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实习报告 邹彬
- 格式:doc
- 大小:274.00 KB
- 文档页数:8
到三峡大坝实习报告到三峡大坝实习报告到三峡大坝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早在刚进入大学时,我们就知道大一下学期要去实习的事。
于是我们一直在期待着实习的到来,因为我们想看到三峡大坝这一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想知道我们以后学习工作的方向是什么样的,也为了了解在国家拉动内需的大政方针下的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趋势;等到4月3日,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的到来。
从早上八点出发,一路坐车,终于在当天晚上八点的时候到达我们的目的地—--西江宾馆。
一家在葛洲坝附近的小宾馆,虽然舟车劳顿,但当我们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们还是难掩兴奋。
第二天下午,带队老师蔡老师为我们请来了曾参与三峡大坝建设的李工程师。
李工在一下午的时间为我们讲解了关于三峡大坝的概述。
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长江自汉代到清末的二千多年中,共发生水灾二百一十多次,平均每十年一次。
弑虐的洪魔无情地吞噬着生灵,刚刚涉足政治舞台的孙中山,在一八-九四年就上书清政府重权在握的北洋大臣李鸿章,阐述了“平水患,兴水利”的思想,建议利用水力发电。
本就百孔千疮的清政府根本就无暇顾及。
一九一九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再次谈及对长江上游水路的改良:“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
”这是最早明确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
一九八-九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重新编制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认为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
报告的建设方案是:“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三峡工程的实施方案确定坝高为一百八十五米,蓄水位为一百七十五米。
一九九二年四月三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以一千七百六十七票成、一百七十七票反对、六百六十四票弃权、二十五人未按表决器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决定将兴建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
三峡实习报告(5篇)第一篇:三峡实习报告三峡实习报告2013年3月4日——3月7日,我们在三峡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毕业实习。
本次实习的行程安排为:3月4日上午从学校坐车出发,下午到长江三峡工程展览馆参观。
3月5日上午现场参观三峡五级船闸和三峡库区的建设,下午听了一位参与三峡大坝建设的老教授的讲座。
3月6日上午参观了三峡大坝建设时的起重机设备。
3月7日上午,我们参观了葛洲坝水利工程及其发电厂。
一、三峡水利枢纽概况三峡水利枢纽坝址位于西陵峡中段的三斗坪,距宜昌市28㎞,是一座集防洪、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及养殖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三峡水利工程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具体包括一座混凝土重力坝,两岸坝后式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一座永久性五级船闸和一架一级垂直升船机。
大坝坝顶宽度为15米,底部宽度为124米,从右岸非溢流坝起点至左岸非溢流坝段终点,大坝轴线全长2309米。
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充分发挥其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作用,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坝后式水电站左岸设机组14台,右岸设机组12台,右岸地下厂房设机组6台,机组总装机32台(注:地下厂房还有2台单机容量为5万千瓦的厂用发电机组),单机容量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
,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航运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
通航建筑物——双线五级船闸和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位于左岸。
三峡工程分三期完成,总工期17年。
一期工程5年(1992—1997),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船机及左岸部分混凝土坝段的施工。
一期工程在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后完成,长江水位从原来的68米提高到88米。
一、前言作为我国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的一名大学生,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三峡实习活动。
这次实习让我对三峡工程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使我感受到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伟大成就。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和体会。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趋势。
2. 通过参观三峡大坝、水电站、三峡展览馆等,增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 熟悉水利枢纽的组成与总体布置,各种水工建筑物的作用,水电站的典型布置方式,组成建筑物及运行管理。
4. 了解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基本步骤,加深对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知识的理解。
三、实习内容1. 三峡大坝参观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三峡大坝。
首先,我们了解了三峡大坝的工程概况,包括其建设背景、设计理念、施工技术等。
随后,我们参观了三峡大坝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泄洪闸、发电机组、船闸等。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听取了解说员的讲解,了解了各个部分的功能和运行原理。
2. 水电站参观接着,我们参观了三峡水电站。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了水电站的发电原理、设备运行方式等。
我们还参观了发电机组、变压器等设备,对水电站的发电过程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3. 三峡展览馆参观在三峡展览馆,我们通过图片、模型、视频等多种形式,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建设历程、工程规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
这次参观让我们对三峡工程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4. 专家讲座在实习期间,我们还聆听了多位专家的讲座。
专家们从不同角度讲解了水利工程建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使我们受益匪浅。
