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承气汤对小鼠肠蠕动实验报告范文
- 格式:docx
- 大小:378.86 KB
- 文档页数:4
方剂学实验报告(大承气汤泻下)3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大承气汤泻下作用观察实验目的通过活性炭大承气汤对小鼠肠道蠕动的影响,证明该方具有良好的腹泻作用。
实验用品1.药物:大承气汤50%煎剂;生理盐水;活性炭;阿拉伯树胶。
2.动物:雄性和雌性白鼠6只,体重18~25g。
3.实验设备:2个金属丝笼、1个大盘子、1个不锈钢盆、1把镊子、1把外科剪刀、1套电子天平、1个卷尺、2个1ml注射器和2个抛光的16号针头。
实验过程1.将空腹小白鼠随机分为2组:a.大承气汤煎液组;b.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每组3只。
分别称重、编号。
2.按0.5%的比例,在大承气汤煎液及生理盐水中分别加入活性炭阿拉伯树胶液体,并搅拌均匀。
3.按0.3ml/10g的剂量分别给a组灌服大承气汤煎液,给b 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并记下给药时间。
4.30分钟后,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白鼠,并立即打开腹腔取出肠管,剪开附着在肠管上的肠系膜,将肠管拉成直线。
5.以幽门为起点,用皮尺测量出两组小白鼠活性炭复合液移动的距离及肠管的总长度(从幽门至直肠末端)。
6.计算并比较两组小白鼠活性炭复合液在肠内移动的距离占肠道全长的百分率(推进率或推进平均值)。
推进率=活性炭复合液在肠内移动的距离/肠道总长度×100%实验结果与分析组号:1a组,231组,B组,23体重,给药,横断面图,肠道追踪量,总时间,长度,平均推进率(%)分析1这个实验结果显示了什么?2.试着描述大承气汤的疗效。
3.大承气汤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实验预防措施1.抽复合液时应不停搅拌,以防活性炭沉淀。
2.各组小鼠灌胃量与小鼠处死时间必须准确,否则将造成结果误差。
3.剪取肠道时不要用力牵拉,也不要直提起来,以免影响长度测量的准确性。
4.取出肠道后,先用水浸湿肠管,在平铺手术台上,以免肠管与台面粘着。
5.注意安全:(1).严格按照捉拿小白鼠的操作方法进行以免被小白鼠咬伤;(2).持注射器时针尖向下,以免伤人;。
大承气汤的作用研究关键词:大承气汤/ 药效学综述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B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具有峻下热结之功,主治阳明腑实证。
近年来,随着大承气汤的广泛应用,对本方的研究渐趋深入。
本文就近几年的动物实验研究作如下综述。
1 促进胃肠运动岳华等[1 ]在对大承气汤对家兔胃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时发现:大承气汤经十二指肠给药对胃运动表现出先抑制后兴奋的作用特点。
解基良等[2 ]验证了三承气汤冲剂均能显著增加实验动物的肠蠕动和肠腔压力,但大承气汤冲剂药效高,作用的时间长。
姬志伟等[3 ]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的方法实验表明:大承气冲剂能够增强腹腔感染家兔肠运动功能,且较西沙比利作用为强,持续时间长。
刘印忠等[4 ]实验结论提示:大承气汤颗粒剂使正常小鼠肠道动力功能增强。
在对其作用机制研究中,谢文利等[5、6 ]通过体内外实验发现:不同浓度的大承气汤的通里攻下,增强胃肠道推进功能的作用很可能是通过激活肌醇脂质IP~3 信号转导系统使胃肠平滑肌细胞内Ca2 + 释放增加,再通过钙调蛋白间接地激活一系列的蛋白激酶而实现的。
王文俊等[7 ]进一步探讨了大承气汤的作用机制验证大承气汤能降低腹膜高水平的VIP、促进肠液分泌、促进肠蠕动等作用,对肠吸收功能未发现有明显的作用。
而张工等[8 ]分析了大承气汤对结肠平滑肌的药理作用,认为大承气汤对结肠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和收缩抑制作用机理是阻断了豚鼠结肠平滑肌收缩依赖的T 型电位依赖性钙通道,与β受体无明显关系,能提高环磷腺甙的水中医研究2003年4月第16卷第2期TCM Res. April 2003 Vol116 No12 ·51 ·平,并对神经具有一定的作用。
2 抗菌作用湛宝泉等[9 ]采用Wister 大鼠结果揭示:严重烫伤早期应用大承气汤,可能产生对肠道细菌抑制的作用。
胡萍等[10 ]研究腹腔注射大承气汤对小鼠抗菌能力的影响中发现:大承气汤对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感染的小鼠均有良好保护作用,即大承气汤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小鼠胃肠动力实验,探讨不同因素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胃肠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炭末推进法观察小鼠胃肠运动情况。
炭末作为一种无毒性、易观察的指示物,通过观察其在胃肠道中的推进距离,可以反映小鼠胃肠运动的强弱。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10只,体重20-25g。
2. 实验药物:新斯的明(NEOSTIGMINE)、阿托品、大黄等。
3. 实验器材:手术剪、眼科剪、直尺、注射器、灌胃针头、蛙板等。
四、实验方法1. 将1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只,分别为正常组、新斯的明组、阿托品组、大黄组、对照组。
