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者的自我修养
- 格式:docx
- 大小:15.35 KB
- 文档页数:4
书法对个人修养的影响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门艺术与技巧相结合的活动。
通过练习书法,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还能对个人的思维、情感和品格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书法对个人修养的影响。
一、书法培养修身养性的功效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形式,要求练习者在运笔、选字、布局等方面不断追求美感和卓越品质。
这种精神追求要求练习者充满耐心、毅力和恒心,这些品质正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练习书法,人们可以激发耐心和毅力,培养精益求精的品质,这对个人修养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其次,书法注重个人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
在书写每一个字的过程中,书法艺术家需要借助自身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悟,将其通过字体、笔画、结构等艺术手法传达给观者。
这种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的要求促使练习者提高自我觉察和情绪管理的能力,培养综合修养和协调发展的思维方式,使个人的情感更加健康和积极。
二、书法对审美修养的提升书法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对笔触、字体和结构的精心处理,可以创造出美感的艺术作品。
通过欣赏和学习书法艺术,人们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培养对美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审美修养的提升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欣赏艺术作品,提高对生活中美的感知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追求高品质的美。
三、书法对心灵修养的影响书法是一种沉浸式的活动,需要练习者集中注意力和专注力。
在书写的过程中,人们会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和平和感,能够帮助减轻精神压力和恢复内心的平衡。
因此,书法可以被视为一种心灵疗愈的方式,对于缓解焦虑、减轻压力和促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长期的练习,人们可以培养内心的坚韧和稳定情感,提高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的能力。
四、书法对人际交往的促进书法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的方式,也是一种可以促进人际交往的活动。
在书法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人们可以加入书法学习小组,与其他书法爱好者交流心得、分享经验。
这种共同追求艺术之美的交流和互动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加强,增强个人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书法家的特点
1. 精湛的书法技艺:书法家具备高超的书法技艺,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字体和书写风格,以及笔画的运用和结构的处理。
他们擅长运用毛笔、宣纸等工具,将文字书写得富有韵律和美感。
2. 独特的个性风格:每位书法家都有各自独特的个性风格和书写风格。
他们通过笔墨之间的运用,展示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艺术追求。
他们在书写中注重造型和布局的完美,并注入自己的独特气息。
3. 深厚的文化修养:书法家通常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理解和修养。
他们熟悉古代经典文献,懂得古人书法的传统和规范,从而能够将传统文化内涵融入到书法作品中。
4. 不断追求的艺术境界:书法家追求艺术的卓越和境界的提升,他们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
他们关注书法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风格,同时不忘传承和发扬传统的价值观念。
5. 强烈的自我要求:书法家对自己的作品有着极高的要求和执着的精神。
他们注重细节和完美的表现,不断修正和改进,追求精益求精的境界。
综上所述,书法家具备精湛的技艺、独特的个性风格、深厚的文化修养、追求艺术境界以及强烈的自我要求等特点。
他们通过书写艺术来传承和表达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写书法的优点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写书法的优点:
1.提高个人修养:书法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学习书法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
养。
2.培养耐心和恒心:学习书法需要不断地练习,这需要耐心和恒心。
在长时间的练习中,
人们可以培养出持之以恒的精神。
3.陶冶情操:书法可以表达情感,通过笔墨的起伏变化,可以抒发喜怒哀乐等情感。
学习
书法可以让人更加感性,增强个人的情感表达。
4.提升创造力:书法是一门艺术,需要发挥个人的创造力。
学习书法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
力,培养创新思维。
5.增强自信心:写得一手好字可以让人感到自豪和自信,学习书法可以增强自信心,提升
个人的自我价值感。
6.传承文化: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书法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
文化。
7.促进身心健康:学习书法需要静心专注,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有益于身
心健康。
8.提高书写能力:学习书法可以让人更加深入地了解汉字的结构和特点,提高书写能力,
写出更加美观、有力的汉字。
9.结交朋友:学习书法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宽社交圈,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
互动。
10.丰富生活:学习书法可以让生活充满艺术气息,增添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以下是一些可能适用于书法实训个人收获与总结的内容:
1.书法技能的提高:通过实训,我掌握了更多的书法技巧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书法水平。
