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1号线隧道内接触网n型吊弦改造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904.63 KB
- 文档页数:5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中整体吊弦应用的探讨黄飞鹏, 刘国红摘要:阐述了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整体吊弦的结构型式及性能、计算整体吊弦长度需做的准备工作、计算公式及其修正公式,并给出了适用于简单链形悬挂整体吊弦的综合计算公式。
关键词:接触网;整体吊弦;应用Abstract: It illustrates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dopted complete set of droppers in constructing OCS for electrification of railways, introduces the preparation, calculation formula and modification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length of complete set of droppers, and gives the synthesized calculation formula applicable to complete set of droppers of simple chain suspension OCS.Key words: OCS; complete set of droppers; application中图分类号:U2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936X(2002)04-0023-03目前,在提速干线铁路和准高速、高速电气化铁道接触网中,整根由耐腐蚀铜合金软铜绞线制成的整体吊弦逐步替代了传统的环节吊弦,其具有机械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施工安装方便等优点。
另外,由于整体吊弦取消了环节结构,所以改善了接触网的导电通路,避免了环节结构中的虚接触及由此产生的电损耗。
以上优点使整体吊弦在我国广深准高速、武广线电气化改造及京郑线、郑武线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具有推广前景。
地铁刚性接触网施工中的问题与改进地铁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离不开刚性接触网的支持。
然而,在地铁刚性接触网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施工质量问题、施工安全问题、施工效率问题等。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施工质量问题1.施工材料不合格:在地铁刚性接触网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利润,使用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导致接触网的质量不稳定,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2.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工艺是保证接触网质量的关键,但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按照规范操作,导致接触网的安装质量不达标。
3.检测手段不完善:目前,我国地铁刚性接触网的检测手段相对落后,难以对施工质量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控,从而导致部分质量问题难以被发现。
改进措施:1.加强原材料监管:加强对施工原材料的检测和认证,确保施工单位使用合格的材料。
2.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使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3.完善检测手段: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确保施工质量。
二、施工安全问题1.高空作业安全隐患:地铁刚性接触网施工过程中,高空作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然而,部分施工单位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2.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部分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力,导致施工现场存在乱拉乱扯、乱堆乱放等问题,增加了安全隐患。
