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一类患者通常需要更加严格的治疗方案来控制他们的疾病,并且需要注意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而前列地尔正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这类患者的药物,它的疗效和安全性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前列地尔的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
前列地尔是一种口服降糖药,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增加肠道GLP-1浓度,调节血糖代谢,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来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
前列地尔还能够改善肾脏的糖尿病肾病并发症,并且对体重变化、心血管事件等具有积极的影响。
这些特点使得前列地尔成为了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的患者的首选药物之一。
关于前列地尔在治疗这类患者中的疗效,大量研究已经得出了明确的结论。
一项名为ELIXA的研究对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病患者进行了长达2年的观察,结果显示前列地尔并没有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而且还减少了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一项名为REWIND的研究也证实了前列地尔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效果。
这些研究都表明了前列地尔在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显著疗效。
除了疗效外,前列地尔的安全性也备受关注。
针对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特点,前列地尔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很多研究的验证。
一项名为FREEDOM-CVO的研究发现,前列地尔治疗患有慢性肾脏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时,并没有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而且在肾脏保护方面也表现出了积极的效果。
前列地尔还可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这对高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可以说前列地尔在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安全性是经过充分验证的。
前列地尔在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我们也要意识到,治疗方案应该是个体化的,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
分析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通过对病例进行实验设计和观察指标的记录,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前列地尔治疗在改善病患血管病变方面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前列地尔治疗在减轻病患症状、改善血管功能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
实验过程中,病人在规定的前列地尔治疗下,出现了显著的改善和临床效果。
本研究的结果为研究对象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我们得出结论,前列地尔治疗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是积极的,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疗效、研究方法、观察指标、实验设计、临床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究表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与患者血糖控制不良、血脂异常、高血压、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前列地尔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药物,其具有扩张血管、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
对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而言,前列地尔的应用可能会对其临床疗效产生积极影响。
目前对于前列地尔治疗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具体疗效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研究旨在对前列地尔治疗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治疗方法在改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症状和预防并发症方面的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评估前列地尔治疗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观察其对患者血糖控制、血压水平和血脂代谢的影响,以及研究其在改善病变局部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方面的作用。
前列地尔干乳剂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摘要目的探究前列地尔干乳剂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46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3例。
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采用前列地尔干乳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率。
结果实验组临床症状改善率(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P<0.05);治疗后血脂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前列地尔干乳剂治疗的临床意义较大,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脂水平,值得推广。
关键词前列地尔干乳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意义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属于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血压升高、胸闷、气促、下肢发凉、困倦、行路不能持久等[1],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
本院为了分析前列地尔干乳剂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针对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前列地尔干乳剂进行治疗,现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46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3例。
对照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9.26±6.25)岁;实验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9.13±5.62)岁。
诊断标准:双下肢存在麻木、乏力、发凉、静息痛、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股动脉及足背动脉存在狭窄、内膜增厚及粥样斑块现象;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对糖尿病诊断的标准;血管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磁共振等检查结果显示存在下肢周围血管病变[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降压、降糖、调脂及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22023029,吉林省银河制药有限公司)进行口服治疗,1次/d,连续服用1个月;实验组采用前列地尔干乳剂(国药准字H20100048,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治疗,将10 ?g前列地尔干乳剂注射液加入至100 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个月。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马咏梅;费小薇;徐邦奎【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lprostadil, a joint cobalt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amine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n = 30) and control group (n = 30).