四、实习体会1. 增强了对水利工程的感性认识通过实地参观,我对水利工程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水利枢纽的组成、水工建筑物的功能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习过程中,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通过参观和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伟大成就,对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三峡毕业实习报告在校期间,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我选择了到中国三峡集团公司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本次实习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三峡工程,同时也提供了我与优秀人才以及专业团队合作的机会。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向您介绍我在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对这次实习的总结和反思。
第一部分:实习工作内容在实习的第一周,我接受了中国三峡集团公司的培训,并对公司的战略、结构和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随后,我被分配到了水利部门的水文测量和数据分析组。
在这个组织中,我主要负责收集和分析三峡工程的水文数据,为工程的运行提供支持。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如何使用专业软件和仪器来收集水文数据,并掌握了一些数据分析的方法。
我参与了三峡工程的日常测量工作,包括水位、流量、降雨量等参数的监测和记录。
我还参与了一些特殊事件的数据分析,比如大雨期间的洪水过程以及水库调度对下游水位的影响。
第二部分:实习成果通过这次实习,我取得了一些较为显著的成果。
首先,我对水文测量和数据分析的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准确地使用仪器来收集数据,并通过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这些技能的掌握对我的未来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其次,我对三峡工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实习期间,我有机会亲身参观了三峡大坝,并与相关工作人员交流和探讨。
通过这些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三峡工程在水利工程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增加了对我专业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部分:实习总结和反思在实习结束之际,我对这次实习做出了一些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认识到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通过亲身参与实际工作,我深入了解了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实践问题的处理,这对我未来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我意识到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在实习期间,我与其他实习生和专业团队一起工作,在合作中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良好的沟通技巧。
这些技能的提升将对我未来的工作和人际交往中都起到积极的影响。
最后,我感受到了对专业发展的责任感。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同时长江流域的防洪、航运、水资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决定建设三峡工程。
经过多年的论证和建设,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1日正式投产。
为了深入了解三峡工程的重要性和综合效益,我们一行人于2023年3月组织了一次认知实习活动。
二、实习目的1. 了解三峡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背景、建设历程、工程规模等。
2. 认识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3. 学习三峡工程在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4. 增强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的认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实习内容1. 参观三峡工程展览馆我们首先参观了位于宜昌市的三峡工程展览馆。
通过馆内的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我们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建设历程、工程规模、技术特点等。
展览馆展示了三峡工程的伟大成就,让我们对这一国家重点工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 现场参观三峡大坝在专业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现场参观了三峡大坝。
我们亲眼目睹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感受到了其雄伟壮观。
我们还了解了三峡大坝的防洪、发电、航运等功能,以及其在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3. 听取专家讲座为了进一步了解三峡工程,我们邀请了一位参与三峡大坝建设的老教授为我们做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了三峡工程的建设背景、技术难点、综合效益等方面,让我们受益匪浅。
4. 实地考察库区生态保护我们还实地考察了三峡库区的生态保护情况。
通过观察库区植被、水质等指标,我们了解到三峡工程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
四、实习体会1. 三峡工程是我国一项伟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国科技工作者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3. 三峡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国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标题:大一三峡实习报告摘要:本报告是一次关于大一学生三峡实习的详细记录,通过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和学习,对三峡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反思进行了总结。
一、实习背景作为一名大一学生,我抱着贴近社会,服务社会的愿望,参加了大学生社会实践。
这次实习我有幸被分配到了三峡工程,希望能通过实习对这一伟大工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三峡大坝的各个部分,包括混凝土浇筑区、泄洪区、发电机组等。
通过参观,我对三峡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 混凝土浇筑区:这是三峡大坝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我们参观了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了解到混凝土的配比、浇筑方法以及养护等环节。
2. 泄洪区:三峡大坝在洪水期可通过泄洪区进行有效调控,以保证下游地区的安全。
我们参观了泄洪区的运行原理和设备。
3. 发电机组:三峡大坝的发电机组是世界上最大的,我们参观了发电机组的运行情况和电力生产过程。
三、实习收获1. 知识层面:通过实习,我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运行原理和技术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我的专业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 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与了各种实践活动,如测量、观察、记录等,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3.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4. 社会责任感:三峡工程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实习,我更加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社会责任。
