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四版物理化学考研复习九章节统计热力学
- 格式:ppt
- 大小:6.08 MB
- 文档页数:78
第九章统计热力学初步
1.按照能量均分定律,每摩尔气体分子在各平动自由度上的平均动能为。
现有1 mol CO气体于0 ºC、101.325 kPa条件下置于立方容器中,试求:
(1)每个CO分子的平动能;
(2)能量与此相当的CO分子的平动量子数平方和
解:(1)CO分子有三个自由度,因此,
(2)由三维势箱中粒子的能级公式
2.某平动能级的,使球该能级的统计权重。
解:根据计算可知,、和只有分别取2,4,5时上式成立。
因此,该能级的统计权重为g = 3! = 6,对应于状态。
3.气体CO分子的转动惯量,试求转动量子数J为4与3两能级
的能量差,并求时的。
解:假设该分子可用刚性转子描述,其能级公式为
4.三维谐振子的能级公式为,式中s为量子数,即。
试证明能级的统计权重为
解:方法1,该问题相当于将s个无区别的球放在x,y,z三个不同盒子中,每个盒子容纳的球数不受限制的放置方式数。
x盒中放置球数0,y, z中的放置数s + 1
x盒中放置球数1,y, z中的放置数s
……………………………………….
x盒中放置球数s,y, z中的放置数1
方法二,用构成一三维空间,为该空间的一个平面,其与三个轴均相交于s。
该平面上为整数的点的总数即为所求问题的解。
这些点为平
面在平面上的交点:
由图可知,
5.某系统由3个一维谐振子组成,分别围绕着
A, B, C三个定点做振动,总能量为。
试
列出该系统各种可能的能级分布方式。
解:由题意可知方程组
的解即为系统可能的分布方式。
方程组化简为,其解为。
第九章统计热力学基础一、基本公式玻尔兹曼公式:Ωk S ln =玻尔兹曼分布:∑--=ikTi kTi i e g e g N n //εε两个能级上的粒子数之比kT j kTi j i ji e g e g n n //εε--=分子的配分函数:kT ii ie g q /ε-∑=(能级求和)kTjj eq /ε-∑=(量子态求和)能级能量公式:平动⎪⎪⎭⎫ ⎝⎛++=22222228c n b n a n m h z y x i ε转动Ih J J r 228)1(πε+=振动νεh v v⎪⎭⎫⎝⎛+=21平动配分函数:一维L h mkT q t 2122⎪⎭⎫ ⎝⎛=π;二维A h mkT q t ⎪⎭⎫ ⎝⎛=22π;三维Vh mkT q t 2322⎪⎭⎫ ⎝⎛=π转动配分函数:线型分子rr ΘTh IkT q σσπ==228,转动特征温度Ik h Θr 228π=非线型分子zy x r I I I hkT q 3232)2(8σππ=振动配分函数:双原子分子T ΘTΘkT h kT h v v v e e e e q /2//2/11-----=-=νν,振动特征温度v Θh h ν多原子线型∏-=---=531/2/1n i kTh kT h v i ie e q νν多原子非线型∏-=---=631/2/1n i kT h kTh v iie e q νν电子运动配分函数kTe e j q /0)12(ε-+=原子核运动配分函数kT n e e S q /0)12(ε-+=热力学函数与配分函数的关系N q kT A ln -=(定位)!ln N q kT A N -=(非定位)N V N T q NkT q k S ,ln ln ⎪⎭⎫ ⎝⎛∂∂+=(定位)N V N T q NkT N q k S ,ln !ln ⎪⎭⎫ ⎝⎛∂∂+=(非定位)N T N V q NkTV q kT G ,ln ln ⎪⎭⎫ ⎝⎛∂∂+-=(定位)N T N V q NkTV N q kT G ,ln !ln ⎪⎭⎫ ⎝⎛∂∂+-=(非定位)NV T q NkT U ,2ln ⎪⎭⎫ ⎝⎛∂∂=N T N V V q NkTV T q NkT H ,,2ln ln ⎪⎭⎫ ⎝⎛∂∂+⎪⎭⎫ ⎝⎛∂∂=NT T q NkT p ,ln ⎪⎭⎫ ⎝⎛∂∂=VN V V T q NkT T c ⎥⎥⎦⎤⎢⎢⎣⎡⎪⎭⎫ ⎝⎛∂∂∂∂=,2ln 4.设有一个极大数目的三维平动子组成的粒子体系,运动于边长为a 的立方容器中体系的体积、粒子质量和温度有如下关系:kT ma h 10.0822=,求处于能级22149ma h =ε和222427mah =ε上粒子数目的比值是多少?解:kTkTe g e g n n 212121εε--=kT ma h ma h 8.18184922221===ε18222=++z y x n n n 31=g kT ma h 7.2827221==ε42=g 84.1437.28.121==--e e n n 5.将N 2气在电弧中加热,从光谱中观察到处于第一激发振动态的相对分子数26.001===ννN N ,式中ν为振动量子数N ν=0为基态占有的分子数,N ν=1为第一激发振动态占有的分子数,已知N 2的振动频率ν=6.99×1013s -1。
天津大学_物理化学_总复习(含答案)物理和化学的研究一直在重复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你?问?w仅适用于:答案:d(a)简单的状态变化(b)相变(c)化学变化(d)封闭系统中的任何变化2.1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在300K下被绝热压缩到500K,它的焓变化是多少?h大约是:4157J关于热和功,以下说法是不正确的(一)功和热只发生在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只存在于系统与环境的界面上只有当一个封闭系统出现时,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
(c)功和热不是能量,而是两种形式的能量转移,这可以称为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能量交换过程(d)。