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injected with Alprostadil 10 μg +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Methylcobalamin 500 μg, 1 times/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Methylcobalamin 500 μg alone, 1 times/d. The treatment w as two weeks. Results Symptoms and signs,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Alprostadil combined with Methylcobalami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effect.%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 =30).治疗组静脉注射前列地尔针剂10 μg+肌肉注射甲钴胺500 μg,1次/d;对照组单用甲钻胺500 μg,1次/d,共2周.结果治疗组DPN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地尔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可显著提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1(015)019【总页数】3页(P103-104,107)【关键词】凯时;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作者】马咏梅;费小薇;徐邦奎【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泰州,225300;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泰州,225300;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泰州,22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是糖尿病中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41例临床效果观察作者单位:410015 长沙市第三医院通讯作者:章臻翊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2月~2010年2月糖尿病足患者81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3,P<0.05)。
结论前列地尔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
标签:糖尿病足;前列地尔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alprostadil on 41 cases with diabetic foot ZHANG Zhen-yi,LI Xiao-hang,SHAO Fen,HUANG De-bin,LUO Ya-heng,LIN Li-ping.The Third Hospital of Changsha, Changsha 410015,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lprostadil on diabetic foot.Methods 81 cases with diabetic foot were selected from February, 2007 to February, 2010,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Ginkgo leaf extract and dipyridamole injection was given to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e of routine treatment,alprostadil was used to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e of routine treatment.Results The total rate of clinical efficacy in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at in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χ25.3573,P<0.05).Conclusion Alprostadil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cases with diabetic foot,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is significant,and the therapy is safe.【Key words】Diabetic foot; Alprostadil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
方法入组7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患者接受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而对照组34例患者仅接受甲钴胺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远高于对照组的52.94%(P<0.05)。
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MNCV、SNC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均未见严重毒副反应发生。
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较好。
标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前列地尔;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患者病情逐渐进展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临床发病率可高达60%~90%,且该病由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可无临床症状,大多未引起患者的关注,而其一旦发展至晚期则会造成周围神经的不可逆性病变,严重者可导致坏疽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在临床越来越重视DPN的早期检测和预防[1]。
以往临床大多采用单药治疗,疗效较差,近年来大多采取联合用药,以达到多机制共同作用,控制DPN的目的。
本研究采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本院收治的DPN患者7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经验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组本院符合WHO的DPN诊断标准[2]的患者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龄35~81岁,中位年龄57岁;糖尿病病程4~23年,中位病程15年;DPN 病程1~10年,中位病程5年;糖化血红蛋白比例占 5.5%~12.1%,平均(8.3±2.9)%;空腹血糖水平6.0~8.2 mmol/L,平均7.1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8.0~11.1 mmol/L,平均8.9 mmol/L;体重指数17.2~23.9 kg/m2,平均21.8 kg/m2。
羟苯磺酸钙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血液流变的影响分析【摘要】本研究探讨了羟苯磺酸钙联合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液流变的影响。
结果显示,羟苯磺酸钙和前列地尔各自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疗效,而联合应用则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羟苯磺酸钙联合前列地尔对血液流变具有一定影响,改善了血液流动性。
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联合治疗方案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具有显著疗效,并对血液流变起到积极作用。
进一步研究应重点关注该联合治疗的长期效果及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容易并发多种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是其中一个常见的并发症,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较高。
早期糖尿病肾病通常表现为微量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如不及时干预和治疗,可能会逐渐发展成严重的肾功能损害甚至终末期肾病。
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羟苯磺酸钙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的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
前列地尔则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有抑制肾小球概膜系的收缩作用,有助于减少蛋白尿和保护肾功能。
