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9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度纳税先进单位的通
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荆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3.02.26
•【字号】荆政发[2013]4号
•【施行日期】2013.02.2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税务综合规定
正文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度纳税先进单位的通报
(荆政发〔2013〕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荆州大遗址保护区,市政府各部门:2012年,全市广大企业积极实施“壮腰工程”,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开拓市场,壮大经济实力,积极涌跃纳税,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91.8亿元,比上年增长23.3%,为荆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鼓励先进,促进荆州更快更好地发展,市政府决定对湖北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纳税过3000万元的先进单位(名单附后)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争取更大成绩。
同时,希望全市广大纳税人向先进看齐,开拓创新,加快发展,依法诚信纳税。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壮大实力,提高纳税水平,为荆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3年2月26日
2012年纳税3000万元以上企业统计表
单位:万元。
2012年荆州开发区经济形势分析及2013年发展思路2012年,荆州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5亿元,同比增长1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29亿元、同比增长16.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17亿元、同比增长35.4%;完成财政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19.61%,完成一般预算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23%。
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一)工业生产平稳运行全年工业生产与效益同步增长。
全年开发区新增规以上工业企业23家,总家数达到96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29亿元,同比增长16.8%。
工业经济呈现如下特点: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快。
全年高新技术企业2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26家,完成高新技术产值69.8亿元,同比增长6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
二是民营及小企业活力强。
全年,股份制、私营业和小型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9亿元、123亿元和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8.5%和34%,实现利润2.7亿元、3.7亿元和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10.2%和9.7%。
三是轻工业快于重工业。
全年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为29.6亿元,增长23.9%,重工业为39.7亿元,增长8.3%。
四是中、大型企业增长较快。
全年开发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过亿元企业共有33家,与去年持平。
累计完成产值194.99亿元,同比增长15.3%。
其中:过10亿元企业有7家,比去年增加1家,累计完成产值110.77亿元,同比增长37%。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
分别是:美的冰箱29.97亿,同比增长13%;沙隆达21.77亿,同比增长36.94%;中纺油脂20.01亿,同比增长62.24%;钢管厂22亿,同比增长23%;恒隆公司14.51亿,同比增长11.25%;国电长源13.54亿,同比增长4.51%;利洁时10.84亿,同比增长34.4%。
五是主要工业效益指标好于去年同期。
2012年湖北各市GDP及人均GDP排名第一篇:2012年湖北各市GDP及人均GDP排名湖北gdp,2012年湖北省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2012年,湖北经济总量到达22250.16亿,全省人均GDP38642.17元,高于天下匀称程度,从各地级市来看,首府武汉GDP遥遥领先,生长极不均衡,宜昌和襄阳GDP越过2000亿关隘,荆州、黄冈、孝感、荆门、黄石五市超过1000亿;从人均GDP来看,武汉、宜昌和鄂州位列前三,共有6 个地市人均GDP超过天下匀称程度,仍有11个地级低于天下匀称程度。
2012年湖北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GDP排名地级市 2012年GDP(亿元)2011年常住生齿(万)人均GDP(元)武汉 8003.82 1002 79878.44宜昌 2508.89 406.85 61666.22襄阳2501.96 552.72 45266.32荆州1196.02 570.4 20968.09黄冈1192.88 621.04 19207.78孝感1105.16 482.49 22905.35荆门1085.26 297.99 36419.34黄石1040.95 243.46 42756.51十堰955.68 334.81 28543.95咸宁760.99 246.79 30835.53随州 590.52 216.99 27214.16鄂州 560.39 105.1 53319.70恩施482.19 329.74 14623.34仙桃444.2 118.26 37561.31潜江441.76 94.83 46584.41天门 321.22 136.9 23463.84神农架 16.81 7.63 22031.45人均GDP(美元)12708.37 9810.87 7201.71 3335.95 3055.89 3644.16 5794.18 6802.40 4541.24 4905.82 4329.67 8482.97 