2.艺术修养的提升:在实训中,我深入了解了书法艺术的内涵和精髓,对艺术的审美和鉴
赏能力得到了提升。
3.心理素质的锻炼:书法实训需要耐心、细心和专注,通过实训,我锻炼了自己的耐性和
细心,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专注力和自控力。
4.团队协作的体验:在实训中,我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了书法作品,体验到了团队协作的
重要性和乐趣。
5.自我认知的提升:通过实训,我发现自己在书法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同时也认识到
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规划。
6.学习态度的转变:在实训中,我意识到学习态度的重要性,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和
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对书法的理解和感悟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心灵修养的方式。
对于我个人而言,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给我带来了许多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书法教会了我专注和耐心。
书法作品的创作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耐心,每一笔每一画都需要认真思考和精确的操作。
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不断调整心态,放空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字体的塑造中。
这种专注和耐心的培养,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细节,也更加能够面对困难和挑战。
其次,书法教会了我审美和艺术的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和欣赏各种书法作品,我逐渐培养了对美的敏感和欣赏的眼光。
书法作品中的每一笔每一画都蕴含着艺术家的情感和个性,通过欣赏和研究,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其中的艺术之美。
此外,书法也让我体会到了平和与宁静。
书法作品中的每一笔都需要有力有节奏地书写,而这种力度和节奏需要在内心达到一种平和与宁静的状态。
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会逐渐放松身心,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和感觉。
这种平和与宁静的体验让我更加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此外,书法也是一种自我表达和情感宣泄的方式。
通过书写,我可以将内心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字体表现出来,将自己的心声传达给他人。
有时候,当我情绪低落或者困惑时,书写可以成为我释放情感的出口,让我感到宁静和平衡。
总的来说,书法对我而言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通过学习和实践书法,我不仅能够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还能够培养专注力、耐心和平和的心态。
书法让我更加热爱生活,更加懂得欣赏美的存在,也更加明白自我表达和情感宣泄的重要性。
书法学生自我鉴定
书法是一门古老而美丽的艺术,我有幸成为一名书法学生。
通过长期的学习与探索,我对自己的书法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不断地实践中逐渐提升。
首先,我深知书法艺术的重要性。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韵味。
在探索书法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书法的内在含义,体会到书法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不断地临摹经典名篇,我能够感受到儒家思想的严谨和道家思想的自然与超脱。
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修养。
其次,我注重书法技巧的学习与提高。
书法技巧是书法实践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努力学习各种技法,如笔画结构、用笔重心、墨气传神等。
通过反复练习,我逐渐掌握了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笔触,提高了我字体的稳定性和美感。
同时,我也不断研究各种书法书籍和名家作品,积极汲取他人的技巧和经验,以丰富自己的书法风格。
最后,我持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书法知识和修养。
书法是一门终身学习的艺术,永无止境。
我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参与各类书法比赛和展览,向其他书法爱好者和专家学习交流。
同时,我也通过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和注解,了解更多关于书法的背景和内涵。
这样的学习与修养能够不断提高我对书法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书法学生,我不仅注重书法艺术的内涵和技巧,
更重视对书法学问的学习和修养。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相信自己可以在书法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书法艺术做出贡献。
书法对人生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被视为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有着极为深远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内涵。
而且,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还对人生有着很大的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这方面的内容。
一、书法与心灵修养
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精神修养。
通过不断地练习书法,可以让自己培养出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完美的品质,也可以让自己在创作时获得心理宁静和内心的平静,从而提升自己的心灵修养。
书法可以让人置身于自己内心的深处,领略到无限的自由和快乐,对人的精神世界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
二、书法与自我提高
