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弯段闸孔出流的弯道水流特性研究_郭红民
- 格式:pdf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7
水库溃坝计算及社会环境影响评估探讨摘要:水库溃坝计算,为防汛抢险指挥调度提供重要依据,以便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关键词:溃坝;原因;类型;方案拟定;计算;影响分析。
兴修水库,对于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抢险、养殖等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但由于某些偶然因素或特种原因,可能使坝身遭受破坏,而发生溃坝事故。
为研究坝体溃决时下游洪水传播规律,以及为溃坝风险评估、应急预案、洪水风险图编制提供依据,以便指挥人员迅速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确保下游受威胁地区的人员及财产及时转移至安全地带,避免遭受重大损失,需要进行水库溃坝洪水计算机溃坝环境影响评价。
1 水库溃坝原因及类型超标准洪水导致的暴雨洪水漫顶、渗漏、管涌、坍岸、冰压力等;设计与施工质量及运行管理不当、人为导致的恐怖破坏和强烈地震等一种或多种原因综合作用造成的导致坝体溃坝。
根据溃坝过程的时间长短,分为瞬时全溃、瞬时局部溃决、逐渐全溃、逐渐局部溃决;根据溃坝缺口规模大小,分为全部溃坝和局部溃坝;其中,局部溃决可分为,沿坝长方向部分区域发生溃决缺口,其深度留着一定高度的坝体横向局部溃决,另一种为在大坝局部区域发生溃决缺口,其深度达到坝基的纵向局部溃坝,有时另种溃决类型同时出现,对于刚性坝,如重力坝、拱坝、浆砌石坝,支墩坝等一般多发生瞬时溃坝且多出现局部溃坝;对于散粒坝体,如土坝、堆石坝等受水流冲刷,坝体受到破坏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发生的溃坝,为逐渐溃坝类型。
同时,散粒体坝多属溃决到坝基的纵向局部溃决,水库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泄空。
2水库溃坝计算中的假定条件(1)大坝发生溃决时,水库的运行状态为正常,各孔口完全开启,按照最大泄量泄洪,坝前水位不变。
(2)不考虑坝体淤积和坝下游冲刷情况。
(3)区间入流与区间水量损失,如果相对溃坝流量比较小时,可以忽略不计。
(4)下游泄洪道的堤防相对于溃坝泄洪淹没范围而言,对水流的影响忽略不计。
(5)溃坝前下游无水或有水,但不流动。
库区连续急弯段的通航水流条件研究
陈野鹰;李兴亮;刘志敏
【期刊名称】《水道港口》
【年(卷),期】2016(037)005
【摘要】根据水力学原理和弯道河床特性分析,并通过整体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库区连续急弯段的通航水流条件及其改善措施。
针对急弯河段存在的水流集中、流速峰值大、涡流、螺旋流同时出现,水流条件不能满足通航要求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填潭、河道扩挖和切除凸嘴的综合整治措施,可以消除旋流、降低航道内流速峰值,从而改善通航水流条件,提升通航流量。
【总页数】4页(P520-523)
【作者】陈野鹰;李兴亮;刘志敏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重庆400074;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重庆400074;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长沙41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51;U642
【相关文献】
1.急弯河段通航水流条件与航道宽度关系研究 [J], 王常红;何文辉;程小兵;李旺生
2.三峡库区汛期日调节通航水流条件一维数学模型 [J], 孟祥玮;戈龙仔;刘红华
3.通航建筑物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研究 [J], 卢文蕾;陈作强;
4.窄深河道急弯下游枢纽上引航道布置及通航水流条件试验 [J], 刘亚辉;王云莉;张
绍培;张绪进
5."S"形急弯河段通航水流条件研究 [J], 颜志庆;赵建钧;辜晋德;王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山区溢洪道流态优化和消能试验研究作者:胡良明胡志鹏谢学东郭新蕾王涛来源:《人民黄河》2020年第03期摘要:某山地溢洪道入流角度过大,且水流受圆弧段弯道离心力的影响,溢洪道外侧水体壅高明显,严重影响下游的衔接消能。
在不改变原平面布置情况下,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溢洪道进行了优化设计,上游入水口及弯道衔接段设导流墩,下游陡槽段采用台阶式溢洪道的防冲消能体形,并对水流流态及消能率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上游进口段水流分布均匀,衔接段水面线明显降低,台阶段呈现稳定的滑行流。
实测台阶式溢洪道消能效率达到了87%,消能效果良好,流态稳定。
关键词:物理模型试验;台阶式溢洪道;水流流态;消能率;导流墩中图分类号:TV131.61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0-1379.2020.03.017Experimental Study on Flow Regime Optimization and Energy Dissipation of aFlood Spillaway in a Mountainous AreaHU Liangming1, HU Zhipeng1, XIE Xuedong2, GUO Xinlei3, WANG Tao3(1.School of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China;2.Ningxia and Inner Mongolia Bureau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YRCC, Baotou 014030, China;3.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Beijing 100038, China)Abstract:The inflow angle of a mountain spillway is too large and the water flow is affected by the centrifugal force of the curved section of the circular arc. The outside water body of the spillway is obviously high,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downstream energy dissipation. The physical model test method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the flood spillway without changing the original plane layout. The upstream water inlet and the curve connecting section were provided with diversion piers and the downstream steep trough section adopted the anti-scour energy dissipation type of the stepped spillway. Then it carried out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flow state and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of the water flow.