四、实习反思1. 学习态度: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学习。
2. 实践能力:虽然实习过程中有所收获,但实践能力仍有待提高,今后需更加注重实践锻炼。
3. 团队协作:实习让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今后要更加注重与团队成员的沟通与配合。
4. 社会责任感: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人的社会责任,今后要更加关注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峡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之一,其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堪称行业典范。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三峡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三峡工程的施工过程、技术特点和项目管理,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1. 实习内容(1)参观三峡大坝、电站及展览馆,了解工程概况和施工技术。
(2)现场听取工程师讲解,掌握水利水电工程的关键施工环节。
(3)与施工现场技术人员交流,了解工程管理及监理知识。
(4)参观施工现场,观察工程设备的运行和施工人员的操作。
2. 实习收获(1)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基本情况。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是一座以防洪、发电、航运为主,兼顾灌溉、旅游等综合利用的特大型水利枢纽。
工程总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2)掌握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
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了混凝土浇筑、大坝防渗、隧道开挖等关键施工环节。
此外,还学习了大坝的安全监测、抗震设防等关键技术。
(3)学会了工程管理和监理知识。
通过与现场技术人员的交流,我们了解了工程项目的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了解了工程监理的职责、权限和作用。
(4)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在施工现场,我们观察了工程设备的运行和施工人员的操作,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工程设备,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三峡工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方面的不足。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几点体会:1. 理论联系实际。
在施工现场,我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认识。
2. 严谨的工作态度。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工程质量。
这让我们认识到,作为一名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
3. 团队合作精神。
三峡毕业实习报告在我即将毕业之际,我有幸能够参与并完成三峡毕业实习,这是我大学生涯中非常宝贵的经历。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三峡的伟大与壮丽,也增加了对水利工程的理解和认识。
在此,我将向大家分享我在实习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一、实习背景三峡工程位于中国的长江流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水利工程之一。
作为一名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有幸能够在这个世界级的工程实习,这对于我个人的专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
二、实习内容1. 工程管理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三峡水利工程的工程管理工作。
我了解了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学习了如何进行工期安排、资源分配、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在实践中,我积极与团队合作,不断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2. 设计与施工在三峡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部分设计与施工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如何运用专业软件进行设计,了解了各种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安全成本控制、质量监控等方面的问题,并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中的技术难题。
3. 水资源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了解了如何满足人民对水资源的需求,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参与水资源管理工作,我深刻认识到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他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同时,我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三峡工程的伟大和壮丽。
作为一名水利工程师,我将时刻铭记三峡工程背后的科学与技术,为祖国的水利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致谢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指导老师和同事们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你们的耐心教导和悉心培养,使我能够在实习期间不断成长和进步。
三峡认识实习报告(通用)(一)引言概述:三峡认识实习是一次重要的实践活动,通过实习我对三峡的认识更加深入,了解到其在水利、旅游等领域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三峡地理环境、三峡水利工程、三峡旅游资源、三峡生态环境以及三峡社会经济发展,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三峡。
正文内容:一、三峡地理环境1. 三峡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2. 三峡流域的气候特点3. 三峡地区的生态系统组成二、三峡水利工程1. 三峡大坝的建设背景2. 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及作用3. 三峡大坝的工程构造和技术参数4. 三峡大坝对水资源调度的影响5. 三峡大坝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三、三峡旅游资源1. 三峡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2. 三峡旅游的发展历程3. 三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4. 三峡旅游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5. 三峡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景与挑战四、三峡生态环境1. 三峡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问题2. 三峡生态保护的政策与举措3. 三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与平衡4.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5. 三峡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景与挑战五、三峡社会经济发展1. 三峡地区的人口状况与城乡发展2. 三峡地区的农业与工业发展情况3. 三峡地区的文化传承与创新4. 三峡地区的教育与科技发展5. 三峡地区的社会福利保障与民生改善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三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三峡地理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旅游资源,但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
