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与厚朴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中药厚朴的食用方法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1、脾胃虚损。
用厚朴(去皮,切片)、生姜(连皮,切片)二斤,在水五升中同煮干,去姜,焙朴,再以干姜四两、甘草二两,同厚朴一起,在水五升中煮干,去甘草,焙闰、朴为末加枣肉、生姜同煮熟,去姜,把枣内、药末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方中再加熟附子亦可。
此方名“厚朴煎丸”。
关于“中药厚朴的食用方法”的内容,有相关问题请咨询中药材买卖通2、痰呕逆。
饮食不下。
用厚朴一两、姜汁炙黄,研为末,每服二匙,米汤调下。
3、腹前胀满。
用厚朴(制)半斤,甘草、大黄各三两,枣十枚,大枳实五枚,桂二两,生姜五两,加水一培,煎成四升,温服八合。
一天服三次,呕吐者再加半夏五合。
此名“厚朴七物汤”。
4、气胀心闷,饮食不下,久患不愈。
用厚朴以姜汁炙焦后研为末。
每服二匙,陈米汤调下,一天服三次。
5、反胃、下泻。
治方同上。
6、霍乱腹痛。
用厚朴(炙)四两、桂心二两、枳实五枚、生姜二两,加水六升,煎取二升,分三次服下。
此方名“厚朴汤”。
7、久痢。
用厚朴三两、黄连三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空心细细服下。
8、大肠干结。
用厚朴(生研)、猪脏(煮熟捣烂)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姜水送下。
9、尿浑浊。
用厚朴(姜汁炙)一两、白茯苓一钱,加水、酒各一碗,煎成一碗,温服。
10、月经不通。
有厚朴三两(炙过,切细),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分二次空心服下。
三、四剂之后,即见特效。
方中如桃仁、红花亦可。
关于“中药厚朴的食用方法”的内容,有相关问题请咨询中药材买卖通【英文名】 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别名】川朴、紫油厚朴【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黄连厚朴汤的功能主治是1. 简介黄连厚朴汤,又称黄连解毒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
它由黄连和厚朴为主要药材组成,常用于治疗热毒瘀阻、感染炎症等病症。
黄连厚朴汤具有一定的解毒、消炎和抗菌作用,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2. 组方成分黄连厚朴汤主要由以下药材组成:•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热、燥湿热的作用。
•厚朴:能够行气降逆、祛湿化痰,对痰湿壅滞者有良好效果。
•生姜:有温中散寒、解表发散的作用。
•大黄:具有泻下热结、清热泻火的功效。
•枳实:能够涩肠止泻,凉血解毒。
•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作用。
3. 功能主治黄连厚朴汤主要具有以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黄连和大黄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瘀阻所引起的感染炎症,如口腔溃疡、咽喉炎等。
•利湿祛痰:厚朴和枳实具有祛湿化痰的作用,常用于湿热重着引起的痰湿壅滞、胸闷痰多等症状。
•止泻祛痢:黄连和大黄具有泻下热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腹泻、痢疾等。
•抗菌消炎:黄連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菌作用,常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4. 临床应用黄连厚朴汤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以下病症的治疗:4.1 热毒瘀阻•口腔溃疡:应用黄连厚朴汤局部漱口或口服,具有清热解毒、促进口腔溃疡愈合的作用。
•咽喉炎:黄连厚朴汤可通过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缓解咽喉炎症状。
4.2 湿热痰壅•胸闷痰多:黄连厚朴汤能够行气降逆、祛湿化痰,可用于治疗湿热重着引起的胸闷痰多等症状。
4.3 湿热腹泻•腹泻:黄连厚朴汤具有泻下热结、清热泻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腹泻、痢疾等病症。
5. 用法用量黄连厚朴汤的用法用量根据具体病情而定,一般可按以下剂量进行使用:•成人:每次30-60ml,一日2-3次。
•儿童:根据年龄和体重适量减量。
6.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用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服药期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睡眠。
黄连厚朴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祛痰等功能主治。