2. 新斯的明组:灌胃新斯的明(0.1mg/kg),阿托品组:灌胃阿托品(0.01mg/kg),大黄组:灌胃大黄(100mg/kg),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
3. 灌胃后禁食12小时,自由饮水。
4. 实验前30分钟,将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1g/ml)灌胃各实验组小鼠,剂量为0.3ml/10g。
5. 灌胃后18分钟,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
6. 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置于蛙板上。
7. 轻轻将小肠拉成直线,测量肠管的长度作为小肠总长度。
8. 从幽门至炭末前沿的距离作为炭末在肠内推进距离。
9. 计算炭末推进百分率:炭末推进百分率 = (炭末推进距离 / 小肠总长度)× 100%。
五、实验结果1. 正常组:炭末推进百分率为(60.5 ± 3.2)%。
2. 新斯的明组:炭末推进百分率为(80.2 ± 4.5)%。
3. 阿托品组:炭末推进百分率为(40.8 ± 2.1)%。
4. 大黄组:炭末推进百分率为(70.1 ± 3.8)%。
5. 对照组:炭末推进百分率为(55.6 ± 2.7)%。
六、实验分析1. 新斯的明组与正常组相比,炭末推进百分率显著提高,说明新斯的明具有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大承气汤对小鼠肠道蠕动的影响,验证其临床应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的有效性。
通过观察大承气汤对小鼠肠道推进率的影响,评估其泻热通便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是一种具有泻热通便、荡涤肠胃作用的中医方剂。
本实验采用炭末推进实验,通过观察炭末在肠道内的推进距离,评估大承气汤对小鼠肠道蠕动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4只,体重相近。
2. 实验药物: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1g/ml)、大承气汤水煎剂炭末混悬液(1g/ml)。
3. 实验器材:手术剪、眼科剪、直尺、注射器、小鼠灌胃针头等。
四、实验方法1. 将4只小白鼠禁食20~24小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只,用苦味酸溶液标记。
2. 分别用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和大承气汤水煎剂炭末混悬液以0.3ml/10g的剂量给小鼠灌胃。
3. 给药18分钟后,脱颈椎处死小鼠,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
4. 将小肠拉成直线,测量肠管长度作为小肠总长度,从幽门至炭末前沿的距离作为炭末在肠内推进距离。
5. 取各组2只小鼠平均值,计算炭末推进百分率。
6. 汇集全班实验结果,计算三组小鼠的炭末推进距离,并进行均数之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五、实验结果1. 炭末推进百分率:大承气汤组(A组)炭末推进百分率为(X±Y)%,生理盐水组(B组)炭末推进百分率为(Z±W)%。
2. 显著性检验:经t检验,A组与B组炭末推进百分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六、实验结论1. 大承气汤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肠道推进率,具有泻热通便的作用。
2. 本实验结果与临床应用大承气汤治疗阳明腑实证的疗效相符。
七、实验讨论1. 大承气汤中的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等药物具有泻热通便、荡涤肠胃的作用。
本实验结果表明,大承气汤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肠道推进率,验证了其临床应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的有效性。
2. 本实验采用炭末推进实验,通过观察炭末在肠道内的推进距离,评估大承气汤对小鼠肠道蠕动的影响。
大承气汤对大鼠大肠推动作用的实验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大黄承气汤对大鼠大肠推进作用的影响。
方法:采用正常大鼠,给予大黄承气汤进行给药,观察大肠炭末推进率的变化。
结果:大黄承气汤对正常大鼠有显著增加大肠蠕动、促进排泄的作用(p<0.01)。
结论:大黄承气汤有增加大肠蠕动、促进排泄的作用。
【关键词】大承气汤;大肠;大鼠【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006-01大承气汤为《伤寒论》名方,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4味中药组成,主要功效为攻下实热、荡涤燥结,该方中大黄为君药,芒硝为臣药,厚朴和枳实为佐药,主治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失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口干舌燥等,素以疗效卓著、药味精简著称[1]。
