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很古老的经济范畴。 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有不少关于借贷的记载。 古代曾把借债、放债作为国情调查的内容。
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信用的产生
私有财产的出现应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信用与货币之间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货币
借贷。 但无论是货币还是信用,却很难从逻辑上推导出谁应成
为谁的前提条件。
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实物借贷与货币借贷
信用一直是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存 在的。
但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货币越来越成为 借贷的主要对象。
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市场经济要求信用秩序
作为借贷行为的信用包含守信与失信两个方面。 目前,我国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失信行为。 建立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信用秩序,也就是“重建诚
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利息
人类对利息的认识
西方经济学者对利息本质的看法 o西尼尔 :“节欲论” ——利息的原始来源是节欲,是资本家为积累资本而牺牲现在享受的报酬。 o凯恩斯:“流动性偏好论” ——利息是人们在特定时期内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
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利息
人类对利息的认识
西方经济学者对利息本质的看法 o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于利息的基本观点,是把利息理解为:
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利率的度量
复利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
o 过去多年来,在我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承认利息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却不 承认复利。似乎单利可以同社会主义相容,而一提复利,立即就与“利滚 利”、“驴打滚”联系起来,似乎是剥削、是罪恶。
o 其实,只要承认利息的存在,就是承认资本可以只依其所有权取得一部分 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利。如果承认这种存在的合理性,那就必须承认复利 存在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