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flow in the upstream inlet section is evenly distributed,the water surface line in the connecting section is obviously reduced and the stage shows a stable taxiing flow. The measured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stepped spillway reaches 87%, the energy dissipation effect is good, the flow state is stable and it has reference value for similar practical projects.Key words: physical model test; stepped spillway; water flow regime; energy dissipation ratio; diversion pier某山地溢洪道位于固体废弃物处置场场区边缘,是汇集场外山坡雨水,并将其排至附近下游河道的泄洪消能工程。
弯道水流对下游回水响应特征试验研究孙 一,赵小娥,王协康(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65)摘要:弯道水面横比降及断面环流是弯道水流的显著特性。
通过U 形弯道水流壅水试验,对弯道水面横向比降、横向流速分布、环流强度、紊动能及纵向流速沿程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显示,随着下游回水的抬高,弯道水面横比降、横向流速分布、环流强度、紊动能及纵向流速将发生明显的改变。
为深入探讨下游回水对弯道水流结构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弯道水流;下游回水;响应特征;流速分布;环流强度;紊动能;试验研究中图分类号:TV 143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6791(2010)05 0600 06收稿日期:2009 09 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71022)作者简介:孙 一(1983-),男,河南新乡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研究。
E ma i:l suny i 031@163 com通信作者:王协康,E ma i:l w angx iekang @scu edu cn弯道水流在重力及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弯道螺旋流,水流显著特征为凹凸两岸水位出现横向比降,从而造成了横断面上的环流存在。
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基于室内试验及原型观测,对不同弯曲河道水流运动特性进行了广泛研究。
如许光祥等[1]以室内水槽研究了定床条件下弯道水面横比降沿程分布特性。
Y en [2]基于试验,讨论了动床条件下的水面超高问题。
Tho r ne 等[3]提出了凹岸纵向流速的经验表达式。
刘焕芳[4]基于弯道水面横比降特性,导出了弯道水流纵向垂线平均流速的计算公式。
Ahm ed [5]以试验分析了30弯道的平均流速变化。
刘健等[6]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中心角为60 的弯道水流特性。
Sudo 等[7]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90 弯道水流紊动特性。
许光祥等[8]对单一90 弯道水流紊动特性进行了较好的总结与归纳。
弯道对拱坝闸孔挑流的泄流影响试验研究郭红民;覃闪;蒋文秀;夏修宝;陈昌仕;朱文浩【摘要】采用流场实时测量系统和直读式流速仪等测量手段对弯道处拱坝挑流泄流的水流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较为精确地测量了弯道和闸孔及其挑流水流的流场和时均压强水头等,通过对三种不同工况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弯道水流对闸孔泄流影响的相关规律和特征,为深入分析建闸后弯道水流对闸孔泄流的影响研究提供借鉴.【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5(015)005【总页数】5页(P296-300)【关键词】弯道;挑流;闸孔泄流;试验【作者】郭红民;覃闪;蒋文秀;夏修宝;陈昌仕;朱文浩【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宜昌443002;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宜昌443002;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宜昌443002;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宜昌443002;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宜昌443002;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宜昌44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35.23弯道水流是渠道和河道中常见的一种水流运动现象,由于地形、地址和水文特性等因素的原因,水利枢纽工程不可避免地要修建在大江河渠的弯道处,与直线河段不同,水流流经弯道作曲线运动由闸孔流向下游,水面形态和水流结构都会发生调整和变化。
以弯曲河道位置作为枢纽的坝址修建大坝和泄水建筑物等,受弯道环流的影响有其先天不足,水流流经弯道时,不仅受重力作用,还受离心惯性力的作用,使弯道水流产生凹岸高、凸岸低的横向自由水面,形成横向水面超高;此外,水头损失比同等长度直线河渠也要大一些,主要原因是弯道水流产生了螺旋运动,水流紊动强度有所变化,在弯道顶点下游靠凸岸边,有时会发生水流分离现象,从而产生漩涡。
同时,由于横向水面的超高和螺旋运动,使得闸孔泄流出现较大的波动,水流非常不平稳,并且会造成左右两侧泄流能力不对称,凸岸的泄流能力明显不足,凹岸泄流流量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