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肌麻痹论治
- 格式:docx
- 大小:601.31 KB
- 文档页数:8
高维滨教授基于“筋、经、脑共治”理论运用电针治疗眼肌麻
痹的经验撷菁
曹馨元;刘少鹏;梁吉;韩名媛;崔杨;周新宇;徐晓萱;尹洪娜
【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
【年(卷),期】2024(17)5
【摘要】眼肌麻痹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多以眼球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等为临床特征,属中医“目偏视”的范畴,临证观察此病多与“脑神经核—周围神经—眼外肌”视觉环路病变有关,而这分属于中医“筋、经、脑”的范畴。
高
维滨教授认为“脑窍受邪”为病机之本,“经筋病变”为病机之标,故此创新性的提
出“筋、经、脑同治”的治疗观点,对于“筋”的治疗提出“电眼针法”,对于“经”的治疗提出“电针太阳组穴法”,对于“脑”的治疗提出“电项针法”,三法合用共
同治疗“筋—经—脑”视觉环路,临床疗效满意。
【总页数】5页(P849-853)
【作者】曹馨元;刘少鹏;梁吉;韩名媛;崔杨;周新宇;徐晓萱;尹洪娜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西安市中医院针灸科;黑龙江中医
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
【相关文献】
1.高维滨教授治疗眼肌麻痹的案例分析
2.高维滨教授治疗延髓麻痹经验撷要
3.李斌教授运用“冬病夏治”理论治疗皮肤病经验撷菁
4.高维滨教授电针治疗视力障碍经验撷菁
5.高维滨教授针灸治疗延髓麻痹经验穴撷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针灸治疗痛性眼肌麻痹病例分析专题报告宋*,男,63岁,初诊日期:202*年7月20日。
主诉:右眼疼痛伴上睑下垂4天。
病史:患者于202*年7月16日出现头痛,眼干,口干舌燥,右眼不适,于7月17日出现右眼球后疼痛加剧,查颅脑MRI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双筛窦、右蝶窦炎症改变, 诊断为“动眼神经麻痹二后就诊于眼科医院,未予明确诊断,予以维生素Bl,神经妥乐平、鼠神经营养因子及降糖治疗,具体用法用量不详。
患者右眼睑下垂逐渐加重,直至无力上抬。
202*年7月20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时神情,精神好,语言清晰流利,右眼睑下垂,睁眼不能,右瞳孔轻度扩大,右眼球向下斜视,向上、内、下活动受限,向外活动尚可,复视,视力下降,右眼眶及右头颈侧锐痛,对光反射、辐辕反射消失,伴头晕恶心,左侧眼球无异常,四肢活动及感觉无异常,余无不适。
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既往高血压病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11年。
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右眼睑下垂,眼球向上、下、内活动受限,舌红苔黄脉滑数。
血常规:白细胞4. 56*109,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4.3%θ 202*年7月21日查颅脑MRl示垂体上缘略膨隆,蝶窦、两侧筛窦内少许炎症。
西医诊断:痛性眼肌麻痹中医诊断:上胞下垂证候诊断:毒热上攻治疗原则:破瘀散结,清热凉血,通络止痛。
针灸取穴:风池、翳风、睛明、球后、曲池、外关、合谷、太冲、光明、三阴交。
治疗过程:风池、翳风针向鼻尖1寸,行捻转泻法;曲池、外关、合谷、太冲、光明直刺1寸,行捻转泻法;三阴交直刺1寸,捻转补法;睛明、球后避开眼球直刺1寸,提插手法。
中药: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为治则,处方如下:赤芍15g 川苟20g 丹参20g 丹皮IOg当归20g 红花15g 黄连IOg 鸡血藤30g菊花20g 穿山甲50g 生地黄20g 石斛20g桃仁15g 土鳖虫50g 山萸肉20g 三七3g西药以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开始为80mg∕日,连用3天后改为60 mg∕日,连用3天后改为40 mg/日,后改为口服强的松20mg∕天,维持1周,以后逐周递减。
眼肌麻痹治疗最佳方法
眼肌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它会导致眼部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和放松,从而影响视力和眼部运动。
对于眼肌麻痹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将介绍眼肌麻痹治疗的最佳方法。
首先,对于轻度眼肌麻痹患者,常规的眼部按摩和眼部功能锻炼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定期的按摩和锻炼,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加强眼部肌肉的力量,有助于恢复眼部功能。
其次,对于中度眼肌麻痹患者,可以考虑接受针灸治疗。
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施加针刺,可以调整身体的气血平衡,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对于眼肌麻痹有一定的疗效。
另外,对于重度眼肌麻痹患者,手术治疗是最佳的选择。
眼肌麻痹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眼部肌肉移植或修复手术,以恢复眼部功能。
手术治疗虽然风险较大,但是对于重度眼肌麻痹患者来说,是恢复视力和眼部功能的最有效方法。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眼肌麻痹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
对于一些
特定类型的眼肌麻痹,如因感染或炎症引起的眼肌麻痹,可以通过
使用抗炎药物或抗生素来治疗,以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总的来说,眼肌麻痹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治疗前,建议患者首先就医,接受眼部检查,以确定眼肌麻痹的程度和类型,从而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眼肌麻痹的治疗最佳方法包括眼部按摩和功能锻炼、针灸治疗、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
在进行治疗时,患者
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
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对于眼肌麻痹患者有所帮助。
眼肌麻痹治疗最佳方法眼肌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它会导致眼部肌肉无法正常运动,从而影响视力和眼睛的外观。
对于眼肌麻痹患者来说,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眼肌麻痹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首先,对于眼肌麻痹患者来说,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出现眼肌麻痹的症状,如视力模糊、眼球运动受限等,就应该立即就医。
眼肌麻痹的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其次,常见的眼肌麻痹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来缓解眼肌麻痹引起的症状,如肌肉无力、眼球运动受限等。
物理治疗则是通过眼部按摩、眼部操等方法来促进眼部肌肉的恢复,改善眼球运动功能。
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也是眼肌麻痹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
对于一些严重的眼肌麻痹病例,手术治疗可以通过修复眼部肌肉或调整眼球位置来改善视力和外观。
然而,手术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的眼肌麻痹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此外,对于眼肌麻痹患者来说,康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进行眼部运动、眼部按摩等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眼球运动功能,改善视力。
同时,康复训练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眼部疲劳,提高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眼肌麻痹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无论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操作导致病情加重。