厚朴的作用与功效黄连厚朴的功效与作用黄连大家最了解的应该就是它的苦吧,但是正所谓良药苦口,由此看来,黄连也是一种很不错的中药,黄连厚朴汤对于人体是有很好的补充作用的,往往人们在生病的时候会选择用黄连厚朴汤,因为黄连厚朴汤不仅对疾病有着非常好的疗效,而且能为人体提供各种所需的营养物质,还能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该品可下气宽中,消积导滞,常与大黄、枳实同用,如厚朴三物汤,若热结便秘者,配大黄、芒硝、枳实,以达峻下热结,消积导滞之效,即大承气汤,现在就来揭开黄连厚朴的神秘面纱吧。
治疗阿米巴痢疾:将川厚朴制成煎剂内服,每次20ml(相当于生药2钱),每日2次,对脱水及中毒症状严重者应酌情补液及维持电解质平衡,副作用:少数患者有轻微耳鸣及便秘,不影响治疗。
湿阻中焦,脘腹胀满。
该品苦燥辛散,能燥湿,又下气除胀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
常与苍术、陈皮等同用,如平胃散。
痰饮喘咳。
该品能燥湿消痰,下气平喘。
若痰饮阻肺,肺气不降,咳喘胸闷者,可与苏子、陈皮、半夏等同用,如苏子降气汤若寒饮化热,胸闷气喘,喉间痰声漉漉,烦躁不安者,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同用,如厚朴麻黄汤。
若宿有喘病,因外感风寒而发七情郁结,痰气
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证,亦可取该品燥湿消痰,下气宽中之效,配伍半夏、茯苓、苏叶、生姜等药,如半夏厚朴汤。
可与桂枝、杏仁等同用,如桂枝和厚朴杏子汤。
黄连厚朴汤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的药物,并且这种药物没有多少副作用。
只要我们按照医生的建议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帮助我们治好身体上的顽疾的。
黄连汤的功效与作用黄连汤是人们还算比较熟悉的一款方剂,黄连汤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黄连汤如何吃最好。
【处方】黄连9克甘草9克(炙)干姜9克桂枝9克(去皮)人参6克半夏6克(洗)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
去滓温服,昼三次,夜二次。
【备注】方中黄连苦寒,上清胸中之热,干姜、桂枝辛温,下散胃中之寒,二者合用,辛开苦降,寒热并投,上下并治,以复中焦升降之职;更以半夏和胃降逆,人参、甘草、大枣益胃和中。
合而用之,能使寒散热消,中焦得和,阴阳升降复常,痛呕自愈。
【摘录】《伤寒论》【处方】黄芩8分,黄连8分。
【功能主治】赤白痢如鹅鸭肝者。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煎取1升,分2服。
【摘录】方出《医心方》卷十一引《传信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五【处方】黄连1两,橘皮1分,杏仁(麸炒)1分,枳实1分,麻黄1分,葛根1分,厚朴1分,甘草1分。
【功能主治】冬温至夏发斑,咳而心闷,呕清汁,眼赤口疮,下部亦生疮,或自下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以水3升,煮取1升2合,去滓,温温分减服。
下利先止,别当消息,小儿斟酌。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四【处方】黄连(去须,炒)1两,黄芩(去黑心)3分,栀子仁1分,阿胶(炙令燥)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热病愈后,下痢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三引《活人书》【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荷叶(微炙)1两,艾叶(微炒)1两,柏叶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心肺积热,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下生地黄汁1合,搅令匀,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处方】黄连(去须,炒)1两,大黄(锉,炒)3分,大青3分,升麻3分,黄芩(去黑心)3分,甘草(炙,锉)3分。
黄连厚朴要表达的意思
叶广芩的小说《黄连·厚朴》中,对黄连、厚朴的有很深刻的认识,通过这本小说,对黄连厚朴要表达的意思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顺境时不忘形,逆境中不忘我,即便尝尽黄连苦,仍怀慈悲心,做一个善良厚朴之人。
“雪过黄连淡,风来厚朴香”的国医龚老爷子才是最眼清目明的人。
他说,黄连、厚朴两味药乃中医看家之药,恰如日常生活中的白菜、萝卜,是为炊必不可少的。
黄连苦寒,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厚朴苦温,消胀泻满,痰气泻痢,其功不缓。
两味药相辅相成,各具千秋。
看似老爷子说医者用药,又何尝不是说做人之本呢?黄连明苦,实可降心火;厚朴明消胀,实则温厚朴实。
试问谁的心不苦?哪一个人活着没有苦楚,不受苦呢?但不管怎样我们不能忘了做人的本真、厚道与朴实。
仔细想想老爷子用两味药作的对联“雪过黄连淡,风来厚朴香”,雪乃洁净之物,会净化黄连的苦,使其苦味变淡。
风无定向,乃不速之客,在变幻不定的风的吹拂下,更加体现出了厚朴的本味纯香。
明里说药,实则说人。
世事洞明的老爷子不仅仅夸赞于莲舫吃尽了苦头还能泰然做人,亦是说那些“尝尽黄连苦,仍做厚朴人”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写的“人”。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生活环境不一样,性情才有了好
与坏、善与恶的差别。
我们一生不就是在善与恶的不断较量中成长吗?