如果内能不变,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将是必要的互相抵消4.下列关于焓的xx是正确的:回答:D(a)基本物质的焓都为零(b)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绝热可逆过程中的焓变化为零(d)化学反应中的焓变化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在以下过程中,系统的内能变化不为零:答案:d不可逆循环过程(c)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d)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6。
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哪种关系是不正确的?答:答?你?h?你?你(A)(V)?0(B)(T)?0(C)(T)?0(D)(T)?0?v?p?p?T7。
在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中,哪组描述是正确的?答:答(一)Q = 0;?H =0。
?p 0(C)Q > 0;?H =0。
?p 50kPa不可逆地膨胀到最终状态T2 = 300k,p2 = 50kpa。
对于这个过程,Q= 3741J,w =-3741j。
U= 0、?H= 0 .9.在隔热的刚性壁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将系统的温度从T1提高到T2,当压力从p1上升到p2时,Q = 0;W = 0:?U = 0 .10.当理想气体在一定压力下绝热膨胀时,回答:D(a)焓总是恒定的,(b)内能总是增加,(c)内能总是增加,(d)内能总是减少11.为了通过节流膨胀达到制冷的目的,节流操作应控制在以下条件下:B第1页,共43页物理和化学的研究一直在重复(一)??(?t?t?零点(摄氏度)??()H=0(D)不被考虑??p?p?p的值12.如果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初始状态压力p1可逆地膨胀到压力p2,则它等温膨胀终态体积与绝热膨胀终态体积之间的关系是:答:A(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二者之间没有关系(d)二者相等13.1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从273千帕到200千帕初始状态,通过pt =c(常数)如果逆方法被压缩到400千帕的最终状态,那么?U= -1702J .14.焓变化为14。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1. 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只适用于: 答案:D(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 (D )封闭体系的任何变化2.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在300K 时绝热压缩到500K ,则其焓变H ∆约为:4157J3. 关于热和功,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答案:B(A )功和热只出现在体系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只存在于体系和环境的界面上(B )只有封闭体系发生的过程中,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 )功和热不是能量,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可称为被交换的能量(D )在封闭体系中发生的过程,如果内能不变,则功和热对体系的影响必互相抵消4.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D(A )单质的焓值均为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体系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5. 下列过程中,体系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 答案:D(A )不可逆循环过程 (B )可逆循环过程(C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6. 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那个是不正确的? 答案:A(A )0)(=∂∂V TU (B ) 0)V U (T =∂∂ (C ) 0)P U (T =∂∂ (D ) 0)P H (T =∂∂ 7.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的描述是正确的? 答案:A(A ) Q = 0 ;H ∆ =0;P ∆< 0 (B ) Q = 0 ;H ∆ = 0;P ∆> 0(C ) Q > 0 ;H ∆ =0;P ∆< 0 (D ) Q < 0 ;H ∆ = 0;P ∆< 08. 3mol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态T 1=300 K 、p 1=100kPa 反抗恒定的外压50kPa 作不可逆膨胀至终态T 2=300 K 、p 2=50kPa ,对于这一过程的Q= 3741J 、W= -3741 J 、U ∆= 0 、H ∆= 0 。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2.1 1mol 理想气体在恒定压力下温度升高1℃,求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交换的功。