2326.52 5975.87 7411.41 3733.01 3505.12 人均GDP排名 1 2 5 15 16 13 8 6 10 9 11 3 17 7 4 12 14第二篇:2013年江西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2013年江西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2 3 4 2013年2012年GDP2013年GDP2011年常住人人均GDP(美人均GDP排地级市人均GDP(元)GDP排名(亿元)(亿元)口(万)元)名南昌赣州九江上饶 3000.52 1508.43 1420.1 1265.39 3336.03 1672 1601.73 1401.3 508.9 842.78 476.27 662.35 65553.7419839.1033630.7121156.4910584.793203.375430.2634 16.082 11 6 10 5 宜春 6 吉安 7 抚州 8 新余 9 萍乡 10 景德镇 11鹰潭1247.6 1006.26 825.04 830.32 733.06 628.25 482.171400 1120 940.64 835 798.33 680 560545.28 484.29 393.78 114.7 187.4 159.94 113.425674.8823126.6423887.4572798.6142600.3242515.9449382.724145.663734.203857.0411754.606878.566864.947973.709 8 1 4 5 3第三篇:2013年江苏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2013年江苏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2013年地级市GDP排名 1 2 3 4 5 苏州无锡南京南通徐州 2012年GDP(亿元)12011.657568.157201.574558.674020.462013年GDP(亿元)13015.708070.188011.785038.894435.822012年常住人人均GDP (美人均人均GDP(元)口(万)元)名1054.91646.55816.10729.73856.41123382.0919922.19124819.12 20154.2298171.5569051.4351795.5215851.5111149.568363.292 1 3 7 9 6 常州 7 盐城 8 扬州 9 泰州 10 镇江 11 淮安 12 连云港 13 宿迁全省加黑为富裕地级市3969.753120.002933.202701.672630.051920.911603.421516 .7754058.224360.933475.503252.013006.912927.092155.861785.421706 .2859161.75468.68721.63446.72462.98315.48480.30440.69479.807919.9 893047.0748161.8072797.5064946.8792782.1144885.704051 4.1935562.3274699.3715024.077776.5611754.4210486.8014981.297247.586541.72 5742.1612061.5110 6 8 5 11 12 13第四篇:2013年安徽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2013年安徽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2013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038.9亿,人均GDP为31795.09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荆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荆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23•【字号】荆政发[2012]15号•【施行日期】2012.0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荆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荆政发〔2012〕1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荆州大遗址保护区,市政府各部门:“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挥优势,奋力实现赶超目标,实现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组织实施好《荆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现各项目标和任务,对于推动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切实做好《纲要》的实施工作,市政府决定,按照职责分工,将《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地和各部门。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分解原则(一)合理定位。
对涉及政府履行基本职能、合理配置公共资源、调控引导社会资源领域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对主要依靠市场主体、自主行为的目标和任务不作分解。
(二)突出重点。
对《纲要》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和谐荆州建设等战略重点以及各项任务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分解落实。
(三)操作可行。
对《纲要》中主要指标、重大举措、重大工程和项目、重大改革任务等要求明确,操作性强,有利于评价和考核的内容进行分解落实。
二、任务分解(一)约束性指标。
《纲要》确定的约束性指标是对各地各有关部门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必须确保完成。
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
由市教育局和各县市区、荆州开发区组织落实。
2.耕地保有量65.15万公顷。
由市国土资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荆州开发区组织落实。