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静坐常思己过,每日三省吾身”,时常记得反思自己的言行,顺境时不忘形,逆境中不忘我,即便尝尽黄连苦,仍怀慈悲心,做一个善良厚朴之人。
厚朴:中医看家之药作者:陈博君来源:《百科知识》2013年第14期女作家叶广苓曾写过一部反映中医世家的小说,并被著名导演丁荫楠拍摄成同名电影。
这部小说的题目直接选用了两味中药的名称,叫做《黄连厚朴》。
小说的主人公龚矩臣老太爷说“厚朴苦温,消胀泻满,痰气泻痢,其功不缓”。
甚至,他还将厚朴与著名药材黄连并称为“中医的看家之药”,认为黄连与厚朴恰如日常生活中的白菜和萝卜,是为炊必不可少的材料。
神奇药效厚朴的名气虽然没有黄连那么大,但龚老太爷将其与黄连相提并论,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自古以来,厚朴就是一味备受医家推崇的中药,其神奇的药效在很多古代医学典籍中皆有详尽记载。
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是这样描述厚朴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
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则对厚朴“苦温”的药性做了进一步诠释,他认为厚朴的苦能下气,故泄实满;温能益气,故能散湿满。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中医经典古籍《金匮要略》则更为详尽地列出了厚朴的临床应用和入药处方。
如将厚朴配伍半夏、茯苓、苏叶、生姜等,制成半夏厚朴汤,具有燥湿消痰之功效,可治七情郁结,痰气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症;将厚朴与大黄、枳实同用,可制成厚朴三物汤,能下气宽中、消积导滞,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将厚朴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合用,可制成厚朴麻黄汤,对寒饮化热、胸闷气喘,喉间痰声漉漉、烦躁不安者均有奇效。
厚朴入药制成的汤剂药方远不止《金匮要略》所列举的这些,在《伤寒论》《和剂局方》《斗门方》《博济方》《保赤全书》《鲍氏小儿方》《梅师集验方》等众多古代医书中,均列举了丰富的厚朴药方。
更为神奇的是,传说在清末江南的一个偏僻小镇上,有一家祖传数代的中药铺,仅靠4个汤头(即四帖汤剂)就治好了无数的病人。
这4个汤头之一的“平胃散”就是由厚朴、陈皮、苍术和甘草组成,用于燥湿健脾、理气和胃。
医生一旦诊不出病因,就会先用平胃散为病人调理脾胃,复诊时再根据情况予以调治,效果非常理想。
连朴饮连朴饮(《霍乱论》卷下)[异名] 王氏连朴饮(《温病学讲义》)。
.[组成] 制厚朴二钱(6g) 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各一钱(各3g) 香豉炒焦栀各三钱(各9g) 芦根二两(60g) [用法] 水煎,温服。
[功用] 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 湿热霍乱。
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躁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病机分析] 霍乱一病,多发于夏秋之间,其发病急骤,有挥霍撩乱之势,故名霍乱。
霍乱之名,首见于《内经》。
《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曰:“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又曰:“土郁之发……故民病心腹胀,肠鸣而数后,甚则心痛胁,呕吐霍乱”。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分别载有:“呕吐而利,名曰霍乱”及“驴马肉合猪肉,食之成霍乱”的条文。
《诸病源候论》卷22具体描述了霍乱病的症状:“其乱在肠胃之间者,因遇饮食而变发,则心腹绞痛。
其有先心痛者,则先吐;先腹痛者,则先利;心腹并痛者,则吐利俱发。
挟风而实者,身发热,头痛体疼而复吐利;虚者,但吐利、心腹刺痛而已”。
霍乱之因有五,一因湿热,二因寒湿,三因虚寒,四因食滞,五因时疫。
本方所治之霍乱乃湿热所致。
夏秋之交,湿热交蒸,清浊相干,秽浊之气侵入体内,郁遏中焦,致脾胃升降失常,胃失和降则上吐,脾失升清则下泻;湿热郁遏,气滞不行,则胸脘痞闷;热邪上扰,心神不宁,则心烦躁扰;湿热郁阻,水道不利,则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等为湿热郁遏之象。
[配伍意义] 本方为湿热郁遏中焦,脾胃升降失职,气机运行不畅之霍乱吐泻而设。
治宜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正如冉氏所云“治法不在止泻止吐,惟求湿热一清,脾胃得和,则诸证自愈”(《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方以黄连、厚朴为君。
黄连性味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一举而湿热俱除,用于中焦湿热之呕吐、泻利甚好;厚朴苦辛温,苦燥辛散,长于行气燥湿,为消胀除满之要药。
二者合用,则湿去热清,气行胃和。
栀子苦寒,助黄连清热燥湿,且可通利三焦,使湿热之邪排除体外;半夏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要药,尤善于降逆和胃止呕。
厚朴对胃肠道疾病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解析胃肠道疾病是指影响胃、肠道以及相应器官正常功能的各种疾病。
这些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等。