3.应急预案不完善:在突发情况下,部分施工单位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难以迅速、有效地应对安全事故。
改进措施:1.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确保施工安全。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规范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有序,降低安全隐患。
3.完善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施工单位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三、施工效率问题1.施工计划不合理: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导致施工进度滞后。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接触网可靠性路径研究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交通行业也在逐渐壮大起来,我国各大一、二线城市都开始纷纷修建轻轨、地铁、动车组等线路,在便捷了市民交通出行的同时,却给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各国交通专业的学者,纷纷将注意力集中到牵引供电系统的设计和创新上,这一系统中较为常见的有直流式和交流式,以及双制式。
这些供电系统旨在当车流量处于高峰期时可以对线路进行持续、高效、稳定的供电。
所以对于车流、人流量较大的城市,对其牵引供电接触网可靠性的研究,就显得格外有意义。
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接触网可靠性路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接触网;可靠性;路径接触网是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沿轨道线路架设,通过受电弓或集电靴向客车供电。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线路长,零部件多,工作环境恶劣,在受电弓和风的作用下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又因其无备用性,如果故障则将导致中断行车。
因此若要减少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故障时间及故障次数,必须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的可靠性。
1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接触网的类型电气化铁道的牵引供电系统是由牵引变电所、牵引网(馈电线、接触网、钢轨和回流线组成)、电力机车等组成。
第三轨式接触网可以用于地铁与封闭的城市铁路和轻轨,架空式接触网不光可以用于地铁与封闭的城市铁路和轻轨,还可用于铁路干线、城市地面和工矿电机车电力牵引线路。
为了保证对电动车组良好的供电,接触网应顺直平滑,高度一致,在高速行车中能始终保持正常稳定的接触授流。
另外,接触网应具有足够的耐磨性与良好的导电性,寿命尽量长,并力求结构简单,易于施工与维修。
下面对两种接触网类型简单介绍一下。
1.1 架空式接触网架空式接触网的悬挂类型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简单悬挂、链形悬挂和刚性悬挂。
这三种悬挂方式的电线粗细、条数、张力都是不一样的。
架空式悬挂方式,要根据架线区的列车速度、电流容量等输送条件以及架设环境进行综合勘察来决定要采取什么方式。
既有车站接触网改造技术方案探讨发布时间:2022-04-19T02:06:46.696Z 来源:《时代建筑》2022年1月中作者:苏亮[导读] 随着“公转铁”交通运输体系的深入发展,铁路运输在我国的交通事业中比重越来越大,很多既有电气化车站已经不能满足运输需要。
如何在保证运输能力的前提下确保改造区段的设备安全稳定已成为接触网技术方案的首要研究课题。
针对既有车站改造存在的一些难题,我们从技术上进行革新,以减少对既有线运输影响,保证施工安全及工期,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
本文以杭长客专衢州站接触网改造、大准铁路燕庄站接触网大修、新街站扩能接触网改造三个工程为例,对施工过程中技术方案进行探讨。
中铁六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苏亮北京 100000摘要:随着“公转铁”交通运输体系的深入发展,铁路运输在我国的交通事业中比重越来越大,很多既有电气化车站已经不能满足运输需要。
如何在保证运输能力的前提下确保改造区段的设备安全稳定已成为接触网技术方案的首要研究课题。
针对既有车站改造存在的一些难题,我们从技术上进行革新,以减少对既有线运输影响,保证施工安全及工期,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