书法的学习需要不断的反复练习,而这种练习的过程中,对于自我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要想掌握好书法技巧,不仅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还需要不断地寻求错误和不足之处,并持之以恒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样反复的练习和调整过程让人能够在不断地寻求提高中进步,最终取得更达成更高的成就。
三、书法与生活幸福
在日常生活中,书法也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收益。
首先,书法能够帮助人们摆脱烦躁和压力,改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其次,书法也可以提高人们对艺术和美的敏感度,通过欣赏和钻研书法作品,让人愉悦心情,启迪心智。
第三,对于具有创意潜能的人来说,书法也可以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实现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
总之,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精神修养和生活方式。
通过学习书法,我们能够提高自我修养,追求完美成就自我,同时也能够改善情绪、缓解压力,使自己活得更加幸福美满。
因此,书法的意义是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重视和尝试。
有关书法的心得体会(精选9篇)书法的心得体会1(968字)1、最基本的就是可以让自己的字变漂亮起来;2、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书法需要的是耐心和持久的坚持,因此在练习书法的同时,可以修心养性,这对于提高自己的素养,很有帮助。
有人说“字如其人”,我想可能指的就是这个方面的意思。
我想学习书法的好处最主要的就是以上两点。
那我一直以来是如何学习书法的呢?首先,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需要写字的时候,我认真对待,绝不马虎,从一笔一划练起,因此渐渐地我的字也就好起来了。
然后,我在工作之余,抽取一定的时间学习名家书法。
比如每个星期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练习毛笔字,在练习的同时,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了,也让自己工作之余的生活更加充实。
名家书法有很多,颜真卿的,柳公权的,赵之谦的,等等我都挺喜欢,不管是哪个书法家,不管是哪种字体,我都会加以练习。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从楷书到隶书,再到行书,草书等等,我都在学习之中。
我觉得草书最能体现人的性格了,因而草书最难以练习的,也许只有书法大家才能挥毫成草书。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我觉得学习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学习书法要勤奋,贵在坚持练习,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字都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只有坚持练习下去,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有所成绩,不要想着立竿见影和一步登天。
第二,学习书法要勤于思考,最好能找个老师。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要进入艺术之门,最好是能有一个引导者。
如果能找到一个名家大师作为自己的老师,那么对于学习书法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若是找不到老师,可以经常看看字帖和历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时候思考这字的结构、形体、笔画、用力、布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让一个字能够具有艺术感,即既漂亮美观,又具有神韵。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日积月累的观察和体会的,我想这也是我要到达的境界。
第三,书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当然这指的是书法一个比较高的境界。
当书法到达一个比较高境界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领悟,将自己的这种想法在书法中体现出来,真正做到字不仅有形,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神形俱备,这才是好的书法。
书法自我评价教师评语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我对自己的书法水平评价是比较中等的。
我深知自己的书法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不断学习和努力,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书法爱好者。
在书法方面,我主要练习楷书和行书,对于隶书和草书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
在我的书法练习中,主要是通过模仿名家的作品,进行临摹和模仿。
通过模仿名家的作品,我可以更好地理解书法的魅力和内涵,也可以锻炼自己的笔触和绘画技巧。
我会选择一些著名的楷书作品,比如《兰亭序》、《黄庭经》等,进行临摹。
通过临摹名家的楷书作品,我可以更好地掌握楷书的结构和笔画,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除了临摹名家的作品,我也会选择一些书法教材和字帖进行练习。
书法教材中通常会有一些基础的笔画练习和基本的字体练习,我会根据书法教材的要求,进行反复的练习和训练。
通过书法教材的练习,我可以更好地掌握楷书和行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提高自己的书法基本功。
在书法练习中,我还会注重姿势和笔墨的掌握。
书法练习不仅需要良好的笔墨技术,还需要良好的姿势和心态。
我会选择一些合适的书法工具,比如毛笔、墨汁、宣纸等,进行书法练习。
在书法练习中,我会注重笔墨的掌握和搭配,选择合适的墨汁和毛笔进行书写。
此外,我还会调整姿势和心态,保持专注和谨慎,不仅可以提高书写的效果,还可以保护自己的健康。
在书法练习中,我也会积极参加书法比赛和展览。
书法比赛和展览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可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也可以向他人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作品。
通过参加书法比赛和展览,我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书法水平,也可以结交更多的书法爱好者,进行交流和学习。
