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第十六章 社会优抚制度
- 格式:ppt
- 大小:202.50 KB
- 文档页数:18
中国社会优抚与社会安置制度5篇第一篇:中国社会优抚与社会安置制度中国社会优抚与社会安置制度 1.中国优抚安置保障的发展历程(1)建国初至“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中国优抚保障工作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规,积累了一整套工作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统一的优抚安置保障体系。
(2)“文化大革命”中的10年,受“左”的错误的严重干扰,从中央到地方随着民政部门的的撤销,优抚工作在许多方面处于停滞状态。
更为严重的是许多优抚政策被歪曲批判,许多优抚对象遭到打击迫害,造成了优抚对象的冤假错案。
(3)“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优抚工作出现了新的转机,有了新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形成了我国新时期开展优抚安置工作的基本法规,有力地推动了优抚安置工作向法制化方向迈进。
2.中国的优待与抚恤制度及其改革(1)优待制度的内容与形式①劳动服务和分配优待1956年,内务部经报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农村普遍推广了优待劳动日制度。
即对农村无劳动力的烈军属由生产大队或农业合作社优待一部分劳动日,以保证烈属的生活略高于一般社员的实际生活水平,军属的生活相当于一般社员的实际生活水平。
②优待金制度优待金是指国家通过群众统筹和财政拨款等方式,向军烈属家庭提供的一种现金补贴,以解决军烈属家庭因无劳力和劳动力减少,而造成的收入下降和生活困难,在经济上保障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③其他的多种优待 a.医疗优待; b.就学优待; c.入伍优待;d.就业优待; e.邮政、交通优待;f.国家还对生活困难的退伍军人和军烈属实行困难补助,以保障他们的生活水平。
困难补助分为定期定量补助和临时困难补助。
(2)抚恤制度的内容与形式①死亡抚恤死亡抚恤是指国家对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家属(简称“三属”)以发放抚恤金的形式实行的抚慰保障。
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一、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法是以劳动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同时也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一)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调整的基本的社会关系1.劳动的含义劳动是人们利用劳动资料改造劳动对象,使之符合人类需要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劳动关系的前提。
2.劳动关系的含义劳动法中所称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3.劳动关系的特征(1)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劳动者的劳动力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2)劳动关系必须产生与劳动过程之中(3)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4)劳动关系具有隶属关系和平等关系相交错的特征。
(5)劳动关系以劳动的给付为主要内容。
4.劳动关系的种类5.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范围(1)《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第一、各类企业的劳动关系和个体经济组织中形成的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第二、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关系归劳动法调整第三、未纳入《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关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的非合同劳动关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关系以及现役军人、家庭保姆、自然人用工等劳动关系。
(2)《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的发展1.有条件的将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
将工勤人员及实行聘任职务特别规定的人员的劳动关系适用《劳动合同法》2.将除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意外的其他社会团体与其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3.将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其劳动者的拉动关系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
4.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与其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调整对象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家庭保姆、自然人用工等性质的劳动关系仍不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6.全球化对中国劳动关系的影响7.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1)双方当事人及其关系不同。
2014年《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19世纪初期颁布的劳动法规出现的形式工厂立法。
2、在劳动法的渊源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是宪法。
3、我国法律明确禁止的健康歧视,还包括传染病病原携带歧视4、从教育目的角度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的特点是基础性5、我国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采取书面形式6、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主要是按小时计酬。
7、地方总工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8、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及于工会所代表的全体劳动者9、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10、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工资的支付形式是法定货币。
二、多项选择题1、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机构有:A.国际劳工大会、C.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D.国际劳工局2、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A.劳动法律关系主体B.劳动法律关系客体D.劳动法律关系内容3、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就业特征的有(ABCD)4、公共就业服务包括(ABCD)5、下列选项中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有()。
A.劳动合同期限B.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C.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6、《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实施在()。
B.临时性的工作岗位上C.辅助性的工作岗位上D.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7、世界各国职工民主管理与民主参与的形式主要有(ABCD)8、集体协商一般要经过的阶段有(ABCD)9、目前我国的工资形式包括(ABCD)10、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的工资的情况有()。
A.用人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B.用人单位代扣代缴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C.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三、名词解释:1、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P92、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有一定劳动报酬的社会劳动。
P243、竞业限制: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在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的一定期限内,劳动者不得从事与用人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工作。
劳动与社会保障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1题,每题1分,共81分)1.不属于养老保险的特点的是()A、对被保险者的条件要求十分严格B、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必须参加C、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管理D、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正确答案:A2.医生的道德风险与医疗产品有关的性质是A、专业性B、时效性C、循证性D、不确定性正确答案:D3.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宗旨是()A、保障全体劳动者生活福利B、保障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C、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D、维持社会稳定,健全社会福利正确答案:C4.社会优抚中抚恤对象是指()A、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和残废军人等B、革命烈士家属和现役军人C、现役军人家属和在乡老红军、老复员退伍军人等D、退出现役的军人正确答案:A5.以下不属于纵向再分配的项目是A、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正确答案:B6.根据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A、8个月B、24个月C、12个月D、10个月正确答案:C7.我国失业保险的管理机构为()A、国家B、社会C、保险公司D、企业和事业单位正确答案:A8.《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失业者失业前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时间1~5年,失业后可领取最长期限为A、1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B、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C、18个月的失业保险金D、6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正确答案:B9.不属于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区别的为()A、应付风险B、实施方式C、对象D、经营目的正确答案:A10.养老保险待遇调整的主要参考因素是A、经济周期调整B、价格调整C、劳动力调整D、生产结构调整正确答案:D11.我国公民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之一为:个人缴费达到A、5年B、15年C、10年D、20年正确答案:B12.政府住房福利的提供包括直接支付和A、间接支付B、房租补贴C、住房公积金D、转移支付正确答案:D13.在我国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是A、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正式登记结婚,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女职工生育B、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女职工生育C、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女职工生育D、正式登记结婚,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女职工生育正确答案:A14.下列对生育保险性质表述正确的为()A、长期性补助B、保险性补助C、福利性补助D、短期性补助正确答案:D15.为了适应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推动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实施,国家民政部在哪年颁布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A、测试选项XB、1993年C、测试选项ZD、1991年E、1990年F、测试选项YG、1992年正确答案:G16.决定税收的因素包括经济主体收入和A、税率B、税基C、税种D、税负正确答案:B17.社会保险费的确定方式有()A、累进保险费制和均等保险费制B、累退保险费制和均等保险费制C、比例保险费制和均等保险费制D、均等保险费制和累退保险费制正确答案:C18.属于失业保险对象的是()A、有固定工作的人B、希腊船员C、长期从事短工的人D、国家公务员正确答案:A19.医疗保险的经费主要来源于()A、被保险人B、国家C、保险人和雇主D、雇主正确答案:C20.不属于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区别的为()A、对象B、实施方式C、应付风险D、经营目的正确答案:C21.企业年金计划需要衔接保障水平和A、基本养老保险计划B、养老金征缴率C、商业养老保险计划D、养老金替代率正确答案:A22.商业医疗保险属于商业行为,是否投保及投保几份完全由投保人自主决定,别人无权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