本实验主要通过研究对大鼠大肠推动作用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 mp120-1型电子天平1.2 动物 nih大鼠(spf),24只,雌雄各半,由湖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 试剂含炭末的大黄承气水煎液(2.0g/ml,由大黄12g、厚朴15g、枳实15g、芒硝9g,共煎成25ml,含炭末0.1g/ml);含炭末的生理盐水混悬液(0.1g/ml);乌拉坦(30%)。
1.4 统计方法数据运算与统计分析等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
数据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实验方法[2]取禁食24小时,体重200±20g大白鼠2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药物组和正常对照组,顺次置于钟罩内。
用乌拉坦麻醉后取出,背位固定于大鼠手术台。
在下腹部沿腹中线切皮肤约1.5~2cm。
用镊子轻提回盲部肠起始端,按0.2ml/100g体重分别注入含炭末的大承气汤水煎液和含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
给药后立即计时并缝合切口,2小时后颈椎脱臼处死动物,打开腹腔,轻提肠管,分离肠系膜,剪取回盲肠至结肠末端段肠管,置于用水湿润的光滑平面上伸展,测量结肠起点至结肠末端段结肠长度作为“结肠总长度”;测量结肠起点至炭末前沿的结肠长度作为“推进长度”。
◇基础研究◇摘要目的:基于转录组学探索调脾承气汤改善高热量和高蛋白食物导致积食小鼠的分子机制。
方法:C57小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调脾承气汤低剂量组(145mg/mL )、调脾承气汤高剂量组(580mg/mL )、多潘立酮组(0.15mg/mL )。
对实验小鼠进行一般状态观察和平均食量统计,测定各组小鼠胃排空及肠推进率。
H&E 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变化;PAS 染色观察胃组织糖元变化;比色法测定胃蛋白酶活力;酸碱滴定法测胃内容物的pH 值。
转录组测序分析胃组织差异基因,并对差异基因制作火山图和聚类热图,KEGG 对差异基因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RT-qPCR 验证筛选得到的差异基因。
结果:积食小鼠在调脾承气汤治疗后小鼠体质量和平均食量增加(P <0.05),积食小鼠肠推进率和胃排空速度加快(P <0.05)。
调脾承气汤能够保护胃组织结构和胃组织糖元降解,提升胃蛋白酶活力(P <0.05)和降低胃内容物pH (P <0.05)。
转录组结果显示调脾承气汤可以调节Acox2和cilp2的表达,调节脂肪消化吸收、蛋白质消化吸收、胰腺分泌信号。
RT-qPCR 显示,相较于模型组,调脾承气汤上调Acox2(P <0.05),下调cilp2(P <0.05)的mRNA 水平。
结论:调脾承气汤可以改善高热量和高蛋白食物导致积食小鼠的消化功能障碍,其机制涉及到调节脂肪和糖类代谢基因Acox2和cilp2,以及胰腺分泌信号。
关键词调脾承气汤;转录组;消化不良;胃肠功能中图分类号:R96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501(2024)03-0252-08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3.002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 ),是一组具有餐后饱胀、恶心、呕吐、厌食、上腹痛或反酸等持续或反复出现的症状,但排除器质性、系统性、代谢性疾病的综合征。
大承气汤配方颗粒与汤剂的比较研究目的:探讨大承气汤配方颗粒与汤剂的比较研究。
方法:以健康的大鼠作为研究对象,体重约250g左右,雌雄不限,共80 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只小鼠分成4组,每组20只,定义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大承气汤配方颗粒、5g/kg大承气汤、10g/kg大承气汤、15g/kg大承气汤。
比较(1)不同组别首次排便时间、6小时后大鼠排出总黑便点数。
(2)不同组别小肠长度、黑肠长度及小肠推进率。
结果: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首次排便时间、6小时后大鼠排出总黑便点数分别为(264.3±78.4分钟、12.5±2.4点)、(271.5±82.4分钟、13.2±3.6点)、(272.9±91.2分钟、12.4±3.6点)、(266.4±65.4分钟、13.1±2.9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肠长度、黑肠长度及小肠推进率分别为(24.3±3.5厘米、15.3±2.6厘米、62.7±13.5%)(25.1±4.1厘米、15.6±2.8厘米、61.8±16.7%)(24.7±3.6厘米、15.1±2.9厘米、62.8±15.7%)、(24.2±2.8厘米、15.4±3.1厘米、63.0±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大承气汤配方颗粒与汤剂对便秘模型小鼠有较强的促进排便作用,但两者疗效无差异。
标签:大承气汤;配方颗粒;汤剂大承气汤,最早被张仲景的《伤寒论》记载,主要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具有泻下热结之功效[1]。
主治阳明腑实证所致的大便秘结等症。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肠梗阻、腹绞痛、胃肠功能弱化、食积腹痛等。
大承气汤方剂实验报告1. 引言大承气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肠胃功能不良、胃脘胀满、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疾病。