为了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我也非常注重书法对于艺术的修养和文化修养。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不仅需要艺术的审美能力,还需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我会选择一些书法经典文献和书法理论资料进行学习,了解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魅力和内涵。
通过学习书法文献和书法理论,我可以更好地了解书法的历史和发展,也可以提高自己的书法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书法艺术者的自我修养一、书法艺术者的哲学境界学习与创作书法,我们既要考虑形而下的东西,也要考虑形而上的东西,这是提高书法艺术内涵格调的重要方略。
为此,书者应加强自己的哲学修养。
(一)儒家思想对书法的影响儒家思想直到今天还对整个社会产生着巨大影响。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
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的许多书者,并使他们具有儒家的人格特征。
他们用这种人世的思想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因此,许多书者同时也是政治家、社会活动家。
他们的书法作品没有超然世外,而是紧密与社会相连,关乎国家兴衰、民生疾苦。
“仁”的思想也是许多书者的哲学思想,他们的书法也是在“仁”的格局中创作而成的。
而“仁”要求人们在两个以上的人际关系中摆布事物。
所以,中国书法的布局谋篇都体现出一个前后照应、左右关联、整体布局的特点。
在书写内容上,许多书者把克己利人作为自己书作的主要内容。
中国的书法作品常常悬挂于厅堂之上、公共场所,这除了有美的方面的考虑之外,主要还在于起教化的作用。
书者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应自觉提高儒学修养,吸收其中合理的思想成分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指南。
第一,书者应系统学习儒家思想的理论体系,通读孔子的著作。
第二,书者应走出自我的小圈子,逐步形成“仁”的品质。
这可以使自己的心胸开阔,在社会交往中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且用这样的心态学习与创作书法能提高书法的境界。
第三,书者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大智慧。
儒家思想中的智是一种大智慧,是关于人生的智慧。
在崇尚科学的今天,这种智慧却被忽视了。
书者若能培养起自己的大智慧,则其书法会跃升到一种新的高度。
(二)道家思想对书法的影响道家思想主张“出世”,强调“天人合一”,崇尚自然之道。
庄子认为,带上了社会性因素的一切准则、标准,都带有功利性质,都不应提倡。
例如他认为,从社会标准看美.这种美即使再美都不是一种“大美”,“大美”应是宇宙天地自然的一种固有属性。
在庄子看来.理想的人生应当是以“虚静”为主要特征的人生。
人要达到“虚静”的状态,必须去除各种功利思想,放弃各种欲望。
反观我国许多学者、艺术家、书者,在大的社会氛围中.为了与社会保持协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立场与观点。
在许多类似的书法展评活动中,书者们为了获奖,不得不迎合评委的意图,从而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
对于这一现象,人们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书法之美应是崇尚“虚静”之美,崇尚与自然契合之美,而不是以世俗、大众化为标准。
所以说,道家思想对中国书法艺术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书者应该崇尚自然之道。
在自然世界中陶冶性情,使自己具备恬淡宁静的品质,同时应取法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得人生的真谛与艺术的灵性。
当前艺术界的功利色彩十分浓厚,书法界也不例外。
功利性的想法与做法严重影响了书法学习与创作的效果。
因此,书者只有吸取道家关于去除功利的思想,书法艺术才会更纯粹、更富有品味。
(三)禅宗思想对书法的影响佛教中国化的结果就是禅。
佛教认为,人的此生是苦海,感l 生生命的存在没有实际的价值。
佛具有集理智、情感与能力于一体的人格特点。
但佛非万能,它只能教导人,不能赐人以解脱。
这种思想对书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首先,对书者做人观念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对他们幸福观的影响。
幸福是对人生的体验,是对智慧的拥有,是精神层次的体验。
中国从古至今的书者大多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一文化层面的目标,这不能不说是禅宗思想对他们产生的深远影响。
其次,对书者人生目标的影响。
许多人放弃对高官厚禄的追求,努力实现自己人格的完善。
在这方面佛、道是一致的。
中国古代一些书者走出了官场的藩篱。
努力追求书法艺术。
佛教认为,境界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这对中国学者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利于他们追求书法的创新。
最后。
对书者人生过程的影响。
佛教所提倡的人格的完善,对中国历代书者产生了深刻影响与启发。
他们通过书法追求人生的智慧,领悟传统的文化.培养与发挥情感,提高凭借书法表达自身情感的能力。
“禅宗的根本特征是在生命中求超越,在有限中求无限正因为如此,禅才能被中国人认可,并最终融会于宋明儒学的心性之学中。
”禅宗讲究“本心即佛”,即人只要尊重自己的内心.就可无视任何外在的束缚,可以不拘礼法,极尽洒脱。
这是一种追求精神自我解脱的观念。
正是这种直观的越时空、超功利的感受或体验方式,给艺术家,尤其是古代艺术家以深刻的启示,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注重心灵情感和想像在艺术创新中的作用,纵情地摆脱对外界景物的简单模仿与再现,从而执着追求“离形得似”、“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更高境界。
书者应当从禅宗思想中学习以下几点:第一,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属于精神一文化范畴。
书者在追求书法艺术的过程中应该多从精神内涵上进行把握,通过书作塑造一种精神,才能产生出具有很强精神性品格的书法作品。
第二,书者应在学习书法艺术的同时,努力塑造与完善自己的人格,使人格与书法作品同步提高。
心理学所谓的人格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动等。
书者应据此形成自己的智慧,培养自己健康丰富的情感,形成自己坚韧的意志,同时提高自己良好的践行能力。
第三,书者应该在入乎法理的同时,大胆地做到出乎法外。
书者应该尊重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独特感受与创造精神,使自己不断摆脱对前人的盲目模仿,从而形成自己的独有风格。
二、书法艺术者的知识支持书法本身是一种文化,书法所传递的也是一种文化.这就要求书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书法艺术创作只有热情与动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也就是要求书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
