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职业道德,开卷)(1)
- 格式:docx
- 大小:16.59 KB
- 文档页数:3
2018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网络课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题目和答案)1-1何为教师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高等教育与初、中等教育相区别的一个本质特性是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
(30分)A、高度的专业性B、角色身份的多重性C、劳动的研究性D、劳动的实践性标准答案:A2.黑格尔所说:"只有对显现为现象的意识的全部领域都加以怀疑,只有通过这样的怀疑主义,精神才能善于识别真理,因为它已不复寄望于所谓自然的观念、思想和意见,不管他们是自己的或是别人的。
"表示了高校教师的()。
(30分)A、科学性B、专业性C、学术自由性D、纪律性标准答案:C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高校教师就是指接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具备高校任职资格并在高校实际从事()工作的人。
(40分)A、人才培养B、科学研究C、社会服务D、学术兼职标准答案:A,B,C1-2道德与职业道德的内涵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德”解释为“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是出自以下哪本著作()。
(30分)A、《说文解字》B、《道德经》C、《卜辞》D、《广雅·释诂三》标准答案:D2.教师职业的“教书育人”、医疗行业“救死扶伤”等都表现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
(30分)A、鲜明地表达的职业义务、责任、行为等方面的道德准则,独具行业风貌和特征,具有稳定性。
B、反映着特定的职业关系。
C、具有特定职业的行业特征。
D、比较具体、灵活、多样。
标准答案:D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指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 () 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
(40分)A、审美B、标准C、原则D、规范标准答案:B,C,D2-1我国古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汉唐时期,()占主导地位。
(30分)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D、道家思想标准答案:B2.以下哪个不是孔子的教师职业道德思想()。
2015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教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我国现行的学科门类分为( )类。
A.10B.11C.12D.132、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民办教育就是私人办学B. 民办学校可以获得适当的回报C.民办教育就是收费教育D. 民办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3、我国教育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不包括()A.幼儿园教师资格B.兼职教师资格C.职业中学教师资格D.高等学校教师资格4、下列()不是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中的制度的一种。
A.学生申诉制度B.行政复议制度C.行政诉讼制度D.司法调解制度5、对转换岗位的劳动者进行的培训属于()A.在岗培训B.转岗培训C.转业培训D.职业培训6、按照我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哪种行为可以使得教师丧失教师资格?()A.因为分房矛盾,谩骂校领导B.与自己的学生结婚,影响较坏C.与同事发生纠纷,将同事打成重伤D.屡次上访,对学校造成极坏的影响7、按照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的程序规定,下列()不是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程序的环节。
A.申请B.反馈C.审理D.决定8、下列哪种人员不属于行政诉讼当事人?()A.原告B.被告C.证人D.第三人9、下列( )不是我国学位学科门类。
A.哲学B.地学C.法学D.工学10、按照教育部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完成本专业学业同时辅修其他专业并达到该专业辅修要求者,由学校发给( )A.辅修专业证书B.该专业肄业证书C.该专业结业证书D.该专业毕业证书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产教结合原则2、教育行政复议制度3、法律责任4、教师申诉制度5、教育法律体系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简述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2015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高等教育的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A 中级人地B 中级专门人才C 高级人才D 高级专门人才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A 循序渐进B 教学相长C 因材施教D 防微杜渐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A 1993年B 1995年C 1997年D 1998年4.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着高等教育的()。
A 利益追求B 主要环节C 发展重点D 发展方向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
A 《论语》B 《学记》C 《大学》 D《中庸》6.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
A 讲授法B 谈话法C 演示法D 发现法7.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
A 高关联化B 综合化C 短学程化D 融合化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
A 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B硕士、博士、博士后三级C协士、学士、硕士三级 D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9.高等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创造新的文化、传承文化和()A 改造文化B 积累文化C 统一文化D 引领文化10.高等学校管理的原则有目标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A 效益性原则B 主体性原则C 协调性原则D 层级性原则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862年,成立于北京的京师大学堂,开启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先河,对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走到了开路的作用。
()2.19世纪初,康德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及学术自由的思想,并在柏林大学成功进行了实践。
()3.“威斯康辛思想”被认为是确定高等学校具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标志。
《教育法教程》试卷(江苏大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下列哪一个环节不属于行政复议程序所包括的环节?()A、申请B、复核C、审理D、决定2、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的是()A、教师申诉制度B、行政诉讼制度C、行政调解制度D、行政复议制度3、我国现行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从哪一年开始的()A、1961年B、1976年C、1989年D、1995年4、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关于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较为恰当的表述应该是()A、强制国家教育B、强制基础教育C、强制义务教育D、强制国民教育5、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我国民办学校不实行下列哪一种内部管理机制。