本实验旨在评估大承气汤在缓解胃肠道不适症状上的功效和安全性。
2. 实验设计与方法2.1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大承气汤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安慰剂,大承气汤组接受大承气汤治疗。
2.2 实验对象本实验共选取了60名具有胃肠道不适症状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年龄范围为18岁至50岁。
2.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安慰剂,大承气汤组患者每日口服300ml浓缩大承气汤。
2.4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缓解胃脘胀满症状的疗效评估,包括疼痛缓解程度、消化功能改善情况等。
同时,还评估了两组患者的安全性反应,如不良反应和药物耐受性评估。
2.5 数据分析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统计不同组之间的差异性。
3.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大承气汤组在缓解胃脘胀满症状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大承气汤组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并且消化功能改善情况也更好。
与对照组相比,大承气汤组的总有效率为85%,而对照组为60%。
此外,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药物耐受性评估结果均无明显差异。
4. 讨论本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大承气汤在缓解胃肠道不适症状上的疗效。
大承气汤中的草果、厚朴等草药成分可能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和改善胃肠道消化功能的作用。
此外,本实验结果还表明大承气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和药物耐受性问题。
然而,本实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样本容量有限,实验结果可能受到样本的局限性影响。
其次,本实验采用的是短期观察,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最后,本实验只评估了大承气汤在缓解胃脘胀满症状方面的疗效,其他与胃肠道相关的症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5.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大承气汤在缓解胃脘胀满症状上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性良好。
然而,仍需进一步研究探索其长期疗效和其他功效,以及潜在的机制。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肠道蠕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肠道蠕动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3.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肠道蠕动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肠道蠕动是肠道平滑肌的一种收缩运动,是消化过程中食物向前推进的动力。
通过观察肠道蠕动,可以了解肠道运动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体重相近,禁食20~24小时)2. 实验试剂: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1g/ml)、大承气汤水煎剂(1g/ml)、苦味酸溶液3. 实验器材:手术剪、眼科剪、直尺、注射器、小鼠灌胃针头、蛙板、解剖显微镜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小白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只,分别用苦味酸溶液标记。
2. 给药:分别用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1g/ml)和大承气汤水煎剂(1g/ml)以0.3ml/10g的剂量给小鼠灌胃。
3. 处死与解剖:给药18分钟后,用颈椎脱位法处死小鼠,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
4. 测量与计算:将小肠拉成直线,测量肠管的总长度,并从幽门至炭末前沿的距离计算炭末在肠内推进距离。
5. 数据统计:计算炭末推进百分率,并观察各组小鼠的容积变化。
6. 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小鼠的炭末推进距离和容积变化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包括实验动物、试剂和器材。
2. 将小白鼠随机分为两组,并做好标记。
3. 给药:分别用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和大承气汤水煎剂给小鼠灌胃。
4. 观察给药后小鼠的行为变化,如是否有腹泻、腹痛等症状。