本文以杭长客专衢州站接触网改造、大准铁路燕庄站接触网大修、新街站扩能接触网改造三个工程为例,对施工过程中技术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转铁既有车站改造接触网技术革新技术方案探讨一、既有线接触网施工难点论述案例一:杭长客专衢州站改工程接触网改造过程中,需要对既有二站台雨棚进行改造,二站台为3、5道到发线站台,站台新建雨棚施工周期长,并且需要两侧3、5道接触网停电配合,否则站台无法满足较长的施工条件。
技术方案难点总结:探讨既有站台新建雨棚改造施工接触网停电过渡方案。
案例二:大准线为重要的煤炭外运通道,运输任务繁重,接触网改造施工需要在天窗点内进行,与运输冲突严重。
燕庄车站为大准线和国铁交界车站,车辆编组多,运输任务繁忙。
改造技术难点:一是铁路集中修天窗内要完成的换线任务,大准铁路公司轨道车短缺,并且地方铁路和国铁之间互通手续复杂,外局上道和调遣手续繁琐,需革新人工放线工艺;二是站内35个锚段换线,需要在集中修25个天窗点内完成,并且多数锚段不在原锚柱下锚,各股道锚段数较既有锚段有所增加,过渡开通范围大,需要对既有过渡方案进行研究、优化,充分利用好天窗施工时间,减少要点次数,降低对运输的影响;三是牵扯56组6股道以上软横跨需要天窗点内更换,其中9股道软横跨有28组,对软横跨安装的精确度要求较高;四是此工程为封锁点结束即开通,对接触网工艺要求较高,涉及腕臂安装、吊弦安装等工艺必须一步到位;技术方案难点总结:一是对接触网站改施工不具备轨道车进场条件下,人工放线工艺技术方案探讨;二是对接触网站改过渡施工技术方案优化;三是对接触网站改一步到位工艺进行技术方案探讨;案例三:包西铁路新街站(站中里程K163+097)为包西线上的中间站,主要施工任务是对新建渡线、牵出线、机待线挂网,两端咽喉接触网设备改造,受影响的既有新街站接触网设备迁改。
刚性悬挂拉出值布置对受流质量的影响曾纯昌【摘要】According to the big difference of rigid catenary stagger arrangement between Shenzhen metro Shekou line and Huangzhong line, the paper analyzes their impact on current collection quality and proposed optimized values of rigid catenary stagger.%讨论深圳地铁蛇口线及环中线刚性接触网拉出值布置存在的差异,通过分析其在运营中对电客车取流质量的影响,提出对刚性接触网拉出值进行优化的方案.【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年(卷),期】2013(026)001【总页数】3页(P68-70)【关键词】深圳地铁;拉出值;磨耗;取流;优化【作者】曾纯昌【作者单位】深圳地铁集团公司运营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7在定位点处,需要保证接触线与机车受电弓滑板中心线间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在直线区段叫作接触线的之字值,在曲线区段叫作拉出值。
拉出值的作用是:使运行中受电弓滑板的工作面均匀磨耗(否则会使滑板工作面磨出沟槽),并保证不发生弓网故障。
深圳地铁蛇口线正线全长36 km,采用刚性悬挂接触网技术;环中线正线全长43 km,除地面段的5 km采用柔性悬挂外,地下段均为刚性悬挂。
这两条线刚性悬挂的拉出值布置有很大的差异,自2011年6月开通运营以来,可看出电客车的取流质量有很明显的优劣。
蛇口线、环中线采取刚性悬挂,平均每个锚段长为250 m,每8~10 m有一个悬挂定位点,锚段关节、线岔、中心锚节的安装结构均一样,所用汇流排为同一厂家,所用接触线虽是不同厂家,但都是用银铜合金电车线。
两条线路拉出值布置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接触网接驳方案
曾纯昌
【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
【年(卷),期】2007(020)004
【摘要】分析深圳地铁1号线首期接触网工程,指出世界之窗站因设计及施工不合理造成几个重大缺陷,提出利用1号线续建接触网工程在该站接驳的方案,既实现两期接触网工程的顺利过渡,又克服存在的重大缺陷,消除设备隐患,保证接触网正常地向列车供电.
【总页数】4页(P78-81)
【作者】曾纯昌
【作者单位】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深圳,518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
【相关文献】
1.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接触网过渡方案浅析 [J], 王小飞
2.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南头车辆段出入线接轨方案研究 [J], 顾晓东