通过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能实现水利调度,还能增加旅游收入,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然而,人们也要更加关注对三峡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滥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
未来,三峡的社会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选择了在三峡工程进行毕业实习。
此次实习时间为2023年7月至9月,实习地点位于湖北省宜昌市。
二、实习目的1. 通过实习,深入了解我国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 增强对水利工程现场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宽视野,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三、实习内容1. 现场参观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三峡大坝、葛洲坝水利枢纽、三峡展览馆等,了解了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建设规模、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现场参观,我对水利工程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2. 理论学习在实习期间,我参加了由专家主讲的讲座,学习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通过理论学习,我对水利工程的整体架构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3. 实际操作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部分水利工程的实际操作,如测量、施工管理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习收获1. 知识收获通过实习,我系统地学习了水利工程的相关知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能力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 职业规划通过实习,我对水利工程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提供了参考。
五、实习总结此次三峡毕业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水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本次三峡毕业实习让我对水利工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知识水平,还锻炼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习报告姓名:邹彬班级:电气101班学号:1009501070指导教师:张明成绩评定:2013年07月20日根据学校的安排在三年级第二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对前两年专业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时为即将进行的毕业设计提供资料,使我们对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和具体建设的认识有更进一步的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学校组织了这次水利枢纽综合实习,因此这次实习对我们的学习、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我们这次实习主要分为三部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实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实习。
一、实习时间:2013年7月1日——2013年7月5日二、实习地点: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三、实习目的: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了解水利枢纽的结构和作用,为将来水利设计打下一定基础。
2.了解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基本概况,加深对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知识的理解,为毕业做好准备。
3.熟悉水利枢纽的组成与总体布置,各种水工建筑物的作用,水电站的典型布置方式,组成建筑物及运行管理。
四、实习过程:7月1日下午到达三峡大学生培训中心宿舍。
7月2至到7月3日上午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和培训中心实习。
听长江三峡高级工程师为我们讲解有关三峡大坝的构成和功能,以及参观三峡大坝的有关事项。
期间也进入坝区进行实际参观。
7月4日,参观博物馆。
7月5日上午到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实习参观,下午返校。
五、实习注意事项:(1)实习安全与纪律1 电力生产企业在安全上遵循的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 实习安全实习安全二个主要方面:(1)人身安全,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戴安全帽(b)进入生产现场必须与导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在事先不知设备的工作状态情况下,需将设备视为运用中的设备。
对机械旋转部位、运动部位也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c)所有水工建筑物的栏杆、护栏(包括临时设置的遮拦或围栏)严禁任何实习人员翻越、攀爬、骑坐、楼梯禁止上下;(d)在起重机作业区域严禁任何人站立与行走;(e)所有空洞的盖板严禁任何人踩踏与行走;(f)遇有现场道路狭窄或湿滑、照明不充足等情况,应防止跌倒与摔伤;(g)在生产现场必须按照接待实习方人员指引的路线行走,严禁任何实习人员擅自行动、乱跑乱窜;(h)参观大坝坝面实习人员必须走人行横道;(i)严禁实习人员在长江游泳;要保证人身安全就必须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只有做到“三不伤害”,才能保证人身安全。
(2)设备安全要保证设备安全,对实习人员必须做到:在生产现场,严禁任何人员动任何设备;生产现场严禁吸烟、携带火种;任何人不得进入厂房或生产现场的“警戒区”遇有检修试验或设备操作等情况,实习人员必须绕道而行;生产现场严禁照相、录音与录影;严禁实习人员将包、袋及照相、录音设备、器材等带入厂房;禁止实习人员动用生产场所的电话机。
对实习人员着装的要求:实习人员衣服不应有可能被运转的机器绞住的部分,最好穿工作服;衣服和袖口必须扣好;禁止穿长衣服和戴围巾;实习人员进入现场禁止穿拖鞋、短裤、背心,女实习人员禁止穿裙子、高跟鞋,把长发盘在实习帽内。
3 实习纪律(1)实习人员必须服从接待方的纪律;(2)实习人员佩戴实习证,接受保卫人员的检查;(3)无接待人员时任何实习人员均不得进入生产现场;(4)实习人员不得脱离自己的编队。
六、实习内容:(一)、三峡水利枢纽根据实习带队老师的安排我们在三峡参观认识实习的时间从2013年7月1日到7月5日。
在三峡的实习安排是:7月2日由高级工程师李君林介绍三峡水利枢纽;7月3日上午参观三峡大坝左岸及船闸和三峡展览馆,下午参观三峡大坝右岸;1、概况:三峡水利枢纽坝址位于西陵峡的三斗坪,距离长江中下游分界点的湖北宜昌市区40公里,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环保以及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坝址选择三斗坪的主要理由是该地区地质构造为高强度的花岗岩,岩性均一完整,具有修建混凝土高坝的优越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
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土重力坝,泄水闸,两岸坝后式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垂直升船机。