5. 处死小鼠,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剪取肠管。
6. 测量肠管总长度和炭末在肠内推进距离。
7. 计算炭末推进百分率,并观察各组小鼠的容积变化。
8.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小鼠的炭末推进距离和容积变化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六、实验结果1. 炭末推进百分率:实验组与对照组炭末推进百分率的比较。
2. 容积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容积变化的比较。
一、实验背景脾虚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脾胃功能失调,气血生化不足。
脾虚证在现代医学中可能与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相关。
为研究中医脾虚证的病理生理机制,本实验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实验手段,以小鼠为实验动物,复制脾虚证模型,并观察其生理功能变化。
二、实验目的1. 复制中医小鼠脾虚证模型;2. 观察脾虚证小鼠的生理功能变化;3. 探讨中医脾虚证的病理生理机制。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清洁级雄性C57BL/6小鼠,体重18-22g,购自某实验动物中心。
2. 实验药物:大承气汤、加味大承气汤。
3. 实验方法:(1)分组: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0只。
(2)造模:模型组小鼠给予大承气汤灌胃,中药组小鼠给予加味大承气汤灌胃,正常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
连续灌胃7天,每日1次。
(3)生理功能检测:分别在造模前和造模后第7天,对小鼠进行以下生理功能检测:①体重:每日称量小鼠体重,观察体重变化;②摄食量:记录小鼠摄食量,计算摄食率;③耐寒实验:将小鼠置于-4℃的冰箱中,观察小鼠存活时间;④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检测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⑤巨噬细胞吞噬实验:检测脾脏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四、实验结果1. 体重变化: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下降,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小鼠体重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摄食量:模型组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小鼠摄食量减少幅度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耐寒实验:模型组小鼠在-4℃冰箱中的存活时间明显缩短,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长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大承气汤的实验报告大承气汤的实验报告引言:中医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其中,大承气汤作为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实验旨在探究大承气汤的药效和作用机制,为中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实验设计:1. 实验组和对照组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
实验组接受大承气汤的治疗,对照组接受生理盐水的治疗。
2. 实验方法将实验组的小鼠按照体重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大承气汤的灌胃治疗,另一组给予生理盐水的灌胃治疗。
对照组的小鼠则全部接受生理盐水的灌胃治疗。
3. 实验观察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行为、体重、食欲、精神状态、毛发、呼吸等指标的变化,并定期进行血液和组织样本的采集。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大承气汤对小鼠的行为和精神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
实验组的小鼠在治疗后表现出更活跃、精神焕发的特点,而对照组的小鼠则没有明显变化。
2. 大承气汤对小鼠的食欲有促进作用。
实验组的小鼠在治疗后食欲明显增加,而对照组的小鼠则没有明显变化。
3. 大承气汤对小鼠的体重有调节作用。
实验组的小鼠在治疗后体重逐渐恢复正常水平,而对照组的小鼠则没有明显变化。
4. 大承气汤对小鼠的呼吸有改善作用。
实验组的小鼠在治疗后呼吸更加平稳,而对照组的小鼠则没有明显变化。
5. 大承气汤对小鼠的血液指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实验组的小鼠在治疗后血液中某些指标的异常情况得到了改善,而对照组的小鼠则没有明显变化。
6. 大承气汤对小鼠的组织样本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实验组的小鼠在治疗后组织样本中的病理变化得到了缓解,而对照组的小鼠则没有明显变化。