就这种文化知识对书法艺术创作的作用而言,它可以使书者具有较高的眼界、浪漫的情怀,从而增强创作的动力。
具体说来,文化知识可以分为书法的本体性知识和拓展性知识。
(一)书法的本体性知识书法的本体性知识是指关于书法理论的知识。
书法理论对于书法实践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许多书者不重视书法理论,不去学习,也不去研究.这就造成了书法学习与掌握的盲目性、低效性。
作为书者。
更应在书法理论上有所造诣。
不研究书法理论的书者不是一个优秀的书者。
书法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了较为完善、系统的程度,这是毋庸质疑的。
并且,理论传播的速度与范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尤其在书法作为一门独立专业的今天,许多学者专门研究书法理论,许多学生把书法作为自己的专业进行专门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
书法理论对人们的影响便越来越大,人们对书法的理性自觉便越来越强。
因此,只有自觉地顺应时代潮流。
加强书法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不断丰富自身的书法境界:只有不断地践行书法理论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书法修养。
(二)书法的拓展性知识与书法相关的拓展性知识的学习对于拓宽书者的眼界,提升书法创作的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书法拓展性知识主要包括文学知识、行为科学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等。
1.文学知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书法学习就是书者个人文学修养不断提高的过程。
文学修养可以给书者的书法提供必要的营养。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即人学,即社会学。
文学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对人们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感染熏陶作用,对社会的进步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文学给书者以独特的气质,而文学气质是书者十分重要的气质。
文学修养可以帮助书者更好地理解他所书写的内容,这种理解是书者用书法表现所选内容的基础。
同时,书者只有拥有较为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尤其要熟记古汉语,才能保证书写内容的准确、凝练、艺术。
2.行为科学理论书法的练习与创作是人的一种高级行为。
这种行为的心理基础、社会化性质,以及这种行为的发生与改变、完善等,都应受到行为科学的指导。
书者应该自觉地学习行为科学这种现代理论知识。
3.心理学知识书法的练习是书者心理认识水平、能力水平综合提高的过程。
书法的练习与提高首先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形成与表达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意志的过程。
与此同时,书法的练习与提高也是一个书者需要与兴趣层次不断提高的过程。
倘若书者能够把心理学知识吸收到自己的书法学习中来,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社会学知识书法的练习与创作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社会行为。
书法的社会性表现为:首先,书法作为一种目的,是为了丰富、表现人们的社会生活。
历史上所有书者的作品都通过一定的社会渠道得到流传。
其次,书法作为一个提高的过程。
也是书者社会化行为的结果。
书者临摹自己喜欢的书者的作品,其实就是一种社会学习。
最后,书法创作的成果应当属于社会。
表面上,书法成果似乎属于私有财产,但从历史的角度而言,随着历史的推进.其作品必然属于国家,属于全社会。
因此,书法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可以用于指导书者的书法行为。
三、书法艺术者的综合艺术素养书者的综合艺术修养是书者自我修养的很重要一环.综合艺术修养的高低也是影响书法创作质量的关键因素。
书法创作不仅要求书者掌握有关书法的直接理论,还要了解并掌握与书法有密切关联的其他艺术形态的知识。
在书法创作中,有关的绘画理论、美学理论、艺术理论等,虽然都不是直接的书法理论,但却是促进书法艺术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
比如,笔者在系统地学习了绘画理论以后,感受到书画同源.也体会到许多绘画理论对于今后的书法学习大有裨益。
所以笔者在同许多画家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学习他们对于绘画创作的认识,他们的许多观点对书法的练习与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如果只是从书法本体方面去思考书法,则书法就比较封闭。
中国的书法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中汲取丰富营养。
再比如,当我们进行书法创作时,也需要音乐艺术中的节奏与旋律。
节奏形成书法的转变顿挫,旋律形成书法的气势韵味。
当我们欣赏文学艺术时,我们折服于作者的匠心独运.注目于J 隋节的跌宕起伏。
书法作品中的虚实结合也与文学作品中的这种起伏变化相同。
除此之外,美学理论与艺术理论同样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它们可以为书法的练习与创作提供客观的理论指导与价值标准。
书法美是社会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书法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作为美的具体表现,书法美怎样才能体现美学理论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书者进行美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
所以,书法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态,它的发展应自觉接受其他艺术理论的指导。
综合艺术修养是书者达到书法家的深厚基础。
“深厚的基础将为人的不断飞跃提供无穷的能量。
它使你才华的根须扎在一片营养丰富、永不枯竭的土地上,它使你创造的泉水与一座永不干涸的冰山相联。
”[2]88 因此,书者要想成为书法家就应是一个具备综合艺术修养的全才,就应积极主动地从其他艺术形态中吸收更多的营养。
由于艺术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它是人的情感性、审美性与创造性的集中体现,因而艺术家的内心感受也是相同或相似的。
四、书法艺术者的心理基础书者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就加强书法艺术的智力和非智力修养而言,主要就是要提升书者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以及不断培养对书法的情感。