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复习
- 格式:pdf
- 大小:5.44 MB
- 文档页数:43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1.社会研究最为常见的研究方式主要有:(1)实验研究: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2)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3)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4)社会调查(调查研究):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2.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1)抽样,调查对象的选取。
(2)问卷,资料收集的基本工具。
(3)定量的统计分析。
3.社会调查的分类: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4.抽样调查,就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5.抽样调查的优点:(1)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
(2)可以十分迅速地获得的资料数据。
(3)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
(4)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5)准确性高。
6.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1)选题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现象、问题和焦点中,恰当地选择出一个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和可行的调查问题;二是将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调查问题具体化和精确化,明确调查问题的范围,理清调查工作的思路(2)准备阶段。
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道路选择,指的是为达到调查的目标而进行的调查设计工作,它包括从思路、策略到方式、方法和具体技术的各个方面。
工具准备,则主要指的是调查所依赖的测量工具和信息收集工具――问卷的准备,同时还包括调查信息的来源――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自考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考试重点第一章社会调查研究导论第一节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一、社会调查研究的定义1.含义:社会调查研究在系统地、直观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综合科学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的认识活动;即所谓社会调查研究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种认识活动。
2.主要内容:(1)社会调查(感性活动)(2)研究(理性活动),是要分析和概括现象之间必然的本质联系,排除那些偶然的、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揭示出社会现象的规律性。
3.社会调查研究与社会研究是什么关系?4.社会调查研究与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有和不同?5.社会调查研究与传统的社会研究方法区别二、社会调查研究的4点作用: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包括:(多项)A:感知B:描述C:解释D:预测,具体作用有以下四点:1.从感性认识入手来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如:毛泽东提出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了解事情状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就是说明这一道理。
2.客观描述社会现象的一般状况、过程和特点。
3.解释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4.预测与控制社会现象的发展。
如德国米契尔1911年提出理论“寡头政治的铁的规律”说明这一道理。
三、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是什么?1.建立科学的社会理论,指导社会实践。
2.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解决社会问题。
3.在实践中检验政策、计划和理论。
第二节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一、社会调查研究应遵循那些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是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指任何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首先应当实事求是,其次要建立统一、标准的衡量角度。
2.科学性原则,主要指研究及研究结论的实证性和逻辑性,有客观事实结论要经过正确的逻辑推理,如毛泽东说“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即要求科学的方式方法。
3.系统性原则,是要将所研究的现象分解,然后对各种复杂的联系进行分析和综合。
导论一、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 第一, 专门性。
第二, 系统性。
第三, 客观性。
第四, 实证性。
第五, 针对性。
要用一两句话说明。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 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 主要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 主要是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产物、社会产品等。
第一章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体系一、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及其理论基础: 基本理论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
这些基本理论贯穿于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全过程之中。
它们的基础有二, 即哲学原理和具体科学原理。
哲学原理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社会调查研究予以指导, 决定着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向。
国外17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调查研究, 曾先后出现了以人本主义、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两种类型。
当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主要即以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
中国的社会调查研究在充分吸收人本主义、实证主义合理因素的基础上, 强调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作为哲学理论基础。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方法指什么? 核心内容是什么?三、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要素( 目的、时序、范围、性质等) 社会调查研究能够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描述型研究和解释型研究; 依时序可分为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 依调查的性质, 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依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 全面调查即普查, 非全面调查则分为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两类。
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是最常见的社会调查研究类型概念。
不同类型的社会调查研究在调查方式、方法、适用范围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要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特别是依调查对象的范围所划分的各种类型。