湖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面对日趋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全省各地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呈现出稳中有进、趋势向好、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2012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2225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848.77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190.45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210.94亿元,增长10.8%。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3.1:50.1:36.8调整为12.8:50.3:36.9。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5%、8.7%、7.2%、26.1%、5.0%、14.3%和7.7%。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2.9,价格水平上涨2.9%,其中:城市上涨2.8%,农村上涨3.0%。
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5.4%,烟酒价格上涨3.0%,衣着价格上涨2.5%,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 2.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6%,居住价格上涨2.3%,交通和通讯价格下跌0.2%。
2012年,全省新登记企业市场主体62.86万户,增长30.1%。
其中,新登记内资企业1.21万户,下降5.6%;新登记私营企业6.90万户,增长9.9%;个体工商户53.82万户,增长34.7%。
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3%,比上年末下降0.27个百分点。
二、农业全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848.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
文章布局——第一部分:2012年中国各省市区(省级)GDP排行榜第二部分:2012年中国“城市”GDP排名(200个城市)第三部分:2012年全国各省市区(省级)“人均”GDP排名第四部分:2012年四川各市州GDP和人均GDP排名第一部分:2012年中国各省市区GDP排行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台湾、香港、澳门(已补充)第二部分:2012年中国城市GDP排名(全国200多个城市)排名城市2012年GDP 较2011年增长率(省、直辖市、特区)1、上海市20101.33亿元增长7.5% (沪)2、北京市17801.02亿元增长7.7% (京)香港20401.00亿港元(约16598亿元)增长1.4% (港)3、广州市13551.21亿元增长10.5% (广东1)4、深圳市12950.08亿元增长10.0% (广东2)5、天津市12885.18亿元增长13.8% (津)6、苏州市12011.65亿元增长10.0% (江苏1)7、重庆市11459.00亿元增长13.6% (渝)8、成都市8138.94亿元增长13.0% (四川1)9、武汉市8003.82亿元增长12.0% (湖北1)10、杭州市7803.98亿元增长9.0% (浙江1)11、无锡市7568.15亿元增长10.0% (江苏2)12、青岛市7302.11亿元增长10.6% (山东1)13、南京市7201.57亿元增长12.0% (江苏3)14、大连市7002.80亿元增长10.3% (辽宁1)15、佛山市6709.02亿元增长8.0% (广东3)16、沈阳市6700.00亿元增长11.0% (辽宁2)18、长沙市6399.91亿元增长13.0% (湖南1)19、唐山市5861.63亿元增长10.4% (河北1)20、郑州市5547.00亿元增长12.0% (河南1)新北市827.1亿美元(约5342亿元)(台湾1)2011 21、烟台市5281.38亿元增长10.3% (山东2)台北市817.4亿美元(约5277亿元)(台湾2)201122、东莞市5010.14亿元增长6.1% (广东4)23、济南市4812.68亿元增长9.5% (山东3)24、泉州市4726.50亿元增长12.1% (福建1)25、哈尔滨市4587.10亿元增长9.0% (黑龙江1)26、南通市4558.67亿元增长12.0% (江苏4)27、长春市4506.60亿元增长12.0% (吉林1)28、石家庄市4500.20亿元增长10.4% (河北2)29、西安市4369.37亿元增长11.8% (陕西1)30、福州市4218.29亿元增长12.0% (福建2)31、合肥市4164.34亿元增长13.6% (安徽1)32、大庆市4152.30亿元增长11.0% (黑龙江2)33、徐州市4020.46亿元增长13.2% (江苏6)34、潍坊市4012.43亿元增长10.6% (山东4)35、常州市3969.75亿元增长11.5% (江苏5)高雄市602.7亿美元(约3893亿元)(台湾3)201136、鄂尔多斯3660.50亿元增长13.5% (内蒙古1)37、温州市3650.06亿元增长6.7% (浙江3)38、绍兴市3620.10亿元增长9.7% (浙江4)39、淄博市3557.20亿元增长10.5% (山东5)40、包头市3409.50亿元增长12.6% (内蒙古2)台中市496.8亿美元(约3209亿元)(台湾4)201141、济宁市3189.37亿元增长11.0% (山东6)42、盐城市3120.00亿元增长12.7% (江苏7)43、邯郸市3023.70亿元增长10.5% (河北3)44、临沂市3012.80亿元增长11.8% (山东8)45、昆明市3011.14亿元增长14.1%(云南1)46、洛阳市3001.10亿元增长10.0% (河南2)47、东营市3000.66亿元增长12.1% (山东7)48、南昌市3000.52亿元增长12.5% (江西1)49、扬州市2933.20亿元增长11.7%(江苏8)51、嘉兴市2884.94亿元增长8.7% (浙江6)52、厦门市2817.07亿元增长12.1%(福建3)53、沧州市2811.89亿元增长10.6%(河北4)54、榆林市2769.22亿元增长12.0% (陕西2)澳门3482亿澳门元(约2753亿元)增长9.9%(澳)桃园县423.5亿美元(约2735亿元)(台湾5)201155、泰州市2701.67亿元增长12.5%(江苏9)56、金华市2700.12亿元增长10.2%(浙江7)57、保定市2690.00亿元增长10.5% (河北5)58、吉林市2690.00亿元增长21.8%(吉林2)59、鞍山市2687.10亿元增长12.0%(辽宁3)60、镇江市2630.05亿元增长12.8%(江苏10)61、泰安市2547.00亿元增长10.7%(山东9)62、呼和浩特2525.60亿元增长16.0%(内蒙古3)63、宜昌市2508.89亿元增长12.6%(湖北2)64、南宁市2503.60亿元增长12.3% (广西1)65、襄阳市2501.96亿元增长12.5%(湖北3)66、中山市2447.40亿元增长11.1%(广东5)67、惠州市2368.03亿元增长12.6% (广东6)68、南阳市2367.20亿元增长10.2%(河南3)69、威海市2337.86亿元增长9.4%(山东10)70、太原市2311.43亿元增长10.5%(山西1)71、德州市2230.56亿元增长12.1%(山东11)台南市341.0亿美元(约2202亿元)(台湾6)201172、岳阳市2199.92亿