胃肠道疾病的发生机制复杂,其中包括胃酸过多、黏膜损伤、炎症反应等因素。
近年来,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被广泛研究,其对胃肠道疾病的调节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厚朴是一种传统中药,在亚洲许多国家被广泛使用来治疗不同类型的疾病。
它的主要成分是黄连素、黄连苦苷、厚朴苷等。
研究表明,厚朴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溃疡等多种功效。
因此,它被认为可以发挥调节胃肠道疾病的作用。
首先,厚朴对胃酸过多具有抑制作用。
过多的胃酸是导致胃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发现,厚朴中的成分可以通过抑制胃酸分泌酶的活性来减少胃酸的产生。
此外,厚朴还可以促进胃壁修复和保护,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
其次,厚朴对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有保护作用。
胃肠道炎症可以导致黏膜损伤,加重疾病的发展。
研究发现,厚朴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的程度。
此外,厚朴还可以促进胃肠道运动,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等相关症状。
此外,厚朴还具有抗菌作用。
微生物感染是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厚朴的主要成分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细菌对胃肠道的侵袭和破坏。
研究显示,厚朴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包括幽门螺杆菌等常见致病菌。
厚朴对胃肠道疾病的调节作用可能涉及多种机制。
首先,它可以通过调节胃酸分泌酶的活性来减少胃酸的产生,从而缓解胃酸过多的症状。
其次,厚朴中的成分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炎症反应的程度,促进胃肠道黏膜的修复和保护。
此外,厚朴还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来减轻微生物感染对胃肠道的伤害。
虽然目前关于厚朴对胃肠道疾病的机制研究还不完整,但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厚朴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作为胃肠道疾病的辅助治疗药物。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状况不同,对于厚朴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验证。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中药炙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酒炙、醋炙、姜炙三种常见炙法的操作步骤。
3. 分析炙法对药物性味、功效和作用趋向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药物:黄连、大黄、厚朴、乳香、没药、当归、川芎等。
2. 辅料:白酒、米醋、生姜、盐等。
3. 仪器:炒锅、筛子、剪刀、剪刀、电子秤等。
三、实验方法1. 酒炙法- 将黄连、大黄等药物洗净,切成薄片。
- 将药物与定量白酒拌匀,稍闷润。
- 将拌匀的药物置于炒锅中,用文火炒至干燥,取出晾凉。
2. 醋炙法- 将乳香、没药等药物洗净,切成小块。
- 将药物与定量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
- 将拌匀的药物置于炒锅中,用文火炒至干燥,取出晾凉。
3. 姜炙法- 将厚朴等药物洗净,切成薄片。
- 将生姜切片,加水煮汤,制成姜汁。
- 将药物与姜汁拌匀,闷润至姜汁被吸尽。
- 将拌匀的药物置于炒锅中,用文火炒至干燥,取出晾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酒炙法- 酒炙后,黄连、大黄等药物颜色加深,苦味减轻,刺激性降低。
- 酒炙可改变药物性味,引药上行,增强活血通络作用。
2. 醋炙法- 醋炙后,乳香、没药等药物颜色加深,酸味增强。
- 醋炙可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降低毒性,缓和药性。
3. 姜炙法- 姜炙后,厚朴等药物颜色加深,辛辣气味减弱。
- 姜炙可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
五、实验结论1. 酒炙、醋炙、姜炙三种炙法均能改变药物性味、功效和作用趋向。
2. 酒炙法可增强活血通络作用,醋炙法可增强活血止痛作用,降低毒性,姜炙法可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
3. 本实验结果表明,炙法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副作用。
六、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注意火候控制,避免药物炒焦或炒糊。
2. 药物与辅料拌匀后,需闷润至辅料被吸尽,以确保炙法效果。
3. 不同炙法所需辅料用量不同,需根据药物性质和炮制要求进行调整。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酒炙、醋炙、姜炙三种炙法的操作和观察,使我们对中药炙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芩连平胃散