四、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 科学性; 系统性;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伦理道德。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1.社会研究最为常见的研究方式主要有:(1)实验研究: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2)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3)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4)社会调查(调查研究):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2.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1)抽样,调查对象的选取。
(2)问卷,资料收集的基本工具。
(3)定量的统计分析。
3.社会调查的分类: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4.抽样调查,就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5.抽样调查的优点:(1)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
(2)可以十分迅速地获得的资料数据。
(3)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
(4)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5)准确性高。
6.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1)选题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现象、问题和焦点中,恰当地选择出一个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和可行的调查问题;二是将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调查问题具体化和精确化,明确调查问题的范围,理清调查工作的思路(2)准备阶段。
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道路选择,指的是为达到调查的目标而进行的调查设计工作,它包括从思路、策略到方式、方法和具体技术的各个方面。
工具准备,则主要指的是调查所依赖的测量工具和信息收集工具――问卷的准备,同时还包括调查信息的来源――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9094]《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5[论述题]1、简述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2、与普遍调查相比,抽样调查有哪些优点?3、选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4、请为某课题设计一套具体方案?5、操作化过程一般遵循什么步骤?6、假如要测量人们对藏族人的态度,请设计一个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7、以下是某李克特量表试调查10条陈述的得分情况。
请计算每一陈述(题目)的分辨力,应该删除哪几条陈述?(1)(2)(3)(4)(5)(6)(7)(8)(9)(10)总分最高的25%的ABCDE45545544455434345342354545453443433544522121254544总分最低的25%UVWXY22111223114222123422341213233224321232122221254543的人8、抽样的一般程序包括以下步骤?9、分层抽样有什么优点?分层标准依据什么原则?10、假设我市有300所小学,共240000名学生。
这些小学分布在全市5个行政区中,其中重点小学30所,一般小学240所,较差小学30所。
现要从全市小学生中抽取1200名学生进行调查,请设计一种抽样方案(注意抽样方案的要素)。
11、在抽样调查中,确定样本规模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12、如何判断一份调查问卷的质量好坏?13、采用自填问卷法收集资料具有哪些优缺点?14、安排问卷中问题的顺序时,应按照什么样的规则?15、试用问卷初稿的客观检验法,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检查分析?16、邮寄填答法的优点与缺点?17、举例说明挑选调查员时应考虑的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
18、调查发现,北京居民平均住房面积为10平方米,标准差为4平方米;南京居民平均住房面积为12平方米,标准差为5平方米。
请问哪一个城市的居民相互之间在住房上的差异程度更大?19、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包括哪几个方面?20、学术性调查报告在结构上包括哪几部分及每一部分的写作要求?参考答案:1、简述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1)选题阶段;(2)准备阶段;(3)实施阶段;(4)分析阶段;(5)总结阶段。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资料(球球整理,仿冒必究)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1.社会调查的概念:是指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2.社会调查的特点:实践性、客观性、综合性;方法论特征:定量研究+ 横剖性社会研究3.社会调查的作用:①描述状况——客观地描述社会事实;②解释原因——科学地解释社会事实;③预测趋势——对策研究。
4.社会调查的题材: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
社会调查的类型:行政统计调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研究性调查。
5.社会调查的程序:选题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总结阶段。
6.社会调查方法:①普查:对调查对象的全体进行调查特点:工作量大、资料准确、高度统一、调查项目不宜多、时间性强、非连续性调查;要求高度统一;组织形式有专门调查机构、自填调查表一般应用于有关国情的基本数字资料、为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某一政策所需专门性资料。
②抽样调查: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区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式。
优点:成本低、迅速、详细、准确形式: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应用:总体范围较大,调查对象较多;破坏性实验;避免不必要浪费;普查的修正③统计报表: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定期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特点—统一性作用:健全原始记录、方便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了解、定期稳定,有利于积累资料。
④重点调查:在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重点单位:某一主要标志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
实质是范围较小的全面调查特点:非主观、不具备推断总体总量的条件、调查项目深入细致应用:只要求掌握基本情况⑤典型调查:根据调查的目的任务,在对所研究的现象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社会调查方法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1. 社会研究的四种方式(1)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概念:调查研究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从一个取自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要素:问卷、抽样、统计分析·调查研究的步骤:问卷调查设计和初步计划,试调查,确定调查设计和计划,收集数据,数据编码、数据文件建构、数据分析和最终研究报告·调查的类型①邮寄和自填问卷:费用低;回收率;文化程度②电话访问:费用适中;应答率;电话普及率③互联网调查:费用最低;应答率;网络普及率④当面访问:费用高;现场控制;问卷长度;调查者的影响;敏感问题·调查研究的优缺点①优点:第一,既可以描述总体,又可以解释变量间的关系。
第二,有严格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可重复验证。
第三,研究结果可以推广②缺点:第一,解释不够深入第二,对过程的把握不够—————————————————————————————————————————————————(2)实验研究·定义研究者通过有目的的控制或操纵某些条件,使一定的社会现象出现,从而揭示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典型设计实验组:前侧——实验刺激——后侧控制组:前侧————————后侧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差别如何解决?第一,随机化。
随机抽样确定两组人员,并不能保证完全相同,但差异的产生是随机的。
第二,简单配对。
一一对应找出两个研究对象,分别放到两个组。