元增长12.2%(湖南2)73、聊城市2145.65亿元增长12.7%(山东12)74、乌鲁木齐2060.00亿元增长17.3% (新疆1)75、常德市2038.50亿元增长12.1% (湖南3)76、漳州市2017.80亿元增长12.6%(福建4)77、滨州市1987.73亿元增长10.8%(山东13)78、衡阳市1957.70亿元增长11.8%(湖南4)79、茂名市1951.18亿元增长10.6% (广东7)80、淮安市1920.91亿元增长12.7%(江苏11)81、江门市1910.08亿元增长8.1% (广东8)82、芜湖市1873.63亿元增长13.8%(安徽2)83、湛江市1870.89亿元增长10.0%(广东9)84、廊坊市1793.80亿元增长9.7% (河北6)86、柳州市1780.40亿元增长11.5%(广西2)87、株洲市1759.41亿元增长11.8%(湖南5)88、枣庄市1749.08亿元增长10.5%(山东15)89、许昌市1739.00亿元增长12.3%(河南4)90、贵阳市1700.30亿元增长15.9%(贵州1)91、通辽市1700.00亿元增长16.0%(内蒙古4)92、湖州市1661.97亿元增长9.7%(浙江8)93、新乡市1618.90亿元增长11.4% (河南5)94、咸阳市1616.20亿元增长14.5%(陕西3)95、松原市1605.40亿元增长12.1%(吉林3)96、连云港1603.42亿元增长12.7%(江苏12)97、安阳市1592.90亿元增长7.5% (河南6)98、周口市1592.40亿元增长10.7% (河南7)99、焦作市1576.30亿元增长11.3%(河南8)100、赤峰市1569.35亿元增长13.6%(内蒙古5)101、兰州市1564.41亿元增长13.4%(甘肃1)102、邢台市1532.00亿元增长10.0%(河北7)103、郴州市1517.30亿元增长12.4%(湖南6)104、宿迁市1516.77亿元增长13.0%(江苏13)105、赣州市1508.00亿元增长11.9%(江西2)106、珠海市1503.81亿元增长7.0%(广东10)107、平顶山1502.50亿元增长6.9%(河南5)108、桂林市1492.05亿元增长13.3%(广西3)109、肇庆市1453.84亿元增长11.0%(广东11)110、曲靖市1451.27亿元增长14.7%(云南2)111、九江市1420.00亿元增长12.0%(江西3)112、商丘市1418.30亿元增长12.1% (河南10)113、汕头市1415.01亿元增长9.5%(广东12)114、宝鸡市1409.00亿元增长15.0%(陕西4)115、信阳市1408.70亿元增长10.5%(河南11)彰化县215.5亿美元(约1392亿元)(台湾7)2011 116、驻马店1387.00亿元增长10.4%(河南12)117、营口市1381.20亿元增长10.8%(辽宁4)118、揭阳市1380.15亿元增长11.3%(广东13)119、龙岩市1374.65亿元增长12.1%(福建5)120、安庆市1359.70亿元增长11.5%(安徽3)121、日照市1352.57亿元增长11.8% 122、绵阳市1346.42亿元增长13.3% 123、遵义市1343.90亿元增长15.9% 124、三明市1339.29亿元增长12.2% 125、呼伦贝尔1335.82亿元增长13.5% 126、长治市1328.60亿元增长10.6% 127、湘潭市1282.35亿元增长12.3% 128、德阳市1280.20亿元增长13.0% 129、盘锦市1279.50亿元增长11.1% 130、延安市1271.02亿元增长10.5%131、上饶市1265.39亿元增长11.5% 132、锦州市1248.50亿元增长10.4% 133、宜春市1247.60亿元增长11.0% 134、宜宾市1242.76亿元增长14.0% 135、抚顺市1242.40亿元增长10.7% 136、张家口1233.70亿元增长10.0% 137、马鞍山1232.00亿元增长12.0% 138、吕梁市1230.40亿元增长10.8% 139、临汾市1220.50亿元增长10.1% 140、渭南市1212.45亿元增长14.5% 141、开封市1212.10亿元增长11.1% 142、莆田市1202.79亿元增长12.8% 143、荆州市1196.02亿元增长11.1% 144、黄冈市1192.88亿元增长10.6% 145、四平市1122.60亿元增长12.3% 146、承德市1180.90亿元增长10.5% 147、南充市1180.36亿元增长14.2% 148、齐齐哈尔1153.80亿元增长8.5% 149、三门峡1148.80亿元增长12.1% 150、银川市1140.83亿元增长12.5% 151、秦皇岛1139.17亿元增长9.1%152、达州市1135.46亿元增长13.6% 153、凉山州1122.67亿元增长13.8% 154、玉林市1120.48亿元增长11.0% 155、本溪市1112.40亿元增长10.0%156、孝感市1105.16亿元增长12.2%157、牡丹江1092.70亿元增长14.1% 158、荆门市1085.26亿元增长12.0% 159、宁德市1077.73亿元增长12.6% 160、运城市1068.10亿元增长7.8% 161、绥化市1058.00亿元增长16.0% 162、永州市1048.57亿元增长12.5% 163、黄石市1040.95亿元增长12.4% 164、乐山市1037.75亿元增长14.4% 165、泸州市1030.50亿元增长14.8% 166、清远市1029.02亿元增长5.1% 167、邵阳市1028.41亿元增长11.7% 168、衡水市1027.47亿元增长10.4% 169、益阳市1020.28亿元增长11.9% 170、丹东市1015.40亿元增长14.3% 171、铁岭市1015.00亿元增长16.2% 172、晋城市1011.60亿元增长11.0% 173、辽阳市1010.30亿元增长10.3% 174、朔州市1007.10亿元增长11.1% 175、吉安市1006.26亿元增长14.5% 176、娄底市1002.65亿元增长11.9% 177、怀化市1001.07亿元增长12.0% 178、玉溪市1000.20亿元增长12.2% 179、南平市996.76亿元增长11.0% 180、濮阳市994.50亿元增长12.2%181、晋中市985.90亿元增长10.2% 182、资阳市984.72亿元增长14.3% 183、衢州市982.75亿元增长8.7% 184、内江市978.18亿元增长13.6% 185、滁州市970.70亿元增长13.4% 186、阜阳市962.50亿元增长11.7% 187、十堰市955.68亿元增长8.2% 188、大同市931.30亿元增长10.0% 189、朝阳市921.30亿元增长10.9%190、六安市918.20亿元增长11.0% 191、宿州市915.00亿元增长12.5% 192、通化市910.00亿元增长16.6% 193、巴音郭楞906.00亿元增长10.3% 194、红河州905.43亿元增长13.2%195、蚌埠市890.20亿元增长13.0%196、韶关市888.48亿元增长9.8%197、丽水市885.17亿元增长10.5%198、自贡市884.80亿元增长13.9%199、阳江市877.01亿元增长13.0%200、毕节市872.40亿元增长15.3%第三部分2012年全国各省“人均”GDP排名排名省区市2012年GDP(亿元)2011年常住人口(万)人均GDP(元)人均GDP(美元)世界各国人均GDP排名澳门3482(MOP) 58.2 74914 6香港20401(HKD) 717.4 36660 25台湾14.035万(TW2324.5 20374 361 