里的自然风光极其秀美,盛产竹子、茶叶、菌类、石板、水果等传统农业产品,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在这里游客可以通过漫步、徒步、骑行等多种方式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莲花湖湖水清澈碧绿,四周是苍翠的山林,环境十分优美;威宁大峡谷是一个具有奇峰、幽谷、清泉、奇石等自然景观的绝佳旅游景点。
威宁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
历史文化威宁县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此处有100多座古建筑,包括了古城墙、古塔、古桥等等。
这些古建筑都是源于中国古代南北文化的特色建筑样式,可以让游客充分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此外,威宁还有多个世界级文化遗产,包括马岭黄等。
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富有历史和文化价值。
在这里,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威宁的历史和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民族文化威宁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主要居民是彝族、回族、苗族,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风俗和文化传统。
这里独特的民族风景和传统节日,例如彝族三月三、回族古尔邦节、苗族火把节等。
放眼望去,彝、苗、回族的民族特色非常鲜明,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各个民族的风情和文化底蕴。
美食文化威宁地区的美食有非常多的特色,其中包括了苗、彝、回等民族的传统美食。
威宁宵夜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美食,此时威宁的街头巷尾都会燃起火烧土豆和麻酱面等诱人美食的香气。
此外,威宁的豆腐、酸鱼等也非常值得一试,这些美食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还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风俗和文化传统。
总结威宁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美食文化等方面都非常丰富,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在威宁,游客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底蕴,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