3.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前海湾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J], 吴军
4.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车辆 ATC天线安装支架优化设计 [J], 孙营超;周立秋;贺兴;李云召
5.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35KV 供电系统世界之窗牵引降压变电所改造方案浅析[J], 王小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轨交通柔性接触网接触线局部更换研究葛铁军【摘要】以深圳地铁1号线柔性接触网为例,介绍城市轨道交通柔性简单链形悬挂接触线局部更换标准、方案、施工工艺,有效地总结经验,为同行业接触线局部更换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期刊名称】《电气化铁道》【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4页(P7-10)【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柔性接触网;局部更换【作者】葛铁军【作者单位】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25.4+1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有柔性接触网、刚性接触网,柔性接触网有简单链形悬挂和简单弹性悬挂两种悬挂方式。
简单链形悬挂主要有双承双导、单承双导2种方式,正常情况下接触线、承力索都承受12kN张力。
深圳地铁1号线正线接触网采用单承双导柔性简单链形悬挂,其中一期工程使用法国TLM进口CTA120接触线,线径13.2mm;二期工程使用国产CTA120接触线,线径12.9mm。
深圳地铁1号线运行至今已10年,其中一期工程世界之窗上行A 端接触线在开通初期因被人防门夹伤,导致受电弓经过时接触线机械磨耗、电气磨耗加剧,最小残余直径至今为10.35mm ,磨耗百分比18.112%;二期工程固戍—后瑞下行供电臂因电客车故障短路跳闸,造成接触线严重烧损,最小残余直径为10.58mm,磨耗百分比13.3%。
以上设备缺陷出现后,接触网专业及时对受损接触线进行补强处理,但鉴于短路高温及长期的放电拉弧,接触线材料晶体微结构的变化,必将导致接触线强度急剧下降。
同时因接触线本身截面减小,在长期动态运行下存在断线塌网的安全隐患,为此,深圳地铁对世界之窗上行A端和固戍—后瑞下行区间损伤接触线进行局部更换。
深圳地铁参考铁运[2007]69号《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同时考虑国铁接触网跨距大、电压大、电流小,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跨距小、电压小、电流大的特点,制定了接触线检修标准,见表1。
同一跨距内接触线单线不得有2个接头,且两接头间距不得小于10m,接触线接头距定位点不得小于2m,双接触线的两接头错开1m安装;在同一锚段内接触线接头和补强的总数均不得超过下列规定(不包括分段、下锚接头):(1)锚段长度在800m及以下时,接触线单线接头最多为4个。
基于吊弦及弹性吊索预配\安装工艺的探讨接触网安装质量对铁路的运输质量及安全有严重影响,因此合理化预配吊弦长度并提高其计算精度是接触网施工的核心技术之一。
笔者结合多年来接触网施工及技术管理的亲身体会,提出了提高吊弦及弹性吊索的预配质量的方法及安装的先进施工方法、先进工艺标准。
标签:吊弦弹性吊索预配安装工艺0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运输也得以快速发展。
但是既有线运力不足严重阻碍着铁路运输的发展,我国大力新建铁路及对既有线进行改造皆是为了满足此需求。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吊弦及弹性吊索的安装质量将直接决定着接触网运行状态,也是电气化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因此深入研究其可实施性施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 弹吊预配及初安装弹性吊索设计长度:弹性吊索长18m(两个弹性吊弦中心距离)。
下料长度为18.2m,中锚方向线夹外露45mm,落锚方向外露100mm。
弹性吊索两头用ф1.6铁线绑扎两圈。
弹性吊索的安装和调整必须以整个锚段为单位统一进行,有中锚时两小组分别同时从中锚开始对称等速地向两边下锚方向作业,硬锚时一个小组从硬锚侧向补偿下锚侧作业,半个锚段内不允许2组及2组以上人员作业。
用钢卷尺从承力索座中心向两边精确测量出施工表给出的弹吊线夹中心与承力索座中心的距离(一般为9米),并做好标记。
把弹性吊索的中锚(或硬锚)侧一端的吊索线夹紧固定好,吊索露出线夹外边沿45mm。
将弹性吊索绳从中锚侧线夹处顺直摆向下锚方向,将弹性吊索张紧器挂在承力索上,紧线器紧固弹性吊索,然后用力将承力索端张紧器向下锚方向推移至不能移动为止。