(难度较大)·实验研究的影响因素外部环境因素、行为者因素—————————————————————————————————————————————————(3)实地研究·定义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搜集资料,并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研究方式。
与调查研究的区别:研究范式的不同(人文主义而非实证主义)搜集资料的方式不同(文字而非数据)分析资料的方式不同(内容分析而非统计分析)·实地研究的过程选择研究背景(地点、时间)+ 获准进入 + 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 + 记录(内容、方式)·实地研究的类型①观察法带着明确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地、有针对性地了解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着的现象。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考点归纳总结一、填空题.1)(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2)(当场记录)是观察法最常用的一种记录方式。
它需要注意的最关键一点是不能破坏观察现场的(自然状态)。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
4)(可信)且(有效)的测量是优秀的测量,是社会调查研究所追求的境界。
5)(数据)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有价值的重要资料。
其整理也叫(定量)资料的整理。
6)(证实)和(证伪)统称证明,是社会调查中相互联系且相互对立的两种思维方式。
实践证明和逻辑证明则是证明的两种基本类型。
7)(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
而(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
8)(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是对变量间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的两个阶段。
9)20世纪初期,抽样方法逐渐发展起来,与(问卷法)和(统计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抽样调查,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标志。
A1)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抒己见式的访谈,以(头脑风暴法)为代表;一类是讨论式的访谈,其代表是(反头脑风暴法)。
2)按照调查的方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访谈),一类是(间接访谈)。
3)按照简明的文献分类方法,(零次文献和一次文献)称作原始文献,直接文献或第一手文献。
(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称作间接文献,第二手文献或次级文献。
4)按照确定分层样本数量的不同方式,分类抽样分为(比例)分类抽样和(非比例)类抽样两种。
5)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个人文献)社会组织文献、大众传播媒介文献和(官方文献)B1)被认为提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起源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方法的是(古希腊人)。
2)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复习一、填空题.1)(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2)(当场记录)是观察法最常用的一种记录方式。
它需要注意的最关键一点是不能破坏观察现场的(自然状态)。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
4)(可信)且(有效)的测量是优秀的测量,是社会调查研究所追求的境界。
5)(数据)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有价值的重要资料。
其整理也叫(定量)资料的整理。
6)(证实)和(证伪)统称证明,是社会调查中相互联系且相互对立的两种思维方式。
实践证明和逻辑证明则是证明的两种基本类型。
7)(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
而(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
8)(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是对变量间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的两个阶段。
9)20世纪初期,抽样方法逐渐发展起来,与(问卷法)和(统计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抽样调查,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标志。
A1)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抒己见式的访谈,以(头脑风暴法)为代表;一类是讨论式的访谈,其代表是(反头脑风暴法)。
2)按照调查的方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访谈),一类是(间接访谈)。
3)按照简明的文献分类方法,(零次文献和一次文献)称作原始文献,直接文献或第一手文献。
(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称作间接文献,第二手文献或次级文献。
4)按照确定分层样本数量的不同方式,分类抽样分为(比例)分类抽样和(非比例)类抽样两种。
5)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个人文献)社会组织文献、大众传播媒介文献和(官方文献)B1)被认为提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起源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方法的是(古希腊人)。
2)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分析单位概念就是一项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或者说一项社会研究中将被分析和描述的对象(人和事)。
2、层次谬误(ecological fallacy)—用较高的分析单位作研究,用较低的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
3、简化论(reductionism)—用十分特殊的个体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
一、横向调查(cross-sectional surveys)也叫横剖研究,指的是在同一个时间点上收集调查资料,并用以描述调查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4、操作化: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
5、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用同样的测量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1.再测信度2.复本信度3.折半信度6、效度(validity)测量工具能够准确、真实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1.表面效度2.准则效度3.建构(构造)效度7、样本(n):就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的—部分元素的集合。
8、抽样单位:就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
(注意与构成总体的元素相区别)9、抽样框(名单):又称做抽样范围,它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10、参数值(总体值):也称为总体值,它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总体个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11、统计值(样本值):也称为样本值,它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置信度12、概率抽样: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按照等概率原则进行抽样。
可以避免抽样的人为误差,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13、非概率抽样: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和是否方便来抽样。
14、调查研究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研究
2、探索性研究
3、操作化
4、效度
5、实地研究
6、自变量与因变量
7、研究设计
8、测量
9、信度
10、PPS抽样
二、简答题
1、请简述抽样的一般程序及一般原则。
2、请简述调查研究的优缺点。
3、请简述问卷设计中问题排列顺序原则。
4、请简述实验研究的优缺点。
5、请简述实地研究的特点及应用。
6、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7、选题的来源及标准是什么?