古代【处方】黄连3钱,陈皮3钱,苍术1两(炒),生甘草3钱,茯苓1两,厚朴3钱。
现代【处方】黄连15克,陈皮15克,苍术50克(炒),生甘草15克,茯苓50克,厚朴15克。
芩连平胃汤
【处方】黄芩4.5克,黄连3克,厚朴3克(姜炒),苍术6克(炒),甘草1.5克(生),陈皮3克。
古代方歌:平胃散是苍术朴陈皮甘草四般药
除湿散满驱瘴岚调胃诸方从此扩
或合二陈或五苓硝黄麦曲均堪着
若合小柴名柴平煎加姜枣能除疟
又不换金正气散即是此方加夏藿
组成和用法:苍术去粗皮,米泔浸,2400克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1560克甘草炒900克共为细末,每次6克,入生姜二片、干枣二枚,水煎,去姜枣,食前空腹热服。
功效:燥湿健脾,消胀散满。
适应症: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
禁忌:脾虚无湿或阴虚之人,症见舌红少苔,口苦而渴,或脉数者,都禁用。
二陈汤的组成和主治
二陈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由黄连、厚朴两味主药组成。
黄连为清热胆汁,厚朴为祛湿化痰。
二者相互搭配,具有清热燥湿、解毒和理气的功效。
二陈汤的组成
二陈汤的主要组成包括:
1.黄连(Radix Coptidis):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苦、性寒。
具有清
热干湿、通肝胆、解毒的功效。
2.厚朴(Magnoliae Officinalis):为木兰科植物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味苦、辛、性温。
其具有祛湿理气、化痰止呕的作用。
二陈汤的主治
二陈汤主要用于治疗湿热证和湿痰证引起的症状。
具体主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湿热质感冒:表现为发热、咽喉干燥、口渴、尿赤等症状。
二陈汤
清热利湿,有助于缓解这些症状。
2.湿热痢疾:常伴有腹泻、腹痛、口苦、便黄等症状。
二陈汤可帮助
清热止泻,改善肠道状况。
3.痰湿咳嗽:咳嗽痰多、声音嘶哑、胸闷等症状。
二陈汤的祛湿化痰
功效有助于缓解这些不适。
总的来说,二陈汤适用于湿热质和痰湿质所致的疾病,如感冒、泄泻、咳嗽等。
但在使用时,仍需遵医嘱,进行个性化调理。
以上就是关于二陈汤的组成及主治的介绍,希望对大家对这一经典的中药方剂
有更深入的了解。
厚朴汤的功效与作用厚朴汤的做法你知道了吗?积累点点滴滴健康知识会给您的身体带来意想不到收获哦。
【处方】厚朴(去粗皮.用生姜二斤制)十斤,枣一斗六升,丁香皮八两,甘草(炒)十一斤,丁香枝杖十二两,盐(炒)十五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泠,腹痛泄泻,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呕逆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二个,擘破,同煎至七分,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厚朴干姜阿胶各6克黄连15克石榴皮艾叶各9克【功能主治】治久痢不止。
【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7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处方】厚朴(姜制)30克白术150克半夏曲60克枳实30克(炒)陈皮(去白)30克甘草90克(炙)【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胃虚气滞,大便秘结,不能饮食,小便清利。
【用法用量】每服9~15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3枚,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索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处方】厚朴1钱(姜制),枳实1钱(麸炒),莱菔子1钱(焙,研),木香5分,黄芩1钱,广皮1钱,山楂1钱半,豆豉1钱,炙甘草3分,柴胡7分,槟榔1钱。
【功能主治】痢疾,饮食停滞下积者。
【用法用量】加砂仁末7分,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医彻》卷二【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黄连(去须)半两,当归(锉,焙)1分,枳壳(去瓤,麸炒)1分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产后水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处方】厚朴(姜制)1钱,枳壳(麸炒)1钱,广皮1钱,山楂2钱,卜子1钱(焙,研),甘草3分(炙),柴胡7分,葛根1钱。
【功能主治】伤寒夹食。
【用法用量】加熟砂仁末7分,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医彻》卷一【处方】厚朴(姜汁炒)。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酒煮黄连丸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在日常生活中会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药方剂治疗一些疾病,那么这种做法的疗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
传统中医中药已存在几千年的历史,足以验证
在日常生活中会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药方剂治疗一些疾病,那么这种做法的疗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