天津12885.18 1355 95093.58 15129.04 452 北京17801.02 2019 88167.51 14027.13 473 上海20101.33 2347 85646.91 13626.11 484 江苏54058.22 7899 68436.79 10888.04 615 内蒙古15988.34 2482 64417.16 10248.53 656 浙江34606.3 5463 63346.70 10078.23 667 辽宁24801.3 4383 56585.22 9002.50 718 广东57067.92 10505 54324.53 8642.83 719 福建19701.78 3720 52961.77 8426.02 7110 山东50013.24 9637 51897.10 8256.64 71新疆兵团1197.21 264.86 45201.62 7191.41 7711 吉林11937.82 2749 43426.05 6908.92 8012 重庆11459 2919 39256.59 6245.58 8313 湖北22250.16 5758 38642.17 6147.83 8414 陕西14451.18 3743 38608.55 6142.48 84全国519322 135404 38353.52 6101.90 8415 河北26575.01 7241 36700.75 5838.95 8816 宁夏2326.64 639 36410.64 5792.80 8817 黑龙江13691.57 3834 35710.93 5681.48 8918 新疆7466.32 2209 33799.55 5377.38 9319 山西12112.81 3593 33712.25 5363.49 9320 湖南22154.23 6596 33587.37 5343.63 9321 青海1884.54 568 33178.52 5278.58 9322 海南2855.26 877 32557.13 5179.72 9323 河南29810.14 9388 31753.45 5051.86 9324 四川23849.8 8050 29627.08 4713.56 9625 江西12948.48 4488 28851.34 4590.14 9726 安徽17212.05 5968 28840.57 4588.43 9727 广西13031.04 4645 28053.91 4463.27 9828 西藏695.58 302 23032.45 3664.38 10529 云南10309.8 4631 22262.58 3541.89 10730 甘肃5650.2 2564 22036.66 3505.95 10731 贵州6802.2 3469 19608.53 3119.65 114备注:2012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855第四部分:2012年四川各市州GDP和人均GDP排名2012年,四川省经济总量达到23849.8亿,全省人均GDP29627.08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各地级市来看,成都、绵阳和德阳GDP领先,甘孜州GDP垫底;从人均GDP来看,四川只有攀枝花和成都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它地市人均GDP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湖北各市GDP排名2012年湖北发展的成绩单如何?昨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发布《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年度报告(2012)》,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经济总量达到22250亿元,增速达11.3%,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7000亿元,汽车、食品产业突破4000亿元大关,千亿级城市达到8个。
但是,受国际经济形势及我省自身产业结构的影响,湖北省去年的进出口总额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进出口总量从去年的中部第一跌至中部第四。
仙桃经济增速全省第一武汉一城独大的局面正在改善,去年,湖北省襄阳、孝感、荆门、荆州、黄石、黄冈、宜昌7个城市GDP均超过1000亿元,加上武汉,我省千亿级城市数量达到8个。
在“一主两副”城市中,襄阳、宜昌的生产总值、投资和工业增速领跑全省,占全省比重也进一步提高。
根据现有统计数据预测,宜昌和襄阳的经济总量将首次超过山西省省会城市太原,其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在全省地市州的经济增速中,仙桃增速全省第一,宜昌紧随其后。
规模化养殖水平全国第一2012年,湖北粮食增加7亿公斤,全省大宗蔬菜完成播种面积1403万亩,增加13万亩。
同时,根据前三季度数据,主要畜禽生产全面增长,生猪、牛、羊出栏,家禽出笼率分别增长8%、1.8%、3.1%和7.4%。
全年棉花长势较好,为近四年之最,全省水产前三季度放养面积1020万亩,增加2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374万吨,增加18万吨。
“湖北规模化养殖水平去年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7000亿元,增长20%以上。
”报告副主编、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表示。
区域合作成全年亮点根据报告,区域合作成为2012年湖北发展的最大亮点。
在省内,鄂州与黄石合作共建花湖开发区,随着黄石长江大桥的兴建和黄石城区的西扩,鄂州花湖已与黄石城区融为一体。
同时,武汉与孝感的临空经济区建设合作进入快车道。
最大的区域合作事件当属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步入实质化阶段,中三角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小三角的启动、安徽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把湖北更紧密地融合在区域合作大潮中。
2011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保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坚持“工业兴市”不动摇,加快实施“壮腰工程”,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全面实现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1043.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4%。
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继续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5.1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48.83亿元,增长21.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29.14亿元,增长11.4%。