8、社会研究的目的有哪三个层次?
9、指数与量表的区别是什么?
10、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的概念是什么?
三、论述
1、请简述自填式问卷的优缺点
2、论述社会现象的测量层次
四、研究设计
1、全国12城市“青年发展状况”课题组计划针对青少年的生活与成长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请您设计问卷的封面信及指导语。
2、请对“父母投资”进行操作化。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复习题A (专升本)一、名词解释1、自变量与因变量2、研究设计3、操作化4、效度5、偶遇抽样二、简答题1、请简述社会研究中的困境2、请简述测量信度的三种类型。
3、请简述利用随机鼠标抽样的具体步骤。
4、请简述问卷设计中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的常用规则。
5、请简述无结构访谈的要点。
三、论述请详细阐述社会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四、抽样训练2020级城市管理专业总共120人,并且有一份排好序的名单,现在要求抽取10人进行问卷访谈,请利用以下随机数表,从第3行第3列横向抽取。
请列出抽取人的编号。
1035956 6 23 3725 4714 9659470 82242 9382 77468 26 38 62 183 2676 66255 59 9 33596 8229 9 167824 437 2 964 975 544 74 23 25101848 1842199 62448 431 3747446 32 11 5 5247 7128819 15478 8244 459 6 437 55257 7583 9932679 52995 1 362 443178 79 26925 3673 62569 3 75 2361 929 441290 40 84965 153 5 3397 1 8522 5 5 65271572 243 5 31 351963264 1 691147451 1 3 64 5 5126 436 2 2 49 38177 27 4 25366116 92 5 390 57 3795 5 53 648153 1 54218243 732639 1131678 14 275217 42662750 81418898 646293 2 34522 64474764 67 3868 327649 51 128 5 90 176596 1 68 632544 3647581 4 9 11869《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复习题B (专升本)一、名词解释1、研究问题的明确化2、文献回顾3、分析单位4、再测信度5、偶遇抽样二、简答题1、请简述社会研究中的困境2、请简述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决定研究内容广度和层次的是()A.研究目标B.研究形式C.研究方法D.研究主体2.一般而言,学术机构属于社会研究项目的()A.组织者B.委托者C.承担者D.资助者3.对社会现象或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属于()A.描述性研究B.探索性研究C.专题性研究D.解释性研究4.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少数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这是()A.普查B.个案调查C.抽样调查D.问卷调查5.下列属于横向研究的是()A.人口普查B.家庭生命周期研究C.政治制度史研究D.生活史研究6.研究题目的主要来源是()A.专家观点B.热点话题C.文献资料D.社会实践和理论的发展7.下列关于研究选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选题是指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或解决的问题B.选题过程是一个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过程C.选题的客观标准是指研究题目要适合研究者的特点D.选题过程不受研究者自身的价值观、态度、研究兴趣等的影响8.在当代社会研究中,大量采用的研究方式是A.文献研究B.实地研究C.调查研究D.实验研究9.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特点是A.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具有必然性B.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具有概率性的特点C.人们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D.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10.当研究所涉及的变量数较多时,常采用的理论模型表达方式为()A.公式法B.变量结构图示法C.坐标图示法D.定量结构图示法11.对于成员难以找到的总体(如城市中的散工、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和吸毒者)进行抽样,最合适的方法是()A.方便抽样B.雪球抽样C.配额抽样D.判断抽样12.如果总体的规模为9000,在用随机数表抽样时,随机数应是()A.2位B.3位C.4位D.5位13.测量层次按精确度由低到高,依次为()A.定比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类测量B.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C.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定比测量D.定序测量——定类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14.最简单、最直接评估信度的方法是()A.折半信度B.再测信度C.复本信度D.表面信度15.如果测量“社会阶层”的测量工具只包含收入层面的指标,就明显缺乏()A.内容效度B.表面效度C.效标效度D.建构效度二、多项选择题16.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以偏概全”是指将高层次分析单位中得到的结论简单地推及其中的每一个成员B.“简单还原”是指从低层次的分析单位中得到的资料去简单推论高层次社会单位的情况C.用企业的经营目标去推论每个员工的目标是“简单还原”D.用企业内部员工的个人目标的总和来代表企业的目标,是“以偏概全”E.如果混淆了社会研究中分析单位的层次,则可能导致“以偏概全”或“简单还原”的错误17.理论性研究包括的内容有()A.建立概念体系和分类框架B.对各种理论观点进行评述、批判和综合C.澄清理论分歧D.针对现实社会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E.对经典理论和学说史进行系统分析18.选题的新颖性标准是指()A.一项研究题目的意义和价值B.从不同角度去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C.一项社会研究项目是否具备相应的研究条件D.研究题目具有与其他人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E.在选题过程中研究者根据自身的价值、态度、研究兴趣和其他自身的条件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设置的标准19.下列属于中观社会理论的有()A.社会分层理论B.社区理论C.社会控制理论D.符号互动论E.结构功能理论20.以下关于量表的表述,正确的是()A.量表是用来测量人们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态度、意愿以及某种社会特征存在的程度B.量表只能测出变量的大小,不能反映出变量的强弱结构C.量表属于定距测量层次D.量表能获得比指标测量更多的信息E.量表是对抽象概念进行复合测量三、名词解释21.内容分析22.变量23.方便抽样24.效度25.实验室观察法四、简答题26.社会研究一般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7.试析"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28.简述个案调查的特点。