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要配合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促进病情的康复。
总之,眼肌麻痹的治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通过及时就医、科学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缓解眼肌麻痹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眼肌麻痹患者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分析眼肌麻痹是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眼球不同步等症状。
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但疗效并不理想。
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眼科医生们的研究重点。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眼肌麻痹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这种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眼肌麻痹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二是甲钴胺离子导入。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颅内动脉附近的组织,通过血管的吸收作用,使药物可以更快、更直接地到达患处,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甲钴胺离子导入是利用电流和离子通道的作用,将甲钴胺离子导入到患处,以增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和修复。
两者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二、临床研究方法为了评估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
选取了80例眼肌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眼肌麻痹的临床诊断标准,并且未接受过其他治疗。
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治疗组接受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治疗周期为3个月,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期间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眼肌功能、眼球运动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和比较。
三、疗效分析经过3个月的治疗和随访,我们发现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眼肌功能改善:治疗组患者的眼睑下垂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眼球运动受限程度减轻,眼球的协调性明显提高,而对照组患者的这些指标改善不明显甚至无改善。
治疗组的眼肌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已经可以正常开眼和完成眨眼动作,而对照组患者依然存在明显的眼肌功能障碍。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分析【摘要】眼肌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
正文部分首先介绍了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眼肌麻痹的作用机制和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机制,随后详细描述了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
讨论部分分析了治疗效果,并探讨了可能的影响因素。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意义,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可以有效治疗眼肌麻痹,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眼肌麻痹,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甲钴胺离子导入,疗效分析,作用机制,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讨论,研究意义,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眼肌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睛无法自由移动或眼球转动受限。
造成眼肌麻痹的原因很多,包括脑神经损伤、病毒感染、肌肉疾病等等。
眼肌麻痹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眼肌麻痹的方法有限,传统的治疗手段效果不佳,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急需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改善眼肌麻痹患者的症状。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和甲钴胺离子导入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治疗方法,其能够通过调节神经肌肉传导,促进神经肌肉再生,从而达到治疗眼肌麻痹的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究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希望为眼肌麻痹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其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有效提升眼肌麻痹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甲钴胺离子导入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并比较单独应用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更全面地了解这种联合治疗的机制及其对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眼肌麻痹的中医药治疗进展眼肌麻痹系由一条或数条眼外肌完全或不完全麻痹所引起的眼球运动障碍、眼位偏斜的疾病,本病起病突然,伴有复视、头晕、恶心、呕吐及步态不稳等症状。
祖国医学常根据本病病因、主观症状等称之为“风牵偏视”、“目偏视”、“视一为二”、“神珠将反”等。
西医对本病多给予维生素B类、能量合剂、血管扩张剂等治疗。
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一定疗效,现将近几年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1 中药治疗1.1辨证论治刘怀栋[1]等以中药辨证治疗眼肌麻痹80例,辨证分型:1、脾胃虚弱,脉络失畅型治宜健脾益气,养血疏络。
方用培土健肌汤(《中医眼科临床实践》)。
组成: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当归10g,炙黄芪10g,钩藤10g,全蝎10g,银柴胡3g,升麻3g,陈皮3g,甘草3g。
2、风邪较重,脉络受阻型:治宜健脾散风,疏通脉络。
方用羌活胜风汤(《原机启微》)。
组成:银柴胡10g,黄芩10g,白术10g,枳壳10g,羌活10g,防风10g,前胡10g,薄荷10g,全蝎10g,桔梗10g,钩藤10g,甘草3g。
3、肾阴不足,津血亏损型:治宜滋阴益肾,平肝息风。
方用育阴潜阳息风汤《中医眼科临床实践》)。
组成:生地黄15g,石决明15g,白芍药12g,麦门冬10g,天门冬10g,盐知母10g,盐黄柏10g,生龙骨10g,生牡蛎10g,怀牛膝10g,钩藤10g,全蝎10g,菊花10g,黄芩10g。
4、肾阳不足,脉络失畅型:治宜滋补肾阳,温化通络。
方用桂附地黄汤加味(《金匮要略》)。
组成:山药30g,黄芪30g,茯苓15g,白术15g,黄精15g,钩藤15g,附子10g,熟地黄10g,枸杞子10g ,泽泻10g,全蝎6g,牡丹皮5g,肉桂5g。
总有效率97.5%。
1.2专方加减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和自身经验总结规律,确定基本方。
临证时根据不同症候加减化裁,也是近年较常用的方法。
白中山[2]用大秦艽汤(秦艽、羌活、独活、防风、白芷、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细辛、白术、黄芩、生地、茯苓、石膏)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眼肌麻痹,10天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