而羟苯磺酸钙联合前列地尔联合应用可能会产生协同作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更好。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羟苯磺酸钙、前列地尔以及二者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进行分析,同时也将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前列地尔对血液流变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羟苯磺酸钙单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探讨其对肾功能、蛋白尿等指标的影响,为单药治疗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3. 分析羟苯磺酸钙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综合疗效,比较联合治疗与单药治疗的差异,探讨其联合应用的合理性。
4. 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前列地尔对血液流变的影响,了解联合治疗可能对机体整体功能产生的影响。
前列地尔和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和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疗效及成本比较。
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和甲钴铵注射液。
观察两种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费用。
结果两种药物均可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缺血、缺氧,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前列地尔和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明显, 而甲钴铵比前列地尔更经济。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lprostadil and a cobalt-bromid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 the efficacy and cost comparison.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 based on the use of alprostadil injection and a cobalt-bromide injection. Observed two kinds of drug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costs. Results the two drugs can improve blood circulation, improve ischemia, hypoxia, promot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nerve cells,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fficacy. Conclusion of alprostadil and a cobalt-bromid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evident result, while the cobalt bromide A more economical than alprostadil.【Key words】Alprostadil; A cobalt bromide;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Electromyography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致残原因之一,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且目前尚无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并发症治疗效果研究进展前列腺素E1(PGE1),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具有很强的扩血管作用,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1]。
前列地尔系外源性前列腺素E1,是PGE1以微脂球作为载体的特殊制剂,即被微脂滴“分割”、“包绕”,增强了药物的脂溶性。
注射后PGE1不是以游离成分在血管内运行,从根本上消除了对血管壁的刺激,同时使PGE1具备了在组织中弥散快,分布均匀,分散慢,用量小,作用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并且可通过改善红细胞的变形性(增加红细胞的柔韧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白细胞激活(中性粒细胞活化)和溶解血栓(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来提高血液流动性,改善微循环)[2]。
因此,前列地尔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糖尿病足等。
1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一种,主要累及肾小球,多见于病程久及病情控制不好者。
有关报道称糖尿病死于肾病者约为16.4%[3],为糖尿病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
该病主要为肾小球硬化,其中结节性病变占15%-20%,弥漫性病变占65%-80%,渗出性病变占7%-10%。
引起病理改变因素主要是胰岛素缺乏产生高血糖,它可使肾小球基底膜糖蛋白和酶基化蛋白增多,基膜增厚,系膜内基膜样物质增多,但基膜滤过屏障功能减低,通透性增加[4]。
其他因素还包括生长激素增多,促使基膜蛋白质合成和增厚,基膜自身免疫过程,纤维蛋白原降解物的沉沉积,高血凝状态等。
前列地尔通过激活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使血小板和血管平滑肌内的环磷酸腺苷水平成倍地增加,致使产生惰性血小板及血管扩张。
其可直接作用于病变肾小球动脉内膜上,扩张微血管,增加肾血流量,从而降低肾血管阻力,缓解肾血管变性硬化的过程[5]。
赵艳玲等[6]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经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且血尿素氮和肌酐明显下降,提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能具有改善高凝状态作用,从而发挥改善肾功能作用。
前列地尔联合西洛他唑治疗高龄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凯时)联合西洛他唑对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疗效。
方法:将60例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凯时静脉滴注;联合组:凯时静脉滴注+西洛他唑口服,疗程均为4周。
结果:前列地尔组及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下肢间隙性跛行、疼痛、麻木感及溃疡倾向均有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前列地尔组(p50%;⑤.无精神神经系统疾患,能配合治疗;⑥.除外有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及合并重度贫血、严重营养不良、严重心肝肺肾疾病等;⑦.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⑧.停用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药、纤溶药和血管扩张药2周以上。
二.方法2.1 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和联合治疗组(前列地尔+西洛他唑)。
西洛他唑(cilostazol)为中国天津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前列地尔:即前列腺素e1(凯时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所有患者均予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降糖、降压、降脂等常规治疗。
前列地尔组予凯时注射液10ug加人生理盐水50ml中微泵注入;联合治疗组给予凯时注射液10ug加人生理盐水50ml中微泵注入,同时予西洛他唑口服(第一周50mg bid,第二周开始100mg bid),总疗程均为4周。
2.2 症状体征评分标准间歇跛行:行走≥500m,无疼痛为0分,每缩短100m有疼痛感分别为1,2,3分,静息痛无法行走或行走<100m、疼痛明显者为4分;疼痛感:从无、偶有、经常可耐受、经常不能耐受和持续性疼痛分别为0,1,2,3,4分;麻木感;从无、偶有、经常、经常麻木伴麻痹、经常麻木伴针刺分别为0,l,2,3,4分;下肢溃疡:无溃疡、有溃疡形成倾向(包括皮肤颜色、局部红肿、硬结)、溃疡形成分别为0,2,4分。
治疗后下降1分为有效,下降1分以上为显效,上升1分及以上者为无效【1】。
前列地尔与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和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93例ASO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血栓通组、两药合用组,血栓通组用注射用血栓通450mg、前列地尔组用注射用前列地尔100μg,合用组用注射用血栓通450 mg+注射用前列地尔100μg,均加人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5天为1疗程,未达治愈者再用1个疗程。
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第一疗程结束时,合用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前列地尔组和血栓通组,差异有显著性(p<0.5);前列地尔组和血栓通组间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p>0.5)。
第二疗程结束时三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5)。