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第一篇: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第一次作业1、围绕某些社会舆论的热点对社会中民众的意见、态度、意识等主观意向进行的调查叫做()A:社会问题调查B:行政统计调查C:学术性调查D:民意调查正确答案:D2、人口普查的调查目的是()A:解释性调查B:描述性调查C:探索性调查D:预测性调查正确答案:B3、哪种调查研究一般不需要明确的研究假设()A:描述性调查研究B:解释性调查研究C:探索性调查研究D:理论性调查研究正确答案:A4、选择调查课题涉及最佳性问题的标准是()A:重要性B:创新性C:可行性D:合适性正确答案:D5、研究者在选题时要看是否具备完成该项研究所需要的时间、经费、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
这是遵守了选题的()A:重要性标准B:创造性标准C:合适性标准D:可行性标准正确答案:D6、描述性研究主要解答()A:“是什么”的问题B:“为什么”的问题C:“怎么办”的问题D:“应该怎样”的问题正确答案:A7、解释性调查的目标是()A:发现新现象和新问题B: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C: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D:获得对所研究问题及调查对象的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正确答案:C8、将社会研究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所依据的标准是()A:研究的性质B:研究的目的C:研究的方法D:研究的时间尺度正确答案:B9、下述哪种测量所得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的乘除运算的()A:定比测量B:定距测量C:定序测量D:定类测量正确答案:A10、以下变量,按照通常的测量方法,必定属于定距层次而不属于定比层次的是(A:教育程度B:智商C:开氏温度D:收入正确答案:B11、以下变量的测量层次属于定比测量的是()A: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B:受教育年限:____年C:智商D:摄氏温度正确答案:C12、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指的是()A:测量客体B:测量内容C:测量法则D:数字和符号正确答案:D)13、测量层次最低的是()A:定类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定比测量正确答案:A14、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是指测量的()A:操作化B:概念化C:信度D:效度正确答案:C15、选择调查课题最基本的标准是()A:可行性B:重要性C:创新性D:合适性正确答案:B16、测量工具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叫做测量的()A:参数值B:统计值C:效度D:信度正确答案:C17、如果测量“社会阶层”的测量工具只包含收入层面的指标,就明显缺乏()A:内容效度B:表面效度C:效标效度D:建构效度正确答案:B18、调查某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时,研究者从该大学全体毕业生的花名册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
社会调查复习资料社会调查复习资料社会调查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数据收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问题、发现规律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社会调查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技巧,以及一些常用的调查方法和工具。
一、社会调查的定义和意义社会调查是指通过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以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问题和趋势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教育、健康、环境等,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信息和建议。
社会调查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帮助我们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为社会改革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社会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看似微小但却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社会调查的步骤和技巧进行社会调查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步骤和技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在开始调查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以便确定调查的范围和重点。
2. 设计调查方案: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调查方案,包括选择调查对象、采样方法、调查内容和调查工具等。
3. 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是社会调查的核心步骤。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分析数据:在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特征、规律和趋势。
5. 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社会状况。
在进行社会调查时,还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如保持中立和客观、确保调查对象的隐私和权益、避免主观偏见等,以提高调查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三、常用的调查方法和工具在社会调查中,有许多常用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和分析数据。
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调查方法,通过向被调查者发放问卷,收集他们的意见、看法和经验。
问卷可以包括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被调查者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