()A、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B、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董事会或理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6、一学生在大二上学期突患精神疾病,其家人为其申请并办理了退学手续。
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发给何种学业证书。
()A、颁发结业证书B、颁发毕业证书C、颁发肄业证书D、不发任何证书7、根据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A、从业前培训B、转岗培训C、待岗培训D、适岗培训8、教师不服高等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教育救济途径?()A、到北京上访B、写举报信匿名举报C、向主管该高等学校的教育行政机关提起申诉D、直接找组织部门控告9、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管辖形式的一种是()A、级别管辖B、移送管辖C、选择管辖D、地域管辖10、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应当是高等学校的下列人员与受聘教师本人签订。
()A、院系主任B、教务处长C、校长D、党委书记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法律责任: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2002年XX省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l、“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C )。
A、复杂性B、群体性C、创造性D、示范性2、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明确地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拓展到( D )。
A、人文教育B、发展艺术C、艺术教育D、服务社会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C )时,属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A、<15%B、>15%C、15%—50%D、>50%4、高等学校管理以( C )为特征。
A、教学管理B、人力资源管理C、学术管理D、物力资源管理5、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主要代表是( C )。
A、丹尼森B、斯特鲁米林C、舒尔茨D、沃尔什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C )。
A、1985年B、1992年C、1993年D、1995年7、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基本教学方法是( A )。
A、讲授法B、演示法C、练习法D、实验法8、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 D )。
P32A、中西学堂B、京师大学堂C、XX大学堂D、京师同文馆9、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教学内容和( D )的研究。
A、教师劳动B、教学环境C、教学设备D、教学方法10、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C ) 。
A、备课B、辅导答疑C、上课D、课后总结11、班级授课制最主要的缺点是不利于( A )。
A、因材施教B、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C、扩大教学规模D、发挥教师主导作用12、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是( B )。
A、夸美纽斯B、洪堡C、赫尔巴特D、范海斯13、提出“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中国古代文献是( B )。
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14、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 A )。
A、教育法B、学位条例C、教师法D、高等教育法15、赠地学院运动申诞生的两所著名大学是康乃尔大学和( D )。
200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试卷一、简答题(共4道,每小题10分,40分)1、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3、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的必要性及其道德要求4、教师服务社会中的道德要求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做好高校或中专校师生关系的道德调节2、试述高校教师学术研究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学术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3、试述师德修养的必要性及其方法2003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试卷一、简答题(5题、每题10分)1、道德特殊本质的主要表现有哪些?2、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是什么?3、教师应如何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4、教师集体中竞争关系的道德要求是什么?5、道德修养中他律与自律的关系如何?二、论述题(2题、每题25分)1、试论教师职业道德中教育公正原则确立的依据和基本要求。
2、试论教师科学研究中的道德要求。
2004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职业道德论》试卷一、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如何理解“道德的本性是一种必要的恶”?2、职业道德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为什么要把“教育公正原则”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4、师德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你认为高校教师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道德偏向?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2、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如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如何实现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三、案例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材料】上海交通大学前不久做出规定: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对学风不正或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问题,应及时察觉,认真处理。
如果研究生学术道德出现问题,导师将是第一责任人。
有人为上海交大的这一规定叫好,认为“学生不正,导师有责”,“身为导师,就是要告诫、训导自己的学生做学问的前提要行得端、坐得正”。
2015年教师岗前培训资料(教育学、心理学、道德论和教育法笔记)一点点努力,给你一份惊喜!时间:2015年地点:南京**大学2015年教育学笔记考试题型:单项选择(20题,每题1分,共20分);判断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简答题(3题,每题8分,共24分)(要点);论述题(2题,每题13分,共26分)(概念、内容、联系实际);分析题(1题,每题20分,共20分)。
Part 1 高校教学原则1. 教学原则P130: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规律,基于教学实践经验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是成功进行教学活动所必须依据的准则(实践性、科学性)。