三次产业结构为25.4:43.0:31.6,三次产业在GDP增长中所占份额分别为 16.5%、60.0 %和23.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5.3%。
分类看,食品类增长较快,上升11.5%,其中:猪肉上升39.6%、肉禽及制品上升24.8%、粮食上升 14.9%,衣着、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和居住价格均呈现上升趋势。
其中:居住类上升4.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升2.7%,交通和通信类上升2.4%,娱乐用品上升1.5%。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增长 13.8%。
据劳动部门统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9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25万人。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银行信贷紧缩导致企业资金紧张,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二是原材料及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效益下滑;三是投资重点项目进展缓慢,增长后劲不足;四是食品价格快速上涨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部分低收入群体生活困难,社会保障体系需要不断完善。
二、农业农业经济全面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22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3]上涨2.7%。
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年末为54个。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
全国农民工[4]总量为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304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2855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0.25%。
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5]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增长12.8%;其中税收收入100601亿元,增加10862亿元,增长12.1%。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1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9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70万公顷,减少3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98万公顷,增加1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203万公顷,增加9万公顷。
∙2012年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是荆州“壮腰工程”开局之年。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突出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壮腰工程,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据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6.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
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继续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92.80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22.54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80.68亿元,增长11.5%。
三次产业结构为24.5:43.7:31.8;二、三产业分别增加0.7和0.2个百分点,一产业下降0.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8.1%、48.2%和33.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7%,价格水平上涨2.7%。
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6.2%,其中:菜类上涨9.4%、粮食上涨5.3%,烟酒及用品类上涨2.8%,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1%,居住类上涨2.3%,衣着类下降1.4%,交通和通信工具类下降0.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0.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4%。
据劳动部门统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23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81万人。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二、农业农业生产全面发展。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4.97亿元,比上年增长4.8%。
其中:种植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达到242.59亿元、129.65亿元、150.6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7%、4.1%和7.1%。
种植业喜获丰收。
粮食产量连续9年保持增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62.12万亩,比上年增加41.47万亩,增长5.1%;粮食总产量371.06万吨,比上年增加8万吨,增长2.2%。
棉花产量15.36万吨,比上年增长3.4%。