各坝段从右至左依次为:右岸非溢流坝段、右厂房坝段、纵向围堰坝、泄洪坝等。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2309.47米,坝顶高程185米,底部宽115米,顶部宽40米,混凝土浇筑量280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量221.5亿立方米,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调节能力为季调节型。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算),其中枢纽工程500.9亿元;113万移民的安置费300.7亿元;输变电工程153亿元。
工程施工总工期自1993年到2009年共17年,分三期进行,到2009年工程全部完工。
工程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的主要工程量为:土石方开挖10283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3198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794万立方米,钢筋制安46.30万吨,金属结构制安25.65万吨,水轮发电机组制安26台套。
三峡工程分三个阶段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全部工期为17年。
第一阶段(1993-1997年)为施工准备及一期工程,施工需5年,以实现大江截流为标志。
第二阶段(1998-2003年)为二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为标志。
第三阶段(2004-2009年)为三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和枢纽工程全部完建为标志三峡水利枢纽效益显著,拥有防洪、发电、航运、南水北调、渔业及旅游等综合效益。
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投资、技术、移民、生态、水质、人文景观等。
但是在工程进展至今的现实表明,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的。
2、、重要水工建筑物(1)、挡水大坝及泄水建筑物①任务:挡水、泄洪、排沙。
②坝型及主要尺寸: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2309m,坝顶高程185m,最大坝高185-4=181m,最大底宽126m(厂房坝段181m),顶宽15~40m,大坝砼工程量1600万立方米。
③设计标准:千年一遇洪水设计流量98800m³/s;万年一遇洪水 10%校核校核洪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102500m³/s。
④泄洪建筑: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总长483m,设有22个表孔和23个泄洪深孔,其中深孔进口高程90m,孔口尺寸为7*26*9m;表孔孔口宽8m,溢流堰顶高程158m,表孔和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进行消能。
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
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08米。
压力输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12.40米,采用钢衬钢筋混凝土联合受力的结构型式。
校核洪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102500立方米/秒。
(2)、水电站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
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08m。
压力输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12.40m,采用钢筋混凝土受力结构。
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和地下厂房。
共安装32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14台,右岸厂房12台,地下厂房6台。
水轮机为混流式,转轮直径10m,最大水头113m,额定流量966 m3/s,机组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
三峡水电站的机组布置在大坝的后侧,共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14台,右岸12台,地下6台,另外还有2台5万千瓦的电源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远远超过位居世界第二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
机组设备主要由德国伏伊特(VOITH)公司、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组成的VGS联营体和法国阿尔斯通(ALSTOM)公司、瑞士ABB公司组成的ALSTOM联营体提供。
(3)、通航建筑物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德国合作方正在技术公关中,计划用螺旋杆技术取代原计划的钢缆绳提升技术,),均位于左岸。
其中永久船闸布设在大坝左侧的坛子岭,由人工开凿,航道开挖最大深度170m,是世界船闸开挖边坡高度之最,总开挖量3685万立方米,占三峡总开挖量的40%。
混凝土浇筑量357万立方米,金属结构4.17万吨。
永久船闸采用双线布置,连续5级船闸从上引航道口门至下引航道口门,全长6442m。
其中,从第1级船闸上闸首至第5级船闸下闸首长1607m,引航道4.8公里。
每个闸室长280米,宽34米,可通过万吨级船队,船只通过永久船闸需2.5-3小时。
三峡船闸的闸室尺寸大体与世界上最大船闸相当,但船闸总水头达113m,,也就意味着船舶通过船闸需要翻越40层楼房的高度,远高于目前世界水头最高的大型船闸。
永久船闸共有24扇人字闸门。
三分之二的人字门高36.75米,宽20米,厚3米,重达850吨,面积接近两个篮球场,其外形与重量均为世界之最,号称“天下第一门”。
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完全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而且制造水平相当高,不仅开关自如,还滴水不漏。
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设计,采用齿轮齿条爬升式,由上游引航道、上闸首、船厢室、下闸首和下游引航道组成。
设计主体承船厢长132米、宽23.4米、高10米,加水重提升总重量约为1.55万吨。
升船机过船规模为3000吨级,年单向通过能力350万吨,最大垂直升降高度113米,上游通航水位变幅30米,下游通航水位变幅11.8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升船机项目。
是目前三峡水利枢纽唯一因技术问题未完工的项目,预计2015年建成,建成后,船只通过升船机过坝时间仅为40分钟左右。
3、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要害性骨干工程。
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总库容393亿m3;水库全长600余km,平均宽度1.1km;水库面积1084 km2。
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1)、防洪三峡工程的主要目标是防洪,经三峡水库调蓄,在上游形成库容为393亿m3的河道型水库,防洪库容达221.5亿m3,能有效地拦截宜昌以上来的洪水,大大削减洪峰流量,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从而使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耕地免受洪水威胁。
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难,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
(2)、发电三峡工程最直接的经济效益是发电。
三峡电站初期的规划是26台70万千瓦的机组,也就是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后又在右岸大坝“白石尖”山体内建设地下电站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再加上三峡电站自身的两台5万千瓦的电源电站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1000亿千瓦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