2. P131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原则,《学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教育文献)中总结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原则;北宋朱熹提出循序渐进法;P152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教学论鼻祖)提出教学原则体系。
3. 高校教学原则P131-139:①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科学性:指教学给予学生的应是反映客观真理的知识,教学要反映当代最新的科学成就;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都要符合青年的特点;思想性:指教学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政治方向,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英国教育家洛克:教学过程不仅要钻研“学问”,更重要掌握“德行”。
要求:a. 确保教学方向性和科学性;b. 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须符合现代科学发展水平;c. 充分发掘教材内在思想性(注意不要脱离教材内容空洞说教,而要“以文载道”,寓思想性于教学中);d. 科学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积极个性品质。
②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与发展;教师与学生是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学生处于困惑状态;启:指导学生怎样思考;悱:学生的想法不知怎样表达;发:指导学生怎样表达);《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育要诱导,而不是牵着学生走;激励学生的意志,而不是强迫其顺从;给予学生启发,但又要保留余地)。
第一章2006—2011年《教育法通论》试卷2006年《教育法教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不是我国学位学科门类。
A.哲学B.地学C.法学D.工学2、高等学校对于修满一年,申请退学的学生应当()A.颁发毕业证书(注明退学)B.颁发结业证书(注明退学)C.颁发肄业证书D.不发任何学业证书3、我国教育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不包括()A.幼儿园教师资格B.兼职教师资格C.职业中学教师资格D.高等学校教师资格4、我国相关高等教育法律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开除学生学籍应当由()决定。
A.校学术委员会B.校专门受理学生申诉的委员会C.校校长会议D.上级教育行政管理机关5、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A.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会议负责制C.党委领导下的校领导集体决策制D.校长负责制6、根据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一种()A.强制国家教育B.强制基础教育C.强制免费教育D.强制国民教育7、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属于()A.企业公益事业B.社会公益C.收费教育事业D.高等教育事业8、下列()不是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中的制度的一种。
A.学生申诉制度B.行政复议制度C.行政诉讼制度D.司法调解制度9、按照我国相关教育法律的规定,教师资格被撤销后,()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A.3B.4C.8D.510、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A.瑜迦健身班B.转岗培训班C.学徒培训班D.高级电工学习班二、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职业教育1382、教育法治化113、教育法律体系314、教师625、教育行政复议制度236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1、简述我国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2432、简述我国民办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2033、简述高等学校设立的条件。
《职业道德概论》1、教育对象的向师性要求教师从育人的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示范性)2、教育劳动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3、尽管不同历史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有所不同。
但不同历史时期,也存在着共同的教育伦理关系,表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继承性)4、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他律性)5、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应当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以及(严而有恒)6、教师之间发展性团结协作关系的显著特点是(相互间愿意、敢于、善于提出问题)7、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应该结成(授受关系)8、师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各阶段在总体方向上要一致,在内容和方法上要相互连接,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连贯性)原则9、教师集体道德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道德之应然转化为实然的过程,受到多种要素的制约,其中(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是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
10、(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在处理相互关系、评价某种行为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它在师德品质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催化和调节作用。
11、“真实的集体”的提出者是(马克思)12、《论语》中反映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名言是(有教无类)13、梅贻琦曾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14、美国学者博尔提出教育的三本护照理论,一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的,一本是职业性,还有一本指的是(B )15、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要的是(尊重和信任学生)16、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培养师德行为习惯)17、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廉洁从教)18、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2.倡导并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是陶行知4.人们常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教师为人师表的意义。
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主导性的主体。
2019 江苏省岗前培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题目和答案1-1 何为教师一、单项选择(共 2 道试题,共 60 分)1.( )经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初次从法律高度上规定"教师是执行教育教课职责的专业人员 "。
(30 分)A、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B、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C、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D、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标准答案:A2.高等教育与初、中等教育相区其他一个实质特征是高校教师的劳动拥有( )。