油料产量57.55万吨,比上年增长3.1%。
全年蔬菜总产246.90万吨,增长4.9%。
水果总产42.50万吨,增长23.7%。
畜牧业平稳增长。
全年出栏肉猪474.40万头,比上年增长5.1%;年末生猪存栏364.82万头,比上年增长12.1%,禽蛋产量17.64万吨,比上年增长1.4%,家禽出笼7292.62万只,比上年增长6.0%。
水产生产态势良好。
2012年以来,全市大力实施“标准化精养鱼池改造增效工程”,着力改善渔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全年共开挖精养鱼池3.3万亩,改造精养鱼池20.7万亩。
全市渔业养殖面积达到235.28万亩,比上年增加9.27万亩,增长4.1%,水产品产量115.69万吨,增长7.1%。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大力推进“工业壮腰”工程,积极调整工业结构,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发展加快。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133家,达到846家。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75.34亿元,增长1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34.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
按所有制分,国有经济完成增加值14.36亿元,增长30.3%;集体经济完成增加值6.02亿元,增长1.0%;股份制经济(含私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06.80亿元,增长16.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完成增加值44.36亿元,增长15.1%。
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
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24.32亿元,比上年增长21.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09.74亿元,增长12.4%。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完成增加值8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9.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73.93亿元,比上年增长31.0%。
工业用电需求保持较高水平,全市工业用电量50.5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3%。
工业经济效益显着提高。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42.30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实现利税88.8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利润总额57.23亿元,比上年增长19.7%。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24.90,比上年提高45.3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全年农副产品加工、饮料、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分别为7.3亿元、9.2亿元、3.3亿元、2.5亿元、3.2亿元、3.0亿元、6.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2%、76.9%、76.7%、9.7%、11.3%、33.0%和1.6%。
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1.45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0.3%。
建筑业稳步发展。
全年资质以内建筑企业179家,完成施工产值154.6亿元,实现利润6.9亿元,税金5.0亿元。
建筑单位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19.2万平方米,招投标承包面积978.4万平方米。
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为17万元/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91.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2.89亿元,比上年增长35.2%。
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含房地产)995.49亿元,比上年增长36.1%。
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05.51亿元,增长20.8%;民间投资782.22亿元,增长40.0%。
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33.41亿元,增长95.3%;第二产业投资583.44亿元,增长42.4%;第三产业投资3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73.38亿元,增长19.1%;房地产业完成投资99.43亿元,增长69.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57.40亿元,同比增长30.4%。
全市在建项目211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765个。
大项目建设力度增强。
全市亿元以上施工项目329个,增加151个,完成投资520.21亿元,增长110.7%;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占比达到52.3%,较去年提高了18.6个百分点;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23个,同比增加108个。
全市30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750个,同比增加399个,完成投资713.8亿元,同比增长131.6%,3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占比达到71.7%,较去年提高了29.7个百分点。
工业项目投资力度加大。
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78.58亿元,比上年增长42.6%,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6.5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汽车制造业、和电器机械制造业完成投资62.24亿元、39.61亿元、51.14亿元和35.29亿元,分别增长72.4%、47.9%、86.6%和222.1%。