结论前列地尔和血栓通对ASO均有一定的疗效;两药联合应用能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前列地尔血栓通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是全身动脉硬化在下肢的局部表现,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肢体慢性缺血性综合征。
动脉内膜粥样改变导致血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出现下肢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肢体发凉、怕冷、麻木、间歇跛行、静息痛等症状,严重时出现溃疡或坏疽。
目前用于治疗ASO的药物比较多[1-2],其中以前列腺素E1(PGE1)和舒筋活血类中成药最为常用。
为了解这几种药物的疗效,我们2008年4月-2012年6月观察了注射用前列地尔和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本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根据199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修订的ASO诊断及临床分期标准,筛选得93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
其中男59例,女34例;年龄42-91岁,中位数年龄71岁。
病程8月-26年,平均14.6年。
监床分期:Ι期29例,Ⅱ期38例,Ⅲ期26例(1级13例,2级13例)。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陈国崇;马燕锋【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4(000)012【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alprostadil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102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cobalamin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lprostadil 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icacy of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51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4.23%,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median nerve 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Alprostadil has good effect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hich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ccelerat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目的:研究分析前列地尔(曼新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97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前列地尔组(治疗组50例)和血栓通组(对照组47例),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10ug加入100ml生理盐水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栓通500mg 加入生理盐水治疗,共两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下肢血管功能改善程度、踝肱指数、下肢血流速度。
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程度、下肢血流速度、踝肱指数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安全性高、疗效明显。
标签:前列地尔;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患者是易患下肢血管病变的高危人群,糖尿病下肢血管方面的并发症已被高度重视,它是导致糖尿病足部溃疡及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1],是引起糖尿病足的重要病因,通常发生在老年患者中,因下肢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致管腔狭窄或阻塞。
较非糖尿病的下肢血管病变死亡率高,预后差[2],本观察旨在通过观察前列地尔的临床疗效,探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防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选择97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组时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年限、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分别测量体重指数,踝肱指数,音叉振动觉,10g尼龙丝压力学,实验室检测:FBG、PBG 、HbA1c,肝肾功能,血脂,辅助检查:下肢、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两组患者均予以糖尿病饮食,强化控制血糖,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10u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10d/1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500mg 加入生理盐水静滴,1次/d,10d/1疗程,共2个疗程。
1.3诊断标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标准:以糖尿病伴有下肢血管壁斑块形成结合临床症状诊断,按Foutaine±分期方法划分为四个阶段,无症状的阻塞性动脉病变,间歇性跛行,缺血性静止性疼痛,溃疡或坏疽期。
1.4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自觉症狀、足背动脉搏动及下肢皮温改变,测定空腹血糖、血流动力学、肝功能、肾功能等,临床症状的好转,ABI(踝肱指数)、下肢血流速度的改变。
1.5疗效判断标准根据Foutaine分期下降情况及下肢血流动力学改善,显效:病变下降1级,患肢血流动力学有效:患肢血流动力学有改善。
1.6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治疗后两组的自觉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的下肢血流速度的比较m/s,见表2。
2.3安全性评估治疗组有1例出现轻度血管反应(注射部位疼痛、发红),经减慢滴速后症状消失,无出血倾向出现和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出现可以忍受的轻度胃部不适。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其发病与长期慢性的高血糖、脂类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激素调节异常、动脉内皮损伤、血小板黏附力增强、微血管病变和微循环障碍、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
严重的下肢血管病变可以引起缺血性下肢溃疡,甚至导致截肢[3],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是一种稳定的具有前列环素样结构的注射活性制剂,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血管收缩和白细胞趋化性。
本研究通过观察下肢血管血流速度的变化,发现前列地尔可以有效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使得ABI指数上升,从而使下肢血管病变引起的症状改善,因为前列腺素E1是目前最强的内源性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以及改善末梢血循环作用,使药物选择性的聚集在损伤的血管和炎症部位期延长,前列地尔使间歇性跛行患者的无痛性走距离及最大行走距离分别增加了67%,56%[4]。
且该品是以脂微球为药物载体,由于脂微球的包裹,使前列地尔不易失活。
前列地尔独特的脂微球包裹技术能使时前列腺素E1半衰期明显延长,另外,本品具有易于分布到受损血管部位的靶向特性,从而,发挥本品的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本研究应用前列地尔联合生理盐水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显著的改善了患者症状,使下肢血管血供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提高ABI,安全性好,显著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较单用血栓通联合生理盐水注射液疗效更佳,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的防止[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16-19.
[2]李炳辉,谷永泉,王鹏华,主编. 糖尿病足及下肢慢性创面修复[M].北京军医出版社,2011,5:51-52.
[3]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0-788.
[4]王爱红,许樟英,许永杰.前列腺素E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5,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