讨论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证实了大承气汤对小鼠的药效和作用机制。
大承气汤能够改善小鼠的行为、精神状态、食欲、体重、呼吸以及血液指标等,对组织样本也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这些结果表明大承气汤具有一定的抗疾病和促进康复的作用。
然而,本实验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第1篇一、实验背景肠道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对维持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肠道微生物群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小鼠肠道损伤模型,探讨不同因素对小鼠肠道的影响,为肠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体重(20±2)g,购自某实验动物中心。
2. 实验试剂: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紫米花青素(Purple redrice anthocyanins,PRBA)、抗生素、泻药等。
3. 实验仪器:显微镜、PCR仪、荧光定量PCR仪、凝胶成像系统、酶标仪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以下5组,每组10只:(1)对照组:正常饮食,不做任何处理。
(2)Cy组:灌胃给予环磷酰胺(30 mg/kg),连续给药7天。
(3)PRBA组:在Cy组的基础上,同时灌胃给予紫米花青素(100 mg/kg),连续给药7天。
(4)抗生素组:在Cy组的基础上,同时灌胃给予抗生素(100 mg/kg),连续给药7天。
(5)泻药组:在Cy组的基础上,同时灌胃给予泻药(100 mg/kg),连续给药7天。
2. 肠道损伤评估(1)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包括体重、毛发、精神等。
(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肠道通透性。
(3)观察小鼠肠道组织病理学变化,包括H&E染色和AB-PAS染色。
3. 肠道微生物群分析(1)提取小鼠肠道内容物,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
(2)分析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
四、实验结果1. 肠道损伤评估(1)Cy组小鼠体重明显下降,毛发稀疏,精神萎靡,肠道通透性显著升高。
(2)PRBA组小鼠体重下降程度明显减轻,毛发和精力状态较Cy组改善,肠道通透性显著降低。
(3)抗生素组和泻药组小鼠症状与Cy组相似,但肠道通透性改善程度不及PRBA 组。
大承气汤对小鼠肠蠕动实验报告范文Experimental report of Dachengqi Decoction on intestin al peristalsis in mice
大承气汤对小鼠肠蠕动实验报告范文
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实验目的】
复习并掌握药物剂量的计算和表示方法、小鼠的捉持和给药方
法以及处死方法;掌握常用的中药剂量表示方法;熟悉基本的尸检方法和消化道器官的辨认;掌握肠推进动力实验方法及其应用范围;熟悉大承气汤对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了解药理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基本格式。
【实验原理】
利用黑色炭末作为指示,观察炭末在肠道的推进距离。
【实验材料】
小白鼠、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1g/ml)、大承气汤水煎剂的炭
末混悬液(1g/ml)、苦味酸溶液、手术剪、眼科剪、直尺、注射器及小鼠灌胃针头等。
【实验方法】
取禁食20~24小时体重相近的4只小白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2只,用苦味酸溶液标记。
然后分别用上述两种炭末混悬液以0.3ml/10g 的剂量给小鼠灌胃。
给药18min后脱颈椎处死,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置蛙板上。
轻轻将小肠拉成直线,测量肠管的长度作为“小肠总长度”。
从幽门至炭末前沿的距离作为“炭末在肠内推进距离”。
取各组2只小白鼠平均值,用公式计算炭末推进百分率;并注意观察各组小白鼠的容积是否增大。
汇集全班实验结果,计算三组小白鼠的炭末推进距离,并作均数
之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炭末推进率= 碳末在肠内推进的距离(cm)/小肠全长(cm)x100%
【注意事项】
1、注射给药前应将碳末混悬液混匀。
2、每只小鼠注射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3、分离肠系膜时动作应轻柔,以避免将肠管拉断或人为地将肠内
鼠号药物小肠总长度(cm)炭末推进距离(cm)
【实验结果】
大承气汤对小白鼠小肠蠕动的影响
组别动物数药物剂量小肠总长度炭末推进距离炭末推进率(只)(g/kg)(cm)(cm )( % )生理盐水组
【思考题】
大承气汤致泻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机理是什么?本实验可用于那些药物的研究?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