解:理想气体n = 1mol对于理想气体恒压过程,应用式(2.2.3)W =-p amb ΔV =-p(V 2-V 1) =-(nRT 2-nRT 1) =-8.314J2.2 1mol 水蒸气(H 2O,g)在100℃,101.325kPa 下全部凝结成液态水。
求过程的功。
假设:相对于水蒸气的体积,液态水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解: n = 1mol恒温恒压相变过程,水蒸气可看作理想气体, 应用式(2.2.3)W =-p amb ΔV =-p(V l -V g ) ≈ pVg = nRT = 3.102kJ2.3 在25℃及恒定压力下,电解1mol 水(H 2O,l),求过程的体积功。
H 2O(l) = H 2(g) + 1/2O 2(g) 解: n = 1mol恒温恒压化学变化过程, 应用式(2.2.3)W=-p amb ΔV =-(p 2V 2-p 1V 1)≈-p 2V 2 =-n 2RT=-3.718kJ2.4 系统由相同的始态经过不同途径达到相同的末态。
若途径a 的Q a =2.078kJ,Wa=-4.157kJ ;而途径b 的Q b =-0.692kJ 。
求W b .解: 热力学能变只与始末态有关,与具体途径无关,故 ΔU a = ΔU b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 Qa + Wa = Q b + W b ∴ W b = Q a + W a -Q b = -1.387kJ2.5 始态为25℃,200 kPa 的5 mol 某理想气体,经途径a ,b 两不同途径到达相同的末态。
途经a 先经绝热膨胀到 -28.47℃,100 kPa ,步骤的功;再恒容加热到压力200 kPa 的末态,步骤的热。
途径b 为恒压加热过程。
求途径b 的及。
解:先确定系统的始、末态3111061902000001529831485m ...P nRT V =××==32101601000005824431485m ...P nRT V V =××=== kJ .kJ )..(Q W U Δa a 85194225575=+=+=-对于途径b ,其功为kJ .J ..V Δp W b 93270619010160200000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2.6 4mol 某理想气体,温度升高20℃, 求ΔH -ΔU 的值。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1. 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只适用于: 答案:D(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 (D )封闭体系的任何变化2.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在300K 时绝热压缩到500K ,则其焓变H ∆约为:4157J3. 关于热和功,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答案:B(A )功和热只出现在体系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只存在于体系和环境的界面上(B )只有封闭体系发生的过程中,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 )功和热不是能量,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可称为被交换的能量(D )在封闭体系中发生的过程,如果内能不变,则功和热对体系的影响必互相抵消4.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D(A )单质的焓值均为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体系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5. 下列过程中,体系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 答案:D(A )不可逆循环过程 (B )可逆循环过程(C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6. 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那个是不正确的? 答案:A(A )0)(=∂∂V TU (B ) 0)V U (T =∂∂ (C ) 0)P U (T =∂∂ (D ) 0)P H (T =∂∂ 7.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的描述是正确的? 答案:A(A ) Q = 0 ;H ∆ =0;P ∆< 0 (B ) Q = 0 ;H ∆ = 0;P ∆> 0(C ) Q > 0 ;H ∆ =0;P ∆< 0 (D ) Q < 0 ;H ∆ = 0;P ∆< 08. 3mol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态T 1=300 K 、p 1=100kPa 反抗恒定的外压50kPa 作不可逆膨胀至终态T 2=300 K 、p 2=50kPa ,对于这一过程的Q=3741J 、W= -3741 J 、U ∆= 0 、H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