传统中医中药已存在几千年的历史,足以验证它的正确性。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种中药方剂酒煮黄连丸。
【处方】黄连(去须)150克厚朴(去粗皮)90克肉豆蔻30克(面裹煨)
【制法】上并锉,用无灰酒,米醋各200毫升,慢火熬尽,晒干为末,再用酒、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厚肠胃,止泄泻。
治泄泻,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米饮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有关酒煮黄连丸的食用方法等今天就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另外,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有关这方面的小常识,大家不妨多多的留意一下,这样可以很好的帮助改善身体的质量,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生活常识分享。
黄连厚朴汤的功效与作用黄连厚朴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由黄连、厚朴、生姜和大枣等药材组成。
它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健脾胃等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湿热黄疸、胃肠炎等疾病。
以下是关于黄连厚朴汤的功效和作用的详细阐述。
1. 清热解毒黄连厚朴汤的主要功效之一是清热解毒。
黄连被称为“天然抗生素”,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病菌、毒素,减轻炎症反应。
厚朴具有破瘀行气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身体废物的排出。
黄连和厚朴的结合使用,可以促进体内湿毒排出,达到清热解毒的功效。
2. 疏肝理气黄连厚朴汤还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肝气不舒则生病,疏肝理气可以调节情绪、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黄连厚朴汤中的黄连具有舒肝阳的作用,可以调和肝脏功能,缓解肝脏不适症状,如头晕、胸闷、疏肝舒筋、消炎解毒等作用。
厚朴则具有理气止痛的作用,可以舒缓胃肠道痉挛,改善胃肠功能。
3. 健脾胃黄连厚朴汤还有健脾胃的功效。
中医药理论认为,脾胃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脾胃健康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黄连厚朴汤中的黄连可以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厚朴则可以疏肝理气、健脾胃,促进消化道蠕动。
因此,黄连厚朴汤可以改善脾胃功能,促进食欲、消化和吸收,有助于恢复体力。
4. 抗菌消炎黄连厚朴汤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黄连中的黄连素具有抗细菌、抗寄生虫和抑制病毒的作用。
黄连素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黄连厚朴汤中的黄连和厚朴的复方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抗菌消炎的功效。
5. 改善血液循环黄连厚朴汤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体内废物的排出。
黄连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厚朴则能够破瘀舒筋,改善气血运行。
黄连厚朴汤中这两种药材的结合使用,能够协同作用,达到改善血液循环的效果,有助于排出体内的废物,提高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黄连厚朴汤的四大作用黄连、厚朴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材,彼此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如果将其放在一起熬制成黄连厚朴汤作用会更大,适量服用可以治疗妇人经气不调、伤寒、发热烦渴、妊娠腹痛,下痢脓血不止、腹部膨胀等疾病。
★黄连厚朴汤作用一【处方】黄连1两1分(去须),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1分,桑耳1两半,茯神1两半(去木),天雄1两半(炮裂,去皮脐),射干1两半,黄耆(锉,炒)1两半,代赭1两(碎),枳壳1两(去瓤,麸炒),桔梗1两(锉,炒),地榆1两,当归(切,焙)1两,白术半两(锉,炒),桂半两(去粗皮),黄芩(去黑心)半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经气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3片,煎取7分,去滓温服。
★黄连厚朴汤作用二【处方】黄连3钱,厚朴2钱。
【功能主治】伤寒。
发热烦渴,自得病2日后,大便自利,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用生姜1小块,切碎,同药和为一处,以酒拌均匀,砂锅内慢火炒药,以酒干为度,去生姜,作1服。
用水1盏半,煎7分,去滓,温服,滓再煎服。
★黄连厚朴汤作用三【处方】黄连8分,厚朴6分(制),阿胶6分,当归6分,艾叶4分,黄柏4分,干姜5分。