调节弹性吊索张力调整螺栓,将张力调节至约2.5kN,将弹吊线夹在事先标记好的位置并安装固定好(见图1)。
■■图12 吊弦预配预配之前,接触线和承力索线夹与线索接触部位均须涂抹无酸锂基润滑脂。
预配时,先计算吊弦的长度,以选择与之相配套的吊弦线;将选好吊弦线两端各10mm的长度插入压接套管内,穿过心形护套环,然后再次穿过压接套管。
接触线索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
接触网接触悬挂包括接触线索和其联接零件。
主要的接触线索有:承力索、接触线、供电线、回流线、架空地线、电连接线、吊弦、汇流排等,详细结构见图4-13。
图4-13-1 柔性接触网悬挂示意图
某地铁一号线的接触悬挂车辆段采用架空柔性接触网,正线Π型结
构汇流排、接触导线、汇流排接头、中心锚结等局部组成。
某地
Π型结构汇流排,每
节长12汇流排中间接头主要是通过固定螺栓将每节汇流排进行机械与电气连接的设备。
图4-13-2 刚性接触网悬挂示意图和汇流排中间接头
表4-3 接触线索的主要零部件及其作用
架空地线
整体吊弦 回流线。
1.1.接触网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1.1.工程概况新建、改建接触网均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本标段的接触网工程主要包括既有线接触网的改建、还建,新增二线的接触网新建工程。
改建内容主要包括:车站改扩建引起的既有接触网的拆除与还建、车站咽喉区改造、车站关闭、新增电分相、既有电分相移位、自闭信号机引起既有接触网支柱移设、既有线接地系统改造等)及既有接触网需要配套增强的工程(如增设回流线、增设加强线引起的支柱更换等)。
1.1.2.总体方案根据施工区段划分,接触网工程由3个电务综合队分段实施。
每个工区设置两个工班。
正常施工时,每个工点各安排一个工班配合站场改造进行过渡工程施工,另一个工班进行增建线电气化施工。
线路“换边拨接”时,根据工作量大小,集中全部或部分施工人员和机具进行施工。
1.1.3.新建线接触网施工方案新增建二线部分不受行车影响,接触网专业可在站前完成区段直接组织施工。
根据施工工序流程,接触网施工过程总体上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定位测量、基础浇制;第二阶段为支柱安装、支持结构、附加导线安装;第三阶段为接触网架设、悬挂调整、设备和接地安装;第四阶段为静、动态检测、调试,克服缺陷和验收。
工程实施时,将接触网施工作业人员划分为五个专业化作业组:基坑开挖及基础浇制作业组;支柱安装作业组;支持结构安装作业组;架线、悬挂调整作业组;综合作业组。
采用专业化作业组施工是我单位在新线施工的一大特点,它既有利于保证质量、进度,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有限的站后净施工时间,又有利于保证安全和施工组织。
各施工作业组,原则上互不干扰,齐头并进。
以接触网站区或锚段为转序单元,各作业组人员应相对稳定,由于外部环境受到的影响时,以不影响主体工程进度为原则,可以适当调配各专业组的工序衔接。
下部工程为先施工项目,当下部开始后,作业人员根据工程进度情况补充到其它作业组。
流水推进式施工方案衔接紧凑,各工序间,各作业组间的交接验收非常重要,要加强质量意识的教育,做好工序检查交接。
地铁隧道内接触网三跨锚段关节拉弧分析艾东兵;熊晶【摘要】介绍了深圳地铁罗宝线隧道内架空接触网三跨锚段关节的设计特点以及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拉弧问题.从接触线坡度对受流的影响、受电弓沿接触线移动时接触线的波动特性、锚段关节处弓网间的受流等方面对罗宝线出现的锚段关节非工作支接触线拉弧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接触线的坡度和波动特性在锚段关节处的共同作用,是造成锚段关节接触线拉弧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在锚段关节转换跨加装吊弦的方案,为设计和运营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4(017)004【总页数】5页(P69-73)【关键词】地铁;柔性接触网;锚段关节;拉弧分析【作者】艾东兵;熊晶【作者单位】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518040,深圳;日月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518102,深圳【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22.5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Metro Group Co.,Ltd.,518040,Shenzhen,China我国既有地铁架空柔性接触网广泛采用三跨锚段关节。
锚段关节是将接触网进行机械分段或电气分段的关键设备,位于接触网相邻锚段下锚的衔接部分,结构复杂,其状态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接触网的供电质量和使用寿命。