(30 分)A、高度的专业性B、角色身份的多重性C、劳动的研究性D、劳动的实践性标准答案: A3.高校教师就是指接受过特意教育和训练,具备高校任职资格并在高校实质从事( )工作的人。
(40 分) A、人材培养B、科学研究C、社会服务D、学术兼职标准答案: A,B,C1-2 道德与职业道德的内涵1.教师职业的“教书育人”、医疗行业“治病救人”等都表现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
(30 分)A 、鲜亮地表达的职业义务、责任、行为等方面的道德准则,独具行业风貌和特色,拥有稳固性B、反应着特定的职业关系C、拥有特定职业的行业特色D、比较详细、灵巧、多样标准答案: D2.王夫之在《大学补传衍》中所说:“盖尝论之,何以谓之德?行焉而得之谓也。
”此处的“德”指的是 ( )。
(30 分)A、自然运转与人间共通的真谛B、经过道德实践而有得于心C、正确办理人际关系和自我涵养D、做事要站得直,把心放的正直标准答案:B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意即身正才能师为人范。
他道出了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需要具备()。
(40 分)A、扎实的专业知识B、较高的文化水平C、深沉的文化底蕴D、优异的道德素质标准答案:A,B,D2-1 我国古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单项选择(共 2 道试题,共 60 分)1.古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申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的一致,此中,( )是基础。
2015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教师职业道德》试卷(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中。
1.道德以__ 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的行为。
(D)
A.罪与非罪
B. 理性
C. 慎独
D. 善恶
2.汉代思想家___认为:“师者,人之模范也”(A)
A.扬雄
B. 董仲舒
C. 司马相如
D. 王充
A.提出“一个教师不掌握教育学知识,教育工作就如同在黑夜里走路一样”的教育家是( C )。
A.杜威
B. 陶行知
C. 苏霍姆林斯基
D. 马卡连柯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B )
A.柳宗元
B. 韩愈
C. 欧阳修
D.苏轼
5.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_____价值序列的轻重与优劣。
(B )
A.存在
B.不存在
C. 时有时无
D.可能存在
6.提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的教育家是(C )
A.梁启超
B. 陈独秀
C. 梅贻琦
D. 罗家伦
7._____是影响教师成长的深层心理活动,是其教学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它在教师选择教学目标和认知策略以完成工作任务中起导向作用。
( C )
A.教学目的
B. 教学要求
C. 教学理念
D. 教学方针
8._____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
( D )
A.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B.培养四有新人
C.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
D.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9.教育劳动对象的双重性是指。
( B )
A.学生既有积极性又有消极性
B.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
C. 学生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
D. 学生的惰性和创新性
10.尽管不同历史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有所不同。
但不同历史时期,也存在着共同的教育伦理关系,表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
( C )
A.可变性
B. 差异性
C. 历史继承性
D. 多元化
二、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有人说:“为什么教师的道德就非得高人一等?这只是一个职业,跟工人没什么两样,所以没必要对他们职业技能之外的其他东西过于苛求。
”
答:从教师职责、教师劳动特点、教师职业道德P39三方面分析。
2.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P9
3.强调教师要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意味着要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P30
4.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答:教师的职责、学生的向师性。
P29
5.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P109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请说明高校教师在服务社会中应正确处理好哪几种关系。
P188-193
2.美国教育家波斯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请你谈谈对这个教师成长公式的理解和体会。
答:(1)教师的劳动特点:复杂、创新;
(2)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很多时候取决于实践性知识(经验),但社会、学生不断发展;
(3)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2014年10月9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画出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
“红七条”包括: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意见指出,高校教师有违“红七条”情形的,依法依规分别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解除聘用合同或开除。
对严重违法违纪的要及时移交相关部门。
建立问责机制,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
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高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要求】结合材料和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加强高校教师师德修养。
答;(1)自律:师德修养的过程P199;
(2)自律:师德修养的方法和要求P201;
(3)他律:教师道德教育。
P242
2.《美国教育协会道德规范》规定教育对学生承担的义务:教育者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认识到他作为有价值的、有效的社会成员的内在潜力,因此教师的工作在于激励精神、获取知识和理解力以及有思想地表达出有价值的目标。
为了履行对学生的义务,教育者:
(1)不能无故限制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活动。
(2)不能无故否定学生的独到见解。
(3)不能故意压制和歪曲体现学生进步的相关事实。
(4)尽力保护学生在学习、健康和安全方面免受伤害。
(5)不能故意使学生处于尴尬境地和受到蔑视。
(6)不能基于种族、肤色、信条、性别、国籍、婚姻地位、政治或宗教信仰、家庭、社会或文化背景或性别倾向的不公平:
A.将任何学生排除在任何活动之外;
B. 否定任何学生的补助金;
C.准许任何学生有任何特权。
(7)不能利用与学生的职业关系谋求个人利益。
(8)不能透露在职业过程中所获得的学生个人信息,除非是基于必要的职业意图或法律的需要。
【请参考以上规定,谈谈教育者应尊重和维护学生的何种权利。
】
答:(1)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P86;
(2)一般的人权,如人身权利、人格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等P87;
(3)个人全面发展P88;
(4)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P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