【功能主治】妊娠腹痛,下痢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
每服方寸匙,空心以米饮调下,每日3次;或水煎服。
★黄连厚朴汤作用四【处方】黄连(酒炒)1钱,楂肉1钱,连翘1钱,陈皮1钱,山栀1钱,柴胡5分,厚朴1钱,六一散2钱半。
【功能主治】膨胀,独肚腹团团而便坚,脉实大洪数者,乃心脾二经积热,克制金水,而肺胃清气不升,而失下润之化也。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二更时热服。
中药厚朴有什么功效和作用?中国的中医药文化太博大精深了,可以治疗疾病的中药种类非常多,比如厚朴就是一种中药,相信大部分人对这种中药都是非常陌生的,厚朴具有燥湿消痰的作用,比如经常会有人出现便秘,还经常会伴随着腹胀的症状,这时候就可以吃这种中药帮助治疗,那么中药厚朴还有哪些作用呢?★第一、中药厚朴的功效燥湿,行气,平喘。
苦温燥湿药,用于湿阻中焦,作用很强,但它的司仪功效应是行气,比燥湿更重要,它最佳分类应为行气药,它和苍本有协同关系。
行气主要部位是胃肠,也包括肺经。
效果主要是消胀的,消除气积阻滞引起的脘腹胀满或腹胀,行气消胀最强,凡是胃肠气滞,胀满,不管寒热虚实,也不管什么原因,几乎都可用。
它本身是温性的,如是寒,则加生姜、干姜等温中药;湿热阻滞的,胃肠气滞胀满,可与清热燥湿药黄连等一起;虚,和补脾的;饮食积滞配消食的药;大便秘结不通,胃肠气机也不能调畅,配泻下通便的;所以它是行气消胀的要药。
当代手术后,胃胀不通,为了促进肠胃的运动,消除胀满,用它的制剂以达到通畅的作用。
平喘。
降肺气。
也与它行气燥湿有一定关系,用于气喘或喘咳,有痰无痰均可用,只要它有肺气壅滞就可。
有点行气消胀的意思,胸中有一种胀满,胀闷,它有利于祛痰,行气则痰化。
1.行气,燥湿,消积,用于湿阻、食积、气滞所致的脾胃不和,脘腹胀满。
厚朴苦燥辛散温通,长于行气,燥湿,消积。
本品为消胀除满之要药,凡湿阻、食积、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均可适用,以治实胀为主。
若湿阻中焦,可配苍术、陈皮,如平胃散。
若热结便秘者,配大黄、芒硝、枳实,即大承气汤,以达峻下热结,消积导滞之效。
2.降逆平喘,用于痰饮喘咳。
本品能燥湿化痰,降逆平喘。
对于宿有喘病,因外感风寒而发者,可与桂枝、杏仁等配伍,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痰湿内阻,胸闷喘咳者,常与苏子、橘皮等同用,如苏子降气汤。
★第二、中药厚朴的作用(药理)本品主要成分是厚朴酚、四氢厚朴酚、异厚朴酚和挥发油等。
具有中枢抑制、肌肉松弛、抗溃疡、抗菌、抗病毒、抗癌、抗过敏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降压、抗血小板凝聚、拮抗钙调素作用。
妙济丸的功效与作用妙济丸是一种中草药制剂,被广泛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
它是由多种草药精制而成的,其中主要成分包括白朮、茯苓、厚朴、白芍、黄连等。
妙济丸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
第一,妙济丸具有舒缓胃肠道症状的作用。
许多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等可以导致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
妙济丸中的白朮和茯苓含有丰富的粘液质,可以保护胃黏膜并减少胃酸的刺激,从而缓解胃部不适感和恶心症状。
此外,妙济丸中的黄连和厚朴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炎症引起的胃部疼痛。
第二,妙济丸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在胃肠道疾病发作期间,患者常常消化功能减弱,导致食物消化不良和营养吸收不足。
妙济丸中的白芍、山楂和生姜等成分具有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和肠道蠕动的作用,能够帮助食物更好地消化和吸收,从而缓解消化不良和提高营养吸收。
第三,妙济丸对胃肠道炎症具有抑制作用。
胃肠道炎症是众多胃肠道疾病的共同特点,也是引起疼痛和症状加重的主要原因。
妙济丸中的黄连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活性,减轻炎症反应和炎症引起的症状,如腹泻、腹痛等。
第四,妙济丸还能清热解毒。
在胃肠道疾病的发作过程中,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往往是导致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
妙济丸中的黄连和白芍等草药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可以清热解毒,减轻感染症状并促进康复。
第五,妙济丸还具有调节胃肠道平衡的作用。
胃肠道疾病往往是由于胃肠道菌群失衡引起的,妙济丸中的良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胃肠道菌群,维持体内微生态平衡,从而提高胃肠道的健康水平。
此外,妙济丸中的胶体物质还能够吸附并排除胃肠道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和损伤。
总之,妙济丸是一种中草药制剂,具有舒缓胃肠道症状、帮助消化和吸收、抑制胃肠道炎症、清热解毒和调节胃肠道平衡的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等,并且相对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然而,妙济丸并非神奇药物,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仍需进行详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黄连与厚朴