对锚段关节的一般要求为:当电力机车或动车组通过时,受电弓能平滑地、安全地由一个锚段过渡到另一个锚段,且取流良好。
由于受地铁隧道内空间环境限制,锚段关节的设置与安装有其特殊性,在实际运营中取流状态不稳定,缺陷集中,是接触网系统事故的多发区。
本文以深圳地铁罗宝线(现改名“1号线”)隧道内接触网三跨锚段关节安装形式为例,对锚段关节转换跨内接触线拉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供设计和运营管理部门参考。
1.1 隧道内锚段关节的安装形式及特点隧道内锚段关节由于受隧道净空的限制,承力索与接触线在转换柱(ZF2或ZF3,下同)处均位于腕臂下方,且采用并联下锚的安装形式;转换柱处非工作支(受电弓不取流区段)接触线较工作支(受电弓取流区段)接触线抬高不小于130 mm,腕臂ZF1(或ZF4)处接触线导高(接触线相对钢轨轨面的高度)为标准导高;下锚处单接触线张力为11 k N,承力索张力为14 kN;锚段关节转换跨距内设计无吊弦安装。
地铁柔性接触网弓网故障探讨及防治对策摘要:本文针对地铁柔性接触网弓网故障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为地铁运营安全提供保障。
地铁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城市污染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铁系统的核心是接触网,作为保障电力机车稳定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在地铁运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弓网故障是造成地铁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分析了地铁柔性接触网弓网故障类型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提高地铁系统弓网故障防治水平,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地铁;柔性接触网;弓网故障;对策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地铁作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地铁系统在运行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乘客的出行质量,其中弓网故障是影响地铁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地铁接触网主要采用柔性接触网技术。
本文对地铁柔性接触网弓网故障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以期能够降低弓网故障对地铁运营带来的影响。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地铁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绿色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之一。
而在地铁运营中,弓网故障是最主要也是最严重的故障之一,不仅影响列车运行安全,而且会对乘客出行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一、柔性接触网简介柔性接触网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接触网技术,在我国应用的时间并不长,是一种较为新兴的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柔性接触网由固定悬挂、滑动悬挂和接触线组成。
柔性接触网固定悬挂结构一般为“8”字形或“Y”字形,其主要由弹性元件、弹性吊弦、接触线、定位装置和基础组成。
其结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弹性元件:主要由弹簧、弹性支柱和承力索等组成,是柔性接触网的主要承力装置;2、弹性吊弦:柔性接触网的弹性吊弦通过牵引链形机构连接到固定悬挂上,其作用是将悬挂拉直,使接触线与接触悬挂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
深圳地铁1号线隧道内接触网n型吊弦改造研究
发表时间:2017-07-27T16:16:53.5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作者:李建武
[导读] 摘要:分析了深圳地铁1号线隧道内接触网n型吊弦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n型吊弦的材质、制作工艺、安装方式等提出整改方案,提高n型吊弦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确保供电安全。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维修中心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分析了深圳地铁1号线隧道内接触网n型吊弦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n型吊弦的材质、制作工艺、安装方式等提出整改方案,提高n型吊弦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确保供电安全。