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开发园区投资势头强劲。
全市10个开发区完成投资481.24亿元,总量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8.4%,投资增长幅度高达69.3%,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3.2个百分点。
其中,沙市、洪湖开发区投资增长1倍以上。
全市工业项目和关联产业逐步向园区集中,园区产业配套和项目承载能力逐步增强。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消费市场继续活跃。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0.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其中限额以上实现零售额242.8亿元,增长22.3%。
分地区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538.04亿元,增长17.2%;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12.50亿元,增长10.9%。
分行业看,批发业54.50亿元,增长14.5%;零售业528.76亿元,增长15.9%;住宿业3.89亿元,增长17.9%;餐饮业63.39亿元,增长18.9%。
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销售情况看,食品类、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类、汽车类商品销售旺盛,分别增长25.5%、49.2%、38.0%、22.3%。
出口稳步增长。
全市进出口总额11.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出口9.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8%。
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扩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90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4%。
旅游业继续升温。
全市接待国内旅游1570.46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91.0亿元,增长30.4%。
旅游外汇收入1627.85万美元,增长24.3%。
六、交通和邮电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
全年完成货运量6975万吨,货物周转量313.16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4.4%和26.1%。
完成客运量9360万人,旅客周转量728683万人公里,分别增长8.0%和16.7%。
全市等级公里通车里程18807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1421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2304万吨。
邮电业务总量3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全市固定电话总数75.77万部,比上年增长6.9%;移动电话371.3万部,增长5.5%;国际互联网64.61万户,比上年增长47.5%。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财政收入继续增长。
全市全口径财政总收入91.82亿元,比上年增长23.3%。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6.76亿元,增长28.1%。
全年税收收入77.52亿元,比上年增长21.5%,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4.4%。
国税收入4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地税收入37.20亿元,比上年增长28.4%。
全市增值税27.67亿元,增长12.3%;营业税17.08亿元,增长29.7%;企业所得税13.60亿元,增长29.7%;个人所得税3.66亿元,增长12.8%。
财政加大了对民生的投入。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58.88亿元,增长20.1%。
从高到低依次是教育(36.08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31.29亿元)、一般公共服务(20.97亿元)、医疗卫生(15.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6.8%、18.9%、16.2%和10.9%。
金融业保持平稳发展。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458.9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6.31亿元。
年末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005.7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7.18亿元,人均储蓄存款达到1.76万元。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46.4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0.35亿元,短期贷款323.5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4.91亿元,中长期贷款305.8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5.45亿元。
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强。
保险业快速发展。
全市实现保费收入63.75亿元,比上年增长4.3%;各项赔付和给付支出1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八、教育、文化、卫生和科技事业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全市小学、普通中学招生人数分别为6.13万人、8.70万人,在校学生分别达到32.52万人和27.73万人,毕业生分别达到4.95万人和11.4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