——初二(1)班班主任工作小结
钟红权
黄连,中药,性寒味苦,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厚朴,中药,消食散痞,降气平喘,是一味补药。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以《黄连厚朴》为题写了一篇反映中年人家庭生活的小说,获得成功。
这里,我也想以此为题对我对我们初二(1)班上半学期工作做个小结,请大家指正。
大家知道,我是在本学期接手初二(1)班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初二(1)班具有如下特征:一、班级混乱,班委会名存实亡,学生分成几个派系,集体跟老师作对。
提到上初二(1)班的课,所有的科任老师都摇头。
二、大部分学生都厌学,课堂上不是睡觉就是吵闹。
三、早读课悄然无声,晚自习则象赶集市。
四、邪气压过正气,谁与老师接近,谁的成绩好,反而成为大家的敌人,受到同学们的嘲笑。
五、迟到旷课现象常见,写张请假条算是对老师客气的了。
六、上课时沉默是金,没有人配合老师上课┄┈
面对这些现象,初来的我简直束手无策。
第一次月考下来,班上每门学科都是倒数,文明班评比也是倒数,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曾经以擅长做学生思想工作自诩的我顿时傻眼了,苦闷,困惑,彷徨,甚至想到过放弃!怎么办?我找了王校长谈心,在王校长的鼓励下,在级组长廖文锋老师的帮助下,在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的关心下,我重整旗鼓,细心的研究本班学生的特点,加上积极参加班主任论坛和培训,在网上开设自己的博客,坚持写教育日记和教育反思,在博客上
征集广大朋友的建议与方法。
我为初二(1)班开了一剂药方:黄连泻火解毒,厚朴攻之进补。
即严格要求之,正确引导之。
严格要求,是指利用严格的纪律去约束每一个学生。
为此,我在班里连续召开了两个主题班会,一个是“如果悟空没有紧箍咒”,一个是“知耻后勇,哀兵必胜”。
第一个班会让学生在发言中和周记中思维进行激烈的碰撞,逐步意识到“纪律重于自由”和“自由源于纪律”的道理。
第二个班会是让学生重拾自信,重铸辉煌。
当然,严格要求的前提是老师的以身作责,为此,每天早晚我都在教室门口迎接每个学生的到来,送走每个学生的背影。
每天搞卫生,自己与学生一起清洁教室与责任区,学生受到纪律的惩罚,自己与之一起劳动。
每天早读,与学生一起大声的读,用心的读。
在“则”面前,老师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自然就尾随而来,久之,则成了良好的习惯。
我的博客中有位朋友说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
严格要求,离不开小小的惩罚。
在现代教育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敢使用惩罚手段。
其实,我认为,没有批评与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古有“棍棒之下出孝子”,当然惩罚不一定要棍棒,惩罚教育可以与挫折教育结合起来,剥开伤口不是撒盐,而是上药,这样惩罚才能变得美丽动人,这样惩罚才有一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这样才能起到黄连的“苦口”作用。
正确引导,我认为“厚朴”这味药是再合适不过了,它的中心词是一个“爱”字。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爱去温暖每一个学生的饿心灵;用爱去感染与引导每一个学生家长。
在对待学生方面,我坚持“一心换四心”,那就是“尊重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热情鼓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逐步要求,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集体帮助,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玉璞雕琢,铁杆可磨针;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转化后进生,全靠有爱心,“一心”换“四心”,顽石变成金。
正确引导,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教育,反复抓,抓反复。
留心观察每一位学生,捕捉其闪光点,以此为起点,不断激励,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在这过程中,老师要有执着的精神,因为很多学生因外界的干扰及情绪的波动会出现反复,要及时找出“复病”的原因,循序渐进,“温水泡茶慢慢浓”。
另外,适当的给一些差生一些优越感,对于一个在教师眼里一贯是差生的学生,只用训斥、讲大道理的方式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早已是老生常谈和司空见惯了。
但我们若能在每天的工作中或闲暇时抽出时间给他们辅导,在他们有一点小进步时当众表扬他们,这样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这样的优越感让他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让他们有了胜利的喜悦,更有了进步的勇气。
我时常勉励我的学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即使没有收获,我们也有一分积累。
”我也时常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当期中考试全班成绩有进步时,当我们班被宣布为离我们太久的文明班时,我召开主题班会,主题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