关键词:柔性接触网;n型吊弦;改造
引言
深圳地铁1号线隧道内接触网为柔性链形悬挂,跨中采用n型吊弦安装方式。
n型吊弦主要起悬吊接触线作用,使接触线在规定高度范围内,确保良好的弓网关系。
目前使用的n型吊弦由φ3mm的1Cr18Ni9Ti不锈钢线通过吊弦制作机进行相应弯曲而成。
由于n型吊弦材质、制作工艺、现场安装形式等原因,在检修过程中时常发现断裂情况。
接触线因自身重力在失去悬吊作用时下垂,当下垂超出安全阈值时接触线极易与电客车车顶发生放电、短路跳闸,严重时发生弓网故障。
下面针对n型吊弦在运营中发现的断裂问题,从吊弦材质、制作工艺、安装方式等方面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一、n型吊弦使用现状
(一)n型吊弦结构形式
n型吊弦原材料为φ3mm的1Cr18Ni9Ti不锈钢线,通过吊弦制作机进行相应弯曲而成。
结构形式详见下图1:
二、存在的问题
(一)吊弦断裂统计
在日常检修过程中,时常发现n型吊弦断裂情况,下面对2015年~2016年吊弦断裂数量进行了统计:
根据n型吊弦现场断裂观察,断裂基本为同一位置,详见图4:2.接触线导高要求
1号线隧道内接触线距轨面垂直高度(导高)为4040mm±10mm,即最低导高4030mm。
3.吊弦断裂造成接触线下垂距离计算
根据2013版地铁设计规范要求,直流1500V的接触网带电部分与车体之间的最小净距为:静态150mm、动态100mm。
以20m跨距为例,计算吊弦断裂根数与接触线最大下垂距离的关系,并以电客车最大高度3855mm作为参照,计算吊弦断裂根数与车体安全距离的关
系,具体如下:
三、原因分析
φ3.0不锈钢线破坏荷重不小于4.66kN,吊弦的荷载远未达到材质本身的破坏荷重。
从现场n型吊弦断裂位置的一致性分析,引起吊弦断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材质、制作工艺、现场安装方式等环节都有一定关系。
(一)材质问题
市场上不锈钢线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以世界之窗~深大为例,因不锈钢线质量缺陷,该区段开通不到4年,累计吊弦断裂比例已超30%。
后期考虑问题的严重性,已将该区段吊弦进行了全部更换。
(二)制作工艺问题
吊弦制作过程中,由于安装位置尺寸与绝缘护套外径不同,制作过程中需在多处位置进行弯折。
通过现场统计吊弦断裂主要集中在下
图所示位置:
原因分析:吊弦由人工制作,因操作人员对吊弦制作的技术要点、工艺的掌握熟练程度不一样,吊弦的质量存在差异。
吊弦制作过程中多处位置需进行弯折,若一次弯折不到位而进行反复弯折,极易引起金属疲劳和内部损伤。
同时弯折也容易导致不锈钢线形变不均匀,导致残留应力。
在弓网运行中受到受电弓抬升、冲击引起的震动而加剧金属疲劳,导致疲劳断裂。
(三)现场安装问题
1.吊弦下部两侧圆孔套入双接触线吊弦线夹螺杆上的铜套两侧,通过紧固线夹、以承力索作为支撑点,对接触线起悬吊作用。
该安装方式带来的问题是:在紧固力矩情况下,因线夹本体与铜套之间的挤压及接触线的抬升、震动,极易造成吊弦该位置的疲损而发生断裂。
2.n型吊弦的正常安装状态是垂直悬吊,且要求承力索应在两接触线中间的正上方。
经现场统计,部分存在吊弦偏斜导致吊弦两侧不锈钢线受力不均、吊弦与线夹连接位置反复弯折现象,该问题也极易造成吊弦断裂。
四、改进对策
(一)加强不锈钢线机械强度
将φ3.0不锈钢线改为φ4.0不锈钢线,增强其机械强度。
(二)优化制作工艺
简化吊弦制作工艺,减少吊弦弯折位置,降低弯折对不锈钢线带来的损伤。
(三)改善吊弦与线夹的连接方式
该改进方式可避免线夹本体与铜套之间对吊弦线的挤压。
考虑需保证两接触线40mm的间距要求,需将原铜套长度增加6mm。
(四)解决绝缘护套翻转问题
对于现场普遍存在的绝缘护套翻转问题,计划与厂家联合设计、生产一款防翻转护套,如两片连接的整体式护套或延长既有护套卡口
两侧部分使之呈椭圆形状而阻挡护套翻转。
试验证明吊弦下部圆钩垂直悬吊受力的机械性能:φ4mm铁线略高于φ3mm不锈钢线,但φ4mm不锈钢线是φ4mm铁线的2倍,并且用铁线材质制作吊弦时,弯折过程中会对其表面的镀锌层进行破坏,导致铁线的防锈、防腐能力更差。
六、后续工作建议
(一)吊弦线采用φ4mm不锈钢线,吊弦两侧部分不进行弯折处理,同时对吊弦制作工艺进行培训,确保制作质量。
(二)将吊弦下部圆钩改为与线夹两侧卡块上端连接,避免原连接方式线夹本体与铜套之间对吊弦线的挤压造成的疲损及内应力破坏。
(三)将现有绝缘护套改为防翻转功能绝缘护套。
(四)将新吊弦及连接方式(含绝缘护套)送第三方实验机构进行检测,主要检测机械性能、震动试验、抗疲劳等试验。
(五)试验合格后进行现场试挂,检验改进工作效果。
(六)试挂合格后开展全线的吊弦、绝缘护套更换整改工作。
参考文献:
[1] 于万聚.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